煤里发现的,磨开一个口子 跟铅一样很重

《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故事》
口语交际动脑筋解决问题10级中文2班
曹晓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说出平常生活的不便之处,并交流想出解决方法,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2、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交际实践,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3、指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重点】1、能明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2、学会把握他人说话的重点并能有选择地进行复述。3、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面带愁容状进教室)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但老师今天呀可有点闷闷不乐了。老师吃早饭的时候,想吃煮好的鸡蛋,可谁知,蛋壳一敲,竟然是个生的,唉~所以啊,老师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有没有哪位小朋友有好的方法呢?请学生回答。二、出示课题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呀,常常会遇到一些让我们犯难的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呢?请学生谈谈他们遇到的难题。三、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师: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样,遇到的难题可真不少哇!那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讨论,集思广益,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想办法解决。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先确定自己小组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集思广益,可以发问,可以补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我们再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四、交流分享,训练表达师:下面,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呢?(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当别同学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自己发言时要注意讲清楚。)请学生一起交流分享,并进行点评。师:其他同学有更好的办法可以补充哦,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补充回答的时候要用上“虽然XXX同学XXXXX的方法有xxx的优点,但是我的方法。。。。。。。”这样的句式。(老师可先举例。)五、结束语今天同学们积极开动了你们的小脑筋,用你们的智慧解决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真是太棒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只要我们做一个爱观察,爱动脑筋思考的孩子,就一定能解决身边更多的难题,感受更多成功的乐趣,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动脑筋解决问题生活中我们听到一些小技巧,有些已经成了大家的常识,可有些事情平常我们有碰到,但由于我们没有去动脑筋去想想,把那个事情当做理所当然,其实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也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大人没想过的事情,下面我给大家说说我发现的小技巧。前段时间天气转冷了,那天晚上我9点多上床了,可就算是我那柔软的丝棉被上面盖个小毛毯我还是感觉好冷,这个时候我又跟往常一样想叫爸爸过来给我先暖被窝,哈哈,大家不要笑话我,我还经常是这样,不过今天看来不行了,爸爸有事情还没回来,妈妈又还在忙家务。我躺在被窝里过了10多分钟手脚还是冰冷的,被窝一点都不暖和,我心里想啊,除了爸爸给我暖被窝外,我难道真的没其他办法先让被窝赶快温暖起来吗? 妈妈刚好走过我旁边,我问妈妈有什么办法让被窝快点暖和起来,妈妈的答案让人沮丧,说只能是买个电热毯,可你是孩子,不能用这个。 我在被窝里又开始想了,要是能弄个小火炉在被窝里,那不是很快就暖和起来吗,不过一想就笑,那不是把棉被都烧起来吗?这个时候刚好妈妈洗完澡在吹干头发,我灵机一动,太妙了,妈妈的电吹风能那么快的把头发吹干,那是因为出来的是热空气,要是把电吹风的热空气吹到被窝里,那被窝不是很快的暖起来吗,头发都可以吹,那我的棉被也应该没问题。等妈妈把头发吹好,我起来去取来电吹风,把插头插进床头的插座,打开开关,把电吹风的出风口对着被窝里面,然后轻轻的摇动,慢慢的被窝真的就暖了起来,这个时候我的脚也感觉到一阵很舒服的温暖气流,哈哈,不用爸爸给我暖被窝,我自己能行了。我开心的喊着妈妈,跟她说我的小发现,妈妈跟我说,你的办法好是好,但千万要注意安全,大人不在家,你自己可别玩这个。虽然妈妈的评价不是很赞许,但我还是为自己的发现感到开心,因为我很快就能让被窝温暖起来,再也不用好长时间在被窝里还是手脚冰凉。8人同问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 11:47 提问者: 杨睿112 |浏览次数:79536次我来帮他解答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满意回答检举| 22:41多用拔火筒 我家煤球炉要用拔火筒拔火,每次用完,火筒很热.我想,应该利用这些热,替人们做事.因此,我在拔火筒外,焊了一个水壶.这样,火也拔起来了,壶里的水也烧热了,又省煤,又有热水用. 车永烧不烫的锅耳 用普通铝锅烧饭,当炉火很旺的时候,火苗会把锅耳烧得很烫,甚至把锅耳烧坏.为了使火苗烧不着锅耳,我在锅耳下边缠上一圈铁丝,再把一块铁片剪 两个缺口,插在锅耳下方的铝片上.铁片里端卡在锅沿下边,铁片中部有铁 丝支着,就掉不下来了.这块铁片可以挡住火苗,使火苗烧不着锅耳,端锅再也不烫手了. 姚永仙锅盖挂钩 从锅里盛饭时,往往要把锅盖放在桌子上,这样容易烫坏桌面,或把蒸馏水流到桌子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锅盖挂钩.像图示那样, 先找一块圆木塞,粗细要和锅盖钮的内径差不多.再用铅丝弯一个钩,钩的 直端插到圆木塞里,把木塞塞入锅盖钮里.掀开锅盖,就可以把它挂在锅沿 上,又方便,又卫生. 王振平不掉盖的水壶 一般的水壶,冲开水时,壶盖往往容易掉出来,烫人.用手抵住壶盖, 也不安全.我在水壶口两端边缘上,将铝片剪开,折成两个弯卡.然后在壶盖上锉 两个缺口.当灌满冷水后,把盖上缺口对准弯卡盖下,旋转一个角度,盖就 卡住不会掉了.这样灌开水时就放心了. 涂大船防掉盖子的水壶 我很愿意帮妈妈做家务事,但却害怕灌开水.因为我家的铝壶盖子很松, 开水快倒光的时候,盖子常常会自己翻下来.滚热的蒸汽正好冲到手上,烫 得我好疼.后来,学校号召我们搞小发明.我想:能不能想个办法,使壶盖在灌开水时不掉下来呢 经过反复琢磨和实验,终于想出了这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办 法.在一根3—4寸长的铝片或铁片的一端卷一个筒,穿一根铁丝,先弯一个 铁丝方框,再把方框紧紧绑在壶梁上.灌水时,壶梁倾斜,铝条自动下垂, 正好把壶盖压住,壶盖就翻不下来了. 田 波防烫的小垫圈 刚做好的菜很烫,直接放在桌上,容易把桌子或塑料桌布烫坏.我制作 了一个小圆环,把碗碟放在圈上,就不会烫坏了.找一块比较硬实的纸板,剪成宽3厘米的长条,弯成一个圆圈,用订书钉把两端钉在一起.最好比菜碗或碟子的底圈稍大一点.然后,我在圆圈上 开一些小孔.滚烫的菜碗放在小圈上,热空气从小孔里散出来,不会烫坏桌子和桌布. 你担心纸圈经不住碗的重量吗 我曾做过试验,把小圆圈放在椅子上, 一个人坐上去也压不坏呢. 刘 革方便箅 现在农家做饭也用上了铝箅[bì] 子.算下煮面条或米粥,算上蒸菜很方 便.但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往锅里下米和面时,须端出箅子;一家 人若不一起吃饭,为了让晚吃饭的人能吃上热饭,就要把饭菜都温在锅里, 盛饭时,把箅子端上端下,挺麻烦.我设计了一个方便箅.在原来的箅子上靠近边缘处挖一个能客下勺子的 孔,在孔上面安一个小铝箅,小箅上拴一圆坏,便于掀开,它的边缘要能灵 活地固定在大箅上.这样,要盛面条或粥,只要打开小箅就可以了.方便的淘米器 你帮过妈妈淘米煮饭吗 淘米简单,倒水就麻烦了.一不小心,米就会 流失,不但浪费,妈妈还会皱眉头说:怎么办,动个脑筋吧!用粗铁丝围成饭锅大小的圆圈圈,上面加半圈铁 丝网(网眼应比米粒小).你看!这一来就不怕米流失了.要注意,粗铁丝 的缺口不要绑住,使用的时候才能伸缩自如!给油瓶戴 妈妈炒菜,每次倒油以后,总有些油顺着瓶颈往下流.油瓶放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一圈油迹.油容易沾灰,所以油瓶表面沾满了灰尘,很不卫生. 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拿一块布条缠在橡皮筋上,做成一个圆环,套在瓶 颈上.这样,油流到外面,马上被布条吸收了,不会再流下去.从此油瓶外 面和放油瓶的地方总是干干净净的.隔一段时间,要把布条换下来洗一下. 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到酱油瓶或其他瓶子上. 王晓辉自动瓶盖 妈妈烧菜的时候,倒油倒酱油总要两只手操作.一只手拿瓶子,另一只 手取下瓶盖,很不方便.我设计的自动瓶盖(如图),用一条铁片,一截铅丝和一个螺母就可以 制成.倾倒油瓶,重力使螺母下垂,自动揪开瓶盖;油瓶直立,重力使螺母 复位,瓶盖又自动盖好.这样,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拿勺子,再也不手忙脚乱 了.只要把铅丝支架松一松,把自动瓶盖拆下来,然后换上一个瓶塞,就可 以到商店买油了.方便饭菜挂罩 夏天存放饭菜很不方便.放在竹篮里吧,孔大,苍蝇能爬进去,篮底面 积又有限,放不下多少.我设计的饭菜挂罩很简单:用铅丝弯五个圆盘,用四根结实的线绳连结 起来.上面装挂钩,外围用网眼窗纱罩住,搭接处可用尼龙搭扣封住. 用时,把挂罩挂起来,把碗放在各层圆盘上.苍蝇蟑螂都进不去.不用 时,可以折叠存放,不占地方. 王宏烤馍器 妈妈正忙着做饭,弟弟非要急着吃烤馒头,一个火怎么能同时派两个用 场呢 做一只简易烤馍器,就帮大忙了.找一个漏了底的小铁盆,把底剪掉.在盆壁上剪出几个长9厘米,宽7 厘米的长方形,把长方形铁片向里掰一掰(见上图),就成了烤馍盒.做饭 的时候,把盆倒扣在火上,把馒头切成片放在烤馍盒中.这样,上面炒菜, 下面的馒头片也烤好了. 崔 芳自动防溢装置 煮饭的时候,如果没人在锅旁边,水开时饭锅很容易溢出来,这一直是 件很恼人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种自动防溢装置.构造如图所示:在锅盖钮处固定一块圆铁片,在两个锅提把间搭一条木横梁,在正对锅盖钮处装 一块磁铁(可以用扬声器的磁铁),仔细调整磁铁与圆铁片的距离,使得锅 盖稍一掀开,就能被磁铁吸上去.在横梁上,还可以用旧闹钟改作一个报警 铃.先把闹铃发条上满,当锅盖被吸开时,能撞开闹铃钮自动报警.有了这套装置,煮饭时就可以放心了.开锅的时候,只要锅里的泡沫稍稍把祸盖顶起一点,磁铁会立即把锅盖吸开,这样就防止了溢锅.同时闹铃 报警,呼叫主人. 卢毅简便机械手 鸡蛋刚在开水里煮好,用手去拿会烫手.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你来试试看,包你满意.准备一个洗衣夹和两把调羹,如图绑好.瞧!拿热鸡蛋多方便!怎么样 这个方法不错吧!水开报警 妈妈让我烧水.我一边烧水,一边学习,好几次丢下书本看水开了没开. 怎么办呢我把水壶盖顶上的顶钮旋下来,按壶顶口大小削一块小木塞.找一只金 属哨子,照着哨嘴的大小,在小木塞上开条槽.把哨嘴插入槽里.烧水时,把带有哨子的木塞塞在壶顶口.水一开,哨子便 刘中余温热水 为了充分利用两用炉的热量,我用铁皮焊制了一只弧形水箱,用铁丝将 它紧紧地固定在两用炉的炉壁上.水箱的顶部开一个洞,装上漏斗灌水,水 箱的下部装上一个水龙头放水.这样既不影响做饭取暖,而且随时有热水可 用. 石静油满自动停灌 我家煤油炉上用的煤油指示计断了,妈妈加油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加满 了没有,油常常溢出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在煤油瓶的瓶塞上装了一长一短两根空心塑料管.长 的那根一直插到接近瓶底,露在外边的那头和短的一般齐.灌油的时候,将 两根塑料管同时插到煤油炉的注油孔里.这时候,短的那根塑料管往煤油炉 里灌油,煤油炉里的空气顺着长的那根塑料管跑到煤油瓶里.当煤油炉里的 油灌到油面和长塑料管的管口相平的时候,长塑料管里不再有空气流动,煤 油瓶里的油也就不再流动,这时候你就知道油已经灌满了. 关勇自动水位报警 每天晚上我都要帮妈妈把水缸挑满,因为屋里暗,看不清楚,往往挑得 太多,水从缸里漫出来,流了一地.于是我做了一个自动水位报警器,就像图上画的那样.浮在水面上的是热水瓶上用的软木塞.软木塞上插了一根铁丝或铜丝,上面焊了一小片薄金属片.贴墙钉了一个硬铁丝做成的圈架,用来固定软木塞使它不至于乱漂动. 然后,利用干电池在墙上装了一个电灯的线路.这样,当水倒到一定水位的 时候,铁丝上的金属片就会和固定在上面的金属片相接触,使线路接通,灯 泡就会自动发亮.它告诉我,缸里的水已经满了. 朱健荣捣蒜的一个新方法 夏天,人们经常用蒜调凉菜.但是,在碗(或其他器具)里捣蒜的时候, 蒜会从碗里蹦出来.我有一个方法,不会使蒜从碗里蹦出来:用一块纱布,绑在捣蒜锤的把 上,纱布刚好盖在碗上.捣一下,纱布也随着捣蒜锤落下来,盖严了碗,蒜 就不会蹦出来了.做煤球不脏手 有时候买来的煤球碎了,就要自己做煤球,往往把手弄得很黑.到了阴 雨天气,煤球还不容易干.我自己动手做了个做煤球器,既不会弄脏手,又 不用在碎煤球末中加水,做出煤球来不要太阳晒,可以随做随用.找一根700毫米长的自来水管,做一根直径和水管内径相等的50毫米长 的圆木柱,再找一根700毫米长,比木柱细一些的钢筋(或木棍),插在木 柱里,另一端装上把手,放进自来水管内,做媒球器就算做好了.当你把自来水管往煤里一插,管里就有了许多煤,再用力拿住把手往下 压,压几次就把手轻轻往下一推,一个煤球就出来了. 俞晖两用小铁铲 我家有把小铁铲,用来铲垃圾,蜂窝煤灰等东西.小铲铲了东西,不容易端平,小铲里的东西常常往下掉.有时用手或扫帚压住铲里的东西,拿着 很别扭.我设计了一把两用小铁铲,使用效果很好.找一根较粗的,比小铁铲柄长的铁丝,一端按小铁铲铲面的大小,做成 环形.环形的下端敲扁,向下扩成90°角(如图).最好能在环形铁丝边沿 装一块薄铁皮,成勺形.铁丝的另一端,绕一圈后,缚在小铁铲把柄的端头 (如图).铲上东西以后,用手捏紧把柄与铁丝,铲里的东西就再也掉不下来了. 松开铁丝,铁丝向上弹起,铲里的东西倒出来很方便. 王 刚改良簸箕 提着簸箕去倒垃圾,最怕刮风.一刮风,簸箕中的垃圾被吹起来,灰尘和纸屑满天飞.即使不刮风,碎纸也容易撒在地上.于是,我在簸箕上加了 个盖,使用时,把盖子打开,扫进垃圾以后,把盖子放下来.这样,既卫生 又美观. 李廼丹让蟑螂进瓶 一天,我把喝过的汽水瓶放在门后,第二天看见里面有一个蟑螂,怎么也爬不出来.于是,我就在家里有蟑螂的地方放了好几个汽水瓶,瓶里装一 点有味的东西,吸引蟑螂.这样,蟑螂闻到气味,就往瓶里爬,只要一进去 就出不来了. 徐东昕液控水龙头 我们这里自来水的供水时间不定,家家备有水缸,来水时把缸注满.可 是,有时上班时才来水,有时夜间来水,这样用水很不方便.如果能在来水 时自动把水注满,然后自动关闭龙头就好了.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液控水龙头,龙头柄上接一段连杆,连杆与浮球杆 和浮球相连.浮球放在水缸里,无水时浮球下降,通过连杆把龙头打开.水 注满缸后,浮球升到水面,通过连杆把龙头关闭.这样,不用人来照管,我 家的水缸总会注得满满的.水中吸管 我家水缸底常常堆积许多污物,很不卫生.我做了一只小小吸水管,可以除去这些污物.找一根长与水缸差不多高,直径约为3~3.5厘米的竹筒. 除了在竹筒的一端留下两个节头以外,其他节头用烧红的小铁棍烫通.再在 节头下部一厘米左右的地方开一个小孔(如图),吸水管就做好了. 用手指抵住小孔,把打通节头的一端放入水缸底部.放开小孔,水下压力把空气从小孔排出,污水流入筒内.再用手指抵住小孔,把吸管提出水面. 这时候空气的压力把管内污水托住,使它流不出来.只有放开小孔的时候, 污水才会流出来.这样连续几次,就可以把水缸底的污水吸干净. 郑学武虹吸管淋浴器 把一个小铁块拴在塑料管的一头,沉入厕所的水箱中,塑料管的另一头 装上蓬蓬头,就制成了虹吸管淋浴器.用的时候,先往管内充满水,把上头插入水箱,就可以喷水了.不用时, 只要把莲蓬头挂得比水箱内水面稍高的地方,就不流水了. 茅涌自动下水道塞 现在,不少家庭都把自来水装进室内,同时也装了下水管道.但是,下水管道往往没有水封弯,下水道里的臭气可以冒进室内,很不卫生.为了随 时把下水道口塞住,我设计了这种自动下水道塞,效果还满不错呢! 材料很简单,就是找一个小皮球或者乒乓球,放在下水槽内.下水槽的底面要抹的略向下水道口倾斜.平时,皮球可以顺着斜坡自动滚到下水道口 处,把口塞起来,防止臭气溢出.倒水时,皮球会自动浮起来,打开管口, 水流畅行无阻. 苏 飞两用牙刷 市场上卖的牙刷,毛大都是平的,刷牙很不方便.我设计了一种牙刷,可以内外两用.如图,将牙刷毛剪成波浪形,刷牙外面时,用凹进去的部分; 刷牙里面时,用凸出部分.希望工厂也能生产这样的牙刷. 王永生改进牙刷 用普通牙刷刷牙时,牙膏沫往往顺着牙刷把儿流到手上,很不方便.我 在牙刷把上作了一点小改进,克服了这个缺点.像图示那样,找一块直径3 厘米左右的橡胶圆片,中心扎一个孔,套在牙刷把儿的中部.这个圆片就会 把毛刷部分和手柄部分隔开.有了牙膏沫,会从圆片部分滴下去,不会再流 到手上了. 李志强自动牙签盒 我设计了一个自动牙签盒,按一次按钮就能自动竖起一根牙签.在盒子里,有一个三角形的签槽.签槽底部有一条窄缝,缝里装着托签板,托签板 与按钮杆相连.按下按钮,托签板下落,牙签落到板上;松开按钮,弹簧把 托签板顶起,同时,托签板的上部凹槽里托起一根牙签.由于牙签的一端被 挡住,牙签就竖了起来.自动出水瓶 小孩端凉水瓶倒水,很不安全.我想了个办法,在凉水瓶上装一个软木 塞,软木塞上钻两个孔,插入两根玻璃管.一根接近瓶底:叫出水管:另一根短的叫进气管.进气口下头接一根不长的软皮管,从侧面切开一个10毫米 的口子,下头用圆木棒堵死,这是进气阀.找一个软塑料玩具,头上钻一个 小进气孔,去掉圆哨,插在玻璃管上当作打气的球.要喝水的时候,用指头按住小孔,来回地捏玩具,瓶内气压增高,水就 会从出水口自动流出,流到杯子里,使用方便又安全. 温智红自来水瓶 暑假里,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去了,我和弟弟在家.弟弟年纪小,提不动水瓶,遇上我正在做作业,也只好停下来给他倒水喝.要是弟弟自己能倒多 好啊.后来,我想到了虹吸管.于是,找来了一长一短两根橡皮管和一段玻璃管.在水瓶的软木塞上开了个孔,把玻璃管捅过去.在玻璃管的上端套了根 长橡皮管,下端套了根短橡皮管.我又在瓶塞上开了个孔.这样,轻轻一吸, 就有水流出来.弟弟也可以自己倒水喝了.不用的时候,把出水口向上卷起, 用夹子夹紧;用的时候,松开夹子,水就会不断地流出来. 冯萍自流气压热水瓶 气压热水瓶很方便,用手一压瓶盖,水就流出来.但是,它也不能放手, 手一松,水就不流了.如果要接满一杯水,手要压几次才行.我设计的自流气压热水瓶,只要用手一压,水就源源不断地流下来.手 松开,照样流.当杯子接满水以后,按一下漏气阀,水就不流了,非常省劲. 这种改进的气压水瓶是根据虹吸原理来工作的.当用手压瓶盖时,水面 受到压力,把水压进虹吸管,当虹吸管的出水头比瓶内液面低时,水就一直 会流出去.如果需要停止放水,只要按一下漏气阀,使虹吸管漏气,虹吸破 坏了,水就不再流了.能挂盆的脸盆架 家家都有脸盆和脚盆,但如何放置它们却是个问题.叠在一起放,不卫生;分开放,太占地方.我发现脸盆架下面有好大一块地方,挂脚盆非常合适.可是,盆边的斜度太大,用普通形状的挂钩挂不住.经过几次实验,我发现只要把挂钩制成制法:找一段和钢笔差不多粗的废塑料棒,在火上烤软,弯成冷却后打上孔,用螺钉固定到脸盆架的合适位置上.使用时,先把盆边平推入口,再轻轻放下就可以挂住了. 商振刚安全水果刀 用一般水果刀削水果,皮不容易削薄,而且不安全.我制作了一把水果刀,安全又方便.它由塑料瓶和转笔刀上的刀片组成.瓶上开一个洞,便于出果皮,刀片用轴固定在瓶上,可以旋转,用时倾斜在瓶里,刀刃露在瓶外.露出长短可以调整,这样就可以削不同的水果了. 陈若夫省力的螺丝刀 我们人小,用螺丝刀拧螺丝,往往拧不动.怎么办呢有办法.在螺丝刀的木柄上,钻一个小孔.并找一根能插进小孔的铁棍,备用.使用的时候,小铁棍插进小孔,一手扶住螺丝刀,一手用力拉动铁棍作圆周运动.本来拧不动的螺丝,现在就能较容易的拧下来. 郭智伟并联插座 家用电器增多,电源插头不够用,我就自己做了一个插座盒,可以插上许多个插头.找一块宽40毫米的长木板(长度根据自己需要决定).在木板的中间钉上一条宽约8毫米,高约20毫米的长木条.木条两边再分别钉上与它等长的薄铜皮,并弯成∩(如图).距离铜皮外侧约1毫米处,分别钉上宽约5毫米,高约20毫米的长木条,以防被插头撑开.接着,找几块薄木片,钉一个外盒,并开上相应的槽和孔.铜皮两端再分别接上电源线,插座就做好了. 张朝晖防触电插座 有一次,我那淘气的小弟弟把一根铁钉插进电源插座孔里,只听一声,弟弟跌倒在地上,还不停地喊:地批评了他一顿.我想:能不能设计一种不会触电的插座呢 我想了好多办法,归纳到一点,就是如何解决铁钉伸不进去,而插头却能伸进去的问题.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终于设计出了防触电插座.具体做法是:在铜片和插座盖之间装上两道活门,使第一道活门打开时,只能打开另外一个孔的第二道活门,却打不开本孔的第二道活门.因此,从一个孔插入的东西不能继续通过第二道活门,无法接触带电的铜片,这样就起到了防触电的作用.而当插头从两个孔同时插入时,第二道活门就会同时打开,这时,这种插座就同普通插座一样方便. 徐琛单响拉线开关 停电以后,来回拉几次开关,就不知道它是开着还是关着.等到没人的时候来了电,电灯白白亮着,既浪费又危险.我对拉线开关作一点改进,只要听一听响声就能准确判断拉线开关是开着还是关着.改造的时候,只要在开关棘轮无铜片的齿面上,粘一层薄胶皮.当开关拉到断电位置时,铜触片敲在橡皮或塑料泡沫上,几乎没有声音.当拉到通电位置时,铜触片敲在轮上的铜片上,发出清脆的凭响声就能区别通断了,又准确,又方便. 陈文胜开关线绳枢纽 我家住在北方的农村,睡火炕.为了晚上睡觉拉灯方便,常常把开关拉线接长,绕过钉子或小滑轮,顺着炕沿,从墙边拉到炕头.这样做有个缺点,就是在拐弯的地方,开关线绳容易磨断,而且不好拉.我找了一段十二三厘米长的粗铁丝,弯成它用钉子固定在炕沿上,两头接上线(如图)就行了.钉子的头上可以套个橡皮塞,防止铁丝做的枢纽滑出来. 聂方明自动开灯装置 晚上回家,家里漆黑,找不到灯绳开灯.要是屋里有一点亮该多好,于是我在门旁安了一个自动开灯装置.先找一个电灯微动开关和两块木头,其中一块要比开关的厚度稍厚一点.先在这块木块上横着挖一个槽,要正好能把开关塞进去.先把这块木头垂直钉在另一块木头的一端,然后塞入开关,再把另一块木头钉在门框和墙上(如上图).安装开关的木块要按门打开时的弧度稍微离门近些.然后按开关的高度钉一片木片,木片一头锉扁一点,使门一开就能拨动电灯开关.最后在墙上装一个灯泡,再接上电线.自动开关就做好了.这样,门一开,灯就亮,再找灯绳就方便多了. 王宏宇收音机的定时开关 妈妈每天早晨都要听天气预报,可是事情一多,就把时间错过了.要是时间一到,收音机就自动响起来,该多好啊!我找了一个玻璃球,又用铁片做了一个直径比玻璃球大一点儿的小圆筒.筒的上口装一个斜滑道,滑道外端用钳子夹一个凹槽,把玻璃球放进凹槽里.筒底放一个小电键,这个电键代替收音机的开关.把闹钟上好弦,让闹铃发条旋钮凑近玻璃球.闹钟一响,把球拨入筒内,把电键簧片压下,接通电源,收音机就响了. 曹岚钟闹灯亮 每天早晨小闹钟一响,我就起来开灯,好几次感冒了.要是小闹钟一闹电灯就亮,该多好啊!我找了块薄铁皮剪成长方形,对折,一头卡在闹钟发条的旋钮上;另一头紧靠在接电灯的微动开关(见图)上.响铃时,发条旋钮带动铁皮转动,铁皮旋转时,拨动接电灯的微动开关,电灯就亮了. 刘 鹏双层灯罩 我们科技小组的几个同学家住在农村,夏天在屋外做作业,灯下小虫子很多,干扰学习.为了捕捉小虫,我们研制了一个双层灯罩(如图),使用的效果很好.只要小虫飞到灯罩里去,就很难出来,不一会儿就烤死了.如果在灯罩夹层里面放些水,捕虫的效果更好.不用的时候,只要把电源断开,取下灯泡和灯罩,把水从灯口的圆孔中倒掉就行了. 江苏省镇江市九中初一科技小组蜡烛灯 蜡烛是人们常使用的一种照明工具.即使在今天,有时停电也要用到它.特别是在农村,山区,蜡烛更是农家的必备品.但是蜡烛有许多缺点,如烛焰怕风;烛体不易固定;亮度不能控制等等.怎样改进呢先考虑固定烛体与防风,这点好解决.将蜡烛插在一个铁筒中,罩上一个玻璃罩就可以.但其他矛盾也随之而来了,蜡烛愈烧愈短,烛焰如何保持在灯罩的最佳中心位置呢 我联想到可以把卡口式灯泡的固定方式借用到蜡烛灯上来,安个弹簧就行.靠近烛焰的烛质受热软化,又不能充分燃烧,白白耗费.怎样使蜡烛不流泪呢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不断降低蜡烛顶部温度,使热量向四周传导散发.汽车的发动机前面均有金属散热片,是否也可以把这借鉴到蜡烛灯上来呢 我在金属润肤香脂盒上钻一个大孔(使套蜡烛的铁筒能插进去即可),然后找一铁片剪成图示样子,在中心打一个同样的大孔,将剪好的散热片焊接在盒上(二者的大孔要对齐).做好后,套在灯头上一试,效果很好.怎样控制烛焰的亮度呢 当然不能像油灯那样调整灯芯的长短,蜡烛是固体,不可能调节烛芯.煤气炉的空气阀启示了我.用内外两个带气窗的套圈套在一起(内圈就用散热片下面的铁盒,外圈用一另做的塑料圈),通过转动这个气门来控制空气流量,实现了调节烛焰亮度的愿望.具体结构见图. 柳国弘无泪蜡烛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蜡烛有一个缺点:点燃不久,蜡液就会溢出来,沿着蜡烛往下流,弄脏了桌面,还浪费了石蜡.怎样才能不流烛泪呢 经过反复实验,我设计了一种灯芯管,像图示那样,用薄铁片卷一根细管,比蜡烛芯略粗一点,管外套一个硬纸板剪的小圆板,把这个灯芯管套在蜡烛芯上.点燃蜡烛以后,由于小圆板挡住了火苗的辐射热,所以蜡烛周围的石蜡熔化很慢.铁管把热量传给灯芯附近的石蜡,使它熔化供应燃烧.这样石蜡就不会溢出来了. 李钢万能伞架 下雨天真讨厌,每一次从屋外拿着湿淋淋的伞进来,不知道搁在哪里才好.放屋外,怕伞弄丢了;带进屋内,又会把地板弄湿.唉!真头痛!哈!有了!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做一个万能伞架呢 你瞧,既简单又方便,还可以放很多把伞,真合用!蚊香定时环 以前点蚊香,到时候得把它弄灭;有时忘记了,会把一盘蚊香都烧完.浪费蚊香不说,室内烟气太大也不舒服.我经过几次试验,用铝片做了一个小铝环,把它套在蚊香的某一个位置,烧到那里,铝环会把香头的热传走,蚊香就灭了.经过试验,可以找出不同时段蚊香燃烧的长度;然后按照需要点燃的时间,把铝环卡在一定的位置,蚊香就会按时熄灭.所以可以把这坏称为蚊香定时环. 刘凤军新式门锁扣 一般的门锁扣(也叫扣吊)都是横着安装的.不锁门的时候,它横在那里很容易被门碰弯,有时还会把人的衣服挂住扯破.我想改造它,也看到过一些改进的办法,比如用小钉子销住,用橡筋拉住.但我觉得都不够巧妙.经过很长时间的琢磨和实验,我发明了一种新式门锁扣:使合页与扣吊成45°角;上锁的时候,可以将它横过来扣上,开锁后却会自动垂下去. 申陆军内外双用门扣 爸爸妈妈经常上夜班,深夜回家,我们已经插上门睡着了.有时候,爸爸妈妈大声叫喊,也叫不醒我们.后来,爸爸妈妈只好一出门就把我和妹妹锁在家里.我们想出去玩玩,门已经反锁上了,出不去.于是,我用铁片做了一个内外双用门扣(见图),再用两个锁扣,一个钉在门的外面,一个钉在室内的门框上.爸爸妈妈走的时候,就从室外把活动门扣锁在门上.室内的锁扣还没有上锁,可以随意进出.我们睡觉的时候,把室内的门扣扣上,插上销子,门就锁好了.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从室外就可以开锁进门. 吴磊秘密的扣吊 我有一个小书箱,里面的书放得有条不紊,可是经弟弟一翻,就乱七八糟了.怎么办呢我想办法,制作了一个秘密关子:用一副扣吊装在箱子的合口处(如图),箱盖上的扣吊页两旁钉两个小钉子,系上橡皮筋,把扣吊压在箱盖的边沿.在箱子的扣鼻上方开一个小孔.这样,盖上箱子,箱盖上的吊扣在橡皮筋的作用下,扣在了箱子里的扣鼻上.看上去没锁,可弟弟怎么也打不开了.要开的时候,只要拿根钉子捅进小孔,稍稍用力顶一下,就能打开箱盖. 王辉 1、无页风扇 戴森风扇,利用空气倍增技术吸纳空气和扩大它。由于没有转动叶片或网格外罩,安静,安全,易于清洁。
2、双头牙膏 双头牙膏,如果她(他)抢先挤牙膏让你很生气,那这个产品很适合你。 3、折叠式集装箱 玻璃纤维制成,折叠后体积减少到25%。
4、无限USB 创新的USB插头设计,插进接口的同时还作为一个USB集线器,无限继承。
5、伸缩式的减速带 如果车辆是按限速行驶,减速带保持收缩状态并允许车辆通过,无需停下。 6、Sixpack拎瓶器 它可以安全地携带多达6瓶的啤酒,软饮,或水瓶。 7、Greenbo坐栏花盘 将Greenbo花盘放到栏杆,甲板或栅栏上。 独特艺术般的设计,保证花盘的安全与稳定。 8、创新的缝纫针 仅需一点压力,大眼针的环眼打开,开展到纽扣那么大,穿针引线,不在话下! 9、Lace-amatic 对于每天要系鞋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理想的小工具,鞋在买回来之后,只需要将鞋带穿过它,然后松松地系一次,就能一劳永逸了:类似一个搭扣,将之扣住时,Lace-amatic会将鞋带紧紧地绕在身上一圈,确保紧固;而将之松开时,鞋带自然也跟着松开,轻松脱鞋。 10、黄油棒 来自日本,棒状的黄油(如唇膏),哪个厨房都想要。 11、不倒翁牙刷 牙刷刚放置时,会摇摇摆摆,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不倒翁 (本来以为这个有卖,可惜没找到,不过找到另外一个东西,有点意思。) 12、带转向灯的骑车夹克 衣服背部有LED方向指示灯,手腕处带有控制开关,骑单车时很实用,提高安全。 套洗袜一、套洗袜 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双的袜子固定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使洗后袜子变形,穿得也不舒服,而且也不适用于女式尼龙长袜上。套洗袜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在袜子生产过程中,在成双的每只袜子袜口处留下一道口子。在洗袜子之前,将成双袜子的脚尖部分分别穿过配对袜子的口子,一拉形成活结,这样一来,可以在洗的过程中保持配对。当洗完后,可以方便解开晾在一起。 精确书签二、精确书签 读者在合上书本之前常常将书签(通常是矩形的纸片或者布料)夹于最后阅读页面中,这有助于他下次阅读时快速找到正确的页面继续阅读。然而这种简单书签只能帮助记忆页面,读者不得不重新阅读一整页来寻找之前是阅读到哪一段落。 精确书签可以精确到最后的阅读段落。这种书签是由长条矩形塑料制成,在书签顶部有一U型切口形成的夹板,用以将书签固定在书页上。此外这种书签还有一片塑料指示条,指示条上下部有两条水平切缝,书签主体以编织的方式穿过。通过这样的组合,指示条可以在书签主体上上下移 动。而指示条上的两条水平切缝的两端向内弯曲,有助于增加摩擦力将指示条固定在指定的位置。当阅读到一定阶段,将这种书签别在书页顶端,然后把指示条滑到最后阅读行,合上书本。下次再重新打开书本时,就能找到精确的段落继续阅读了。 套杯花草茶三、套杯花草茶 长途公车的乘客通常冲泡花草茶以作为提神的饮料。花草茶一般是由单独的茶包装裹着,喝之前先将花草茶茶包放置于塑料杯,然后冲上热开水。但是这种冲泡方法有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乘客不得不在喝茶之前找地方把用过的茶包扔掉;第二,如果车厢里有调味品的话,那么就必须把塑料杯和茶包单独隔离放置。 套杯花草茶是杯和茶配套组合。花草茶叶被放置于塑料杯底座中心的凸起槽中,由一张滤纸衬底的滤茶网盖在茶叶上面,并固定在槽沿上。一张标明花草茶种类品牌的标签将槽整个密封住,标签特意突出一小块以便于掀开然后开水冲泡。一旦花草茶喝完,便可以将整个塑料杯连同槽中的茶叶一并扔掉。 手风琴内置麦克风四、手风琴内置麦克风 大多数乐器可以通过放置麦克风来采取声样并在舞台上现场扩音。然而手风琴的音频对于普通麦克风来说太高,容易使扩音的音律失真。 这种手风琴内置麦克风植入于一块覆盖着橡皮层的泡沫层之中,放置在手风琴金字塔尖的排钉架上,然后用胶带将钉架与泡沫橡皮层结合的边缘封闭起来,这样一来就在橡皮层和钉架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有助于降低手风琴的高调,便于通过麦克风采取合适的声样。 多功能儿童座椅五、多功能儿童座椅大多数儿童座椅由钢架制成,这使得它们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显得笨重麻烦。新式些的儿童座椅包括一个可折叠式的把手,虽然可以将座椅变成摇篮,但主要目的不在于此。 多功能儿童座椅包括一个折叠靠背,可以将靠背与座位折叠在一起方便储藏,或者可以将靠背放平组成婴儿的轻便小床。座椅底下和靠背后都用挂钩固定,在车前车后还设置安全带以确保儿童安全。多功能儿童座椅底座有一个带凹槽的支撑结构,允许座椅套置在轮架上或者摇椅架上,这些配件与多功能儿童座椅一起配套出售。(编译/梦飞)
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生活中可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哦! 昨天下午最后一节课,班主任陈老师走进教室对大家说:“同学们,这节课全校进行大扫除。下面,我把具体的工作做一个分工。,,,, 洪乐钦,你们小组四个同学负责擦六盏日光灯上积的灰尘。,,,,”陈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各就各位,开始了紧张的劳动。 可我们小组四个同学却被难住了。瞧我们四个人,每人手里都拿着抹布,可一个个只能“望灯兴叹”,没有一个人能碰到那六盏灯,更别说擦了。说实话,以前我们大扫除时,这六盏日光灯好像从来没被同学们擦拭过。原因当然是因为它们挂得太高了,没有同学够得着它们,即使老师也够不着呀!久而久之,那上面的灰尘该有多厚呀!还别说,我抬头看看那灯背上,还真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呢! 哎,这次我这个/wenzi/小组长可要倒霉了。看看别的组,都已经快完工了,可我们组,,,,他们三个都跑过来看着我,好像在说,我们擦不到,你想办法吧? 去向老师求救吧,这向来不是我的伤风哦!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再想不出办法可不行了! 这时,我看到梅联超手里背着的长长的尘帚,我突然有了灵感。对了,我们可以把抹布扎在长长的竹竿上,这样不就可以擦到了吗? 于是,我赶快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其他三位同学,他们一听,马上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我们的新式“长臂抹布”制作完成。又过了不久,我们胜利完成了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班主任陈老师还在课堂上表扬了我的“发明”,还说我爱动脑子,好样的。可把我乐坏了! 爱动脑子,使我处处收益,希望大家遇事也能多动脑。请记住一句话:“镜子越擦越亮,脑子越用越灵。”就在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小朋友们约好了一起做游戏。我们在小区里一会玩捉迷藏,一会儿荡秋千,一会儿玩开小火车,一会儿玩做蛋糕,可带劲了!后来,我们沿着小区里的小池塘边跑步的时候,我一不小心跌到水里去了。池中的水又脏又臭,把我的衣服全都打湿了。那时候的我还不会游泳,眼看着我就要沉下去的时候,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因为我看到旁边有一块大木头。我赶快趴在木头 上漂呀漂,等漂到岸边的时候,我连忙爬上了岸。经过这件事,我决定再也不到小池塘边上去了,因为那里太危险。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真是天才啊~~ 今天上午,爸爸、妈妈上班去了,我在家里写作业。写完作业,我就在客厅里踢起毽子来。 踢了一会,我一使劲,把毽子踢得老高,没想到毽子落到吊扇的叶片上了。 吊扇这么高,怎么办呢?我搬来一把椅子,站在上面,把手伸得长长的,还是够不着;找根木棍也无济于事。急得我直揪头发。 想啊想,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吊扇的开关打开,吊扇迅速转起来,毽子随着吊扇的转动掉下来了。 我高兴得一蹦老高。动脑筋解决问题,真有意思
不动脑筋的故事.txt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不动脑筋的故事作者:张天翼有一天开故事晚会,赵家林讲了一个怪没意思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有那么一个人,上课不用心听讲。做起功课来,自己懒得动脑筋,净想依赖别人,,,,” 孩子们哄地笑起来。“可不兴讽刺人!”有一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大声说,满脸通红,“你说的是谁?他叫什么名字?”赵家林愣了一会儿,才答上来:“他姓赵,叫做——赵大化。行了吧?”有几个孩子又笑着叽里咕噜了一阵。那个胖孩子可还红着脸,噘着个嘴。赵家林等大家渐渐地静了下来,就又往下说。他说那个赵大化别的方面都还不坏:也肯替人服务,也有他的理想——想要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可就是有这么个毛病:最怕伤脑筋。同学们帮助他做算术,跟他讲解了老半天,他只瞪着眼睛瞧着你。同学们问:“懂了吧?这道题你自己想想看。”自己想?——那还行?又得伤脑筋!作起文来,同学们都快要交卷了,赵大化可还在舔笔头,对着题目发愣:“‘我的家庭’——这个题目怎么做呀?‘我的家庭’,,,,”老师提醒他:“这应当每个人都会做。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怎么样生活?过去的生活怎样,现在又怎样?这些你想一想。”瞧,又是叫人“想一想”!真是!赵大化老是怪别人对他帮助不够。他说要帮助,就是什么事都得替他想好,做好。他自己可从来不动脑筋。这么着,越不动脑筋,脑筋就越不听使唤了,像生了锈开不动的机器一样。 这么着,赵大化就越来越迷糊了,迷糊到每天上学都要别人提醒他。“什么!就那么迷糊!”那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又插嘴,“他几岁了?”“他几岁?——连他自己也闹不清,”赵家林回答,“得问他妹妹。”真的,赵大化记不得自己的年龄。妈妈说是跟他说过,说他到了9月1号就满十四岁,——可是这太复杂了,他不能伤这个脑筋。他叫妹妹:“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吧。”“不动脑筋”——成了赵大化的外号。有一个星期六晚上,妹妹在家里和她几个同学做化学游戏。什么游戏?——当然是伤脑筋的玩意儿,赵大化连听都不爱听。可是忽然——趁他不提防的时候——有半句话没头没尾地飘到了他耳朵里:“只要半公分就够了,,,,得称一称,,,,”“得称一称?”赵大化就决心要替人服务一下,跑了出去,“我去拿!”好一会儿他才回来。听见他脚步踏得很重,走得挺吃力似的。进门直喘气,满脑袋的汗。大家吃了一惊。一看,赵大化扛来了一杆秤煤的大秤。妹妹嚷了起来——妹妹就有这么个缺点:净爱嚷——“瞧你!你也不想想这杆秤是干什么用的!”“我才不伤这个脑筋呢,”赵大化嘟囔着,“反正我将来不当化学家。我将来——我搞渔业,嗅,我就爱钓鱼。明天上午我就去钓。呃,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点儿。” 说了就打个呵欠,没精打采地去睡觉。他先铺好被窝,慢慢地脱衣服,又叨咕了几句,这才爬上床。刚一躺下——“哎哟,疼!”“什么,什么?哪儿疼?”大家着了慌。“脊背疼。哎哟,可疼得厉害呢!”他胳膊一撑,坐了起来。觉得好了些。可是一躺下,就又发作,疼得他赶紧翻过身来趴着睡。一趴,又叫:“哎哟,肚子疼!”他连忙翻转身,左侧面躺着:这回可是腰部左边疼起来了。翻到右侧面躺着试试看呢?哎哟,不行,右腰疼?仰天——又还是脊背疼!“快请医生!快请医生!”赵大化一面气急败坏地叫,一面爬下床来。他疼得不敢再躺下了,“这叮是一个奇症!”医生来了,仔细问了问情形。现在可哪里也不疼了。检查了体温和脉搏,听了心脏和肺,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医生说:“没有什么,好好儿睡去吧。”去睡,可又是——仰着脊背疼,趴着肚子疼,侧着腰疼。一起来,就好了。 “这简直是童话里发生的事,”医生摇摇头,“你床上有点儿什么蹊跷吧,哎?” 这——赵大化可没研究过,他就怕伤这个脑筋。可是妹妹马上跑去检查他的床铺。她把被窝一掀,就发现有一个乌黑的黑东西——大概有篮球球胆那么大——安然自在地盘踞在褥子上。大家都吓了一跳:“哟!这是什么?”一看,是一个秤砣。赵大化安安静静睡了一夜。早上醒来,也不知道是几点钟了,只听见妹妹和同院的孩子们在那里做广播操。赵大化就发了愣。“那么我呢?我该做些什么呢?妹妹,妹妹!”他叫,“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告诉我:我今天有什么计划没有?”“你不是说要去钓鱼吗?”对,对!赵大化一翻身就爬起来,把衣服往身上一技,就赶紧穿上了长裤,下床来。他刚想要走去洗脸,忽然叭的摔了一跤。他的两只脚似乎不是他自己的了。好容易才爬起来,刚一迈步——脚还没迈开呢,又叭嗒!一跤。“哎呀可不好了!你们快来!”他一面用手扶着床沿撑起身来,一面叫,“我净摔跤!” 他坐下喘了一会儿气。现在倒也不觉着怎么样。他试着站起来。也没有什么。可是脚不能动,——只要稍为动一动,整个身子就像旋得没了劲儿的陀螺似的,那么晃几晃,就又往地下一趴。“快请医生!这回可真是个奇症!简直不让我迈腿!”妈妈赶紧从隔壁屋里说着走了过来:“看看腿。怎么回事?”看腿,赵大化可伤心透了。他这才发现:他少了一条腿!“啊呀没了!”赵大化哭了起来,“右腿没了!”“怎么右腿没了?”妹妹也着了急。“这个问题我可没想过,谁知道它跑哪儿去了?妹妹,你是个好孩子,还是你给我想一想吧。”妹妹把他的腿一检查,就嚷:“瞧你!你裤子是怎么穿的呀?”原来赵大化的两条腿——左腿也好,右腿也好。全都给塞在一条裤腿儿里了,连右腿也躲在左裤腿儿里了。半小时以后,赵大化去钓鱼。带着一根钓竿和一只桶,高高兴兴走到了一个池子边。他把钓竿往地下一搁,先提着桶下去打水——预备盛鱼。他满满地舀了一桶水,提上岸来往地面上一放,那么一弯腰,就惊异得了不得,忍不住叫了起来:“咦,一根钓竿!”仔细看了看:这一根钓竿还挺不错的呢。“是谁丢下的?”赵大化四面瞧瞧,“谁的?谁的?”没人答应。赵大化把钓竿举起来扬了几下,又大声问了几声。还是没有人答应。他可有点不满意了:“是谁那么粗心大意,落下东西都不知道!”转过身去再向那一边问问看吧,,,,他刚转过身去把腿一迈,就绊着那个水桶一栽,连人带桶滚到了地下。他爬起来一瞧,可生气得了不得:“是哪个糊涂蛋!——把一桶水搁在这儿!”瞧!害得他衣服裤子都水淋淋的,还沾上了满身的泥!“我将来一定去做公共卫生工作,”赵大化一面嘟嚷,一面甩着两只空手回家去,“谁也不许把人家身上弄脏,噢。把人家衣服沾上水,那也不行,那可太不卫生,,,,”他的家在路北。平常从西口拐进胡同,走个这么一百来步,靠左边一扇门,就是他的家——准没错。今天他可是打东口进的胡同。他照旧往前走上一百来步,去敲左边一扇门,敲得很急。“妹妹快开门,快!妹妹!”这几路南的人家住着一位老奶奶,头发全白了。这时候她正跟她一个小孙女儿讲故事呢,听见大门响,“谁呀?”就走去开了门。赵大化抬头一看,不觉倒退了一步。“哎呀妹妹!怎么!,,,,”他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出去了才多大一会儿呀,你就长得这么老了?”他的家正好在斜对面。他妹妹在院子里洗书包,仿佛听到赵大化的嚷声,她赶紧就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她瞧见赵大化正指手画脚地跟那位老奶奶交涉,他硬要进那家屋子里去换衣裳。妹妹忍不住地嚷了起来:“瞧你这迷糊劲儿!连自己的家都认不得了!”赵大化住了嘴,转过脸来瞧瞧他妹妹,搔了搔头皮:“这是哪家的小姑娘?可真奇怪!我跟我妹妹说话,干你什么事呀?你那么嚷!” 赵家林讲故事就讲到这里为止。那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提出他的意见来:“越讲越不成话了,真没意思!”“那有什么办法!”赵家林说,“一个人脑筋动得越少,不成话的事儿就越多。” “我可不信!”那个胖孩子把头一掉,“人哪能变成那样儿!这不过是个童话。”他知道大家都在笑着看他。他红着脸,谁也不瞧,低下头去专心削起铅笔来,——其实笔头还是尖尖的。等到散了会,他一把拽住小队长,轻轻地问:“你说,你说,人真能变成赵大化那样儿吗?”
不动脑筋的故事 作者:张天翼 有一天开故事晚会,赵家林讲了一个怪没意思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有那么一个人,上课不用心听讲。做起功课来,自己懒得动脑筋,净想依赖别人,,,,” 孩子们哄地笑起来。“可不兴讽刺人!”有一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大声说,满脸通红,“你说的是谁?他叫什么名字?”赵家林愣了一会儿,才答上来:“他姓赵,叫做——赵大化。行了吧?”有几个孩子又笑着叽里咕噜了一阵。那个胖孩子可还红着脸,噘着个嘴。赵家林等大家渐渐地静了下来,就又往下说。他说那个赵大化别的方面都还不坏:也肯替人服务,也有他的理想——想要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可就是有这么个毛病:最怕伤脑筋。同学们帮助他做算术,跟他讲解了老半天,他只瞪着眼睛瞧着你。同学们问:“懂了吧?这道题你自己想想看。”自己想?——那还行?又得伤脑筋! 作起文来,同学们都快要交卷了,赵大化可还在舔笔头,对着题目发愣: “‘我的家庭’——这个题目怎么做呀?‘我的家庭’,,,,” 老师提醒他: “这应当每个人都会做。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怎么样生活?过去的生活怎样,现在又怎样?这些你想一想。”瞧,又是叫人“想一想”!真是!赵大化老是怪别人对他帮助不够。他说要帮助,就是什么事都得替他想好,做好。他自己可从来不动脑筋。这么着,越不动脑筋,脑筋就越不听使唤了,像生了锈开不动的机器一样。 这么着,赵大化就越来越迷糊了,迷糊到每天上学都要别人提醒他。 “什么!就那么迷糊!”那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又插嘴,“他几岁了?” “他几岁?——连他自己也闹不清,”赵家林回答,“得问他妹妹。”真的,赵大化记不得自己的年龄。妈妈说是跟他说过,说他到了9月1号就满十四岁,——可是这太复杂了,他不能伤这个脑筋。他叫妹妹:“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吧。”“不动脑筋”——成了赵大化的外号。有一个星期六晚上,妹妹在家里和她几个同学做化学游戏。什么游戏?——当然是伤脑筋的玩意儿,赵大化连听都不爱听。可是忽然——趁他不提防的时候——有半句话没头没尾地飘到了他耳朵里:“只要半公分就够了,,,,得称一称,,,,”“得称一称?”赵大化就决心要替人服务一下,跑了出去,“我去拿!”好一会儿他才回来。听见他脚步踏得很重,走得挺吃力似的。进门直喘气,满脑袋的汗。大家吃了一惊。一看,赵大化扛来了一杆秤煤的大秤。妹妹嚷了起来——妹妹就有这么个缺点:净爱嚷——“瞧你!你也不想想这杆秤是干什么用的!”“我才不伤这个脑筋呢,”赵大化嘟囔着,“反正我将来不当化学家。我将来——我搞渔业,嗅,我就爱钓鱼。明天上午我就去钓。呃,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点儿。” 说了就打个呵欠,没精打采地去睡觉。他先铺好被窝,慢慢地脱衣服,又叨咕了几句,这才爬上床。刚一躺下——“哎哟,疼!”“什么,什么?哪儿疼?”大家着了慌。“脊背疼。哎哟,可疼得厉害呢!”他胳膊一撑,坐了起来。觉得好了些。可是一躺下,就又发作,疼得他赶紧翻过身来趴着睡。一趴,又叫:“哎哟,肚子疼!”他连忙翻转身,左侧面躺着:这回可是腰部左边疼起来了。翻到右侧面躺着试试看呢?哎哟,不行,右腰疼?仰天——又还是脊背疼!“快请医生!快请医生!”赵大化一面气急败坏地叫,一面爬下床来。他疼得不敢再躺下了,“这叮是一个奇症!”医生来了,仔细问了问情形。现在可哪里也不疼了。检查了体温和脉搏,听了心脏和肺,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医生说:“没有什么,好好儿睡去吧。” 去睡,可又是——仰着脊背疼,趴着肚子疼,侧着腰疼。一起来,就好了。 “这简直是童话里发生的事,”医生摇摇头,“你床上有点儿什么蹊跷吧,哎?” 这——赵大化可没研究过,他就怕伤这个脑筋。 可是妹妹马上跑去检查他的床铺。她把被窝一掀,就发现有一个乌黑的黑东西——大概有篮球球胆那么大——安然自在地盘踞在褥子上。大家都吓了一跳:“哟!这是什么?”一看,是一个秤砣。赵大化安安静静睡了一夜。早上醒来,也不知道是几点钟了,只听见妹妹和同院的孩子们在那里做广播操。赵大化就发了愣。“那么我呢?我该做些什么呢?妹妹,妹妹!”他叫,“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告诉我:我今天有什么计划没有?”“你不是说要去钓鱼吗?”对,对!赵大化一翻身就爬起来,把衣服往身上一技,就赶紧穿上了长裤,下床来。他刚想要走去洗脸,忽然叭的摔了一跤。他的两只脚似乎不是他自己的了。好容易才爬起来,刚一迈步——脚还没迈开呢,又叭嗒!一跤。“哎呀可不好了!你们快来!”他一面用手扶着床沿撑起身来,一面叫,“我净摔跤!” 他坐下喘了一会儿气。现在倒也不觉着怎么样。他试着站起来。也没有什么。可是脚不能动,——只要稍为动一动,整个身子就像旋得没了劲儿的陀螺似的,那么晃几晃,就又往地下一趴。“快请医生!这回可真是个奇症!简直不让我迈腿!”妈妈赶紧从隔壁屋里说着走了过来:“看看腿。怎么回事?” 看腿,赵大化可伤心透了。他这才发现:他少了一条腿! “啊呀没了!”赵大化哭了起来,“右腿没了!” “怎么右腿没了?”妹妹也着了急。 “这个问题我可没想过,谁知道它跑哪儿去了?妹妹,你是个好孩子,还是你给我想一想吧。”妹妹把他的腿一检查,就嚷:“瞧你!你裤子是怎么穿的呀?”原来赵大化的两条腿——左腿也好,右腿也好。全都给塞在一条裤腿儿里了,连右腿也躲在左裤腿儿里了。半小时以后,赵大化去钓鱼。带着一根钓竿和一只桶,高高兴兴走到了一个池子边。他把钓竿往地下一搁,先提着桶下去打水——预备盛鱼。他满满地舀了一桶水,提上岸来往地面上一放,那么一弯腰,就惊异得了不得,忍不住叫了起来:“咦,一根钓竿!”仔细看了看:这一根钓竿还挺不错的呢。“是谁丢下的?”赵大化四面瞧瞧,“谁的?谁的?”没人答应。赵大化把钓竿举起来扬了几下,又大声问了几声。还是没有人答应。他可有点不满意了:“是谁那么粗心大意,落下东西都不知道!”转过身去再向那一边问问看吧,,,, 他刚转过身去把腿一迈,就绊着那个水桶一栽,连人带桶滚到了地下。 他爬起来一瞧,可生气得了不得: “是哪个糊涂蛋!——把一桶水搁在这儿!” 瞧!害得他衣服裤子都水淋淋的,还沾上了满身的泥!“我将来一定去做公共卫生工作,”赵大化一面嘟嚷,一面甩着两只空手回家去,“谁也不许把人家身上弄脏,噢。把人家衣服沾上水,那也不行,那可太不卫生,,,,”他的家在路北。平常从西口拐进胡同,走个这么一百来步,靠左边一扇门,就是他的家——准没错。今天他可是打东口进的胡同。他照旧往前走上一百来步,去敲左边一扇门,敲得很急。“妹妹快开门,快!妹妹!”这几路南的人家住着一位老奶奶,头发全白了。这时候她正跟她一个小孙女儿讲故事呢,听见大门响,“谁呀?”就走去开了门。赵大化抬头一看,不觉倒退了一步。“哎呀妹妹!怎么!,,,,”他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出去了才多大一会儿呀,你就长得这么老了?”他的家正好在斜对面。他妹妹在院子里洗书包,仿佛听到赵大化的嚷声,她赶紧就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她瞧见赵大化正指手画脚地跟那位老奶奶交涉,他硬要进那家屋子里去换衣裳。妹妹忍不住地嚷了起来:“瞧你这迷糊劲儿!连自己的家都认不得了!”赵大化住了嘴,转过脸来瞧瞧他妹妹,搔了搔头皮:“这是哪家的小姑娘?可真奇怪!我跟我妹妹说话,干你什么事呀?你那么嚷!” 赵家林讲故事就讲到这里为止。那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提出他的意见来:“越讲越不成话了,真没意思!”“那有什么办法!”赵家林说,“一个人脑筋动得越少,不成话的事儿就越多。” “我可不信!”那个胖孩子把头一掉,“人哪能变成那样儿!这不过是个童话。”他知道大家都在笑着看他。他红着脸,谁也不瞧,低下头去专心削起铅笔来,——其实笔头还是尖尖的。等到散了会,他一把拽住小队长,轻轻地问:“你说,你说,人真能变成赵大化那样儿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落煤管耐磨钢衬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