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还是翠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为什么因为

刘禹锡《望洞庭》诗中“山水翠”非“山水色”考
唐代“诗之豪者”刘禹锡一生多次到过岳阳,写下了许多描写岳阳山水的诗作。其中七绝《望洞庭》诗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想象奇特,比如生动,画面壮阔,如画如歌,读之让人心神激荡。尤其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千数百年以来,成为洞庭、君山的最佳广告语。
但是,对于这首早已融入古今读者血脉之中的的绝妙好诗,陈湘源先生却认为其中的“翠”字错了,应该“修改”为“色”。他在《“色”、“翠”辨》一文中如是说: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望洞庭》诗中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和今刊《唐诗鉴赏辞典》等典籍中,皆作“色”字,可在我们岳阳近年编著的《岳阳楼诗词选》、《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等诸书中,则多作“翠”,原以为这个问题只存在于岳阳,孰料,近见小学教材也作“翠”。岂不贻误子孙!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宜辨正之。
陈湘源先生的上述观点在岳阳范围流传极广,以至君山公园大门坪地上,耗资几十、上百万元建造的巨型石刻上,也将“翠”字“修改”为“色”字了,由此将这低级错误扩散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讪笑。
陈先生的看法和“修改”意见之所以错,主要是无任何史籍依据,纯乎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强加于古人,而且是强加于刘禹锡这样一位“诗之豪者”!
一、关于《望洞庭》诗的各种版本。
《全唐诗》系列
陈先生说:“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中皆作“色”字,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笔者手头即有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剪贴缩印的《全唐诗》。所谓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全唐诗》,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康熙帝敕命两淮盐课监察御史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主持,在籍翰林彭定求、梅俞等十数人参预,在广采前朝旧籍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史评:“所本更称名家精鉴,兼以预修诸家,文誉卓著,务求精审,故仍堪称迄今为止最为完备之唐诗总集。”
笔者又查到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1985年第3次印刷的《全唐诗》,其卷365刘禹锡名下所载《望洞庭》也与前书相同。现将两书所辑抄录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一作山翠色),白银(一作云)盘里一青螺。
从排版格式看,校刊者是认定正文的,注脚只是表示存此一说。而注释中的“山翠色”也显然不能与“山水色”划等号。
《刘禹锡集》系列
《刘禹锡集》流传至今的有30余种版本,书名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宾客诗集》、《刘宾客外集》等不同名目。时代最早的是民国时期徐鸿宝影印的宋绍兴八年本。200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卞孝王宣校订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刘禹锡集》,即以此书为底本,以其他18种版本为校本和参校本,当可看作现今刊载刘禹锡诗文最完备的本子。本书中第576面载有《望洞庭》诗,与人们通常见到的(即本文开头所录)完全一样。诗后有注云:
“遥望洞庭山水翠”,“山水翠”,董本作“山翠小”,朱本作“山翠水”,《全唐诗·注》,“一作山翠色”。
从正文到注脚,都不见有“遥望洞庭山水色”一说。
又,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瞿蜕园点校本刊印的《刘禹锡集》,录为“遥望洞庭山水翠”,无注脚,表示点校者不认同其他各本所刊。
古代总集系列
《古今图书集成》,清雍正时期汇编,其《方舆汇编·职方典·湖广总部汇考·岳州部汇考·岳州部文艺二·诗》,录刘禹锡此诗,题为《君山》,内容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此书与诸本不同的是,第一句以“秋色”代“秋月”。
《四库全书》,清乾隆纪昀等三百余人奉旨汇编,其卷页,引《刘宾客外集》刘禹锡诗《望洞庭》,同《全唐诗》,无注。
《万首唐人绝句》,宋洪迈初编,明赵宦光、黄习远整理增补,1983年刘卓英点校,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录刘禹锡七言绝句194首,其第110首题为《月望洞庭》,内容与《全唐诗》同,唯“盘”刻为“槃”,亦无注。
地方志系列
地方志书版本多,辑录诗文资料错漏也较多。尽管如此,录刻为“山水色”的也只是极个别的志书。
笔者查阅了八种省、府、县地方志书,所载《望洞庭》诗与《全唐诗》相同的三种:清道光年间所修《洞庭湖志》、清光绪《湖南通志》、光绪杜贵墀续修《巴陵县志》。小有不同,但“翠”字相同的三种:现存最早的湖广总志《湖广图经志书》中“镜未磨”为“磨乍磨”,“山水翠为山拥翠”:“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清康熙《岳州府志》所载与此完全一致。改“翠”为“色”的两种,一是明弘治《岳州府志》,二是明隆庆《岳州府志》。两志记载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一首七绝中,既有“秋色”又有“山水色”,刘禹锡决不会这样写,显然是刻印之误。“秋月”改“秋色”,或许还说得过,前引《古今图书集成》也是这样用的。用“秋月”,说明是晚上“望洞庭”,而用“秋色”,则应当是白天“望洞庭”。如果是后者,则第三句用“山水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山水色”明显是错误,怎么能够认可呢?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系列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多取“山水翠”,少见取“山水色”者。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王水照主编的《中国文学流派精品库·古代十大诗歌流派》一书,所载与古本《全唐诗》一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与前者一样。此书被陈先生斥为“贻误子孙”,实际是陈先生自己读书有限而想当然所致。这里特别要提到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岳阳楼诗词选》。此书署名编者虽有四人,但实际负责选诗、注诗的是方授楚先生。方先生是岳阳市一中老牌高级教师,岳阳著名诗人。其知识的渊博为人所公认。他选注《望洞庭》,取“翠”不取“色”,决非率意所为。至于陈文中所列《唐诗鉴赏辞典》,则是改革开放之初,为适应广大读者的文化饥渴而凑合班子仓促编写的,虽有一定阅读价值,但版本研究价值是极小的,不可作为非“山水翠”而是“山水色”的依据。
二、关于“翠”字词义的辨析。
陈先生要“修改”古人的诗作,既然拿不出古籍资料作佐证,自然就只能凭空想像一些理由来。
陈先生的主要理由就是“月光下遥望远方山色不可能出现翠色”,并且列举了几首古人写夜景的诗,试图证明他关于“古人笔下的夜景不可能出现描写色泽的词语”的观点。
古人写夜景的诗句中真的没有用色泽词语的吗?笔者查阅古籍,发现古代诗人描写洞庭湖、君山、巴丘的夜景时,使用色泽词语的比比皆是。唐代贾至《巴陵早秋诗》:“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不仅用了“翠”,而且这“翠”还“长夜浮”!杜甫《宿白沙驿》:“驿边沙旧白,湖外芦新青”,在诗人心中,夜间湖洲的新芦分明是嫩绿青油的。张均《岳阳晚景》:“洲白芦花吐,园红橘子稀。”晚景中竟然有“白花”、“红橘”!释齐己《酬岳州李主簿卷》:“无云生翠浪,有风动清魂。”诗人的眼中,月下的波澜也是“翠”青“翠”青的。唐代还有李端《晚次巴陵》:“云去低斑竹,风来动白萍。”吕岩的《君山》:“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水圃碧莲开。”李群玉的《中秋维舟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崔鲁的《春晚岳阳楼言怀》:“翠烟如钿柳如环,时倚南楼独看山。”此后历代仍有许多诗人以色泽词语写夜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游岳阳所写的《洞庭秋月》诗,更是金波翠影,五光十色:“洞庭秋月清彻底,岳阳楼头月初起。巴山影落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黄应秋《岳阳八景·巴山夕照》:“暮霭低笼凝紫翠,夕阳返照灿黄金。”薄暮之下,巴山是满目“紫翠”之色。清代熊之臣《洞庭秋和郭些庵》:“千里岷江归下隽,一城红树拥巴丘。镜台罗月光清旦,墨岭含烟染素秋。”分明也是写月光下的夜景,分明也有“红树”、“墨岭”,色泽分明。面对如此之多的古籍资料,我不知道陈先生是“视而不见”呢,还是“见所未见”?我想可能是后者的成分多一些。如此狭窄的视野,如此微量的信息,何就能抹杀一位千古诗家的千古名作呢?
陈先生对刘禹锡诗中用了“山水翠”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明白,诗词是艺术,诗词通过形象、意境来反映生活,不同于摄影机对物体的实拍实录。诗句中状物写景的词语,是诗人通过思维反映之后捕捉的一个个鲜活意象,众多意象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一首诗的总体意境。君山,以其树木繁茂而形成苍翠欲滴的色调,在诗人的心目中自然早已形成固定印象。所以诗人一想到君山,一写到君山,眼前必然会浮现出它的本色面目,这是情感所使然。就如热恋中的情人眼中,自己的恋人总是那样明眸浩齿、光彩照人,绝不会因为在夜晚,就会认为恋人的脸庞一片黑糊糊,甚至鼻孔、眼睛、嘴唇都是一团葫芦眼。其实,不仅君山如此,其他许多美好山川景点,只要是诗人“情动于中”的时候,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前述众多的古典诗作就是明证。
唐代“诗之豪者”刘禹锡一生多次到过岳阳,写下了许多描写岳阳山水的诗作。其中七绝《望洞庭》诗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想象奇特,比如生动,画面壮阔,如画如歌,读之让人心神激荡。尤其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千数百年以来,成为洞庭、君山的最佳广告语。
但是,对于这首早已融入古今读者血脉之中的的绝妙好诗,陈湘源先生却认为其中的“翠”字错了,应该“修改”为“色”。他在《“色”、“翠”辨》一文中如是说: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望洞庭》诗中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和今刊《唐诗鉴赏辞典》等典籍中,皆作“色”字,可在我们岳阳近年编著的《岳阳楼诗词选》、《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等诸书中,则多作“翠”,原以为这个问题只存在于岳阳,孰料,近见小学教材也作“翠”。岂不贻误子孙!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宜辨正之。
陈湘源先生的上述观点在岳阳范围流传极广,以至君山公园大门坪地上,耗资几十、上百万元建造的巨型石刻上,也将“翠”字“修改”为“色”字了,由此将这低级错误扩散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讪笑。
陈先生的看法和“修改”意见之所以错,主要是无任何史籍依据,纯乎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强加于古人,而且是强加于刘禹锡这样一位“诗之豪者”!
一、关于《望洞庭》诗的各种版本。
《全唐诗》系列
陈先生说:“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中皆作“色”字,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笔者手头即有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剪贴缩印的《全唐诗》。所谓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全唐诗》,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康熙帝敕命两淮盐课监察御史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主持,在籍翰林彭定求、梅俞等十数人参预,在广采前朝旧籍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史评:“所本更称名家精鉴,兼以预修诸家,文誉卓著,务求精审,故仍堪称迄今为止最为完备之唐诗总集。”
笔者又查到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1985年第3次印刷的《全唐诗》,其卷365刘禹锡名下所载《望洞庭》也与前书相同。现将两书所辑抄录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一作山翠色),白银(一作云)盘里一青螺。
从排版格式看,校刊者是认定正文的,注脚只是表示存此一说。而注释中的“山翠色”也显然不能与“山水色”划等号。
《刘禹锡集》系列
《刘禹锡集》流传至今的有30余种版本,书名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宾客诗集》、《刘宾客外集》等不同名目。时代最早的是民国时期徐鸿宝影印的宋绍兴八年本。200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卞孝王宣校订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刘禹锡集》,即以此书为底本,以其他18种版本为校本和参校本,当可看作现今刊载刘禹锡诗文最完备的本子。本书中第576面载有《望洞庭》诗,与人们通常见到的(即本文开头所录)完全一样。诗后有注云:
“遥望洞庭山水翠”,“山水翠”,董本作“山翠小”,朱本作“山翠水”,《全唐诗·注》,“一作山翠色”。
从正文到注脚,都不见有“遥望洞庭山水色”一说。
又,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瞿蜕园点校本刊印的《刘禹锡集》,录为“遥望洞庭山水翠”,无注脚,表示点校者不认同其他各本所刊。
古代总集系列
《古今图书集成》,清雍正时期汇编,其《方舆汇编·职方典·湖广总部汇考·岳州部汇考·岳州部文艺二·诗》,录刘禹锡此诗,题为《君山》,内容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此书与诸本不同的是,第一句以“秋色”代“秋月”。
《四库全书》,清乾隆纪昀等三百余人奉旨汇编,其卷页,引《刘宾客外集》刘禹锡诗《望洞庭》,同《全唐诗》,无注。
《万首唐人绝句》,宋洪迈初编,明赵宦光、黄习远整理增补,1983年刘卓英点校,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录刘禹锡七言绝句194首,其第110首题为《月望洞庭》,内容与《全唐诗》同,唯“盘”刻为“槃”,亦无注。
地方志系列
地方志书版本多,辑录诗文资料错漏也较多。尽管如此,录刻为“山水色”的也只是极个别的志书。
笔者查阅了八种省、府、县地方志书,所载《望洞庭》诗与《全唐诗》相同的三种:清道光年间所修《洞庭湖志》、清光绪《湖南通志》、光绪杜贵墀续修《巴陵县志》。小有不同,但“翠”字相同的三种:现存最早的湖广总志《湖广图经志书》中“镜未磨”为“磨乍磨”,“山水翠为山拥翠”:“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清康熙《岳州府志》所载与此完全一致。改“翠”为“色”的两种,一是明弘治《岳州府志》,二是明隆庆《岳州府志》。两志记载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一首七绝中,既有“秋色”又有“山水色”,刘禹锡决不会这样写,显然是刻印之误。“秋月”改“秋色”,或许还说得过,前引《古今图书集成》也是这样用的。用“秋月”,说明是晚上“望洞庭”,而用“秋色”,则应当是白天“望洞庭”。如果是后者,则第三句用“山水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山水色”明显是错误,怎么能够认可呢?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系列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多取“山水翠”,少见取“山水色”者。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王水照主编的《中国文学流派精品库·古代十大诗歌流派》一书,所载与古本《全唐诗》一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与前者一样。此书被陈先生斥为“贻误子孙”,实际是陈先生自己读书有限而想当然所致。这里特别要提到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岳阳楼诗词选》。此书署名编者虽有四人,但实际负责选诗、注诗的是方授楚先生。方先生是岳阳市一中老牌高级教师,岳阳著名诗人。其知识的渊博为人所公认。他选注《望洞庭》,取“翠”不取“色”,决非率意所为。至于陈文中所列《唐诗鉴赏辞典》,则是改革开放之初,为适应广大读者的文化饥渴而凑合班子仓促编写的,虽有一定阅读价值,但版本研究价值是极小的,不可作为非“山水翠”而是“山水色”的依据。
二、关于“翠”字词义的辨析。
陈先生要“修改”古人的诗作,既然拿不出古籍资料作佐证,自然就只能凭空想像一些理由来。
陈先生的主要理由就是“月光下遥望远方山色不可能出现翠色”,并且列举了几首古人写夜景的诗,试图证明他关于“古人笔下的夜景不可能出现描写色泽的词语”的观点。
古人写夜景的诗句中真的没有用色泽词语的吗?笔者查阅古籍,发现古代诗人描写洞庭湖、君山、巴丘的夜景时,使用色泽词语的比比皆是。唐代贾至《巴陵早秋诗》:“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不仅用了“翠”,而且这“翠”还“长夜浮”!杜甫《宿白沙驿》:“驿边沙旧白,湖外芦新青”,在诗人心中,夜间湖洲的新芦分明是嫩绿青油的。张均《岳阳晚景》:“洲白芦花吐,园红橘子稀。”晚景中竟然有“白花”、“红橘”!释齐己《酬岳州李主簿卷》:“无云生翠浪,有风动清魂。”诗人的眼中,月下的波澜也是“翠”青“翠”青的。唐代还有李端《晚次巴陵》:“云去低斑竹,风来动白萍。”吕岩的《君山》:“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水圃碧莲开。”李群玉的《中秋维舟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崔鲁的《春晚岳阳楼言怀》:“翠烟如钿柳如环,时倚南楼独看山。”此后历代仍有许多诗人以色泽词语写夜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游岳阳所写的《洞庭秋月》诗,更是金波翠影,五光十色:“洞庭秋月清彻底,岳阳楼头月初起。巴山影落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黄应秋《岳阳八景·巴山夕照》:“暮霭低笼凝紫翠,夕阳返照灿黄金。”薄暮之下,巴山是满目“紫翠”之色。清代熊之臣《洞庭秋和郭些庵》:“千里岷江归下隽,一城红树拥巴丘。镜台罗月光清旦,墨岭含烟染素秋。”分明也是写月光下的夜景,分明也有“红树”、“墨岭”,色泽分明。面对如此之多的古籍资料,我不知道陈先生是“视而不见”呢,还是“见所未见”?我想可能是后者的成分多一些。如此狭窄的视野,如此微量的信息,何就能抹杀一位千古诗家的千古名作呢?
陈先生对刘禹锡诗中用了“山水翠”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明白,诗词是艺术,诗词通过形象、意境来反映生活,不同于摄影机对物体的实拍实录。诗句中状物写景的词语,是诗人通过思维反映之后捕捉的一个个鲜活意象,众多意象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一首诗的总体意境。君山,以其树木繁茂而形成苍翠欲滴的色调,在诗人的心目中自然早已形成固定印象。所以诗人一想到君山,一写到君山,眼前必然会浮现出它的本色面目,这是情感所使然。就如热恋中的情人眼中,自己的恋人总是那样明眸浩齿、光彩照人,绝不会因为在夜晚,就会认为恋人的脸庞一片黑糊糊,甚至鼻孔、眼睛、嘴唇都是一团葫芦眼。其实,不仅君山如此,其他许多美好山川景点,只要是诗人“情动于中”的时候,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前述众多的古典诗作就是明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一青螺。
hé , tán
mó 。 yáo
cuì , bái
诗人刘禹锡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望洞庭》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刘禹锡的其他作品鉴赏其他同名作品鉴赏同朝代其他作品鉴赏您现在的位置: >> 遥望洞庭山水翠的意思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来源: 时间: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处】  唐&刘禹锡&《望洞庭湖》  【原作】[读后感/sucai/20102.html版权所有: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读后感 上一篇: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下一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遥望洞庭山水色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