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选考科目改革浙江,不选的科目还需要学吗

2016浙江高考改革: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常见问题解答
10:08:00 | 点击2920次
文章正文:  实施新之后的首次学考、选考将于10月30日开考。学考一共要考哪几门?选考又要考几门?各门学考科目与高考又是怎么安排的……昨日,记者就这些考生所关心的17个问题采访了省教育院。  一问:学考一共要考哪几门?派什么用场?可以考几次?  学考科目一共有13门,其中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10门全省统考;与健康、、3门由各市组织实施。  学考的用处是:(1)作为高中毕业的条件之一;(2)作为三位一体、高职提前等的重要依据;(3)在统一高考招生中,也可能有招生学校根据专业的特点对相应科目的学考的等级提出要求(会在学校的招生章程中公布)。  每门学考科目最多可以考2次,如2次都不合格可以增加1次考试机会。  二问:选考科目一共要考几门?可以考几次?2年有效期是怎么计算的?  选考科目每个考生要考3门,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学考科目中选3门作为自己的高考选考科目。每科最多可以考2次,成绩2年有效。  有效期是以考生参加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退两年来计算的。如果考生2018年参加统一高考,那么其外语和选考科目必须是日及以后参加考试获得的成绩才有效。  三问:高考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  每门选考科目,由考生在考前自行选择,具体在实际报考该科目时确定。用不着一次性选定3门,可以分次选。  四问:选定后可以调整吗?能否第一次作为学考,第二次作为选考科目?  在每门科目第一次报考时就要明确是作为学考科目还是选考科目,选定后不可变化调整。  同一门科目,不能先作为学考科目考,觉得感觉不错再作为选考科目考。  五问: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的等级是怎么划的?  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都以当次当科考试考生的卷面得分(学考按70分试卷的得分,选考按100分试卷的得分为依据,根据事先公布的等级比例),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学考划ABCDE 5级;高考选考划21级并报告给学生,并按下表的对应关系赋分,在招生录取时计入高考总分。  六问:选考的考生同时把学考也考了,在学考划等时把他们计入总数吗?  是的。选考是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形成的,同一科目的学考和选考同时安排考试。在划定某一科目当次学考等级时把选考的考生也全部计入划学考等级的基数。比如:有10万学生考物理科70分满分的学考试卷,5万学生考100分满分的选考试卷,考后按15万学生划定物理科学考等级,按 5万选考学生去掉学考70分部分不合格者划定物理科选考等级。  七问:同一科目的学考合格了才能获得选考的起点赋分40分吗?  是的。学考设A、B、C、D、E 5个等级,其中E为不合格等级,E等比例不超过5%。举例:如果你把化学作为选考科目,那么你在70分满分的“必考题”部分必须获得合格等级(ABCD均可),才有参与选考科目化学21等级划分的,并获得起点赋分40分。  八问:语文、数学2科的学考和高考是怎么安排的?  语文、数学2科学考和高考分开安排:  (1)作为学考科目,2科满分各100分,其报考资格、考试日期、划等(5等)比例方法、作用均与其他学考科目相同;  (2)作为统一高考科目,2科满分各150分,在每年的6月安排考试,仅限当年高考考生参加。  九问:外语科目的学考和高考怎么安排?  外语科目一年两考,一考两用,卷面满分均150分。(1)一年两考:一次在6月份与高考语文、数学同步安排,仅限当年高考考生参加;另一次在 10月份与其他学考科目同步安排;(2)一考两用:每次考试都兼具学考和高考两个功用:作学考用,其报考资格、考试日期、划等(5等)比例方法均与其他学考科目相同;作高考用,其成绩与语文、数学一样以卷面实际得分计入高考总分。  两次考试的学考等级和计入高考的卷面得分均由学生选择一次使用。  十问:确定选考科目要考虑哪些因素?  确定选考科目要考虑多种因素,有两种因素是必须考虑的:(1)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性向;(2)考生准备报考的学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  十一问:考生可从哪些途径了解选考科目范围?  考生可登录省教育考试网()或浙江省教育厅门户网站,按院校名称、院校所在地区和选考科目三种形式查询。  现已公布的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选考科目范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但2017年招生时,高校及专业(类)可能会有微调,少数会有增加或减少,因此考生在最终填报志愿时要登录学校招生网查阅当年发布的招生章程。  十二问:高校招生专业对考生选考科目的要求具体如何?  高校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的特点等来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需要注意的是:2门、3门科目之间是“或”而不是“和”的关系,学生的选考科目和学校的选考科目之间只要有1科符合了就可报考。列表举例说明如下:  门数 学校要求的科目(举例) 说 明  1 物理 只有选考了物理的才能报考  2 物理、化学 选考了物理或化学的学生能报考  3 物理、化学、历史 选考了物理或化学或历史的学生能报考  0 不限 选考了7门里任意3门的学生均能报考  十三问:中职学生如何参加学考和选考?  中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四种招生模式中选择报考,根据相应的要求参加学考和选考。  十四问:志愿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怎样参加学考和选考?  艺术、体育专业招生仍实行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相结合办法。其中艺术类专业考试,在国家新规定出台之前,按现行办法实施,采取省统考、校考两种方式。  文化考试科目与其他学生同为“3(语文、数学、外语)+3(7选3)”,其中选考科目由学生根据拟报考学校艺术、体育专业已经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要求确定;学考科目与其他学生相同。  十五问:往届高考生要考哪些科目,以前取得的学考、选考科目等级还有效吗?  往届生分2类:第一类:未参加过新学考和选考科目考试的人员;第二类:已参加过新学考和选考科目考试的人员。  第一类往届生参加新高考:(1)语文、数学、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都要考,3门选考科目和外语每门最多有2次机会。以前考过的高考科目的成绩无效。(2)以前考过的学考科目的成绩仍然有效,在三位一体、高职自主招生中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在统一考试招生高校对学考等级提出要求时也有效。  第二类往届生参加新高考:语文、数学2门高考科目必须参加当年的统一高考,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仍有有效成绩的可以不考,也可以重新考(包括换新科目和原来的科目再考)。总的原则是:在保持选考科目不超3门,且每科有效成绩不超2次的前提下,先确认作废其中1科或1次有效成绩后方可再另选1科或再次参加考试。  十六问:2015年入学的高中生可以参加2016年4月的学考和选考吗?  参加学考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参加高考选考科目考试,那么到2018年6月参加统一高考时,已经过了2年的有效期了。  十七问:外省转入的学生、转业军人、回国人员参加高考,要考哪些科目?  考语文、数学、外语和3门(7选3)选考科目,每科最多有2次机会。  如果报考的学校对学考的等级有要求,则还要参加学考获得相应的等级。 /zixun/0738.htm2016浙江高考改革:高中学考和高考选考常见问题解答
资讯来源:
【相关教育考试资讯】1. 2. 图3. 图4. 5. 6. 7. 图8. 9. 图10. 11. 12. 图浙江新高考后技术科受追捧!还要不要选物理?
来源:哈考网,若侵删
清明过后,浙江省的高中生马上将迎来4月的学考选考(目前黑龙江还未实行新高考政策),这是浙江实行新高考后的第四次选考(第一次是2015年的10月,随后2016年4月、10月有两次),而对于首届新高考的高三生来说,这将是最后一场选考。
动手能力在技术课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高中生们在上机操作。
记者采访发现,七门选考中,之前一直被忽视的技术课,现在成了新宠。那些在前几次选考中选了技术课的学生尝到了甜头,一些重点高中甚至出现技术课选考平均分高于90分的情况。伴随而来的就是,全省的高中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技术课老师“供不应求”的现象,因为选物理的学生越来越少,有的物理老师转行当起了技术老师。
从没人选到被追捧
低调很多年的技术课成宠儿
日前,记者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看到,高二技术课上座率爆棚,高三选考技术课的考生,在和老师们热烈讨论模拟卷。新高考改革后,技术课可谓异军突起,火了。这在重点中学里更加明显。
以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为例,2015年10月是第一次选考,没有人参加技术课考试;2016年4月,少数选了技术课的人参加了选考,拿到了平均97分的高分;2016年10月,55名选技术的学生参加了考试,平均分94分;于是,今年杭高有140多位高二学生选了技术课,将参加4月份的选考。
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看中技术课,技术课老师一时也成了“香饽饽”,很多学校供不应求。
考分优势比较明显
难道技术特别简单?
“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杭州主城区去年参加技术课考试的学生,成绩普遍不错。”昨天,杭高技术中心教研组长何杭广告诉记者,“像淳安等地的普通高中,也出现了学生选技术课平均分高于选物理课的现象。这给学生选这门课增添了很多信心。”
“最开始,学生们都不知道这门课怎么考,所以不敢选。”何老师说,“最早选这门课的人主要是两类学生,一类是曾参加过信息学奥赛,对程序设计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另一类是没有特别的强项课程,不知道选什么好,最后就选了技术课。但现在不同了,有些学校甚至一些艺术和体育特长生都会选技术选考。”
“从前大家对技术课有一种‘差生才选’的印象。”杭十一中副校长张冠超说,“因为以前这门课是大专和高职院校考的。刚开始技术进入高考选考的时候,学生也有一种选了技术课好像会‘掉价’的感觉,所以不选。但是后来,忽然看到选技术课分数可以考很高,有人说,拿物理的1分很难,拿技术的1分很容易,就一下子很多人选了。”
“其实这是一个涟漪效应,并不是技术课内容真的简单。” 张冠超分析,“之前,杭州重点高中很少有学生选技术课,而普通中学选这门课的人相对多一点。于是,之前几次技术课选考,重点学校选这门课的学生的分数就比较高了。但这只是等级赋分制度带来的效应。就像石子投进水,刚开始的波纹就特别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平稳下来。”
杭州高级中学副校长陈伟浓认为,虽然目前选技术课的学生明显增多,但是在所有科目中依然是最少的。“这是新科目进入以后必然的现象。我预计今后,技术课选考的学生数量会向着和历史、地理等科目逐渐平行的趋势发展。而一旦选考的学生数量重新平衡之后,这个科目的考分优势可能就不明显了。”
专业性强但老师少
技术老师缺口很大
随之而来的就是,技术课老师成了“抢手货”。“我们学校的3位信息技术老师和2位通用技术老师,都是满负荷工作,甚至是超课时工作。”杭州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杭十一中信息技术老师刘正阳告诉记者,这届高三学生选考技术课的就有80名,而高二学生则更多。
省内除了少数中学外,普遍缺少技术课老师。有的学校到高二才开始开技术课,也只是应付学考。面对新高考选考,师资配备成了个头疼的问题。
面对这个现状,浙江大学从去年底开始策划高中技术课老师培训的项目。浙大计算机中心高级工程师洪明潮透露,通过摸底调研,他们发现全省都存在技术课师资力量的缺口,“大量老师,尤其是通用技术老师是从物理或其他科目改行过来的。”
洪明潮的孩子正在读高一,他所在的重点高中,高一没有开技术课。作为一名家长,洪明潮很焦虑,“其实技术课的内容,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是非常对口的。如果是高考选考科目的话,那么肯定得从高一就开始上课了。”
“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高中的科目其实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而技术课的内容模块非常多,选考有5门,这在大学里,相当于三个半专业了,包括计算机信息、工业设计、信电专业等学科的内容。我们给技术老师培训,要派出4个不同专业的老师来上课。中学里,很难有老师能把这么多内容都学通。但是要把学生教好的话,自己至少得在专业方面有底气。”然而现实是,来上培训课的老师,对这些专业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很弱的。
今年,浙大在嵊州举办了一次培训,当地教育局组织了50名老师参加,面对通用技术的这几门课,大多数老师表示:“请把我们当‘小白’,从零开始教。”而其中一些已经不年轻的老师,要从头学一门从未接触的课,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已经是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也要面对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刘正阳老师说,杭十一中的技术老师们已经在准备集体充电,“等到这次7选3结束,我们要赶在学校和教育厅的培训前,自己先动起来,开发一些教案,课例,相互提高一下。”
“技术”是门怎样的课
2003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把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剥离出来”,作为技术课程,列为高中必修基础课之一。新高考改革之前,学生只需参加技术学考,高三就没技术课了。
技术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技术基础是必修模块, 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是选修模块。不过我省是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也作为必修模块。
通用技术课程中,必修课程是《技术与设计I》和《技术与设计II》,选修模块有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
浙江考生选考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技术与设计I和II》、电子控制技术。
原本轻松的课开始大量做题
老师也要“抽筋骨”
技术课老师深刻体会到高考的压力。
樱花树下上课,很开心。
新高考的选考方式,让技术课被更多的人重视。偏向于实用性的这门课,到底上些什么?学生们喜欢吗?一下子成了“香饽饽”的技术课老师们,感受如何?
3月28日,记者就去旁听了一门高中技术课。
杭州高级中学几十名高一学生,在校园里那棵著名的樱花树下摆POSE。老师王志强用一款德产Ikon120相机在对面的草坪上按下快门。
这不是春游,而是一堂通用技术课,内容是胶卷洗印。在老式胶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当下,这堂“复古”技术课让同学们倍感兴趣。
“胶卷里印着的是别人的时光,一定要细心操作,不然别人的时光被你毁了。”
“操作出现了失误不要让我知道,不然我心情也不好。”
王老师一脸正经地在课堂上吐“金句”,逗乐学生。
技术这门课为啥受欢迎
因为它很实用
王志强的工作室呈现出典型的“技术宅”特征:跟仓库一样堆满不知名的仪器和零件,还有一个高达模型。他的课经常上到课本内容外面去,但是也因此颇受学生欢迎。
“我非常喜欢通用技术课,以后高考的时候准备选。”高一学生李梦洁(化名)笑道,“这是一门能让我们动手的课,非常有意思,也能让我们放松。”
隔壁一间教室里,另一个班的同学正在机器上锯铝片、钻孔,简直就是一个工厂车间。
有些高端的仪器也能在通用技术课上学到,例如激光切割机、大型的切木板机器等。“很多都是我们在平时没法接触到的东西。”小李说,课上还了解了许多工具:锉刀、锯齿、钻孔机……
上半个学期,小李班上每个人都做了一个铝制的笔筒,剩下半个学期,他们要设计制作一条木制小船。
“这就是技术课好玩的地方,课上做的东西生活中可以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思维。”李梦洁说。现在她和家人出去旅游的时候,看到一座桥或者一栋建筑,她能和爸妈说它们的构造和原理,这让她感到非常骄傲。
不过,这还不是技术课的全部。这门课程的另一个分支,是信息技术课。他们需要在这门课上学习编程语言,还有Photoshop、Flash、绘声绘影等软件应用。
“信息技术相比通用技术就更难了,最让我头大的是编程,尤其编程计算一些数学题。”每次遇到这种题目,李梦洁就要和一帮同学先把数学题算出来,详细的步骤、方程式都要写出来,然后再思考如何转变为程序代码。“可能有一些数学不好的同学就会因此放弃技术选考吧。”她笑道。
技术课是高一学生的必修课,不过,自从这门课进入了高考选考,高年级选这门课的人也越来越多。
高二的张倩倩(化名)马上要在4月的新高考选考中考技术课。说到选这门课的原因,她例举了三个理由——杭高的技术课老师水平较高;自己技术成绩相对较好;技术课实用。
“现在电脑、互联网等信息科技发展迅速,PS、Word等又是日常工作需要的,所以这门课很有用。”张倩倩说,“而且技术课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帮助,比如通用技术学习了三视图后,数学中的三视图计算就会更快速。物理和技术相通的地方也很多……”平时,她还喜欢摄影,信息技术课上学的PS对自己的照片后期处理也很有帮助。
老师们第一次带高三生
喜忧参半地吐槽:压力很大
对于杭高的技术课老师们来说,这是他们教学生涯中头一次带高三学生,每个老师都喜忧参半地吐槽:压力很大!
余进坤是杭高电子技术课的“头牌“,1999年就进校了,教学经验丰富。以前只带高一高二班,如今,他一周12节课的满满课表,有时候还要给其他老师代课。
这段时间,是给准备参加4月技术课选考的高三学生最后突击的时候,每天要给他们讲不同的模拟卷。这天,讲的是一份“十校联考”通用技术卷。
记者看了一眼考卷,诸如高铁上的烟雾警报器工作原理啦,投影仪的电路设计啦,一个杯托的造型设计啦,果然都是很接地气的题目。
“去年4月技术课选考的时候,我们学生拿到97分的平均分,10月那次平均分也超过了90分。成绩那么突出,所以现在选技术课的学生一下子翻倍了。”余老师现在带的高二选考班都是满座的。
杭高技术中心教研组长何杭广是一位信息技术课老师。他坦言,自从技术课进入高考7选3,课程地位和老师的工作状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现在每天处于找题目,做题目,批作业的状态。”何老师说,“从前信息课是没有书面作业的,都是上机操作。现在进了选考科目,从上机考试变成卷面考试,需要大量做题、总结。我们要准备很多练习卷,反馈存在的问题,不断巩固……”
晚自修轮班的数量也明显增多了。从前,技术课老师每个月才有一次,现在自己也要带高三学生了,每周都要轮班。
这样的变化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当然,变成高考科目,家长和学生都会更重视。带高三的课,老师的奖金也会提升。”何老师说,“但是也深刻体会到高考的压力。从前我们的技术课是学生最放松的课,学得很开心,大量的上机操作和动手操作。现在,只有高一的学生还有上机和动手实验的机会了,从高二开始就要进入备考状态,大量做题。这也一定程度降低了这门课的有趣性,我们老师也感觉到紧张了。”
让信息技术老师们更紧张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教材随时可能发生巨变。
“明年新高一开始,很可能会有新教材,变动会非常大。”何老师说,“程序语言可能会换,多媒体的那些内容也会有重大调整。每个学校的信息课老师都需要进行重新培训。”
这是一门和时间赛跑的学科,看起来,整个浙江的技术课老师,都要“抽筋骨“了。
选技术的人增多,选物理的人却在减少,知名高校再次提醒:
要想进入顶尖大学,物理是绕不开的
日,参加浙江省首次新高考的考生在杭高考点等待进入考场。
选技术学科的人数多起来了,记者发现选考物理的人数却在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不仅让重高校长着急,也让知名高校的招办主任发愁。
在去年11月底召开的一次浙江省高中联盟论坛上,浙江的重高校长就在热议“物理的未来”。知名高校招办主任在此次论坛上明确指出,要想进入顶尖大学,物理是绕不开的。
不管是浙江的重高校长,还是知名高校招办主任,都在呼吁学生在选考时要重视物理学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效果并不明显。杭州一位资深班主任王梅(化名)一语道出玄机:“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先有一个好的高考分数是首选,高考分数差,一切都白搭。”
马上就要到来的4月选考,王梅班上有一个女生就剩下一门物理没有考了。“去年10月份那次选考,她考前放弃了,全年级选物理的学生中,她的赋分是最差的。她现在已经后悔高一时选了物理,现在选定了就不能更改。”
这位教书20多年的班主任对记者说,物理选考人数下降,让很多选了物理学科的优秀学生比较吃亏,学得好赋分不一定高,这样的风向标会让后来者不敢继续选择物理。
王梅所教的班级,是新高考的第一届学生,部分学生受益了。“我班上有个女生,平时成绩基本垫底,她选了地理、技术和生物,地理、技术赋分都是100分,生物赋分是76分,总分是276分。如果按照之前的文综考试,她肯定200分考不到。”
王梅说,选考对偏科的学生非常有利,他们不用考虑专业,哪三门课学得好,就选哪三门,根本不需要动脑筋的。
而班上那个去年10月份不敢去参加物理选考的女生,在高一时物理还不错,其他科学的选考也很好,就是想不到后来物理没学好。“她在学校里的模拟考,赋分只有40分,选了物理铁定吃了个大亏。”
“我班上当时只有4个学生选了技术,结果最差的也得了97分,而物理平时很好的学生,也没有获得这样的分数。”王梅说,第一届学生在7选3时所显露出来的结果,就像一个风向标一样,给后来者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依据。
王梅说,学生在选考时对科目的选择,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偏文的学生,会选两文搭配一理;偏理的学生是两理配一文。这是比较大众的选法,重高的学生大部分会选理科的多一些,因为在新高考前学校配置了大量的理化生学科老师。”
学生如何进行7选3是最合理的?
王梅说,每个学生在选择时,都是从对自身最有利的角度出发。“成绩不好的学生,哪门功课好就选哪门,根本不会考虑专业;成绩很好的学生,各门功课都学得好,他们才会考虑今后的就业,才会对专业上心。”
王梅说,多数学生在选考时,更多的考虑就是——先有一个好的高考分数,这的确是最实惠的一种选择。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提醒,比如不能感情用事,喜欢一个老师就去选他所教的学科,而不考虑这门学科是否是自己的强项,这是不可取的,要尽量回避;还有,每一所重高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学生要考虑这个因素。”
王梅的女儿现在读初三,就已经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读高中后选考肯定不选物理。为什么呢?“她在初中学了科学,发现科学中的物理占比最多,但也最难学,她一点兴趣都没有。”
对女儿的这种想法,王梅持支持态度。“当年我们参加高考,选学校和专业时,因为要找工作,有生存压力。现在很多孩子不需要过多考虑物质压力,他们不再是为生存而读书,他们未来的道路应该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去做愿意钻研的领域。”
选考物理的少了,谁最着急?
选考物理人数的下降,着急的不是家长,也不是学生,而是重高的校长们,还有知名高校的招办主任。
去年11月25日,浙江省9+1高中联盟在慈溪中学召开“新高考与三位一体人才选拔”的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所重点高中的校长齐集一堂。
衢州二中校长潘志强说,物理选考人数在下降,重高校长都很着急。“现在的现状是,全省各地的物理老师多余了,去干技术课去了,需要我们警觉起来。”
物理选考人数下降,高校招办主任也着急。
北大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浙江招生组组长李祎说:“从我们长期观察的学生和这一次选考科目的情形来看,我担心以后物理选考人数会像雪崩。如果连物理上顶尖的学生也会陷入一个七八十分的境地,肯定对物理生态是一个巨大破坏。”
在去年底公布的2018年在浙江招生高校选考科目要求中,浙江考生最关注的7所名校对物理这门学科“偏爱”依旧。记者发现,这些高校有超过半数专业(类)得选考科目要求仅为物理,即必须选考物理,届时才有机会填报志愿。
随着裸考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机会越来越小,浙江考生越来越重视名校的自主招生了。而这些高校在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中,物理也是绕不开的。
北大浙江招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2016年北大在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还是分文理科的,理科考物理、化学,文科考历史、政治,考试强度是五个半小时。然后是面试,对于理科来说,面试题一般是物理题,就算是一个交叉学科题目,涉及生物、化学,但是出发点是以物理为主导的。
这位工作人员说,2017年北大的“三位一体”测试中,依然会更加强化物理,甚至在选考科目当中,可能要对物理和历史作为必考的选择。
中科大浙江招生组组长韩良表示,中科大在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坚持只考数学和物理,而且难度要加大。所以,要想进中科大,学生必须在高中阶段就要把看家的本事做好。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教授说:“我有一个建议,中学校长要跟家长说清楚,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如果他们的孩子不考我们这些学校,想完全靠裸分进大学,选什么科目都无所谓,只要选容易考的就行。但如果想报我们这些学校,特别报我们学校当中的‘三位一体’,物理是绕不开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浙江新高考改革自选科目 不少学生打算放弃物理-闽南网
浙江新高考改革自选科目 不少学生打算放弃物理
来源:现代金报
  11月4日是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第75天。看似平静的校园里,很多人都带着点焦虑。
  比如余姚中学校长王胜战,虽然每天上班下班,但他心里一直记挂着一件事。按照原来文理科分班,应该有七成的学生要学习物理,而学校上周的一项&7选3&模拟调查结果来看,愿意选物理的只有五成多。而他接受到的信息中,物理是非常重要的选考科目,很多211、985高校的理工科都非常看重这门课的成绩,所以他希望同学们能对物理产生兴趣。
  比如宁波中学的师生们,每天都盼着高校能快点公布每个专业的选考科目,好让他们的努力更有目标。
选课存在误区
学生想避开政治和物理,最钟爱历史
  每一年的高考,几乎所有的理科生都在抱怨:数学难,物理难。现在,既然有得选,他们毫不犹豫地踢走了物理。余姚中学高一班的刘同学告诉记者:&我的学姐学长都告诉我,物理最难,所以我就想放弃它了。&事实上,不愿意读物理并不是余姚中学面临的问题,宁波不少学生也在对物理避而远之。除了物理,学生们还不喜欢政治,最喜欢的是历史。
  不过,很多同学不知道的是,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就在上月中旬,在杭州二中举行的&新高考改革下的教育变革与大数据综合测评&恳谈会上,北大、复旦、浙大、中科大等招办负责人普遍认为,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考物理,文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考历史。
  浙大招办负责老师曾透露,虽然在新高考条件下不设文理科,但对于大学不同专业来说,还是有对于具体科目的考量,浙大的理工科专业更偏向于选择物理学科优秀的学生,而人文科学专业则更看重学生历史科目的成绩。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李祎也说:&在选考科目这个问题上,北大有一种观点,主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考物理,文科专业的学生必须考历史。&
  从采访看,学生的自由选择目前已经引起了一些重视。比如余姚中学会根据这次摸底情况,采取自主选择和适当引导相结合方式,进行一些引导。考虑到学生才高一,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对某一门课感兴趣,所以他们会开一些兴趣课程,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一些课程。
  有高校老师还提醒各高中学校,文理不分科针对的是高考卷子,但在大学的学科招生时,还是要分科的。所以,在高一、高二时,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
没方向没目标
很多中学期待高校能尽快出台招生政策
  在这次的改革中,考生的3门选考科目中,只需1门符合报考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该校相关专业(类)。这样做,对考生来说,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对高校来说,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有利于招生选拔。
  按照规定,高校应在招生两年前向社会公布分专业(类)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眼下,离规定的提前两年,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让高校钻研。但事实上,很多中学都已经等不及了。
  &我们非常期待高校能尽快出台招生政策。&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说,&因为只有他们指明了方向,学校的改革和学生的努力才有更明确的行动目标。&
  但就目前而言,高校对于招生方案还处于观望状态。
  浙江万里学院招生办主任夏正方说:&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谋划,也需要和其他高校统一步调。当下,我们就等省里的进一步细则。&
  他还分析说:&在专业的要求上,重点高校或许会对一些科目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是需要考生时刻关注的。作为普通本科,我觉得很多专业不会设置条件,比如说最热门的会计专业,以前文理都兼招,所以现在更不会有要求。而相对专业性很强的专业,会有要求。比如机械专业,就肯定会对物理科目有要求,比如环境专业,就会对化学科目有要求。&
课表安排顺利
有学校排定学考时间,避免高三只上语数外
  根据新课程的方案,学业水平考试将在高中前两年搞定,最迟也将于高三第一学期的10月份结束,当时就出现了一个很搞笑却也现实的预言&&是不是高三就只有语、数、外三门课了,老师会不会不够用?再假如有考生在10月份提前结束外语考试,那么高三一年时间就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了。难道真的就只开这些课,那么学生是不是会无聊得发疯?
  从近期获悉的信息看,到目前为止,高一学生的课程,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已经有了课表的学校,也已经有意避免高三一年备考语数外三门课的情况。
  比如镇海中学,7门学科的选考贯穿了高三年级,其中有四门学科的第二次选考安排在高三下学期的4月份,留下两个月时间供学生主攻语数外。不过,每门学科镇海中学只给学生安排了一次学考的机会。宁波中学同样将多门学科的第二次选考安排到高三下学期的4月份。慈湖中学初步的计划也是,第一次选考在高三上,第二次选考在高三下4月份。
  负责的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一切都正常,和以前的排课都差不多,但是等高一结束后,我会适当把语数的课程减少一点。&
■新闻链接
  9月19日,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布。试点改革将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至2017年全面实施。按试点方案,浙江省的新高考将主要有四大招生考试模式: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
  其中,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两年有效。
责任编辑:吕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高考改革选课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