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建中华第一国宝佛光寺寺漏水事件

如何看待「古建第一国宝」佛光寺多处漏水,寺内彩塑用塑料薄膜防水? - 知乎216被浏览47207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p&&b&我们当然鼓励全民来关心、爱护古建筑。&/b&&/p&&p&但古建筑保护和维修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工作,跟医学等其他科学类似,都有漫长的历史经验和技术进步与积累,依赖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论、价值观的演进。这并不是普通的爱好者想当然可以替代的。&/p&&p&而爱塔传奇的文字里,看出的是他基本上处于类似于“民科”的言论。&/p&&p&我们当然承认文物部门有很多工作的不足,山西那么多文物,确实有很多是保护力度不够的。&/p&&p&&b&但唯独对于佛光寺的保护,绝对不存在这种情况。&/b&别说山西文物局,国家文物局都不敢怠慢,佛光寺这一只瑰宝,顶着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光环,是民族历史的象征和骄傲,早就上升到政治高度,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马虎对待。单从这回文物局的反应,就能看出他们多紧张。&/p&&p&而我们真正要警惕的,恰恰就是“修缮”这件事(更别提修复了)。跟莆田系医院的过度治疗类似,很多古建筑不是毁于破坏,而是毁于修缮。为了满足一部分人希望“光鲜、靓丽”或者“完善、整齐”的愿望,完全违背了历史原真性、可逆性、和修旧如旧的原则。这个“如”,不是说“看起来像”,而是如实,依照,是要真的恢复旧的遗存。&/p&&p&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太太,绝对不能把她打扮的涂脂抹粉像个小姑娘(出来接客),更不能随便替换骨骼器官肌肉,甚至做成机器人,只留一张皮。即使逐渐老去死亡,也是真实的一部分,都比做成生化改造人永生不死,来的有价值。&/p&&p&实际上,全世界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观念,是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中国古代是没有建筑保护观念的,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拆除重建,并以此为功德。西方古代也没好到哪里去,拆了古罗马的大理石去修教堂。&/p&&p&一直到十九世纪,约翰 罗斯金主张的保存原貌的原则,还在和 勒 杜克的修复到理想状态的理念搏斗。直到1964年《威尼斯宪章》达成了相对折中的共识,但大体确立了以保护为主,谨慎修缮的原则。&/p&&img src=&/v2-e1b23d6171524aceced26_b.pn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v2-e1b23d6171524aceced26_r.png&&&p&其实这基于一个常识,那就是:要修新随时都可以,但旧物一旦修掉,就无法再恢复了。&/p&&p&佛光寺不止是漏水,很多木结构构件确实已经开裂、承载力不足,大屋檐也撑不住了,所以加了支撑,这都是自然老化的结果,无可避免,但绝不能干的事情是给里面换新构件、重新把屋檐挑起来,那就是给老人截肢换假肢,然而这正是爱塔传奇想干的事情。&/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不仅是漏水,佛光寺东大殿东北角下榻严重,
靠一个简易的木头架子支撑了十年,2015年新华社等媒体报道后换乘了漂亮点的木柱,
但无任何实质性的改变,东北角多处枓栱受挤压变形,不少枓已被挤压劈裂
【拍摄于2015年1月,东大殿靠这个架子托了十年】
【2015年4月,与新华社记者到访佛光寺,专程来探望拄拐十年的国保】
【2016年3月再到佛光寺,已换成漂亮的木柱,无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code&&/pre&&/div&&p&怎么可以有实质性改变!&/p&&p&老人老了,必须用拐杖,这就是真实性,虽然不光鲜,不健康。但除非死透了再造木乃伊,我是绝对不支持截肢换腿的。&/p&&p&漏水也是一样,修缮要慎之又慎,也许民科(或者说“民保”)眼里,换个瓦加个防水多简单!&/p&&p&对不起,我宁可外面加塑料布,也不会随便去换新构件。老人皮肤老化怕风雨,那么买件雨衣,但直接切掉植皮,我看不合适。古建筑就是新的,也会有漏水问题,这就是真实性的一部分。热胀冷缩还破坏建筑呢,怎么不说没有保温节能气密性,给加个空调加个保温加个外墙防水呢?&/p&&p&当然塑料布是丑点,这个可以吐槽,毕竟是临时措施,可以换个不扎眼的透明塑料布,以后正式修缮可以加更好看的保护构件,但绝对不能随便就去修。要我说难听的,只要修,大概率是修完蛋,但这就是实情,现在的技术和经济水平,几乎不可能修得满意。&b&只有不修,才是安全的。&/b&也许最好的措施是整个建筑外面加个大罩子,看着它慢慢老去,也胜过替换构件,变成生化机器人。异地早点复制一个佛光寺,我觉得也是个办法,爱折腾的去复制品折腾好了。&/p&&p&实际上,山西的很多古建筑修缮不及,最大的短板不是钱,而是没有足够的文保工作专业人员,来做足够的保护设计。保护方案的审查也需要非常谨慎的反复论证,耗费很长的时间,大量的人力。记得十多年前柴老就来学院商讨应县木塔大修的事情,如今人都已经仙去几年,应县木塔还不知道何时能修。&/p&&p&古建保护专业的人如此之少,工作繁重,这需要的是更多人来从事这个行业,真正增加专业人员的的数量,而不是靠外行和媒体来解决。这一点确实需要呼吁国家拿出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古建保护的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知识普及。光砸钱在房子上,是没有用的。你们媒体有能量,倒是来曝光一下咱国家建筑史教育、建筑史人才投入的不足啊,全国总共开历史建筑的本科就没几家,大部分都是建筑学本科里分流出少数几个研究生做这个。&/p&&p&&b&把古建筑修的新崭崭或者强壮壮(并化装成古老的面容)太容易了,保持一个千年老者的真实的活着,太难了。&/b&&/p&&p&至于日本古建筑新崭崭的样子,那是樱花搬不求长存的民族性的结果,他们还保持中国古代随意拆了重建的观念,这货已经祸害了故宫,不能再来祸害佛光寺了。&/p&&p&参考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日本古建筑为什么看起来很新?&/a&&/p&&p&————————以下官方回复,写的很到位————————————&/p&&p&&a href=&///?target=https%3A//mp./s/CnlL8c5Vqk_FFO-uAgMTb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安稳如磐|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漏雨初步得到控制&i class=&icon-external&&&/i&&/a&&/p&&blockquote&安稳如磐|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漏雨初步得到控制&br& 山西晚报 &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A4Mzk1MzkyM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ddff1fde8c0echksm%3D4f5ff37e88a4b0fbc8d89e103e691a105a7ac74aeba3937c1ffece6%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830e6cIbpPqC2Iryj0Sv13l%26key%3Daf007ce144b93a9ec85e5df843a471728ebb8dbb765c8784f20daa41f66ae8e2b934f3feeb45abcfd598ae829aef932a19d47bc%26ascene%3D1%26uin%3DMTMxODA3%26devicetype%3DWindows%2B10%26version%3Dpass_ticket%3D0kAwcumi6G8wUiBbO6urXMbKA%252BlllwLWdhQwW4FsJUQ%253D%26winzoom%3D1%23%2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文博山西&i class=&icon-external&&&/i&&/a&&br&五台山佛光寺侧,&br&庆云现,若金仙乘狻猊,&br&领其徒千万,&br&自巳至申乃灭。&br&唐元和十五年四月四日,&br&河东节度使裴度向朝廷上奏:&br&五台山佛光寺出现异象。&br&其时,是820年,&br&正是佛光寺鼎盛之时。&br&而仅仅25年后的唐会昌五年,&br&唐武宗大举灭佛,&br&佛光寺因此被毁,仅一座祖师塔幸存。&br&所幸,公元847年,&br&唐宣宗李忱继位,&br&佛教再兴,佛光寺得以重建。&br&其后一千余年&br&佛光寺经受着人世间和自然界的双重风雨,&br&湮没过,无声过,&br&画在敦煌的壁画上过,&br&被遗忘过。&br&直至一对幸福而苦难的神仙眷侣梁思成和林徽因出现,&br&佛光寺又光照四方,&br&成为“亚洲佛光”。&br&它理所当然成为古建痴迷者眼中的圣地,&br&因为那些殿堂、斗拱、梁架、题字,&br&因为那些寺庙承载的故事、岁月和历史……&br&那么,&br&一千余年的风雨和人间劫难中它都安忍如磐,&br&还有什么能够摧毁它?&br&佛光寺最近的最大新闻,&br&是有专事文物景点游学的网友发帖称,&br&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漏雨,&br&漏雨点粗略估计至少有十几处。&br&据该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br&大殿内顶部的木质建筑有被水浸湿的痕迹,&br&佛像被塑料布遮盖,&br&地上多处水渍。 &br&事实上,&br&这座千年古建的漏雨不是一时之功。&br&佛光寺是中国四大唐代古建之一,&br&自1949年以后一直未大修。&br&据了解山西的修缮方案,&br&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报到国家文物局,&br&专家一直在讨论和商榷,&br&看有没有更优秀稳妥的方案可以做到:&br&最小程度的干预,&br&最大限度的保护。&br&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辽代的应县木塔身上,&br&方案做了几百稿,&br&论证研究了20年,&br&都不敢轻举妄动草率去修。&br&不到危急时刻,&br&不轻言维修,&br&无他,太珍贵了!!!&br&事发后的喧嚣中,&br&不乏清醒和理智的声音。&br&在某文博讨论群中,&br&熟知佛光寺情况的山西文史研究者杨杰介绍:&br&&br&1、佛光寺东大殿是安全的;&br&2、不能只是批判,提供解决问题方法是最难的;&br&3、东大殿一直没有修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个不是懒政和不作为;&br&4、大殿后面的柱子支撑不了翼角,上面安着压力传感器,电脑上每天显示变化情况,柱子是支撑压力传感器的;&br&5、佛光寺从监控、红外、重力探测器等,已经是中国最好的文物保护;&br&6、不要和日本比,中国的古建修复理念和日本迥异,中国不可能没钱修第一木构国宝,有些是技术问题和方案争议。&/blockquote&&p&&br&&/p&&img src=&/v2-7b1b90f12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b1b90f12e_r.jpg&&&p&▲对佛光寺东大殿采取的临时防御措施&/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8月28日,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
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等专程赶到五台县,
对佛光寺东大殿漏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并对抢险保护和下一步工作作出安排。
&/code&&/pre&&/div&&img src=&/v2-4a73c94bd7afe5b9033366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4a73c94bd7afe5b9033366b_r.jpg&&&p&▲顾玉才、雷建国实地调研佛光寺东大殿漏雨情况 据勘察,&/p&&blockquote&造成佛光寺东大殿漏雨的主要原因:&br&一是佛光寺东大殿历经1000多年,&br&屋面筒瓦、板瓦酥碱、缺损、错位;&br&二是五台山地区气候温差大,&br&冬季冻融现象严重,&br&加之近日连降大雨,&br&导致佛光寺东大殿出现漏雨现象。&br&8月29日,&br&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布了&br&《关于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设计方案的批复》。&br&全文如下&br&山西省文物局:&br&你局《关于审批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设计方案的请示》(晋文物〔号)收悉。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br&一、原则同意所报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文物本体及环境监测设计方案。&br&二、对该方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br&(一)应首先进行三维扫描勘测,并与先前进行的勘测进行比较分析,查明大木结构损伤的变化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再行确定开展全面监测以及重点监测项目。&br&(二)认真梳理项目需求,充分说明各监测项目的必要性,并基于趋势变化,进行监测项目设置,认真论证阀值设置的合理性并加以不断完善,避免过度监测和盲目监测。&br&(三)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应满足长期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br&(四)进一步改进监测手段。如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对东大殿沉降进行全面监测;在采用倾角传感器进行倾斜监测的同时,采用常规变形测量的方法进行结果检测,并在必要时对建筑物外围进行整体水平位移监测,为结构稳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br&(五)监测设备安装应符合“最小干预”原则,应补充安装简图,避免因监测设备安装对文物本体和周边景观造成不必要的威胁甚至破坏。&br&(六)补充说明本项目与“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的衔接关系,特别是与已有系统平台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应对东大殿已经开展的相关监测(东北角、东南角柱)的数据进行衔接和整合。&br&(七)应实现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的对接和兼容。&br&三、请你局指导有关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所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你局核准后实施。施工中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文物、人员安全。&br&此复。&br& 国家文物局  &br&日&/blockquote&&img src=&/v2-522ac138ea25c2b9ecc7fe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522ac138ea25c2b9ecc7fe9_r.jpg&&&p&▲8月29日的东大殿内&/p&&img src=&/v2-bea91bfecaef4b6f53e7d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bea91bfecaef4b6f53e7d3_r.jpg&&&img src=&/v2-668f79ecd49c7ac2d2624d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68f79ecd49c7ac2d2624d7_r.jpg&&&blockquote&目前,&br&山西省文物局已组织力量在现场搭设防雨布、&br&防雨棚等应急措施,&br&险情初步得到控制。&br&近期将加紧落实相关工作,&br&赶在冬季来临前,&br&完成对佛光寺东大殿的保护抢险工作。&/blockquote&
我们当然鼓励全民来关心、爱护古建筑。但古建筑保护和维修是非常复杂的技术工作,跟医学等其他科学类似,都有漫长的历史经验和技术进步与积累,依赖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论、价值观的演进。这并不是普通的爱好者想当然可以替代的。而爱塔传奇的文字里,看出的是…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台山佛光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