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人文地理期刊是哪本书

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35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09:47:46 |
2017考研奋进群:
下面是中公考研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供各位考生参考复习。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有较深入了解,掌握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并理解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掌握自然地理学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熟悉区域自然地理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及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等相关分支专业,同时也适用于土地科学、生态学等相邻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和试卷结构(题型)
《自然地理学》考试为闭卷形式,考试时间总共为180分钟,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1)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5分,总分50分。
2)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总分50分。
3)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总分50分
三、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球的运转
4.地理坐标
5.地球的圈层构造
6.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7.地壳的物质组成
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9.大地构造学说
10.火山与地震
11.地壳的演变
(二)大气与气候
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2.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5.气候变化
6.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三)海洋与陆地水
1.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2.海洋起源与海水物理化学性质
3.海水的运动
4.海平面变化
5.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6.河流,包括流域
7.湖泊与沼泽
1.地貌的成因与类型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地貌
4.喀斯特地貌
5.冰川与冰缘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2.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4.土壤类型特征
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地球上的生物界
2.生物与环境
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生态系统
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自然地理的整体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自然区划
4.土地类型研究
5.人地关系研究
四、考试要求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了解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2.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和极移的基本概念
3.理解地球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
4.理解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的概念
5.了解地球圈层分化、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
6.理解海陆分布、海陆起伏曲线、岛屿和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7.了解地壳的组成物质,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成因、类型及特征
8.了解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理解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的接触关系,掌握地质构造的含义及类型
9.掌握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和地质力学学说
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概念及成因
11.了解地质年代和地壳演化简史
(二)大气与气候
1.理解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和气温的概念
2.理解大气湿度、蒸发和水汽凝结的概念,掌握大气降水的概念及成因
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和主要天气系统
4.掌握气候与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气候带与气候型
5.熟练掌握气候变化的历史、原因和未来趋势
6.熟练掌握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
(三)海洋与陆地水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理解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含义
2.了解海洋起源、大洋及其区分、海及其分类、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3.理解潮汐与潮流、波浪、洋面流与水团运动
4.掌握七万年和近百年来的海平面变化、二十一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
5.理解海洋资源、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海洋环境保护
6.掌握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的含义,理解流域水量平衡、河流分类和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7.了解湖泊与沼泽的成因及分类
8.了解地下水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以及埋藏分类
9.掌握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冰川分布、冰川对环境的影响
1.掌握地貌的成因、基本类型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2.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的含义
3.理解流水作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河流地貌、准平原与山麓面
4.理解喀斯特地貌的含义、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5.理解冰川与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6.理解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海岸分类海底沉积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理解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掌握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
2.掌握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和主要成土过程
3.了解土壤分类、空间分布;了解耕作土壤分布;世界土壤分布
4.了解有机土、人为土、灰土、火山灰土、铁铝土、变性土、干旱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等的特征
5.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的概念
2.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掌握生态因子与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掌握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与结构和功能
5.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7.掌握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掌握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2.熟练掌握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域分异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
3.熟练掌握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等级系统
4.掌握土地的含义和土地分级;土地分类;土地评价
5.熟练掌握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自然地理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黄秉维 等,现代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以上是中公考研在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珍珍)
本文相关热点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更多文章推荐
一起考?考研考试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适用于16年考中科院各院所考试科目为835自然地理学的师弟师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科院大学国科大学长推荐835《自然地理学》2016年考研全套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梁思成故居及清华新林院 走进哪些鲜为人知的人文地理 | 北晚新视觉
梁思成故居及清华新林院 走进哪些鲜为人知的人文地理
日讯,天渐渐的黄昏。幕布低垂,位于曲巷深处的清华大学新林院8号梁思成故居被萧索寒风笼罩着。70年前,年轻的林洙女士迈入了这座当时还很新式的平房,走进女主人林徽因古色古香别有洞天的起居室。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北半部作为餐厅,南半部为起居室。靠窗放着一个大沙发,在屋中间放着一组小沙发。靠西墙有一个矮书柜,上面摆着几件大小不同的金石佛像,还有一个白色的小陶猪及马头。家具都是旧的,但窗帘和沙发面料却很特别,是用织地毯的本色坯布做的,看起来很厚,质感很强。在窗帘的一角缀有咖啡色的图案,沙发的扶手及靠背上都铺着绣有黑线挑花的白土布,但也是旧的。我一眼就看出这些刺绣出自云南苗族姑娘的手。在昆明、上海我曾到过某些达官贵人的宅第,见过豪华精美的陈设,但是像这个客厅这样朴素而高贵的布置,我却从来没有见过。”她在耄耋之年这样回忆。
1934年,清华大学置地盖起了一片新的教授住宅区,俗称“新南院”,以别于1921年应改办大学计划之需,与“四大建筑”相配合而建的南院住宅区。后称新林院。
在当时,新林院规模大,质量好,装备齐全,共30所,总面积6588平方米。解放前先后在这里居住的著名教授有周培源(2号),陈岱孙(3号),俞平伯(4号),霍秉权(6号),叶企孙(7号),赵忠尧、梁思成夫妇(8号),潘光旦(11号),吴有训(12号),庄前鼎(23号),李辑祥(42号),陈寅恪(52号),施嘉炀(53号),张奚若(62号),张荫麟、陈桢 (71号),闻一多(72号)等。
新林院刚建成时十分轰动。在当时的校刊上,一个化名野马的学生写道:“紧靠着校门南的屋子,是旧南院,那迤逦华丽的三十座小洋房儿,是去年新落成的新南院。屋子虽然精致,可是没有树儿,草儿,花儿,就显然有点单调了。可是那儿宽整的炭屑路,轩朗的场地,也别有风光啦。路旁的梧桐、杨柳,不久也可以长大了。教授们正各自别出心裁的在布置自己的园地,总之,这儿是新开辟的境界,像是一个年青的孩子,情感、理智都尚未发达到健全的地步。然而,无论如何,他是有一副天真烂漫的面孔,有一团蓬蓬勃勃的朝气的。”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北半部作为餐厅,南半部为起居室。靠窗放着一个大沙发,在屋中间放着一组小沙发。靠西墙有一个矮书柜,上面摆着几件大小不同的金石佛像,还有一个白色的小陶猪及马头。家具都是旧的,但窗帘和沙发面料却很特别,是用织地毯的本色坯布做的,看起来很厚,质感很强。在窗帘的一角缀有咖啡色的图案,沙发的扶手及靠背上都铺着绣有黑线挑花的白土布,但也是旧的。我一眼就看出这些刺绣出自云南苗族姑娘的手。在昆明、上海我曾到过某些达官贵人的宅第,见过豪华精美的陈设,但是像这个客厅这样朴素而高贵的布置,我却从来没有见过。”她在耄耋之年这样回忆。
1934年,清华大学置地盖起了一片新的教授住宅区,俗称“新南院”,以别于1921年应改办大学计划之需,与“四大建筑”相配合而建的南院住宅区。后称新林院。
在当时,新林院规模大,质量好,装备齐全,共30所,总面积6588平方米。解放前先后在这里居住的著名教授有周培源(2号),陈岱孙(3号),俞平伯(4号),霍秉权(6号),叶企孙(7号),赵忠尧、梁思成夫妇(8号),潘光旦(11号),吴有训(12号),庄前鼎(23号),李辑祥(42号),陈寅恪(52号),施嘉炀(53号),张奚若(62号),张荫麟、陈桢 (71号),闻一多(72号)等。
新林院刚建成时十分轰动。在当时的校刊上,一个化名野马的学生写道:“紧靠着校门南的屋子,是旧南院,那迤逦华丽的三十座小洋房儿,是去年新落成的新南院。屋子虽然精致,可是没有树儿,草儿,花儿,就显然有点单调了。可是那儿宽整的炭屑路,轩朗的场地,也别有风光啦。路旁的梧桐、杨柳,不久也可以长大了。教授们正各自别出心裁的在布置自己的园地,总之,这儿是新开辟的境界,像是一个年青的孩子,情感、理智都尚未发达到健全的地步。然而,无论如何,他是有一副天真烂漫的面孔,有一团蓬蓬勃勃的朝气的。”
闻一多先生之子闻立鹏则回忆:“新南院72号,这是一所别墅式的红砖平房,环境僻静,内有四壁书橱的书房,房前有两片绿茵草坪,父亲看书写东西累了时,就在草地上拔拔杂草,书房窗前有父亲亲自栽种的竹丛……吴晗先生提前回北平,临走父亲还一再叮咛请吴先生代他看看书房前的竹子可还在?长得如何?”
文学家李广田先生之女李岫清楚地记得,1949年,当听到解放隆隆的炮声时,李家已搬至新林院32号住。这里比其他居住区更幽静,门前是高大的藤萝架,庭院里绿草如茵,两株浓密的丁香,两株刺玫,还有一排晚香玉。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进入童年时,这些当年漂亮的洋房已经显得很旧了。走在放学的东西向马路上,每每路过新林院住宅区,我总要停下来看那些曲曲折折的平房,那一排排竹林掩映下拉着旧窗帘的窗户。通向住宅深处的夹道是蜿蜒荒芜的,很像《聊斋志异》绣像本插图里那些荒凉的后花园。
此处春来芳草覆径,寒冬却特别凄清阴森。爬山虎委顿在灰白的墙头,荒凉而寂寞地伴着天边灿烂的火烧云。周培源先生居住过的2号临着马路,院中没有四下里搭窝棚,还留有当年的气派。绿萝满墙,庄重厚朴,进深宽广,大门口深碧的竹林和各色花草遮掩得严严实实。总的说来,在清华人文地图的幽雅风情里,盎然的秀色似乎略多于深厚的雄壮。可这宅子却充满苍郁之气,带点古迹的意味。小时候读完《说唐演义》,我走在参差错落的南北向土径上,总想象对面的新林院2号就是二贤庄。秦叔宝在门口牵着黄骠马,看着单雄信沿了砖砌甬道大步走过来。
到了夏日,这条直穿新林院鳞次栉比平房的土径,活像个小家碧玉,绿阴匝地、草木畅茂,西边却接近一条瘦长苍白的马路,北面呢,是一条长得没心没肺的东西向大马路,将它从中途横截了一下。马路对面一带,仍属新林院地界。
清华大学是在皇家园林的基础上修建的,自有一种古老的幽雅,如铮琮的清音。那是美丽的旋律,随清风飘旋于碧蓝的天空下,荡漾在浓郁的碧影间。有些地方就是带有这样的魔力,让你一见就感到亲切,仿佛在前世就来过这里。也有些地方,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是感受不到它的好处的,反而是离开很久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对它有那样深的眷恋。这个闭锁又开阔的环境,很古怪地兼具着以上两种似乎完全相反的特点。
不过在遥远宁静的童年,这所僻处京郊的大园子却更像一个幽远的古刹。就连路边的树丛也是朴素的,掩映着新林院这些陈旧的宅院。院子的住家还在用煤炉,烟囱里冒出薄薄的白烟,萦绕着灵魂的气息。这些房子原有些中西合璧的格局,几十年后搬进了很多人家,就添了市井的气息。走过路边一些低矮的房子,能看见焊了补丁的洋铁壶坐在屋子中间的煤炉上,奏亮婉转低回的长叹。春来墙缝青苔始绿,窗纱明亮如翠鸟羽翼。这是一年中最有希望的时刻。可窗纱往往被路人扯了口子,没精打采地耷拉着一角,浸出些氤氲,柔和地渗入青藤飘渺的屋外,一层层肥润平整的黑泥里。有时它们也会悄没声儿地飘,如一段月光织就的轻纱,却笼不住柏油味儿十足的淡青色大路。
便是在那些年月,每每上学放学,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注定与新林院各式样的院落擦身而过。有些真够拥挤,有些倒依旧宽敞幽邃花木奇秀——如新林院2号。还有些,偶尔敞开朱红大门时,你偷偷望进去,会发现虽然院落早已被窝棚挤得水泄不通。不过那依稀的葡萄架、隐约的紫藤萝,依旧染着迟暮的美色。
小学毕业那个春天,一日下午,我走在新林院的小径上,一阵隐约带了草木清香的柔密雨丝突如其来,齐刷刷地打湿了我的眉梢。四周空寂如水、气压低沉,只有蜻蜓在无声地低翔。其中几只与众不同,特别美丽动人,鱼贯飞入青青嫩柳,又穿梭着飘舞出来。我不由得轻唱起音乐课上教的歌曲来:“晚风中的红蜻蜓,你在哪里哟?童年时代遇到你,那是哪一天?……”忽然我发现前方有一位老人在缓缓而行。
这是清华园里常见的老人家,衣着朴素,满头雪色,戴着老式眼镜,面色和蔼慈祥。不知出自何种原由,我也放慢放轻了步子,似乎一走近他就会打破某种温暖似的。土路边吐绿的嫩柳如孩子的小手,依依轻拂老爷爷的白头。原来他竟边走边在轻声背诵诗歌哩。深情、抑扬顿挫。春风中虽然只隐约听到很少的几句,可我永远忘不了眼前如舞台大幕般突然拉开的,一片灿烂浩荡的亮色:
那听得见的曲调固然美,无从听见的——
呵,幸福的幸福的枝条!永不会
掉叶,也永远不会告别春天
幸福的乐师,永远也不会觉得累
永远吹着曲调,又永远新鲜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作者:侯宇燕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网页至朋友圈(点击二维码隐藏)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
新视觉·新媒体
北晚新视觉微博
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北京晚报APP
北晚新视觉微信
新视觉影社微信
地址: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0号北京日报社新闻采编中心205室 电话:010-邮箱:takefoto(at)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号公安机关备案号:09欢迎你,    
2017年西北大学070502人文地理学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13:54:56 来源:新东方在线
最新资讯:
考研关注:
复习指导:
课程推荐:
  据西北大学研学生院消息,2017年西北大学人文地及考试科目尚待公布,故为心急的同学们,整理了之前公布的目,方便大家进行备考,详情如下:637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二版),黄杏元,马劲松,汤星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4自然地理学或835经济地理学834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5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修订版),李小建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世纪教材) 。复试科目地理学1.《自然地理学》(第三版),伍光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经济地理学》(修订版),李小建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世纪教材);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二版),黄杏元、马劲松、汤星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文关键字: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公共课
考研专业课
考研直通车
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
专属小灶:老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
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
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2019考研备考抢跑集训营【第三期】
19考研备考抢跑集训营【第三期】
2018考研政治答题技巧班【含选择题、分...
18考研政治专项班:十九大报告解读
18考研政治专项班:十九大报告系统解读
2019考研和声曲式历年真题精讲单项班
2019考研舞蹈鉴赏与作品分析(舞蹈评论...
2019考研设计通用手绘单项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实用 o 工具
考研交流 o 下载
考研课程排行榜
考研公开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