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课件作业问题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几个问题的讨论
我的图书馆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几个问题的讨论
?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几个问题的讨论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几个问题的讨论 彭秀良 摘 要:在社会工作的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和认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要从把握“一二三四五”入手,即一个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两条线索:教育线索、实务线索,三个特征:教育先行、社区为主、自上而下,四个阶段:引入阶段、发展阶段、蛰伏阶段、重建阶段,五个领域: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社会工作研究史。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 彭秀良,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研究员;石家庄鸿蒙社会服务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石家庄 05001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社会工作政策、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等齐头推进。在这个背景下,专家学者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也进行了初步梳理和总结,产生了多部有分量的著作。但是,从社会工作学科体系的完善程度上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明显处于被忽视、被冷漠的地位。因此,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相关问题做一次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实有必要。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何以可能 对于不少研习社会工作的师生来说,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只要能够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成功地运用到实务作业中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算是达到了专业训练的目的。确实,社会工作的实践导向决定了它的专业属性,但这绝不可以成为忽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理由。在社会工作的整个学科体系当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王思斌(2012)曾经指出过:“我们不但要了解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它的流派和知识,而且要了解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和理论知识。”本着这样的原则,必须发掘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这座富矿,以期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实务模式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之所以有可能,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决定的。 第一,社会工作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无可争议的客观存在。1912年,美国传教士、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步济时(John S.Burgess)创办了北京社会实进会,目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基督教的社会服务工作,以改造社会和救治中国。北京社会实进会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社会学会,同时又是“一个以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及服务行业为任务的青年组织”(韩明谟,),由此认定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开端。步济时还创办了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并开创了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因而他也被称为“中国社会工作之父”(阎明,2004:16)。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使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了特定的研究对象。 第二,中国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史,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无论如何认识中国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包括期间有三十多年的断层,但民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留下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和阐发。即使是其中隐含着教训,也足以去深入挖掘,避免今后重蹈覆辙。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百年发展历程的经验和教训,均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研究素材。 第三,从发生学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工作有着双重起源。将1912年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看作中国社会工作的起点,是从西方“舶来品”的角度所做历史考察得出的结论,或者说是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视角来定义中国社会工作起源问题的。但是,近代中国社会工作还有自己的一个源头。中国古代的济贫思想、兼爱互助的思想以及偏重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都对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彭秀良,2010:43)。在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时,不光是眼睛向外,而且必须理解是中国自身的传统资源接纳了外来的新鲜事物。本土文化传统是中国社会工作生长的丰厚土壤,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研究范围。 第四,中国社会工作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可以避免受到“外来模式”的过多冲击。由于中国大陆地区的社会工作曾经出现一个中断期,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重建时直接从香港地区、和美国引入了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而这些理论和知识跨越了中国社会工作被取消以后的一段历史空间,而形成了新的理论和知识形态。于是,中国原来的社会工作知识好像已经“完全过时”,王思斌(2012)将之称为“社会工作知识的跨越式引进”。既然社会工作已经有了西方的现代版,而西方的社会工作又被奉为正宗,所以在一些人那里,“外来模式”才是中国社会工作后续发展的唯一模式。更有甚者,囫囵吞枣地引入外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术语,并借以“校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效能。怎样认识社会工作的中国源流,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专业使命。 第五,已有不少学者对中国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做过梳理,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建立铺垫了基础。从费孝通先生最早主持编写的社会学“试讲本”——《社会学概论》,到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等基础教材,以及近年出版的多种社会工作导论类教材,都把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列入其中,尽管内容比重大小不等。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一些热衷于中国社会工作历史的研究者,也作出了某些片段的研究成果,如孙志丽(2011)的博士论文即以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为选题,林顺利(2012)以民国时期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为主题所发表的系列论文,王春霞(2013)对民国时期医院社会工作的做了研究,等等。 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如何表述 既然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能够成立,如何对之进行表述,便是接下来思考的重点。笔者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表述可以抓住两条线索,划分为四个阶段,涵盖五个领域。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两条线索 从横断面来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有两条比较清晰的线索,即教育线索与实务线索,但专业教育才是中国近代社会工作发展最为成熟的领域,因此,笔者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教育线索置于实务线索之上。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教育线索并不是连续的,在年代出现了一个三十多年的断裂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早期重镇是燕京大学和沪江大学。1914年,沪江大学创办社会学系,次年该系课程增加到5门,即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制度、社会病理学和社会调查。尽管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在应用社会学分支(即社会工作)上开出的课程比较晚,但因其创建了著名的“沪东公社”而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立于1922年,1925年改称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社会工作者,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正式开始。在燕京大学社会工作教育起步后,复旦大学、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学院、齐鲁大学、福建协和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课程。 但是,与社会学理论的教学相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明显落后。据许仕廉在1927年对国内60所各类性质大学开设社会学课程的调查,所有这些大学共开设社会学课程308门,其中社会调查、社会立法与社会服务行政课程只有38门(杨雅彬,1987:54)。言心哲()也曾指出过这一问题:“以往对于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人才的训练,则未尝注意,以往国内各大学之社会学系中虽偶有关于社会事业课程的开设,而科目甚少,期望甚短,又因师资与教材缺乏,成效亦为显著。”1940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成立后,这一状况才开始转变,一方面社会部委托各大学加以培养并给与经费支持,另一方面招收社会工作人员及抽调行政人员予以短期训练。但直到1947年初,全国各大学或独立学院设立社会学系的有19校,设立历史社会学系的有2校,设立社会事业行政系的1校即社会教育学院(韩明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依附性特点,对于其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 到了1952年秋季,政府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在这次脱胎换骨般的院系大调整中,社会学彻底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消失,依附于社会学的社会工作教育也被取消了。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教育才得以重新恢复。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实务线索与教育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然而实务线索是连续的。尽管专业社会工作也在1950年代初被取消,但一种全新性质的社会工作模式应运而生,可称之为行政性社会工作。卢谋华()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社会工作学的研究和教学虽然停止了近三十年,但是,中国社会工作在完成民主革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从未间断。”笔者认同卢谋华的判断。 (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从纵向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发展、蛰伏、重建。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与社会工作教育跌宕起伏的实际情形,而每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 1.引入阶段 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最初处于被动地位,亦即由外国传教士和福利机构带入。引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主要包括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1912),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创立(1914),沪东公社的成立(1917),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成立(1921),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立(1922)。这5家机构当中,除去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是由慈善机构——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成立的以外,其余4家均为美国传教士所创办。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社会工作的引入是与美国教会的传教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的逐步扩大,宗教色彩日益淡薄,而专业色彩愈益浓厚。 2.发展阶段 社会工作进入中国以后,很快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结构相切合,从而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 (1)发展出多种实务类型。其中比较成熟的有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军人社会工作、边疆社会工作,等等。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是民国时期开展得最早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以沪东公社的成立为标志。1925年,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教授、美国人兰安生得到北京市京师警察厅的同意,划定北京市东城内一区为实验基地,正式成立京师警察厅试办公共卫生事务所。1928年以后,改称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事务所,辖区人口由最初的5万人增加到10万多人(彭秀良,2010),这也可以视为一家从事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机构。 医务社会工作是民国时期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其领军者便是北京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它不仅探索了大量的个案工作,而且还将组织形式和医务社会工作模式推广到南京、济南、上海等地多家医院,成为1950年代以前中国和亚太地区医务社会工作的开拓者。 农村社会工作是民国时期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不但波及地域广泛,而且表现出浓厚的本土化色彩,其中以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最为知名,而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清河实验”则最为专业。 儿童社会工作以1920年10月熊希龄主持创办的北京香山慈幼院最具代表性,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它将中国悠久的育幼传统与西方的儿童社会工作理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后来还成为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学实习基地。 (2)初步形成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的发展,对社会工作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的讨论与梳理也日渐受到重视,尝试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企图凸显出来,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著作的出版方面。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著作,严格说只有34种(彭秀良,2012),试图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又以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和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为代表。 从全书结构来说,蒋旨昂的《社会工作导论》以阐述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学术地位为开篇,以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为终篇,中间讨论了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社会行政、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等内容,体系上的完备不言自明。在论述依据的选择和实务资料的举例方面,既注重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又注意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达致先进社工理念和本土化经验的对接,尽管这种对接还称不上是“无缝”的,但其探索具有先锋意义。 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内容翔实,更是一本集大成式的著作。在书中,言心哲不仅全面地介绍了欧美各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概况,着重阐释了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社区服务工作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的训练等问题,而且详细介绍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工作状况,并对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而且,它注重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探寻社会工作的起源和本质,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至今仍有启发价值的真知灼见。 但是,由于社会工作属于从国外引进的学科,国内学界对社会工作基本概念的翻译和使用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推演。例如,在对这一学科的核心概念“社会工作”的认知上就曾经存在分歧和争议,有的使用“社会事业”,有的使用“社会工作”,也有的使用“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社会行政”(孟亚男,2013)。这种概念上的分歧在当时一直没有被很好地解决,虽然并未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产生多大影响,却给外界的普遍观感和业界的理论建构造成了理解上的一定困难。 (3)成立主管全国社会工作的政府机构。日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设立社会部,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日,国民政府公布《社会部组织法》,11月16日社会部正式改隶行政院,成为全国最高社会行政机关。 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后,拟定了《社会救济法》,确立了社会救济制度;筹建和充实了重庆实验救济院、重庆游民训练所、重庆残废教养所、重庆义诊所等一批直属救济设施;根据日行政院公布的《省社会处组织大纲》和日公布的《市政府(包括行政院直辖市)掌管行政暂行办法(未设社会局之市由社会科主管)》的规定,积极推动地方社会行政机关的建立;颁布和实施劳工福利法规,积极改进劳工福利。在社会部的大力推动下,不仅社会工作实务获得了更大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也获得更快的发展。“国民党政府社会部的成立,对人才的需求才引起社会学界的注意,各校增加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科目,这方面的著作也日渐增加……(杨雅彬,)”人才需求是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社会部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否定。 (4)创办社会工作专业刊物。日,《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在重庆正式创刊。在《发刊词》中指出,本刊“以阐扬本党社会政策,诠释社政法令,研究社工方法,检讨社工绩效,报道社工消息,汇集社工资料,并为社工人员解释疑难辅导进修为主旨。”《社会工作通讯月刊》设有专论、工作报告、法令文献、统计资料、社工消息和图书述评等栏目。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以“社会工作”命名的刊物,意味着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标志,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了合法化的地位。1948年5月,《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并入《社会建设》月刊,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3.蛰伏阶段 1949年以后,专业社会工作被取消,但社会工作实务以另一种形式即行政性社会工作得以继续存在。而社会工作教育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随着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社会学被取消,社会工作教育也就被彻底取消。至此,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两条线索只剩下了一条,直到三十多年以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教育线索才得以接续。笔者认为,既然承认社会工作的实务形态依然存在着,只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因素被销蚀殆尽,因而就称这一阶段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蛰伏阶段,时间跨度为年。 所谓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工作,王思斌(2011)把它称为本土社会工作,并分析其在实践层面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行政性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很单一的,费孝通先生曾经做过非常精辟的概括:“社会救济福利事业由专门机构管理和部门分散管理相结合。前者为各级民政部门,后者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各人民团体。这种办法既能各司其职,又能分工协作。”(《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由于政府几乎掌握了全部的社会经济资源,个人的空间被压缩得小而又小,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也就完全由政府说了算,行政优势压倒了一切力量,故而社会动员能力空前增强。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困难群体,也只能够从层级式的政府机构和自身所属的单位寻求帮助,他们得到社会救助的通道也变得狭窄和单一化,慢慢地,有困难找政府的思维定势日益稳固。这样,从组成社会的单个分子那里,也只有寻求行政资源的帮助,除此别无他路,个体性的差异也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至此,供给方和需求方都指向了同一个资源聚集地——政府,这是行政性社会工作的显著特点。 4.重建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开始爆发。于是,重建专业社会工作就被提上了日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重建阶段,主要有这样几个标志性事件:(1)马甸会议(1987)——拉开专业社会工作恢复与重建的序幕;(2)北京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1988)——社会工作教育逐渐推开;(3)社会工作实务的萌芽与生长(上海2004,深圳2007)——专业社会工作全面推广;(4)社会工作制度层面的建设。由于读者对这段历史都比较熟悉,故此处不作展开。 (三)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五个领域 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涵盖范围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领域。王思斌(2012)指出:“社会工作史包括社会工作实践史、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和社会工作研究史,等等。”他只列举了四个领域,实际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应该被包括进来,这就是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这样,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就涵盖了五个领域。 在这五个领域中,社会工作实践史贯穿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全过程,而且是贯穿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全过程的唯一领域。与之相接近的,是社会工作研究史,因为在专业社会工作未恢复以前,社会工作研究以“民政工作”研究的面目存在着。卢谋华(2007)在评价他主编的《民政概论》教材时,鲜明地指出:“它实际上是创建民政学科,也是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作体系中重要部分的一个起步平台。”还有很多人发表了有关民政工作的专著和论文,尽管其中大多数没有意识到社会工作的存在,但不自觉地包含了社会工作的思想与内容,这也是今天梳理社会工作研究史时不能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和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相互之间有重叠和交叉,而且不好断然分开彼此的“领地”。但是,它们三者还是有分别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是从专业成熟度的角度考查社会工作的发展水平,牵涉到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史是从学科成熟度的角度来进行考查的,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史密不可分,更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史“胶着”在一起;而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不仅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 三、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怎样定位 前面讨论的实际上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对象与内容,以及如何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内容完整而清晰地表述出来。根据学科建构的一般原则,似乎还应该探究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功用,但本文不拟做这方面的阐述,只想评述一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学科性质和某些规律。 (一)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基点:社会工作本土化 一般认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直接起源是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受阻,转而希望通过开办教育来培养人才的努力。这样,中国社会工作一开始就受到西方知识和价值的影响。这样的判断有其合理性,但不够全面。西方人士启动的专业社会工作受到了中国参与者的影响,并使其发生着某种符合中国国情、社情的改变,进而形成了中国社会工作的独有特色。换一种表述方式,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描述的不单纯是外来社会工作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更是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界和教育界努力将“舶来品”的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应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基点。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命题在民国时期就已提出过,林顺利(2012)指出过这一点:“本土化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命题,从西方教会组织开始使用现代社会救助理念那一刻,实际上就开始了本土化的事实和知识积累。”只是在当时没有做过如此清晰的表达,可在实质内容的探索上却有绝佳的收获,蒋旨昂(2012)就作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社会工作导论》一书中,蒋旨昂用一个简洁的图示揭示了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功能。从社会需要出发,而有社会政策,社会工作是响应社会需要与社会政策实施的途径,最终达成社会建设的目标。这个图示的最大价值在于,将来自西方的基本概念与中国的传统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本土化追求的价值取向。 社会工作表解(蒋旨昂《社会工作导论》,2012.13) 专业社会工作恢复重建以后,王思斌(2000)提出了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明确命题,体现了强烈的理论自觉意识。他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应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结合起来理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和发挥功能的过程(王思斌,5)。而本土性社会工作主要指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为此,他还试图从中国传统的“求—助”关系出发,探讨现代社会工作应该如何实现本土化的转型。其他社会工作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关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议题,并做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所以,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看作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基点,是很恰当的。 (二)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基本特征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基本规律有哪些?目前还不好做出准确的概括。不过,可以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归结出一些基本特征,笔者倾向于称之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性特征。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性特征系针对专业社会工作而言,且涵盖了民国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阶段,包括三个方面: 1.教育先行 教育先行的意思是说,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从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然后逐渐扩展到实务领域。民国时期的沪东公社和清河实验区是两个明显的实例,抗日战争时期还有几所迁移到大后方的大学也兴办了小规模的社会工作实验区。改革开放以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此即所谓高校教师领办社会服务机构。也正是在高校社会工作教师的大力助推下,社会工作实务机构才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2.社区为主 中国的社会工作以社区社会工作为主要领域,以社区工作为主要方法。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是如此,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更是如此,其他如沪东公社、金陵大学的友邻社也都是着眼于社区发展的。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工作以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为主要领域,农村社会工作被边缘化。 3.自上而下 政府的推动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动力。民国时期,社会部的成立对社会工作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的力量更为强大,政府购买服务并且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大资金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的学科地位目前还不明朗,但是,一个专业、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发展史,难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专业或学科的。早在20世纪40年代,言心哲(2012)就将社会事业史纳入社会事业系的必修课程,燕京大学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也开设了社会服务史课程,并规定占有4个学分(附录一,1928)。这些都说明,在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中,社会工作发展史是占有一席之地的。王思斌(2012)也指出:“既然社会工作是历史的,中国社会工作有自己的历史发展,那么我们就应该了解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怎样才能了解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呢?这就需要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史纳入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学习和课外研修,来达到了解我国社会工作历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社会学概论》编写组,1984,《社会学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附录一,1928,《社会学界》第3期。 [3]韩明谟,1987,《中国社会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蒋旨昂,2012,《社会工作导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5]林顺利,2012,《应该留意的历史: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第10期。 [6]林顺利,2012,《略论本土社会工作历史的整合》,《Journal of Social Work》第10期。 [7]卢谋华,2007,《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8]孟亚男,2013,《民国时期“社会工作”概念之辨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9]彭秀良,2010,《城市社区工作的雏形(二):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中国社会工作》第10期。 [10]彭秀良,2012,《民国时期的社会工作出版物》,《中国社会工作》第15期。 [11]彭秀良,2010,《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2]孙志丽,2011,《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3]王春霞,2013,《民国医院社会工作实务初探》,《社会工作》第2期。 [14]王思斌,2011,《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5]王思斌,2000,《试论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载于何国良、王思斌,《华人社会工作的本质初探》,香港:八方企业文化公司。 [16]王思斌,2012,《走进应该留意的历史》,《中国社会工作》第13期. [17]言心哲,2012,《现代社会事业》,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8]阎明,2004,《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杨雅彬,2001,《近代中国社会学(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杨雅彬,1987,《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编辑/杨恪鉴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2-0003-08 DOI: 10.3969/j.issn.16.02.001
馆藏&2287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工作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