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在线网课孩子做题粗心怎么办不会做题怎么办

彼尚课程笔记精华--灵性入门必读!
百合书院每日发布亲子、国学、佛学、奇迹课程、心理学、新时代思潮、身心灵、灵气最新资讯,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自动扫描关注即可
Chori Chori Chupke Chupke
Alka Yagnik - The Best of Bollywood
Chori Chori Chupke Chupke
Alka Yagnik - The Best of Bollywood
温馨提示:请在下拉文章之前点开这首???高能量灵性音乐~好音乐和好文章更配哦!一、小我的特征1、这个不是“它”——找到“它”——这个也不是“它”——找到“它”……永远追寻,永远追寻不到2、内疚3、寻找和关注错误 二、线上和线下河岸上的树木是真实的,水中的倒影是虚幻的。线上是爱、喜悦、和平、轻松、丰盛、快乐、顺利、和谐……线下是恐惧、内疚、怨恨、费力、匮乏、艰辛、分离、孤独……线上和线下一样完美,如果你觉得线上比线下好,那么你在评判,评判在线下。 三、爱和恐惧就像一只手,爱在手掌心,处于这个位置,爱每一个人,看每一个人都好,不好的行为只不过是出于小我,只能做好事,没有能力做坏事。恐惧在指尖,感觉分离、孤独、脆弱、不被爱、难以生存,所以会做出撒谎、偷窃、伤害自己和别人的事,只有能力做不好的事。没有人是好的或坏的,只是处在恐惧中或处在爱中。处于指尖的人只是相信了一些不真实的东西。 四、能量的振频低频能量段全部由负面信念系统构成,由小我操控,相当于指尖,整个集体意识94%的能量都在这里。中频能量段由积极正向的信念系统构成,相当于手指部分,比低频能量段要快乐,但还在集体信念里面,没有开悟。比如《秘密》就带你到这一能量段,即便处于此段,你已经显得相当古怪。高频能量段没有信念系统,记起了你是谁,相当于手心,开悟,总是快乐,总是在当下,没有人相信你。 五、关于小孩和教育你认为你需要教育小孩、帮助小孩,每当这个时候,你在线下,小孩是在线上的。小孩不需要你的帮助和你的信念系统,他们唯一需要的是爱,只要你充满爱,亲吻小孩、拥抱小孩,让小孩感觉到你爱她。教导爱,是你唯一可以做的。 当小孩出于爱,做好的事情,那么关注她;当小孩出于恐惧,做不好的事情,不关注她,她会活在爱中,而不是恐惧中。 当你去到更高频率,你的信念会改变,这个年代的孩子很高级,如果你充满爱,她愿意和你在一起,如果你活在恐惧中,她就不想和你在一起了,她什么都知道。她需要爱,不需要纪律,只给她爱,你会在她身上看到大奇迹。 小孩都知道自己是来玩的,记得自己是谁,很快乐。幼儿园老师试图把孩子的能量振频降低,阻止他们玩、不让他们说,不让他们动,是对人类负面信息系统影响最大的人,其实她们应该向孩子学习。 人不是必须经过挫折才能成长,那是小我在讲未来,你的小孩现在正在受苦吗?你的孩子不会经历任何磨难,20年后他们会管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完全不同。自闭症儿童非常有天赋,他们无法适应老一套,而在新一代中他们会发挥非常的才能,三四年后你会知道他们有多大的天赋。 永远不要告诉小孩她该做什么,当她问你,你就回答,当她要求,你就帮助。如果你告诉她该做什么,她的能量是立即在面前竖起一堵墙,她根本不会听。六、什么是爱、什么是当下,爱和当下的关系爱就是你是谁,你就是爱。当下就是此时此地。爱只能在当下,爱是真实的。过去和未来不存在,是我们的头脑发明的。所有的事情都在当下发生。当下是唯一存在的时间。宇宙、神性、灵性、上师都在此时此地。行为的不同不会影响你的神性和无条件爱。 七、业力决定未来吗只要你不在当下,业力就会决定你的未来。只要你在当下,你可以做出任何改变,业力对你没有意义。 八、振频走向从能量振频走向的角度看,有三种人,第一种原地踏步,第二种能量振频下降,第三种能量振频上升。 下降的人的计划就是要下降,就是要感觉不好,注意力关注在下降上,把靠近的人带低。当你处于某一振频时,你必须觉察。不要试图帮助下降的人,因为他降低足够多后,会开始上升,当他开始上升,那么帮助他。 判断一个人是上升或下降:当有人有问题,找你,如果他只对自己的故事有兴趣,不停的讲,那么他在下降,会把你带低;如果他不想说很多,想听你说,关注于解决问题,那么他在上升,可以帮助他。 下降的人不想要解决问题。两种人都心烦、不快乐,但对解决有兴趣还是对问题有兴趣是差别,你帮助了下降的人,他做的一切就是把你带低,让你也感觉不好,而且注意,他确实会把你降低的。 即使是上师,也会离开负面能量场,身在其中是很难上升的,所以去到快乐的人当中。 上升的人有真爱,比如:因为我爱你,所以在我心烦的时候,不想给你打电话,因为我不想把你带低。 重复讲不好的事情,会让自己感觉不好,让听的人也感觉不好,除非你不喜欢自己,喜欢让自己受苦,否则为什么要重复不好的已经过去的事情?为什么要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爱的人呢? 和振频接近或略高的人在一起比较舒服,低的人会让你不舒服,很高的人通常不交谈。九、恐惧看自己是分离的,非常个体。恐惧和黑暗中没有力量,所有的力量都在爱中,好的事情中,在爱中,你有全部的力量。 十、小我你不能消除小我,但可以让小我到你后面去,由你来引领生活。看到小我,它就消失;阻抗小我,它就更强。这个课会让你醒来看到小我。小我就像小老鼠拿着大喇叭,力气小、声音大,它是没有力量的,它无法跟别人对抗,只能对抗它自己。宇宙根本不和小我对抗,小我在思想中。宇宙不知道小我的存在,小我也不知道宇宙的存在。小我不爱你,充满了怀疑。现实很简单,小我想要弄复杂,小我说必须去到几千年前或者周游世界才能找到真理,其实真理很简单,就在眼前。
十一、你和上师不要把任何人当成上师,因为真正的上师在你的里面,等待着你醒来,他会告诉你所有的真相。上师在你里面,随时准备出来。 你很好,你有全部的力量,你绝对很杰出,想做什么都能做到。只要你停止反抗内在的力量,停止反驳,内在的力量就可以出来,它很想出来。 小我控制的头脑在打压上师,因为小我想保持控制。但是一切都结束了,你已经看见光了,你就当不了小我了,当不了恐惧、害怕的你了。你还会回到黑暗,但你会从黑暗中再出来,只要见到光,就无法再呆在黑暗里。你不会满足于黑暗,光是属于你的地方,当渺小的你不再感到快乐。 我们是一个整体,已经开悟的上师也回不了家,因为其他人在下降。 十二、体验和受苦的不同信息导致了评判,评判制造了快乐和痛苦。 在你来到身体之前,你选择了一些体验,体验某些事和某些人,那时你只是为了玩乐,没有评判。 当你没有评判的时候,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一个体验,不是痛苦,也没有好坏,除非你去评判它。 比如你选择了断腿的体验,当你在当下的时候,你对此有不同的感受,你发现你不喜欢断腿,于是一切都改变了,当下可以改变一切。在当下,灵魂依然体验到了,在能量体的层面体验了,得到满足了,所以不需要在现实中再发生了。 当下可以选择什么发生、什么不发生。 我们和地球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我们和地球合作,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之前大家选择的。十三、当下如果你每天能有5分种活在当下,你的生活就会不同,你的人生就会改变。现在平均地球上的人活在当下的时间是醒着的时间的万分之一。 每个人都必须最终合一,但你可以选择拖延多久。 在当下是不可能害怕的,如果感到害怕那是你正在尝试着去当下,只有未来才有恐惧。 十四、金钱宇宙为你敞开许多扇门,让金钱从四面八方流向你,但大多数人只认工作这一个门,把其他门关闭,阻止财富进来。 十五、健康不论你有什么病,那都是你的信念系统创造的。身体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治疗,除非你固守着根深蒂固的思想。 生病了,或者发生什么事,你看到了,它就没了,但信念系统会重新创造它。 十六、杀生不要担心杀生的事,都是游戏。每一个人都来过世界几百次,每个人都曾经杀人,也曾被人杀,曾经贫穷,曾经富有。每一次呼吸都会杀死上百万生命,而大个的或小个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无需内疚。越内疚能量越低。 十七、死亡死亡很美好,欢迎它,有人死亡应该庆祝。 死去人的声音:活着的时候对我好一点,死了就不要想我了,我正在寻找一个新身体,关心你自己吧。 不是每个人都回光返照,有人的身体突然更新能量,有人因为恐惧。 灵魂不是你,灵魂只是记录你的档案。圣灵才是你,离开身体时感到无比的喜悦。 十八、帮助家人如果你想让他提高,不要给他讲课程内容,因为他会觉得你比他高,他会不想做,肯定他,然后送书就行。 十九、信念系统信念系统是现实的替代品。而你是宇宙的一部分,现实的创造者。广告销售就是告诉人们他们不够好,除非用了这个;他们一无是处,除非有了这个。平时可以听古典音乐,跟和平的人在一起。正面信念系统很顺滑,负面信念系统很粘稠,像胶水。 二十、担心担心是最黑暗的能量,是最负面的、负面的、负面的能量,把担心的黑暗能量传递给被担心的那个人,让他下降。与之相反的是没有恐惧的祈祷。 二十一、上瘾任何上瘾的东西都会降低能量。吸烟是很低振频的能量,所有上瘾都是被小我控制。当能量提高,一切上瘾都会放下;能量下降,就会上瘾。低能量的人几乎不笑,很严肃,有权威、有责任感的人通常是低能量的人。二十二、宇宙之流宇宙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水,你从这头进入身体开始旅行,然后从另一头离开身体,结束旅行。开悟的人就像坐在一块木板或小船上顺水漂流,欣赏沿途风景,毫不费力。小我就像逆流游泳,挣扎、艰难。积极信念系统的人顺流游泳,比逆流省劲,但依然费力。 但是在宇宙中,你不可能做错事,也不可能对抗宇宙。你不可能做任何事情而感到内疚,内疚是小我,你可以对抗,但并不能改变什么。当你忙着顺着游或逆着游,你没有时间看到机会或现实,最享受的是坐船漂流。仅仅注意到自己的感受就是顺河漂流,小我总想知道某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其实你顺河漂流的时候宇宙会告诉你。 二十三、地球集体意识——龙卷风地球集体意识就像龙卷风,人们被风带着转来转去,而且很容易撞到别的东西,只有风眼是平静的。你试图抓住什么东西好带你去风眼,但它只能带你在龙卷风中飞,只有放下所有的一切,你才能走到风眼。放下的并不是钱、房子、车子、家人,这些都不是你的宝贝,这些是礼物。你的宝贝是:怨恨、愤怒、嫉妒、内疚、过去、负面信息系统,你不愿放下这些宝贝,所以你进不来。 大多数老师都教你怎样在龙卷风中过活,这个课程不会教。 在风眼或风中没有好、不好,都是完美的,这个课只教你释放那些宝贝,然后来到风眼,也就是生活中最后的程度。 你对在龙卷风中的生活学得越多,就越愿意留在那里,你学会了怎样躲开撞击。我不会从风眼中走出来,我出来就会被撞,我不会躲。 你唯一可以帮助别人的方式就是呆在风眼里,如果你出去,你也被伤害。 在风眼中用不着所有的技术,NLP或者其他控制方式,你不需要琢磨自己,也不需要琢磨别人,分分秒秒的活着,从不考虑金钱、关系或健康,毫不费力。而龙卷风中很兴奋,永不休息,不断的评估各种状况,很难保持和宇宙的连接,很费力。关键是你想要哪一个。 风眼里没有那么多事情可做,因为你要什么,都会来,只是需要承诺自己呆在哪边。没有人控制你的生活,只有小我。 当你来到身体时,你在风眼里,但你相信了父母、老师、媒体,让他们带你到龙卷风。你的小孩呆在风眼里,你不在,你要去到她那里。 很多人很自豪于自己的艰辛和苦难。 小我说,如果你爱每个人,你就应该出去把大家拉进来。灵性说,给大家自由,你可以选择体验龙卷风,如果你想进来,我一直都在这儿等你。 想要帮助你爱的人去风眼里,首先你必须呆在风眼里,然后你就会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可以来到,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呆在风眼里,不论你爱的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不反抗、不搏斗,当他们想来到风眼,那么帮他们清理负面系统,然后他们就会来到。你不能跑出去告诉他们或者说服他们。 作为开悟的上师,你呆在风眼里,如果有人问你,你回答他,如果他不问你,你无法教他。当别人准备好来听,你讲,否则你在浪费时间。二十四、爱自己你最爱的人是自己,你只要对待自己比对别人差,宇宙就对你关闭,只要你一改变,你的收入就会成倍增长,而且毫不费力。你给不了别人你没有的东西。你不快乐,不能让别人快乐。你不爱自己,就不能爱别人。小我说,你要牺牲自己,让别人快乐。 二十五、接纳能量提到很高,自然就会接纳。接纳是小我的背面,越多小我,越少接纳;越少小我,越多接纳。 二十六、做梦梦有时是帮助清除白天的负面影响,有时是宇宙和你的对话,你白天不活在当下,宇宙就只有通过梦和你沟通。梦本身没有好坏,你去到高振频,可以选择做梦或不做梦,想做什么梦,都可以实现。 二十七、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当你感到和平,就是对你至高的好处;当你感到混乱,就不是最高的好处。 二十八、隔空取物达到最高振频,就可以实现治疗、隔空取物、隐身等,但只要为小我而使用,比如展示炫耀,这种能力就立刻消失,因为小我的控制使振频降低了。这些能力只能为灵性服务。 二十九、不抱怨当你吃自助餐,你总是选择自己喜欢吃的,并不抱怨为什么餐厅还做了那么多你不爱吃的。在地球上,宇宙提供了自助餐,你为什么要抱怨别的不喜欢的事呢?你认为坏的东西某些人想要体验。你放下它,你就会去到和平。任何宇宙放在地球上的东西都是因为有人想要,你的任务是拿走你想要的。 三十、保持高振频的具体方法:1、读和生活在功课中: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温热的水,一口气喝完,然后上厕所。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读今天的功课,读到你有悟的感觉为止(功课很短,读10遍也超不过半小时),然后闭眼沉浸其中三分钟,把今天的主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随身带着,每当外面发生什么让你感到不和平的事情,把纸条拿出来看一下,纸条有很高的能量,你会马上感到和平。 2、与朋友分享奇迹,一天一次,每次一到两分钟3、参加奇迹分享会,让自己环绕在能量高的环境中很重要。觉察你在人生的哪个地方,玩、享受、分享美好的事情,环绕能量好、上升趋势的人,去能量高的地方。4、参加能量高的课程(比如贝曼),读能量高的书。 三十一、男人和女人婚姻不是宇宙创造的,宇宙创造孩子,孩子长大,宇宙创造完整的人。 集体意识把人分成男和女,小婴孩是不知道男女的。每个人内在都有男性、女性能量,两种能量平衡时有最好的关系,每个人都既是男人也是女人。男性能量代表前进、创造,女性能量代表滋养、养育,两种合一才是完整的。 地球上的人都是半个人,都在寻找另一半。你成为完整的人,然后找到另一个完整的人。 宇宙没有创造二元性,集体意识创造了二元性,人类是无限制的,只要加限制,就有原因,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控制。 三十二、时间、空间时间不存在,只在地球上存在,时间是虚拟现实。离开身体以后,空间也是虚拟现实,所有事情都在同时发生。 当你乘宇宙飞船,周围没有任何星球或其他,你快速前进,你知道你在前进吗?宇宙想通过我们来体验,我们不分离开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整体只有它自己,为了体验它是谁,分成了星球、人等等。 百合书院的三个天下第一:灵气、道德经、奇迹课程了解课程,请回复“1”《终极灵气》课程时间安排2016年1月2/3日 成都2月 巴厘岛3月5/6日 深圳4月9/10日杭州5月7/8日 北京6月 成都/沈阳课程价格渐涨,早学价格优,早学早受益!欢迎参加,欢迎复训!灵气课程详询以下微信,请长按下面二维码,自动扫描加好友,请标注“灵气”二字,因为加的人太多,微信常满,请理解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于灵气,百合书院现在学员中招募灵气天使,参与课程运作及开展,具体细则请与我联系体验灵气请扫描上面二维码,请标注“灵气”二字特大喜讯:石破天惊/重磅课程:《花开富贵·道德经》网络课程12月开课了!了解课程,请回复“1”《轻而易举能量丰盛》(《终极灵气》)北京/成都/尼泊尔/巴厘岛/深圳/新加坡/杭州/香港/太原/沈阳/台湾,火爆开课中!详情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百合书院 公众号最新文章:
双11攻略:华夏心理—中国心理学应用领导者—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权威机构
中国本土心理学应用践行者
学员登录口STUDENT LOGIN
国家倡导文化自信
国家倡导文化自信,亦为心理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分享会】华夏心理夏季太庙(妙)分享会圆满结束!
夏日炎炎,无法阻挡学习的脚步;茫茫人海,无法遮蔽求知的面孔。你们顶着烈日,带着微笑来到这里,一个神圣的殿堂!我们激动也不安...
华夏心理支持山西心悦为省工会干部提供心理咨询师培训
2017年8月,华夏心理支持山西太原合作机构&&山西心悦心理咨询师研究中心,为山西省工会帮扶干部提首期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服...
华夏心理助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3月5日是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华夏心理来到武警蓝靛厂小区,参加该社区的学雷锋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师 为社区服刑人员送去“心灵阳光”
“在刚接受社区矫正时,我也曾心灰意冷,没有好好反省自身的缺陷和各种恶习,是您给了我最大的帮助……”
华夏心理服务上海武警总队...
日上午,上海武警总队...
华夏心理咨询师加入全国妇...
应妇联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最高人民法院...
华夏心理携手武警上海市总...
日上午,武警上海市总队第九...
樊富珉:老师快乐学生才能快乐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  美国教育...
岳晓东:从你和他的&年龄差...
研究者称,妻子比丈夫小5岁以上是最不容易...
杨凤池:非语言沟通表达潜意识
不要说假话,尤其孩子是骗不了的。
周红:认知,此生不能没有你
如果说,叙事疗法是一淑女,温柔婉约;焦点...
华夏心理o学员积分蒲公英计...
华夏心理邀你一起加入&蒲公英计划&&&做一个小伞兵...
【招募公告】华夏心理招募&...
北京华夏心理学校招募【班级助理】,优先享受各类课程。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5 11:04
查看: 159424
本帖最后由 李睿老师 于
13:49 编辑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
作者简介:李睿,人称“麦肯李”,因为喜欢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获名。学而思培优、学而思网校、智康1对1老师。专注研究教学,现任好未来教育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研究院微信号 :dahai4dream(好未来教育研究院 )
在“添加朋友”找到“查找公众号”,并在搜索栏里输入“dahai4dream ”,即可添加“好未来教育研究院”,或者直接扫一扫如下二维码
13:20 上传
直达传送门
11月05日 更新(一) & && && && && && && && && && && &&&1楼
11月06日 更新(二) & && && && && && && && & 51楼
11月07日 更新(三) & && && && && && && && && && && && && &98楼
11月08日 更新(四) & && && && && && && && && && && && && &118楼
11月11日 更新(五) & && && && && && && && && & 156楼
11月13日 更新(六) & && && && && && && && && && &&&230楼
11月18日 更新(七)& & 324楼
11月21日 更新(八) & && && && && && && && & 364楼
11月25日 更新(九)& && && && && && && && && && && && && && && && && &401楼
12月02日 更新(十)& && && && && && && && && &&&481楼
12月09日 更新(十一)& & 517楼
12月18日 更新(十二)& && && && && && && && && && && && && & 606楼
12月26日 更新(十三)& && && && && && && && &&&645楼
12月30日 更新(十四)& && && && && && & 664楼
1月9日&&更新(十五)&&732楼
后续持续更新中
扣扣群讨论精华版(感谢博宇老师的整理和分享!)
<font color="#月14日&& 273楼 可怕的拖延症
<font color="#月19日&& 343楼 学语文的误区
<font color="#月20日&&<font color="#1楼 学习差异原因
11月22日&& 393楼 解方程的理解
<font color="#月26日&& 422楼 沉迷游戏咋办
<font color="#月27日&& 437楼 性别学习差异
<font color="#月03日&& 493楼 粗心是大问题
<font color="#月10日&& 535楼 考试型的孩子
<font color="#月12日&& 546楼 学过还是学懂
<font color="#月16日&&
567楼 读书提升语文
<font color="#月17日&&<font color="#8楼&&数学单位讨论
<font color="#月05日&&701楼&&<font color="#.9(9循环)=1
<font color="#月07日&&<font color="#2楼&&还是孩子啊
<font color="#月08日&&<font color="#1楼&&作文怎么改
<font color="#月14日&&<font color="#6楼&&什么是载体
<font color="#月15日&&<font color="#6楼
学是为了忘
<font color="#月20日& &&&<font color="#4楼&&共鸣从哪来?
(我们每天会在群里讨论和教育理念相关的问题,如果您要加入群,请在申请加群的留言中简单说说您对我们讨论的这些话题的看法,如果觉得字数不够,也可以回帖,在加群申请中写上您的回帖楼数期待我们共同对这个话题的深入)
(一)缘起——这是个什么话题
这些年一直在教学一线,无论是网校这种一个人孤独的录课,还是200人班,60人班,30人班,10人班,或者是1对1都接触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这个问题是一个教育上的基本问题,在qq群里,很多家长和学生经常问的问题就是“我数学不好怎么办”或者是“我数学怎么学好”。每次遇到这种问题,我都很无奈——如果我能用几句话说清楚“怎么学好数学”,我应该找个山买个庙,还上啥课呢。
注意我没有说“差距”,因为每个学生的特质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个学生的人生经历也是不同的,可以说,这是学生之间差别的根本原因。但是,这样的区别并不足以导致学生在学习结果上的差距——每年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有人高中就是黑客也有人从来没用过电脑,但是他们在大学混的一样好。我本科宿舍一个杭州的同学英语牛到极点,所以大一就抓住一个机会转学去了港大,也有同学普通话都说不明白,现在在新加坡工作。所以,我想,抛开客观环境条件上的变化,在外部环境几乎对等的情况下,一定存在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上的某种规律,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或许会体现在成绩上,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致命的和决定性的。如果解决了一些原因层面的问题,我们相信,即使在高考制度下,很多孩子也可以做的更好。
实话说这个话题困扰了我非常久,每次见到不同的学生,我都希望观察他们的全部的行为,以此找出他们差异的原因,不能说已经找到答案,但是至少发现了一些端倪。常规来说,很多人会用注意力、学习策略、学习动力、学习方法来作为解释,这种解释其实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我们都知道问题的存在,但是却无法解决。成功学的讲座听过很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或者是“笔记很重要”,再比如说“要选择性做题”之类的,都是说起来很不错,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执行。所以我特别注意到,尽可能少谈一些大而范的概念。另一个方面,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完全不同,如果太细节,可能对一些孩子适用,对另一些孩子不适用。所以,我在探讨这些话题的时候,尽可能站在一个“中端”的角度——不谈一些宏观概念,比如“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去谈一些特别细节的策略,比如说“怎么记笔记”之类。
比如说,我在访谈中发现,学习的“第一次”对孩子非常重要。我经常在qq群里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他们问问题的视角可以说是“匪夷所思”,比如有一个学生问我:数学大题的格式应该怎么写。当然我知道,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人想问,我只想说,凡是问这个问题的,都是被坑过的小伙伴。因为在第一次接触证明题和解答题的时候,老师没有在讲“如何把一件事情说明白”,而是告诉我们,要有规范的过程。于是,在“第一次”之后,我们的思维就被调整到了“规范格式”的频道上。其实数学的大题就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和写作文一样。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再比如说,很多家长说孩子平时感觉学的还不错,为什么一到考试就考不出来——这里面其实是一个“学会”和“学懂”的区别。我们特别习惯用“会做题”来作为孩子学懂的标准,但是这是有问题的。我在教学中发现,让孩子做题是比让孩子“懂”更容易的一件事情。就好像我大学时候学托福,老师都会讲怎么看不懂文章的情况下就做阅读理解。会做题但是不懂有什么问题?很简单,任何一个“不懂”的东西都会忘记——到了考试很容易遗忘。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在决定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也想过,会不会因为写的太长了,大家都不看。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捷径的过程,如果能用一些文章将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我想也是做了件善事。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后排膜拜大师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说到家长的心里去了,做到如此思考的老师,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受益匪浅,期待不断更新~~~~
金币 + 773&
支持: 5 睿大师出品,唯有精品
“学懂”很重要!好好跟睿大师学习一下。
支持: 5 大师这个系列要再长久点。
支持: 5 睿大师的作品,必须搬个板凳坐下来细细品味。
2006年加入学而思,教授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好未来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始终在教学一线,研究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国的应试教育水平,不是太高,而是太低。学习效率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在教学上,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探索。系列文章《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之间学习的差别》在e度论坛上被广泛阅读与讨论。/thread--1.html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7 12:27
jenissyun 发表于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如果家长不上心,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并且不报任何的辅导班,那到最后孩子会学 ...
我觉得,如果家长能成功的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那么就已经是非常上心和负责任的家长。
而且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能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是有前途的孩子,不一定体现在成绩上,但他的人格和思维一定会超越其他孩子。
只是做到这一点(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有点难。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6 10:10
(二)学习中第一次的重要性
在几个我认为的重要原因中,第一个便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知识时候的场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第一次认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孩子不到2岁,有一次听一个做艺术的老师讲课,他说成年人普遍是缺乏创造力的,不信你们画个鱼,于是我迅速想了一个标准的用两条曲线画鱼的过程,然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下,问我们:你们是不是都是这么想的,大家连连称是。他说,这就是成年人没有创造力的表现。我们认为鱼就是这个样子的,于是我们告诉孩子说“鱼”应该这么画——因为这是孩子第一次知道“鱼”怎么画,于是大部分人这辈子都只知道这么画一条鱼——对于“鱼”的第一次认知,就这样被我们这群没有创造力的成年人剥夺了。第一次认识不一定就改变一生,但是这次对事物的认识必然会对后来的认知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的认知规律是什么?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从“已知”到“未知”。没有人愿意被强行灌输一个知识,而这也符合知识的规律。人类发现的所有知识,都是从最原始的状态开始,通过观察、归纳和演绎的方式获得。所以从理论上说,不会有那种莫名其妙就出现的知识 ,或者说,“知识的孤岛”其实是不存在的,在中小学领域就更是如此。我是教数学的,以数学为例,初中和高中的所有的数学知识,除了极个别的章节之外,都是为了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产生。初一开始学“负数”,负数是要解决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概念而产生的一种数学表示,零上零下,借钱还钱,所以负数和减法是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我们是怎么讲负数的?我听过一个还算很有名气的老师的视频,开篇就是“像‘-1’,‘-2’,‘-3’这样前面有一个‘-’的数叫做负数”——我只想说,学生对于“负数”的第一次认知,就这样被老师夺走了。最大的问题是,或许一个孩子过了十年都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学负数。
不信大家可以回去问问孩子,我曾经问过孩子:你们为什么要学函数?我发现大家的回答几乎一致:考试要考。我只能说,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次”认知被不靠谱的老师灌输了概念的结果。函数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很多东西用图表示比较直观,函数的理论建立在沟通代数与图形的关系这件事情上,所以在中学阶段,函数的核心就是图象。很多孩子到了高考,都觉得函数问题画图象是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方法,但是如果他真正懂了函数这个知识,就会知道,我们学函数就是为了用图象,函数的问题不画图象,才是例外。
林林总总,都是“第一次”被剥夺的结果。我们所看到的教学,大抵是“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有理数的定义”,“今天我们来讲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稍微好一点的,会在上课的时候做一点“引导”,比如讲一个故事,我听到的很多版本这个故事和内容关系并不密切,美其名曰:吸引孩子注意力。这些都是庸医——讲预习课的老师,应当是压力最大的老师,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不应当有任何强制灌输,不应该有任何“听不懂”的情况。我经常听老师说孩子“你怎么听不懂”,每次我都想冲上去反问一句:你这么讲他怎么能听懂。“一,定义;二,性质;三,应用”这种逻辑,根本不是一个正常人学习新知识的的逻辑。
昨天晚上和我的助教老师讨论一道题,一道立体几何的求体积问题,这个老师一上来就说“这是一道口算题”,我立即就打断了他,我说:学生为什么要知道这是一道口算题?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吗?一个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难道要先判断“这是不是一道口算题”吗?虽然这个老师给出的方法确实简单,但是我认为,一个学生在拿到这道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体积怎么求?那么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不规则图形,就是割补,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到这个思维。太多的老师都以自己已经熟悉的知识结构为大纲,定义,性质云云,其实都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教科书没办法用的原因——教科书是写给编书的人自己看的,根本不是给一个啥都不懂的新人看的。其实初高中的还好,大学的情况尤甚。
或许很多家长会想,我当年第一次学某个知识,也是完全没有印象的。确实如此,但是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你现在还能记得的那些知识,要么就是经常用到,要么就是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被惊讶到了,或者说,第一次就明白的。那些靠记忆获得的知识,往往忘记的最快。我高中生物就是这样,当时觉得特别好,高考几乎是满分,现在连光合作用都不太记得了,更不要说细胞结构那些东西。有印象的其实是遗传那块,因为当时学的时候很清楚,遗传的本质就是一人一个基因的组合,这个本质学明白了,自然就不会忘记。
那什么样是“第一次”的感觉?我想,有两种感觉都是对的,一种是觉得“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是我懂了”,所谓清风化雨,润物无声,你感觉没有压力,但是学会了一个东西;另外一种是“醍醐灌顶”,“原来如此”——似乎一百年想不明白的事情,一下子全都明白了。典型的反应,就是“那这样说来,XXX也是XXXX,XXXX也是,对不对!”所谓的“举一反三”,从来都不应该是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而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预习”很重要,其实“预习”就是典型的“第一次认知”的一个场景。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提前学”已经从少数学生的自觉行为变成了一个大部分孩子都要遵循的学习方法。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就说六年级要升初一的孩子,看看各个做培训的机构都盯着这个市场,就知道这一定是大家的需求。市场大,竞争激烈之后,难免良莠不齐,但是,认知的“第一次”对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想,如果能为孩子做点事情,能让孩子舒服的获得第一次对知识的认知,是件大好事。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18 21:36
(七)“听懂了吗?”——学生是否在参与学习
文章逐渐写来,也获得了很多家长的支持和反馈,在此一并谢过。其实探讨这一系列话题的核心是为什么导致了孩子学习上的差别,并且希望从一些平时大家不甚关注的点出发,给出一些新的视角。 对于学习中的差异,第一次是否学懂十分重要,第一次学懂了,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思考和探索的习惯。而要学懂,必须在过程中,孩子有足够的参与。
我经常听到一个问题,其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问,就是“听懂了吗?”——其实这个问题,恐怕是最容易回答的,也可能是一些孩子最终没有学懂的原因之一。作为老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其实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来判断学生有没有听懂;作为家长,每天和孩子接触,其实对于孩子是否“懂”的问题,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有的时候,我明明从表情中看出学生没有懂,但如果此时问一句:听懂了吗?估计八成以上的孩子都会回答:恩。“恩”是什么意思?是懂了还是没懂?没懂的概率更大。这都不是关键,而是这一“恩”,打消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对一些问题深究的可能性。作为学生,和老师在一起自然有压力,听懂课,压力就小;对于老师,对于一个问题如果一直深究,不一定讲的明白,在适当的时候问一句“听懂了吗?”,可以预期的答案是“恩”,于是皆大欢喜。
这并不是所谓的不负责任的老师。明知道学生不懂还这么问,是有问题;但有的时候,追问一个问题可以更好的判断学生是否听懂,而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追问的问题却没有说出口。而在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中,“听懂了吗”则更多的是一句寒暄,回答“听懂了”仿佛是一种礼貌的回答。家长听闻了这个结论,也就不再深究,只是在有一日发现没听懂的时候问一句:当时不是懂了么?现在怎么不会了?于是这个时候的回答往往是“忘记了”——正如我之前所写的一些恶性循环,这种对话形成习惯之后,是否学懂就只能是“天知地知”了。
这样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参与感——“我懂了”,或是取悦,或是敷衍。我始终在反思,我们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参与感。一说到学习效果,大抵都是组织各种考试——家长、老师、机构好多人这样认为,觉得最好每次课都考试,每次课都检验一下。正如之前所谈到的,这样其实无益于让孩子学懂。我在网上录一些课程,总被要求“必须有课后作业”,于是我总想,为何一定要课后作业?美其名曰是让学生掌握,事实上还不是寻找一个大家都下得了的台阶。于是我做了一件事情,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必须听懂才能明白的题目,比如在讲负数的时候,我会问孩子:“-1个苹果”怎么理解——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理解了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回答。比如买一个苹果是1,卖一个就是-1,当然,也有孩子说,我吃了一个苹果是1,所以……孩子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在这样的创造中,才是真正学懂了。我每节课给学生布置一道这样的题目,结果如何?真正做的人寥寥。
当学生被剥夺了参与感之后,学习就会被动。在qq群里,好多学生问问题,说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问:你怎么想的?他说:我不会。我说那你有想法么?答:没有。于是我提示了一下,“这个条件什么意思”,学生说,老师你就给我过程就行。这就是学生聚集的qq群里的真实场景。他们觉得能给答案的qq群就是好的qq群,包括最近也听闻一些新产品,拿手机拍一下就给答案——从商业上说,我相信这会成功,但是从教育上,这种方法是失败的。学生没有学懂,不参与,求答案又有何用。
学习本是痛苦的事情,我们只能减轻痛苦,在初学时,如果我们认真的问问孩子是否能条分缕析的说清楚知识的逻辑——有家长说,我不专业,听不出来。此大谬也。我们说的“逻辑”,不是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你作为一个同样不清楚那些专家是怎么定义这个知识的人,听完孩子讲之后,是否觉得他说的很有逻辑。关心则乱,很多时候我们会议论某人说话没逻辑,却对孩子学习过程中这种“没逻辑”视而不见。这种交流,让孩子意识到他正在参与学习。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简单找几份卷子看得分。这种问题很容易问:“你觉得今天学的这个知识和之前哪里学的知识有关系?你觉得关系是啥?”“今天学的和昨天学的哪个难?为什么?”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真正感觉到,他在参与学习。“上课之后做练习”,不是做一些标准答案的问题,而是一个让孩子参与的过程。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哪些问题是你会平时问孩子的,且感觉到孩子真正参与的,我想,这样的讨论会丰富我们的话题,也给更多人一点启发。麦肯李在此谢过!
正像李睿老师所说,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都在被动地被牵着鼻子在学习,真正的能参与到学习中的机会几乎没有,看着孩子换个题型就不会的表情,我们又有什么好怪孩子的呢,是我们没有好好的让孩子发挥出他 学习参与能力
我会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什么好玩/郁闷的事?”
想起最近听老板评论谁谁逻辑好
有道理,我回家也这样问孩子,多问开放性问题
李老师的文章的角度就是不一样!
孩子小的时候问他问题,孩子也不会反感,就不知道高年级后,孩子还愿不愿意说出来。
反过来 就是要求家长从小就得培养孩子这个习惯呀,否则以后再让孩子说题讲题谈学习还是有难度的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2-18 17:04
(十二)起跑线在哪里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充满了争议和让大家又爱又恨的话着实影响了好多人。有些人信奉这句话,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连qq都先给孩子挂好,这样等孩子大了直接有一个太阳,没输;也有人不信,认为孩子自由发展就好,都是各种机构忽悠人骗钱才编出来这样的话。这句话我经常听,不过很少用,因为这句话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一个很核心的因素:起跑线是什么。
大家痛恨这句话,是因为“起跑线”被等同于“提前学”和报班。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如果只会三年级的知识,似乎被认为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已经“输在起跑线了”——我们可以用数学归纳法,如果三年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一年级应该做什么?在幼儿园应该做什么?在刚出生应该做什么?出生前应该做什么?照这样的推理过程,每个想要孩子的人都应该努力学习——父母不努力学习,怀孕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说,“提前学”和“报班”并不是起跑线的核心。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任何一个身体上的疾病,都一定会在之前有所反应,而头疼不一定是头的问题,脚疼也不一定是脚的问题。学习的道理相同,很多时候,成绩的差别的原因,不在学习。
孩子学习行为和成绩之间并不是短期正相关关系。有一次在群里和大家讨论学下棋,我觉得,音乐、下棋这两种看起来和课业完全无关的东西,其实和成绩有着莫大的关系。音乐对孩子的智力和思维的开发的作用是有科学依据的。通常看来,学音乐的孩子的观察能力更加细致,脑和手的协调能力更强,而且有一定的钻研精神;下棋则更多的是对思维和静心的锻炼。我在带学生的时候,往往先和他们聊天,问问他们对音乐和下棋是否有兴趣。我发现,小时候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孩子,往往更容易静下心做一件事情,往往更开朗。学过下棋的孩子,则是在逻辑思维和结构化思维上更具有优势。
于是,如果我之前从来没有发过文章,肯定有人认为我是开音乐培训机构或者下棋培训机构的。其实,音乐和下棋的益处,并不是“学过”就能实现的。我见过孩子学钢琴,哭着进去哭着出来,我承认这样能够学到东西,也能考过级,甚至考过很高的级别,但是最终这个孩子不会比不学音乐的孩子更具有优势——孩子没有从音乐中找到快乐,记忆都是痛苦的,怎么能锻炼各种意志品质。我看过一位老师的钢琴公开课,他先和孩子讲曲子的背景,拉着孩子跳法国的宫廷舞,因为他说,这样的曲子要有这样的感觉,专门请了管弦乐队和孩子搭配。最后他问孩子:这样弹有没有比一个人弹有意思。孩子点了点头。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获得了成就感,实现了之前“学习”的目的。
那么我们推而广之,其实大部分常规的“兴趣爱好”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成绩,关键是,孩子是被迫学习还是有一些主动性。其实大部分学习上的问题,都不是在学习过程中本身可以解决的。最近连续见了几个被家长看来是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每次聊天,都从他们所喜欢的东西说起。从孩子聊到他喜欢的东西的表现,是可以看出他的思维逻辑和未来的潜力的。有一个女孩,在游戏中自己组织10人团,当指挥。对战术安排和各个人的优缺点了如指掌——这样的孩子,其实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人可以和她交流,没有人告诉她,其实她的能力学点数学物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她找到了一个学习的理由,成绩自然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所以,起跑线在哪里?不是提前预习,也不是音乐下棋,而是孩子是否有一个健康的和积极的成长环境。我们和孩子交流,应当多一些策略指导,而不是简单的做价值判断。起跑线在我们所忽略的地方,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用心关注孩子,而不是给孩子报班。
内什么,我懂你
李老师 厉害
金币 + 70&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13 16:11
(六)上课和考试的不同逻辑
在群里和各种论坛上,遇到一个频率相当高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孩子上课都听懂了,作业也会做了,但是考试就不行了?这个问题,是由于上课和考试逻辑根本不同造成的。
先来看看上课的逻辑,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凑整法”(此处省略1000字),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1,例2,例3,来我们来看几个练习,练习1,练习2,练习3。好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今天的作业,是作业1作业2作业3。熟悉吧?大部分的课都是这样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会分类。第一类,例1练习1作业1,第二类,例2练习2作业2……有问题么?没有问题啊,很正常的。
学生的逻辑呢?哦,例1是这样做的——开始自我总结例1的“成功秘诀”,然后出现练习1的时候,发现和例1几乎一样,于是把成功秘诀一用,就做出来了,再看作业1,也是如此,和例1比,就是照葫芦画葫芦。所以,上课听懂,是非常容易的,做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也是非常容易的。
这个逻辑在高中的一个章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上课讲的就是归纳法的证明流程,用的题目都不难,基本是照着流程写,注意从n=k到n=k+1的变化即可。可以说,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于是“数学归纳法”被认为是高中数学为数不多的简单知识点之一。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理解本质——他们没有这个需求,例题和作业一样,只需要一个葫芦就行了,没必要分析葫芦的形状可以做成瓢。
再来看看考试的逻辑,考试中的题目相对灵活,比如突然出现一道题,这时候学生看到就晕了——没有例题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平时在上课的逻辑,都是知识点-例题-习题,学生建立起来的,是看到例题知道方法,然后根据例题的方法去做习题。学校里每天最多1个半小时的数学课,大部分学校每天一节数学课45分钟,所以每天学生做的作业,全称都是“请你用今天上课45分钟讲的内容来做这些题目”,确实是对45分钟的巩固,可以强化对上课讲的内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经默认了作业所用的全部知识都是45分钟之内的,于是知识与知识的逻辑被切断了,所有的理解和练习的结果,都是基于这45分钟。
到了考试,已经有了很多个45分钟——要记住所有的45分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如果所有45分钟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试之前会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忘记了某个45分钟,而考试就正好考到了。考试卷上,没有“请用xx知识解决问题”的提示,难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会做和例题差不多的题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也是因为我们平时上课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所导致。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两个方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第一,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把知识点做的太细。这和我之前写的文章是一样的,分类太细,实际上剥夺了学生后续的思考能力。应该从大的逻辑上复习。比如我经常问毕业班学生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数学都讲啥了?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1-2小时……),都是从大块开始往下分解,一定不会上来就讲一个很小的知识点(往往这个知识点就是组昨天复习到的)。再比如说,几何证明题怎么做?有没有自己有什么心得?这种问题看起来很抽象,但是是一个考试的逻辑。再说的细一些,很多孩子说几何不好,总是想不到辅助线——这就是典型的上课逻辑而非考试逻辑。上课逻辑是,今天讲的辅助线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题目都是做垂线;明天会讲倍长中线,所以所有的应该都是倍长中线——根本不看题目。还有老师总结,说中考看到中线就倍长——确实是考试的逻辑了,不过有点无语。正确的逻辑是什么?这道题要证两条线段相等,那么立即问自己: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说一道含有绝对值很难的题目,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会问: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说有绝对值。去掉绝对值有几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孩子会把平时学的知识逐步融入到考试的逻辑中。
第二,我们大力表扬一种行为:不用上课讲的知识点做出上课的题。今天我们讲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孩子上课的每道题,都没有用数学归纳法,而是用其他方法——我觉得简直太棒了!可能有道题用了数列求和,有道题用了放缩,有道题用了图象,能在讲数学归纳法的课上,仍然用考试的逻辑去想问题,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有的家长说,今天学的知识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会在后面某个时候用上。我在上课的时候,凡是用非本节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都给奖励——我从来不奖励最简单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来的方法,而是奖励通过独立思考想出来的方法。不是每道题都可以这样做,就算一周有一次这样的体验,也是非常赞的。
平时作业写的很好,到考试就不会了,这个问题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擅长考试”,或者是“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事实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课的逻辑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最近很多家长在其他论坛也转载了这篇文章,特别感谢大家对文章的支持!期待大家各种交流,碰撞出更好的教学方法!
真的很对,孩子刚一年级,上课回答问题、做作业都跟不错,就是一考试八十几分。我是逐道题逐道题的查找原因,有没看清题的归结于马虎,有似会似不会的,她自己说是紧张了。总结李睿老师的说法:第一,在复习的时候,
李睿老师对上课和考试关系的总结很有见地。相信很多人会受益。
面对这种必然出现的困境,学生可以在上课和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多总结反思,不要只做题而做题,多去想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按习题归类是老师的讲法,但考试一考综合题,孩子就不会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21 11:14
(八)实力、成绩与粗心的小探讨
经常在考试后听到孩子和家长说:其实这次考试应该考多少分,但是没有发挥好,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或者是“这次考试有10分是不该丢的,所以怎么看都是95分的实力”;也有家长说,孩子每次都发挥不出“实力”。这些想法,也会客观上让孩子学习之间的差距趋向明显。
这种时候,“实力”这个词其实是被用过了。从数学上说,在试卷上的每道题,都是有一定的概率做错的。即使每道题做对的概率是99%,如果有100道题,全对的概率也只有37%。我去年带过一个孩子,数学大概120-130分的样子,但是我和她用数学方法算了一下,她仍然有10%的概率是有可能得到满分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孩子具备满分的实力呢?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孩子在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应该是一个类似正态分布的曲线——最大可能是120分左右,可能考150,也可能只考90。注意,这120不是不考虑“粗心”“失误”的,而是在一个综合性的情况下的一个平均值。
所以,这个“平均值”我们可以理解为“实力”,而对于每一个成绩,我们认为“可以不错”的那部分,不能作为实力的一部分。不知道有没有家长有这样的体会:着急啊,每次都会有1-2道题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从数学上讲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每道题90%的正确率的情况下,10道题错一道是符合数学期望的,说的直白一点,没有满分的实力,所以每次都会错一点;反过来也是正确的,如果每次都要错一点,那么就是没有满分的实力。
所以,在这里我想区分一下“实力”和“最佳发挥”两个概念,这样可以让家长和孩子更好的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实力”是一个考试成绩的平均期望值,正如很多时候讲的“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确实如此。实力是包含各种运气成分在里面的。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可能比实力高,可能比实力低,但是一定数量的考试成绩放在一起,还是可以大致看出实力的——成绩应该是围绕实力大致正态分布。而我们每次说“如果怎么样我就能考多少分”,这叫“最佳发挥”(best performance),“最佳发挥”是一个学生理论上可以考到的最好成绩,这个成绩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目标,但是不能作为填报志愿或者是对自己认知的标准。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从来不认可“粗心”这种说法。从统计学上说,没有“不粗心”的人,大家都有一定的概率犯错误。“粗心”本身没问题,只是程度。而这种程度,也不是简单的靠教育和训斥就能解决的。“粗心”的关键在于“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不专属于孩子,也不能靠学习训练。昨天晚上打羽毛球,我就发现我打到第三局的时候,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集中不起来,体力跟不上了。这不是靠我努力集中注意力就能解决的,而是靠体能训练。同样,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能只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游戏中,看电视玩ipad中,家长应该细心的注意观察,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立即可以开始做的事情,就是在家庭里,树立起“不谈粗心”的价值观——任何问题都不能用“粗心”来解释,而是真正看看问题在哪里。是不是当时累了?身体状态不好?其实这些问题如果看明白了,或许为什么体育锻炼能够让孩子成绩更好,为什么通常学钢琴和绘画、书法的孩子成绩不会特别差,也会有一个大致的答案吧:)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25 11:07
(九)兴趣和专业
我也经常看到一些孩子,学习的时候无精打采,但是一到下课,出去玩或者打游戏或者谈到其他他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往往神采飞扬,完全换了一个人。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在旁边,往往会一声叹息,觉得孩子不务正业。他经常说“如果把打游戏的劲头用一半到学习上,成绩该多好”。
事实上,我看到的情况往往是(尤其是男生),成绩好的孩子游戏打的也不错,但是喜欢打的游戏没那么多,但是在他喜欢的那个领域,一定是领先的;而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兴趣广博”,谈到很多游戏都会玩,但是打的不好。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被称为“数学王子”,和我在一个小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一个大学……我就知道,凡是他喜欢玩的游戏,永远是我们之中玩的最好的……当然他数学也是极好的,如果全年级只有一个满分,一定是他。我们很少看到那种游戏打的特别好,但是成绩很差的。
其实还有很多例子也可以说明我的观点——在我认识的钢琴弹的好,画画好,或者是书法、下棋好,我说的是“真好”而不是“喜欢”,在这些孩子中,很少有那种木讷的。不一定他们的成绩都领先,但是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成绩没有达到最好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学习上激发出热情或者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一旦找到了,他们的成绩进步会非常快。相反,那些每天嚷嚷着自己对游戏多么多么热爱,甚至叫嚣要走职业道路的人,往往成绩都不好。
这里面的根本问题,是当我们区分了“专业”和“兴趣”之后,我们的判断标准就不同了。我以前班上有喜欢打魔兽争霸的孩子,这个游戏大部分家长都不懂,所以不知道孩子玩的“好不好”。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是学校战队的二线队员,所以简单聊两句,发现这些每天谈到游戏就来劲的孩子根本不入门。于是我就利用课间给他们讲各种战术、操作以及思维——在我看来,这些思维和做数学题是同源的。我发现我一讲,他们就表现出不耐烦——这就是我想说的。但是我发现有几个女生,他们学习不错,听我讲这些游戏中的道理,虽然不明白具体的情境,却也津津有味。这就是问题所在——一个孩子说“我喜欢xxx”,并不是真的喜欢,而是这个东西没有成为他的专业。如果成为了专业,他就不喜欢了。
同样,看小说,看漫画,打游戏,为什么这些东西孩子喜欢?不是因为这些东西好玩,而是因为没有要求。我在打一些竞技类游戏的时候,真的感觉很累,因为我每次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在多久时间内打到何种级别——可以说,这和学高等数学没什么区别。一旦有了这种要求,相当于把兴趣变成专业,立即感觉到压力,于是“游戏”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同样,我也有一些兴趣爱好,我也很清楚,我喜欢这些东西,就是因为他们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会很有动力去做一些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如果你的工作是你真正的兴趣,而且也是你擅长的,那么你会做的非常舒服。
因此,我们在关注孩子的成长的时候,在关注孩子的注意力的时候,在思考孩子为什么成绩和别人有差别的时候,完全可以多从生活中的角度观察。那些喜欢打游戏的孩子,我会和他们聊聊游戏;喜欢打牌的孩子,我会和他们聊聊打牌;喜欢音乐、美术的孩子,虽然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都很愿意和他们聊聊他们喜欢的东西。你可以发现,有的孩子是真喜欢,去研究,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鼓励,哪怕是游戏;有的孩子不是真的喜欢,只是消磨时间,这种情况,要培养孩子“认真做任何事情”的习惯,哪怕是看小说,也要有点收获。这些细节习惯的培养,都是对学习有正面作用的。同样,那几个打游戏的同学,和我聊完之后,觉得太无聊了,打游戏都打不过。我就告诉他们,别打游戏了,如果你们不改变这种习惯,这辈子也打不过我,就是耽误时间,不足道也。年轻人总是有点心气的,虽然不一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他们会有所思的。
<font color="#09年我曾经作为北京队的随队记者和他们去了海南参加CMO总决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闲暇之余,这些孩子会在一起打牌,玩实况足球。实况足球我也玩过,和一个孩子对战,最终战成2:2,结束之后,他们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讨论刚才那场比赛哪里踢的好,哪里踢的不好……这些孩子都是一群被保送到北大数学系的孩子。他们并不是因为玩游戏所以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刻意突出“兴趣”和“专业”。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能够刺激他们思考的地方都会让他们兴奋。我相信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决定的。
如果我们只是因为不用负责任,不用努力花精力,不用痛苦获得回报,这或许只是一种耽误时间;而“专业”和“兴趣”的差别越小,就越容易融会贯通。真的要求做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精力不够,在这个时候,选择一些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就不会出现“不爱学习爱游戏”。真爱游戏,就去做职业,每天训练14个小时,还要训练敏捷度、体能等等,我想,那些在学习上觉得厌烦的,应该是也打不好游戏的。
金币 + 50&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5 14:28
bj_jjml 发表于
感谢李老师,这也是我很想知道的问题,期待下文
我小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一定会且琢磨,而现在的孩子 ...
现在孩子不爱琢磨,和他们不知道怎么琢磨有关。要改变的话,可以考虑从生活中做起。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孩子会自己判断一件事情是不是合理。生活中,你可以问问,你觉得我们走的距离有多远,怎么判断的,是否科学;这种在考试中都是一样的,比如一个学生就能够算出一个数的平方=-3,这就是显然不科学,但是你问他有问题么,他说我就算出这个。
这个就是不爱琢磨,这种能力我觉得从生活中培养更加靠谱。
内什么,从生活中培养更加靠谱。.
金币 + 10&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7 10:40
(三)学过、学会和学懂
上一篇文章探讨了学习中“第一次”的重要性,为什么第一次接触知识的学习过程特别重要?其实核心的问题在于,第一次的学习过程对是否“学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价值。在我们对孩子的观察中,有三件事情我们经常认为是同一件事情,但是正是这三件事情,让孩子的学习产生了不同的变化,那就是“学过”,“学会”和“学懂”。
我在课间的时候,经常听家长问孩子一个问题:老师上课讲的这个你以前学过吗?往往那些上课比较活跃的孩子会说“学过”,我曾经在xx地方看过。这就是“学过”的含义。学过,更多强调的是一个印象,有没有曾经见到过。而孩子对于“学过”的理解,也是“是否有印象”,这种印象,是一个“模糊匹配”的概念。比如说行程问题有若干类型,如果你问孩子“你有学过行程问题吗?”大部分孩子都会说“学过”,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孩子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匹配“行程”两个字——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来说无论你问什么知识,孩子的回答往往都是“学过”。
其实我们都知道“学过”是没用的,于是就出现了“学会”的概念。由于家长都不是专业老师(即使家长是数学老师,但是不是语文老师啊……),所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学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好为学会,考试成绩不好,就是没学会。这种方法简单粗暴,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判断是否学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考试是一个综合的考察过程,除了是否学会之外,身体状况和心情也会对考试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学会”也包括学会知识和学会考试。就像我大学上新东方,老师告诉我们如何在读不懂一篇文章的情况下可以做出阅读理解题。于是我做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提高了,这叫“学会考试”。
我们可以看到,在功利的模式下,如果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是“速成”和“提高成绩”,最终一定会选择到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我的观察中,这样的老师并不在少数。如何让孩子“学会”?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说,“把这句话记下来,然后背下来”。我在高中数学圆锥曲线一章,研究了一些简化计算的方法,我分享给其他数学老师后,许多老师觉得我给出的几个结论非常好用,上课就让学生背下来——算判别式,可以直接默写。这样做的好处特别明显,学生计算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学会”了。
那什么是“学懂”,结合昨天谈到的“第一次”的话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关注接触知识的第一次的原因。我们先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有“学懂”的感觉——一种恍然大悟甚至是醍醐灌顶然后就觉得自己前面若干年都被骗了的感觉,如果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那种“毁三观”的感觉。在这一点上,不可否认,国外的很多科普节目做的很好。我算个思维比较变态的人,我经常琢磨,这飞机在天上飞着,要是突然掉下来了怎么办……后来看了一些国外的纪录片,我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飞机在天上飞的好好的,是不会掉下来的,如果掉下来,一定是由于“升力”不够,而“升力”不够,则是因为翅膀不够大或者速度不够快。什么叫翅膀不够大?比如说倾斜太厉害,或者是机头太高或者太低,都是相当于减少了翅膀的面积;而飞机迎风面过大,则可能导致速度变慢,速度变慢升力不足,也会出现掉下来的情况。你看,我刚才的解释中没有用到什么“伯努利原理”或者“流体力学”这种话,而且我写不出任何一个物理公式,但是我可以把“飞机为什么飞的好好的会掉下来”这件事情解释明白了。
那么,学懂是否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呢?我作为一个大学非理工专业的学生,基本没学过物理,但是我相信一点——任何知识都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总是可以用一个合适的路径理解那些复杂的知识点。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张图告诉你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什么”——这就是让人真正“学懂”的东西。我们学懂一件事情,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本源、本质或者是内部逻辑,而对于一些细节,则还是需要深入学习的。所以,学懂反而不建立在必须有非常深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而建立在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否缜密,是否能够按照事物的一般规律认识问题。
我来说一个我觉得最失败的教育,就是驾校。可以说,在驾校,没有人学懂了怎么开车。我记得我学的时候,在学移库的时候,教练直接写了几句话,什么情况下往右打满,然后到哪里停。所以一旦中间出现任何意外,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调整,而教练这个时候只是大喊“你少打半圈轮就好了啊”——我连原理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少打半圈轮”。这就是典型的“学会”但是“没学懂”的案例。后来我自己琢磨,看别人各种崩溃的状态,终于领悟(我确实是自己领悟的……)了在倒车过程中方向盘和车行进路线之间的关系,于是后来就完全没有理会教练的那些“口诀”——事实上我后来也教过一些人怎么倒车,我发现只要讲清楚原理了,大家都会自己调整了。于是他们都说我应该去驾校当老师……我只能说,让学生“学懂”真的比“学会”要重要太多。“学懂”之后,大家自己的思考能力就会被释放。
在学生这里,道理也是一样的。一个学生可以“学会”,学会之后就能做题,但是到了考试就会忘记掉。和学车的道理一样,过几天就忘记了“在哪里要打轮来着”。而如果“学懂”了,即使忘记了具体的知识,也可以去想,去思考。有些同学有这样的问题:一道题,第一眼看到会,就是会;第一眼看到不会,多半就想不出来了。这也是“学会”和“学懂”的区别。很多老师提到的“孩子给家长讲题”,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证明“学懂”的方法。这几个话题,下一篇文章我们会继续深入展开探讨。这些问题如果有方法能够解决,我相信决定孩子成绩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报辅导班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8 09:11
(四)一眼定胜负的根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拿到一个题目,如果第一眼他们就能看出答案,往往无比激动有自豪感,不顾其他的大声说出答案或者自己的想法,而如果他们第一眼看不出答案,最后做出答案的往往不是他们。而我们平时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大抵是“聪明,反应快”之类。男生和女生都有一部分孩子有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男生相对多一些。
其实这种“一眼定胜负”,我认为是一种非常隐形的拉着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慢性疾病,因为是慢性的,一旦形成,根治是困难的。而这个问题在平时很难体现出来,因为题目不会做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而不会的往往是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说危害大,是因为这种问题本质上,是孩子对于知识没有“学懂”,但是当题目不会做的时候,往往很少有人能指出这一点。于是孩子会觉得“我没做过这样的题”,然后更大量的做题——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大量的做题更加剧了这种情况,最终在学习上,失去了思考能力。但是这样的孩子成绩不一定差,或许这也是很多家长抱怨,很多成绩不错的孩子是“做题机器”的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是现在教育的普遍问题——不仅仅是公立学校,在辅导班也大量存在。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的教材和各种辅导班的讲义,都是一群已经对知识很熟悉的人编的。这种人非常自然的就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知识梳理成结构。最典型的,在讲函数与不等式的时候,我见过很多种所谓的“题型归类”——求最值问题;求参数范围问题;恒成立问题。在高中讲“导数”的应用的时候,也有类似的分类,我甚至见过一个老师的讲义上的分类是这样的:求导之后可以因式分解的;求导之后不能因式分解的;求导之后是二次的;求导之后是带分母的二次的……可以看到,这种分类,对于很熟悉这个领域的老师来说,真心是非常棒的,而这恰恰是我理解的教育的悲剧的根源——我们的脑子里已经完全没有学生了。
我们推演一下吧,我拿到一道题目,首先要判断这是函数和不等式的题目,然后我得判断这是一个恒成立问题——恒成立问题大于和小于还不一样,所以,一种情况,我忘记了,这太正常了,照这种逻辑,初中和高中光数学就得记多少种——有的家长说,不用记啊,做多了自然就记住了——看,还是要记住嘛,多做题只是记住的方法;另一种情况,这个题目做了一些变形,不是背过的,看不出属于某个类型,于是就不会了。在讲解的时候,老师会说,你看,这个题目只要这样做变形,是不是就是我们学过的某个类型了?老师们,你们能理解这个时候学生的感受么?他们会觉得自己特别笨,特别有挫败感。这不是在教学生啊,这是在玩学生。
因为我们把知识点拆的很细,越来越细,越来越精致,每一道题,我们恨不得都告诉学生一个模型,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只做错了一点:我们没有给学生留任何思考的空间,我们没有把知识最本源的逻辑告诉学生,而把这种逻辑和题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而是我们希望把每个题目都做成逻辑,然后让学生记住。一旦出现了一个新的题目不在既定的逻辑中,我们就会非常非常紧张,然后再增加“一种题型”——关于函数的十二中题型——每次看到这种“总结”我都想起央视的一个采访:我可以说脏话么?不能。那我没什么可说的了。
知识的逻辑是最重要的,还是拿函数举例子,我们为什么要学函数?函数的核心就是图像,是一种把代数式和图形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所以,函数哪有那么多类型,无论是什么题型,抓住画图象的本质就可以了。有人会问,那这样孩子能做出题么?不能,因为他还不会思考。老师要做的事情,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在每一个函数的问题里,图象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在讲授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鼓励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做?你怎么看?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充分相信,90后00后的孩子是比我们聪明的,他们会思考。我们相信他们,他们会创造奇迹。
同样,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特别喜欢讲“巧妙方法”,这也是学生炫耀的资本,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丧失思考能力——我们要告诉学生,一道题可能有三个维度的思考角度,一个不行,就换一个。这道题很复杂的方法,到了另一道题,可能很简单。这样,学生在每道题里都会知道,自己手里有三把武器,至于哪一把靠谱,让他们思考吧。我听过老师说:你都看到了这道题有个XXX条件,怎么还用那么复杂的方法。你知道这是在扼杀创新么?试问,在生活中,我们是不是都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我们是不是也是在尝试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我们都是如此,为什么要求孩子在解题的时候一定要“最简单方法”?这些,都会扼杀孩子的思考动力和创造性。一题多解不是为了炫耀,而是给孩子证明:其实,看这个世界的角度从来都不止一个。没有最佳方法,只有不同的视角。
那么,方法要不要总结?要。但是颗粒度不能太细。我们不能动不动就是“排列组合问题的20种方法”,或者是“行程问题八大题型”。这其实是对老师是省事的——出了一个题,就定义一个类型。我们更要追求的,是深层次的逻辑,把思考的过程留给学生。我非常能够理解,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真正的思考而不是猜想,把一道题目做出来的快乐,一次这样的快乐,或许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11 09:18
yifeixiaoma 发表于
 中国现在的考试方式,只学懂不做大量的熟练题来提高速度,考试时会做不完,如何得高分?
 在不同层 ...
至少中考和高考的数学,如果真正学懂了,是不会存在时间问题的。这个事情就是我所说的恶性循环:一眼看不出答案,觉得弱,所以大量做题,大量做题导致不会思考,遇到新题更不会,于是更大量做题,最后就出现了你说的这种情况。
其实武侠小说说的挺好的,内力所到,草木皆为利刃。书写速度、是否背了足够多的公式和题在数学上不会成为阻碍。反而死做题的孩子可能出现你说的这种问题:)就说公式推导,如果不知道公式应该用在哪里,现推导也没用;而如果知道该用,很多公式在脑子里想一下就知道什么情况。这就是学懂的区别。学懂的孩子会比较少的遇到“哎呀,忘记了”这种问题。
数学思维占的时间多,好一些。
其他科目呢?用大量的青春岁月来做题和背书,是生命的悲哀。
您说的真正学懂,对于大多数正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是不容易达到的。
中国的教育存在问题,您看不出来吗?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11 13:28
本帖最后由 李睿老师 于
17:06 编辑
(五)&这科学吗”的思考习惯
我确实没想到这个话题的文章出来之后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很多问题听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但是做起来确实很难。就像最近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我也知道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很重要,但是很多事情做起来确实压力很大。借口也好,客观条件也罢,总之很多时候做不到,所以我也特别理解听完成功学讲座之后热血沸腾回家之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家长(当然或许我这系列的文章页会被认为是成功学@@)。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指出了“一眼定胜负”问题的根源,现在的这种机械分类和做题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逐渐丧失思考能力,这是非常可怕的。
什么是“不思考”?不仅仅是说我们平时看到的孩子看到一道题就有畏难情绪,不怎么做就说“不会”,或者是我们觉得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他想不到,我所看到的很多孩子“不思考”,是他们已经被训练成对一件事情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判断标准,缺乏用“常识”思考的思维方式。一个典型行为是做完题目之后,立即“提交”,上课的时候就问老师“我做对了么”?老师说“你觉得呢?”学生说“我觉得对了”。题目啥样呢?说两个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需要9天,再加一些其他条件,最后问一个人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几天,孩子的答案上赫然写着8天。然后你问他你觉得做的对么?孩子面对答案毫无反应,要么就是一口咬定说肯定没错,要么就是立刻就纠结说“我再算算”。
上面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不思考”,但是我们怎么和孩子说这件事情?有的老师会说:你难道没有注意到XXX么?这种批评是毫无作用的,事实上,孩子就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没有注意”,不是他不懂两个人合作工作会快一点,而是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他的思维核心点不是在解题,而是在回忆——回忆类似的题目应该怎么做,回忆老师上课是怎么讲的。还是和昨天说的一样,首先判断“这道题学过”,然后开始检索。这道题的所有情境和条件,其实都没有能够刺激到他的思维。有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的简单题中会“看漏条件”,也可能是类似的原因造成。
这种问题如何解决?不仅仅要从学习上解决。我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每次孩子做完题目给我答案,我都会问一个问题:“这科学吗?”一开始,所有孩子都不明白这个问题的含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几乎都会“找个理由”来说明这个答案或许是科学的。注意,这种提问不是对答案的检查,也不是要求孩子证明这个答案正确,而是让孩子学会分析一个题目的解答是否有明显矛盾。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在这个时候,我和孩子一起,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去分析这个答案是否靠谱。其实很多时候,一些“不靠谱”的答案就是通过这样的思考就可以排除掉,更重要的是,这种习惯促进我们去思考,让我们能够找到更多思维的乐趣。
初中一上来数学学的就是有理数和代数式,很多孩子思维没转变过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比如正负号。很多计算问题,不用算都知道正负号,但是真的很多孩子做答案的时候,做出啥就写上去,检查也查不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问问他们:你的答案科学吗?可以引导孩子在定量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先做一个定性分析。对思维这是一种启发,即使对考试,这也是一种方法。再比如说,有的孩子津津乐道于所谓的“特殊值法”,比如说,问对于任意的a,某条直线是否过定点。很多孩子就令a=0,a=1,然后就算出了定点。这个时候我就会问他们:你觉得你算出来的点和我们要算的东西之间是什么关系?从逻辑上说,既然这个定点对于任意a都成立,那么如果我令a=0,a=1算出了一个点,那么说明要么定点就是这个点,要么根本不存在定点。也就是说,我们求出的这个定点,要么是答案,要么这道题没答案。对于选择填空且没出错题,这样做肯定没错。如果一定要严格证明,我们可以把这个点代回直线,发现果然恒成立。这时候很多学生都会问:老师,这样对么?我会非常坚定的告诉他们,这是对的方法,因为我们先说明了如果有答案,必然是这个,再说明了这个就是答案。在数学上,这叫充分必要——没那么神秘,这是符合逻辑的,是科学的。
在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这种“科学”的思考习惯。比如从家到学校大概多远?有很多方法可以估算,比如说地铁的站数,公交车开的时间,走路的时间,路口个数,或者是周围的地标性建筑。我曾经拿着一个房地产广告“开车30分钟直达国贸”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楼盘离国贸多远?我会问学生:你觉得开发商会尽可能把距离说的近还是远?如果假设没说谎,他少说了什么?车速。在不堵车的时候,高速的限速是120公里,所以夸张点,这个楼盘可能离国贸60公里,而就算保守一点,估计40公里也是最近了。再结合这个广告的价格,大概不到15000一平,所以我们的猜想是科学的。这种思维,不一定在学习中培养,在生活中也可以的。
各位家长,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科学”的,也可以聊聊自己孩子“科学”或者“不科学”的例子,互相启发一下。我想如果孩子能建立起“思考”的习惯,比任何事情都管用。期待大家一起交流!
真想快点和孩子一起进入大海的世界,去和大海一起真正的去学懂,让孩子拥有有一个会学习的能力。
完了 !请教李老师:我觉得我自己就不是善于思考的人,怎样平时注意引导孩子呢?有具体些的方法吗?
第一个例子很好玩,我还看到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不过是在讲左脑和右脑差别,那种典型不符合常识的结论就是左脑搞出来的
看了您的帖子我的压力好大,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动思考的家长来讲,启发孩子思考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看来我要时时提醒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了。
压力大呀!
所谓的“特殊值法”,比如说,问对于任意的a,某条直线是否过定点。很多孩子就令a=0,a=1,然后就算出了定点。这个时候我就会问他们:你觉得你算出来的点和我们要算的东西之间是什么关系?从逻辑上说,既然这个定点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25 17:32
rafa1 发表于
孩子玩游戏就是好玩、玩玩而已,真要他专研,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如果孩子专研游戏起来要一天花很多时间, ...
能真的钻研的孩子,这种习惯是会带到学习中的:)大部分孩子是玩的时候开心,真让钻研就怂了:)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1-25 20:08
初二二班 发表于
今天李老师的研究院团队发布了大海计划的网址,我们体验小组的家长都迫不及待地去体验了。本来是想给孩子看 ...
太感谢了!今天大家的反馈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这个项目我们一定做好,第一次就让孩子听懂,让孩子参与到学习中来!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2-2 10:07
本帖最后由 李睿老师 于
10:10 编辑
(十)好奇心:学习动力的本源
在平时和家长的交流中,许多家长都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不推动就不学习,对于未来似乎没有任何打算,孩子有的听话有的不听话,虽然说也在学习,也不能说完全不学,但是总是感觉不够意思。其实啊,我们不妨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你让他们理解中国梦是件很不靠谱的事情,而且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市场经济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学习就没饭吃”的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再加上现在的信息爆炸,我们小时候家长讲的那一套理论已然对现在的孩子不太起作用了。“队伍不好带啊”,不仅是家长,学校的老师也会有如是的困惑。
学习动力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通过说教解决的。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学习的动力最根本的来源就是好奇心。当我们感觉孩子学习动力不足的时候,不要盲目去指责孩子为什么不努力学习,我们应该反过来想:他为什么要学习?如果孩子天性是不爱学习和探索的,那么人类社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靠一群变态和天才?显然不是。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天生的。从小时候他们看到任何东西都要吃一下,到后来经常问各种为什么,再到拿着螺丝刀把家里能拆的东西都拆掉——在他们没有形成世界观的情况下,只有好奇心才是驱使他们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也是一样的。我曾经和获得IMO金牌的一位同学的妈妈聊天,她说孩子三岁的时候到处找人问数学中的运算怎么算。我很难想象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学数学是出于远大理想活着天赋异禀,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对这件事情“好奇”——就好像现在的孩子不用教就会用ipad一样,这也是一种好奇。对孩子来说,数学和游戏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只要是他们好奇的东西,就都会全力以赴的学习,去探索。在初中和高中数学上有很多新名词,比如说“有理数”,我就发现有的孩子在没学有理数之前,就会问一个问题:有理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个词让他们很奇怪,所以他们会天然的有兴趣。
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在任何方面的好奇心,永远不要觉得孩子“多管闲事”。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问的任何问题,网上都可以找到答案。我们应该非常大力的鼓励孩子自己在网上找答案。很多时候孩子问的问题是非常深奥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鼓励孩子。孩子问这个问题并不是为了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对他自己好奇心的释放。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会有成就感,会更加喜欢问问题。而如果他们的好奇心被压制,那么他们就会逐步丧失自信——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不正常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在网上寻找自己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网上的答案不一定对,我们要继续鼓励孩子去甄别。即使孩子得到了一个我们认为错误的答案,这种探索也是极其有价值的。
有的时候孩子的好奇心没有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了我们认为的“不务正业”上,正如上篇文章所提到的那样,兴趣和专业本不是对立的,任何兴趣如果深入研究变成专业,这种研究和探索的精神会成为一种通用能力。所以,无论孩子的好奇心用在哪里,都要鼓励孩子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归纳。天天看路牌,能不能归纳出路牌设立的一般规律,进而能发现一些设置不够合理的路牌;天天看堵车,为什么这段路堵车?可能提出集中假设,能否进行验证?这一点孙鹏老师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他在看了《地心引力》之后写出了其中违反物理常识的若干错误——我觉得这就是好奇心,就是思考和探索。你说这对考试有用么?这对学习有用么?
另一方面,即使在学习中,我们也鼓励顺应好奇心的学习。在上课的时候我经常问学生,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函数么?学生的答案异口同声:考试要考。如果我们的学习都是这样的动力驱使,我觉得学不好也很正常。我们现在的很多知识的设计师违背好奇心的。比如初中课本上对“负数”的描述,“小于0的数是负数”——在一个孩子的世界观里,0就是最小了,如果他的好奇心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他是不会问:有没有数比0小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用绳子上打结的例子问孩子:今天我给你一只兔子(又是兔子……体验过大海的都懂的……),明天你给我一只兔子,怎么打结?如果一直打结,合不合理?这时候孩子就会说:你给我打个结,我给你解一个结——看,这就已经是负数的精髓了,相反意义。教材上不顺应好奇心的知识讲解太多了,不顺应好奇心,真正学懂的概率更低,遗忘的概率也越大。
再比如说,讲直角坐标系,学生会问:两个坐标轴必须垂直么?老师回答:必须垂直,记住。这样的回答完全没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那怎么回答?可以反问孩子:如果两个坐标轴不垂直,那么那些我们学过的结论还能用,哪些结论不能用?为什么?然后带着学生一个一个分析,这个分析会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其中隐含了坐标轴旋转的知识。满足好奇心的探索,不一定以得到老一辈人的标准答案为目的,思考的本身,就是学习的价值所在。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这是学习动力的本源。
金币 + 10&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79 小时
金币:10313
<em id="authorposton13-12-9 10:47
(十一)我们的应试水平,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我们经常把“应试”和“素质”对立起来,可能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新闻比较多,诸如高考高分考生跳楼或者毕业之后混的很惨,再比如说有成功人士学历不高但是混的相当好,于是让我们得到了“应试教育害死人”的结论。其实仔细想想,任何事情能成为新闻,本身就是因为其出现概率低。如果我们站在概率统计的角度分析,高考成绩和成就之间一定存在某种正相关的关系,一流大学毕业生的整体状况一定好于二三流大学。那么我们是拼一个大概率事件去考一个好大学,还是自我安慰式的说其实没事的。
同样的道理还会出现在其他方面,我们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会影响孩子。我们要不要努力工作?确实,付出和回报似乎从来都不成正比,但是同样我们站在概率的角度上看,这个世界上通过努力、通过付出获得回报的概率一定要比中彩票的概率大。我们的生活不是一个通过函数定义的世界,总有人中500万,也总有人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最后破产。那我们靠什么指导我们的价值观?因为“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因为概率较低的事情放弃概率较高的事情,其实是不明智的。
同样,应试和素质一定是对立的吗?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必须以牺牲“素质”为代价吗?我觉得不一定。很多人说应试教育摧残了一代人,韩国的应试教育程度比大陆更甚,不信你可以图片搜索“韩国高考”,非常震撼,像三星这样的企业,就是靠一群在应试教育下产出的人才发展并壮大起来的。我认为,“应试”本身是没有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就是一个目标管理而已,相当于制定了一个标准——只是逃离这个标准相对比较困难罢了——但是逃离困难的反面,却让高考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最公平的一个社会选拔机制,没有之一。考研、考博、公务员,没有任何一个考试要比高考来的更公平。所以高考只是设置了一个一视同仁的标准,谈不上好与不好。
大家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但是完成的策略有差别。有人说高考扭曲了很多东西,其实不尽然如此。我们所看到的目前的现状,不是因为高考,而是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水平太低。我举个管理的例子,军事化管理是最无脑的,只要有强制力保障,就可以实施。所以一个企业如果实行“军事化管理”,说明这个企业管理水平低,这个企业一定是处于价值链的底端——比如富士康。同样,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雅思在线网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