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东栅街道办事处的栅 怎么 读

当前位置: >>
嘉兴市市区地名总体规划
嘉兴市人民政府文件嘉政发[2006]87 号 关于同意嘉兴市市区地名总体规划( 年)的批复 嘉兴市市区地名总体规划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弘扬和保护地名文化,提高地名命名(更名)的法制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使地名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构建 和谐社会服务。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嘉兴市城市总体规 划? ( 年) ,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是嘉兴市市区地名命名 (更名) 和地名管理的法定指导性文件。凡在嘉兴市区范围内,编制地名分区规划,确定道路、住宅区、桥梁、广场、 专业市(商)场、大型、高层、标志性楼盘及其它大型构筑物、纪念地、风景名 胜区、古迹和各类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等相关活动及事项时,都应执行本规划。第三条本期市区地名总体规划期限 近期:2005 年―2010 年 中期:2011 年―2015 年 远期:2016 年―2020 年第四条规划目标近期(2005 年-2010 年) : 1、对中心城区地名、门(楼)牌号进行全面整顿;完成新一轮门牌号体系 的编制和标准地名标志的设Z。 2、对非标准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3、理顺地名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区地名的协同管理工作机制。 4、对以地名派生的住宅区、市场、企事业单位、店铺等名称进行全面的清 理,纠正不规范的派生名称。 5、所有地名的产生,全部纳入依法申报、审批的轨道,地名工作全面进入 按规划要求的有序管理之中。 6、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建立和完善地名档案、信息系统,转化 地名管理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 7、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和地名管理的需要,适时与城市分区规划配套进行 地名分区规划(或详细规划) ,使市区地名总体规划的各项原则、要求等得到全 面贯彻落实。 中期(2011 年-2015 年) : 1、全面落实?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各项任务,提高地名管理服务的法制 化和标准化水平。 2、建立镇(乡)地名管理机构和确定相应的专(兼)职地名管理员。 3、以加强地名社会服务功能为目的,加密街路巷地名标志,完善城镇和农 村地名标志的设Z和管理。 4、弘扬、保护地名文化的措施基本到位。 远期(2016 年-2020 年) : 按规划要求,市区各类地名全面实现层次化、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形 成地名区块结构布局有序、地名特点清晰、文化内涵丰富,与现代化大城市的嘉 兴相适应的地名网络。第五条规划层次本期地名总体规划包括两个层次: 嘉兴市区:含南湖、秀洲区和嘉兴经济开发区所辖区域,总面积 968 平方千 米,编制市区地名网络结构体系规划,突出嘉兴地名文化发展的整体性,推进城 乡一体化策略。 中心城区:指?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即指北到北 郊河、东南达南郊河(含城市未来的客运枢纽块)、东至东外环河(含湘家荡旅游 度假区)和西达乍嘉苏高速公路(含中山西路西止点,包括该路北至新塍塘和高 照港、南至京杭大运河)以内的区域。第六条规划依据1、 ?地名管理条例?[国务院国发(1986)11 号,1986 年 1 月 23 日起施行]。 2、 ?关于我同外国结为友好的城市不以对方地名、人名命名街道或建筑物的 通知? “国办发(1987)26 号” 。 3、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政部民行发(1996)17 号,1996 年 6 月 18 日起施行]。 4、 ?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04 年 6 月 8 日) 5、 ?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省政府令(1994)56 号,1994 年 12 月 30 日起 施行]。 6、 ?嘉兴市地名管理办法?[市政府令(2003)24 号,2004 年 1 月 1 日起施 行]。 7、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 年) 。 8、其他相关政策文件。第二章第七条 地名网络构建目标地名网络建设策略市区地名网络的构建,按照?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制 定的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其优越的地理位Z、便捷的交通 条件,围绕水乡特色、突出文化氛围,着眼于建设‘实力嘉 兴、人文嘉兴、生态嘉兴、法治嘉兴’,提供与之相适应的 ? 地名指位系统和地名文化的基础性配套。第八条 地名网络建设指导思想1、以?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体现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精神和要 求,反映嘉兴市为?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江南水乡文化大市?的 城市性质及相应的功能定位。 2、以构筑本市?城乡一体化?的地名网络为目标,整体提高地名品位。 3、继承、弘扬?特色嘉兴?的地名文化文脉,营造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 乡城市的地名文化环境。 4、建立大城市嘉兴的地名格局,保持地名布局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即 地名要主动适应嘉兴从过去的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的转变。 5、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运行,方便群众与管理部门使用的地名网络系统。 第九条地名网络构建策略1、在大力加强地名系列化构建的同时,必须研究如何为城市服务和地名的 特色发展,突出中心城市的地名示范作用和地名文化品位。 2、立足地名管理操作机制的创新,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基础,从发展的可持 续性要求出发,建立切实、有效的社会协同管理机制。 3、突出嘉兴城市个性,以个性化营造嘉兴地名体系的优势。嘉兴的水乡特 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突出本市地名个性的重要基础, 是增强地名粘合力的 重要着眼点。第三章第十条 规划原则市区城镇地名体系规划1、为城市规划配套原则 地名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同步,必须以城市规划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起到为城市规划配套的作用。 2、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 构建布局合理、 科学的地名网络,是地名规划应始终把握和贯彻的重要业务 原则。 3、营造?城乡一体化?地名格局原则 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城乡一体化?目标,必须辅之以与其相配套的地名文 化的城乡一体化。 4、体现嘉兴特色原则 围绕构建?江南文化大市?的定位,以地名反映嘉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水 都绿城风貌。 5、历史性、识别性和延续性原则 传承、 保护和弘扬嘉兴历史,保留原有地名风貌和地名指位的地域或实体的 专有性、 稳定性, 对规划地名以当地村庄、 河港、 桥梁等名称予以移植派生命名, 使地名更好地发挥指位功能。第一节市区地名空间布局框架 第十一条确定地名布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对市区地名进行空间布局, 需要按一定的条件,将市区划分若干个地名系列 区块,构成城镇地名体系的基础。划分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市区空间发展规划所确定的空间结构,是地名系 列区块划分的宏观框架。 2、地名系列自身的特殊性,是设计区块布局的着眼点 确定地名布局时, 需从地名使用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出发, 提高布局的科学性。 对本规划划分的较大区域范围, 在进行分区规划时,应根据地名系列化的自身使 用功能特点,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分割成较小的区块。 3、原地名网络中集聚着地名共性特征的小区块,是具体划分和发展地名系 列区块范围的基础。 4、现行政区划边界及主干道路、河渠的分布状况,是选择系列区块划分边 界的重要因素。 5、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影响地名布局结构和命名采词选择的内在要素。 综上五个方面, 地名总体规划对地名空间布局的确定,以着重反映地名的区 块特点,综合兼顾规划功能定位,及其他诸因素进行总体的布局设Z。第十二条地名空间布局框架本规划以?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体系总体框架为基础,并根据 地名网络结构的特点和要求,将市区空间分为中心城区、中心镇区、小城镇、近 郊区及旅游区等五类。对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地名类别,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 的引导思路和措施,以达到市区地名网络结构质量整体性、协调性为目的。第二节第十三条执行地名布局规划的要点区域地名采词策略要点对各个不同的地理区域和不同的地名类别, 确定符合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特 点的名称系列,是确保市区地名整体有序化的重要措施。但是,不同区域有不同 的特点,进行地名采词时,应在主导思路方面有所侧重: 1、中心城区应侧重于以加强新旧地名的协调,提升地名网络的条理性。 2、中心镇区以实现全面层次化、系列化为目标。 3、 小城镇和近郊区以提高地名的文化品位、清理不科学的命名方式和理念, 以加强地名规范化及消除重名为主。 4、旅游区着重反映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特色,彰显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第十四条执行区块划分和采词导向的基本要求在第 12 条所划分的五类区域的大框架地名空间布局下,还应结合自然、人 文地理状况和方便社会使用等因素, 将大框架的布局板块划分成具体操作的较小 区块,并应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1、必须辅之以详细、具体的地名分区规划。 2、各分区规划必须遵守总体规划确定的总的采词导向或主题要求,在总体 规划的相关原则下再具体深化和细化。 3、掌握合理的综合技术 地名系列的设计, 是按地名空间布局所划分的区块为单元进行的。区块的大 小取决于第 11 条诸因素的综合。 4、避免雷同 本规划规定的地名布局结构框架和地名采词的基本导向,在不同区域,某些 功能相近、相同时,应注意避免地名系列用词雷同的情况发生。 5、谨慎地、有计划地调整现存的、不符合城市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地名。第三节第十五条 1、范围 中心城区市区地名布局引导中心城区的范围, 指北到北郊河、 东南达南郊河 (含城市未来的客运枢纽块) 、 东至东外环河(含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和西达乍嘉苏高速公路(含中山西路西止 点,包括该路北至新塍塘和高照港、南至京杭大运河)以内的区域。 2、引导要点 这是较系统保留古老地名构成的区域, 也是体现嘉兴地名文化传统的核心区 域,是突出城市地名个性和文化品位,突出水乡特色的重点之一。由于包括老城 区和新区两个不同时空的板块, 地名布局必须重点处理老城区原有地名与发展新 区地名网络之间的衔接, 在新区地名体现城市规划功能的同时,应注意重点处理 与老城区地名的协调,使传统地名文化的历史文脉得到弘扬和继承。第十六条 1、范围中心镇区中心镇,专指王江泾镇、新丰镇、王店镇 3 个中心城镇。 ?中心镇区?的范围,为各中心镇的城镇规划所确定的城区用地范围。即指 以现在的城区为核心的、 周边未来发展区域在内的板块。它们呈品字形分布在中 心城区的东、南、北三面。 2、引导要点 本区域的王江泾、新丰、王店 3 个板块,均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镇发育成 长阶段,客观上需要对地名网络的系统化提出整体的、高起点的设计,逐步实现 地名网络文化特性的更新和提高。这 3 个次级中心区域的地名格局和质量,对一 般小城镇和近郊区(农村)有较强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3、命名采词须遵守的规定 (1)通名规定 中心镇的道路一律划分为路(街) 、巷(弄)两级。允许从本地实际及习惯 出发,分别以街或路作通名。 一律不使用?大道?通名。 其他通名的使用要求与中心城区相同。 (2)逐步消除重名现象 对各中心镇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存在的重名现象, 须在建设发展中有计划地 逐步调整消除,并避免产生新的重名。 (3)必须进行以中心镇为分区的地名分区规划,拟制各中心镇区具体的命 名方案。 (4)新的地名应体现地域特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5)地名区块结构的控制 按城市总体规划所提出的布局,每个中心镇及周边区域,客观上已形成天然 的地名系列区块范围。因此,对各中心镇地名系列区块的划分,基本上应以各个 中心镇为单位。第十七条小城镇 1、范围 ?小城镇?是市区内除中心城区、中心镇区范围以外的城镇区域,即专指油 车港镇、七星镇、新塍镇、大桥镇、凤桥镇、余新镇、洪合镇等 7 个镇。 ?小城镇镇区? 的范围,指各小城镇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城区用地范围。 即包括小城镇现在的城区及未来发展区域在内的板块。 2、引导要点 本区域内各镇的开发、建设,虽然具有共同的背景、相近的地理条件等,但 在时间、力度、水平方面,客观上会存在差别。因此,应结合其开发、建设状况, 着重于提高地名规范化意识;同时,制定具体的地名构架方案,逐步提高地名的 文化内涵,加强地名布局的科学性,作为城镇建设的配套工作予以有效改善。 3、地名命名采词规定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镇区或周边集镇建设中所产生的大 量街路名称或其他地名,必须改变以往简单化、土俗的命名方式,纳入系统化的 管理之中,加强地名的科学性、条理性。在城镇规划中涉及地名命名时,应遵循 以下规定: (1)从其地域的发展角度,加强与地名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一致性。每 个城镇(或较大的自然集镇) ,选择本地一、二个突出的特点,作为地名采词的 主题,使地名具有本地特点。 (2)路(街)通名 用路(街) 、巷(弄)两级。可以从本城镇实际出发,不分走向,一律以路 或街为通名。 (3)其他地理实体通名的使用,需与中心城区、邻近中心镇区保持协调一 致。 (4)要避免各城镇地名采词千篇一律、单调、无特色的做法 要求在地名分区规划及各城镇规划中, 对地名采词作出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 规定。 (5)避免与邻近的中心镇、中心城区的地名重名 现存的重名现象,要求在城镇建设中逐步调整、消除。 (6)各小城镇申报的地名,必须符合地名分区规划的具体命名原则和方案 要求。 第十八条 1、范围近郊区本规划将市区范围内的农村,统称为?近郊区? 。即指分布在中心城区、中 心镇区、小城镇及旅游区等区域以外的大量农村。这是范围既广、又很分散的区 域。 2、引导要点 农村中的地名密度较低,但总量不少、且普遍粗放,与中心城区的街路、住 宅区、基础设施等名称相比,明显存在内涵和品位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城乡地名 ?一体化?的发展。引导措施应集中在树立对地名的依法管理观念,消除不重视 地名文化品位和随意命名的现象,逐步改变旧的命名习惯和思维方式,树立科学 命名和依法申报意识。 3、近郊区地名规范化的规定 本规划将规划范围内的农村,统称为近郊区。许多今日的近郊区,就是明日 的建城区。但在这些近郊区,以往地名各自为政、擅自命名,以及名称规范化程 度较低等现象比较普遍, 在推进本市构筑大都市的过程中,这是一个要重点加强 的领域。 对近郊区现有地名的改造,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逐步调整重名 在本规划的期限内, 结合城市建设的扩展和对农村的改造,逐步达到在同一 个行政建制区域内的路、巷、住宅区、桥梁等名称不重名。 (2)通过分区规划提高地名的科学性 随着村镇的城市化进程,逐步对原缺少通名的地名调整,配齐应有的通名。 通过分区规划,对农村中新产生地名的采词,应按区域系列化的要求,加强其条 理性,并提升其文化内涵。 (3)提高地名依法申报意识,强化审批管理 彻底改变农村中的擅自命名现象,使地名的产生进入有序化管理轨道。镇、 村各级对所属范围内的地名(包括农村集中居住区内的街、巷、桥梁;村与村之 间的机耕路,以及其他各类地名) ,在正式定名前都应按法定程序申报,经审批 通过后公布使用。 (4)在农村范围内开发房地产的楼盘名称,必须纳入规划区块的地名整体 系统,并予以统筹兼顾。第十九条 1、范围旅游区市区范围内的旅游区(包括风景区、名胜古迹区、度假区) ,主要有南湖风 景名胜区、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凤桥梅花洲景区、马家浜古文化遗址区等。 2、引导要点 本市范围内的各旅游区区域范围不大,地名较集中,总体数量不多。但从表 现、提升旅游潜力和价值而言,更应突出提高地名质量,增强景区名称意境和特 色文化,构建与自然环境、硬件设施相匹配的地名精品网络。 3、命名采词要求 为充分体现嘉兴江南水乡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地名特色, 凡旅游区范围内的地 名,均应以体现本地自然地理特点、提高地名的艺术性、突出景观意境特点和丰 富文化内涵等进行地名采词,以营造个性鲜明、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景区地名 网络和诱人的旅游环境。第四章第一节第二十条地名通名的规定市区通名体系结构确定通名体系的原则1、符合国家有关地名通名用字的相关规定。 2、保持各个地名类别通名系统的科学、合理、清晰,不同类别实体的通名 不混淆;分类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名通名体系。 3、兼顾本市地名通名用字的传统和社会使用习惯。 4、满足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名通名的实际需要。第二十一条通名体系构成本市区地名通名体系由人文地理实体和自然地理实体两大类的通名系统组 成。 1、人文地理实体通名体系 市区的人文地理实体通名体系,包括道路、住宅区、桥梁、广场、园林绿地、 公园、专业市场、名胜古迹、纪念地、大型、高层楼盘和构筑物等各个地名类别 的通名所构成的通名系统。 2、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体系 市区的自然地理实体通名体系,包括水体(河渠、湖泽)等通名所构成的通 名系统。 将本市区范围内的人工河渠,按功能和景观融合原则,也纳入自然地理实体 的通名体系中。 自然地理实体的各类通名,仍沿用原传统的习惯称谓,如水系类通名有湖、 荡、漾、塘、河、港、溪、泾等,由于水体通名本身极为稳定,使用正常,本规 划不再单独论述。第二节第二十二条市区通名词使用原则确定通名词原则1、准确通俗。通名语词必须简约、通俗易懂,应与实体的实际地理位Z、 规格、规模、景观相适应。通名词应Z于专名之后。 2、名地相符。必须严格按规定的通名体系用字条件,使用相应的通名;不 允许随意更改确定的各类别地名的通名用词; 不同类别地理实体的通名也不应串 通混用,不张冠李戴。 3、适应发展。新产生的新型实体,需要另外选用新的通名时,必须通过充 分论证,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4、 规范使用。 对现有不符合规划规定的通名, 应有计划的逐步纠正、 理顺。第三节第二十三条 道路通名的种类道路通名1、本规划所指道路,包括地面交通道路。 2、道路通名系统,规定为: ?大道??路??街??巷??弄?等。 、 、 、 、第二十四条地面道路通名划分的基本原则 1、环城河以内老城区及已批准的街路通名,维持现行通名的使用习惯,不 作大量调整、更改。 2、 新建成区内道路的通名, 应统一使用 ?大道? (街), 、 ?路 ? 不宜使用 ?巷? 、 ?弄?等通名。 3、严格掌握?大道?使用标准,控制使用以?大道?作通名。第二十五条地面道路通名等级市区街路通名划分为三个等级:大道、路(或街)、巷(或弄) 。第二十六条道路通名使用条件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对道路等级的相关规定,结合市区道路的实际,确定道路 通名的使用条件: 1、大道 符合使用?大道?通名的高规格交通主干道,必须达到道路红线宽度 50 米、 长度 4000 米以上,且其景观在本市道路网中格外靓丽,可代表本市道路建设高 水平和高品位者。 2、路(街) 红线宽度在 13 米―50 米之间的道路使用?路(街) 为通名。 ? 3、巷(弄) 用于环城河以内老城区与中心镇区、一般小城镇中,道路红线宽度在 13 米 以下的生活便道。 4、大型住宅区中需要命名的通道,与外部道路直接相通的干道,宜以?路? 为通名;不与外部直接相通的道路,按道路的规格,可分别使用?街?或?弄? 作通名。第四节道路分段原则及其名称第二十七条 ?大道?长度在 6000 米以上者,可以根据客观需要进行分段。 各段名称的命名方法为: 在统一的大道名称(包括专名和通名)后(或中间) ,以方位词(南、北; 南、中、北;东、西;东、中、西)区分段位。可在其后加?段?字,如?×× 大道东段? ,也可以不加?段?字,如?××大道? 。第二十八条老城区原分为东、中、西或南、中、北的道路拟调整分为东、西或南、北路,取消中路;新开发道路长度在 6000 米以上,根据方便使用及门 牌号码的编排需要,可予以分段或不分段。其命名方法为: 1、必须保持各分段道路使用同一个专名和一致的通名。 2、各段之段位应选择方位词(东、西;南、北; )表示。 3、表示段位的方位词,应Z于专名之后、通名之前,如?中山东路?等。第五节第二十九条住宅区通名住宅区通名词及其使用原则1、住宅区名称必须要有与其类别相符、规模相应的通名。 2、必须有通名。对现存无通名的现象要有计划地调整或纠正。 3、在一个地名中不应重叠使用通名。 4、不应使用与住宅区性质不同的通名。 5、不以外来语或外文字母作通名。第三十条住宅区通名在名称中的位Z规定1、通名应Z于其专名之后。 2、专名与通名的位Z不应倒Z或夹于专名语词之中。第三十一条住宅区通名系统住宅区通名系统分为三个层次: 1、占地在 0.8 平方千米及其以上规模的住宅区,应当用?住宅区??小区? 、 作通名;其内分割的较小组团的通名,宜用?苑??里??园??坊? 、 、 、 。 2、占地在 0.8 平方千米以下规模的住宅区(包括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综合性 商品楼盘或楼群) ,通名宜用?苑??里??园??村? 、 、 、 。 3、范围较小的住宅楼盘通名,允许使用?庐??舍??居??宅??屋? 、 、 、 、 、 ?楼??庄??邸??公寓??别墅??阁??轩??庭??第?等带有居住地、 、 、 、 、 、 、 、 、 房舍含义,能指明其类别的语词。 第三十二条控制使用通名修饰词根据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和设施水平、档次等特征,允许对通名加以美化和 修饰,使通名多样化。但修饰词应准确而精炼,其字数应严格加以控制,可在通 名前加 1-2 个修饰字,以丰富通名的意境,如雅园、丽苑等。第六节第三十三条商用楼盘通名商用楼盘范围的界定本规划所称商用楼盘,根据国家、省和本市地名管理法规及相关政策,其管 理范畴定义为各类大型、高层商用楼宇及其他各类商用构建筑物(群) 。第三十四条商用楼盘通名词及其使用原则1、通名必须与地理实体的规格、规模相符。 2、有大众化的、明确的类别含义。 3、不允许重叠使用通名(如广场大厦、花园广场等) 。 4、不允许使用名不符实的通名(如绿地面积未达到占总用地面积的 40% 以 上者称?花园? 、不近山或完全无山而用?山庄? 、广场占地面积达不到 3000 平 方米以上取?广场?等) 。 5、原则上不得使用变异的通名(如将商用楼盘称?广场?。 ) 6、不允许为住宅区、商务区、市场和其他综合性楼群以?城?作通名。 7、不应以外来语或外文字母作楼盘的通名,以加强名称的民族性和实际地 理含义。 8、对商用楼盘和综合性楼群无通名的现象,要有计划地逐步调整或纠正。第三十五条商用楼盘通名词使用的量化指标1、大厦、大楼、商厦 大厦指高层或大型建筑楼宇,要求楼宇在 12 层以上、总建筑面积在 25000 平方米以上。达不到该标准、但相对于周围环境显得十分突出、醒目,具有标志 性作用的较高层楼宇,可根据实际选用?大楼??商厦?等作通名。 、 2、中心 指某种功能在一定范围或行业中居主导地位、且具较大规模的楼盘(群) , 其占地面积应在 10000 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在 80000 平方米以上的,可称?中 心? 。第七节第三十六条 桥梁通名系统桥梁通名桥梁的通名用词,分?桥??大桥??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等。 、 、 、 应根据桥梁规模、形态、功能的实际,对通名正确选择使用。第三十七条 1、 ?桥?桥梁通名使用规定一般的公路、跨河及街路桥梁的通名用?桥? 。 2、 ?大桥? ?大桥?通名,用于长度(包括引桥)在 600 米以上的桥梁。达不到这一长 度标准的不应使用?大桥?作通名。对现桥名中不符合本规定所使用的?大桥? 通名,应有计划地进行调整。 3、 ?立交桥? 互通式或非互通的立体交叉桥的通名均用?立交桥? 。 4、 ?人行(过街)天桥? 跨于街路之上,并专供行人通行的桥,其通名用?人行(过街)天桥? 。第五章第三十八条专名采词的原则专名采词与地名网络的链接1、地名命名时,对新产生的命名采词,必须兼顾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既 要达到整体的系统性,又要与原来能体现局部区域规律性特点的地名相协调。 2、对原有的某些(控制在少量)地名,通过可能的逐步调整,向该区域带 规律性的特点靠拢,使一个区域范围内地名的群体特征更为明显、突出,达到科 学、有效理顺地名网络的目的。 第三十九条专名采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地名标准化是地名管理的最高目标。其基本要求是在地名命名、更名采词时 必须遵守国家及省、市有关地名管理的政策、法规的相关规定。 2、整体性和层次化、系列化原则 从规划范围的整体、 全局提高地名的层次性和系列化水平,是地名规划和管 理的重要使命,也是地名规划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 3、体现历史原则 市区的地名在长期的历史沿袭中,形成了某些特定的采词思路或使用习惯, 对其中符合科学的、 合理的部分要加以继承和发扬;而对某些不科学的做法予以 舍弃, 并根据需要创造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方法,把历史的继承性和时代创新结 合起来。 4、体现文化和美学原则 提升地名的文化和美学内涵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在 命名采词时,应较贴切地反映自然或人文地理特点、体现社会主义精神风貌。 5、体现识别性原则 加强地名的地域、位Z识别性,方便社会使用,是地名命名管理的最基本的 出发点之一。因此,加强地名准确的指位性是识别功能的重要体现,也始终是地 名命名采词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第四十条对道路专名采词的要求1、道路专名要实现层次化、系列化。 2、体现较好的文化内涵。 3、反映地理特征,增强指位功能,方便社会使用。 4、主、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不用纯数序语词。但街路网较密集的地区,允 许使用主街路名称加数序派生的方法,产生小街、巷名称。即以主要道路的专名 语词(或词根) ,作为公用专名语词或词根,并配以数序组合成专名,命名小街、 巷。 5、次要街路采用以与之相接的主、次干路专名派生命名时,一概按?从东, 从南?的规律,即东西走向的次要道路,采用与其东端相接的主、次干路的名称 派生;南北走向的次要道路,采用与其南端相接的主、次干路名称进行派生。 6、道路门牌号码是道路专名指位的延伸和具体化,必须高度有序,并根据 道路建设延伸的实际, 正确选择起编方向。这是避免产生新的道路名称指位跨度 过小、名称变换过频的基本措施之一。 第四十一条对桥梁专名采词的要求1、强化指位性 跨河桥梁的桥名使用所跨河流命名或以两岸地名命名; 一般道路桥梁可用连 接的道路名称命名。 2、加强桥梁命名采词的文化内涵,地理位Z贴切,反映当地历史及时代特 点等。 3、在桥梁密集的地域,提倡运用组团式方法,选择成系列的语词,以增强 桥梁的地域指位功能。第四十二条对广场专名采词的要求1、就近就地派生原则 广场名称就地采用原有地名命名时,必须坚持就近、就地选用派生名称,不 允许使用没有紧密地缘联系的名称进行移植, 使广场名称能准确地反映和强化原 地名网络的位Z和指位功能。 2、进行系列化采词 (1)按广场所在地域范围内原存在的较明显的地名语词系列采择名称; (2)按所有广场名称自成系列的思路采词。第四十三条对住宅区、大型楼盘专名采词的要求1、要求专名用字和词义符合地名命名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 2、宜组团式系列命名。即以区块为单位,区块内的所有需命名的大型建筑 物专名,都纳入同一名称系列之中,以加强方位性、指位性。建筑物专名区块的 划分可以与总体地名系列区块相一致,也可从实际出发另外单独划分。建筑物专 名区块及专名语词系列(主题)化的划分,由分区规划予以具体规定。 3、应使用词义健康,符合我国的政治、道德标准,易于大众明白其含义的 语词。不应使用晦涩难懂、牵强附会、超出常理、名不符实、文理不通、难以琢 磨、追求洋化和脱离民族文化的语词。 4、不允许以外国地名或疑似外国语的语词作专名。 5、不允许以人名作专名(名人故居名称不在此列) 。但全部由一个人捐资兴 建的较大型、完全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不谋取经济利益回报)的建筑物,若出资 的个人提出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条件,可放宽此限定。 6、不允许以外文、汉语拼音字母(或其缩写) 、或阿拉伯数字作专名;也不 允许在汉字专名中夹杂外文或汉语拼音字母。 7、不允许以开发商的名称作专名(但经批准的商业冠名除外,商业冠名应 严格控制) 。 8、专名的字数应不超过 3 个字。 9、在专名中含有?中国??中华??浙江??嘉兴?等语词时,必须出具 、 、 、 相应等级和行业的认定文件。 ?南湖?一词在本市有特定的地域概念,应按地理 位Z一致性的原则,控制使用。第四十四条派生地名涉及地名派生,应遵守以下规定: 1、地缘一致性 以派生的方式拟定新的地名时,必须要求派生地名与其主地名,在地缘上有 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即两者在地理指位上须保持一致性。 2、名称的结构模式应规范 派生名称的基本结构模式是: ?主地名+派生词+派生名称所指称地理实体的 类属通名? 。其中派生词可以有,也可以略,但其余两项必须具有。 3、有序借用 重新启用 (借用) 以往已消失的旧名称时, 应遵守与旧名称基本同指 (同地) 、 不错位(方位) 、不乱序(例如:原为城东的旧名,不借用到城南使用)等基本 要求,以保持新、旧名称指位的有序。 4、清理不规范的派生地名 对以往存在的派生地名 (包括已派生产生的企事业单位、 市场、 店铺等名称) 进行清理,纠正其不规范的派生名称。第六章第一节第四十五条中心城区地名布局规划地名布局的基本原则地名区块构架原则 1、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域性功能定位。 2、原有地名,特别是已具有的系列化地名基础。 3、有利于强化宏观指向功能,方便社会使用。 4、地域的范围大小适中。第四十六条地名区块布局的基础?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总体结构的规划是: ?基于河流、铁路等 重要的自然或人工界线,依据分片集中,成组团布局的原则,延续原有的城市形 态结构突出水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规划嘉兴市城市总体结构以生态城市为目标, 以‘内生双核,显嘉禾秀水,外织三片,塑水都绿城’为主题,构建‘一心双核, 两副两轴、三片三楔’的空间基本形式。 ? 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对中心城区?依据分片集中,成组团布局的原则? ,以及 中心城区地理、历史特点和原地名的状况,提出地名系列及其区块的划分框架。第四十七条地名区块布局框架基本按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功能布局划分为城市中心片区、东南片区、西 南片区、北片区等 4 大板块。但东南片区与西南片区涉及海盐塘、长水塘水系的 区域,从地理区位和功能实际出发,有所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若干次级 区块。第二节第四十八条 1、范围中心城区地名布局结构城市中心片区东至纺工路,南到中环南路,西达越秀路,北至东升东路,面积 12.6 平方 千米。 2、规划要点 这一范围包括环城河内的老城区及其周围的环状区域, 含南部的南湖和西南 湖。 老城区内古地名、老地名较多,且地名的发展空间已趋饱和,其地名网络基 本定型。因此,其地名布局基本维持原来的面貌。必须加强对古地名及有丰富历 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的保护。 环状区域既有老城区,也有部分新城区,地名的设计应区别对待。 3、地名系列区块及命名采词 将该区域分为两个层次的区块: (1)老城区区块 老城区的功能定位是商业金融核心,主要功能为商务、金融、休闲等。 该范围内的地名采词, 以维持老地名的格局现状为主。在旧城改造中局部改 建区域的地名,以沿用其地原有地名(如当地古建筑、古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等)相关的语词为首选词源,或以原有地名派生新地名为基本原则。 (2)环城河以外区块 环城河以外区块的功能为行政、文化、居住用地等。 其中南湖以南为行政文化核心,主要功能为行政、文化、居住、休闲等。地 名采词以深化南湖历史文化和景观文化为主题。 居住用地地名的采词以强化适宜 人居环境为主。 以南湖、西南湖为主体的区域,宜按具体环境的实际需要,从自然地貌、生 态环境出发,以综合反映人文景观、自然环境、民俗文化进行采词。同时在可能 条件下(因为现其周围的地名已相对饱和) ,在南湖的东、南两面,突出其历史 传统特色。第四十九条 1、范围东南片区沪杭铁路北段东南面,纺工路以东,直到南郊河的区域,面积约 51 平方千 米。该区域以南湖新区为重点,含嘉善塘、平湖塘等主要水系及城市总体规划确 定的东片湿地地区。 2、地名系列区块及命名采词 以广益路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区块: (1)广益路以北区块 其范围为:纺工路以东、沪杭铁路北段东南面至广益路以北区域。是城市总 体规划中确定的东片湿地区块,包括嘉善塘、平湖塘等主要水系。 广益路两侧,集中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城市东部副中心,且毗邻的三环 东路以东为工业用地。 地名采词以体现水系特色和利用原地有保留价值的地名为 主,并兼顾与工业用地的衔接, 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东部湿地区域,宜以水系为主题采词,体现江南水乡的生 态环境。 (2)广益路以南区块 其范围为:纺工路以东,广益路以南至南郊河的区域。其西部区域邻近海盐 塘。 该区域广益路南侧与北侧同为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区域, 属城市东部副 中心范围, 包括三环东路以外的工业用地,南部毗邻南郊河以南是城市未来的客 运枢纽,地名采词以发挥其指位功能、弘扬嘉兴历史文化的语词为主,适当采用 原有地名和反映功能的语词。第五十条 1、范围西南片区越秀路以西、中环南路以南,东至纺工路,西南到南郊河,西抵乍嘉苏高速 公路,北至新塍塘,面积约 48 平方千米。 该区块以秀洲新区为重点,主要布Z居住、教育、区级公共服务、工业、市 场等用地。范围内海盐塘沿岸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廊道。 2、地名系列区块及命名采词 该范围以京杭大运河(杭州塘)与嘉杭路为界,划分三个次级区块: (1)纺工路以西区块 其范围东至纺工路,北达中环南路,西至嘉杭路,南至南郊河以内。 该区域的功能主要为城市的生态景观廊道, 是城市绿地中心与南片绿楔之间 的过渡和延续。 海盐塘与长水塘两水系并行,构成南片绿楔的支柱。地名采词以渲染优越的 自然环境和利用原有老地名为主。 (2)京杭大运河(杭州塘)以南区块 其范围是运河以南,越秀南路及嘉杭路以西,直至南郊河的区域。 该区域的功能是: 文昌路两侧为高教园区, 桐乡大道南部安排高新产业园区。 高教园区范围的地名命名采词以教育、文化方面的语词为主题。高科技产业 园区,以科技方面为主题。但要注意高教园区与高科技产业园区地名的协调,总 体上形成教育、科技地名系列。 以运河文化反映特点时, 运河以南邻近运河的区域,应保持与北岸名称的呼 应,形成运河文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3)京杭大运河(杭州塘)以北区块 其范围为京杭大运河(杭州塘)以北至新塍塘以南,东至越秀路的区域。 其功能为秀洲新区集中的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城市西部的副中心。 地名命名采词,以反映各局部区域的功能为主。毗邻京杭大运河(杭州塘) 与新塍塘的区域,可分别结合沿河的人文资源,强调文化、旅游及景观功能,反 映运河人文景观和新塍塘的生态景观功能。第五十一条 1、范围北片区北郊河以南,新塍塘和东升东路以北,沪杭铁路北段以西,面积 32 平方千 米。 该范围的用地功能以居住、工业、物流为主。 2、地名区块和命名采词 该范围以穆河溪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扇形区块: (1)穆河溪以西区块 其范围为穆河溪至新塍塘。 具体地名采词与其功能相适应: 居住区主要位于禾兴北路两侧和中环北路以南的区域。 该区域内现有穆湖花 园、清河小区、百花新村、西马桥小区以及翠竹苑、紫滕苑等住宅区。地名命名 采词宜着重选择美化环境及当地原有地名的语词。 中环路以外集中布Z嘉兴经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 地名命名采词以该区域的 具体工业布局情况, 确定采词主题,也可以顺其范围内现有的昌盛路和禾兴路的 思路分别组合语词。 (2)穆河溪以东区块 具体范围是穆河溪至沪杭铁路北段以北之扇形区域。 该区域内长纤塘与沪杭铁路之间,将是铁水中转港建设物流基地。穆河溪一 带及京杭大运河(苏州塘) ,通过环城河与海盐塘构成贯穿中心城区南北的生态 景观廊道。外环河以东是湘家荡旅游度假区。 由于这一区域北有北郊河,并自西向东纵向排列着穆河溪、京杭大运河(苏 州塘) 、六里长泾、长纤塘等宽阔的水体,且外连湘家荡,水乡特点突出、生态 环境优越, 地名命名采词应以表现河荡水乡、田园风光及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名系 列为主,突出其生态的、城市郊野休闲风景区的特点。第七章第五十二条 路网名称规划策略道路名称规划1、体现地名布局区片结构 原则上以城市中心片、东南、西南、北片等 4 个大片区为基础,根据路网所 处环境的具体情况,以体现路名的整体性和系列性。 2、反映嘉兴地理特点 嘉兴地势平坦、开阔、水网发达、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地理特点表现最突出 的是自然的柔美。因此,纵览历史传承的各个时期的地名,均以不激烈、不激进 的柔和、自然语词为主。反映了嘉兴特定地理环境和人文文化底蕴陶冶下,地名 的采词特色和传统的地名命名风格。 3、以当地地名进行移植和派生 采择道路所经地适宜的地名为路名,作为道路名称采词之首选,以保持地名 文化的传统文脉和历史的继承;同时以选取的地名语词为基础,根据客观需要, 按其词意或所体现的主题为基本思路,在其周围适当发展,形成以当地地名词意 为主题的路名网络。 4、体现南湖红船文化光荣历史 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一大? 会议会址,是国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这一重要的传统特色,应在道路名称上予以体现。 5、对于城周围向外幅射、通往其他市县或外地区的道路,其命名采取两种 形式: (1)通往嘉兴市以外的其他城市的道路,原则上以?嘉?字与通往城市名 称中的一个字组合成路名。 (2)通往本市内其他县(市)的道路,以通往的县(市)名称命名。第一节第五十三条 规划原则快速路名称规划1、快速路指位跨度大,在规划的同一条快速路上,其名称做到一路一名, 避免名称频繁变化。 2、在调整现有快速路名称时应做到: (1)基本保持稳定,尽量减少变动; (2)注意协调; (3)通过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强化指位功能。 3、有较好的文化内涵,反映其地理位Z特点。 4、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快速路,已经实施并已有流通使用的正式名称者,一 般不再另拟名称。 第五十四条 规划范围、对象?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快速路共有 16 条(段) 。其具体细节及本规 划所拟名称方案见后表所列(表中的长度、宽度均以有关部门的数据为准) 。 第五十五条 快速路名称规划方案要点1、三环路分段 现?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 ( 年)中规划的外环路,按市区城市 环路的顺序为第三个环路。 为满足市区不断向外扩展的实际需要,加强环路命名 的适应性,本规划将外环路定名为?三环路? 。 三环路全长 37.32 千米,按方位分为三环东、南、西、北路 4 段名称。其起 止点分别如下: 三环东路: 北起城东路与嘉申路交接点, 南至嘉善大道与三环南路交接点。 三环南路: 东起三环东路与海盐大道交接点,西至嘉杭路与三环西路交接 点。 三环西路: 南起嘉杭路与三环南路交接点, 北至城北路与三环北路交接点。 三环北路: 西起城北路与三环西路交接点,东至城东路与嘉申路交接点。 2、中环路的分段 中环路全长 19.94 千米,按方位分为中环东、南、西、北路 4 段名称。其起 止点分别如下: 中环东路: 北起城东路与中环北路交接点, 南至中环南路与广益路交接点。 中环南路: 东起中环东路与泰宁路交接点, 西至嘉杭路与中环西路交接点。 中环西路: 南起中环南路与桐乡大道交接点,北至城北路与中环北路交接 点。 中环北路: 西起城北路与中环西路交接点, 东至城东路与中环东路交接点。 3、南湖大道:北起中环南路,南至乍嘉苏高速公路南湖出入口站,全长约 7 千米。 4、原 320 国道快速路段 320 国道快速路段,自湘家荡东北至三环路,全长 2.96 千米。 名称方案: 嘉申路。 理由: 此段 320 国道贴近湘家荡旅游度假区和中心城区, 城市发展需要此段路有专用名称。因该路段为通往上海之主要道路,故以两地名 称中各取一字组合成名。 5、其余快速路名称方案及名称含义详见下表。快速路名称规划方案表序 号 1规划名称走向长度(米)宽度(米)起止点23三环东路-为市区 城市的第三条环路故 名。 三环南路-为市区 城市的第三条环路故 名。 三环西路-为市区 城市的第三条环路故 名。 三环北路-为市区 城市的第三条环路故 名。 中环东路-为市 区城市的第二条环路 故名。 中环南路-为市 区城市的第二条环路 故名。南北1073660东西986960 60南北9470北 起 城 东路 与嘉 申 路交接 点, 南至嘉善大道与三环南路交 接点 东起三环东路与海盐大道交 接点, 西至嘉杭路与三环西路交 接点 南起嘉杭路与三环南路交 接点, 北至城北路与三环北路交 接点 西起城北路与三环西路交 接点, 东至城东路与嘉申路交接 点 北起城东路与中环北路交 接点, 南至中环南路与广益路交 接点 东起中环东路与泰宁路交 接点, 西至嘉杭路与中环西路交 接点 子4东西7241605南北4933606东西5604607中环西路-为市 区城市的第二条环路 故名。南北480460南起中环南路与桐乡大道 交接点, 北至城北路与中环北路 交接点8中环北路-为市 区城市的第二条环路 故名。东西459560西起城北路与中环西路交 接点, 东至城东路与中环东路交 接点 91011嘉申路―原为 320 国道其中一段, 因 其为市区至湘家荡旅 游度假区的主要通 道,故以其通往上海 (简称?申? )与嘉兴 各取一字组成路名。 广益路―喻意道 路通达、宽广,益于 城市建设故名。 嘉善大道―以道 路通往嘉善方向故 名。 泰宁路-喻 ?国泰 民安?之意故名。 南湖大道―沿用 现有名称。 嘉杭路―以道路 通往杭州方向故名。东西296124-42西南起三环东路与三环北 路交接点,东北至上海方向 (表中长度至规划线)东西656260西起中环东路与泰宁路交 接点,东至嘉善大道 西南起三环东路与三环南 路交接点,东北至嘉善方向 (表中长度至平湖塘) 北起中环南路与广益路交 接点,南至百川路 北起中环南路, 南至乍嘉苏 高速公路南湖出入口站 北起中环南路与桐乡大道交 接点,南至南郊河 东起中环西路与嘉杭路交 接点,西至桐乡方向 (表中长度至南郊河) 北起三环南路与嘉善大道 交接点,南至海盐方向 (表中长度至规划线)东西57484212南北53196013南北70006014南北28054215桐乡大道―以道 东西 路通往桐乡方向故名。 海盐大道-以道 路通往海盐方向故名29956016南北70060第二节第五十六条 规划原则主干路名称规划1、中心城区道路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 2、对同一主干路上各段名称指位跨度过短的,必要情况下,调整须谨慎。 3、原道路无名称者,规划所拟名称指位跨度宜放大。 4、加强名称指位性,着重反映地理位Z,注意文化内涵。 5、沿路地名适宜作主干路名称的,优先择用。 第五十七条 规划要求城市主干路名称是城市环境、城市风格和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主干道路 名称的规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有明确的指位性,有利于通行与交往。 2、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3、继承历史文脉,发扬优良文化。 4、反映城市性质,美化城市环境。 第五十八条 ?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主干路共有 44 条(段) 。其 具体细节和本规划所拟名称方案见下表(表中的长度、宽度均以有关部门的数据 为准) 。主干路名称规划方案表序 号 1 长度 (米) 2742 宽度 (米) 42规 划名 称走向起止点鸣羊路―道路途经 ?鸣羊(村),故沿用 ? 当地村庄老地名。 2 3 4 茶园路―已为标准名 称。 东方路―已为标准 名称。 昌盛东路-已为标 准名称 昌盛北路-已为标 准名称 昌盛中路-已为标 准名称 昌盛南路-已为标 准名称 塘汇路―已为标准名 称。 城东路―已为标准名 称。 f里街―已为标准名 称。 山茶路-道路途经 ?山茶浜(村),故沿 ? 用当地村庄老地名。 面丈路―道路途经 12 ?面丈港? 故沿用当地 , 河港老地名。 南北 1488 42 道 南北 南北 东西 东西 73
42 42 南起塘汇路,北至北郊河 南起勤俭路,北至三环北 路 西起京杭大运河(苏州 塘) ,东至三环北路 西起城北路与昌盛中路 交接点,东至京杭大运河(苏 州塘) 南起杭州塘大桥,北至城 北路与昌盛北路交接点 南起嘉杭路与长水路西 端交接点,北至杭州塘大桥 西起东方路, 东至金家浜 路 西南起中山东桥, 东北至 三环北路与三环东路交接点 西起南湖路与鸳湖路交 接点,东至东外环河 西北起嘉善大道, 东南至 南郊河 北起平湖塘, 南至嘉善大 南北 南起华玉路,北至北郊河56南北4166427 8 9 10 11南北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14 42 42 42 42 42 13青莲路―道路途经 ?青莲寺(村),故沿 ? 用当地村庄老地名。 庆丰路―道路途经 ?庆丰桥(村),故沿 ? 用当地村庄老地名。 双溪路―已为标准 名称。 纺工路―已为标准 名称。 锦带河路―移植使 用嘉兴有影响力的市河 老名称。南北295830北起平湖塘, 南至长水路 北起锦带河路, 南至三环 南路 北起锦带河路, 南至三环 南路 北起f里街, 南至沪杭轨 道交通 西北起中环东路,东南至f 里街14南北69354215 16南北 南北42 4217东西30794218 19 20 21南溪西路-沿用原 有名称。 南溪东路―沿用原 有名称。 凌公塘路―道路沿 ?凌公塘生态保护区? 故名。 由拳路―取嘉兴古 称?由拳县?故名。 长水路―取嘉兴古 称?长水县?故名。 醉李路―取嘉兴古 称?d李? ([公羊传] 称?醉李? )故名。 新气象路―已为标 准名称。 长浜路―道路途经 ?长浜(村),故沿用 ? 当地村庄老地名。 城南路―已为标准名 称。 越秀南路―已为标 准名称。 越秀北路―已为标 准名称。 锦霞路――道路地 处市区最西方, ?晚 寓意 霞西照?之意故名,与 曙光路相呼应。 中山东路―已为标 准名称。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70 1082342 42 24-36 42西起南湖大桥,东至庆丰路 西起庆丰路,东至嘉善大道 西起花园路, 东至青莲路 西起翠柳路与广穹路交 接点,东至面丈路 西起嘉杭路与昌盛南路 交接点,东至南郊河 西起玉泉路, 向东折北至 长水路 北起南溪西路, 南至三环南路 北起城南路, 南至南郊河 北起环城南路与环城西 路交接点,南至嘉杭路 南起广穹路与翠柳路交 接点,北至中山东路 南起中山东路, 北至东升 东路 北起京杭大运河(杭州 塘) ,南至三环西路 东起中山东桥, 西至中环 西路22东西112316023 24 25 26 27 28东西 南北 南北 南北 南北 南北86 1342 42 42 42 28 2829南北30802830东西321242 31 32 33中山西路―已为标 准名称。 文昌路―已为标准名 称。 环城东路―已为标 准名称。 环城南路―已为标 准名称。 环城西路―已为标 准名称。 环城北路―已为标 准名称。 禾兴南路―已为标 准名称。 禾兴北路―已为标 准名称。 城北路―已为标准名 称。 秀洲大道-已为标 准名称。 秀园路-已为标准 名称。 三元路―已为标准 名称。 东升东路-已为标 准名称。 东升西路-已为标 准名称。东西 东西 南北342 28-42 24东起中环西路, 西至往湖 州与高照方向叉路口 东起城南路, 西至锦霞路 北 起 秀 水 桥 西 堍 北 30 米,南至壕股桥 东北起壕股桥, 西南至城 南路与环城西路交接点 南起城南路与环城南路 交接点, 北至城北路与环城北 路交接点 西起城北路与环城西路 交接点,东至秀水桥西堍北 30 米 南起南湖大桥, 北至东升 东路 南起东升东路, 北至三环 北路 南起环城北路与环城西 路交接点,北至北郊河 南起中山西路, 北穿东升 西路至嘉塍公路 南起运河路, 北至东升西 路 东起东方路与塘汇路交 接点, 西至越秀北路与东升东 路交接点 东起城东路, 西至中环西 路 东起中环西路, 西至乍嘉 苏高速公路以西 (表中长度至乍嘉苏高速)34东西14822435南北13552436东西14412437 38 39 40 41南北 南北 南北 南北 南北01 28 42 42 42 4242东西29262843东西48634244东西502442第三节第五十九条 规划原则次干路名称规划1、中心城区道路名称应保持相对稳定。 2、力求与邻近主干路名称的协调。 3、加强名称指位性,注重反映地理位Z。 4、体现区块功能命名。 第六十条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次干路共有 62 条(段) ,其具体 细节及本规划所拟名称方案见下表(表中的长度、宽度均以有关部门的数据为 准) 。次干路名称规划方案表序 号 1 2 3规划名称走向 半环 状长度 (米) 30宽度 (米) 30 24 30起止点曙光路―道路地处市区 东方,寓意?旭日东升?之意 故名,与锦霞路相呼应。西起三环北路折南 向西又向东至三环北路 南起中环北路,北至 三环北路 西南起城东路,东北 至铁水中转港区 西起城东路与创业 路交接点,东至三环东路 西北起城东路与华 玉路交接点,折东至中环 东路 西起勤俭路,东至庆 丰路 北起南溪东路,向南 折西又折北至由拳路 北起南溪东路,南至 嘉善大道 北起南溪东路,南至 五环洞路 北起泾水路东端,南 至三环南路 北起泾水路,南至醉李路 南起景湖路与农翔 路交接点,北至中环东路正原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周安路―道路途经 ?周安 (村), ? 故沿用当地村庄老地 名。 华玉路―取嘉兴籍元代 著名工匠朱碧山(名华玉)名 号故名。 东西4东西2572305 6创业路―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 东大营路―道路途经 ?东 大营?故名。 九曲路―道路途经 ?九曲 港(村),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 地名。 梅泾路―道路途经 ?梅泾 港(村),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 地名。 南江路―道路途经 ?南江 桥(村),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 地名。 东西28 247南北4307328南北4384329南北4964301011 12云东路―取嘉兴籍明代 著名画家姚绶(号云东外史) 南北 名号故名。 景宜路―道路沿途住宅 小区和生态公园相倚, 寓意景 南北 色宜人,适宜居住故名。 东塔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62142830 30 13 。 14 15农翔路-已为标准名称南北4830 28 28南起凌公塘路,北至 景湖路与东塔路交接点 北起中环南路,南至 长水路 西起东塔路,东至云 东路北端 西起南湖路,东至东 塔路与农翔路交接点 西起农翔路,东至南 江路 东起面丈路,向西折 北至南溪东路 东起九曲路,向西折 南至由拳路 西起泰宁路,东至南江路 西起纺工路,东至南江路 西起纺工路,向东折南至 醉李路富润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泾水路―沿用原有名称。 东西 景湖路―道路地处南湖 路东侧, 取通往景色怡人的南 湖春、夏、秋、冬园故名。16东西9552817 18望湖路―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 横港路―道路途经 ?横港 (村), ? 故沿用当地村庄老地 名。 白寺路―道路途经 ?白寺 塘(村),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 地名。 东西30 2419东西23063020 21塘桥路―道路途经?塘桥 港? 故沿用当地河港老地名。 东西 , 文贤路―道路途经?文贤 港? ,故沿用当地河港老地名 万兴路―道路途经 ?万兴桥 港? ,故沿用当地河港老地名 东至路―道路途经?东至浜 (村), ? 故沿用当地村庄老地 名 东西30 3022东西41463023东西304930西起纺工路,东至万兴路24五环洞路―道路途经?五 环洞港? ,故沿用当地河港老 东西 地名 百川路―道路地处城市 未来的客运枢纽, 寓交通四通 八达、川流不息故名。 东西302230西起纺工路,向东折北至 醉李路 北起三环南路,折南 向西至海盐塘 北起南溪西路,南至 文桥路东端 北起南溪西路,南至 三环南路 北起南湖大桥堍呈 环状至南湖大桥堍 北起中环南路,南至 三环南路 西起越秀南路与由 拳路西端交接点,向东折 南又折西至长浜路25 26 27 28 2965 42 42 24 18 18海盐塘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花园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拥军路―为营造双拥模 范城故名。 玉泉路―寓道路周边水 系丰富故名。 翠柳路―地处市区南部 绿楔规划范围, 形成色彩植被 系列故名。 呈 环状 南北30南北461830 31银杏路―地处市区南部 绿楔规划范围, 形成色彩植被 系列故名。 金桂路―地处市区南部 绿楔规划范围, 形成色彩植被 系列故名。南北182530北起长水路,折南向 东至长浜路 北起城南路,南至三 环南路 北起洪兴路,南至吉 杨路 北起京杭大运河(杭 州塘) ,南至广穹路 北起洪高路,西南至 秀园路 西起花园路,东至农 翔路 东起花园路,西至拥 军路 东起海盐塘路南端, 西至玉泉路 东起南湖大道,西至 玉泉路 东起南湖大道,西至 玉泉路 东起南湖大道,西至 玉泉路 东起南湖大道,西至 玉泉路 东起南湖大道,西至 玉泉路 东起环城南路,西至 环城西路 西起金桂路,东至翠 柳路 西起银杏路,东至翠 柳路 西起嘉杭路,东至翠 柳路 东起中环西路,向西 折南至文博路西端32南北23452833 34新洲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市场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聚贤路―地处秀洲工业 区用地范围内, 以集聚人材之 意故名。 烟雨路―道路临近南湖 和途经?烟雨小区?故名。24 2835南北 东西0 87 57 36 24 46 24 28 24 30 30 30 24 30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广场路―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 文桥路―道路途经?刘文 桥(村),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 地名 珠庵路―道路途经?珠庵 (村), ? 故沿用当地村庄老地 名 庄前路―道路途经?庄前 桥(村),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 地名 马塘路―道路途经?马塘泾 港? ,故沿用当地河港老地名 石隆路―道路途经?石雪 港?和?隆兴(村),各取首 ? 字组成路名。 四联路―道路途经?四联 (村), ? 故沿用当地村庄老地 名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 东西斜西街―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 红松路―地处市区南部 绿楔规划范围, 形成色彩植被 系列故名。 绿杨路―地处市区南部 绿楔规划范围, 形成色彩植被 系列故名。 紫竹路―地处市区南部 绿楔规划范围, 形成色彩植被 系列故名。 龙凤路-该路途经?龙凤 浜(村) ?故沿用当地村庄老 地名。 东西46东西9593047东西 东西 折南 北26104248318024 49文博路―道路地处高教 园区范围, 以培养博学知识的 人才之意故名。东西192728东起中环西路,西至 龙凤路南端 东起越秀南路与由 拳路西端交接点,西至锦 霞路 东起秀清港,西至乍 嘉苏高速公路以西 (表中长度至秀新路) 南起环城南路,北至 北丽桥 南起北丽桥,北至中 环北路 南起城北路,北至三 环北路 南起昌盛中路,北至 三环西路 南起吉杨路,北至昌 盛中路 北起洪兴路,南至亚 厦路 东起洪兴路,呈半环 状至洪兴路 东起禾兴北路,西至 北郊河 南起中山东路,北至邮 电路南端折西至和睦桥港 东南起f里街,西至 勤俭大桥 东起勤俭大桥,西至 中山西路交接点50广穹路―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 运河路―道路临近京杭 大运河,以打造运河文化故 名。 建国南路―已为标准名 称。 建国北路-已为标准名 称。30004251东西338034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南北 南北75 991 2 28 28 28 24 24 24 24 30 28禾平街―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华云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常秀街―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新秀路―已为标准名称。 南北 长虹路―已为标准名称。 半圆 环云海路―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 南北 洪波路―已为标准名称。 折东 西 勤俭路―已为标准名称。 东西6124292462洪兴路-已为标准名称。东西575628第八章第六十一条 保护价值地名文化保护规划?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 ,这是联合国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第 6 号决议对 地名的物质性、社会性和文化意义的定位。 展示地名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能激发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众,特别是 青少年爱家、爱乡的自豪感,激励人民更加努力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热情,是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乡土教材。 嘉兴市内存在着大量古地名及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它们遍布在河渠、 湖泽、风景点、名胜古迹、纪念地、古遗址及街巷等各个方面,是嘉兴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名人辈出的地理标识和生动写照; 有的古遗址虽在历史沧桑中湮废了, 唯一只留下了其名称,使后人能凭借这些名称,忆起历史的记而寻觅其踪迹。大 量古老地名的存在, 剖视了嘉兴不同时空的文化层面,是展示嘉兴历史的漫漫长 卷,也是活生生的时空民生画卷,理应作为嘉兴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第六十二条 保护原则1、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以保护促发展。 2、通过多种途径、形式和方法的保护措施,形成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地名 文化保护体系。 3、能保留的坚决不改,可移植的科学移植,宜派生的合理派生。 4、建立地名文化遗产的地理标识体系,是落实地名文化遗产地理标识的系 统工程。 5、结合?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古城格局保护、 历史街区保护、文物古 迹保护、自然环境要素保护、人文环境要素保护等,进行与之相应的地名文化的 保护。 6、在对市区内的古地名、老地名深入研究、考证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 出有充分理论依据的地名文化保护名单,加强对历史地名保护的针对性。 第六十三条 1、全面保护 按国家关于地名文化保护要求,对在保护范围内的地名,从维护和开发两个 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2、重点发展 在适宜的环境下,对某些受保护的地名,就地进行派生,进一步扩展地名文 化。 3、大力弘扬 对受保护的地名实施地理标识工程(包括彰显性弘扬和记忆性弘扬) ,全面、 广泛树立受保护地名的地理标志,以具体的实物形式向社会展示。 地理标识工程, 既包括对现仍沿用的古地名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设立 彰显性的地理标识,又包括对曾经长期使用、但后来消失了的有彰显价值的古、 老地名。 标识的内容,应包括地名、产生年代、名称出典和含义、曾使用的其他名称 保护策略 (对已经消失但有彰显价值的地名,还应有消失的原因和年代) 。 4、继承创新 开发能体现嘉兴特点的新地名,与维护具有嘉兴特点的古地名、老地名,是 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和保护地名文化遗产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因此,在保护 古老地名的同时,更应当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目前正在产生的新地名。 应当从民族文化的高度, 对新产生的地名,立足于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文脉 和传统的地名命名理念,拒绝不符合民族文化的?洋??怪??空?名称,创造 、 、 出符合民族文化的、能使其长久存在的新地名,也是保护地名文化的基本举措。第六十四条保护主题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历史悠久之古城,物华天宝之禾城,贸易兴盛之商 城,人文荟萃之文城,革命传统之名城,运河孕育之水城?为主题。 第六十五条 1、保护范围 按国家关于地名文化保护的要求确定地名的保护范围, 凡符合保护条件的地 名都要进行保护。 2、保护的内容 (1)地名的书写形式和当地方言读音、普通话读音; (2)地名指位的地域(或实体)的专有性和稳定性。 3、保护重点 老城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区、自然风景保护区中的古地名和有丰富历史、文 化内涵的老地名,必须进行重点保护。 第六十六条 1、保护范围?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老城格局保护控制区,指环城河以内的城市中心保护目标老城地名格局保护区域。这一范围内的古地名、及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地名的数量最多、密度 最大,是展示嘉兴历史、彰显嘉兴人文的重要文化层面。应结合这一区域的老城 格局保护,对现有古地名、老地名布局的历史面貌进行保护和控制。 风景名胜区、度假区、古迹等符合保护条件的地名都属保护范围。 2、保护对象 (1)中心城区内已确定为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名称 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处,市级文物 保护单位 23 处(详见附录三) ,以及?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具有保 护价值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 (2)已列入各级文保单位及尚未列入文保单位,但极具保护价值的地名 从遗存时间认定,则包括使用 100 年以上街(路) 、巷(弄) 、桥梁、河港、 亭台楼阁、园林、景观景点名称、寺院庙宇名称等。如梧桐树街、府南街、子城、 瓶山、范蠡湖、南湖、西南湖、觉海寺等名称,以京杭大运河及 8 个放射状水系 为纲的大量水体名称等。 (3) 其他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地名,如 8 个名人故居名称等各类纪念地名称。 第六十七条 1、保护范围 指散布在老城区以外的城镇、 农村、 风景区、 旅游区中符合保护条件的地名, 以及尚未形成保护区域,但属于应保护的个体地名。 2、保护对象 (1)中心城区以外已确定为国家、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名称, 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处,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 17 处(详见附录三) 。 (2)根据地名可考的诞生、使用?年龄? ,按 100 年至 300 年的地名、300 (含)至 1000 年的地名、1000 年以上的地名等三个层级,分别采取宜保护、重 点保护和控制保护等不同力度的保护。 时空是最有说服力的检验。 现仍使用的千年以上的地名,都具有极其强盛的 生命力,这类地名在本市保留虽然不多,但它们是嘉兴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 民族文化的宝贵化石,是本市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无形资产,必须倍加保护。 如嘉兴、长水、由拳、d李、秀水、嘉禾等。 个体地名的保护第六十八条保护要求和方法1、对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实施保护,应采取以下措施: (1)稳定不变法 即对某些古、老地名严格保持稳定,长期延用,不轻易更改。 (2)移植保护法 在城镇建设发展中, 确需改造原名称所指称的实体时, 宜将其名称就地移植, 作为其他新的地理实体的名称。 (3)派生发展法 对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老地名,在原实体周围派生其名称。 (4)普遍设Z地名标识法 具有悠久历史的风景点、名胜古迹、纪念地、古桥、古河渠、古足迹、古遗 址或现存的古老街巷在建设中已经消失的古城门、古地名,凡能确认其地理位Z 的都应设立标志牌,以彰显其历史、文化的背景、内涵和弘扬本市悠久的历史传 统文化。 2、有效提高新产生地名的质量,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构建能长存的地名网 络。 3、拒绝外来语地名和毫无实际地理含义的、洋腔洋调的名称,维护地名文 化的民族性。第六十九条分期实施目标1、地理标识工程 对现有受保护地名的地理标识,应保持与本规划的分期实施目标相适应:即 规划近期( 年)对老城区内受保护的地名分期分批树立彰显性标识; 规划中期( 年)对城镇中受保护的地名分期分批设立标识;规划远期 ( 年)对所有散布在农村中受保护的地名设Z展示标识。 风景区、度假区等受保护的地名标识,随景区的建设开展。 2、保护地名的移植和派生,根据城市分区规划,同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并按城市建设的进度,适时实施。第七十条 1、价值彰显历史地名作为文化遗产,有的地名曾经长期存在,后来因历史的原因更名,或随着实 体的消失而湮废。 但它们对展示嘉兴的历史和文化,反映曾经存在过的社会民生 等, 仍有标识性的意义, 对这样的历史地名, 也应予以挖掘, 并进行记忆性保护, 以彰显嘉兴的历史和人文。 实施这一措施,经费支出不多,但可有效增加老城区内历史、文化和古代民 生的游览、观赏点,增强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是一笔宝贵的旅游资源。应 成为实现嘉兴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方法 对符合上述记忆性保护的地名,在原遗址处设立标志。其内容包括名称、含 义、原指称实体的规模、景观面貌、建设与消失年代及其原因、其他与之有紧密 联系的内容。 3、对象 (1)嘉兴古城的春波门、澄海门、通越门、望吴门等四座城门、天星湖等; (2)筛选古城内著名的、主要的桥梁或桥梁遗址设碑,以反映旧时嘉兴城 水系四通八达的历史景观; (3)古街巷、古手工作坊、百年老店、老字号、亭台楼阁、古寺院庙宇等 遗址,以展示古代民生画卷。第九章第七十一条地名标志体系规划地名的指位导向体系1、指位导向系统 为满足经济运行、 社会交往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必须建立地名的指 位导向系统。 地名指位导向系统,主要指由各类地名标志牌总和构成的地名标志系统。 地名标志是一个地方、一个实体的地理标识。地名标志体系,实际上就是一 种地理标识体系。 地名指位导向体系是地名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指位导向体系构成 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名标牌 指位导向体系由以下各类地名标志构成: (1)城市行政区域界位、城镇街巷、住宅区、自然村屯、主要道路、桥梁、 广场、公园名称标志; (2)纪念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各类自然地理实体等名称的标志; (3)台站港场等大型基础设施、某些行政企事业单位及大型、高层楼宇名 称标志; (4)沿街巷院落、门户的门牌、住宅区内的楼(幢) 、单元、户室编号牌等。 以上 4 项中, 3 项为地理实体的名称标志;第 4 项为编码系统的地理实体 前 单元的名称与个体地理实体编码的组合标牌(以下简称?数序地名标牌? ) 。 第七十二条 地名标志内容及规范 城乡?国家标准的定义: ?凡在 公共场所使用以标示地理实体专有名称为主题的牌子? ,均为地名标志。1、名称指示标志 名称指示标志,应有标准名称及名称的汉语拼音,有的应附加方向指示等。 名称书写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使用规定的字体。 名称(包括专名和通名)的汉语拼音,必须按?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方案?的 规定进行拼写,对其通名不应以英文译写。 2、数序地名标牌 数序标牌包括街巷门牌和住宅区内的楼(幢) 、单元、户室、楼层等牌。 街巷门牌, 必须有街巷的标准名称及规范的统一排序号码。 住宅区的楼 (幢) 牌必须在标准地名的基础上,设Z统一按自然数排序的编号。 名称的书写应使用规范汉字,使用规定的字体。 排序数码应以地名主管部门编制的为准;数码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并使用规 定的字体。 3、规范数序地名 市区道路门牌号、住宅区和商务建筑物的楼(幢) 、单元、户室和层次牌号, 必须由地名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和设Z,擅自编号无效。门(楼)牌号以自然数连 续编排,不得跳号、漏号、断号和挑号,不得用英文字母替代阿拉伯数字。第七十三条 1、种类数序地名系统数序地名的种类包括: (1)以主地名按数序派生的次级道路或支路(巷、弄)名称。 (2)以街路(或巷)为编码系统编制的门牌。 (3)以住宅区为单元编排的楼(幢) 、单元、户室号、楼层号等。 2、门牌号码编排原则 (1)根据市区街区状况的实际,确定合理、可行的编排方法:护城河以内 区域,沿街商住门户密集,宜采取等距离编号法;护城河以外,包括南湖新区和 秀洲新区的行政区、经济开发区内,沿路单位、楼宇之间平面距离较大,宜采用 等距离与集合式号码配赋相结合的方法。 (2)同一条路街(或巷)门牌的编排,由起始端向另一端顺序推进。 (3) 对双侧街区, 路两侧应单双分列, 号码以道路走向为准按左单右双 (或 反之)编排。编号应不重、不漏、不跳、不挑;对单边街,号码在有街区的一侧, 以自然数连续编排。 (4)门牌号码应以最简捷的纯自然数编排,不应在号码中夹杂标横杠等符 号及其他文字(如支、副、甲、乙等字和后缀的数字) 。 3、选择编号起始端的原则 (1)按通用规律选择 在一般情况下, 街巷门牌号码的编排起始端按从东向西、自南而北的规律选 择。这适用于街路基本定型,或者其未来的延伸发展方向符合上述规律的情况。 环城河以内的多数次要道路,其起止端基本稳定,在进行街巷门牌整顿时, 宜采取该方法。 (2)按发展延伸方向选择 从城市规划和建设实际出发,以道路基本稳定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编排。如 对老城区向外延伸的道路, 不论道路未来向何方向延伸,都应以靠近老城区的一 端作为该路门牌编号的起始端。 第七十四条 1、中心城区 (1)街路或(巷)牌:除在街路或(巷)两端必须设Z外,凡与其他道路 相交叉的路口均应设Z, 相邻交叉口间距较长的还应增加指示牌,逐步达到沿路 两侧每 200-300 米设一个指示牌。 (2)门牌:根据每条街路上门牌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 行必要的整顿、调整,提高其规范化水平,消除存在的弊端,以方便社会使用。 (3)楼(幢)等牌:完善住宅区楼(幢) 、单元、户室、楼层牌的设Z;大 的住宅区宜在主要出入口设Z住宅分布平面图。 2、南湖、秀洲区和嘉兴经济开发区 (1)街路或(巷)牌:对辖区新开发的道路,应及时设Z国家标准的路名 指示牌。生活区应加大标牌设Z密度。 (2)门牌:依法对住宅小区门(楼) 、单元、户室、楼层牌号的规范管理, 按照国家?城乡地名〃标牌?要求进行设Z。 (3)新开发道路设Z地名标志要规范统一。路名牌的规格、款式等必须与 老城区保持一致。市区道路两侧门牌的材质、规格、工艺必须保持一致,住宅小 区楼(幢)等牌适当允许个性化设计,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地名标志的密度要求第十章地名调整优化原则根据市区地名网络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地名的稳定性、适应性和 地名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权衡,提出对地名的调整优化。 对地名的调整, 城市主要是道路名称的调整;小城镇则还涉及其他类别地名 的调整。 本章主要制定对城市道路名称的调整策略。第七十五条 1、调整原则调整原则和调整对象(1)在维护地名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局部和个别调整。 (2)充分尊重当地单位、居民意愿 对近年来社会人士反映较多的道路名称,通过公示,广泛听取意见后,决定 是否调整。社会反映不大、使用没有太多不便的地名不调整。 (3)根据旧城改造建设进程和需要,逐步提出调整意见,分期实施地名调整。 (4)提高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列入调整的地名,必须通过深入考证,确认和 鉴别其文化价值后,谨慎处Z。 (5)对需要调整名称的道路和新的统一名称,尽量在已有名称中选取(利用全 称或部分字词),一般情况下不要彻底更改。 (6)新的名称应尽量与所在区域地名的共性特点保持一致, 以加强该区域地名 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2、调整对象 (1)名称含义不适宜保留的。 (2)社会交往使用不便的。第七十六条调整时机对于确定要调整的道路名称,应选择恰当的调整和更改时机: 1、以个体为单位,根据建设发展实际,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调整。 2、社会反映普遍,且沿路单位和市民达成调整共识的,可先行一次性调整。第七十七条名称优先择用理念应综合以下诸因素,全面权衡后决定取舍: 1、名称使用时间久远的; 2、名称知名度较高的; 3、沿路单位居民住宅密集的; 4、名称反映当地历史或特点,有较深厚的文化沉淀的; 5、原名称所指道路跨度较大的; 6、有利于消除重名、音近的; 7、有利于与周边路名协调的; 8、条件相近时,主城区地名保留优先。第七十八条避免全新命名应尽量保留原地名的部分词素,避免全部重新命名。但当被调整的各个名称 完全不宜继续留用除外。第十一章第七十九条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加强市区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在本规划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市区地名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是贯彻落实 地名总体规划和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 按本规划的各项原则和规定,与城市分区规划配套进行地名分区规划编制, 形成指导原则统一、 由大框架到详细规划的地名规划体系。要求在市区地名总体 规划指导下,深化各区分区规划及详细规划。第八十条建立贯彻规划的规章制度为规范地名管理与相关部门的审批行为,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形成良 好的工作机制,确保本规划的贯彻执行,拟对下列事项作如下规定: 1、规划与建设主管部门应在每年年末(或下年初) ,将纳入下一年度(或当 年) 在市区范围内规划的工程计划抄告地名主管部门,确保工程开工在向社会公 布前, 审定有关地名或建筑物名称;在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由地名主管部门参与 并签署意见。 切实做到工程立项时有标准地名,工程竣工后有地名主管部门按国 家标准编制、设Z的地名标志,否则,不能通过该工程的综合竣工验收。 2、规划与建设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市地名主管部门提供分期实施规划,使地 名主管部门能提前做好地名命名 (更名) 和宣传等相关工作。 在审议城市规划时, 应通知市地名主管部门派员参加,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更好地开展地 名命名(更名)工作。 3、各级财政应结合实际,安排年度地名管理、地名标志设Z和维护更新所 需经费 30-50 万元,为地名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4、户籍管理、身份证发放、工商、税务登记(年检) 、国土管理登记、房地 产管理与交易、邮件投递、电信通讯、水电登记、信托保险、广告发布等管理部 门及单位在办理相关手续, 宣传部门、 广播电视、 报刊杂志等在新闻报道宣传中, 凡涉及地名、门(楼)牌号的,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划和?嘉兴市地名管理办法? 、 ?嘉兴市区门牌管理实施细则? 的有关规定,一律使用经过批准的标准地名和规 范编制的门(楼)牌号。 5、加强对门(楼)牌号码的依法管理。根据市政府?门牌号码由地名主管 部门负责编制、设Z和管理?的规定,凡在市区范围内新开发的住宅小区、沿街 建筑物及用户的门(楼)牌号一律由市、区地名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编制设Z和核 发门牌证。 其中, 中心城区和嘉兴经济开发区管辖范围由市地名主管部门负责编 制、设Z和发证;中心城区范围以外区域,由南湖、秀洲区地名主管部门负责编 制、设Z和发证,并报市地名主管部门备案。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编 号和设号。公安、建设、房管、国土、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有关证、 照时,凡涉及地名、门(楼)牌号有不一致或不明确事宜的,必须凭地名主管部 门提供的标准地名、门牌证或相关证明办理有关手续。 6、凡市区所有建筑物开发商,必须在工程立项时到地名主管部门办理该项 目标准地名的申报手续。 工程竣工验收前须到地名主管部门办理该项目门楼、单 元、层次、户室牌和沿街商铺门牌的编制、设Z手续,依法缴纳地名标志工本制 作费等。否则,按?嘉兴市地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第八十一条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地名的命名、更名(调整)一、中心城区所有道路、桥梁、居住区、广场、绿地、公园、高层和大型建 筑物(构筑物) 、专业市(商)场等命名、更名(调整) ,必须遵守以下程序: 1、凡涉及上述各类地理实体进行地名命名、更名(调整)的相关行政管理 部门和单位,应在项目立项时或更名(调整)前,向市地名主管部门提出地名命 名、更名(调整)申请,并提供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和项目规划平面图,由市地名 主管部门审核把关。 2、根据?嘉兴市地名管理办法?和本规划的规定,凡申报地名的专名、通 名有不符合命名原则条件的,如专名同名、同音或有损国家尊严的,花园无花、 广场无场、 大厦不大等通名达不到规范的量化标准,市地名主管部门要求申报部 门和单位重新对地名进行调整,否则不予受理。 3、对符合地名命名、更名(调整)条件的,由市地名主管部门召集市地名 专家小组进行审查、论证,并向社会公示。对审查或公示有异议的地名,市地名 主管部门及时向申报单位反馈信息,并对地名进行调整。 4、由市地名主管部门将地名命名、更名(调整)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经 市政府批准的地名为标准名称,受法律保护,并向社会公布标准名称。 5、由市地名主管部门向申报单位核发?地名使用批准书?及向其所在区政 府、嘉兴经济开发区、街道办事处、市有关部门、单位抄送?标准地名使用通知 书? 。 6、由市地名主管部门按国家标准,负责编制、设Z门(楼)牌号和路名牌 标志。 7、风景名胜区、纪念地、古迹、台站、港、场、水体等名称,由其主管部 门提出,征求市地名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市政府审批。 二、中心城区范围以外的地名命名、更名(调整) ,由区地名主管部门负责 审核,并在区政府批准后报市地名主管部门备案。第八十二条加强地名管理,明确审批权限根据?嘉兴市地名管理办法?对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原则,结合本规划要 求,在本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线(含中山西路西止点,包括该路北至新 塍塘和高照港、南至京杭大运河)内,地名命名、更名(调整)由市政府统一审 批;规划范围线以外区域,地名命名、更名(调整)由区政府统一审批。市、区 两级地名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管理范围、权限和职责,各司其职,确保规划的贯 彻执行。第八十三条完善地名标志的设Z地名标志是标准地名提供社会使用的最直观、实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地 名标准化成果的重要措施。 市区范围内的各类地名, 必须设Z相应的地名标志牌。 地名标志的规格和形式,按国家和省统一规定执行。新的地名正式产生后,要尽 快设Z地名标志。 在现阶段已设Z的街路和建筑物标准地名标志的基础上, 根据旅游城市和历 史文化名城的需要,扩大对所有居民区、广场、公园、河流、桥梁、名胜古迹、 古遗址、纪念地和风景区等名称标志的设Z面,做到有名必有牌,并附相关的文 字说明,以提升城市历史、文化的品位。第八十四条加强对地名拼写国家(国际)标准的管理地名的拼写是国家主权、尊严的象征,必须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 74 条中列出的各类地名的专名和通名,都应使用国际通用的、我国地名的单 一罗马化――汉语拼音方案进行拼写,而不是罗马字母的其他任何译写方案,不 允许对通名以英文译写。在口语场合,可以英文对通名进行说明。 允许在规定的地名标牌牌面外,用英文标明?Place name plates? (地名标 牌)?Road name plates ? , (街牌)等,以引起外国友人的注意。 街路地名标牌中指示方向汉字(东、西;南、北)的下面,允许增加英文标 注(缩写) 。第八十五条启动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拓展服务领域,确保地名信息、要素的权威性、 现势性,是提高管理效率,贯彻实施本规划最科学、快捷的有效措施。为此,要 全面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建立健全市区地名数据库和市、县(市、区) 地名信息网络。在政府网上公布地名审批目录,供各部门审批办理有关证、照手 续时参考,实现信息互联、资源共享。搞好地名信息的普查更新,为规划方案的 调整、续编提供资料依据和基础准备。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地名网站、地名热线 (问路电话) 、地名光盘(电子地图) 、地名触摸屏等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第八十六条完善地名档案管理,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地名档案是在地名工作中产生、 形成的, 是地名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凭证。 搞好地名档案资料的收集和管理,确保地名档案的完整性、实用性、现势性,是 促进地名成果转化,开展全方位社会服务的有力保证。为此,一要健全完善地名 档案管理制度,分类收集整理原始地名档案资料,维护地名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做好编目、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二要不断充实和丰富地名档案资料、及时修订 和更新地名资料、适时编篡出版地名录、地名志、年鉴、行政区划图等,为社会 提供服务。 第八十七条加强地名使用的社会监督检查,提高管理的权威性加大地名标准化的宣传,加强社会使用对地名的监督、检查,提高地名工作 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是推进地名标准化、 提高管理权威性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求: 1、地名主管部门和市、区级新闻媒体、报刊,要加大对地名法规、规划及 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以增强本市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地名大局意识和法制 观念的认识。 2、提高地名工作的透明度,促使群众由关心到知情,进而支持、配合地名 管理工作。 3、健全对地名密集出版物(如地图等)出版前和新闻媒体发布广告前的地名 审核工作, 杜绝非标准的或错误的地名以讹传讹;加强对地图等书刊中地名拼写 的检查、监督,杜绝通名英译的地图书刊等流行于市。第八十八条有计划地实现地名的调整根据城市开发建设的进展, 按本规划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订出分类调整的具 体计划、有步骤地对老城区及小城镇原有地名进行谨慎地调整,确保如期、稳步 实现规划的调整目标。 小城镇的地名变动影响面小,对其调整可以较大幅度进行,要求在 2010 年 前全部完成。第十二章第八十九条附 则市属各县、市的地名命名、更名(调整)和地名管理参照本规划的相关规定执行。第九十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和规划图件组成。第九十一条本规划经嘉兴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后生效。第九十二条本规划的解释权为嘉兴市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门。 附 录: 一、 名词解释层次化、系列化和地名系列区块结构三个概念,是当代 地名构建的新要求,是满足城乡现代化建设需要,是地名保 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其目的和归 宿仍在加强地名的系统性和区域的宏观指向、指位作用和功 能,以更好的方便社会使用。1、层次化 地名的层次化,指地名组成结构上,由同属类地物的规模、等级、景观等因 素,所决定的相应地名用词上的不同等级。 2、系列化 地名的系列化,指在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地名群体中,同类或不同类,同一 层次的或不同层次的地名, 在语词来源、 含义或字形存在某种共性, 或反映相同、 相近特征,从而显现名称组团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3、地名系列区块 地名系列区块,指地名规划中所划定的、要求地名体现某种规律、特 征的,或遵守所设计的地名命名采词主题的区域。二、 嘉兴市区部分老地名摘编 天宁寺街传西汉辞赋家严助故宅在此。唐建为寺院,宋定名天宁寺,曾有宋 徽宗题字。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对严助有记载。精严寺街古街巷之一。因寺得名。寺已废。精严寺始建于东晋原名灵光寺,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改称精严寺。太平天国后重建,范围北至今勤 俭路,南抵精严寺街,东近少年路,有房舍数百间,为嘉兴近代最 大寺庙。五十年代末逐渐拆除,文革前曾列为县文保单位。县前街街在明清时秀水县署前, 昔称秀水县前街, 后简称今名。 又称直街。 街两侧为唐以来的嘉兴府学,即嘉兴府孔庙。原有不少石碑,已移 人民公园保存。小西门横街其西端与环城西路交接处,为嘉兴旧城之小西门。原名柳岸,习称 小西门。小西门始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 。唐代小西门一带有 爽溪水西寺, 相传唐宣宗为太子时曾隐居于此。 这一带是宋嘉禾亭、 古月波楼、金鱼池(金鱼院)的遗址(在原地区卫校一带) ,历史 上曾有秀州名酒,名?月波? 。金鱼池是有记载的我国历史上最早 发现金鱼之地:明嘉靖?赵图记? 、宋陆蒙老诗、 ?方舆胜览?和至 元?嘉禾志?等对金鱼池均有记载。荷花堤为宋元v年间知州令狐挺所辟, 河面甚阔, 广植荷花。 明许恂如 ?秀 州百咏?注文提及。地名沿用至今。塔 弄此巷在明前名塔儿弄,沿称数百年。因巷西段有砖塔,故名。塔名 同官,也作铜官或铜棺,又名孩儿。初建约在五代或北宋,毁于文 革初。百福弄百福弄前身为百福坊,1929 年图载为百福巷弄。至元?嘉禾志? 将百福坊列入嘉兴府城七十四坊,并指明该坊通天庆观(后来的城 隍庙) ,坊名为?申以百福?之义。是市区现以宋、元坊名作为街 巷名称的少数街巷之一。 天籁里 名虽不古,但独有文化内涵。原惯称此地为安乐桥 1 号。该里地近 项家漾,明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建有天籁阁,至今著名中外,故用 天籁作里名。 项所收藏之珍品,有些仍存于故宫博物院和其他博物 馆。 道前街 平家弄 干戈弄 竹篱弄 因街处旧杭嘉湖道台衙门前,故名。1929 年图有载。 东起少年路,西止禾兴路。据地方志记载,元、明时已有此称。 东起少年路,西止禾兴路。据地方志记载,元、明时已有此称。 元代称竹邻里,清初称竹邻街,1929 年图上为竹林巷弄。东起建 国路,西至少年路。 西仓弄 西道弄 杨柳弄 清代官府粮仓曾设此,故名。在建国路北段西侧。 弄处旧杭嘉湖道台衙门之西,故名。 南起丁家桥河下,向北折,西止人民路,包括原?当弄? 。古时弄 内园林多杨柳,故名。1929 图上为杨柳巷弄。 天后宫弄 醋 弄 汤家弄 古栈弄 郑家埭 原为天妃宫所在地。南起丁家桥河下,北止姚庄路。 南起郑家埭,北止勤俭路。1929 年图上有载。 传明代汤勤曾居此,故名。南起中山路,北止中和街。 在塔弄东段北侧。原有典当估衣栈房, ?估??古?谐音成今名。 、 东起秀州路,西止人民路。因该路中段原有?谭祠? ,祠内园林在 上世纪初花木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