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一个五立方米的园柱形状的包米栈子咋整?

当前位置: >>
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清丽湖州》指导纲要
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清丽湖州》指导纲要(试行) 湖州,是长三角中枢的唯一以太湖命名的城市。湖州,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 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她似一颗詹用髦橄馇对谔习丁 为了让湖州中小学生了解和认识湖州(家乡)人民近年来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大城 市,实现大跨越”的理念,以“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加快实现湖州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 崛起”的战略,向着“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目标,加速构建自然风光、历史人文、现代文明相融 合的和谐大城市;了解和认识湖州(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进 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志向。为此,开设地方课程《清丽湖州》*。 一、指导思想及开发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来自本土、面向本 土、服务本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掘湖州丰富的教育资源,注重与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多 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究,建设一套融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地方课 程,以满足本地学生发展需求。 (二)开发理念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深入地了解湖州、认识湖州,激发他们酷爱自然、热爱湖州、 报效家乡、服务人民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成为一位合格的公民,并为日后的进 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坚持“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利用湖州自然环境、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建设成就、时代新风及著名人士等课程资 源,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环境和情感的体验,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强调 知识的系统和完整。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需求,积极倡导以实践、体验、感悟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 生在“趣”中学,在“情”中做,在“意”中行,促进知识学习和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为持续发展打好 基础。 2、确立“创新为重”的人才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基于湖州未来建设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都应有利于新型人才的 培养。 教材采用主题活动的形式编排, 并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提倡对某一问题有不同见解、对同一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策略) ,在某些 学习内容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3、体现“实践为主”的教学观,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课程引导学生亲近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实践活 动既包括掌握乡土知识、探索科学规律和人文内涵的探究性活动,又包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性活动。实践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逐步融入社会,增强社 会适应能力。 二、总体目标及课程内容 (一)总体目标 1、认识湖州,热爱家乡。通过了解和认识湖州,增强学生酷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 民的情感。 2、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与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关 系的认识,树立“生态湖州”“人文湖州”“数字湖州”“平安湖州”的环境意识,逐步树立自我与家乡 、 、 、 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感和科学发展理念。 3、注重实践,完善自我。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主、合作、尊重他人和积 *“清丽”取自宋末咸淳进士戴表元(,浙江奉化人)所著《湖州》诗“山从天目成群出, 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1 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 4、提高素养,学会做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做一个合格的湖州市民。 (二)阶段目标 3-6 年级 1、初步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能利用家乡的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初步认识环境 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境。 2、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以及英雄人物、人文景观、土特产品、风俗习惯、社会新风等,增 强对民族和家乡的自豪感。 3、初步了解家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热爱家乡、建 设家乡的感情。 7-9 年级 1、了解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明确家乡环境与个人成长的相互关系。 2、了解家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在中华文明进程和家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和主要贡献。 3、关注家乡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形成促进家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珍惜家乡资源、保护家乡环 境、维护家乡安全的自觉行为。 4、了解家乡经济增长和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提高今后建设家乡、促进家乡 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 1、两个年段。根据湖州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文化、科教发展的历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拟分 3DD6 年级、7DD9 年级两个年段编排课程内容。 2、三大板块。每个年段又分三大板块和若干主题。 第一板块:湖州的“自然与地理环境” 。主要包括湖州区域、气候、地质、生物、人口、交通和环保 等。让学生从中熟悉个人生活、活动区域范围和特征,了解家乡区域变化和政区沿革,了解家乡社会生活、 风土人情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特征和态势。 第二板块:湖州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主要包括民间故事、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风俗习惯、 时代新风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家乡近代人类活动的情况,认识家乡著名人物和事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 人新事新气象。 第三板块:湖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教进步、旅游资源等。让 学生从中了解家乡人口、城市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家乡资源、环境特点,以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 谐社会的方略。了解家乡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收集家乡教育、科技发展情况及对家乡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经济建设成就及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 三、课程特点及编写体例 (一)课程特点 1、地方性与时代性交融 课程反映丰富的乡土内涵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内容涉及湖州历史和现实的方方面面, 具有较强的地方 性;课程努力反映湖州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成就、新面貌,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将及时补充反映湖 州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教材编写时应在地方特色中体现鲜明的时代精神,注重教育 手段的现代化,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1 世纪的湖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课程要及时吸收和补充湖州人民“建设大城市,实现大跨越” 和“让湖州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湖州”新举措、新进程。在有条件的学校,注意让学生学习用英语表达 和交流。 2、综合性与专题性兼容 在课程内容上,涉及湖州自然、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等各个方面,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课程取材上,立足湖州,整合各县、区的乡土教育资源,既有全市中小学都要教学的共性内容,又有供 不同地区学校选学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内容。2 在课程结构上,采用主题单元形式呈现,在每个主题单元中,又融合多学科知识,给学生编织了认识家乡 的知识网络,以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与能力。 3、科学性与趣味性渗透 课程在陈述区域性乡土知识科学性的同时,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表达形式上注意远近相照、事 理交融、动静交替、图文并茂、情趣盎然。 4、探究性与接受性结合 课程在学习方式上,坚持探究性与接受性结合。倡导以专题研究为形式的探究性学习为主,指导学生 实地考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感悟体验。同时兼容以文本对话为形式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引导学生 自主阅读教材、报刊和查阅网站,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启迪智慧,开发潜 能,激活思维,形成能力,发展个性。 (二)编写体例 课程在编写上纵横兼顾,即在以学习专题形式反映家乡内容时,兼顾各年级间学习内容的衔接,兼顾 各县、区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 1、纵向层进 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对象,3DD9 年级每个学年一册课本,共 7 册,按学生认知水平和探究 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3--9 册相对独立,7-9 册在 3--6 册的基础上作适当拓宽、 深化,形成螺旋式上升。每一册安排 3--4 个学习专题,一般情况下,其顺序大致从自然风物到历史人 文,再到社会经济。 2、横向组块 课程以“自然和地理环境”“历史与文化”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等三个专题呈现。每个专题中又分 、 若干小专题,每个小专题再分几个层次。 (1)3-6 年级由读图时间(主题导入) 、画里画外(主题诠释) 、自主空间(主题拓展)等三个层次 组成。每个层次的涵义大致如下: DD读图时间(主题导入)。以学生生活经验和乡土教育资源特点为依据,创设主题学习情境,提供某 些学习素材,揭示主题的内涵,从而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DD画里画外(主题诠释) 。根据主题学习任务,开展收集有关该主题学习资料的活动,从主题的纵 横、类别等几个方面,或主题内在的苦干层次诠释学习内容,重视素材的积累,丰富对家乡的认识。 DD自主空间(主题拓展) 。围绕主题学习,做到边收集、边动手、边动脑,在动静交替中加深对家 乡的情感。配合主题学习内容,提供某些学习资源,如提供参考书籍名称,或提供有关网站等,在表述上 使用“查一查”等。 在上述学习内容中,插入某些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 ,以丰富主题学习内容。 (2)7-9 年级由今日话题(主题导入) 、说文解图(主题诠释) 、自由天空(主题拓展)三个层次组 成。每个层次的涵义大致如下: DD今日话题(主题导入) 。从家乡自然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专题学习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 生成专题学习的需求,明确学习任务。 DD说文解图(主题诠释) 。根据专题学习任务,提供有关背景材料、阅读材料,注重主题的纵向和 横向的逻辑展开,扩大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丰富对家乡的认识,加深对家乡的情感。 DD自由天空(主题拓展) 。在专题学习中,制定或提供较为具体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开展具有 选择性学习活动;在成果呈现与交流中,逐步养成自主、合作、尊重他人和积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配 合主题学习内容,提供某些学习资源,如提供参考书籍名称,或提供有关网站等。 在上述学习内容中,插入某些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 ,以丰富主题学习内容。 (三)教材纲目 见附后《清丽湖州(3―9 年级) 》体例与篇目安排表(略) 四、实施建议及评价革新 (一)编写建议 1、凸现育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的理念。育人为本应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上。开发和3 编写教材时,应重视选择体现人和自然和谐、人和社会和谐、人与自我和谐的素材。具体应注意在反映经 济建设成就时要关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平安湖州建设等;在反映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时要关注其 历史延革和教育价值取向等。 2、选择具有地方性与先进性的内容。撰写地方性素材时应坚持“古为今用,他为我用”的原则,注 重内容间的纵(过去-今天-明天)横(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与历史资 源、本地资源与周边资源等)联系,努力从老资源中发掘新亮点,从传统素材中发掘科学性和先进性。为 便于学生日后的英语表达和交流,对某些知识、名称应配上英文。 3、留有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要正确处理知识呈现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内容设计要有一定 的弹性。编写教材应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从学生的生活引入,使学生产生学习、活动的需要,明确学习、 活动的任务;提示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提供相关的支持材料,如背景介绍、阅读文本、相关网站等; 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和交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呈现的方式丰富多彩与螺旋上升。编写教材应按学生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由近及远、由浅入深 地安排教学内容。7DD9 年级整体布局并适当分段,形成 3DD6 年级和 7DD9 年级两个循环。编写时注 意内容的贴近性、综合性与层次性,小学应以图画为主,叙述的文字应该浅显易懂,初中适当增加文字叙 述内容。教材呈现应努力做到图文并茂,串珠成线,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读性,学生爱学,教师乐教。 5、全市性内容和区域性内容两兼顾。教材采用主题单元方式编排,既有通用内容,也有选学内容(一 般安排在最后部分) 。通用内容是涉及湖州和学生发展的重大主题,每个学生都需要了解。选学内容一般 是区域性较强的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教学,并为学校课程的开发留有空间。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教学中不仅是 科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还要体现自然、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关系,体现道德、科学、艺术的整合。 2、 本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强调在“学做”“参观”“考察”“调查”和“探究”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 、 、 、 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注重活动的实效。组织开展种类活动,要注意师生安全。要注意发 挥学生家长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的某些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建议在家长帮助和指导下进行。 3、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鼓励学生自己参与活动设计, 自己确定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等。 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建议。要多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的机会,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4、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及时补充湖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使教学内容 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县、区和社区以及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教育资源,使教学过程具有开放性。 (三)评价革新 1、 重视激励评价。 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发展性; 要以三个维目标为基本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尤其要重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 、 2、注重过程评价。评价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可以采用日常观察、成长记录、活动成果(文章、作 品等)展示等评价方式。不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要突出学生参与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结合进来,把教师评 价、家长评价和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结合起来。 4、定性定量结合。评价中实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提倡采用鼓励性评语。4 《清丽湖州》七年级教学参考第一课文化古城教学要点 理解湖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探究城市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湖州具有 代表性的历史遗址及其它们所属的年代,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出示湖州行政区划示意简图,标出各个重要遗址的分布。了解湖州或自己所属地区县城的历史演变。 穿插讲述古代地方官吏的勤政事迹,增强本课内容的生动性。 资料和注释 春申君 春申君,姓黄名歇, “战国四君子”之一,以礼贤下士、门客众多而著称。黄歇学识渊博,善于辞令。 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臣风范,为太子熊完的继位以及他日后的赫然崛起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太子 熊完继位后称楚考烈王,黄歇任令尹(相国) ,并得到“春申君”的封号和淮北十二县的封地。 他兴修水利,造福一方。在今上海、苏州一带,治理申江,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为许多山、水、地方命名,如江苏省阴县君山也叫黄山,今天上海简称为申,都是 因纪念黄歇而得名。2002 年 9 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 。 《钱山漾发现大型完整聚落建筑基址》(湖州在线新闻网 ) 湖州在线讯:正在进行中的钱山漾遗址考古发掘,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经考古人员一个多月的抢 救性考古发掘,钱山漾遗址获得阶段性重大发现。昨天,考古队领队、省考古所副研究员丁品欣喜地告诉 记者,目前,考古人员已在一处人工营建的土台上发现了规模大、相对完整的马桥文化时期的聚落,这在 整个太湖流域尚属首次发现。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土台北部发现了大规模的建筑基址,这在太湖流域的史 前考古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对破解距今 4000 年前后的古文化聚落形态提供了很好的实例。这很有可能为 揭开良渚断层之谜提供佐证。 ■大型完整聚落扎根人工土台 昨天下午,记者闻讯后赶到考古现场,发现近千平方米的地面全被挖成一个个二三米深的大土坑,20 多名农民正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挖着泥土。有 3 位工作人员正在测量绘图。在考古现场,领队 丁品副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次发掘区域是在 1956 年、1958 年钱山漾首次发掘点的南面 350 多米,目前发 掘面积 1200 平方米,可以确定,这是个难得的土台型遗址,古人就生活在这个人工营建的土台上面。 考古专家目前已探明:土台范围约 3500 平方米。现在发掘的 1200 平方米仅是土台北面的一部分。在这个 土台上,是一处大型、较为完整的马桥时期的聚落,“这在整个太湖流域尚属首次发现。”考古专家称,整 个聚落有房子、有水井、有灰坑,还有排水沟等等。布局、设施都十分齐全。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挖掘的 深坑里,有许多排列整齐的黑色柱洞。“柱洞是房屋柱子留下的遗迹。”在考古人员的指点下,可以想象得 出,这些木柱加上茅草就是排排房子,村落中湖州先民们当年的生活情景仿佛展现在我们眼前。 目前,考古人员已经清理出明确的房址就有 2 座,灰坑 110 多座。考古人员从灰坑中出土了马桥时期的陶 器、石器 200 多件。随着考古的进程,考古人员估计收获还会增加。 ■“特大套”居室太湖流域罕见 令考古人员兴奋的是,在这个人工营建的土台北部,发现了红烧土基槽和柱洞为主要构成的大规模建 筑基址,这足以震动整个考古界。目前清理出的这一基址东西 25 米、南北 12 至 15 米,占地约 300 平方 米,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基址东西共 3 间,南北进深 2 至 3 间,北面被宋代的地层破坏。而令人惊奇的是, 这个红烧土建筑基址的年代被马桥的灰坑打破,目前考古人员断定肯定早于马桥时期的聚落,大约距今 4000 年前后。但由于考古工作仍在继续,这个基址的具体年代、建筑形态、文化归属尚难确定,但可以肯 定的是, 这个长方形的“特大套”的建筑居址在整个太湖流域中十分罕见。 对了解距今 4000 年前后的古文化5 聚落形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良渚后期至马桥时期的建筑基址十分少见。”考古人员称,居住在这个“特大套”居室的是一般老百姓 还是特殊阶层的人,尚不清楚。“目前揭开的只是最上部的堆积,不排除以下有更早的堆积和更丰富的内 容发现。” ■湖州地区无疑是马桥文化中心区域之一 对于古人为何营建土台生存,考古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当时的气候环境有关,太湖流域地势低洼,有些地 方甚至是沼泽,不宜居住;其次可能与当时的社会行为模式、宗教信仰有关。 丁品说,钱山漾遗址不远处,是此前发掘过的毗山、千金塔地遗址,考古探明都属马桥文化时期,“如 此集中无疑证明湖州地区将是马桥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但作为良渚文明后继者的马桥文化,内涵却在 太湖流域没有找到答案。良渚文明为何发生突变?江南青铜文明代表的马桥文化的生存环境、聚落形态和 社会结构又是怎样的?省内考古专家认为,解开这上结谜团,钱山漾遗址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点。 钱山漾的发现,初步展示了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祖先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也显示其在太湖流域史 前文化考古中的独特价值。 湖州历史沿革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楚考烈王十五年 (公元前 248 年) 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 , 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 602 年) ,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 州之名从此始。解放后,先后设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治所长期设在湖州。1983 年 10 月, 实行撤地建市,撤嘉兴地区,建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 1988 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 年设立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 年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 设立吴兴、南浔两区。 湖州历史沿革简表 年 代地属勾吴 太伯开辟吴地,湖州即“三吴”之一 置菰城县,为春申君封地 于菰城置乌程县 吴王刘濞封地内 孙皓设置吴兴郡 废郡置州,废乌程、武康、长城(今长兴)等县合置湖州 复置湖州,领乌程一县 领乌程、长城、武康三县 改湖州为吴兴郡,改临溪县为德清县 复改吴兴郡为湖州 领乌程、归安、长兴、安吉、德清、武康县 省下废州,置路,湖州路,领一州五县,即长兴州、 乌程、归安、安吉、德清、武康县 改湖州府,领乌程、归安、德清、武康县 领乌程、归安、德清、武康、安吉、长兴县 领安吉州、孝丰、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县 领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县 吴兴县 湖州解放 嘉兴专区辖吴兴、长兴、嘉兴、嘉善、桐乡、崇德、 撤销湖州、嘉兴两市 6 复长兴州为长兴县 升安吉县为安吉州,领孝丰一县,仍隶湖州府 改安吉州为安吉县, 与孝丰县并编湖州府 撤道废府,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 乌程县东南十五乡划出,分置归安 县,归安县始设于此 升长兴县为长兴州 以“德清山”而命名史实备注夏(公元前 21 世纪) 商(公元前 12 世纪) 周 春秋战国(公元前 248 年) 秦王政 二十五年(公元前 222 年)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 195 年) 三国(公元 266 年)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年) 唐武德四年(621 年) 唐武德七年(624 年) 唐天宝六年(742 年) 唐乾元六年(758 年)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 年)防风氏在今德清县武康境内建国 吴太伯与弟仲雍奔荆蛮, “勾吴” 自号 “三吴”指苏州、湖州、吴江 因泽多菰草,故名菰城 以乌申、程林两家善酿酒而得名 德清县莫干乡境内有刘濞采铜铸钱遗址 取吴国兴盛之意 因滨临太湖而得名元元贞六年(1295 年)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 年) 明洪武二年(1369 年) 明正德二年(1507 年)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 民国元年(191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年 4 月 27 日) 1950 年 德清、海宁、海盐、平湖县 1951 年 1953 年 1958 年 1978 年 1979 年 1981 年 1983 年 1988 年 2003 年 恢复湖州市建制 嘉兴专区,辖 2 市 17 县 湖州改县属市 嘉兴专区更名为嘉兴地区辖 10 县 恢复湖州市建制 撤消吴兴县并入湖州市 湖州市辖德清、长兴、安吉 3 县,城区、郊区 2 区 辖德清、长兴、安吉 3 县,湖州市直管乡镇 湖州市辖德清、长兴、安吉 3 县,吴兴、南浔两区 撤消嘉兴地区,湖州升地级市 撤消城、郊区建制,实行市直接领导乡镇体制 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 兴、南浔两区 地区驻地迁湖州 安吉、孝丰、武康、昌化、余杭、於 潜、临安县划入附:“智慧场”1 答案 城墙和护城河 城墙向外突出的部分 城外靠近城门的一带地方 城门两边的望楼 城墙 “古代城墙谯楼的作用”城垛 城阙 城垣 城池 城关 主要用来了望。第二课鱼米之乡教学要点 了解湖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了解“苏湖熟,天下足”的含义;知道什么是 “效益农业”。 教学建议 1、了解为什么从唐代起,湖州的“米市”、“鱼市”会日益兴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 美誉是怎么得来的? 2、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走走,体验、感受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资料和注释 1、《湖鱼文化》(张前方著 三秦出版社 2003 年版) 2、湖州塘浦圩田系统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资料来源:中国水利网) 是什么将曾经地广人稀的湖州变成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文化之邦的兴盛靠什么滋养?这 就是被我国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誉为“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湖州古代水利工程――“塘浦圩田 系统”。 目前,由浙江省湖州市水利专家陆鼎言主持研究的“塘浦圩田系统”,已被列为该市科技重点项目。 据了解,其部分研究成果将随大型纪实片《黄金水道》于本月在央视播放,同时该项目也正积极向上一级 部门申报,以早日撩开其神秘的面纱。 打开湖州地图,不难发现,自长兴至吴兴的太湖南岸,有一条条规划有序如梳齿般繁密的河流,此即 叫“港” (又叫“浦”。一条条“港”之间又有一条条横向连接的横港(又叫“塘” ) ) “塘浦圩田” ,就是港圩田,它是在纵横塘间,利用开挖土方、筑堤建圩,构成位位相接的一种棋盘 式结构的水网农田系统。它也为明清桑基鱼塘的最终形成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打下扎实基础。由于这项 自春秋战国始筑,至唐、五代初具雏形的人工水利工程兴起和发展,使拥有高达 50%以上面积湖泊湿地和 地广人稀的太湖流域,逐渐成为“苏湖熟,天下足”和“国之仓庾”高度发达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在 1991 年治太工程以前还保存完整的 73 塘浦圩田系统, 目前港虽已减至 50 多条, 但仍与太湖紧密7 相通,加之有塘等 5 条骨干横塘的连接,使该系统至今仍发挥完好的行洪、通航等作用,浇灌着湖州的富 足与文明。 塘浦圩田系统能在太湖南岸完好保存、发展至今,而太湖北岸的江苏在北宋后期就衰败解体,主要 原因有:湖州的圩田以自然圩为基础,规模比江苏小得多,比较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宋室南渡后,湖 州是漕粮的主要产地, 故朝庭对此系统的维护修理特别重视; 从工程体系来看, 太湖南岸各?港入湖口门, 都设有涵闸节制,从而形成纵横交错、蓄泄自如、调控有力的网状水系,使圩田能排能灌能引能降。为了 便于通航和山水渲泄,还间隔设置小梅港、长兴港、合溪港、夹浦港等 8 条骨干排洪通道。 陆鼎言说,他之所以对此系统将会引起世人瞩目、并可能成为“世界遗产”抱有信心,主要是它符合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三个条件:唯一性、保存的完整性、现在仍具有生命力。中国古代水利系统很多,但 像这种相对成熟,又比较系统完整又科学的工程系统较少,到如今只有湖州的仍保存完整。而且至今还在 发挥着巨大作用。像“塘浦圩田系统”骨干之一的水路?塘,航线上又称“长湖申”,现在每年承受运力高达 1 亿吨。而历史上,“荻塘帆影”是一景,现在它仍是省级文保单位。至于塘浦圩田系统对“鱼米之乡”湖州 的形成,对“文化之邦”文明的滋养,是有目共睹。第三课塔地遗址教学要点 了解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 3 个典型时期的年代、出土的典型文物; 塔底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哪里? 教学建议 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了解、掌握 1-2 个在本地的历史遗址的大体情况,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围 绕“了解历史,保护文物”各抒己见。 资料和注释 千金塔地遗址神秘何在(2005 年 08 月 19 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些天,随着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塔地遗址被列入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直播的重要内容,塔地 遗址成了众人关注的热点。塔地遗址究竟有何神秘之处?今天,记者冒着大雨,现场走访了我省有关的文 物考古专家,以解观众之谜。 塔地遗址位于千金镇东南约 3 公里。这里原是一整片标高 1.7 至 3.6 米的桑地高墩,总面积 10 余万 平方米,其中心区域被村民称为“塔地”,故专家将其命名为“塔地遗址”。遗址分布范围非常广,虽然 计划挖掘是 5000 平方米,而实际上它的分布范围达到了 10 万平方米,目前考古已经发掘 1300 平方米。 千金,以汉代藩王刘濞谋反前在此铸钱而得名,与德清、桐乡这两个良渚文化重点分布市县相邻。从 目前综合试掘结果和现场采集的陶片分析,专家认为塔地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属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 也存在于更早(6500 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及更晚期的周代印纹陶文化的堆积。可以确认,这是一 个延续时间长、文化堆积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遗址。从出土的百姓生活用品研究作出的判断,它们应该属 于良渚文化的晚期,这也是塔地遗址的研究价值所在,它填补了良渚文化晚期研究的空白,对年代学研究 有极大的价值。 早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千金镇商墓村泾堂墩遗址就出土了璧、环、锥等良渚玉器。而在此次出土 的文物中有一样形状特别的陶器,它的名字叫红陶规,其实它并不是这个地区固有的东西,而是属于山东 地区史前文化的陶器,是彩绘陶罐的一种,这应当可以说明良渚文化晚期,这里与中原地区已经有频繁的 文化交流。 塔地遗址距离钱山漾遗址仅 10 公里,人们有理由对本次考古发掘满怀期待;湖州市郊的下菰城、邱 城是两大江南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址,据考证钻探,它们的始筑年代应在马桥文化时期,但作为 良渚文明后继者的马桥文化的内含价值在太湖流域没有找到完整答案。良渚文明为何发生突变?作为后继 者的江南青铜文明代表的马桥文化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聚落形态和社会结构又是怎样的?专家认为, 解开此谜团,希望在湖州,而塔地遗址是一个重要的点。另外,千金镇勾城村又是越王勾践时留下的古城 址。离这两遗址不过数公里的塔地遗址对于探索良渚文明在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吴越争霸的历史史迹有着 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刊载于浙江日报 2004 年 6 月 25 日)8 浙江千金塔地遗址有望解开良渚遗迹之谜( 千龙网) 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 土层中同时埋藏着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遗迹,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器皿及古 人尸骨?? 昨天上午,作为 2004 年中国最重要考古发现之一的千金塔地遗址发掘工作,成为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 会的重要项目。金报记者来到了直播现场,全程见证并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记者目击发现三千年前平民墓葬 千金塔地遗址位于湖州千金镇东南 3 公里处。镇上的人们听说该遗址的发掘由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 是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的重要项目之一后,一大早就赶往塔地遗址。为了防止出现交通意外,交警在 3 公里外就设卡拦截,禁止闲杂车辆进入。记者只能徒步赶到挖掘现场,塔地遗址被村民及镇上赶来的人围 了个水泄不通。 ●现场陈列着十几个发掘方坑 在警戒线封锁的范围内,陈列着十几个已被初步发掘的方坑。记者看到,坑里有痕迹清晰的楼梯、整 齐排列的土坜、保存完好的尸骨以及一些瓦罐、土盆之类的文物。在数十位工人发掘遗址的同时,专家们 用竹签和刷子对露出地面的文物进行进一步发掘。 ●一具男性尸骨保存十分完整 一具已经初步露出形状的古人尸骨成为考古专家们发掘的重点。据专家介绍,这具尸骨距今已有数千 年的历史,但是其牙齿和骨骼保存得十分完整。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是一具男性的尸骨,根据其脚下的陪 葬品判定,该男性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浙江的空气湿度和土壤酸度都比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尸骨还能保存得这样完整,可以说是一个奇 迹!”该次发掘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芮国耀说。据介绍,这具尸骨全部发掘完毕后,将被送到文物研究所作 进一步的年代鉴定,并最终整体移存到博物馆。 ●目前发现的主要是平民墓葬 据现场的考古专家介绍,塔地遗址应该由较大规模的居住区、墓葬区等部分组成,在目前发现的文物 中,主要是平民墓葬,陪葬品多为生活用品,有大量陶器,并有少数玉器,其中陶器做工粗糙。目前的考 古发掘已进入第二阶段。 ●埋藏两大文化遗迹 对于目前发掘出来的文物,省市联合文物考古队领队芮国耀研究员面对媒体采访时说,其间有比较完 整的良渚文化晚期的陶器、石铖、石锛等,陶器中有黑皮陶双鼻壶、盆、尊、豆、罐和夹砂红陶鼎等;马 桥文化堆积中,有灰坑、水沟等居住遗迹,出土了印纹陶罐、提梁壶、原始瓷碗、杯、盅、纺轮、网坠等 20 余件陶器。这里发掘出来的许多遗迹在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据此他们推断:在那个时期,文 化交流活动已经相当频繁。 村民回忆土地平整“整”出遗址 塔地遗址原本属于一个名叫千金村的村落,在遗址被发现前,这是一片村民们劳作的农田。 村民老姚家与遗址仅十步距离,说到塔地遗址被发现的整个过程,老姚显得很激动:“以前我们在这 里种过很多作物,日积月累下来,田地表面出现了许多土墩。为了便于耕种,我们要求对其进行土地平整。 大概在今年年初,镇里调来了几辆推土机,挖掉了土墩,也挖出许多硬物:陶瓷碎片、有花纹的石头等, 数量挺多的。当时我们并不在意,把他们扔在一边。今年 2 月份,专家过来看后说,这可能是一个埋藏了 几千年的古代村落遗址!直到这时我们才回过神来,原来我们挖出来的都是国家文物,是宝贝呐!” 大量裸露在外的器皿残片、 陶片和灰坑等文化遗迹, 引起了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关注。 今年 2 月 9 日, 湖州市文物保护部门派出 6 人考古队,选择两个 5 米×10 米的探方,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试掘,同时对整个 塔地遗址进行选点钻探。今年 4 月 9 日,5000 平方米的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据了解,这 是湖州市建国以来面积最大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专家震惊有望解开良渚之谜 塔地遗址的发现让考古专家为之震惊,它到底有什么文化价值?对此,专家的回答是:千金塔地遗址 将成为解开良渚文化之谜的关键,让数千年后的人们重新认识那段文明。 据专家介绍,千金塔地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 6500 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及晚期的周代印文陶文化、汉六9 代的文化堆积,跨度大约为 3000 年。太湖流域史前文化最典型的三个时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 和良渚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痕迹,而且文化堆积也相当非富,范围也很广。而在太湖流域至今仍未找 到答案的良渚文化的后续―――马桥文化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一系列代表江南青铜文明之 谜,也有望在塔地遗址寻根究底。“现在只是开始,我相信随着进一步的发掘,会有更多有价值的文物出 土,也让良渚文明之谜,慢慢掀起它神秘的面纱,重现数千年前的文明。”芮国耀领队说。 发掘工作年底结束 塔地遗址计划发掘 5000 平方米,目前已发掘 1300 平方米,清理了 25 座墓葬,核心区域发掘估计在 8 月结束。到今年年底,整个发掘工作将全面结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们有信 心将千金塔地遗址全部发掘出来! 记者获悉, 湖州市政府已经拨款 263 万元专门用于塔地遗址发掘的专项经费, 湖州市副市长丁文贲说, 遗址开发后作为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观。 [视频]千金塔地遗址考古发掘(来源:中央电视台 湖州电视台 发布时间:) 参考书目: 《走进塔地》第四课金钉子教学要点 什么是“金钉子”?长兴金钉子的地位。 教学建议 简要描述地球的地质年代,知道长兴煤山剖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几件化石。 资料和注释 什么是地质遗迹?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谢登科)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动 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包括旅游中的山水名胜、自 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和人类开发利用 地质环境、地质资源的遗迹以及地质灾害遗迹等。 地球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中, 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 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地层剖面、 地质构造、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水体和地质灾害遗迹等,其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价值 的,便成为人类所关注的地质遗迹。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构造形式多样,地质遗迹丰富多 彩,是世界上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有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云南的石林、安徽的黄山、广东的丹霞 地貌等地质遗迹,都以独具的特色,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地质遗迹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永远在地球上消失;而 不合理的开发,也会使其改变原貌,失去原有的魅力,丧失原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克服急功近利、不讲科学、 不按规划、不合理开发地质遗迹的短期行为,打击破坏地质遗迹的违法行为。 我国已建地质遗迹保护区 52 处。 新华网北京6月27日电(记者谢登科)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27日说,中国政府历来注重对46亿年 地球历史自然作用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积极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据最新统计,目前已建地质遗迹 保护区52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19处,市、县级23处;规划拟建地质遗迹保护区325处。 据介绍,除专门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外,我国地质遗迹还广泛分布在各类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 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中。在全国926处自然保护区中,含地质内容的自然保护区约160处。在国家公 布的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许多风景名胜区以名山、名湖、河流峡谷、岩溶洞穴、瀑布泉水、 海滨海岛等为主体命名,和地质遗迹密切相关。在全国512处各类风景名胜区中,地质遗迹的名胜区可 达半数以上。我国已建的9种类型森林公园的地貌主体皆与地质遗迹密切相关。 此外,在我国已公布的 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有15处为古猿和古人类遗迹。 依其形成原因和自然属性, 我国地质遗迹可分为标准地质剖面、 著名古生物化石遗址、 地质构造形迹、 典型地质与地貌景观、特大型矿床和地质灾害遗迹等6种类型。根据我国各种地质遗迹资源的赋存条件和10 区域特点,可将全国分为几个规划区:东北山地及松嫩平原区; 华北、辽河平原、晋冀山地及辽东山东 半岛区;陕甘黄土高原区;华东、中南丘陵山地及海岛(台湾、海南岛)区; 四川盆地、丘陵及云贵高 原区;内蒙古东部、中部干旱草原区;内蒙古西部、宁夏、河西走廊及新疆荒漠草原区;青藏高原高寒荒 漠草原区。 这位负责人说,我国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先后制定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 自然保护区的规定》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法规。自1985 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地质 自然保护区天津“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后,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立得到较快的发展。第五课治水英雄教学要点 湖州的地形地势。东、西苕溪概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湖州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 教学建议 读图,熟悉东、西苕溪的发源、流域、支流。参观当地一个水利工程。 资料和注释 太湖流域水系 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水网地区,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河道总长度有 12 万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河 道长度 3.2 公里,在广大平原区构成网络状,称为&江南水网&,是太湖流域自古以来的水利基础。流域内 河道水系以太湖为流域的中心,分上游和下游两个系统。上游有发源于天目山南北麓的苕溪水系,发源于 湖西茅山及界岭脚下的南河水系及洮鬲水系;下游主要为平原河网水系,东部以黄浦江为主干,称黄浦江 水系(包括吴淞江) ,黄浦江是流域重要的排水通道和航道;北部沿江水系,主要河道有浏河、望虞河、 锡澄运河、德胜港、九曲河、大运河等 18 条河道通长江,并与河网相通;南部沿 杭州湾水系,主要为人 工开挖疏浚的入杭州湾的河道,有长山河、海盐塘、盐官下河和上塘河等;此外有直接通东海的有大治河、 金汇港等。 现将流域内各分支水系叙述如下: A、苕溪水系:流域内最有代表性的山区性河流,发源于浙西的天目山南北麓,分东苕溪和西苕溪两 支,两溪在湖州会合后由小梅口、新港口、大钱口等注入太湖。苕溪水系向东通过塘等河道与杭嘉湖平原 水网相通。 B、南溪水系:发源于宜溧山地和茅山丘陵地区,主流由东坝以下的南河、宜溧河、北溪组成,经西 稹⑼稹⒍穑谔挚谧⑷胩 C、洮杷担悍⒃从诮彰┥缴铰觯阏蚪⒌ぱ簟⒔鹛骋淮鹆旮谄戮读鳎韬餍詈笥梢 兴百渎港、直湖港等入太湖。 D、合溪水系:发源于苏浙皖交界的界岭山地,汇合界岭南坡各路山水,由夹浦港等注入太湖。 E、黄浦江水系:为流域最下游的一个水系,是太湖径流的主要出路。它的上游有三支,北支为斜塘、 泖河、拦路港、太浦河,分别与淀山湖、太湖相通;中支为园泄泾,上接俞汇塘;南支为大泖港,承接杭 嘉湖南部来水。三支水流在米市渡以上汇合,至下游汇苏州来水,最后在上海吴淞口注入长江。 黄浦江是一条中等强度的感潮河流,潮流界一般可上溯至淀山湖及浙沪边界,湖区界可达苏嘉运河平 湖塘一带。 F、地区性沿江水系:包括从镇江到浏河一线联接太湖和长江的南北向一系列河道,如九曲河、德胜 港、锡澄运河、望虞河、常浒河、白茆塘、七浦塘、杨林塘、浏河等河道。 其中,苕溪水系坡陡流急, 洪水凶猛,是太湖洪水主要来源;黄浦江水系是本区主要排水河道,它承泄太湖流域来水量 70-80%;太 湖水系中太湖是本流域最大的自然调蓄水库,吞吐着全流域的洪水。 本区人工河道最大的为江南运河(京杭运河江南段) 。它北起镇江的谏壁,经常州、无锡、苏州、嘉 兴直至杭州,全长 312 公里,由它贯通了流域内河湖和长江,在太湖流域的排水、灌溉、运输中起着十分 重要作用。其它的人工河道有太浦河、望虞河、长山河等。 流域内水网密布,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湖泊率约为 8%。在太湖以东分布有阳澄湖群和淀泖湖群、阳11 澄湖群包括阳澄湖及其周围的昆承湖、鹅真荡、盛泽荡、金鸡湖、独墅湖等,淀泖湖群包括淀山湖、澄湖, 及其周围元荡、白蚬湖、三白荡、汾湖、长漾等。太湖以西分布有洮韬海ㄤ韬爸芪У亩 稹⑼稹⑽稹⒙砉础⑶实吹取L饔蚝醇蟹植荚诹饔蛑胁亢投浚缘餍钐饔蛩科 很大作用。按照水系特点,本流域可划分如下 5 个区: f1 以太湖水面为主的太湖区; f2 以苕溪水系为主的浙西区; f3 以南溪水系、洮杷滴鞯暮髑 f4 以地区性沿江水系为主的武澄锡区和阳澄区; f5 以黄浦江水系为主的杭嘉湖区、淀泖区、浦西区和浦东区。 苕溪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东、西两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 想仿,又称姐妹溪。 东苕溪,又名龙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个支流组成,在浙江省东北部, 而以南苕溪 为正源。源出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山峰海拔 1166.8 米,南流折东流,与中 、北苕溪会合后,流至 瓶窖称东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汇入,至德清县城,左有 湘溪、余英溪汇入。德清至湖州左 有埭溪汇入。解放后建东苕溪导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导流 经横山、鲍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长桥与西苕溪 汇合。 东苕溪杭长桥以上有流域面积 2267 平方千米,干流长 165 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48.7 立方米 /秒, 年径流量 15.4 亿立方米,自然落差 524 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1.54 亿立方米,可能开发 装机容量 0.35 万 千瓦。已建成水电站 2 座,总装机容量 0.27 万千瓦。 西苕溪,又名龙溪港,因在湖州城区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两源,西溪为正源, 源于浙江 安吉和安徽宁国两县交界的天目山北侧南北龙山之间的天锦堂,山峰海拔 1415 米, 东北流至安吉县塘浦 乡会合南溪后始称西苕溪。 两源合流后,水分两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间原为西苕溪干流,后遇大水,干流改道, 逐渐淤小。1954 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乌象坝,故道成为该坝的灌溉总渠,沿故道已有黄金坝等 8 条引水 灌溉堰坝。故道东北流至安城,复与南支汇合。 ? 南支原系一小沟,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遇大水被冲开成为西苕溪干流。从塘浦村东流 至姚 家桥附近,侵占原大溪下游河段,至洪渚渡,有许溪、递溪合流之水从右岸汇入。至安 城镇西苕溪由山 溪性河道变为平原河道,故道从左岸汇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经石路村,东 流经胥仓桥、徐家雨言 门、 土斗水桥,至湖州市与东苕 溪汇合。 干流总长 145 千米,流域面积 2274 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52.0 立方米/秒,自然落差 297 米,水 能理论蕴藏量 1.38 万千瓦,年径流量 22.6 亿立方米。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东、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后,向北流 15 千米,歧分为数十条港娄,分别经由环城河、小梅港、新塘港、 长兜港、大钱港、横港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经浙西低山丘陵区,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 特征。天 目山区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径流丰富,苕溪年径流量达 39 亿立方米。下游进入 杭嘉湖平原,水流平 稳,河道曲折,支流发育,河段宽 80~160 米,水深约 7~8 米。昔日流 域内水患灾害频繁,1949 年以来, 在东西苕溪上游营建大型水库多座, 年,又先 后完成东苕溪导游工程和东西苕溪分流入湖工 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并兼有航运、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 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饱含历史文化底蕴的三合乡(.cn
20:20:19 德清新闻网) 三合乡确实是一块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风水宝地。 史志记载,远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是“防风氏国”神守之地,可前几年修建杭宁高速公路时, 省考古所的专家,又在二都寿昌桥附近发现了马家浜文化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带孔石刀和石锛以及 手制陶器。这说明,六千多年前,这里就是我们的先民生养憩息的地方了。12 这里有文字记载,是从二千五百多年前战国时撰写的《国语?鲁语下》开始的。孔子说“昔禹致群神 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有客问“防风何守”?孔子答“汪芒氏之君也, 守封禺之山者也。 ”孔子的这些话,后来被《史记》《说苑》等书辑录,流传更广。韦昭(三国时吴人) 、 后来注释《国语》 ,明确指出: “封禺之山在吴郡永安县” ,这就坐实在三合乡的二都了。两千多年来的文 字资料仅此而已,而民间流传的众多口碑却历久不断。 十多年前,三合乡先后协办了两届“中国防风神话学术研讨会” ,从此各地的神话、传说和专家的研 究成果,逐步揭开了防风氏的神秘面纱, “迎来了防风文化研究的春天” (澳大利亚籍华人谭达先博士语) 。 防风氏不是虚无的神话人物,而是“历史与神话交融”的真实人物。因为史前人物防风氏是用“讲故事” 的方式用“口舌叙述”的方法流传下来的历史人物(中科院著名历史学家、博导杨尚奎语) 。他是一位与 大禹同时代的治水英雄,虽被大禹错杀,几千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忘记他,三合乡二都附近的人民,迄今 每年的八月二十五(农历)都集会纪念这位英雄的祖先。他的祠庙,虽屡经圮毁,却一再修复。唐天宝六 年,封山改名防风山,山上的防风洞(一名蝙蝠洞) ,传说是防风氏生活和著书的地方。山上景物多处, 历来有“封山八景”之说。明代还有唐尧臣的别墅,有楼五间,藏书万卷,号称“万卷楼” 。惜今旧址难 觅。 山下有一个广袤九里的风渚湖(包括上渚湖和下渚湖) ,也叫九里湖,因为在县城武康的东南,过 去也有人叫巽渚湖。它不仅是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也是古人,特别是宋代人争相游历的风水宝地。北 宋著名词家、知县毛滂,至少来过三次,先后以《上渚湖》《游下渚湖》《清明过下渚湖》为题,留下了 、 、 三首吟咏风渚湖的诗(见《毛滂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南宋著名词家姜夔(白石道人)在他的词序中, 就一再提到: “明年平甫初度(生日)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 “五年后,复 与俞商卿、张平甫、 朴翁自封禺间同载诣梁溪” 。清代著名戏剧家洪N“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的 诗句,近年已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是康熙时武康知县吴康侯在《封山记》里的赞叹: “湖上豸山,东西 映带,藕花菱叶、溶 平波,假东坡、和靖二公,筑堤移柳、栽梅放鹤,曷亚荷花十里,桂子三秋耶” ! 他的意思是如果有苏东坡、林和靖这样的名人在这里留下一点史迹,并略加修饰,风渚湖的风景与名声哪 里会比杭州西湖逊色呢! 吴越国王钱未显达时,曾在“封禺二山”间的防风祠祷拜、许愿:如果他年飞黄腾达,要扩大重建防 风祠。后来他叱咤风云,威震江南,成了“天下兵马都元帅、吴越国王” ,便把原在二都缸窑后面“乌墙 头”南面(尚有遗址)的防风祠搬迁到今天的防风祠来,规模比原来大了几倍,并于建祠后五年(931) 立了一块“新建风山灵德王庙记碑,今碑仍竖立在防风祠前,是目前我省少有的千年古碑。 三合乡的上杨村,是一座计筹山,它是春秋时越国大夫计然在这里为越王勾践筹划国计而得名。计然 是范蠡的老师。相传越王用其计,遂成霸国。 《史记?货殖列传》载: “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武 ” 康县志》说他在此“隐居久之,成道仙去” ,似乎他还死在这里。元代著名道士杜道坚(南谷子)在此修 道,他的道徒周德芳及当时名人刘基(伯温)都有诗吟颂。据传山上旧有圆通庵,庵内有石池,池中有石 龟和无尾螺,山顶还有炼丹台,说是三国时道家葛玄(葛仙翁)曾在此炼丹,无尾螺是他食后遗弃在池内 的螺蛳壳繁殖的。山上有白石崖,崖涧有“白石洞天” ,相传是南宋词人姜夔隐居之地。另有一石,上镌 “吴兴武康计筹山,越大夫计然隐此成道。后千年,葛仙翁炼丹于此。又千年,当涂杜君道坚来登白石崖, 二仙游陕,为四大域中建万古福地。大梁越孟\书”共六十字。遒劲银钩,元代大书画家留下的墨迹,为 历代士人争相观摩,可惜因年代久远,今已字迹模糊难辨。 南宋皇室偏安临安(杭州) 。身经二百余战、负伤五十余处,出入护卫皇室四十余年的和王杨存中, 深得高宗、孝宗二位皇帝的器重。他自知死后不能魂归故里,安葬在原籍(山西崞县――今平原县) ,生 前就把他的父亲杨震安葬在禺山支脉资福寺前, 并为自己找好了坟地。 他看好这块距临安不远的风水宝地, 早在绍兴二十六年就把这里的唐代古刹改建成他的功勋院,又在汉代的古观遗址上建起了“N元报德观” 。 孝宗乾道二年(1166)春,已退位的太上皇(高宗)赵构,还兴致勃勃地车驾亲临这块风水宝地,把 杨和王的功勋院,赐改为“显忠崇孝资福禅院” ,还为“N元报德观”赐额。高宗的光临,为三合乡增添 了历史佳话。 杨坟,原先只是几个守墓人的住地,日子久了,住户也多了,遂成集市。到了明代,杨坟便由杨存中 的墓地变成了村名。 临近武康的云岫山,也在三合乡境内。山上的云岫寺,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 ,是杭嘉湖13 地区现存年代最早、保存较好的寺院之一。明清时曾是官员、士大夫聚会吟唱之处。相传,光绪十三年慈 禧太后曾赐銮驾仪仗半副、藏经十二部(装十六大橱)并亲书“藏经阁” ,光绪帝也手书“清净圆通” ,恭 亲王则书“大雄宝殿” 。时有僧众七八十人,云房九十九间半。晚清朴学大师俞越游历云岫寺,为作《云 岫寺藏经阁记》 。该寺文革时历经浩劫,文物幸存无几,但宋梅二树、古桂一株无恙。1955年政府拨 款大修,古刹重现原貌,并融有宋、元、明、清各代建筑特点。近年住僧扩建庙宇、整理环境,目前是德 清县最大的,也是游客较多的佛教寺院。它和创建于南宋咸淳间(1265-1274)的二都寿昌桥同 是德清县仅有的四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云岫山上,原有青云塔,始建于明隆庆间,经过十余年建设,终于万历九年建成,是原武康县的重要 标志。不幸于一九五四年七月十八日(农历六月十九)倒塌,现尚存建塔碑记于塔基边。 “云岫石门”在 二山夹谷间,雄关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传为春申君黄歇练兵之处。是古武康县八景之一。 明清时代,三合乡还有许多人文载籍和民间传说。见于志书的主要有:明万历年间翰林院庶吉士(进 士再试,优者进翰林院进修三年,称庶吉士)骆从宇是二都人,因不屑与当时专权乱政的太监魏忠贤为伍, 被罢职,阉党事败,出任南京礼部尚书。今二都有地名骆家漾口,就是骆尚书府第原址;清顺治间庶吉士 卓彝,原籍仁和(杭州) ,改籍武康,官至左春坊左庶子(太子宫主官,负责太子日常生活和学习) ,死后 赐祭,葬于杨和王墓址附近。属于民间传说,主要的有:下渚湖大练水兵,关帝庙前设点将台;二都将出 “天子” ,刘伯温破“九龙之地,千军万马”为“九窑之地,千砖万瓦” ;为富不仁,天诛地陷,成为哑子 湖(下渚湖谐音) 。 此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县文物普查时,发现二都封山东南坡、华兴梁家底、大赛沙岭头等地; 有西周至西汉的古窑址,都具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大禹误杀防风氏(湖州档案信息网) 夏禹王治水成功后,召集天下各路诸侯,在绍兴茅山开庆功大会。 庆功大会开了三天,却还没见防风氏的影踪。直到庆功会快结束时,防风氏才气喘吁吁地赶到! 禹王问防风氏为啥迟来晚到? 防风氏说,我接到通知后马上动身,不料路上碰到天目山“出蛟” ,苕溪河“泛洪” ,水急浪高,无法 渡河,故此迟到。 禹王耳朵里,这几天塞满了奉承话、颂扬声,自己有点肉骨头敲敲―昏咚咚了,对防风氏迟到格外恼 火,一时怒气冲天地说: “你防风氏离茅山最近,可是偏偏你迟到,你不是居功自傲、目无君王是什么?” 盛怒之下,下令杀掉防风氏,杀一儆百,显显自己的威势。 谁知,防风氏的头颅落地后,好久没见出血,大家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歇,竟有一股白血冲天直 喷。 禹王和各路诸侯,十分震惊:为啥防风氏的头颅里喷出来的不是红血而是白血呢? 禹王亲自盘问左右官员,同时派人到防风国去察访实情。 几天后,察访的人都回来向禹王禀报:防风氏赴会途中,确实是由于天目山“出蛟” ,苕溪河“泛洪” , 防风氏指挥部下打捞落水的百姓,忙得几天饭也没顾得上吃,所以才耽误了会期。 禹王听了,想到防风氏疏导千河百港流归太湖,又在防风领地内疏理了湘溪、英溪、阜溪、塘泾河, 开凿了下渚湖通往东苕溪的河道;还跟随自己风里来雨里去,帮自己立下了治水大功。禹王越思越怪罪自 己,勿知勿觉中淌下了泪水。 这样,禹王就下令敕封防风氏为防风王,令防风国建造“防风祠” ,供奉防风王神像,让官府和百姓 每年祭祀。祭祀日是夏历八月廿五,并载入夏朝祀典,传之后世。据传,禹王还亲临防风国参加防风王的 第一次祭祀仪式。第 6 课 海空卫士教学要点 王伟的成长历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建议14 对“撞机事件”不必做过多的渲染,可以通过参观纪念馆或景仰烈士,引导学生理解“英雄”的含义。 资料和注释 长篇特写:中美双方撞机事件北京谈判内幕 .cn 2001 年 04 月 20 日 06:34 人民网 一,首轮谈判 各自阐明立场 从 4 月 19 日,中美双方有关撞机事件的第一轮谈判已经结束,双方在为期两天的磋商中坦率的交换 了意见,各自表达了对撞机事件的立场和态度并交换了看法。双方同意保持接触,并通过外交途径确定下 一次会谈的具体事宜。 美国首席谈判代表皮特-维尔加在会谈结束后发表评论称,19 日双方磋商&很有建设性&。但双方都没 有透露下次谈判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有报道说,下一轮谈判有可能于 4 月 23 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中国和美国的官员就 4 月 1 日发生的两国军机相撞事件在北京举行了历时两天的会谈, 会谈没有产生 任何明显的进展。 维尔加向记者表示, 双方就两国军机是如何相撞的这一问题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他还说, 美国方面向中国提出了有关中国归还美国侦察机的具体建议。 4 月 18 日下午,中美谈判代表团在中国外交部大楼正式开始谈判。美方继续不顾事实,混淆黑白,强辞夺 理,为自己开脱责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由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卢树民对美方的言论进行了严正驳斥。这一 天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双方的代表在离开时没有向在外面守候的记者发表评论。 美国驻华大使普里赫在 19 日早上曾经前往中国外交部举行短暂会议。普里赫 9 时进入外交部,45 分钟后 离开。中美双方都没有透露这次会见的内情。此前,美方曾一度威胁说,如果不谈归还飞机问题,美方就 要中止谈判。有外电评论说,谈判没有取得成果并不出人意料。会面时双方各自表明立场,而双方的立场 相去甚远。 二,美国代表团由军方主导 美国政府方面军的谈判主要由国防部主导。一个 8 人代表团是于 17 日下午抵达北京。代表团由美国 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助理维尔加(Peter Verga)率领,维尔加是主管政策的国防部副部长辖下的 副手之一,主管政策制定,官衔相当于部长助理。维尔加抵达北京后,在机场对记者表示,代表团此行的 任务是与中国政府代表就围绕美国 EP-3 侦察机的事态发展&交换信息&。其他成员包括五名军官和两位文 官。 国务院方面是东亚局中国及蒙古科科长祈锦慕(James Keith)和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政治参赞莫健(James Moriarty)。五名军人则是太平洋美军总部战略规划及政策局局长史密斯海军(Steven Smith)少将,美国 驻华武官席乐高(Neal Sealock)准将,参谋长联席会议亚太局中国处处长格林(Phil Greene)海军上校, 美军 EP3 侦察机军需官欧莱姆(John Orem)海军上校,以及国防副部长办公室海洋政策事务助理佩德罗索 (Raul Pedrozo)海军中校。美国驻中国大使普理赫没有列入参加谈判的名单。 美国虽然在中国家门口撞毁中国的飞机,但在美国间谍飞机机组人员平安回国后,美国政要的态度反 而变得强硬起来。据报道,美国代表团声称要在这次谈判中提出四项议程:肇事侦察机是美国的财产,美 国要索还这架飞机;关于事故的原因,对中国提出美方自己的观点;讨论未来避免发生事故的措施;美方 还要&严厉质问中国为什么拦截美国的飞机,并陈述美方要求归还 EP-3 的立场。&更有甚者,美国代表将 清楚表明美国的立场,即美国不会就侦察飞行权利问题进行谈判。海军 EP-3E 的侦察活动符合国际法。 三,美国前方谈判后方鼓噪 谈判之前妄图先声夺人,不惜使用强盗逻辑,是美国的一贯伎俩。白宫发言人弗莱谢 16 日说,&美国 一向保留在国际水域及空域航行的权利,以保护我们的邻邦的需要,保护区域的稳定与和平。这就是为什 么美国,以及很多其他的国家进行侦察飞行的原因。&弗莱谢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向总统的 国家安全班子以及布什总统本人,就如何进行今后的中国沿海侦察飞行问题提出全面的建议。这位美国白 宫发言人说,布什总统将要亲自决定何时恢复在中国沿海的侦察飞行以及是否对侦察机提供战斗机护航。 五角大楼官员说,比何时恢复侦察飞行更微妙的问题是海军如何进行侦察的问题。派出战斗机对速度 缓慢的 EP-3E 侦察机护航可能风险太大,因为那将被中国看作挑衅。此外,派出战斗机护航,即使无意的 动作,都可能同中国拦截的战斗机发生冲突。目前,美国政府内部还有人建议用现在驻扎在日本横须贺的 &小鹰&号航母为间谍飞机提供侦察保护。美国军方建议分阶段在中国沿海恢复侦察活动。美国军方一名高 级官员表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已经建议分阶段恢复在中国沿海的侦察活动。侦察会先在中国东部15 沿海地区进行,然后才在中国南部这个敏感的地区,即中美军机碰撞的地区。该名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官 员说,有关建议已经交了给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但他还没有将有关建议交给布什总统。 美国白宫发言人弗莱谢 17 日透露,布什目前还没有决定是否向台湾出售装载有&宙斯盾&雷达系统的 驱逐舰,他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才能做出决定。弗莱谢表示,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台军售的问题变 得更加敏感。但&总统还没有决定,目前也没确定必须在什么时候之前做出决定&。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 主席斯敦普已致函副总统切尼,敦促他支持出售神盾驱逐舰给台湾。 与此同时,美国的右派议员乘机煽动反华情绪, 国会一些共和党议员仍然在鼓吹阻止给予中国的正常 贸易地位。加州共和党众议员亨特(Duncan Hunter)正在提出取消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地位的提案, 他说撞机事件充分说明不应当给予中国这样的待遇。科罗拉多共和党众议员坦克莱多(Thomas G. Tancredo) 说,很多议员都在重新考虑他们对于中国贸易地位的立场。(人民网华盛顿 4 月 19 日专电)人民网特派记 者任毓骏 特写:南海倾情搜救王伟纪实 14 个揪心的日夜 .cn 2001 年 04 月 23 日 10:03 那是怎样揪心的 14 个白天,那是怎样不眠的 14 个夜晚。 随着大规模搜救王伟的行动结束,随着搜救飞机、搜救船只依依不舍地撤离,如今,浩瀚的南中国海 已复归平静。但再冷漠的大海也该不会忘记,4 月 1 日至 14 日 18 时,这里曾千帆竞发,展开过共和国历 史上最大的一次海上搜救行动。在这里,人们曾把关爱生命的壮歌吟唱得感天动地。 一声令下,撒网者收起渔网,掌舵者掉转船头。千舟齐发,万人出动,只为寻找“最可宝贵”的 生命 4 月 1 日上午 9 时 07 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在我省管辖海域上空发生。美军用侦察机撞毁我军机, 我飞行员王伟跳伞落海。 “人是最可宝贵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得知消息后发出指令,要不 惜一切代价,全力搜救我飞行员。 一驾驾飞机从机场起飞, 一艘艘军舰从港口启航, 奔赴事发地点。 作为王伟第二故乡的我省干部群众, 听到消息后纷纷主动投入到搜救行动中,成为配合部队搜救的一支重要力量。 省委省政府紧急行动。省委书记杜青林闻讯后,当即指示有关部门立即派出船只,迅速组织干部职工 和广大群众以各种方式在海上和岸上开展搜救行动。4 月 6 日,杜青林亲赴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港动员和 部署渔船搜救行动。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沿海有关市县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加强对搜寻工作的指导,加强值班工作,保护通讯畅通,注意收集搜寻情况。并要求广大渔民群众以强烈 的爱国主义精神投入到搜寻工作中去。 海上搜救部门紧急行动。4 月 1 日 10 时 15 分,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到部队急电后,立即启动搜救应急 反应程序:向有关救助站发出紧急搜救通知;向东南海域过往船只发出航警,每小时 1 次。 10 时 50 分,停靠在三亚港,担负南海搜救任务的“穗救 202”专业搜救船拉响了汽笛,17 名船员紧 急集合,各就各位。迅速调试好船上设备,并备好出海所需的主食、副食以及油料。11 时 45 分,该船顶 着 6 级大风奔赴指定海域。5 日下午,受海南海事局指派,“海标 182”航标作业船从海口出发加入搜救 行列。至此,“穗救 202”轮、“海标 182”轮和从广州赶来的“德跃”轮组成搜救小组,在海上展开了 拉网式搜救。 沿海市县和渔业部门紧急行动。三亚、陵水、万宁、琼海、乐东、儋州、临高、文昌等市县渔业部门 和沿海各乡镇、村委会派员到码头或通过对讲机、单边带,迅速通知港内和正在海面上作业的渔船参与搜 寻。各地渔政渔监船只也迅速出动。 全省各地渔民紧急行动。三亚港 80 多艘正准备出海作业的渔船接到通知后,立即开赴事发地;正在 西沙作业的 50 多艘渔船接到搜救通知后,停止作业加入搜寻行动。陵水黎安镇渔民郑振勇 1 日下午刚出 海回家,晚上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报飞行员落水消息后,带上手电连夜出海搜寻。该镇另一位渔民 陈李养那一天正把装有 1500 钩鱼饵的长钓放入海中,接到搜救王伟的通知后,他立即收起钓,赶往事发 海域。停靠在三亚港和正在南海作业的港澳台渔船也自发参加搜救。 没有人强制,全省先后有 1100 多艘渔船,上万名渔民奔赴事发海域。沿岸还有数万名群众主动沿海 岸线搜寻。16 67 岁的渔翁在 7 米高的桅杆上一呆就是一两小时。78 岁的老人日夜守望在岸边。人们深情呼唤英雄 归来 记者曾跟随渔船出海搜寻,那是怎样一个揪心的过程。烈日下,炽热沉闷的海面,数小时不见一物, 令人窒息。而一旦远处有漂移物出现时,便会引起全船人激动。寻找王伟的人们把眼睛都望穿了,他们任 何一个疑点都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都紧紧抓住。 陵水新村镇渔民徐财振说,有一天晚上 10 点多钟,看到渔船前方 30 米左右有一个白色漂浮物,很像 降落伞,他不禁欢呼起来。他命令船员放下小船,自己从 3 米高的甲板上跳下,向白色漂浮物急划过去, 一看却是一块白色泡沫。他数次出海搜寻,这样的失望他经过不下 20 次,但每次见到相似的漂移物他还 是要靠过去看得清清楚楚才罢休。 “在海上孤单单行船,每当遇上头上有我们巡逻或训练的飞机飞过时,就像在异乡遇上了亲人一样, 有一种温暖感。”渔民们虽从未与飞行员见过面,但大家已建立起特殊的感情。他们多么希望是自己在海 上把王伟找到,救回来。 陵水新村镇渔民郑荣琼记起,曾有海上遇险的渔民在距港口约 10 海里的双女石上获救,便驾船直奔 双女石。当时海面风浪很大,渔船一次次靠近双女石,又一次次被海浪推出来。67 岁的他便跳入海中游了 过去。礁石周边长满了像刀子一样锋利的牡蛎,他的手臂和小腿被划出道道血痕。老郑在双女石周边搜寻 了整整半小时,直到确信没有发现情况才游回渔船。10 多天的海上搜寻,老郑每天数次爬上七米高的桅杆 上观察海面,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太阳很大,上面又摇摆得很厉害,头晕了,他只下来稍稍休息一会, 然后再上去。平时,上桅杆的事都是由船上的年轻人来干的,但这次他却不放心让他们去。在那些天里, 老郑先后 5 次驾船出海搜寻。 那些天,在陵水黎安镇约 16 公里长的海岸边,总有一个瘦小的有些驼背的阿公在来回搜寻,他总是 天没亮就来,天黑了才回家。这位阿公是当地 78 岁的老党员、五保户郑关尾。阿公眼有些花,那些天心 里总想着王伟,想着降落伞,好多次都把浪花看成了降落伞。阿公腿不好,但他每天沿海岸线来回寻找的 路程不下二三十公里。老人说,我老了,不能出海,在附近岸边找找是我的心意。在家呆着心里不踏实。 在陵水新村镇的一个个普通茶室里,一些刚上岸的渔民和经验丰富的老渔民自发组成了渔民“搜寻指 挥中心”,他们分析每天的风向、海流,确定第二天的搜寻重点范围。在这些“指挥中心”里,渔民们往 往争得面红耳赤,有时谁也说不服谁,但有一点大家认识绝对一致:只要王伟仍有生还可能,就要不惜一 切代价寻找。 4 月 5 日,是渔民们十分看重的清明节,往年,许多渔民无论在多远的地方作业,都要赶回来扫墓。 但这次许多渔民为了搜救王伟,放弃了扫墓。 从最初的 3 万平方公里海域到最后的 30 万平方公里海域,搜寻范围扩大了 10 倍。范围内的任何一个 海域,任何一个礁岛,都有船只在一遍又一遍地寻找。一般一个人在海上漂流六七天生还的希望已很小, 而这次搜寻行动持续了十几天,人们仍不肯放弃,他们是多么希望有奇迹出现。 “穗救 202”4 月 1 日离港,直到 16 日才回港,在海上整整停留了 16 天,成为这次行动中搜救时间 最长的船舶,搜寻航程 1720 海里,搜寻范围达到 1.6 万多平方公里。出发时,他们备足了半个月的主食, 但副食只备够 11 天,到最后几天,船员们只能喝稀饭就干菜。考虑到搜寻时间还有可能延长,船员们从 出海第 3 天起就开始节水, 船上的洗衣机停止使用, 每位船员的生活用水限制在每天一小桶。 “穗救 202” 轮是 70 年代出产的国产船,容易发生爆水管、爆油管的故障。轮机长带领 5 名船员在温度高达 40℃的机 舱一呆就是 4 个小时,随时排除故障。两个多星期时间里,这条船从未因为出现故障而停止搜寻。 二副肖才龙不当班时难以入睡, 他常常站在船舷边长时间凝望大海, 有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喊出来: “王 伟!王伟!你在哪里?” 对渔民来说,海上遇到鱼群就如同路上拾到金子。但许多老练的渔民为了搜救王伟让一个个鱼群从眼 皮下溜掉时下正值鱼汛期,是渔业捕捞旺季,一艘 50 吨位的渔船,一天忙下来最少能收入七八千元。然 而许多渔船为搜救王伟主动减少甚至放弃了作业。 4 月 3 日上午,满载 1 万斤鱼虾正准备回港的郑荣琼接到搜救王伟的通知后,马上命令船员调头,有 船员提议先回港卖鱼后再去,老郑生气地说:“飞行员是为保卫国家而落海的,为救他,别说一万斤鱼, 十万、百万斤鱼丢了也不可惜。救人一分钟也不能等。”等到第二天老郑回港时,好好的鱼虾因为不新鲜17 不值钱了。 万宁渔业部门过去每次出海租用渔船时难免要与渔民讨价还价,这次通知渔民出海搜寻王伟,渔民每 天的费用近千元,却无人向他们提钱的事。 琼海潭门镇渔民陈泽龙每次到南沙都得一两个月。听到飞行员落海消息后,他立即提前从南沙赶到西 沙海域参加搜寻。和他一起在南沙捕鱼的其他几条渔船也无心打鱼,先后返回西沙,一找就是几天。 4 月 8 日上午,陵水新村镇海燕村吴增安等 5 位渔民接到同伴的电话,说在近海某海域发现鱼汛,便 各驾一条船向该海域驶去。快到目的地时,对讲机里传来村里的通知,希望他们到新扩大的搜寻海域参加 搜寻,他们当即调转船头,向指定海域驶去,一找就是两天。回来后,他们得知碰到鱼汛的同伴果然运气 不错,捞到了二三万元钱的鱼。对此吴增安他们不后悔。他们说,打鱼什么时候都可以去,错过一两次没 什么,搜救王伟是大事,不能误。 像这样的故事在这次搜救行动中还有很多很多。 专门在乐东黎族自治县望楼港从事鱼虾收购的柯秋运、陈亚侬放下收购生意,把两艘汽艇让给搜寻队 出海搜寻;三亚天涯镇旅游艇服务公司在天涯海角景区为游客服务的 15 艘游艇连续数天出海搜救。 据了解,一艘渔船每天仅油料就要消耗数百元、上千元,但参加搜救的 1100 多艘渔船,上万名渔民, 没有一个人提出过补偿问题。许多渔民说:“还有什么比王伟的生命更重要。” 大规模搜救王伟的行动结束后,我们再次走访了三亚、新村、潭门等渔港,凭港眺望风平浪静的南海, 与渔民一起追忆往事。 一位渔民说, 虽然我们已无法让王伟活着回来, 但今后每当我们打鱼路过这片海时, 都会烧柱香、鞠一个躬。 王伟,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会永远记着他。本报记者邹永晖杨春虹林书宣特约记者李玉峰)第六课湖州的船教学要点 湖州为什么会产生“船文化”,船与地域特点和经济特征有什么联系。 教学建议 重点掌握“笔舫“、 “书船”。选择家乡最常见的船,观察它的结构、形制,用简单的文字描述出来。 课文列举了几种典型的船,让学生说说现在常见的还有哪些船? 资料和注释 织里书船 织里书船是湖州众多古船中的一种。“书船”,是明、清乃至民国湖州独有的一种船,一种专门卖书 的船。据史志记载,书船始于明初,嘉靖至万历年间,因雕版印刷业发达,书船步入鼎盛阶段。明代、清 朝、民国特别盛行,直到抗日战争。日本人汽艇入侵江河,方才慢慢绝迹,在湖州“兴旺发达’约 4 个世 纪,实为罕见。 湖州书船,又名织里书船,据清朝同治《湖州府志》载:“书船出乌程织里及郑港、谈港诸村落。” 书船的兴起与发展,是因为同时具备了诸多条件: 第一个重要条件,是织里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书船业的发展。比如一是地方富庶,用明代地理学家王士 性的话说,”浙十一郡惟湖最富,故势家大者产百万,次者半之??”。二是水路交通极为便利,晟舍、 织里北通太湖、南下运河,河港四通八达。三是明清时期织里的造船业发达。据清康熙二十年(1681)(乌 程县志》记载:“小湖、织里业造船。”所造之船有座船、兵船、仙船,航船、驳船、农船、渔船、B船、 圈棚船等多种,还有著名的书船。 第二个重要条件,是明代湖州晟合凌氏、闵氏、花林茅氏、雉城臧氏等大族,都是世代书香,家富藏 书,以刻书流传。清康熙郑元庆《湖录》记载:“吾湖明中叶如花林茅氏,晟舍凌氏、闵氏,汇沮潘氏、 雉城臧氏,皆广储签帙。旧家子弟好事者,往往以秘册镂刻流传。于是织里诸村民,以此网利。” 第三个重要条件,是刻书家利用当地藏书丰富的有利条件,使雕版刻书业得以大力发展.晨舍成为了 全国三大刻书业(南京、湖州、徽州)的中心.晟舍凌氏,闵氏所刻刊的书都是善本秘藉,而且雕刻精良.明18 万历七年(1579),晟舍凌稚隆就刻刊了《史记纂》(24 卷)朱、墨套印本,万历十七年又刻刊了《吕氏春秋》 (26 卷)朱、墨套印本。明万历二十四年,闵齐汲刻刊了《东坡书传》(20 卷)和《考工记》(2 卷)朱,墨套 印本。以后他们刻印的套 色古书越来越多,这就使湖州特别是织里一带的书船有了长足发展的必要条件。 织里的书商们,不仅在织里集镇上设铺售书.更多的是“购书于船,由至钱塘,东南抵松江,北达京 口,走士大夫之门,出书目袖中,低昂其价,所至每以礼接之,客之未座,号为书客”。 (郑元庆《湖录》 钱塘即今杭州,京口是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织早书船经营的范围。大抵相当于今天的“长三角”。 清道光时南浔人董蠡舟《浔溪棹歌》诗写道:“冰鲜大碇三板,织里书船聚水安。”(三板、永安为桥 名)南浔镇是辑里湖丝的集散地,是全国四大丝市之一,物阜民丰,自然是织里书船必到之地。 织里书船都为当地农船改装而成,仅三五吨。置船棚,棚下两侧置书架,陈设各种书籍,中间设书桌 和木椅,供选书者翻阅时享用。书商们向刻书家趸购书籍.装货出运,由两名船夫轮流摇槽,一路沿埠相 售。书船是方便文人求知识购书的所在,船一到河埠系好缆绳后,就任人上船选择书籍.同时将预备好的 书目传单放在衣袖筒内,随时出入宫宦、生员,举子之家.所到之处必受到热情的接待,让他们叨陪末座。 于是书商从袖筒内取出书目单,任由主家浏览选择。书商们则被人们誉称为“书客”。 “书客”们不仅卖书,还想方设法收购秘卷轶本。沿埠购书的主家若有看过的、多余的孤本奇书,取 来交换新书; 或者, “书客”们有意识地向沿埠贫穷人家收购闲置若的上辈手里传下来的好书。 所以, “书 客”们的手中常常会拥有秘本好书,又转售与雕刻家刊印.这不仅是双方得利的好事,而 H 推动了晟舍刻 书业和贩书业的发展。书商们柱往结成销售网络,参与各地书籍的刻刊与销售,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晟舍和 其它地方编纂和刻书业的繁荣。 正如凌鞒酢抖膛陌妇妗纷孕蛑刑岬降模核诎酌(南京)编写《初刻》 ,本是“聊舒胸中磊块”,不 想“为书贾所侦,因以梓传请,遂为抄撮成编”。“贾人一试而效,谋再试之”,‘乃先是所罗而未及付 之于墨”,“聊复缀为四十则”,才有了“二刻拍案惊奇”的出版。 织里书船在运贩新书的同时,也为藏书家藏书的聚、散起到中介,流通作用。所以更促进明、清至民 国时期江浙私家藏书的兴盛。路工《访书见闻录》介绍明末常熟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毛晋,说湖州一带贩 书商人,一船一船满载古籍送到七里桥毛晋的家门口。毛晋一生好收藏珍本图书,常常不惜重金收购,宋、 元本以页计价, 每页钱 200 文, 所以各地书商纷纷趋而投售。 织里书船也常往牟利. 据叶德辉 《书林清话》 : 湖州书客“别出一本,主人(毛晋)出一千二百。于是织里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氏之门矣。邑中为之谚曰: ‘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于毛氏。”近代学者项士元指出,杭嘉湖、宁绍藏书家多的条件之一是“书贾麋 集, 有力之家可以不烦走访而书自聚。 ”有些藏书家常常通过书船搜访罕见善本或辑佚书. 书船志在网利, 在贩售过程中客观上起到了中介和流通的作用,使藏书家所喜爱的书有源可聚。 织里书船业至清代仍久盛不衰.嘉庆时海宁硖石陈f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织里书船到海宁硖石市河 埠头停靠,陈f都要上舶选购,又常常欣然作诗.如《赠送苕上书估》 :”万卷图书一叶舟,相逢小市且 邀留,几回展读空搔酋,废我行囊典敝裘。人生不用觅封侯,但门奇书且校雠.却羡漠南吴季子,百塘高 拥拜经楼。”又如《新坂土风》 :“阿侬寡近状元台,小阁临窗面面开.昨夜河面新水涨,书船都是溪 来。”“溪南吴季子”、“溪书船”自然是指织里书客和织里书船。至清来的同治、光绪年问,湖州书 船仍很活跃.湖州大藏书家陆心源在同治《湖州府志》序中说:“太湖有书船、夙善聚书.兵后(指太平 灭国革命运动后)我得于书船者,尚不下数万卷”。德清学者俞樾(时居苏州)曾作诗晓:“湖贾书客斡乘 舟,一棹烟波贩图史。”书船航行了几个世纪,直到本世纪 50 年代有人去织里郑港、谈港一带访求遗迹, 上了年岁的老人还依稀记得当年书船业的兴旺景象。 湖州船拳 船拳是民间武术的一种,从其竞技形式来看分属体育类,但从其表演形式来看是民间艺术。 武术,古称“技击”,其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也就是说,有了人类就有了武术(技击)。武术在 当时是人类求生存的本能。试想,在飞禽走兽的洪荒时代,人类不会武术,怎么能生存下来,并发展到今 天。 船拳,即在船上练武打拳。据传,船拳源于春秋越国。越王勾践为报仇复国,要创建一支能在船上征 战的水军。因吴越处于水网地带,为便于水战,勾践派范蠡教兵勇们在船上练拳习武。果然,越王靠精于19 船拳的水军战胜了吴国,实现了雪耻复国。船拳从此传承延续下来,后来,船拳与湖州的蚕桑有了联系。 船拳与湖州蚕桑是吴语中“船拳”与“蚕健”同音。湖州是丝绸之府、蚕桑之乡。蚕农祈盼蚕茧丰收, 企求蚕花廿四分,就有了清明“轧蚕花”的风俗。 每年清明节,各地的武师们摇着打拳船来到含山的山塘港,在“轧蚕花”的活动中进行武术表演。打 拳船以农船改成,船用檐摇篙撑推进。摇檐撑篙者都是彪形大汉,他们摇着同一规格的檐,撑着同一规格 的篙,一招一式动作都一样,显得威武气派。船体上铺有约一丈见方的平板,用以武术表演。两侧置威武 架,上搁各类兵器。船舱扎搭成彩楼,中间一个硕大的“武”字,“武”字两旁挂有对联,无非是“拳打 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之类。拳师身穿中式对襟衫在前表演,鼓乐手在后助威。表演的武术大多是打 拳、舞刀、耍棍、举石担、挺石锁、抛钢叉等。主要是以武会友,切磋武艺,同时也为“轧蚕花”助兴。 船拳是湖州一带独有的武术表演种类,较有名的有练市施家浜、钟家墩、袁家兜、新市东庄头以及双 林、塘泾等地的船拳。 2001 年 11 月的一天,湖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一行 10 多人赴南浔练市镇大虹桥村袁家兜进行民间武 术船拳采风。袁家兜自然村民风淳朴,历来有人人习武的风气。据袁家兜武师沈金荣介绍:以前,袁家兜 全村人人会打拳,在远近名声很大。在上个世纪 20 年代,还成立了湖州市国术团、建立了国术馆。“文 革”时期停了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重又恢复。现在,练武在村里是红红火火。村里的小孩只要愿意, 从八九岁就开始习武。每年春节起开始练武,准备清明含山“轧蚕花”的船拳比武。 袁家兜的民间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拳类有:长拳、短拳、猴拳、罗汉拳、五虎拳、武松拳、燕 青拳等,器械类有:棍、枪、鞭、大刀、单刀、比刀、梢棒、钢叉等。 在采风中,袁家兜的武师们表演了长拳、猴拳、擒拿打斗及大刀杀枪、四枪杀棍等武术。拳类神形合 一、各显神通;对打短兵相结、躲闪灵活。其中,78 岁的老拳师表演了一套自创的十八抓虎拳。他那刚健 的动作,轻盈的步伐,变化的招式,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船拳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强大的生命力。在历史进入文明社会的今天,作为强身健体的船拳仍然深受百 姓的喜爱。开展民间武术活动能增强身体素质,弘扬传统文化,增进相互了解,振奋人们的精神。(市民 协?严树学)第八课百叶龙教学要点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 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 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 深远的意义。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为什么“百叶龙”能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它所具有的 独特的艺术价值。 教学建议 本课文建议结合传统节庆日,触类旁通,让学生知道至今仍在流传的民间传统习俗的历史、社会原因。 教学重点是百叶龙舞的几次转折性演变,可以让学生通过查资料补充完整。 资料和注释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 不管“非物质文化遗产”(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一词目前在中国文化界、学术界怎样 使用和流通,它在中国汉语文化语境中还是属于另类。据笔者近三年来对 25 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术界、文 化界所做的初步抽样调查结果,可以认定大约有 85% 左右的学者和 90%左右的各级文化工作者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字面词义及其概念“不懂”或“难以理解”,10%―15%的中青年学者和中青年专业文化 工作者虽能从外文词语上做出一些近似的中文解释,但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再加上到目前为止,我国 所有正式文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依然停留在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文件表述的直接20 翻译的层面,因此,怎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概念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态的实际,怎样 才能使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取得全民的认同和共识,应当说是当务之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寻求认同的关键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关键不在于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而在于对“非物质”概念的不理解。实际上,对“非 物质”的认知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比如,老艺人做出了精美的木雕艺术作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但 是,那位老艺人身怀绝技的手艺,从他口传心授的传承,到艺术构思和操作的手法技巧,雕刻过程中的行 业规矩、信仰禁忌等等,都是人们难以看到和难以触摸到的,这就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精雕细刻的物质作品是老艺人绝技、绝艺的载体,而这技艺正是亟待加以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因为一旦老艺人离去,他身上承载的非物质遗产就会随之消亡。因此,必须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非物质”这个概念,才能瞄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确对象。 第二个关键是需要找到中国专业学科中和中国文化工作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相近、 几乎相 同而又耳熟能详的名词术语,这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解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容易被接受 的。在这里可以举出几个词语用来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含义。 其一,“精神文化遗产”。例如:天坛无疑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而天坛的建筑艺术、设计 构思、祭祀功能、祈年礼俗等等则是宝贵的古代精神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非物质的就是精神的, 反之,非精神的也就是物质的。当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精神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远比现在所引 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大得多。 其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它已经是被我国文化界接受并应用着的词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 十五届大会通过了官方文件《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民间创作”这个词语,本来就可以翻译为“民间 文化”,我们为了把这个概念扩展成为“全民族”的广义的概念,把它叫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这就 使我国遍及 56 个民族的全民的文化遗产(当然不包括文物类遗产)都得到概括。与此同时,在我国早已 通行的“民俗文化遗产”一词,其概念和“民间文化遗产”几乎是同义语。“传统文化遗产”一词也是泛 指自古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事象,也包括文化传承的遗产在内。这些概念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作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概念可参照的有价值的常用词语。 第三个关键是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操作实践中, 科学说明“非物质文化”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物质文 化”之间的联系,从而确认“非物质文化”所指的具体对象。例如:剪纸作品是物质文化,但是,剪纸艺 人的艺术传承和创作构思, 剪纸的技巧工艺则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 同样道理, 古琴乐器本身是物质文化, 而古琴的制作工艺、弹奏古琴的手法和技巧、口传心授的乐曲调式、传统记谱方式方法、演奏形式或仪式 等等综合在一起形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