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概率分布函数数和取向差分布有什么关系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搅拌摩擦焊焊接5083铝合金板材焊核区的晶体取向
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了5083铝合金板材,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取向成像分析软件,对比性地分析了母材和焊核区的晶粒形貌、取向差分布、织构组分及取向分布函数,分析了焊核区晶体取向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热—力作用下,焊核区发生动态再结晶,显示等轴晶粒形貌,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8 μm,同时大角度晶界比例明显增加.母材的黄铜织构B{011} 〈211〉和S织构{123} 〈634〉的比例分别达到30.6%和13.6%以上;搅拌摩擦焊后,焊核区的B织构和S织构的比例分别降至4%和1.8%,原位再结晶形成的R{124} 〈211〉织构组分约为7.7%,焊核区其它常见面心立方金属织构组分的比例均低于8%,意味着焊核区由强取向组织转变为弱取向组织.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广州510006
ISTICEIPKU
年,卷(期):
Keywords: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三维取向分布,orientation distribu tion in three dimensions,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 ->
-> 三维取向分布
1)&&orientation distribu tion in three dimensions
三维取向分布
2)&&3-D ODF
三维取向分布函数
3)&&fiber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纤维取向分布
The behavior of backscattering of light from nonwoven fabric is mainly dependent up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ibers, the fiber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area density of nonwoven fabric.
通过对平行纤维束光散射特征的研究 ,本文给出了纤维取向分布与非织造布光散射强度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非织造布面密度与光后向散射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
4)&&MEMODF
最大熵三维取向分布函数
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OF PLASTIC STRAIN RATIO OF DEEP-DRAWING STEEL SHEETS WITH MEMODF METHOD;
应用最大熵三维取向分布函数法测算深冲IF钢板的塑性应变比
5)&&three-dimensional orientation
6)&&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The fiber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was analyzed using the MATLAB software.
本研究从成型后制品上取样烧尽树脂 ,由扫描仪获取纤维数值图像 ,用 Photoshop软件将图像反相、增强 ,再利用 MATLAB软件确定纤维取向分布。
The basic algorithm for measuring fiber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ODF) by laser scattering method based on 2\|dimentional method of fiber arrangement is studied, and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diffuse scattering intensity, which influences the testing results, is presented.
本文讨论基于两维纤维分布模型的非织造布激光散射测定纤维取向分布函数的基本算法 ,给出了影响测量结果的漫散射强度的确定方法。
A model for fundamental of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on the fiber cross-section is presented.
本文介绍了高速纺丝纤维断面上的传热计算、温度分布、双折射Δn与分子变形α之间的Stein-Tobolosky关系式、纤维断面上的分子取向与应力分布的关系,提出了纤维断面上取向分布的生成原理之模型。
补充资料:取向分布函数
取向分布函数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采用,从事织构研究者广泛采用了级数展开法,其中邦格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按照邦格的求解方法,
f(g)一艺名艺俨T尸(g)(8)
l=0价~一1,二一I式中〔了月为该级数的瑞项系数;Tr.(g)为广义球谐函数,且
T严(g)=砂’乓Pr”(eos踌)e‘叭(9)式中尸尸(cos刃为广义缔合勒让德多项式。
ph(,)一习艺F,(h)幻(,)(10)
l=0凡-一l式中刃(h)为该级数的l,项系数;Kr(刃为球谐函数,且
习(夕)一(z二)一含户了(eosa)e邮(11)式中开(cosa)为缔合勒让德多项式。
根据勒让德加法定理及球函数的正交性,可求得
_,、石4二__._,、
月‘h,一应,乏六丁印K厂“h)“2)式中尺广”(h)为球谐函数,
犬;二(;)=(2,)一合孙(eos6h)e一吹(15)式中孙(cos氏)为缔合勒让德多项式;氏、人分别为h在坐标C中的球极角和幅角。
因此,根据极图中的极密度尸h(刃按式(10)可求得月(h),然后按式(12)求得C梦月,最后按式(8)求得f(g)。
从不完整极图求解ODF用级数展开法求算f(g)的方法需要大量的极图。若展开项数l一22时,需45张极图。但是,若考虑了样品及晶体的对称性后,所需极图数可大大减少。如对立方晶系而言,考虑计算精度后,一般采用4张不完整极图。然而完整极图的获得并非容易之事,如何从不完整极图求算ODF也是引人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邦格的最小二乘法、莫里斯(P.R.Morris)的分组解法、科恩(R.Kern)的条件归一法,冯豪特(P .von Houtte)的叠代法等都是在某些条件下以不完整极图计算ODF的方法。
用级数展开法求算ODF受到弗里德尔(Friedel)定律的影响。该定律指出,不论被测试样的晶体结构是否具有反演中心,晶面(hkl)和仄石劝的衍射强度值均相等。据此,由实测极图数据按级数展开法求算的ODF中只含有偶数项,不含奇数项。只有偶数项的ODF称为不完全ODF或简化01〕F或实验ODF。含有奇、偶数之和的ODF称为完整ODF或真ODF。ODF中由于缺少奇数项,不仅取向密度值变化了,而且假织构组分也可能出现。ODF的这种失真现象称为鬼峰(交host)。为了添补奇数项,邦格采用了反常散射法、零区法、单晶衍射法,波斯皮希(J .Pospiech)和吕克(K,L讹ke)采用了织构组分高斯函数拟合法。这些方法各自只能在某种情况下有效地求算完整的f(g)。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当前位置: >>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 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Laser Shock ProcessingPlastic Deformation of 2A02 Aluminum AlloyOH江苏大学 2014年6月 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以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江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琴窗洳垆年万月夕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论文编入《中国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 志社将本论文编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会提供查询。 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办理。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回‘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弓扇动f≯年6月≯日指导教师签名:狐滁劭咿厂月歹日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强化技术,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较深的残余压 应力层,使表层晶粒细化,从而提高金属抗疲劳、抗磨损和抗腐蚀等机械性能。随 着研究深入,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机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由于采用试验手段难 以捕捉到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有必要借助分子动力学模 拟研究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机理。本文通过在2x107 S‘1应变率,15[IS加载时间,300 K和500 K温度下对A1.Cu多晶体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描述激光冲击强化2A02铝合金塑性变形时微观结构的 演变过程以及揭示温度对2A02铝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和创新性成果:(1)在高应变率载荷作用下,A1.Cu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以滑移为主,其强化过 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初步细化阶段,即从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到滑移带占据整个 A1.Cu多晶体内部。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各晶粒内部通过滑移出现亚晶界。由于滑移 持续进行,所以这一阶段的应力值是逐渐下降的。第二为强化阶段,由于整个A1一Cu 多晶体内部都被滑移带所占据,所有的晶界、亚晶界以及晶粒内的位错均对滑移产 生抑制作用,从而使滑移只能在应力值较高的局部区域内进行。该阶段主要特征为 二次滑移出现,新滑移系开动,亚晶粒合并,位错攀移等微观现象。(2)通过分析在300 K温度下第一阶段中亚晶界形成过程,发现亚晶界主要是由一 系列刃型位错构成。而这些刃型位错则是由各晶粒内部不同的滑移系开动后在彼此 交界的区域通过位错反应产生的,能够阻碍亚晶界两侧的滑移运动。同时采用对亚晶界周围的FCC原子重构的方法得到了对称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孪晶界,并初步 分析了其形成过程。发现除了当应变达到26%时才最终出现的孪晶界外,其它亚晶 界均没有转变为大角度晶界。但在500 K温度的模拟结果中,当应变为22%左右即 可观察到由亚晶界转变而成的大角度晶界。这表明适当的温度条件可以促进亚晶界 转变为大角度晶界。从而推断出整个晶粒细化的过程为:(i)不同滑移系开动;(ii)在 不同滑移系交界区域形成亚晶界;(iii)亚晶界吸收位错变为大角度晶界。(3)500 K温度下的激光冲击处理的模拟结果表明,结合综合高密度位错和晶粒细化的优点,可以显著提高A1.Cu多晶体在温度载荷下的抗压强度。尽管温度升高会使 造成晶界软化和再结晶等现象而使晶粒抗压强度降低。但由于高密度位错提高了强 化阶段的二次滑移和新的滑移系开动的应力值,将晶粒内的滑移限制在局部区域,I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限制由位错束集所引起的动态回复的出现,从而提高晶体的抗压强度。同时高密度 的位错也有助于促进亚晶界转变为大角度晶界。此外,析出相的形成也有利于提高 晶体的抗压强度。因此,从总体上讲其有利因素远大于不利因素。(4)通过300 K温度下A1.Cu多晶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室温下激光冲击强化2A02铝合金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所得到的亚晶界结构、位错组态和析出 相结构基本一致。这表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关键词:激光冲击强化,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晶粒细化,交叉滑移,位错束集,再结晶II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Laser shock processing isanew surface treatment technique whichcaninduce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in deep layer of the metal properties,suchasandgrainrefinement.Mechanical andSOfatigue resistance,wear resistance,corrosion resistanceon,canbe improved by this laser shocktechnique.With thehasdrawnin―depth research,the microcosmic mechanism ofwide attention.Duetoprocessingcapturethedynamicbymicrostructureevolution duringthe plastic deformation process is verydifficultexperiment,it’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microcosmic mechanism of laser shock processing by moleculardynamics. dynamicsof polycrystalline A1-Cu withaA molecular conducted ataloading duration of 1 5nswasstrainrate of 2×1 07 S。1 to describe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process andthe grain refinement mechanism of 2A02 aluminum alloy during the plasticinduced by laser shockdeformationprocessing(LSP)at temperatures andof 300 K and 500 K,respectively.Some important conclusions follows:innovative achievements of this work were listed as(1)Slip movementstrain-rate plasticis themain way of 2A02aluminumalloyduring ultra-highdeformation.Therefinement process contains two stages.The first stageis the initial refinement.At this stage,the plastic slipdeformationfirstlyoccursandthen thebandoccupies the whole grain.The most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is stage is thesubboundaryformationdue to the slipmovement in grain.Hence,thestressvaluegradually decreases at this space of polycrystallincstage.TheAI―Cu issecond stage is the strengthening.For the whole occupied by slip band,allgrainboundaries,subboundariesanddislocation contribute to restrain the slip movements.So the slip inmovementonlyhappenssomeaslocalareaswithahighstressvalue.Somemicrostructuralphenomena,suchsecondaryseenslip,new slipmovements,subgrainmerging and dislocation climbing,Can bein this stage.a(2)Thesubboundary is found to be composed ofseries of edge dislocation whichgenerated by dislocation reaction and located in the dislocationsboundarysurface.ThoseedgeCan restrain theslip movementsaroundarethesubboundary.Inthe meantime,thesymmetric tiltboundary and twist boundaryfoundby restructuring the FCC atomsIII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around the subboundary.Subsequently,their formation process is analyzed.There isnowhen the strain high-angle grain boundary generated besides the twin boundary generated up to 26%.But the results at subboundary toa atemperature of 500 K show thetransformationfromhi曲-anglegrainboundarywhen thestrainaround22%.So thetemperature isakey factor for thetransformationfrom subboundaryasto largeanglegrain slipboundary.Hence,thegrain refinement process Can be describedfollow:(i)themovements of different slip systems,(ii)the subboundaryregions betweenformationofin the interactionintotwodifferent slipsystems,and(iii)transformationsubboundarieshigh-angle grain boundaries (3)Simulatedshowby absorbing dislocations.onresults of warm LSPpolycrystalline A1一Cu atatemperature of 500 Kthat the refined grain generated by high―density dislocation Can significantly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olycrystaUine A1-Cuenhanceunderthehigll一temperaturethe dynamicenvironment.The rising temperature softens the grain boundary andrecrystallization phenomenon,directly resulting in lower grain However,thecausescompressive strength.hi曲一densitydislocation increases the stress values of secondary slip andnew slip movement,and limits the slip movement in some localregions,andrestricts thedynamicrecoverycausedbythe dislocation constriction.Consequently,there isanobvious improvement i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olycrystalline A1一Cu.At the sametime,the high.density dislocation contributes to thetransformationofsubboundariesintohigh-angle grain advantage advantagesataboundaries.In addition,theformationof the precipitates is alsoantoimprov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polycrystallinemetal.Therefore,itspolycrystalline A1-Cufaroutweigh thanits disadvantages during warm LSPontemperature of 500 K.structure(4)By comparison,theprecipitate whichof subboundary,dislocation configurationandformed bymoleculardynamicsof polycrystalline A1?Cu at 300 K is similar toformedby LSP experiment of 2A02 aluminum alloy at roomontemperature.Thatindicates the conclusion basedmolecular dynamics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Laser shock processing,Plasticdeformation,Molecular dynamics,Grain refinement,Cross slip,Dislocation constriction,RecrystallizationW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第一章绪论录l1.1引言…………………………………………………………………………………………………………….11.2分子动力学及其应用………………………………………………………………31.3分子动力学的研究现状……………………………………………………………5 1.4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71.4.1研究意义……………………………………………………………………….7 1.4.2主要内容……………………………………………………………………….7第二章激光冲击强化机理与TEM试样的制备过程简介92.1激光冲击强化………………………………………………………………………92.1.1激光冲击强化中激光冲击波的形成………………………………………….92.1.2激光冲击强化的模型…………………………………………………………10 2.1.3激光冲击波诱导残余应力场机理……………………………………………lO2.2TEM试样的制备过程简介………………………………………………………..1 1第三章分子动力学模拟3.1分子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及基本假设……………………………………………..13 3.2分子动力学的运动方程…………………………………………………………..13 3.3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153.3.1 3。3.2V-edet算法……………………………………………………………………….15Gear预测校正算法(Predictor-corrector Method)…………………………….153.4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163.4.1对势…………………………………………………………………………………………………一173.4.2多体势…………………………………………………………………………17 3.5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17 3.6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宏观物理量…………………………………………………..173.7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边界条件……………………………………………………..1 83.8力场截断、最小像力约定和邻居列表(Neighbor-list)…………………………..193.8.1力场截断………………………………………………………………………193.8.2最小像力约定…………………………………………………………………193.8.3邻居列表………………………………………………………………………203.9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程序结构……………………………………………………..20 第四章常温下激光冲击强化2A02铝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一…。.224.1引言…………………………………………………………………………………………………………一22V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4.24.2.1A1.Cu多晶体模型建立与模拟方法………………………………………………22 A1.Cu多晶体模型建立……………………………………………………….224.2.2模拟方法………………………………………………………………………23 4.3模拟结果与分析…………………………………………………………………..244.3.1应力.应变曲线和微观结构的演变…………………………………………..244.3.2滑移方式………………………………………………………………………3 14.3.3滑移系与施密特因子…………………………………………………………324.3.4位错反应………………………………………………………………………33 4.3.5位错攀移………………………………………………………………………374.3.6不完整层错四面体……………………………………………………………384.3.7亚晶界…………………………………………………………………………39 4.3.8析出相………………………………………………………………………………………………..43 本章小结……………………………………………………………………………….44第五章中温下激光冲击强化2A02铝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一。……..45 5.1引言………………………………………………………………………………..45 5.2模拟条件和模拟过程……………………………………………………………..455.3模拟结果与分析…………………………………………………………………..46 5.3.1应力.应变曲线和微观结构的演变…………………………………………..46 5.3.2强化过程………………………………………………………………………5 15.3.3大角度晶界的形成……………………………………………………………525.3.4温度对微观行为的影响………………………………………………………52 本章小结……………………………………………………………………………….53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总结…………………………………………………………………………………………………………..54 6.2展望………………………………………………………………………………..54参考文献 致谢5662附录▲.。..…..。..。.........…...。...。.。..。...。。....。....。..。..。。。…..。.。..。。..。。..。。.。…。。….......63附录B..…...。…....….。.....…。。...…...。。。。。..。..。。.。..。......。。。。。....。..。.。.。..。.。。。。…....。66 图表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目录67 69VI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引言铝合金比重小,比强度高,并且具有热导率高、易于成形、成本低廉、热膨胀 系数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包装、建筑、电子等各个领域。 但硬度和强度较低、耐磨性能较差,并且在氯离子以及碱性介质环境中,容易发生 缝隙腐蚀、点腐蚀、腐蚀疲劳和应力腐蚀等多种形式的破坏,严重阻碍了其在工程 上的应用【l,2]。铝合金表面性能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轻合金结构件的使用寿命,而 且在满足设计强度和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使用量,减轻整体结构重量并减少能耗, 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满足现代社会节能减排的需要,因此提高铝合金的表 面性能成为结构件制造工程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rocessing,LSP)是一种具有高压(冲击波压力达到数 GPa-TPa量级_)、高能(单脉冲能量达到几十焦耳,峰值功率达到GW量级_)、超快(几 十纳秒)和超高应变率(107-108 s-1)等显著特点的非传统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其利用强 激光束诱导的等离子冲击波作用于金属表面,使材料表层产生加工硬化并形成较高 幅值的残余压应力,从而使材料的抗磨损、抗疲劳和抗应力腐蚀等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激光冲击强化最初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贝尔实验室。1972年,美国 巴特尔学院(BattelleMemorialInstitute)的B.P.Fairand等【3】首次采用高功率脉冲激光诱导的冲击波来改变7075铝合金的显微结构组织以提高其力学性能,从此揭开了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应用研究的序幕。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LSP 可有效地提高铝合金的表层硬度和疲劳寿命[们]。早在1999年,郭大浩等【9】对激光冲 击后2024T62铝合金的疲劳寿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由冲击波作用造成的塑性层 中存在着表面残余压应力和高密度位错,由于残余压应力在疲劳载荷中起着负平均 应力的作用,抑制了疲劳裂纹萌生;由于位错密度的增高,提高了材料的屈服强度, 并对位错运动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形成裂纹的阻力增大。正是由于残余压应 力和高密度位错这些因素抑制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从而使材料的抗疲劳寿命 得到了延长。本课题组【-0,11]在磨损和应力腐蚀方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塑性层中的残余 压应力是提高材料抗磨损和抗应力腐蚀的重要因素。 对激光冲击强化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激光冲击强化的工业化应用。2002年,美国MIC公司首次将激光冲击强化应用于飞机叶片生产线,每月节约零件更换费和飞机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保养费约几百万美元,随后又将该技术扩展应用到F16战斗机和F22战斗机。据初 步估计,通过对军用战斗机的叶片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美国可以节省大约10亿 美元的成本。2004年,激光冲击强化又被用于处理波音777民用飞机叶片。 针对塑性层内残余应力场的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研究[12~14]重点分析了激光冲击强 化过程中各种参数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金属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特点,以及各种工 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影响的一般规律,为优化激光冲击参数提供了数据参考,对激光 冲击强化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研究的进~步深入,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机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量的 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冲击后,金属试样表层会产生明显的晶粒细化现象,从而在宏观 上体现为金属强度和表面硬度的提高。 2010年,本课题组[15,16]在亚微米尺度上对激光单次冲击2A02铝合金和激光多次 冲击2A02铝合金的微观强化机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冲击能够在 2A02铝合金表面产生亚微米级的亚晶结构,深度方向的位错结构从随机分布位错到 位错线,再到位错缠结,最后到亚晶进行逐步演变,最终形成细化的晶粒。激光冲 击的超高应变率对于粗晶的细化和最小平均晶粒尺寸的大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通过对激光多次冲击2A02铝合金试样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的分析,得出 了多次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2A02铝合金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懋aud俐69Disloeariondistoeatlan嘲118眉£finedgrains袖s_垤}嘲s\;伸s二H彤≤对图I.I多次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2A02铝合金微观结构的演化过程示意图【161Fig.1.1 Schematic illustration showing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process of 2A02 A1 alloy induced bymul邱le LSPimpacts[16】.201 1年,罗新民等【17,18】在纳米尺度上从空位现象和位错组态角度分析了航空铝合金2A02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机理,观察到平均直径为100nm的亚晶(如图1.2所 示),并指出激光冲击诱发的晶格内复杂的位错组态和晶格畸变是表面硬度、基体强 度和残余压应力提高的主因。在此基础上,罗新民等【19】在2013年进一步对纯铝和航 空铝合金2A02进行了激光冲击表面改性试验,指出纯铝激光冲击强化机制可归因于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位错增殖;铝合金材料激光冲击表面改性的强化机理归因于复杂位错组态所致内应 力和纳晶化的共同作用。图1.2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晶粒中的位错墙。(a)位错墙,TEM;Co)HREM的Ⅱ下T过滤像【17】Fig.1.2 Dislocation walls in the grains of aluminum alloy 2A02 aiter lasershocking.(a)Dislocationwalls,TEM;Co)IFFTfiltered imagoofHREMtl7】因此,结合经典晶粒细化理论研究与位错组态,纳晶化等有关的纳米尺度的微 观现象对于理解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1.2分子动力学及其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是一种涉及力学、热力学、统计学、固体力学和计算方法等学 科的数值模拟方法,它从原子和分子层次入手求解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所有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信息,然后由统计平均得到任何依赖于这两个量的热力学状态量。对于非定态或非均匀问题,这些平均量可表示成时间或空间 的函数【20】。在1957年,Alder和Wainwright等人【21】首次采用分子动力学成功解决了 硬球模型系统的固液相变问题,第一次将分子动力学应用到物理和化学领域。随着 分子动力学算法的逐渐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加之近几年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实现,分子动力学在模拟纳米多晶金属的塑性行为上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尽管采用试验手段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激光冲击强化后铝合金表层的晶界,亚晶界,孪晶,层错甚至尺度更小的位错等微观缺附1509】,但无法观测到诸如铝合金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晶格失稳、位错产生和位错反应、亚晶界形成、晶界运动等微观信息,而这些微观信息是深入理解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机理和 构建材料弹塑性变形物理模型所必不可少的。因此采用试验手段只能得到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后的部分静态微观现象以及基于这些静态现象和相关塑性理论所得出的一些推论,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理论。 分子动力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求解多体问题的重要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可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以预测纳米尺度上的材料动力学特性。因此,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是深入研究铝合 金激光冲击强化机理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受到计算能力的限制,目前分子动力学 只能用于短时间(纳秒量级)和小尺度(微纳米级)的模拟研究。这是因为:首先,在分 子动力学计算中,为节省计算时间而不失精准性,积分步长原则上应小于微观系统中最快运动周期的1/10,而微观系统中的最快运动周期约1―100 fs,即积分步长应为0.1~10fs(表1.1所示为各种模拟系统所建议采用的积分步长)【22】.其次,我们知道每摩尔的物质就包含约1023个原子,因此目前还不可能从原子尺度模拟大块材料的动力学过程。 表1.1各种模拟系统所建议采用的积分步长瞄】Table 1.1 The recommended integral timestep for different simulation systems[22】系统 简单原子体系 刚性分子 软性分子,限制键长 软性分子,无键长限制运动形态移动积分步-letslO‘14 5x10‘15 2x10‘15移动,转动 移动,转动,扭动 移动,转动,扭动,振动10‘15或5×10‘16言^_0-。吣搬∞Q皇哦警。昌图1.3晶粒尺寸分别为5,10和20nrll的纳米管中平均流应力随N值变化示意图。图中虚线分别对应于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出的晶粒尺寸为5,10和20 11ln的多晶铝块的抗拉强度[26】 Fig.1.3 The average flow stress'as VS.N for the 5,1 0 and 20 roll grained NWs.The dashed linescorrespond to the tensile strengths ofthe 5,10 and 20nlngrained polycrystalline bulk A1 computed byMD[26】4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是采用分子动力学对纳米尺寸的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进行模拟研究是合适 的。一方面是因为激光冲击波的作用时间仅几十纳秒,这与分子动力学的时间尺度 基本一致;另一方面,现有的计算能力已经可以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三维尺寸都超过1 00rim(纳米材料长度的上限)的样本。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尺寸的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可能会遇到“尺寸效应” 的问题。我们知道晶粒大小是影响传统粗晶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由 Hall―Petch关系[23,24】可知多晶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随着晶粒尺寸减小而增大,即细 晶强化机制,这已被大量试验所证实。但当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后晶粒尺寸的 继续减小却又造成材料的软化,即出现反Hall.Petch关系【25】。“尺寸效应”即表示纳 米晶体存在一个临界尺寸:当晶粒尺寸大于该临界尺寸时,为正的Hall.Petch关系; 当晶粒尺寸小于该临界尺寸时,为负的Hall.Petch关系。YaXin Zhu等【26】对多晶体 Al纳米管的试样尺寸与晶粒尺寸的耦合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晶粒尺寸效应的临界尺寸约为10 nm(女n图1.3所示)。由于“尺寸效应”的存在,纳米尺寸的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可能与实际试验过程有一定差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采 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研究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的微观塑性变形机制。1.3分子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目前,分子动力学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马文等[2,]研究了纳米多晶铝在冲击加 载下的冲击波阵面结构及塑性变形机理,发现在弹性先驱波之后,是晶界间滑移和 变形主导了前期的塑性变形,然后是不全位错在界面上成核和向晶粒内传播,在晶 粒内形成堆垛层错孪晶和全位错的过程主导了后期的塑性变形,这与罗新民等【均】根 据试验现象所得出的推论相似,但模拟结果更为详细。张俊杰等【zs]研究了晶体铜纳 米机械加工表层形成机理,清楚地观察到梯杆位错、棱柱位错环、层错、孪晶等典 型微观缺陷,重点分析了孪晶变形和晶粒尺寸对孪晶变形的影响;并通过与试验结 果进行对比,发现纳米机械加工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很好地预 测纳米机械加工的结果。王贵民等【z,】研究了纳米孪晶铜在单向拉伸载荷和压痕作用 下的力学性能,重点研究了纳米孪晶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内在机制,从原子尺寸 解释孪晶界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起到的强化和韧化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孔洞对纳米 孪晶铜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影响。刘渊等【30】从晶界能量角度出发分析了晶界结构 稳定性,发现低∑值的特殊晶界比随机晶界塑性好,延伸率高,稳定性高;而高∑值 的特殊晶界能够容纳应变能量进一步输入和释放的能力较差,在变形过程中容易断 裂。A.P.Gerlich等【31】研究了高温高应变率下多晶铝纳米管的塑性变形行为,结果表气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明发现了再结晶过程中的稳定状态的流应力和晶粒尺寸大小是由晶界滑移、晶界迁移和晶粒旋转主导,而受位错攀移的扩散行为影响较小。《a)dl图1.4由包含两个不同长度值的不等边六边形空位圈形成不完整的层错四面体【32】Fig.4.Formation of an incomplete stacking fault tetrahedron from the scalene hexagonal vacancy loop with two different sides[321o.3O.75 O.7 ...0.65专 ≥0.6 々O.55 O.5 005014 5 lO 15 20 25o30The length ofds㈥lo叩图1.5在铜中通过不等边六边形弗兰克位错圈形成层错四面体的条件。不等边六边形短边与长边 的比值与长边长度之间的关系【32】Fig.1.5 The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in Cu.The effect ofthe ratio ofthe6 astacking fault tetrahedronfrom the scalene hexagonal hexagonal loop[32]short(ds)to the long(di)side ofthe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子动力学方法也被用于详细分析由位错反应形成的典型位错组态。TomokoKadoyoshi等【32]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面心立方金属中由空位形成的不同尺寸的不等边六边形弗兰克位错圈可以通过位错分解转变为层错四面体,并给出了六边形 弗兰克位错圈需要满足的特定条件(如图1.4和图1.5所示)。H.Wang等[33-351详细分 析了铝和铜中层错四面体的形成过程并给出以下描述:首先是位错偶极子湮灭形成 空位簇;接着层错四面体在包含三个以上空位的空位簇上成核;接着层错四面体通 过持续吸收由位错偶极子湮灭产生的空位或空位簇而长大或者随着扩展台阶(expanding ledges)而长大。并指出了层错四面体的尺寸并非由初始的三角形弗兰克位错圈尺寸决定和在铝中不能通过塑性变形产生层错四面体。w犯l Z.Abuzaid等[36】从 位错反应的角度研究了哈氏合金中滑移面遇到晶界时的滑移面转变以及发生在晶界 上的塑性应变累积过程。通过分析残余柏氏矢量的大小,确定在不同状态下滑移面 穿过晶界所消耗的能量,并由此计算滑移面转变的能量障碍。同时也观察到残余柏 氏矢量大小与穿过晶界的塑性应变呈反向关系。 以上这些对晶界、孪晶界、层错四面体以及各种位错组态等微观缺陷的分子动 力学研究工作对深入认识金属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和构建材料弹塑性变形物理模型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4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1.4.1研究意义 随着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研究的深入,其强化机理被逐步揭示。由残余压应力、表面硬度、位错密度等宏观特征领域的研究【2…5 14]逐渐进入到晶粒细化、位错反应等6微观领域的研慰m5均]。目前在微观领域的研究大都采用试验手段,只能得到铝合金激光冲击强化后的部分静态微观现象以及基于这些静态现象和相关塑性理论所得出 的一些推论,无法捕捉到微观现象的动态演变过程。而微观现象的动态演变过程对 微观领域的研究至关重要。 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出现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为微观领域的材料科学研究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过程,通过观察微观现 象的动态演变过程,并结合现有的理论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利于更深一 层地了解激光冲击强化铝合金的机理,从而为其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1.4,2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的微观塑性变形过程 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晶粒细化的整个过程以及温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常温下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300 K下A1.Cu多晶 体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一应变规律和微观结构的演变情况,分析了亚晶界的结构特 征和形成过程,并且对位错攀移、不完整的层错四面体等微观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2)中温下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在500 K下A1.Cu多晶 体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规律和微观结构的演变情况,重点分析了大角度晶界 的形成原因,对高密度位错在细晶强化以及提高晶体强度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微观方面的分析和解释。本文研究内容得到以下基金资助: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轻合金热/力耦合植入颗粒型纳米薄膜的可控制备及协同强化机制.项目编号:51275220,2013.01-2016.12(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轻质合金激光冲击植入颗粒的纳米碳基薄膜制备技术.项 目编号:BK201 1478,201 1.07-2014.06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激光冲击强化机理与TEll试样的制备过程简介2.1激光冲击强化2.1.1激光冲击强化中激光冲击波的形成 早在1963年,White【37】通过试验发现在真空环境下采用激光照射金属靶件,能 够产生大量膨胀等离子体,从此拉开了激光冲击强化的研究的序幕。当高功率密度 的激光束在金属表面聚焦时,会使材料局部过热,引发爆炸性的汽化形成蒸气;蒸 气继续吸收激光能量,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最后在靶件表面产生高温、高压的等 离子体吸收层。吸收层内的等离子气体会向光束方向和其它方向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1966年,Chang和Warner[38】通过试验发现,纳秒脉冲激光在铝靶表面产生爆轰 波的阀值为2x109W/cm2。因此,在激光冲击强化中通常使用功率密度为109W/cm2 量级的激光器。 波长分别为1064nln,532姗,355 nm的激光束能在大多数激光冲击场合中使用,并且比较容易实现。但短波长会导致绝缘介质击穿的临界功率密度阀值下降, 从而有可能限制压力峰值[39,40]。绝缘介质击穿是指非金属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将激 光能量吸收(例如激光击穿空气形成等离子体),从而限制激光冲击波的能量。因此,在激光冲击强化中通常使用的波长为1064衄。图2.1江苏大学引进的激光冲击设备【4l】Fig.2.1 High-power repetitive pulse Nd:YAG laser set-up introduced from Thales Company in Francet4q江苏大学在2010年引进的法国Thales公司的GAIA纳米激光器如图2.1[4H所示。 该激光器为钕玻璃烈d:YAG介质)固体激光器,激光能量>12 J,激光脉宽<15 波长为1064 nln,重复频率1-5ns,HZ,光斑直径为3~10衄,平顶(Top Hat)光强分布,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适用于激光冲击强化的试验和研究工作。 2.1.2激光冲击强化的模型 图2.2为典型的激光冲击强化模型的示意图,从上到下依次为激光束、透明约束 层、吸收层和金属工件。透明约束层一般采用K9玻璃或流水,吸收层通常为铝箔或 黑漆。当足够强度的激光脉冲聚焦到金属工件表面的吸收层时,吸收层的材料会迅 速气化产生等离子体。由于作用时间短,热能从作用区传播的范围有限,通常只有 几微米,远小于吸收层的厚度;因此可以防止金属工件表面被烧蚀和熔化。这对铝 合金试试样的激光冲击强化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表面烧蚀对其疲劳寿命有决定性影 响【42】。由于有约束层的作用,阻碍金属工件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向光源方向扩散, 使等离子体被限制在金属工件表面与约束层之间狭小的空间内剧烈膨胀,密度增加, 产生高幅值的短时压力脉冲。因此,更多的光波能量就会以冲击波形式作用于金属 工件表面并向金属工件内部传播,金属工件受到的冲击波压力就会增大。所以,在 金属工件表面覆盖约束层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激光冲击波的峰值 压力和延长激光冲击波的作用时间。孙ocKwan崦deJoJ'nLF suOace图2.2激光冲击强化示意图Fig.2.2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laser peening2.1.3激光冲击波诱导残余应力场机理 由于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产生的激光冲击波峰值压力为GPa量级,远超过金属 材料的动态屈服极限。因此,在距金属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材料将会沿着激 光冲击波作用方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材料在垂直于激光冲击波作用方向的 平面上被拉长,如图2.3(a)所示。当激光冲击波的作用消失后,激光冲击波影响区域 材料的塑性变形就会保留下来。由于几何相容性的存在,金属工件内部产生塑性变 形区域的周围材料就会具有把该部分材料推回到产生塑性变形之前的初始状态的趋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势。从而,在激光冲击波作用区域形成双轴向压应力场,双轴向压应力场产生的平面与激光冲击波的作用方向垂直,如图2.3(10)所示【43】。图2.3激光冲击诱导的残余压应力原理图【43】Fig.2.3 Schematic ofresidual compressive stress induced by LSPt43】2.2TEM试样的制备过程简介由于微观结构的尺寸一般为纳米级,为了能够清楚观察到这些结构必须采用TEM。TEM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的高很多,可以达到0.1 ̄o.2 nm,因此可以观察 到像位错这种小尺寸的微观缺陷。许多针对微观结构研究的文献[15。9】中都包含了 TEM图像的采集和分析过程。因此TEM试样的制备是研究微观结构的首要条件。 由于电子束的穿透能力比较低(散射能力强),因此用于TEM分析的样品厚度要非常 薄。根据样品的原子序数大小不同,一般在5~500 nnl之间。 在激光冲击强化实验中通常采用的是薄板状金属试样,其TEM试样制备的一般 程序为: (1)线切割。在合适的位置上对试样进行切割得到具有一定面积、厚度为0.1-43.2mill的薄片。对金属试样通常采用线切割的方法,这是为了防止在切割过程中温度或形 状改变对试样微观组织的影响。 (2)手工打磨。金属试样线切割后表面粗糙,故需要用不同粒度的金相砂纸逐步研 磨,使表面达到足够的光洁度。手工打磨时,先用胶水将砂纸固定在平面玻璃板上: 然后将试样磨面轻压在砂纸上;接着保证玻璃板不动,向前均匀推动试样进行磨光, 直至试样磨面只有一个方向的均匀磨痕。为了避免出现划痕,在磨光的过程中最好 单向打磨,即只在推程对试样进行打磨,而在回程中将试样提起拉回,不与砂纸接触。打磨选用的砂纸粒度主要与材料的硬度和试样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打磨过程中每更换细一号砂纸时,打磨方向应该与前一号砂纸的磨痕方向成450或900,从而方便观察在前一道打磨后试样磨面上留下的较粗磨痕的消除情况。11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3)冲样。金属材料韧性比较好,可直接在冲样机上冲出直径为3 rain的小圆片, 也可用机械切片机从材料上切下直径为3 mm薄圆片。通常一个设计良好的机械切片 机只会在切下的小圆片圆周引起很小的损伤,但对某些材料机械切片时产生的冲击 可造成剪切变形。因此,通常选择冲样机的方式。 (4)预减薄。如果在冲样之前的试样表面仍然比较粗糙,可以在砂纸上进一步手工 打磨。然后再用凹坑减薄仪进行减薄。减薄后薄圆片样品出现一个碗状的凹坑,在 碗的底部样品最薄,其它部分较厚,从而保证样品不易碎。预减薄后薄圆片的厚度 应控制在70~80gm。(5)最终减薄。通常采用双喷法或离子减薄法。 双喷法主要用于金属和合金样品。双喷时要选择好电解液,还要控制水流、电 压、电流和温度。例如,当水流较小时不能将腐蚀产物冲走,而水流较大时又会把 薄区冲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减薄速度快,没有机械损伤,其缺点是可能会引起非 晶的晶化、污染、氧化等。 离子减薄是一种普适的减薄方法,可用于对陶瓷、金属等试样进行减薄。但需 要注意的是由于试样中不同成分和不同取向的溅射速度不同,在长时间进行离子减 薄可能会导致试样表面成分发生改变,而且离子辐照损伤可能引起试样表面非晶化。 所以选择合适的减薄条件(电压和角度)和控制试样温度是比较重要的。离子减薄的优 点是可以得到较好的薄区,其缺点是比较耗时。另外,离子减薄还可以用于去除试 样表面的污染层。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分子动力学模拟3.1分子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及基本假设分子动力学的基本思想M是以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函数为基础,建立一组具有 某一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例如:温度,载荷等)的分子体系的运动方程,并通过对该 方程组数值求解,从而得到每一时刻各分子的坐标和动量,也即在相空间内的运动 轨迹。再通过统计计算的方法得出多体系统的动态与静态特性,从而可以得到系统 的类似于宏观意义上的物理量和力学量(例如温度,载荷等);采用缺陷分析方法并对 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即可得到系统的微观特征(例如:晶界,层错,位错等)。因此, 本质上可以简单地将分子动力学看作是对广义牛顿运动方程的数值积分。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出发点是物理系统的确定的微观描述,也就是说它是确定性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看作是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过程的模拟。在分子动 力学方法的处理过程中,方程组的建立是通过对物理体系的微观数学描述给出的, 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决定运动方程组的形式【4,,48]。分子动力学有两个基本假设: (1)系统中所有粒子的运动都遵循经典牛顿运动定律;(2)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叠加。因此,虽然分子动力学是从原子层面研究问题,但其本身没有考虑量子效应对 结果的影响,这里的所说的原子实际上是指宏观刚性粒子(忽略了原子的核外电子层 结构),只是采用势函数来表现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2分子动力学的运动方程伫2l在分子动力学中,粒子的运动行为由经典的牛顿运动方程描述。系统内所有粒 子都服从经典力学运动规律,其动力学方程是通过经典力学运动方程.拉格朗日(Lagrange)方程和哈密顿(Hamilton)方程导出【22]。 对于包含n个粒子的运动系统,系统的能量可表示为系统中所有粒子的动能与系统总势能的总和。其总势能为分子中各粒子位置的函数职彳,乏,…,艺)。厅一l疗职彳,乏,…,亏)=约2+研3+…+嘶。+u23+勉+…=∑∑吻(哆)/=1(3一1)j=-,+l根据拉格朗日方程13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d五aZ一警:o(3-2) 硪宅ta‘对于孤立的保守系统,每个粒子在势场∥中运动,则他,棚=去孵一髟(3-3)系统整体的拉格朗日函数是z2莩z(巧,毒,力2吉等孵一等钐(3-4)由式(3.2)和式(3.3)o-7以得出第,个粒子的牛顿运动方程―嘴2一■-二2― 哦:一掣:一vv,:z(3-5) 2髟哈密顿函数Ⅳ可表示为动量和坐标的函数,也即动能与势能之和Ⅳ=季丢+薯盖鹕,声,= =p6,将式(3―5)两边分别对坐标和动量求导可得到变量为动量尸和坐标厂的哈密顿方程P一伤=.哆等等 一 型谚y―r,O忉巧很显然将式(3.7)中第一个式子两边对时间,求导后再与第二个式子合并后变形即可 得到式(3.5)所表示的第,个粒子的牛顿运动方程。通过牛顿运动方程的建立,可以得 到一个封闭的线性微分方程组。当给定初始位置巧(0)和速度哆(O),就可以得到该线 性微分方程组确定的解,从而可以得到任一时刻,所对应的所有原子的位置巧(力和速 度圪(力。 在式(3-1)至(3―7)中,伤,巧分别为第,个粒子的质量和所受的力;巧,毒,霉分 别为第,个粒子的坐标,速度和加速度;磊为粒子,和/之问的距离;U,z和Ⅳ分别 为体系的势函数,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如果已知系统初始状态(原子的初始位置 与速度),就可以通过求解哈密顿或拉格朗日方程组,从而得到系统内原子运动的轨 迹,即每一时刻原子的位置和动量,再通过统计平均即可得到系统每一时刻的热力学量【45]。14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运动方程的数值解法{:二:三二三二::二室:::二窆三三::二:::c3-8,玎,+功:一d,一协+2r(t)+b2 f(t)+…(3-10)及,)=掣=去【m功川一国] 式力=掣=去【m彩一2曩力川一例(3-12)(3-13)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于分子动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该算法分为预测、计算力和校正三个 基本步骤,可用于迭代计算。 1)预测。因为经典粒子运动的轨迹是连续的,故t+h时刻的坐标、速度等物理量可以通过,时刻的泰勒展开式预测:尸(,+功=嘲+by(t)+三炉反力2+吉∥反力2+…矿(,+功=“,)+坂力+j1∥反力2+…(3-14) 矿(,+功=反,)+坝力+…矿(,+功=改力+…式(3―14)qh,吠力、反力、反力分别为玎力的一次、二次和三次微分,通过泰勒展开式 得到的速度、加速度等预测值等并不一定满足牛顿运动方程,因此还需要进行校正。 2)计算力。根据坐标预测值尸(,+国计算所受的力和正确的加速度∥(,+句从而 得到正确加速度与预测加速度之间的误差aa(t+h): zxa(t+句=ae(t+国一矿(,+国(3-15)3)校正。根据加速度误差值Aa(t+h),对式(3.14)d尸的各项预测值进行校iE.,,(,+句=尸(,+国-I-CoAa(t+h)re(t+伪h):=IP(t+h国)++caAa(t+ae(t+ae(t+c2Aa(t+篇国= 句+功(3-16)、 。扩(,+功=ze(t+h)+c/\Ia(t+h) x-戈(3-16)qh,Co、q、乞和乞均为常数,以上所述为Gear一次预测校正算法,亦可将 其推展至更高次的校正算法。3.4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从3.2节中可以看到系统内各粒子位置的函数职亏,乏,…,乏)(也被称为势函数)是 求解式(3―5)所表示的牛顿运动方程的关键。所以势函数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子 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所选的势函数对物质体系的描述越准确,用它来计算所 得到的模拟结果就与实验结果越接近。但由于物质体系的复杂性和原子问相互作用 的种类的多样性,要得到精度较高而又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物质体系的势函数是比较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困难的。所以针对各种物质体系的试验结果,人们通过拟合实验参数而发展了大量的经验和半经验的势函数f50]。3.4.1对势 描述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的最简单模型就是对势(Pair Potential)。其基本思想是认 为任何两个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仅由这两个原子决定,周围其它原子的存在并不影响 这两个原子结合键的强度,因此也被称为两体势。应用对势的首次模拟是Alder和Wainwright在1957年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中采用的间断对势【21]。常用的对势有 Lennard-Jones(LJ)势[s q、Morse势【52】等。3A.2多体势 对势模型可以成功应用于离子型化合物和分子晶体的模拟计算,但是不适合应 用于过渡金属,这是因为过渡金属的金属键中包含有部分共价键。因此需要应用更 加精确的势函数对各种材料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在20世纪80年代,嵌入原子法【531(Embedded Atom Method,EAM)、Finish―Sinclair方法【541(FS)、有效介 质理论【55](Effective Medium Theory,EMT)以及Glue势【56]等多体势的提出较好地解决了对势的问题。后来研究人员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紧束缚近似提出考虑角度和其 它效应的多体势。如修正的嵌入原子势(MEAM)、分析型嵌入原子势(AEAM)、紧束 缚(Tight-binding)势和键级(Bond Order)势等。3.5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系综(Ensemble)是指在一定的宏观条件下(约束条件),大量结构和性质完全相同 的、处于各种运动状态的、各自独立的系统的集合。微观运动状态会在相空间中形 成连续的区域,与微观量对应的宏观量则是对某一特定宏观条件下所有可能的运动 状态进行统计平均【57]。系综是统计力学中的高级概念工具,其理论由Gibbs于1901 年创立完成。分子动力学模拟通常是在某一特定的系综下进行从而准确地反映实际 物理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平衡态系综有如下类型:微正则系综fNVE)、正则系综 (NVT)、等温等压系综(NPT)、等焓等压系综(NHP)等【58]。3.6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宏观物理量伫21分子动力学模拟最终得到的是系统各个时刻的相空间轨道,包括任意时刻所有原子的位置和速度,通过对这些微观原子层次的物理量进行简单的统计平均就可以 得到温度、压力等宏观物理量。17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1)温度:乃衰岛2)压力:(3―17)尸=专(3咿+陟巧>]3)系统总能量:(3―18)F=屏+乞=仨;伤谚>+<若职芬,>4、)径向分布函数(RadialDistribution(3―19)Function,ROE):RDF表征结构的无序化程度。如果在半径尸到r+ar的球壳内的原子数为以力, 理想晶体的原子密度为风,则径向分布函数为:反,)=等≈蒜3.7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边界条件(3-2。)式(3―17) ̄(3―20)中,屏和乞分别为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乞为玻尔兹曼常数,少为体积,7为系统温度,Ⅳ为系统总的粒子数。()表示对括号内的量在,时刻求平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必需给所构建的模型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这些边界条 件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周期性边界条件(PeriodicBoundaryCondition)在分子动力学中为了消除模型的表面效应或边界效应,通常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让原胞上下、左右、前后对边上的粒子问有相互作用,从而将分子动力学原胞有限立方体内的模拟扩展到真实的系统的模拟。其数学表达式为【22】:钗动=钗i+彪),历=(啊,n2,n3)(3-21)式(3―21)qb,彳为任意可观察量,nl,%,伤为任意整数。这个边界条件就是将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本原胞复制无穷多次,从而消除其表面效应。其具体实现过程为:当有一个粒子 穿过基本原胞的六方体表面时就让这个粒子从与此表面相对的面以相同的速度重新进入原胞内。2)自由边界条件(Free.SurfaceBoundaryCondition)采用自由边界时,体系的表面原子完全暴露在真空中,不受任何人为限制。由 于自由边界完全忽略了模拟体系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并人为引入了非真实的表面,因 此不适合用于研究块体材料的性质。 3)固定边界条件(FixedBoundaryCondition)采用固定边界时,设置模拟体系外围原子保持静止,而将可动原子限制在固定 原子之内,从而将模型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用于模拟与短程应力场有关的 点缺陷和小点缺陷团。 4)柔性边界条件(Flexible Boundary Condition) 柔性边界比固定边界更接近真实情况。当边界上的粒子受到内层粒子的作用时 可以产生微小的移动。常用于对材料中的位错、层错等缺陷运动情况进行模拟。3.8力场截断、最小像力约定和邻居列表(Neighbor-Us03.8.1力场截断 由于通常模拟的系统包含较多粒子数(上万个甚至百万、千万个),因此为了减少 计算势能所消耗的时间,通常选取一个适当的力程截断距离名将位势截断。其表达式如下【22】:‰,=P≯舡时功很多。<一 ,c/JI、1J ―哆哆>2 2 、,,f为了避免出现限尺寸效应,要求原胞尺度满足不等式条件z/2>c,使距离大于 Z/2的粒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在实际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原胞尺度z通常比£大3.8.2最小像力约定 在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通常采用最小像力约定。即在重复的分子动力学 原胞中,设原胞内有Ⅳ个粒子,每一个粒子只同它所在原胞内的另外Ⅳ一1个中的每个粒子或其最邻近的影像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即粒子,与满足关系式【27】哆=IIlin(1乏一季+彪I)(3-23)19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实际上这个约定就是通过满足不等式条件‘<Z/2来截断位 势(如图3.1所示)。 3.&3邻居列表 邻居列表也称为近邻表,该表中储存相邻粒子的编号。对于每个粒子,都用一 组数组记录同它之问的距离小于名的其它粒子的编号;当粒子间最大的相对移动距 离大于磊一‘时,更新列表。其中‘为力场截断距离,磊由用户指定(应大于‘)。这 样就能避免每次查找相互作用的粒子对,节省计算时间。图3.2为单个粒子的所有近 邻粒子示意图。oo ●/簟。一―、《\o●Rc然o圆◆ /}囝◆o谚;●囊o●●●●oo ●●o●o●●o●●图3.1最小像力约定示意图Fig.3.1 Schematic ofthe interaction between图3.2近邻粒子示意图Fig.3.2 Schematic of the neighbor particlestwo particlesin shortest distance3.9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程序结构典型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程序结构如图3.3所示。 计算原子受力和求解运动方程是程序的核心,通过重复这两步可以的到所有粒 子的运动轨迹。当程序运行结束后,采用晶体缺陷分析对输出文档中保存的坐标进 行处理,可以对不同原子进行区分;然后再通过可视化处理就可以观察到模型内的 各种微观组态及其演变过程。 在本文中使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为LammpsIs9],可视化软件为VMD[60],数 据处理软件为Matlab。目前广泛使用的晶体缺陷分析技术主要有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61】、中心对称参数(Centro-symmetry Parameter,CSP)[62】、共近邻原子分析(CommonNeighborAnalysis,CNA)【63】、滑移矢量(SlipVector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nalysis,SVA)[删、Ackland键角分布分析(Bond Angular Distribution,BAD)【65】等。图3.3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程序结构Fig.3.3 The program stnlcture of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21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第四章常温下激光冲击强化2A02铝合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4.1引言激光冲击强化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利用强激光诱导的冲击波力学 效应对材料进行加工,具有高压、高能、超快和超高应变率等特点。大量的实验研 究表明激光冲击强化能使金属表层的晶粒细化,从而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以及抗腐 蚀和抗磨损能力。微观领域的研究结果[15-19]表明晶粒细化过程与位错的运动有十分 密切的关系。由激光冲击强化诱导的高密度位错通过复杂的运动演变成为各种位错 组态,最终形成亚晶界或晶界将晶粒分割,使晶粒细化。由于在试验条件下得到的 TEM图片只能反映出组织内部的静态现象,无法观察到微观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 所以很难进一步分析亚晶界或晶界形成的详细过程。 分子动力学是一种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求解多体问题的重要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主要被用于研究纳米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影响的动态过程。许多文献【27 ̄36] 的研究结果都体现出应用分子动力学研究材料微观结构演变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 性。因此,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在纳米尺度下研究晶粒细化机理以 及分析位错墙和位错缠结的形成规律。4.2AI-Cu多晶体模型建立与模拟方法4.2.1 AI-Cu多昌体模型建立表4.1所示为2A02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其中Cu的质量分数为2.6%.3.2%。表4.1 2A02铝合金化学成分Table 4.1 Composition of 2A02 A1 alloy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本次模拟中A1一Cu多晶体通过Voronoi方法【删构建,包括4个晶粒,其结构如图 4.1所示。其中晶粒I沿x,Y,z轴的晶向分别为【l00】,[010],[001];晶粒II、晶粒Ⅲ、晶粒Ⅳ的晶向分别为晶粒I的晶向绕z轴逆时针旋转200、300和500。最终 生成的A1一Cu多晶体包含445830个原子,其中Cu原子数5077,A1原子数440753。其中Cu均匀分布在4个晶粒中,A1一Cu多晶体模型中Cu质量分数为2.66%,与表1中Cu的质量分数相符。图4.1 Al-Cu多晶体结构示意图Fig.4.1 A structure schematic ofAl?Cu polycrystalline4.2.2模拟方法 本次模拟过程按照第三章中图33所示的程序结构进行。采用Lammpsl59]软件进 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X,Y,z三个方向施加周期性边界条件,采用J.Cai等提供 的A1.Cu势函数[67】。首先根据马文等【68】提出的纳米多晶金属样本的构建方法对初始 AI.Cu多晶体进行弛豫。第一步,采用最速下降法进行局部能量最小化,步长为1fS:第二步,采用升温退火法进行全局能量最小化,等温等压(wm3系综,弛豫温度设定为为300K,步长为1 fs,弛豫时间为50ps。弛豫结束后舢一Cu多晶体沿x,Y,z轴的尺寸分别为61.042,61.042和2.035 nil3,Z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原子间势函数的 截断半径【31】。加载在等温等压(NAT)系综下进行,x、Y、z三个方向均施加周期性 边界条件,步长为5 fs,沿Y轴负方向施加均匀恒定的应变率2x107 S-1,作用时间为15IlS。采用G.J.Ackland等【65】提出的缺陷原子识别方法对输出文件进行处理,对位错、滑移等晶体缺陷进行标识,并应用可视化软件VMD[60]显示结果图像。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4.3模拟结果与分析4.3.1应力.应变曲线和微观结构的演变 图4.2所示为A1.Cu多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图中OA段对应于弹性变形阶段。 在A点(应力值为0.97 GPa)之后应力急剧下降,表明A1.Cu多晶体开始进入塑性变形 阶段。塑性变形阶段的应力值在0.18.0.90 GPa之间持续波动,出现多个局部峰值点 和局部谷值点。这些局部峰值点的应力值均小于A点,而局部谷值点的应力值在I 点之后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曩d。盲墨皇秭O‘000?020?040?060?080?100?120?14O?160?18 0?200?220?240?26strain图4.2A1.Cu多晶体应力.应变图Fig.4.2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Al一Cu polycrystalline图4.3O点对应的A1.Cu多晶体截面图像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 O图4.4 A点对应的A1.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4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 AFig.4.3 A snapshot of microstructure ofAl-Cu24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3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O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其晶体 结构与之前的示意图一致,包含4个晶粒。从图中可以看到弛豫后每个晶粒内部都 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位错(晶粒内部用蓝色标记的原子),这与真实材料的状态是相吻合的。图4.4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Al-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各晶粒内部的位错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出现晶界弯曲的现象,这表明AI-Cu 多晶体即将发生塑性变形。图4.5B点对压的A1-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5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图4.6C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6 A snapshot ofmicrosU'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po血Bpom C图4.5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B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晶粒I内最先出现了滑移带,这表明从AB段的应力值下降与晶粒I内的 滑移有关。同时在晶粒I内出现了亚晶界,亚晶界能够对滑移产生阻碍作用,因此 这也解释了B点之后的应力值上升的原因。 图4.6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C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虽然晶粒I内部已经被滑移带填满,晶粒I的晶界阻碍了其内部的滑移。 但新的滑移带在晶粒II和晶粒Ⅲ中出现,促进A1-Cu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因此,从C 点开始应力值下降。 图4.7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D点所对应的触.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与图4.6 相比,晶粒II中的滑移带明显增多,并且晶粒Ⅳ内也出现了大部分的滑移带。由此 可见晶粒U和晶粒Ⅳ内的滑移是CD段应力值下降的重要原因。图4.7中晶粒内部大 部分区域都被滑移带所覆盖,从而导致未滑移区域内的位错密度大幅增加,对滑移 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D点之后,应力值逐渐上升。 图4.8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E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2S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看到4个晶粒内部均被滑移带填满,并且各晶粒内部均出现亚晶界,这使晶粒 内部的滑移受到很大阻碍作用,这是DE段应力值上升的原因。图4.7D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polycrystaUine at tagged point D图4.8 E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8 A snapshot ofmicrostmctureFig.4.7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CuofAinu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 E图4.9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F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与图4.8 相比,晶粒Ⅳ内部出现了交叉滑移带,这表明在EF段晶粒Ⅳ内部发生过交叉滑移。 在高层错能晶体中,当滑移受到阻碍而导致塑性变形难以实现时可以通过交叉滑移 补偿塑性变形。因此,晶粒Ⅳ内的交叉滑移是EF段应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可以 发现EF段的应力值下降幅度明显小于AB段和CD段的应力值下降幅度,相对于初 始滑移所产生的塑性变形而言,交叉滑移所产生的塑性变形要小。另外,交叉滑移 会在两个不同滑移面的交线出形成压杆位错,对滑移产生阻碍作用。压杆位错的形 成方式将会在本章4.3.4节中讨论。图4.9F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图4.10 H点对应的A1.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10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I-CuFig.4.9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一Cu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po硫F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po缸H图4.10所示为应力一应变曲线上H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晶粒I内部出现二次滑移带。二次滑移是在初次滑移结束后,位于畸变区 附近的两层原子之间发生滑移,其派纳力应高于一次滑移。因此,只有当应力值达 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发生。二次滑移与初次滑移一样,都有利于塑性变形。因此GH 段的应力值明显下降,并且其下降幅度接近于AB段和CD段的应力值下降幅度。 图4.11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I点所对应的A1.cIl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与图4.10 相比,图4.11中出现了大量的位错束集区域,由于在位错束集过程中不全位错会转 变为全位错,从而使A1.cu多晶体内的位错数量减小,应力值降低。从图4.11中可 以看到晶粒Ⅲ和晶粒Ⅳ内大部分区域均发生了位错束集,大量的不全位错会转变为 全位错,这将使该点处的应力值大幅减小。从应力.应变曲线上看,该点的应力值是 塑性变形阶段的最小值。?图4.12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K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晶粒I内出现新的二次滑移带,而之前的位错束集区域内没有新的滑移带产生。并且瓜段的应力值变化与之前GH段相近,因此与之前H点处的分析相同,二次滑移是JK段的应力值下降的主要原因。图4.11I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at图4.12 K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12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 KFig.4.1 1 A snapshot ofmicrostz'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tagged point I图4.13所示为应力一应变曲线上L点所对应的灿。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在晶粒Ⅲ内出现了新的滑移带,与之前的分析类似,滑移是KL段应力值下 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应该看到该点处的应力值明显要高于D点和I点,这可能是因 为在其它晶粒内形成的亚晶界阻碍各自晶粒内的滑移,而这些晶粒也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晶粒Ⅲ内的滑移,从而对Al―Cu多晶体的塑性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图4.14所示为应力一应变曲线上M点所对应的A1.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可以看到晶粒Ⅲ和晶粒Ⅳ内有很明显的交叉滑移,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从L 点到M点之间的应力值波动应该与它有关。而在晶粒I中,一部分二次滑移带退化 为滑移带,这应该是由于位错束集引起的。根据前面的结论,位错束集是应力值下 降的主要原因。图4.13 L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13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 L图4.14M点对应的A1-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14 A snapshot of microstmcturc ofAl-Cu polycrystaUine at tagged pointM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15所示为应力.应变曲线上N点所对应的AI-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从图中 可以看到晶粒I和晶粒Ⅳ内的亚晶界明显增多,并且呈交错分布,晶粒细化明显, 这将极大地抑制塑性变形,因此该点的应力值比G点和J点高。同时较高的应力值 也将诱发在晶粒II内的二次滑移带在晶粒II内传播,从而使应力值降低。在图4.16 中所示的P点所对应的Al―Cu多晶体的截面图像可以看到二次滑移带在晶粒II内传 播。图4.15 N点对应的AI-Cu多晶体截面图像(FCC原子未显示)Fig.4.1 5 A snapshot of microstmcturc ofAl-Cu polye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N(theFCC atomsarchidden)图4.16P点对应的舢.Cu多晶体截面图像Fig?4?16 A snapshot ofmicrostructure ofAl-Cu polycrystalline at tagged point P综上所述,A1.Cu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是以滑移为主导,首先是不同晶粒内依次产 生滑移,使应力值下降(应力.应变曲线的AB段和CD段);随后,当滑移进行到一定 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微观塑性变形分子动力学模拟程度时,由于滑移在各晶粒内受到晶界,亚晶界以及位错墙的阻碍作用增强,使应 力值上升(应力.应变曲线的BC段,DE段和FG段);接着,当应力值增大到一定程 度时会诱发二次滑移(应力.应变曲线的GH段,JK段和NP段),应力.应变曲线上G, J和N点的应力值均超过0.75 GPa;此外,当应力值较低,不足以形成二次滑移时, A1一Cu多晶体内会通过位错反应形成位错束集并且可能进一步形发展成交叉滑移以 补偿塑性变形(应力.应变曲线的I点,L点和M点)。 通过滑移,二次滑移,位错束集和交叉滑移形成的亚晶界将A1.Cu多晶体分割 成不同的区域,也即晶粒细化。晶粒细化后,I点之后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表明 A1.Cu多晶体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明显增强。由于晶粒细化后亚晶界对滑移的阻碍作 用明显增强,滑移(L点)、位错束集(M点)和二次滑移(P点)都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 减小了应力值下降的幅度,从而提高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17两种不同层错排列方式:(a)单次滑移,(b)二次滑移。Fig.4.1 7 The microstructure of slip bandandsecond slipThe Microstmcture of second supband:(a)The band.microstructure of slipband,(b)初始秩态●●一次滑移后●●二次滑移后●● O o O O ●● O O●●●● ●●●●●● ●● O O o O、一◆◆一●●一9 9一。●●●●一◆◆一●● o o O Oo o0 0 ●●●●【;>一◆◆一●●●●[一、o o一9毋一o oo o●●●● ●● ●●一◆◆一●●●●●●●●●●FCC HCP图4.18滑移示意图Fig.4.1 8 A gr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合分布函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