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排名领域内现有的研究有哪些不足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区域的概念_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苹果/安卓/wp
积分 1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匿名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请高手指教,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都有哪些?
载入中......
发表于10楼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多,从宏观上说涉及到区域合作与竞争,中观说涉及到区域城市化及农村问题、区域如何规划等,微观上说涉及到区域企业、产业、人口、外资等问题。
长三角城市群,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整个区域,将个城市理解为不同点,二是,就某个城市在城市群的中的功能或者是角色,如何使该城市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
作为学科,区域经济起源于城市经济和经济地理两个学科的结合。我感觉现在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方向事实上包括了空间经济、城市经济和区域发展三大块内容,尤其是第三块区域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区域宏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分工合作等都可以容纳进去。
长三角城市群没有研究过。我觉得可以从其城市体系结构入手,即通过分析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来把握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关系情况,进而找到关键的问题和 ...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5137, 订阅: 23
每个学校都不同,但是区域经济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区域+经济”
敢说敢言矛盾中成长
谢谢对本问题的回答,不过能给个详细点的建议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角度
作为学科,区域经济起源于城市经济和经济地理两个学科的结合。我感觉现在对区域经济的研究方向事实上包括了空间经济、城市经济和区域发展三大块内容,尤其是第三块区域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区域宏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分工合作等都可以容纳进去。
长三角城市群没有研究过。我觉得可以从其城市体系结构入手,即通过分析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来把握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关系情况,进而找到关键的问题和值得研究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谢谢啦,真是太感谢了
yingzishengji 发表于
谢谢对本问题的回答,不过能给个详细点的建议研究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角度长三角城市群,我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整个区域,将个城市理解为不同点,二是,就某个城市在城市群的中的功能或者是角色,如何使该城市高度化、合理化、生态化!
敢说敢言矛盾中成长
区域经济学跟产业经济学还是比较接近的
空间经济学是由我们院老师在国内首先提出的,这是一部分;然后城市和乡村的;再是策略政策研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区域经济徐的研究方向确实比较难把握,我的论文写作中发现只有理论很苍白,俺需要模型,思考中。。。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多,从宏观上说涉及到区域合作与竞争,中观说涉及到区域城市化及农村问题、区域如何规划等,微观上说涉及到区域企业、产业、人口、外资等问题。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贵州省福泉市数学教师|
总评分4.3|
浏览量2171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8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研究生《区域经济学》文稿演示
区 域 经 济 理 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讲教师:王琴梅月 第一章 导 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二战 后为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 现的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 的经济学科。学科的名称不一,除叫“区 域经济学”外,还有“区域科学”、“空 间科学”、“空间经济学”、“区域发展 计划学”等名称。 第2 页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 区域和 经济区域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 活动空间按不同的角度划分,便产生了不同的区域。如自然地理区是按 地球表面特征划分的,行政区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划分的,经济区是按 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等等。 区域经济学所讲的区域,不是一个“纯自然地理区域”,也不是 “行政区域”,而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 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是经济区。主要包括四大 类: 1.一国范围内的特定经济区域(如中国的东、中、西部); 2.作为一国整体的经济区域; 3.由几个国家构成的世界经济区域(如欧洲联盟); 4.由几个国家部分地区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如眉公河流域经济区、 东北亚经济区、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等)。 在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中所讲的区域概念是一国范围内的特定经 济区域。 第3 页 二、 经济区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经济区域进行不同的划分 。如根据区域在“空间”上的涵盖关系,区域可分为不同层 次和等级,从而形成了一个区域等级系统,如大区域、子区 域、孙区域等。这里主要介绍两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划分 : 1、布代维尔(J.R.Boudeville)根据同质性标准和功 能性标准,将区域分为均质(均一)区、节点(极化)区、 规划(计划)区。 所谓同质性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指标如失业率、收入水 平、就业劳动力的产业分布、流动人口与旅游、或者重工业 比重等,把具有相同或相近指标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区域 。 所谓功能性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指标,把那些相互之间 具有特别紧密联系的地区单位综合为一个“功能区域”。 第4页 (1)均质区是具有某些共同特点的多个不同空 间单元组成的区域。共同特征可以是自然资源禀 赋或地理方面的,也可以是经济社会方面的。 (2)节点区是指一定空间范围被某种形式的流 量联系在一起,如区域中拥有对周围有吸引力的 中心,它与周围形成某种信息、物质、能量的交 换,从而构成极化区域。如图(参见张金锁本P12 ) (3)规划区是为了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一定目 标(如管理)而设定的连续空间。 第5 页 2 、克拉森( Klaassen,L.H.)根据区域人 均收入水平与全国人均收入水平之比(A)、 区域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比( B),将区域 分为四类: (1) 繁荣区:A≥1且B≥1; (2) 处于扩张过程的欠发达区:A<1 且 B≥1; (3) 潜在的欠发达区:A≥1且B<1; (4) 落后区:A<1且B<1; 第6 页 3 、汉森( Hansen.N.)利用三种资本或投资,既直接生 产活动、经常经济资本与经常社会资本,根据它们的组合 状况将区域分为拥挤区、中间区和落后区三类。 (1)拥挤区是进一步扩张的边际社会成本(MSC)高 于或等于边际社会收益(MSB)的区域。 (2)中间区是MSC≤MSB、私人投资可明显获利的区 域。 (3)落后区是经济结构以小规模农业和下降或停滞的 工业为主的、对新经济活动缺乏吸引力的区域。 不论区域如何划分,每一个区域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经 济结构和经济功能,即特有的经济个性,且各区域之间存 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经济关系。 第7页 三、区域经济学的定义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定义,学术界有不同看法,大体上有 三种观点: 1 、区域经济 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科学。 H.O.诺斯、H.W.里查森、H.H.涅克拉索夫等。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相互关系的科学。V.杜 贝、陈栋生等。 3 、区域经济学就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李京 文等)。这里,“区域经济发展”既包含单个区域的经济 增长和发展,也包括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 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 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如上述 第三种观点)。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 般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 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参见孙久文书P2) 第8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和内容体系 一、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客体是区域经 济体系(系统)。这一体系或系统包括三个相 互依赖的方面: (1)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结构); ( 2 )生产要素、货物和服务的区域间 流动(相互作用); (3)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过程)。 第9页 二、研究任务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 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 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向,揭示资源的空 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 动规律。 第10页 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 论、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空间结 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区域开发理论等 。 2、区域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域贸易理论、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生产要素流动、区域分工理 论、区域经济差距和区域经济传播等。 3、区域经济管理与政策。包括区域经济制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区 域地方政府、区域经济政策体系等。 第11页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在西方国家经过上世 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酝酿,到50年代才建立起来。其产生 既有社会经济时代背景,又有其产生的学科渊源。 一、区域经济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 1、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迫于形势,一些国家的政府 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来帮助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缓和 两极分化带来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但没有在理 论上进行研究。 2、二战后的十几年间(),西方各国的经 济高速增长,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两极分化反而 加剧了。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理论界的重视。所以,区域 经济学应运而生。 第12页 二、区域经济学产生的理论渊源 ( 一)区域经济学的第一个来源: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是借助了经济地理学的许多概念 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1、 自然地理学对区域概念的认识是区域经 济学产生的起点 2、 经济地理学对区域及其空间关系的认识 ,给区域经济学提供了基础 (1)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就是在自然 地理的基础上加上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2)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划分即区划,就成 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空间 关系认识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 的基础和必要前提。(第13页) (二)区域经济学的第二个理论来源,或者说 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生产布局学)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 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进一步说,区位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的或某一 方面的经济客体(如农业种植地带、工业企业、市 场、城镇)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关系,是寻求单个经 济客体最优区位的决策因素,考虑的因素较少,所 建立的布局模型不考虑时间的变化,因此是一种静 态的、局部均衡的模型。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 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 理论的组成部分。 第14页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艾萨德、胡佛等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做出 了突出的贡献。第16页 四、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与当代研究前沿 (一)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 战前) 该时期区域经济学是以生产布局区位理论为 依据,研究单个企业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目的 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还不能解决区 域整体经济布局优化问题。这一时期形成了代表 性的几个大的区位理论。第16页 2、区域经济学的形成时期(20世纪 50~7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出现了 许多需要协调的区际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 济学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关系、区 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在这一时期, 各国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有关区域发展 理论和战略模式,如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 理论、累积因果理论、核心-外围模式等。第17页 3、区域经济学的成长阶段(20世纪80年 代以来) 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区域发展问题,还 是区域政策问题,它们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 进展。在研究方法方面,借助信息网络技术 的飞速发展,开始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与 规范研究的新时期。我国从这一时期也开始 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第18页 (二)区域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学者魏后凯认为,当前世界各国区域经济 研究的理论前沿,主要集中在7个领域: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 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3、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4、 多工厂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问题;5、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6、 宏观经济政策的区位效应,主要研究财政政策、金 融政策和产业政策,以及由于地区的差别性所产生的不同 政策效果; 7、跨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 第19页 ? ??? ? ?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四)区域经济政策 (五)区域开发 更具体的热点问题是: (1) “一带一路” (2)长江经济带 (3)京津冀经济区 (4)北部湾经济区 (5)东北―蒙东经济区 (请参看2015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论 述)? ? ? ? ? ??
第四节 如何学好区域经济学一、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必须运用系统分析和综合考察的 思想,统筹兼顾,优化组合。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所研究 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人口、土地、资源 、产业、环境等各种变化的要素,这些要素具有多重性。因 此,区域系统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 系统,是多个系统交互作用的系统。二、学习区域经济学,除了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外, 还需要综合运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技术经 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知识。 三、学习区域经济学,既要重视理论学习,更要结合区域 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并运用于 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收获。 第20页 第五节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行政区域经济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区域经济有两 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 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 政区域经济增长内含着适时调整行政 区划的要求,具有向经济区域经济演 化的必然性。第21页 一、行政区域经济的特征 我国行政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有: 1、 行政区域经济受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具 有明晰的行政区界面特征。 行政区域的设置从最本质或主导特征而言是 以政治因素为主,因而行政区域的划分带有明显 的政治色彩。但是,一旦行政区域格局被确定下 来,行政区域经济及其种类也就被明确地界定。 如果行政区划发生变化,行政区域经济及其种类 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行政区域经济的这一特征, 表明对行政区域经济的调控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事 情。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行政 区域经济具有调控的可操作性。(第22页) 2、行政区域经济受地方政府的 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直接影响。 一方面,我国地方经济的差异性 大,因此,地方政府必然被赋予 调控和发展其管辖行政区域的经 济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地方政 府的经济行为直接影响或推动行 政区域经济发展。 第23页 3、行政区域经济具有包容关系和一体 化运行特征。我国行政区划一般分为省― ―市――县――乡、镇四级制,具有纵向 垂直领导属性,各级行政区域都有确定的 行政区域边界,同一级行政区域板块之间 不重叠。这种规定性决定了不同种类的行 政区域经济具有纵向包容关系并呈现出一 体化运行趋势。 第24页 首先,行政体制的垂直性决定着不同行政 区域经济种类的纵向包容关系:省域经济由 市域经济构成,城市经济由市区经济(城市 经济)和县域经济(农村经济)构成,县域 经济由城镇经济和乡村经济构成。 其次,具有包容关系的相邻行政区域经济 板块呈一体化趋势运行或指向区位优势明显 的行政区域经济板块运行,且高一级行政区 域经济板块及其运行对低一级行政区域经济 板块及其运行有直接影响,低一级行政区域 经济板块及其运行是高一级行政区域经济板 块及其运行的基本组成部分。(第25页) 二、行政区域经济的种类在我国,行政区划经济包括省市区层次的 经济区、地市层次的经济区、县市层次的经 济区等。1、 省域经济。省域经济是省级行政区域 的指向一体化运行的网状经济体,具有强大 的经济增长力。我国现有34个省域经济板块 。(第26页) 我国省级行政区基本上是一级完整的经济区, 各省都有较大的经济中心(也是行政中心),一、 二、三次产业自成一个网络体系,具有强大的传递 和发动双重功能。一方面,它通过省级行政系统把 中央政府的经济运行指令和决策向下传递,也把地 方的经济情况反馈给中央政府;另一方面,它通过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发动其所辖区域内的经济运行, 组织省域内的经济区划体系,从而推进省域经济增 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向地方分权,调动 了省级政府调控和发展省域经济的积极性,广东、 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域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 速增长和发展。(第27页) 2、市域经济。市域经济是省域经济中的副省级、地级、县级市 行政区域经济。我国现有600多个市域经济板块。 市域经济因行政区划管辖的地域性特征不同而有两 类:一类是城市型市域经济,另一类是地域型市域 经济。城市型市域经济的本质是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 城市行政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交织而成的经济有机 体。它虽然也包容部分或较小比重的农村经济,但 主要构成是由集聚于城市的非农业经济活动。城市 型市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受制于城市行政区域。(第28页) 地域型市域经济是随行政区管理体 制改革过程中的市管县(市)体制和 “撤县建市”模式的推行而出现,其城 市经济的比重不大,县域经济(农村经 济)仍是其基础组成部分。在地域型市 域经济中,城市经济得到发展并对其周 围农村经济产生直接影响,是市域经济 的增长极。实行“市管县”和“撤县建 市”的必然现象是地域型市域经济中城 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二元结构”突出。 (第29页) 3、 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 运行的基本经济单元,具有综合性和区域 性特征。我国现有1600多个县域经济板块。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 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它具有“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的特点。(第30页) 4、 乡镇经济。 乡镇经济是我国行政区域经济中最低 层次的行政区域经济种类。据统计,目前 我国有3.9万个乡镇经济板块。乡镇经济是 县域经济的增长极。镇有两种类型:一类 是城市型建制镇,它通常被称为城镇;另 一类是地域型建制镇。(第31页) 三、行政区域经济的演化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行政 区域经济采用行政区划的空间形式带来的快 速增长正面效应大于其“诸侯经济”负面效 应,又由于地方政府的推动,行政区域经济 界面可以发生变化,其负面效应会逐渐弱化, 因而行政区域经济具有指向经济区域经济的 演化趋势。 第32页 1、在具有包容关系的行政区域经济板 块中,高一级地方政府通过对低一级行政 区的调整,顺应和引导行政区域经济向经 济区域经济演化。地方政府对行政区域经 济的调控职能是整个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 控职能的组成或延伸。为了推动行政区域 经济增长,适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是地方 政府的一种选择。这种调整将使行政区域 经济界面发生变化,推动行政区域经济向 经济区域经济演化。 (第33页)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作为市 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参与并引导行政区域经 济运行的经济行为,推动着行政区域经济增 长与发展。行政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要求进 行行政区划调整,形成新的行政区域经济界 面。(第34页) 3、行政区域经济向经济区域经济演化的必然性 ,决定了行政区域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的 长期性。一方面,行政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要求 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一旦进行了合理的行政区划 调整,行政区域经济就走进了经济区域经济,但它 仍会以新的行政区域经济种类或板块存在。另一方 面,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经济区域经济既以行政区 域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又以一定量的行政区域经 济板块组成经济区域经济的形式存在。第35页 参考书目:1.《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著,商务印书馆。 2.《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区域经济学》(第二版),郝寿义、安虎森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4.《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等著,科学出版社。 5.《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1~3卷),彼得? 尼茨坎普著,安虎森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6.《区域经济学》(第二版),张金锁、康凯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7.《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王韶光、胡鞍钢著,中国计划出 版社. 8.《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王小鲁、 樊纲著 , 经济科学出版社.9.《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张可云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0.《区域经济政策》,张可云著,商务印书馆。 第36页 11.艾伯特? 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12. 迈克尔? 托达罗:《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13. 瓦尔特? 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14. 埃德加? M? 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 15.保罗? 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6.保罗? 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2年 版。 17.迈克尔?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8.阿马蒂亚? 森:《以自由看待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年版。 思考题:1、什么是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各是什么?2、 简述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3、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 成的? 4、区域经济学的前沿问题有哪些?5、在我国,怎样处理行政区域经济与经济 区域经济的关系? 第37页 第二章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从时间顺序上可分为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 区位理论,从内容上可分为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和区位结 构理论。 企业区位选择理论涉及的是单个经济(微观)问题, 它试图阐明企业区位选择的制约因素、形成与发展的可 能性及其规律。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艾萨德的理论等都 属于企业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结构理论主要包括区位产业结构的演变与优化、 区域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选择、区域基础产业的发展 及其所产生的乘数效应,以及经济活动变化对区域产业 结构影响的区域投入产出理论与模型。杜能的农业区位 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廖什的理论等都属于区 位结构理论。 第38页 第一节、古典区位论(成本决定论)时间:19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研究的问题:古典区位论也叫做成本决定 论,它研究的是在特定区域进行一种经济活 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可能获得更大 成本上的节约而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 代表人物:德国的杜能( Von Thunen)、 阿尔弗雷德? 韦伯(Alfred Weber) 等。 第39页 一、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即孤立国农业层圈 理论代表作:1826年的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 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 理论的前提假设:(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 个独立于世界之外的孤立国;(2)孤立国内各地 发展农业的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孤立国内 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惟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 ,运费同运距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 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 息固定不变。 (第40页) 杜能 回答的问题:农业怎样布局才能获取 最大利润。 杜能基本理论: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 何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而利润(P) 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V)和运费(T)三个因素决定的。 用公式表达为:P=V ―(E+T) 利用此公式,杜能计算出了各种农作物的 合理种植界限,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 (第41页) 孤立国的6层农业圈: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业圈,主要生产鲜菜、牛奶; 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 以谷物为重点; 第五圈层为三圃式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 ,以畜牧为重点; 第六圈层为畜牧圈,以畜牧为主。 第六圈以外是荒野。 (第42页) 杜能的贡献: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所建立的同心圆环状带是 距离衰减规律(此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地理要素间的作用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此规律的 理论基础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公式,即: F=G? (m1m2) / R? R)的典型形式。现实生活中杜能环 状烙印随处可见。 (2)杜能是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的人,被尊为区 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杜能的缺陷: (1)他的研究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2)他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 第43页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阿尔弗雷德 ? 韦伯于1909 年至1914 年间发表了 工业区位论。 研究的问题:如何将工厂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 方。 前提假定: (1 )所研究的是一个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 一致; (2 )只研究一种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 的相互作用; (3)原料地与市场已知; (4)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思想: 一个区域对工业区位选择吸引力大小的 决定力量是最小生产成本,而影响产品成本 的一般性区位因素是:( 1 )运输费;( 2 ) 劳动费;(3)聚集效益。其中运费是对工业 区位定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生产 力布局问题应该是在原料地和消费地之间寻 找最小运费点,使生产消费全过程中耗用运 费(以吨公里表示)最少。第45页 运费的多少与原料状况直接相关。原料可分 为地方原料和广布原料。地方原料又可分为纯地 方原料和地方失重原料。根据原料指数,可以衡 量工业布局。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 制成品重量 。 若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若MI<1 ,则工业为消费地指向,若MI1,则工业可灵 活布局。第46页 劳动费用和聚集效益都会影 响最佳区位的选择,但总的趋向 是选择生产总成本费用最低的地 点。可以说,韦伯理论运用成 本――收益分析揭示了工业布局 中以最小成本支出取得最大经济 效益的思想。 第47页 三、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美国学者埃德加? M.胡佛(Edgar M. Hoover)于1931年和 1948 年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 的区位》两本书,考察了运输成本问题,建立了运输区位论 。 基本思想: 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 费用。前者是距离的正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时间是常数。企 业布局分两种情况: (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 ,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 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叫 做“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 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第48页 第二节 现代区位论(利润决定论) 韦伯以后的区位理论继承者们发现,最小区位生产成本 并不能最终确定企业在一区域的配置。因为韦伯的结论有效 性是以市场因素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近似等于零为前提的。为 此,他们创立了以取得最大利润为原则、以市场为中心的区 位理论,也叫做利润决定论。 一、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 位论的转化。 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如市场 划分、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等),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 最大的区位。 (第49页) 研究市场划分的主要理论有谢费尔( Shaffle)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 F.A.Fetter)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 特(T.Palander)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 斯特朗(E.M.Rawstron)的盈利边界理论 ,等等。其中,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受到了 许多学者的关注。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任 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 两地市场的市场分界点为两地作用均衡点 。 (第50页) 二、中心地理论这是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是由德 国的克里斯塔勒在其 1933年出版的《德国南部的中心 地》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高效的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空间结构,必然是以城市为中心,并有相 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网络体系。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优越的市场空间结构将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的吸引 力。 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是: (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它拥有 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每个城镇大都位于其服务区域 的中央,故被称为“中心地”。 第51页 (2)在一个区域内,中心地的大小与 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高级中心地只有一 个,次一级的中心地较多,等级越低的中 心地数目越多,规模越小 (3)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 整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 ,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的中心或边的中心 与顶点上。 (第52页) (4)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 等级越高的中心地,提供的商品与劳务的种类越 全。 (5)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 等,级别越低,相邻两个中心地间的距离越短。(6)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 布。设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 区面积的比值。这三种模式分别为k=3,k=4和 k=7,分别为“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 ”和“行政最优原则”。第53页 三、区位经济学德国学者廖什于1940年发表的《区位经济学》在 继承克里斯塔勒思想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市场规模 和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揭示 了从供求结合上观察工业点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周围 的消费者,消费需求量的大小是区位选择上优先考虑 的主导因素,而市场容量又取决于消费强度、消费倾 向、产品价格、市场半径、产品推销技术、单位产品 的运费等相关因素。最低成本只是作为企业总利润的 一个因素而发挥作用,成本最低点并不意味着利润最 高点,企业家关心的实质不是成本最低,而是利润最 高。 第54页 第三节、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综合决定论)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区域经济 学家艾萨德、胡佛等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艾萨德明确指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 但这一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和区域间工资水平 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因此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 配置必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 艾萨德的贡献 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著名区域 经济学家W.艾萨德教授在其代表作《区位和空间经济学》一 书中,归纳总结了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人的区 位论观点,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 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 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 第55页 艾萨德教授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是:他将纯 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 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 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 定了基础。 艾萨德教授应用计量经济学、系统分析的方法, 将单部门、单个企业最优布局与最佳规模加以扩大, 组成区域性的综合开发模型,其中包括生产企业、商 业流通、运输企业、社会政策、生态环境等内容,其 研究目的是为编制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服务,或直接 为工业等投资项目提供咨询。他的理论可以称为总体 的空间均衡理论,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献。 (第56页) 二、胡佛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胡佛试图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 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中的自然资源要么不能流 动,要么很难流动;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 应的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 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 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 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 经济区、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 经济中心。 (3)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 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 方化就十分必要。 第57页 复习思考题: 1、古典区位理论都包括哪些内容? “中心地理论”对关天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 有何启示? 2、解释“聚集效应”、“内部效应” 和“外部效应”,它们之间有什么重要的区 别? 3、举例说明积极的和消极的城市化效 应。 4、通过国家干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遇 到的主要问题、障碍是什么? 第58页 HAVE A REST! 第三章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理论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决定因素 1、经济增长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 地区(通常为一年)GDP总量的增加或人均GDP量 的增加。尤其是人均GDP的增加状况更能反映经济 增长的状况。如果GDP的增长率小于或等于人口增 长率,那么就意味着人均GDP没有增加,就没有经 济增长。第60页 2、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概括如图示3――1:YS (供给) S=f(L,K,N,E,…)D(需求) D=f(C,I,G,…)T(技术进步); R(空间结构); SE(产业结构); IN(基础设施); IS(制度条件) 图3――1 区域经济内生增长因素的作用关系 第61页 二、经济发展的含义与“科学的发 展观” 1、 经济发展的含义 ( 1 ) 经济发展是一个与经济增长有 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只是产出的增加,而经济 发展不仅是产出的增加,还要伴随产出增加 进行结构的改善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此外, 经济发展还包括政治、社会体制进步、收入 分配的合理化、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居 民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 第62页 (2) 发展是一个包含着价值观的概念。 这里是说,经济增长无疑构成了经济发展 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发展的其他部分是由什么构成 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的人们由于价值观的 不同,回答是不同的。如(见陈秀山本P157-158): ①托达罗认为以下指标可以代表发展:满 足基本需要;人的自我尊重;自我决策的自由,不 受外来的支配。 ②塞尔斯认为发展包括三个要素:即温饱、 工作和社会公正。 ③诺伦认为发展要包括五个指标:增长; 劳动;平等与公正;参与;不依附与独立。 第63页 (3) 发展观的演变? ? ? ??第一阶段:增长的发展观; 第二阶段:发展的发 展观; 第三阶段:反贫困的发展观; 第四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第五阶段:“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根据诺奖获得者、 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迪亚? 森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 的一种评价发展的新思想提出的人类发展概念, 基本思想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发展, 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 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 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第64页)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按照以上思想,发展被看作是扩展人们自由的过 程,即《以自由看待发展》。自由包括实质性自 由和工具性自由。 实质性自由:作为发展目的的自由,它是人们 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更具体地说, “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 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基本的可 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术、享受政治参与等等 的自由。” 实质“自由是人们的价值标准与发展目标中自身 固有的组成部分,它自身就是价值”。 工具性自由? ? ? ? ? ?工具性自由:作为发展手段的自由。工具性自 由包括: 经济机会(市场机制); 政治自由(政治民主); 社会条件(教育、卫生保健等公共产品供给); 透明性保证(信用及其需要的信息公开); 防护性保障(社会保障)以及这些工具之间的 相互联系。 从 1990 年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 发行一期人类发展报告,根据人类发展 的四项指标(HDI)对各国的发展状况进 行评估。这四项指标是:人的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总入学率和人均GDP。 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 我国名列第87位,属中等发展水平。第65页 第六阶段:科学的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观。”这里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就是以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全面、协调,就是发展在 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就是发展在时间上的动态 均衡。 党的十七大报告做了新的阐释:“科学发展观,第 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 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第66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 党在发展问题上的又一次重要创新,它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辨 证统一(主体是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 然和社会环境),体现了跨跃式发展与 可持续发展的辨证统一。 第67页 ――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1)要贯彻以人为本,一是要按照联合国人类发展概 念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二是要按照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 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要求去做。 (2)要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努 力做到以下五个统筹: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现在,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 降到 10%左右,而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50%以上。“三 农”问题特别突出。 二是统筹区域发展。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 代化,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落后地区。 必须要开发西部。第68页 三是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五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即:对外开放要 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国内发展和改革要考虑国 际环境。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要 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要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订立、修改和完善。 我们不是简单地同国际规则“接轨”。 统筹就是兼顾。如果能做到这些统筹,兼顾了各 个方面,其结果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 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第69页 三、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 1、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货物和要素的相互流动 (1)在一个国民经济的各区域之间存在经常性的生产 要素流动和货物与服务的交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经 济的增长和发展。 (2)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是有障碍 的,流动具有不完全性。如人流与物流的运动存在运输成本 ;房地产根本不能流动;服务业要求提供者现场服务,需求 者也都在自己的居住地,因此活动只局限于一个较小的地区 范围之内。 (3)正是要素和货物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使各个 地区形成了市场的不同结构和区域范围,使经济活动集中在 不同区域。 2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 展的作用 ( 1 )生产要素的流入会提高流入地区的生产 能力,同时使技术知识得到扩散。生产要素的流出 ,很可能给流出地区带来要素收入(如跨区打工收 入,跨区投资收入等),但也可能是要素的永久流 失(如人口迁移等)。 (2)区域间货物交换的加强可以在供给和需 求两个方面影响增长效应。从供给方面看,有利于 区域分工专业化生产的深化和生产要素的有效投入 ;从需求方面看,可以扩大输出需求。 3、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分析框架Y内 部 因 素S (供给) S=f(L,K,N,E,…)D(需求) D=f(C,I,G,…)T(技术进步); R(空间结构); SE(产业结构); IN(基础设施); IS(制度条件) 外 部 因 素 生产要素 流动 区域间相互作用 货物与服务流动Y内 部 因 素S (供给)S=f(L,K,N,E,…)D(需求)D=f(C,I,G,…)T(技术进步); R(空间结构); SE(产业结构); IN(基础设施); IS(制度条件)图3――2 区域间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相互作用(第72页)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一、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 本模型 (一)基本假定 1、 社会的储蓄函数为S = sY 2、 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 3、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4 、 生产中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而且 这两种要素可以互相替代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1、 生产函数: 假定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 f(N,K),由于生产服从规模报酬不变,因 而生产函数可以以人均产量的形式写成:y=f(k) 这里,y为人均产量或收入,k 为人均资本占有量。如图3―3所示。yy=f(k) k o 图7―1图3――3说明:随着每个工人拥有的资本量上升,即k值的增加,每个工人 的产量也增加。但由于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 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s? y = Δk +( n+δ)? k 该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 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即Δk部分,叫“资本深化”; 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的资本(按原有的 人均资本配备)和替换折旧资本,即( n+δ)? k部分, 叫“资本广化”。 由s?y = Δk + ( n+δ)?k 可得:Δk = s?y - ( n+δ)?k 即:资本深化= 人均储 蓄量 - 资本广化 3、 新古典增长模型及其推导 经济中投资(或资本存量的总增加)等于储蓄,即I = S时经济达到 了均衡。 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减去折旧, 即:ΔK = I - δK 根据I = S = s? Y, 得:ΔK = s? Y -δK , 此式两边同除以N(劳动总数), 得:ΔK/N = s? y - δk ① 又由于k = K/N, 于是k的增长率可写为: Δk/k = ΔK/K C ΔN/N =ΔK/K C n 即:ΔK =(Δk/k)? K + n? K 两边同除以N,得:ΔK/N =Δk + n? k ② ① 式与②式联合得:s? y -δk = Δk + n? k 即:s? y = Δk +( n+δ)?k Have a rest!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政策含义 此模型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 含义,即提高人均产出量的途径: (1) 提高储蓄率 (2) 降低人口增长率 (3) 增加总产出量(这主要依靠提高技术 ) (4) 发展教育(提高技术的必然要求) (三)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s? y = ( n+δ)? k 1、如果s? y & ( n+δ)? k,社会的人均储蓄量在用于为 新增人口配备人均资本和替换折旧资本后仍有剩余, 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继续增加人均资本量,即 Δk&0; 2、如果s? y & ( n+δ)?k,意味着现有的储蓄不够 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资本和替换折旧资本,从而人 均资本量倾向于下降,即Δk&0; 3、 如果s? y = ( n+δ)?k,Δk= 0,意味着社会的 人均储蓄量刚好能满足新增加的人口按原有人口水平配备资本和替换折旧资本,经济中就实现了稳态增长或稳 定增长(按人口增长率增长)。 所谓稳态,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之下,k和y都达到一个持久性的 水平,人均资本达到稳定状态,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见图3――4所示。y(n+δ)kyA s? yA Ay=f(k) s? y = s? f(k) kokA图7――2 稳定增长的条件在稳定状态下,人均产量保持不变,因而经济增长率将以人口增长率增长 ,从而实现了充分就业。可见,经济可以以人口增长率实现稳定增长。 (四)模型对区域差距收敛的意义 ? 当经济处于资本深化阶段时,y和k逐步 上升。就是说Y/N和 K/N都向其稳态值 接近。如果Y/N上升,则Y就会增长得比 N快,即SY/Y> SN/N=n。这表明, 在资本深化阶段,产量的增长率高于其 在稳态值时的增长率。这意味着,在其 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的国家 或地区的增长率快于资本富裕的国家。 这就使落后国家或地区赶超发达国家或 地区成为可能,差距收敛是有可能的。 ? ???总之,此模型说明区域经济能够实现均衡增长: 如果由人均资本决定的人均产量的增长速度按一定比 例递减,那么一旦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降至一定水平, 生产者就不再有积极性进一步增加资本与劳动力的比 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将在某一点保持稳定。但落 后地区的人均产出会随人均资本的增加而继续增加, 直到人均资本与人均产出达到这个稳定水平。 结论:如果劳动力与人口的关系固定不变,这种封闭 经济模型预测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与起初的人均产出或 人均收入呈反比。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资本贫乏的地区的增长快于资本富裕的地区,落 后地区趋向于比富裕地区更快地增长。最终落后地区 的人均收入会赶上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 (2008年以来东部经济增长率下降、逼迫转型升 级, ,而中西部则增长加速) 二、通过要素流动实现均衡增长:两区域模型Ⅰ ( 一)基本假设: 1、经济主体追求收益最大化; 2、经济主体能够获得有关价格的完全信息; 3、在所有市场上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4、价格灵活富有弹性,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5、区域之间运输费用为零; 6、所有区域都存在同一的固定比例规模收益的 生产函数。 (二)基本假说: 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 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也就 是说,市场机制的作用最终会消 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 差别,导 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三)理论推导1、有两个区域(区域1和区域2),这两个区域都运 用同样的生产技术工艺,但区域1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比区 域2资本集约程度高。 2 、区域 1 由于资本投入比劳动投入相对多,所以这 个区域内的工资率比区域2的工资率要高,资本利息则要 低。 3、 这样,必然发生劳动力从区域2流向区域1,而资 本则从区域1流向区域2。 4、这种流动导致两个区域内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比例 发生变化。区域1最初的资本集约程度会下降;区域2的资 本集约程度会提高。结果,这两个区域的资本集约程度开 始趋近。只有当两个区域之间的工资和资本利息不存在差 别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所以,在新古典模型中,无障 碍的要素流动导致区域之间工资和利息的差别消失,从而 达到均衡。 三、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均衡增长:两区 域模型Ⅱ 1、 这里考察区际贸易的作用; 2、 基本假定: (1)生产两种产品:一种是劳动集约的 纺织品,另一种是资本集约的钢材。 (2)有两区域,它们运用相同的生产技 术,但区域1有相对多的资本,所以其资本的 相对价格低于区域2;区域2拥有相对多的劳 动,所以其劳动的相对价格低于1。 3、基本假说: 即使生产要素不能在区域之间流动, 但产品的贸易也将最终导致两个区域相对要 素价格的均衡。 4、 理论推导: ( 1 )由于钢材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 区域1内有相对较多的资本,所以区域1内钢 材价格相对纺织品要低;同时,由于纺织品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区域 2 内有相对较多 的劳动,所以区域 2 内纺织品价格相对钢材 要低。 理论推导续: ( 2 )两个区域进行贸易,那么区 域2的纺织品就将卖给区域1,反过来区 域1的钢材将卖给区域2。通过这种产品 流动,拥有更多资本的区域 1 专门生产 钢材,拥有充足劳动力的区域 2 专门生 产纺织品。这样,在两个区域都集约地 使用较便宜的生产要素,相反较贵的生 产要素则少使用。 理论推导续:( 3 )由于区域 1 内对资本的需求增加,区域 2 内对劳动的需求增加,这就导致一方面产品的相对 价格趋于靠近,另一方面两个区域内的相对要素价 格也相互靠近。所以,即使生产要素不在区域之间 流动,区域贸易也导致了相对要素价格的均衡。 (4)对于区际贸易而言具有意义的不是绝对 价格优势,而是相对价格优势。所以,一个区域即 使在两种产品都较贵的条件下,如果它集中生产相 对较便宜的产品用于交换,那么它就能从区域贸易 中获得益处。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评价 1 、 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严密的逻辑体 系; 2、 它的假设条件不现实; 3、其均衡论断与经验不相吻合。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与发展理论 ――极化理论 一、 基本观点 极化理论是在与新古典理论的争论过程中 形成的。与新古典的均衡趋势和趋同倾向论断相 对立,极化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和趋异 倾向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区域经济发展起初 是一个原始的均衡状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出 现了非均衡状态,在经济达到高度发达之后又趋 于均衡的增长发展过程。其中非均衡发展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常态。 二、前提条件 1 、生产要素被视为非同质的,至少一部分是不可流 动的。因此,由于生产要素价格阻碍均衡趋向的那些生产 要素不能被完全代替; 2 、市场并不是以完全竞争为特征的,而是以垄断、 寡头和外部性为特征的; 3 、信息,特别是有关技术和组织创新的信息,并非 随处可自由获得,而是有待开发并通过经济系统传播开来 。 4、把与经济相连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联系在一起考察 。因此,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联系在一起并且 相互影响。第90页 三、佩鲁的部门发展极化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Perrour)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了部门发展的极化理论 。 基本内容是: 1、 经济增长不是遵循均衡路径,而 是发源于一个 “推动型单位”。 所谓推动 型单位是一个经济部门,它超过平均水平 强劲增长并通过同其他部门紧密联系产生 影响。 第91页 2、成为推动型单位所具备的前 提条件: (1) 它的规模巨大; ( 2 ) 它相对于其他部门具有强大 优势; (3) 它同其他部门有紧密联系; 它有强劲的经济增长。第92页 3 、推动型单位的推动力主要是以两种方式 形成的: (1)通过实现内部的节约和外部的节约,也 就是积极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内在经济和外 在经济)。由于形成了积极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 应,成本降低,市场扩大,影响扩大。 (2)通过产品创新和生产过程创新,推动型 单位保持了相对其他经济部门的领先地位,获得 创新利润。这种创新利润反过来又可投入到继续 创新活动中,使推动型单位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第93页 4、推动型单位对其他经济部门有很大的影响,使 其与被推动型部门之间存在着3种效应: (1)推动型部门对其它部门的支配效应; (2)推动型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存在的连锁效应, 这种连锁效应又可分为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 旁侧关联效应。 (3)连锁效应产生乘数效应,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 它部门的发展,最终实现均衡发展,即推动效应。这是 增长极理论的核心。 推动型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是两面的,既有 积极的“推动效应”(如扩大对其他部门的要素需求等 ),也有消极的“制动效应”(如吸引其他部门的生产 要素,阻碍其他部门的创新等)。 第94页 四、区域发展的极化理论: (一)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理论 这一理论由瑞典学者缪尔达尔(G. Myrdal )在 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中提出,基本内容是: 1、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经济 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 ”。 第95页 2、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区域间“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是 由于存在着一种“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区域间发展差异的出现会进一步使发 展快的地区发展得更快,发展慢的地 区相对发展得更慢,地区间经济发展 水平的差异会进一步拉大,这一关系 机理被称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理 ”。第96页 3、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的效应: “回波效应”(backwash effect)和“扩散 效应”(spread effect): 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距会不断拉大,这是由于存在循环积累因果 关系。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呢 ?这是因为存在着“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 。所谓回波效应是指落后地区的劳动、资本、技 术、资源等要素,由于受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 吸引而向发达地区集聚的现象。这种“回波效应 ”会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使发展慢的地 区发展得更慢。 第97页 (1)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得更快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各地区的人均收入、工 资水平和利润率等基本相同,但是,一旦某地区 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 地区时,则其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均衡,并造成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出现会进一步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得 更快。如聚集优势和繁荣区域内需求的增长都提 高了人们未来利润预期,并导致投资增加。由此 会提高区域内的需求,从而使投资进一步扩大。 因为假定存在积极的规模收益,所以能使这一过 程持续下去。 (第98页) (2)使发展慢的地区相对发展得更慢 如在繁荣区域的资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停 滞区域的资本将会流入,从而停滞区域会进一步衰退。 又如,一个经济停滞的区域形象对企业的投资意愿会造 成消极的影响作用。再如,由于高技能的年轻劳动力都 准备从停滞区域流出,所以这一区域只能吸引那些对劳 动力技能要求低的企业,区域的创新过程被阻断并进一 步衰落。 由于“回波效应”使发展快的地区发展得更快,使 发展慢的地区发展得更慢,所以,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异会进一步拉大,由此形成区域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99页 所谓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 之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源相对不足, 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性减少,发达地区再继 续集聚已不经济,这时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为 追求更高的边际效益,将开始向周边落后地区扩 散,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第100页 但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回波效应大于扩散 效应,在这一循环累积过程中,发达地区表现 为上升的正反馈运动,落后地区表现为下降的 负反馈运动,其结果是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 地区更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将日益扩大。 第101页 5、所以,缪尔达尔说:“市场力量的作 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地区差距。”第102页 (二) 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 论1958 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 (A. O. Hirschman)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 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增长的“核心区与边缘区 ”理论,基本内容是: 1、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 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 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 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 地区称为边缘区。 第103页 2、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同时存在着两 种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称其为“极化效 应”和“涓滴效应”。所谓“极化效应”, 是指核心区在与边缘区的作用中将处于支配 地位,将各种要素和资源吸引到核心区,引 起边缘区的衰退。所谓“涓滴效应”,是指 核心区在其经济增长过程中,将不断购买边 缘区的原料、燃料和向边缘区输出剩余资本 和技术,带动边缘区的经济发展。在这一作 用过程中,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涓滴效应,因 而市场的力量往往使区域间的差别扩大。 第104页 3 、赫希曼的“核心区与边缘区”理 论,以及对其形成原因所做出的“极化 效应”和“涓滴效应”的解释,与缪尔 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及其“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解 释,思想基本是一致的。 第105页 五、极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布代维尔和拉塞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佩鲁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中起支配 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产业)称为增长极 。佩鲁的同事和学生们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加以改造并应用于区域开发,提出了区域空 间增长极概念,并把它改造成区域经济发展 的一种模式。其中,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J.R.Boudeville)和拉塞(J.R.Lasuen)是代表 性人物。 第106页 区域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 、将“经济空间中的增长极”改造成“ 区域空间上的增长极”,这种地域上的增长极 被认为是主导推进型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体, 甚至进一步完全脱离产业概念,仅从地理角度 ,把增长极理论视为某一具有高创新能力、高 增长率,并能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区 位,即增长中心。第107页 2、增长极的发展功能直接同城市的聚集体系 模式联系在一起。一个增长极或增长中心(中心 地理论用语)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城市的聚集优势 和多种功能。为了增大对周边地区的增长刺激,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它作为增长发动机的功能,城 市必须处于经济中心,在它的周边按其功能形成 纵横交错的居民定居体系。 3、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是按中心地等级逐级扩 散的。也就是说,它从最高一级的中心城市逐级 向低一级城市和周边地区扩散。 第108页 4、创新与增长极的关系。一个国家的 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模式是创新吸收过程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的轨迹。由于经济活动密集和 已形成的发展优势,城市比外围农业区域容 易吸收创新,接受更强烈的发展刺激,并且 能巩固和扩展它的优势。总之,创新是增长 极的核心:经济活动的集中化导致了创新, 由此产生的发展优势又进一步吸引经济活动, 强化了聚集优势,导致新的创新,不断良性 循环累积。 第110页 5 、极化与创新的关系表明: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政策上面临着一个困境或两难选择 ( 1 )为了参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必须 最大可能迅速地吸收创新。但吸收创新的只 是这些国家的发展中心地带,尽管以往的创 新还没有在全国扩散。其结果必然是扩大了 这些国家发展了的和欠发展的区域之间的极 化状态。 (2)如果这些国家在发展了的中心地带 推迟吸收创新,直到以往的创新在全国均匀 扩散为止。但这样的话,这个国家会因此脱 离全球的发展过程,并且它在总体上的发展 落在后边。 第112页 讨论题?我国怎样才能处理好东部加快发展与西 部大开发的关系? 6、增长极理论的实践: 自增长极理论提出以来,虽然一直未 从理论上得到系统化的实证表述而停留在 抽象范围的层面,然而,在实践中,增长 极概念被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 欠发达地区广泛地应用于区域发展的战略 设计中。从实践的效果看,由于各国、各 地区在经济社会体制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客 观上存在差异,实践效果是很不相同的。 总体上说,该理论的实践效果不明显。 讨论题增长极理论的实践效果不佳,是理论本身 不合理,还是采用该理论的国家和地区不 具备该理论所需要的条件? 7、增长极理论的适用条件: 增长极理论实施效果上的不理想,使人们开始对该 理论及其推广应用进行反思,结果发现该理论的应用是 需要一定的区位条件的,除了完善的市场体系及其充分 发挥作用外,还需要以下条件: ( 1 )在增长极上配置的产业与当地原有产业之间 要有关联,要具有一定的根植性。 ( 2 )当地市场的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状况,以及 市场的开发能力。 (3)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如区域经济发展已进 入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区域内各种基础设施比较健全 ,区域产业链、城镇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第114页 (二)约翰? 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型”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翰? 弗里德曼(J.R.P.Friedmann) 1、“中心――外围模型”从空间意义上看,针对的是两 个区域类型之间的关系。“中心”是指决定经济体系发 展路径的局部空间,“外围”是指在经济发展体系中处 于依附地位的局部空间。中心和外围共同构成了一个体 系,它是以权威性和依附性关系为标志的。 2、中心和外围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层面:一个区域的 局部范围之间、区域之间、国家之间以及全球层面上的 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同一个局部空间,若处于不 同层面,则处于不同的地位。例如,第三世界发展中国 家的大城市对本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视为中心; 但它在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上,又属于外围部分。 3 、弗里德曼认为,区域发展是通过一个不连续的、 但又是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实现的(这里的创新,不仅 指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而发展通常起源 于区域内少数“变革中心”,创新由这些中心向周边地 区扩散,周边地区依附于“中心”而获得发展。因此, 发展本身就包含着极化过程,在这一点上同极化理论是 一致的。 4、弗里德曼将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与经济发展的 阶段联系起来,把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前工 业化阶段、中心――外围阶段Ⅰ(工业化初期阶段)、 中心――外围阶段Ⅱ(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经济一 体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各阶段的特征见表3――1 所示。 第115页 表3――1: 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要素流动状态与区域经济特征阶段 前工业化 阶段 工业化初期 阶段 工业化成熟 阶段 空间经济 一体化阶段特征 资源要 素流动 状态 较少流动 外围区资源 要素大量流 入中心区 中心区要素高 度集中,开始 回流到外围区 资源要素在整 个区域内全方 位流动区域经 济典型 特征已存在若干不 同等级的中心, 但彼此间缺乏 联系中心区进入 极化过程, 少数主导地 带迅速膨胀中心区开始对 外扩散过程, 外围区出现较 小中心多核心区形成, 少数大城市失 去原有主导地 位,城市体系 形成表3――1说明:中心――外围模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通过 中心的创新聚集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外围区,最终走向区域经济 一体化(相当于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 裕”)。 第117页 5、中心之所以能对外围区施加影响,除了它的创 新活动比较活跃,因而成为区域发展的源头之外,它 还具有支配外围区的权威和权力。中心区的支配地位 是通过 6种反馈机制来不断强化的: (1)优势效应:即通过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 文资源向中心区的转移,不断削弱外围区的经济。同 缪尔达尔的回流效应含义相同。 (2)信息效应:中心区内部潜在相互作用机率的 增长,导致其创新速度提高。 (3)心理效应:中心区的创新风险较低,预期成 功率较高,有利于创新在中心区出现。 第118页 (4)现代化效应:中心区通过社会制度、 组织结构、思想观点和生活习惯等的转变,更 有利于创新出现。 (5)联动(连锁)效应:一种创新的出 现,往往会导致另一种创新的出现。 (6)生产效应:中心区的规模经济和外 部经济导致更多的创新产业配置在中心区。 6、弗里德曼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次超越 了经济关系,认识到区域发展也是一个社会和 政治发展过程。 第119页 HAVE A REST! 第四节 倒U模型:从极化走向均衡 一、回答的问题: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将会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发 展的差异缩小还是扩大?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 是怎样的? 二、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姆逊(J .G.Williamson)于196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区域不平 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他以24个国家人均收 入水平的加权变异系数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 主要评价指标,通过24个国家的横断面数据和10多个 国家的短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推断分析,得出了区域 经济发展变化的长期规律――“倒U型曲线”。 第120页 三、“倒U模型”的基本内容: 所谓倒 U型曲线,是指经济增长与区域平 衡之间呈现出的倒 U型曲线,即:在国家经济 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 ,倾向不平衡增长。之后随着经济成长,区域 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到达发展的成熟 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将渐趋缩小,倾向均衡 成长。这一过程可以用图3――5表示(见下一 页)。第121页 区 域 差 异 程 度ABC经济发展水平图3――5 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程度上图表明:在经济欠发达的时点上(A点),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较低;在经 济开始起飞的初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A~B点) ;当经济发展进入成 熟阶段,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发达地区投资收益递减,资本等生产要素 向欠发达地区回流,区域差异趋于缩小(B-C点)。 第122页 四、理论和实践意义: “倒U模型”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 不平衡之间的依存关系,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 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不仅调和了区域均衡发展 与不均衡发展的两种对立观点,也说明了扩散 效应和回流效应的强弱关系及涓滴(或渗透)效 应和极化效应的影响力大小。当扩散效应小于 回流效应时会导致区域差距加大,造成不均衡 增长;反之,当渗透效应强过极化效应时,区 域差距会缩小,进入均衡发展过程。因此,要 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提供与其相 配合的发展策略。 第124页 讨论题:如果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确 实存在着“倒U型”曲线,那么区域二元 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就具有一定的 正面效应。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存在 区域二元经济“倒U型”曲线下降趋势长 期受阻的情况。为什么?怎么办? 第125页 为什么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区域二元经济的“倒 U型”曲线的下降趋势没有发生,相反却出现了二 元经济结构刚性甚至是恶化的倾向?一种意见(林毅夫)认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能 否顺应“倒U型”趋势是一个关键的解释变量(是不是追赶型的战略)。 可以粗略地区分两种国家战略:一是演进型发展战略,二是追赶型 发展战略。追赶型发展战略不利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倒U型”曲线的 下降趋势,但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往往在有意或无意中选择了追赶型发 展战略。原因可能是追赶型发展战略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是发展中国家在 低市场化程度下的一个理性选择的结果。 还有一种意见(胡鞍钢等)认为:“倒U型”曲线的拐点没有出现, 很可能是政府没有实施调节区域差距的政策措施,或者调控不利。第126页 讨论思考题:1、后发地区的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的 比较分析。 (参见《分享改进论》P225、297) 2、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 转型期,实现区域均衡(或协调)发展应做出 怎样的路径选择? (参见《分享改进论》P170-171) 3、全国市场一体化的形成与区域均衡( 或协调)发展的关系。(参见《分享改进论》P77-79) 4、政府区域经济干预与区域均衡(或协 调)发展的关系。(参见《分享改进论》P79-82) 第五节 新增长理论与区域创新理论 一、新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 经 济学家罗默 ( P.Romer) 和 卢 卡 斯 (R.Lucas) 等人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 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很流行 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第128页 所谓新经济增长理论,是指用 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 明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 差异而展开的研究成果的总称。新 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技术进 步内生化”,从这点出发,新增长 理论又称为内生增长理论。 第129页 新增长理论采用了新古典的方 法,但采纳的论据和得出的结论却 与极化理论极其相似:经济发展过 程中存在外部效应、市场垄断,从 长期看发展过程是趋异的,并且越 来越向两极化方向发展。所以,在 一定意义上,新增长理论是新古典 理论和极化理论之间的一个综合。 第130页 (一)基本观点: 1 、 技术进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 是置于经济体系之外的飞来之物,而必须是在 投 入资源的条件下被创造出来。 2、技术知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 所以,生产技术进步具 有极强的外部效应。 3、由于创新的社会收益往往超过了它的 发明者的单个经济收益,所以创新者对那些总 体经济意义重大和基础性的开发将投入较少。 这就决定了政府在重大技术创新中的责任。第131页 (二)基本模型 1、 第一个模型 (1)引入一个新要素:人力资本 (2)建立一个新增长模型: Y′= γH′+ αK′+ βL′ 在此模型中,由于人力资本 H 的增长,劳动和资本的 生产率也会提高。在 γ 值足够大的情况下,尽管资本和 劳动的边际产量会下降,但只要保持足够的投资,就有 人力资本的增加(罗默把人力资本的增加解释为投资的 外部效应),就能保持长期的增长。所以,模型允许一 个长期的、内生引发的增长过程。 (3)一个问题:由于α+ β=1,说明总收益都转化 为资本和劳动这两个要素的报酬,所以人力资本不能得 到报酬。 第132页 2、 第二个模型 ( 1 )经济可划分为三个部门:研究部门;中间产 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 (2)人力资本的定义及其使用的竞争性:人力资 本只是那些与个人相联的知识、认识和能力部分,它们 是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结果。这种人力资本只能被竞 争性地使用,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在劳动过程中相应的人 员投入,才能使用人力资本。 (3)人力资本与技术知识生产关系的模型: S T= t HT T 模型说明,新的技术知识的生产取决于投入的人 力资本和所拥有的技术知识存量(ST为技术知识的进 展,HT为在研究部门中投入的竞争性人力资本数量, T表示技 术知识存量,t生产率参数)。 第133页 ( 4 )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知识生产的收益是递 增的。虽然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生产 率首先是提高,然后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下降(递 减),而这种规律在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知识生产 中并不存在。相反,这个要素的投入是收益递增的。 因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更多地是建立在以往产品开 发的经验基础上。 (5)结论:模型证明,收益递增是由内生的知 识累计引起的。对于研究部门而言,技术知识具有 积极的外部效应;对于中间产品部门而言,新知识 引起分工深化;这两个效应都造成最终产品生产的 规模收益递增。 第134页 (三) 政策含义: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会自动清除 所有的非均衡和区域间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差别,而新增 长理论则认为这种奇迹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外部效应 和垄断的存在使市场机制的效率遭到破坏,发达地区具 有聚集优势,各种要素向欠发达地区的流动受到阻滞, 所以,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是趋于平衡,而是随着时 间的进程而扩大,循环积累,就像缪尔达尔在其极化模 型中所论证的那样:如果一个区域由于某种偶然性其技 术知识达到了较高水平,那么这个区域也就能够生产更 多的技术知识,因此其经济增长也就更快。 既然自发的变迁只能使区域差距更大,所以,要想 “统筹”区域发展,就必须加强政府干预。“统筹”的 意思本来就是“统一筹划”。必须要有一定的“统”, 否则,区域间的差距是难以协调的。政府区域经济干预 的重点应该是促进创新过程和创新在空间上的扩散。 (四) 新增长理论评价 1 、新增长理论虽然还不成熟完善,它还相对年轻,预计今后 还会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但近年来已深受人们推崇。 2、与新古典模型相比较,新增长理论在理论上和政策上有显 著区别: ( 1 )从理论角度看,新增长理论允许存在外部性和规模收益 递增(如果是新要素驱动的经济),这就使特定的空间和历史的给 定条件获得了重要意义,即这些给定条件在共同确定发展路径过程 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我国东西部在区位条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在今后较长的时期里影响东西部各自的进一步 发展。东部由于积极的外部效应、规模收益递增、良好的区位条件 等,可以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而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停滞和衰落。这 与新古典理论把在一定时点和一定地点上的给定条件看作是暂时的, 它们会被市场机制的作用迅速消除的观点大不相同。 ( 2 )从经济政策角度看,新增长理论主要是告诫人们,告别 新古典的神圣世界。实际上,新增长理论并没有为在效率观点上实 施均衡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支持。当然,它可以从均衡观点出发为 通过区域经济政策干预发展过程提供基础。 二、区域创新理论 从以上增长极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的学习中我们看到, 今天,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及区域和国家经济的竞 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发 动机,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区域之间经 济增长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创新的定义、主要方式和创新过程的主要阶段 1、 定义: 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 J.Schumpeter)提出的,他给创新下的定义是:“间断 出现的实现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引入新产品(生产创新);(2)采用新技术(生 产方法创新);(3)开辟新市场;(4)开辟新的原材 料来源;(5)引入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第137页 2、 创新的主要方式: (1)线性创新方式。其过程分以下四个阶段:基础和应用研究 产品和方法开发 生产 扩散和市场化成果具有公共产品 性质,具有外部性 和非排他性,技术 和经济上的不确定 性大。成果越来越具有私人产品特性和企业特性图3――6 线性创新模式第138页 (2)非线性创新方式。其过程如下:研究知识潜在的市场发明/粗略 构想方案详细的设计 方案和试验再设计 和生产生产分布 和市场化上图表明,在非线性创新过程中,创新是由客户、技术应用者、供货商或合作方 发起的,它表现为一个多次数的反馈过程:重要的信息流从创新的后期阶段又反馈到 早期阶段,整个过程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图3――7 非线性创新模式 第139页 (二)创新过程中网络的作用及区域网络的功能 1、 创新过程中网络的作用: 网络是一种组织结构,它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在: (1)为创新者提供了在相对稳定的关系中选择合作伙伴的 条件。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既包括同其他公司和机构的正式的 研究与开发合作,也包括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以及非正式的合 作和定期的信息交换。 (2)网络处于市场和内部等级组织之间的中间地位。这有 利于创新者更好地认识每一个合作伙伴和它的服务质量,也比 内部组织更有应变能力。 (3)在彻底的革新以及技术急剧变化时,创新者可以通过 网络很好地获得互补的资源和技术,从而缩短创新过程。 可见,网络在创新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第140页 2、 区域网络的功能: (1) 区域创新网络比大空间范围的网络更具优越性。 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合作伙伴在空间上的接近,使区域网络比 大空间网络更容易形成。而且,由于区域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是建 立在非正式关系基础上的(如常常是建立在过去的同学校友关系 或者是职工、经理在企业之间的流动基础之上),所以,区域创 新网络比大空间范围的网络更具优越性: 第一,通过日常个人的接触保持良好的交往; 第二,通过联合行动(如共同研究开发项目)共同学习; 第三,通过长期结识合作伙伴创造共同的信任基础; 第四,更好地控制合作伙伴可以提早防止合作走向歧途。 (2)区域网络对于新建企业和中小企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这些企业缺乏研究开发能力或其他与创新相连的其他功能。 (3)区域创新网络对那些所选择的新技术开发区域更具有 特别的意义。如美国的硅谷等。 第141页 (三)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区域创新的主体首先是企业。创新表明企业核 心技术的变化,如引入新产品和方法,或者采用新 的生产组织形式。这些创新是企业外部和内部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 (1)与企业创新行为相关的区域环境条件。包 括: ? 研究和教育机构的状况(反映科技信息密度); ? 劳动力的技能; ? 交通通讯体系质量; ? 同其他企业保持联系和协作的可能性; ? 融资渠道,特别是风险投资来源。第142页 (2)企业所处行业的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市 场特征。包括: ? 竞争的强度和竞争方式; ? 企业所能看到的技术机遇; ? 建立在一定行业基础上的区域专业化程度等。 (3)网络状况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 ? 企业与供货商和客户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关系; ? 与研究开发机构和大学保持的技术-经济联系; ? 同其他企业的联系。第143页 (4)公共政策。政府政策可以影响一定区域内企 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地方政府能更好地认识各自 区域的特点,其区域技术和创新政策对本地区创新 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那些 容易得到政府在融资、培训和建议咨询等方面支持 的企业,也就比较容易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这 些公共政策包括: ? 技术政策; ? 创新政策; ? 区域政策。 第144页 2、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 (1)企业的组织。包括: ? 企业组织的地位。通常指企业在一个大企业集 团中的隶属和地位,如企业总部、子公司、分公司 等。一般而言,在位于中心地的企业总部进行集中 研究开发,具有规模优势并同中心地的其他活动保 持较好的联系;而分散地进行研究开发的优势则在 于同生产和市场开拓保持较好的联系。因此,在大 企业中,集中性的研究是在中心地,应用性的研究 和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在分散地。第145页 ? 企业的规模。企业规模影响与创新相关的资源装备, 也影响创新的持续性和创新项目的规模等。总体讲, 大部分研究与开发是由大企业推动的。那些从事创新 活动的小企业,更多的是涉及到应用领域。基于大企 业在创新的持续性研究活动方面具有优势,小企业在 迅速完善产品或方法创新方面具有优势,所以,常常 导致大企业和小企业形成分工合作和网络。 ? 区域内企业在相关功能方面的配备。市场调查、研 究与开发、企业计划、市场营销、管理组织和它们在 生产上的共同作用,对产品创新和方法创新都是至关 重要的。 ? 雇员的技术水平和经营头脑也影响着创新项目所要 求的能力。第146页 (2)企业的战略。企业的创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 行为基础的企业战略。战略不仅包括自觉地选择目标 ――手段组 合,而且包括扩张的结构和行为方式。 弗雷曼( C.Freeman)区分了企业战略的六种类型,每种类型 企业的行为方式都有不同。 ?攻势创新战略。这里,企业试图成为技术和市场的领导者, 它既需要大量的内部研发,又需要同有关的重要科研部门保持良 好的联系。技术领先是同高额成本和巨大风险相连的,所以只有 少数有实力达到大企业采取这种有冒险行为的战略。 ?防御性创新战略。企业试图回避先行创新引发的成本和风险 ,而在一定时间之后把完善了的和差别化的产品推向市场,并想 利用这种方式超过先行创新企业。 ?模仿战略。企业既不奢望超过先行创新者,也不企图与它 们站在同一技术水平上,而是自觉地采取推而求其次的策略(搭 便车)。第147页 ?依附性战略。这种类型的企业既不创新,也不模仿, 它只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特点进行生产。 ?传统战略和补缺战略。对采取传统战略的企业来说 ,少有产品上的根本革新,这或者是因为需求变化不大 ,或者是因为竞争压力太小。对采取补缺战略的企业来 说,它集中于寻找市场变化时产生的机会,这些产品对 研发和设计要求不高,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其他企业提供 给市场(市场空白)。 调查研究资料表明,在一个国家的具有活力的经济 发达地区,采取攻势创新战略或防御性创新战略的企业 明显地占有较高比例,而在那些有待发展的边缘地区, 企业几乎不能推行创新战略,但常常实行模仿战略、传 统战略、补缺战略或者依附战略。第148页 (四)导致区域创新差别的因素: 1、 区域环境 2、 区域企业结构 3、 企业战略讨论题:制度创新与区域技术创新 的关系。第149页 大专辩论会题目:?导致一国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 是市场还是政府?怎样缩小区域差距? 第四章 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第一节 区域分工的性质与影响因素一、区域分工的性质 1、什么是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是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 的地域分工,也叫劳动地域分工或地理分工,是社会 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区域分工的必然性: (1)为获得各种区域利益而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劳 动地域分工,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2)通过区际交换来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 价值和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 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 (3)区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第151页) 3、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必须具备的三 个条件: (1)专业化的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生产 ,必须超过当地的需求量; (2)专业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与运往消费地 区的运费之和,必须小于在消费地区生产同 类产品的成本,用公式可表示为: C1+ ΣT & C2 (3)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商品价格,必 须有一定的梯度存在。第152页 4、区域分工的特征: (1)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 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 ( 2)地区间密切的联系是区域分工得以深 化的前提; ( 3)区域分工具有层次性,既包括国际分 工的各种形式,也包括了国内分工的各个层 面; ( 4)区域分工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之 中。 第153页 二、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与外部性(区域分工的作用 和意义) (一)区域分工的经济性 1、 分工的经济性:是指分工带来的益处。主要表现为 : (1)分工能直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将复杂的劳动分解为简单的甚至机械式的劳动 ,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较为简单 ,这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为工具和机器人取代人提供了可能性。 (3)分工所引起的生产工具的变革,直接促进了迂回生 产方式(先生产资本品,后生产消费品)的发展,进而提高 劳动生产率,产生迂回经济。 ( 4 )分工也有不经济性,主要是分工使人局限于少数 的操作,因而失去了全面发展自己智力的机会。另外,分工 后必须交换,而交换会产生交易成本。 分工的经济性是主要方面。分工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 要来源。 第155页 2、区域分工的经济性:是指通过地区专业化生产所带 来的各种益处。表现为: ( 1 )区域分工使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得到充 分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增加区域经济福 利(即可以使各地区发挥出比较优势)。 (2)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 (3)区域分工有助于范围经济的形成。范围经济的概 念最初是解释多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性问题的,意指当两 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散 到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时,就存在范围经 济。范围经济概念用于区域经济研究时,主要指的是由于 分工演进推动着区域内新产业的衍生,以及区域内相关辅 助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带来 的区域生产率的增长,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第156页 (二)区域分工的外部性 区域分工的外部性是指,在区域分工体系中,区域间形 成的不由单个区域考虑或承担的对其他区域所造成的正面或 负面的影响。区域分工的外部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在分工基 础上的合作与竞争。这种外部性主要表现为: 1 、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的功能效应。建立在比较优 势基础上的区域分工,使得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日益深化,区 域间相互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形成高效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域经济学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