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心理学家是高度危险职业 还有这么多人想当美国心理学家家

【图文】安全心理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安全心理学
大小:3.6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4次下载&&|&&总109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40积分
3人评价186页
4人评价67页
2人评价127页
1人评价149页
1人评价84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40积分当前位置: >>
咨询心理学知识
咨询心理学知识说明:本章的宗旨是为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提供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心理咨询实际操作需要理 论知识,遗憾的是,在这门不太成熟的学科里,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获得的科学理论,至今还十分 有限。但是,这门学科在发展中,确实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经验。虽然这些经验并不具备普遍 性,但是,在咨询心理学尚未形成自己的系统理论之前,他们仍然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并且经过实践检验后,将为未来建立完整的咨询心理学理论体系提供坚实可靠的素材。 在此以前的所谓咨询心理学理论,除小部分经过了实验结果的证实之外,大部分只是对临床现 象所作的观察与经验性的解释, 如精神分析的理论, 基本属于此类; 至于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只是一百年前人本主义哲学理念的写照; 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确实进行了许多实证性研究工作, 但它们在当今咨询心理学中的处境,并不占绝对优势。再有所谓“后现代文化论”“多元文化主义” 、 等等说法,无非是学者们企图摆脱当前理论困境的尝试,其见解多为演绎性质,可靠性有待实践考 验。 咨询心理学在理论领域中的如此形势, 给我们介绍咨询实践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带来了不少困难。 为此,本章介绍各种理论见解时,只能作要点说明。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一般说来,咨询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其形成之前,已具备了以下充分和必要的学 术条件: 1. 高尔顿[P. Gahon) 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 “自由联想” 方法的建立 (1882 年) ; 2.卡特尔(J. M. CaKeH)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1890 年) ; 3.韦特默(L. Witmer)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896 年) ; 4.比内-西蒙(A. Binet-T. Simon)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1904 年) ; 5.大卫(Davis)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1907 年) ; 6.帕森斯(F. Parsons)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1908 年) 。二、心理咨询产生的社会需求背景早期学术理念和方法学基本确立之后,在强烈的社会需求之下,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的实践活 动便开始了。心理咨询的前期学术观念和方法学的准备工作,是不同作者在各自的不同工作领域内, 使用心理学知识向人们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完成的。他们那时并不是自觉的临床心理学家或咨询心理 学家,而是自为的、为实现某一种具体目标去工作。尽管当时还没有“咨询心理”这一概念,心理 咨询还称不上是一种专门职业,但心理咨询成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可能性,已经孕育在这类实际活动 之中了。 有的作者提出, “20 世纪初美国职业指导运动、心理测量技术和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被认为是 现代心理咨询产生的三个直接根源” , “现代的专业咨询服务最早是由 ‘职业指导之父’ 帕森斯于 1908 年率先开展起来的” (乐国安,2002:44) 。上述说法与史料略有出入。 帕森斯(F. Parsons)于 1908 年确实在美国的波士顿创立了一家具有公共服务和培训性质的“就 业辅导局” 。于次年又出版了《职业选择》一书,此书为职业选择指导,确实在方法学方面提供了帮 助,但说他开创了“现代咨询服务” ,那就与史实相悖了。 据文献记载,心理咨询不是发端于“职业指导” ,而是起源于 1896 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心 。 理咨询”作为《临床心理学》的早期工作内容,早在“职业指导”之前已经出现了。即便是“职业 指导”在后来也可以作为发展心理咨询的一部分,但帕森斯的从业年代,毕竟是在 20 世纪初,他比 韦特默进行儿童行为问题的健康咨询(1896 年) ,确实晚了整整十二年。在咨询心理学急速发展的 初期,十二年不是个短暂的瞬间。另外,韦特默不但在 19 世纪末已经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而 且以临床心理学家的立场,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07 年已经创办了专业刊物。 由于他当时肩负着废止童工的社会职责,所以提出了就业之前必须经过心理测量的建议。这无疑为 后来咨询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和开辟了阵地。为此,他作为咨询心理学的启蒙者,无论就时间 排序上,或在工作性质上,比帕森斯更具有资格。 有的作者将一位住过精神病院的患者比尔斯 (C. W. Beers) 1907 年出版的 在 《自觉之心》 mind (A that fount)定为咨询心理学的发端,这显然是一种历史的误会。虽然比尔斯的作品以及他个人的活 动对后来的心理卫生事业有贡献,但心理卫生学和咨询心理学毕竟是两码事。 咨询心理学诞生以后,促使它大踏步前进的外在因素,是社会现实的需要;内部关键因素,是 该学科自身方法学的发展。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是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基础和促进因 素,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对该学科发展曾经提供帮助的功劳,应归于美国明 尼苏达大学,其代表人物是威尔森(Willionsen) 。 40 年代以后,心理咨询这门学科发展更快。1953 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 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这一“培养标准” ,后来成为教育训练委员会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养计划 的认定标准。同时,这一分会还向美国心理专业职业考试委员会派出常任代表,积极参与颁发“心 理咨询指导员”的特别执照。同年,美国心理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了 APA 伦理纲领。次年,由 20 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 ,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1955 年,美国 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 1956 年,APA 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 ,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 学》的报告书。报告书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且这三者不可偏废。第一, 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 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 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另外,该委员会又强调,心理咨询专家的目标,不但要帮助那些连最基本、 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而且还应该为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 度地实现自我。 心理咨询工作除在美国迅速发展而外,40 年代在欧洲大陆也有新面貌出现。二战结束后,心理 学重获新生,40 年代开始,发展很快。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2001 年 8 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 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试用版) ,并在该(标准》中,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给出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 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这一定义涵盖了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 1.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职业,从业者即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其中既有心理学的一般 知识,又有心理咨询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 2.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方法,只能是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所谓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既包 括非标准化的技术,如“心理咨询” ,又包括标准化的技术,如“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当然不包括药物的使用。 3. 《标准》中所说“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 (1)所谓“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是: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这种关 系在心理咨询中有普遍意义,不管哪种理论指导的咨询,不管使用的是标准化的或者非标准化的手 段,咨询关系都是“求”和“帮”的关系。 (2)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除此而外,咨 询师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在《咨询心理学》中, “心理咨询”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概念” ,它涵盖了 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而“狭义的心理咨询” ,主要是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是各类非 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的统称。这就是说,广义的“心理咨询”这一概念中,包括“狭义的心理咨 询”和“心理治疗”这两类临床技术手段。 《咨询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这门学科临床干预工作的左 膀右臂。面对严重心理问题,可以使用标准化手段去对付;面对一般的心理问题,可以用非标准化 手段去对付。这一点,在职业《标准》中的“心理咨询师”职业定义中已经讲得十分明白。然而, 有些读者,仍然将两者视为对立的两类,这是很不应该的。二、 “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中、外不同学者各有各的说法。 罗杰斯(CRogers,1942)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 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威尔森等(1949)将心理咨询解释为:A、B 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 的 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 B 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 A 就是咨询师,B 就是求助者。 陈仲庚(1989)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使他们能决定自己应做些什 么。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 (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 (2)咨询师的技术; (3)所要达到的目标。 《心理学大词典》 (朱智贤主编,1989)将心理咨询定义为: “对心理失常的人,通过心理商谈 的程序和方法,使其对自己与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改变其态度与行为,并对社会生活有良好 的适应。心理失常,有轻度的有重度的,有属于机能性的,有属于机体性的。心理咨询以轻度的、 属于机能性的心理失常为范围。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个人对自己与环 境重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改变态度和行为,以达到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适应。 ” 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指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使来访者改变其认识、情感和态度,解 决其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促进来访者人格的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源于 20 世纪初的职业指导运动、精神卫生运动和心理测验运动。发展初期,其对象是特定的个人,其过 程强调治疗及提供问题解决方法,其方式是咨询者与来访者直接面谈。发展至今,其对象已扩展到 家庭、团体、社区,其过程更强调预防及教育的作用。其场所包括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学校、私立 或公立的社会机构、康复机构、商业或工业中的雇佣人员咨询机构、生涯咨询机构以及私人开业所。 心理治疗中的多种学派,如行为治疗、人本主义治疗、认知治疗等理论和方法在咨询过程中得到广 泛应用。美国《哲学百科全书》概括其特征:(1)主要着眼于正常人;(2)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3) 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4)研究个人在制定目标、计划以及扮演社会角 色方面的人格差异;(5)充分考虑情境及环境的因素,强调入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6)对人的一生提 供有效的帮助。与心理治疗和社会工作的概念相近。心理治疗的目标是改变病态的人格及行为,而 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社会工作是提供具体的、现实的帮助,而 咨询是指导来访者自助。 李维主编、1995 年出版的《心理学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咨询的定义做了如下说明: “咨询者就 访谈对象提出的心理障碍或要求加以矫正的行为问题,运用相应的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借助一定 的符号,与访谈者一起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揭示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找出行为问题的症结, 探索解决的可能条件和途径,共同协商出摆脱困境的对策,最后使来访者增强信心,克服障碍,维 护心理健康。 张人俊等(1987)对心理咨询下的定义是: “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 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咨询对象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其 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 ” 马建青(1992)在其《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学》一书中认为: “心理咨询定义为运用有关心理 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 理问题) ,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 赵耕源(1987)在《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一书中,提出我国的心理咨询概念是: “向已经有了心 理刺激而尚未发病的人,或已有某些心理疾病(变态心理)或躯体疾病的人,进行心理指导,通过 耐心细致的交谈,帮助他避免或消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或认识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在 已发生疾病中的作用,因此能增强对心理刺激与冲突导致疾病的防卫能力,减轻已经发生疾病者的 心理负担,树立起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从而能预防某些精神病、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工作、 学习、生活更美满或促使病者向良好的痊愈方向发展。 ” 上述各位作者,费尽心力给心理咨询下的定义,使人颇有“同一事实,不同表述”的感觉。在 科学领域中,按规则给某类事物下定义,应当是用最概括的语言说出该事物的本质。比如,给心理 学下定义,我们只能说: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而不能说: “心理学是受过训练 的工作人员,使用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等科学方法,在与被试搞好关系的条件下(对动物的研 究要使动物安静下来) ,为了探索人或动物心理与行为的规律,对人和动物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的 科学。 ”按后一种方式给心理学下定义,只是对心理学工作的描述。然而,描述毕竟不是科学定义, 因为它不具备定义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吸纳上述各位作者见解的合理内核,按照规则,只 用一句话就能给出心理咨询的定义: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至于 这种协助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求助者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运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遵循什么样 的道德准则,咨询最终达到什么目标等等,都是对该定义的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本不应放 人定义之中。 这个定义是使用主-谓-宾结构的简单句表述的。它抽象、概括,简单明快。因为它抽象,所以它 概括;因为它概括,所以它全面,故不引起任何误解。一眼看去,便明白了心理咨询的本质。 上述这个定义是广义的。它涵盖了持不同理论见解的咨询师;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 同性别的各类求助者;咨询目标中涵盖了轻、重不同,性质各异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 在这里我们必须讲清一个问题:定义中的“心理咨询”是一个广义概念,是指一种“职业性的 活动” ,而不是狭义的、单指一种具体操作措施的“心理咨询” 。三、关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在临床干预中,本是两种交替使用的措施,虽然操作方式有区别, 但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去严格区分原本也无大碍,可是,目前在学界有许多作者喜欢对两者进 行比较,并指出许多异、同之点。其实,若从根本上去分析,问题很容易解决。 《心理学大辞典》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一译“精神治疗” 。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 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言语及非言语沟通方式(如行为训练、音乐、戏剧表演、游戏、手工劳动等), 对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给予影响,以消除、矫正或缓解症状,调整患者异常心态与行为 模式,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其构成要素:(1)受过心理学和医学专业训练的临 床心理学工作者和医师。(2)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和带有心理症状的躯体病等患者,即治疗对象。(3) 治疗方式。主要借助言语、表情、手势、态度、行为、良性的医患关系,以及特意安排的情境或药 物进行治疗。(4)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根据不同的理论体系,可分为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 法、人本主义疗法和折衷主义疗法等;根据治疗形式,可分为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 治疗和婚姻治疗等。(5)治疗目标。促进患者心理障碍的康复,帮助其建设性地且较有效地应付自己 的心理问题,或者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帮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进一 步促进其人格的改善。(6)治疗过程。可大致分为开始阶段、治疗修通阶段和结束阶段,各阶段由一 系列会晤(交淡)组成, 每次的时间长短由治疗者和患者双方协商决定; 主要的治疗阶段可细分为若干 小阶段;疗程可长可短,但趋向于采用短程治疗。 为了说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必须先给心理治疗下定义。按照下定义的科学原则,心 理治疗的定义也只有一句话: 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 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定义内涵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有一个相同点,即工作目的是一样的: 都为消除求助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有两个不同点:其一,一个在操作上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另 一个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化的。其二,一个是“协助解决” ,即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另 一个则是“矫治” ,即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除去上述异、同点之外,其他方面 即便有雷同或差异,都是属于非本质性的异、同之处,无关紧要。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心理咨询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在个人素质方面,尚需具备如下条件。一、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心理咨询师能否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咨询师能否持有正确的观点与态度。 正确的观点与态度是心理咨询的关键,这是许多咨询工作者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经验。(一)唯物主义观点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 迷信、巫术活动在处理人的行为时,从一开始就是独裁、武断的,它们不具有丝毫理性的思辨 和实验的根据。而在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的科学判断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科学认为宇宙中的一切 都遵循着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不是自明的,必须通过细心观察思考和实验研究才能通晓,而只有 这些客观规律,才是判断各类事物性质与发展的依据。心理咨询正是遵循这种科学的法则,来处理 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它做出的任何决定,无论是诊断或是咨询,都必须依据事实,依据严格的 科学规定;不能只凭个人经验或利用患者对心理学的盲目信任去指导患者。至于宗教,尽管它能够 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一些安慰,起到心理平衡的作用,但绝对不能等同于科学的心理咨询。(二)普遍联系的观点所谓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种整体观念。当我们面对许多事物时,如果没有整体观念,那么, 每件事似乎都是孤立的;如果使用整体观念看待他们,就可以看到它们之间被千丝万缕的、各种类 型的关系连在一起。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在诸多事物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 才能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无论在资料整理、形成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制定咨询方案以及实施咨询方案时,都必须把握各类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能考虑心理、生理及 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又能综合运用各种咨询方法,以使咨询工作准确有效,防止或克服咨 询工作中的片面性。 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的观点有多重含义: 1.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咨询人员理解心理问题, 应立足于这二者的结合。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即把心理问题表达为各种躯体不适。有 时候,又可以将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状态不适。比如,躯体疾病带来的焦虑不安、情绪抑郁, ’ 或者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如身材矮小、肢体有残疾等)引起自卑、苦恼等。这就需要咨询人员善于 分辨,辩证地分析和对待,而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引起求助者心理困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生理、 心理、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引发心理问题的 原因,不仅有横向的交叉,也还有纵向的联系。这就要求咨询人员既能够分析同一时间内各种因素 对心理问题的影响,又能从历史发展角度分析以往的各类事件对当前心理问题的影响。事实上,每 一种现实的心理问题,其原因往往是立体式的,既有横向诸因素的作用,又有纵向诸因素的作用, 这两类因素互相交错在一起,才构成心理问题的真实原因。咨询人员要把握这种真实原因,没有普 遍联系的观点,是绝不可能的。 3.整体性观点。人的任何一种心理和行为,决不是孤立的,他总是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联系在 一起的。在整体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方面出现问题,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认知、情绪、情感、 动机、行为永远是互相联系的。一般说来,其中的某一方出现问题,另外的其他方面也会“受牵连” 。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的和孤立的。情绪障碍必然涉及认知、人际交往等方面。在心理咨询 临床上,一个中学生,暴露在咨询师面前的可能是学习能力问题,但是,当我们按整体性的观点, 仔细了解和思考之后,发现除了学习能力障碍而外,他还有自信不足、情绪低落等问题。有了这样 的思考和判断,我们在确定咨询方案时,便能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最恰当的突破口。 整体观点可以使我们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起来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的综合方法常常 比单一的方法更有效。当然,这些方法应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的方法,可以针对心理的 各个方面,同时满足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比如,宣泄情绪、领悟根源、调整认知、矫正行为、模 仿学习等方法联合运用,只要运用恰当,临床效果比单一方法更好。调查表明,当今从事心理咨询 的人,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综合性的方法,或称之为“整合心理咨询”或“方法任选”咨询。当今, 真正严守一种学派疗法的人已相当少见。方法的综合使用,有时还可以与临床医生配合,适当使用 药物;比如对于严重焦虑情绪的患者,及时而适当地使用抗焦虑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减少 情绪对心理咨询的干扰,从而有利于咨询的进行。(三)限制性观点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必要的条件。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比如,求助者带领自己的孩子前来咨询,他表示对自己小孩无 法管理,同时认定咨询师应对矫治孩子的不良行为负全部责任时。这就是求助者对咨询师的职责产 生了误解。 实际上,咨询师的责任,仅仅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有了麻烦,提醒求助者立刻 调整亲子关系。而最终改变孩子不良行为的责任,是在求助者本身。最终促使孩子行为的改变,是 求助者自己的职责,而不是咨询师的。 当然,如果前来咨询的是孩子本人,他要求咨询师帮助自己解决行为问题,这时,被咨询的对 象就是这个孩子。即便如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责任,也不全在咨询师, 而在咨询师与孩子双方。因为孩子的行为改变,必须经由咨询师与孩子双方的努力才能达到。没有 求助者个人的努力,求助者自身状况的改进是不可能产生的。可见,咨询师的这类职责限制,实际 上是由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受心理咨询任务的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 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说,不介人、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 可以解决离婚后的心理问题,但不能介入和解决求助者的再婚问题,因为那是“婚姻介绍所”的任 务。2.时间上的限制。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 50 分钟左右较好(初次咨询可以适 当延长) ,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 每次咨询时间予以限定,有助于将问题集中处理。一个时段讨论一个(或一类)问题,可以帮 助求助者更加深刻地考虑问题。两次咨询之间留有间隔,可使求助者有机会充分体验咨询的感受, 并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咨询中获得的新理念。 但是,每次咨询时间的限定,也不是绝对的。根据求助者心理特点、年龄大小和问题的性质, 可以适当调整,增加或减少咨询次数或间隔时间。 咨询关系也是有限制的。咨询结束,咨询关系也就终止。不能再以“朋友”关系进行往来。3.感情限制。咨询师和求助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但这种接近是有限度的。彼 此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感情因素必须严加控制,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只能限制在求 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方面,除此而外,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其他问题。在人本主义理论框 架内进行咨询时,所谓的“情人”“坦诚”“自我开放”“情感表达”之类的操作,必须自觉控制 、 、 、 分寸;在精神分析框架内咨询,要谨慎处理“反移情”等等,以避免越过心理咨询的情感限制。特 别在异性之间的咨询,超越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形式的个人关系,都在限制之列。 求助者提出的任何额外个人要求,比如请吃饭之类的要求,即便是好意,也应该婉言谢绝;因 为个人间过密接触,不仅容易使求助者形成依赖,也容易使咨询师丧失中立的立场,从而失去客观 公正判断事物的能力。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之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 情感限制另一种含义,是咨询师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人咨询过程。4.咨询目标限制。心理咨询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性质、咨询的复杂程度、咨询师个人实 际能力来决定,它不是任意的。就这层意义上,咨询目标的限制,包括两方面内容: (1)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如果求助者既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问题,那 么心理咨询的目标只能锁定在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引起躯体疾病的心理问题上,或者锁定在躯 体疾病导致的心理问题上。如果求助者同时有几方面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设置一个总体目标,下设 若干局部目标,在同一时间段里,只能锁定一个(或一种)心理问题作为局部的咨询目标。 (2)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这也 是有限制的。换句话说,对咨询效果的预期,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必须按实际情况做出比 较恰当的评估。(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现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至少在两种 情况下,应使用这种思维方法: 1.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 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2.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因为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其本身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他们的情绪、情感、思想方法、 对问题起因的看法、对事件后果的预期、待人接物的行为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总是发生变化。如 果咨询师能在求助者的演变中,善用发展眼光做动态考察,就可以用非常自然的引导方法,使求助 者渐渐脱离心理问题,而向好的方向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的 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是变化来的,同样也是在变化中渐渐消除。这是在心理咨询中确立发展观点的 事实依据。(五)中立性态度人的举止言行有千差万别,其原因是个体心理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 人生价值取向。为此,我们如果希望或要求别人的看法和自己完全一致,如果企图让所有人的想法 完全一致,这显然是无理的。在咨询过程中,如果我们持某种观点,我们就会以自己的价值取向作 为考虑问题的参照点,或者以某一种固定的价值取向作为判断是非的参照点。如此,也就必然对求 助者的个性特点以及观点进行评价或批判,从而丧失了应有的中立态度。可是,丧失中立态度,是 心理咨询工作所不允许的。在心理咨询的全部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 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 并有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 中立性态度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人咨询之中。家长、亲友等为何不能起到咨询师的 作用?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人情绪妨害了判断的客观性。 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自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 要注意,既然是中立态度,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方面,咨询师既不能固执己见,又不能随意 迎合求助者的情感或观点。咨询中,如果求助者的情绪或对事件的看法与咨询师有分歧,这时,咨 询师可以用一句中性的话表达态度: “你有这样的情绪(或想法) ,我可以理解”“理解”一词,仅 。 就词义来看,是对事物的理性解释,是说某人产生某种行为或情绪,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不论 你同意或不同意,都无济于事。为此, “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 表达词。人本主义心理咨询在强调“倾听”时,的确处在中性立场,他要求咨询师就像看日落一样 去听求助者谈话,人看着日头落山时,既无权表示赞同,也无权表示反对。但人本主义在强调“共 情”时,与“倾听”的中立态度有些矛盾, “共情”是情绪活动,而理解是理性的思考。二、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从事任何职业,都需具备一定条件。心理咨询是一种特殊的助人工作。从事这个工作,也必须 具备一定条件。比如,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术、个人品格等等,都有一定要求。(一)品格品格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价值观系统的关键是人生价值观。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朴素、简洁、 踏实和可行的,它不需要美丽词汇修饰和夸张,它只用一句话表达: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这就是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品格。(二)自我平衡能力心理咨询师的自我平衡能力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咨询师每天从求助者那里所见所闻, 大都是负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进入咨询师的大脑, 难免影响他们的心情。为此,心理咨询师本人,必须有能力将一天中由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情绪排 除,以保证第二天带着平衡的心态走进工作室。 (2)心理咨询师也会有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应当在咨询关系以外来 解决自己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在咨询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不因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3)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三)善于容纳他人只有善于容纳他人,才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和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才能接纳各种求助者 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这既是个人的性格特点,又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需要。(四)有强烈的责任心“庸医杀人不用刀” ,是说本事不大而又缺乏责任心的医生,可能把人治死。心理咨询师若无责 任心,同样可以害人。所以,他们必须对求助者负责,面对求助者不能因自己的言行,使求助者感 到“雪上加霜” ;不能夸大心理咨询的作用,欺骗求助者;自己能力有限,不能对求助者提供帮助时, 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五) “自知之明”“自知之明”通常被理解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度”等等。但是往深层 看,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评价,这类评价常常和自我成就感连在一起。 自我成就感,有极其明显的文化性质以及个体差异。不同文化环境中,评价自我生存价值的坐 标是很不相同的。比如,过去多少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自我生存价值的评价坐标是定位在“个 人生存的社会意义”上,所以,一个人的成就感,往往不在自我生存本身,而在自我的存在能否促 进社会的成就,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但是,另一种文化却不同,自我生存价值的评定坐标定 位在“自我实现”上。以“自我”为核心的人生哲理评价自己,其成就感必然仅仅在“自我”生存 本身。中国心理咨询师如果能把社会发展和个人成就感融为一体, ’这或许更符合我们的文化。第四单元 我国心理咨询的历史、现状与展望一、我国心理咨询的简史心理咨询原本是临床心理学的内容之一。后来,它虽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分离出来,但正规的、 标准化的心理咨询,仍然与临床心理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就临床测评、临床诊断、咨询和疗 效评估等方面,仍保持着原来特点。 20 世纪 30 年代,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 他比较关注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于 1937 年与丁祖荫一起,翻译出版弗.狄.布鲁克(P. D. brooks) 的《青年期心理学》一书,1948 年再版。中国的临床心理学以及健康心理咨询工作,如果从那时开 始算起,迄今已有近 70 年历史。1937 年,日寇入侵中国,铁蹄到处,民不聊生,生命涂炭。我国 刚刚萌芽的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咨询工作也陷于停顿。 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作为临床心理学的工作内容之一再次兴起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 中叶。当时,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王景和、钟友斌、龚耀先、许淑莲、陈双双等人,曾使用“综 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在这种综合疗法中,实际包含了心理咨询的大量内容,为我 国心理咨询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于 60 年代中期,心理学再次被 摧残。后来的历史十分曲折,到 70 年代初,整个心理学在中国销声匿迹了。如今回顾,有据可查的, 只剩钟友斌先生一人,仍然以精神科医生的身份,在一所工厂医院里坚持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然 而,历史是公正的,社会发展需求是无法阻挡的,到 80 年代初,我国咨询心理学应运再生。二、我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心理咨询与治疗再次出现。1986 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建立了改革开放 后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从此,心理咨询工作在我国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发展。时至今日,它已 具备了以下特征:(一)心理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心理咨询已经达到了职业化阶段,或者说,它已经具备了职业化的基本条件。如此估计,可以 六种可操作性指标为佐证。1.社会化水平。由于社会需要十分广泛和强烈,所以心理咨询工作几乎涵盖了所有职业群体,并日益被社会认 可。这一判断,可从《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刊 、 、 物的论文类别中得到证实;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占有极大空间,全国许多综合医院都已开设或正准 备开设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科室,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定条件之一是设置临床心理科。国内已出现 了几所心理咨询专科医院,全国大、中、小学校均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或正在建立这类机构。从业 人员虽不是心理学专业人员,但也都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另外,热线电话服务也日益增多,北京 “妇女热线”颇具规模,名声较大。2.社会效益。直接的社会效益是明显可见的,通过咨询、治疗,许多人重获心理健康,许多家庭恢复了和谐。 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进而改善了生活质量,间接效益也是肯定的。 3.经济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表现为从业者可以从职业活动的收人中维持生计和为本单位创收;间接的 经济效益可表现为求助者获得心理平衡之后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上述两点在当前的心理学咨询实践 中都可见到。4.组织的建设和信息沟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术组织,对学科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 , 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等学术刊物,是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的重要支柱。 ,5.社会的认可。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已被社会接受,从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和电台广播节目)获得的信 息来看,全社会已比较重视这一学科。6.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2001 年 8 月,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其中规定了培训、 资格考核条件等内容。(二)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现状所做的第二点估计是:目前社会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发展。 学科的发展无论就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学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的急切需求;另外,从业者的素质 与业务能力尚嫌不足,这也是事实。总体来看,我国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尚处在初级阶段。所以,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发展,只能按照中国国情,从职业化的低起点人手。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 更进一步加强规范的职业培训,已成必然趋势。三、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展望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如下特点:第一, 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无论在理念方面或是在方法学方面,西方的东西与中国文化内涵有若干差异,简单的“拿来主 义” ,恐怕不是最好的方式。若把西方的心理咨询比作矿石,中国文化便是冶炼炉,那末, “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的冶炼过程,是在所难免的。有作者提出所谓“本土化”的概念,这概念并不恰当, 思考有失缜密。因为,西方的,特别是美国某些咨询心理学理念与操作方式,无论如何在中国是“本 土化”不了的,对中国文化而言,那些只是糟粕的东西,只有“去” ,而不能“化” 。为此,无论产 自中国的,或是来自西方的心理咨询理念和方法,都将经历中国社会文化的考验,这必将成为越来 越强的发展趋势。第二,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其发展势头将保持强劲。尽管中国的心理咨询水平尚低,但普及化的势头不会因此而失掉锐气。至少在 21 世纪初的若干 年中,由于社会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心理咨询工作还将以普及化为其重要特征。第三,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以自身的完善化和高效率,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 会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获得社会理解与初步认可之后,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如何,便成了问题的关键。评估该职业社 会价值的指标有三个:1.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2.操业人员的能力是 否达标:3.该职业的管理、服务体系、业务操作模式是否达到标准化水平。 就第一种指标来看,我国心理咨询理论和操作程序的科学性,仍然存在着很大问题。当然,这 个问题不是中国独有的,它是世界性问题。就世界范围来看,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操作,仍然处在“各 执真理的一面” ,百家争鸣、各领风骚的状态。至今尚不能像其他物质科学那样,具有相对一致的理 论归宿。这既是一种不足,又是一种机遇。中国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当在寻求理论相对一致性和操 作规范化方面有所作为。 就第二种指标来看,鉴别心理咨询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惟一的办法是将职业化与中国特 色的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市场是残酷无情的,当然也是公正的。确切地说,真正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不是在课堂上培训出来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出来的。在课堂里,能获 得从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知识,但鉴定他们的执业能力,却只能通过未来的临床实践,经过 市场的无情淘汰。就这种意义上讲,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不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它自身将不可能 正常发展。 就第三种指标来看,强化该职业的社会管理和规范它的服务体系,是提升其社会功效的关键, 但就目前来看,对心理咨询这一职业,尚未形成全社会统一的管理模式;即便是职业资格鉴定考核 与认证,也还存在个别地区的地方性标准和个别系统的系统内标准,至今尚未纳人同一条轨道。对 于此类现状,我们不持消极态度,因为这种情况,是任何新生事物产生后的早期特征,它符合新生 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我们相信,随着职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它将渐渐变得更加成熟,待 到职业证书强制进入并对该职业确立法规和法律时, 完善该职业社会性统一管理和服务体系的目标, 才能最终实现。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大胆地估计,这段时间,至少也要十年左右。在此 之前,行业内和系统内管理,将是心理咨询社会化管理的主要手段和保障其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第四,独立性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中国的心理咨询职业,将以自己独立的诊断、操作方式和基本理论概念与邻近学科(特别是精 神病学)逐渐区分开来,独立性将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当今的中国,具有特殊意义。第五,对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的社会舆论,其主流是肯定的。这种肯定包含着各种尖锐的批评、中肯的建议。我想,正是这些批评、建议,才是促进心理咨 询师职业化的强大动力。因为只有依赖各种批评和建议,该职业才能不断纠偏改正,在坎坷崎岖的 道路上继续前进。第六,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将艰难而有序地向前发展。关于心理咨询师职业化是否会“乱” ,我们的回答是:乱,肯定乱不了,最多是发生一些小麻烦。 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种平衡和不平衡,有序和无序的对立统一过程。当然, 问题的关键不是矛盾本身,而是矛盾的对立双方谁占据主导地位。当前,中国对于心理咨询进行有 组织地职业化,其目的就是将“平衡”和“有序”推向矛盾对立的主导地位,以便随时控制无序和 不平衡,从而达到不乱的目的。由于该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标准》和《教材》尚在试用期,另外, 也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再加上个别 地区有意、无意地背离国家职业《标准》 ,极个别地方在培训与鉴定方面有违规行为,所以在该职业 的职业化中,时时会出现不平衡和无序现象,即所谓的“混乱”现象,这是不足为奇的。由于是个 别现象,所以大可不必过分焦虑和担心。在职业化刚刚起步时,人们所担心的“混乱” ,实际上不是 一种绝对的无序,而是一种相对的、有序中的无序,平衡中的不平衡。我们推动职业化的基本任务, 就是通过修订《标准》 、修改《教材》 、提高培训水平、更新鉴定方式等手段,不断克服各种相对的 无序和不平衡,以达到职业化的有序状态和平衡状态。 心理咨询师职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发展过程,即从简单到复杂、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由证书的 非强制进入到强制进入、从无法律约束到心理咨询职业立法的过程,等等。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我们需要做大量工作,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要不断地付出努力,不断地推动它前进。 只要我们坚定把握总体方向,随时注意调整方法,不断排除来自不同方面的干扰,事情一定能顺利 进行。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理论观点在本教材第四章《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知识》中,作为变态心理学简史的内容,我们已经 将该学说的理论假设、历史价值作了介绍,并且进行了某些评述。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着重介绍该 学说的基本理论结构。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S. Freud,)所创立。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他的早期 著作中被充分表达。 《精神分析引论》的原版,是他早期三册作品,即《过失心理学》《梦》《神经 、 、 病通论》的演讲录合编而成。由于这三篇作品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或神经症症状,所以又称 为 “性学三论” 在这三篇演讲录中表达出来的理论, 。 在构架上比较繁杂, 不像其他作者的著作那样, 按章、节排序,按内在逻辑性来叙述。由于他在解释人的“过失”“梦”和“神经症”时,分散地 、 表达着自己的学术理念,所以,在解释不同问题时,使用的概念内涵往往有所不一。为此,单从他 的著作中理解这种理论的系统构架比较费力;再加上弗洛伊德善用形象比喻阐述自己的理论,这就 更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关于心理结构、关于人格结构、关于心 理动力、关于心理发展、关于适应问题。一、关于心理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 层结构,它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由于前意识的内容与社会道德准则相悖,所以无法直接得 到满足,通常只好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之中。无意识领域中的内容,不是被动、僵死的,而是极其 活跃并随时都企图得到满足。前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 之间从事警戒任务,它不允许无意识领域中的本能冲动随便进入意识领域。他如同“海关机构” ,把 守着意识的“国门” ,它由一些现实经验所构成。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由 外在世界中的种种文化内容构成。由于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深层的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 人们又把它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 。 如此概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应该说是有根据的。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整个心理活动,就 做过如下比喻,他说: “潜意识的系统可比做一个大前房,在这个前房内,各种精神兴奋都像许多个体,互相拥挤在 一起,和前房相毗连的,有一较小的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留于此。但是这两个房间之间的 门口,有一个人站着,负守门之责,对于各种神经兴奋加以考察,检验。对于那些他不赞同的兴奋, 就不许他们进入接待室,??但是,就是被允许入门的那些兴奋也不一定成为意识的,只是在能够 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能成为意识。因此,这第二个房间可称为前意识系统( the preconscious system)。 ”(高觉敷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233 页,商务印书馆,1984 年) 弗洛伊德将心理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的想法,是经过分析、比较和谨慎思考后形成的。 他在一次演讲时说: “我愿意你们承认我们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等名词,比起其他学者所提出的或应用的下意 识(sub-conscious) ,交互意识(inter-conscious)和并存意识(co~conscious)等名词较少偏见,而且 比较容易自圆其说。(出处同上) ”二、关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 “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 的满足,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是人格中的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我”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 ,它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 生物需要。如果受阻或被迟误,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 “自我”介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着 “现实原则”活动。 “自我”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特殊的发展。 “自我”感知 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应对现实的功能。 “自我”的这一功 能是基于个体保存的本能,弗洛伊德称他为“自我”本能,它可以对“本我”发挥指导和管理功能。 “自我”可以按“现实原则”确定是否应该满足“本我”的各种要求。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 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超我”“超我”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 , 。从个体发育来看, “超我”在 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超我”一旦形成之后, “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 、 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为此, “自我”就成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本我”与“超我” 之间的调节者。也就是说,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 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三、关于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学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在批判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时,有一种观点认为, 弗洛伊德所谓的心理动力,只是人的性本能,即“力比多” 。其实,这不是弗洛伊德的本意,弗洛伊 德曾明确地说过: “我想最好先请你们注意‘力比多’这个,名词,力比多和饥饿一样,是一种力量, 本能――在这里性是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借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 (同上,第 247 页) 。 按上述说法,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动力。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二 是营养本能。作为自我保存的本能――营养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为此,弗洛伊德所说的心 理发展动力,是性本能和营养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这 才是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观点的全部。这一思想,弗洛伊德在他的《神经症通论》中,表达得十分清 楚。他说: “当精神分析认为心理历程是性本能的一种表示之后,学者都再三愤怒地提出抗议,以为 精神生活中除了性的本能和兴趣之外,必定还有它种本能和兴趣。又以为我们不能将一切事件都溯 源与性;等等??其实,精神分析从未忘记非性的本能的存在;精神分析本身就建立在性本能和自 我本能的严格区别之上,人家无论如何地反对,可是它(指精神分析理论)所坚持的并非神经症起 源与性,而是神经症起源于“自我”和性的矛盾。它虽研究性本能在疾病和普遍生活上所占的地位, 但他绝没有想去否认自我本能的存在和重要性。(同上,第 280 页) ” 我们如果再纵向地研究一下弗洛伊德的著作;看一下他一生中在不同学术阶段里对心理动力的 解释,我们就会发现,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动力的观点,的确不是单一的力比多,最低限度也是力比 多与自我的冲突或矛盾。特别是他对人类心理健康的理解,更明显地表达了他的这种理念。笔者个 人依据过去研读弗洛伊德的体会,觉得他的心理动力观点本身,是他在不断观察病例的过程中,逐 渐变化的。弗洛伊德人并不保守,甚至在他后期的学术思想里,已经提出意识在心理发展和心理健 康中的作用,随着他对临床观察分析的深入,似乎已经倾向于如下看法: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从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它的确已经告诉人们,一个人要保持心理 正常,要生活得平稳、顺利和有效,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的失常。既然 弗洛伊德原本主张人的心理动力不是单一的性本能,为何他又特别强调性本能呢?从弗洛伊德所处 的时代来分析,是因为那时所有研究神经症的学者,无不忽略了性本能的作用。为了突破这种时代 的局限性,矫枉过正地特别强调性本能的作用,也是可以理解的。用他的话说: “因为这种本能在移 情的神经症中最易研究,而且因为精神分析必须研究人家所忽略的事件。(出处同上,280 页) ” 从弗洛伊德的早、中期学术观念来看,似乎也能“自圆其说” ,但是由于他的研究方法和它自己 的学术习惯过于不严谨,所以在他的著作中,自相矛盾之处是常见的。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 晚年,或许他是受到战争的影响,或许由于别的原因,就心理动力问题,他提出了与自己原有观念 相矛盾的假说,即生本能与死本能问题。人们对他的这种心理动力观点,感到困惑不解,因为他的 新看法与他的原有看法不能相容。正如高觉敷先生说的: “精神分析体系原来是以自我或超我与潜意 识欲望的矛盾为基础的。弗洛伊德对‘过失’和‘梦’及‘神经症’的解释,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 之上的。现在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矛盾,如何与他原来的体系协调呢?而且本来对立的性和自 我现在却合成了‘食色本能’??” (同上,译者序。 ) 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动力观点,所以前、后矛盾,是因为他的研究方法与结论始终是不受严格科 学检验的。单凭观察法和主观的推论,恐怕任何人也不能使自己的观点处于稳定状态。四、关于心理发展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 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 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 中的“无意识”冲动和性欲,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 获取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取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 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或时期) : 1.口欲期(0~1 岁左右) ,其快乐来源为唇、口、手指头。在长牙以后,快乐来自咬牙。 2.肛欲期(1~3 岁) ,其快乐来源为忍受和排粪便,肌紧张的控制。 3.生殖器期, (3~5 岁) ,其快乐来源为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恋父。 4.潜伏期(5~12 岁) ,这时儿童不对性感兴趣,不再通过躯体的某一部位而获得快感,而是 将兴趣转向外部,去发展各种知识和技能,以便应付环境的需要。 5.生殖期(12 岁以后) ,性欲逐渐转向异性。这一阶段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五、关于适应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得以实现,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形式不同的应对。两种本 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1.变相宣泄因为主要的心理动力―性本能的活动与发展,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与“自我”不断周旋中 进行的,是在自我的监督、控制中度过的,所以, “本我”必然练就一套“应对的功夫” ,甚至不惜 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弗洛伊德在《梦》这一著作中,对这类应对,做 了详尽的解释。他所谓“隐性梦”就是性本能的应对方式之一―变相宣泄。当然,若不能宣泄, 就可以形成神经症焦虑。 2.自我防御在个体发展中,随时都要维护个体的安全,他对现实中一切危害生命的危险,必须及时予以反 应,以尽自己的职守。这类应对是与人的认识能力有关的。对环境的了解程度,可以影响反应的强 度,制约着应对的方式。在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真实焦虑” ,这是应对的开端。 精神分析理论的适应观点,是建立在解释上述两类应对的基础上。对第一种应对,按弗洛伊德 的本能理论,比较容易理解,至于第二种应对,是弗洛伊德关于人的认知如何影响情绪症状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吸引,所以往往忽略了他关于认知理解可以影响情绪症 状的看法。 弗洛伊德说: “真实焦虑(也可译为‘现实性焦虑’ )或恐惧对于我们是一种最自然和最合理的 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对于外部危险或意料中的知觉与反应。它和逃避反射相结合,可视为自我保 存本能的一种表现。至于引起焦虑的对象和情境,则大部分随着一个人对于外界的知识和势力的感 觉而异。野蛮人怕火炮和日月食,文明人在同样的情景下,既能开炮,又能预测天象,自然就不用 害怕了。有时因为有知识,能预料到危险的来临,反而可以引起恐怖??当危险迫近时,惟一有利 的行为是现用冷静的头脑,估量自己所可能支配的力量以及和面前的危险相比较,然后再决定最有 希望的办法是否为逃避、 防御或进攻??反映通常含有两种成分, 即恐惧的情绪和防御的动作, ?? 其实,这里有利于生存的成分是逃避,而不是害怕。(同上,第 315 页) ” “焦虑”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根据产生的根源不同可以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 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具有特殊的功能,它能唤醒自我警惕, 并去发现已经存在的内部或外部的危险。 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防御机制。所谓自我防 御机制,就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时,同时又顾及到现实要求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自我 便渐渐形成了的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一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 之间的矛盾。经过调整,可以使人们同时接受自我欲望和现实要求,从而不致引起情绪上的严重痛 苦和焦虑。不论是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 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在一般情况下,自我防御机制被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但在特殊情况下,使 用的不得当,这时,虽然感觉不到冲突和挫折引起的内心焦虑,但这些冲突和压抑却能以症状的形 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各种障碍。 在介绍精神分析理论时,必须提到钟友斌先生的《中国的精神分析》一书和他的疗法。 钟友斌提出“中国的精神分析”和“认识-领悟疗法” (即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 ,很有见地,也 很有理论与应用价值。他不否认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概念,但更抓住了弗洛伊德在《神经症通论》 中多次强调、但被很多读者忽略了的人的认识功能。这一点证明他确实全面理解和把握了精神分析 的真谛, 并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准确地应用。 “认识-领悟疗法” 实际上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 , 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 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 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这种方法, 看上去是类似“认知疗法” ,其实,它与“认知疗法”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它的理论基石是精神分析, 他认为目前的症状是早年创伤造成“心理发育停滞”的结果,而不是“错误认知结构”造成的结果。 所以,实际上它是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 ,又称“钟氏疗法” 。我们还必须注意, “认识-领悟”中 的“认识”一词,与“认知”是绝对不同的两种含义。 “认” ,有“察觉”的意思,近似“自我”“前 、 意识”的功能; “识” ,有意识到的意思,近似“超我”“意识”的功能,所以,它应列入精神分析 、 理论的概念体系, 与认知心理学根本无关。 在这一点上, 钟友斌先生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 “意 识化”疗法。弗洛伊德说过, “潜意识一旦进入意识,症状会立即消失。(弗洛伊德, ” 《神经症通论》 ) 但弗洛伊德使潜意识进入意识的操作程序,远不如钟友斌先生高明。第二单元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20 世纪初期,有些心理学家,不满意当时的心理学对心理现象的主观推测,他们试图使心理学 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把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于是,他们便集中研究行为。这一 类学者形成一个学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当属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巴甫洛夫自己并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这 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他的兴趣集中在当时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上,并因此获诺贝尔奖。但是,一 个真正的科学家,永远不可能把自己的思维固着在一点上,所以,巴甫洛夫在对大脑两半球的研究 工作进展到一定水平时,他的视线转向了精神病人。当他试图对精神病人的症状进行解释的时候, 他便不自觉地扮演了精神病学家或心理学家的角色。为此,人们认定巴甫洛夫是一位“不承认自己 是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家” 。 关于巴甫洛夫的贡献,我们在本教材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中做了较多的介 绍,在此不再赘述。 桑代克使用观察记录老鼠走迷宫的方法, 研究行为的学习过程, 并提出他的著名的 “尝试-错误” 定律。从此。开创了使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和量化手段,研究动物行为学习的先河。桑代克开创的 这类研究,比巴甫洛夫早三年。 华生(B. Watson,)受俄国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继承了美国桑代克 的方法论,建立了“刺激-反应模式” ,即 R=f(S)模式。他不去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 他认为,即使中间有思维作为中介,那也不过是由内部语言所引起的喉头肌肉运动,至于情绪,那 不过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它们都是可以客观记录的行为。华生(1924)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 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他有一句名言说: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 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性格和神 经类型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乃 至乞丐和小偷” 。华生认为,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摒弃一切主观内省,同时确立心理学的客 观研究对象。华生否认传统心理学使用内省法所获取资料的可靠性,并认为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 研究对象,而只能代之以行为;而行为,可以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华生的行为主义的极端观点,很快受到新行为主义的挑战。托尔曼(E. C. Tolman,) 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即刺激和反应之间,或者说实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 , 这个中介变量就是有机体的内部因素。他给出了如下公式:B=f(S、P、H、T、A)。其中,B 为行为, P 为生物内驱力,S 为环境刺激,H 为遗传,T 为训练方式,A 为年龄。也就是说,行为(B)是环 境刺激(S) 、生物内驱力(P) 、遗传(H) 、过去训练的经验(T)以及年龄(A)等实验变量的函数。 行为并不仅仅由环境刺激所决定。 另一位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 Skinner,)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并 给了如下公式:R=f(S. A) 。其中 R 为反应,S 为刺激。反应(R)与刺激(S) 、控制变量(A)之 间,是一种函数关系。控制变量 A 是实验者所设定和控制的实验变量,又叫“第三变量” 。这一模 式既考虑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其他条件的作用,如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所设计的第三 变量,等等。当然,在整个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有机体内部过程如何,斯金纳和其他行为主义心 理学家一样,也不予以关注。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可观察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便对这种条件反射进行“操作分析” 。他在对动物的实验中,在食物和获取食物的 S-R 之间,设置 了动物主动地按压杠杆的“第三变量” ,动物只要按压杠杆,便能取得食物。 “取得食物”是“按压 杠杆”强化因子,而“按压杠杆”是条件刺激,这种条件刺激是动物自身发出的一种动作,而不是 实验者给出的灯光或铃声等条件刺激,这就是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的根本区别。 斯金纳认为,人的现行行为,大部分都是先前行为的后果,而这种后果对先前行为来说,恰恰 起到激励作用,这就是强化的作用。后果不同,强化的性质也不同。斯金纳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分析 强化物的种类、性质以及强化物的强度,等等。斯金纳用这一理论,广泛地解释了学习行为,包括 不良行为的形成。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另一个杰出代表是班都拉(A. Bandura 1925-) 。他强调学习过程中,人自身的 能动作用,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社会学习理论” ,又称“模仿 学习理论” 。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既不是单纯地取决于生物性的内驱力,也不是单纯取决于客观环 境条件,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过程,也积极地参与着行为模式的形成,它甚至也参与着人格的 形成和保持。这一理论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概念: (1) “替代学习”或称“观察学习” “替代学习”的含义是:人们能够操纵符号(如语言等) ,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后果,因 此,人学会某种行为,大可不必实际去经验,这是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2) “自行奖赏或批判” “自行奖赏或批判”的含义是:人们可以评价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强化(自我 奖赏或批判) ,不必一定依靠外部强化。 (3)行为自控 行为自控的含义是:人的行为可以自己调控自己,不一定被外界左右。按照“学习理论” ,对行 为问题的咨询与治疗的原则是:行为反应过剩时,治疗目标就是通过社会学习,消退这些反应;行 为反应不足时,治疗目标就是通过社会学习增加和强化此类行为。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个体既然可 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反之亦然。 按这种理论,沃皮(Wolpe)将行为治疗定义为: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 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为此,在治疗中,其目标只能是不良行为本身,不应假设也不能探 索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东西。但是,对行为的直接治疗,并不拒绝承认求助者的 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因为在这一派别的行为治疗家眼中,它们也是行为,属于“内隐行为”活动 的范畴,它们已经表现在“外显行为”之中了。为此,对“内隐行为”的治疗,已经包括在“外显 行为”之中了,它们都是行为治疗的目标。 “内隐”“外显”活动相一致的观点,就是“认知-行为 、 治疗”的理论依据。行为治疗,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精心分析、评估的对象不是行为背后 的东西,而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关键行为” ,又叫作“靶行为” 。在治疗前,先要对“靶行为”进 行具体的描述,然后,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其中,方案的每一步,都要进行评价,并且评价指标 力求一致,这样便于重复。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 5 个步骤: 1. “靶行为”的发生的情境及其功能分析。 2. “靶行为”量化与标定。 3.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的干预实施、监测、调整计划。 5.结束以及复发的处理。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 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这些,在本教材“操作技能”部分将逐一讲解。第三单元 认知心理学观点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 是不重要的,是不可探索的“黑箱” ;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恰恰是“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 最重要的。 所谓 “认知” 用日常语言来说, , 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 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认知” ,原本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与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功 能。从心理学发展史来看,过去,人们对心理的这部分功能曾是十分关注。在经过仔细观察研究之 后,人们发现认知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这 一特征被用在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正方面,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与认知有关的疗法。 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一事实,并不是在认知心理学实验室中发现的,它很早就是心理 学临床实践的产物。早在古代医学文献或其他史料中就有记载。 《战国策》中,有一篇《触龙说赵太 后》 ,说的是赵国的小王子将前往秦国作人质,赵国的太后为此十分郁闷,情绪极度低落,不见任何 人,水、米不进,用现在的看法判断,大概是应激性抑郁反应。触龙见到赵太后,说小王子作为人 质,实际是为赵国立了大功,可使秦国暂时不攻打赵国。小王子立下功劳,将来继国王之位,就可 以使臣民信服。听了触龙的解释,太后心中豁然开朗,随即开始用餐和接见大臣。我看,触龙用的 就是一种认知性的疏导疗法。 关于认知对神经症症状的影响,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论述。他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尽 管在理论观念上非常强调本能,但面对患者时,每个患者的认知功能,一直都在弗洛伊德的视野之 中,这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正因为如此,精神分析疗法在后期的发展中常常与认知融合在一起, 特别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贝克的“认知疗法” ,这种疗法实际上也做精神分析,但分析的落脚点不 是性的压抑与冲突,而是早年形成的不良认知结构。 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其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 科学见解。在咨询心理临床中,充分表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认知心理学进入临床应用时,从行为主义心理学那里学会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比如,对某一 具体认知过程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客观化、量化的工作程序,就是来源于行为主义疗法。 按照认知理论模型,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是由紧密衔接的若干阶段组成的,首先是刺激物经 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再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赋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至此,构成 一个知觉过程。通过这一知觉过程,个体可以对过去事件做出评价,对当前事件加以解释,或对未 来事件做出预期;这些评价、解释和预期进一步激活了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情绪和行为 动机。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这种被激活的情绪-行为系统,不是纯粹的、孤立的情绪与行为,而是 由认知因素决定的一种特定的情绪,如喜、怒、哀、乐等;至于目的、动机和行为,也是由认知过 程来把握的、特定的目的、动机和行为。由此看来,从刺激物的出现到行为反应,在整个的“反应 链”中,认知活动的确是无所不在。 由于所有认知阶段和各阶段的联系都与认知因素有关,所以,从理论上说,如果改善认知因素 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 矫治的目的。 在本教材的操作部分,介绍了几种与认知相关的若干疗法;这些疗法的设计与操作程序,大致 与上述理论框架相一致。第四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咨询,没有行为主义那种标准化的操作过程。它实质上是求助者和咨询 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 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创立这种咨询手段的人坚信,只要相信了这 种人生哲学,就能解脱自身的一切苦闷,无限的“潜能”便可进发出来,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 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 运用这类心理咨询方法的咨询师,必须是这种“主义”的信奉者。当然,在临床咨询中,咨询 师自己,也必须力求扮演成“人本主义者” ,比如,要力求对求助者“五条件地关注” ,咨询必须充 满“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气氛,等等。作为咨询技巧,必须渲染这种气氛, 、 、 、 、 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它们,以便尽快地建立起“咨询关系” 。建立起这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咨询关 系” ,对咨询十分重要。当求助者进入并体验到“无条件地被关注”时,当这种人际关系(即人本主 义的“心理咨询关系” )建立起来之后,据说,这种“自由”“平等”“关注”“温暖”“真诚的” 、 、 、 、 , “无条件关注”的“咨询关系” ,就成为心理咨询的制高点。只要是将求助者引入这种关系中,使其 深深体验着“无条件的关注” 、平等、温暖、真诚,求助者自然就可以接受“自我实现”的观念、认 定“自我潜能是无限的”“潜能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有本能性的完善化趋势” 、 、相信自我存在价 值、接纳自我的弱点等等,整个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便被求助者不知不觉地接受。当然,事情远非 如此简单,如若求助者也有自己固有的观念,或许,求助者的固有观念与咨询师的观念相左,又当 如何呢?此时,咨询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莽撞,不能直接地批评求助者,而是通过巧妙的和恰当的反 驳或冲击,改变求助者的想法,最终,使他的思想纳入人本主义的理念框架。 一百多年前,德国产生了费尔巴哈(LFeuerbach)的人本主义哲学,原本是反对宗教的;20 纪 中期,美国产生了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但它却是反对科学的。他们不认为美国的社会问题 是与霸权主义和冷战有关,而“认为 20 世纪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是科学技术与专家政治蔓延滋长所引 起。(查普林,1983) ” 。 至于临床操作,他们向求助者宣传关于“存在”“意志自由”“价值观念”“人的潜能”以及 、 、 、 “自我实现”等等的哲学概念。除了心理咨询以及管理心理学行业,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为大多数 其他心理学家所接受,但是由于他在美国产生,而美国的心理学影响较大,所以很快便形成了势力。 这种势力既然波及到中国,便不能不引起中国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为此,我们直接引用美国著名理 论心理学家的评论,帮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特点。 美国理论心理学家 J. P. 查普林在他的专著《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中,对产生于美国的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总体评价是: “人本心理学家试图建立一种主观经验心理学,目的在于探索存在、 意志自由、价值观念和人的潜能等问题,不是在一种分析的、科学的意义上,而是指向个人的解放, 摆脱那些阻碍个人发展的文化羁绊。自然,这一观点已在关心人性改善事业的个人和团体中得到支 持,如在交朋友小组中,沉思与意识扩张的倡导者中,并在某种程度上在神秘主义者中都有支持者。 人本主义基本上仍然是一种同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联的立场或观点,并因此也仍然停留在实验心理 学范围以外。(摘自:J. P. 查普林.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1983,林方译) ”第五单元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郭念锋经自 1986 年至 1999 年的审慎思考,结合临床案例的对比分析,再对各种心理学理论重 新学习,最后认定,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 ,即“人性”出发,才能摆脱当今临床心理学“各执真 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 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等问题。只有把握住“人性” ,才能走进人类心理世界的殿堂。一、基本概念(一)人性人,作为一个类,其自身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叫做人性。就其本质而言,人性是 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三种基本属性是: 1.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 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 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 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在“人类”这一概念的内涵中,三种基本属性缺一不可,而且无可附加其他内容。在心理学中 提出“人性”概念,只是从心理学角度回答“人性是什么” 。不回答“人性怎么样”和“人性怎么办” , 那是伦理学和教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二)人性心理学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人性心理学,不再把心理现象单纯地定义为“脑的功能和客观现实的反映” ,而是明确地提出, 心理现象是人性的表达,是人的三种本质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人性心理学,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 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三)心理动力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不是来自任何神秘之处,仅仅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 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1.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2.为认识世界,向自 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3.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这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 要、社会需要) ;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 大脑皮质如何将本能的东西转化为心理形式的主观体验呢?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宁肯承认自己 的无知,也不愿去做无根据的猜想和推断。(四)个性心理人性心理学认为, “一般人性”是抽象的概念。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人性,是它在具体人群或具 体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作为抽象的概念,人性是统一的;作为具体表现,人性则是千差万别的。 作为人性具体表达的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千差万别的。心理的差异有两大类型,1.彼此有差异的群 体心理;2.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通常所谓“个性心理” ,就是指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或称 作“个体的心理差异” 。 在种系进化发展的过程中,生存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地域的人,虽然都属于 人类,但是,由于生存的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如沿海、陆地、山区、平原、沙漠等等) 不同,依附的社会群体文化不同,所以,他们接收的信息,依附的社会文化也就有不同。为此,不 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在心理特点上也有所差异。这一点,早被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和 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所证实。群体心理差异如此,个体心理差异亦如此。个体心理发育的年龄 阶段,恰似人类群体的不同发展时期,而个体发育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同样是造成个体心理差异的 充分条件。这也被发展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的研究所证实。如果说,群体心理差异是由于不同群体 的生物学差异(基因)在不同生存条件下的表达,那么,个体的心理差异(个性心理)也可以说是 不同个体的生物学差异在不同生存条件下的表达。 个性心理总是遵循生物学规律,因袭着不同的社会文化传统,在人类不同的认知水平制约下渐 渐形成的。理想的个性心理,只能在理想的、无矛盾冲突的条件下生成。但是,这种条件不存在, 所以,理想的个性只是一种抽象概念,现实中并不存在。现实的个性心理,永远是充满矛盾的,只 要矛盾不被激化,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就可以说是健康的个性心理。(五)情绪与健康人有三种发自人性本能的需求,需求获得满足,产生正向的、有利于健康的情绪,否则,产生 负向的、不利于健康的情绪。二、对心理诊断、咨询和治疗的认识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某种属 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 曲和异化。 按以上对心理问题的理解,人性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诊断,就不能停止在症状学的水平上。应 当全面收集与三种基本属性相关的资料,经过对比、综合,最后在症状的背后,从人性的内涵中找 到造成症状的主、次原因。 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一、心理咨询的对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 的人群;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 病患者。 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 题,等等。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 在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 另外,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 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严重 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甚至达到“可疑神经症”的状态。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叫心理 健康咨询。 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精神不正常的人(精神病人)吗?不包括。可是,为什么精神病院里也有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科呢?因为精神病人,即心理不正常的人,经过临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动已经 基本恢复了正常,他们已经基本转为心理正常的人,这时,我们不能再认定他们是精神病人,所以, 在这时,心理咨询和治疗具备介入和干预的条件。当然,也只有在这时,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介人才 有真实价值。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但是,对于临床治愈后的精 神病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之内。有时必须与精神科医生协同工作。二、心理咨询的任务心理咨询的任务,从总体上来说,是帮助正常人群在生活中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种种心理 障碍,矫治不良行为,理顺人格结构,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 深化自我认知,端正处事态度,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等等。心理咨询完成上述任 务,皆为达到一个目的,即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心理咨询的任务,其具体内涵有如下几点: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人人都是生存在身外的客观世界中,但却有各自的内部世界。这两个世界,被人的认知与实践 活动连接在一起。所以,两者总是处在既一致又矛盾的状态中。 我们的内部世界,基本是由以往积累的经验构成;而我们的外部世界,却是由活生生的、不断 变化的现实构成。我们的内部世界,可以按我们的意志来编排;而我们的外部世界,却是不随我们 的意志而改变的。这两类世界之间的差异,其本身就是矛盾的。当我们对这种矛盾缺乏明确认识, 采取了错误应对方式的时候,都会在我们心灵深处,产生困惑不解、烦躁不安,甚至使我们对自己 的生存价值产生怀疑,对自己固有的信仰发生动摇。这些,就是我们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前提。 或许大家认为,所谓“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只是一般哲理;可是,细想一下,这种哲理随 时随地都在伴随着我们。在认知心理学中,很讲求所谓的“合理认知模式” ,把“合理认知模式”当 作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我同意这种看法,但是,若想确立“合理认知模式” ,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那就是必须真切地了解自己的内、外世界。 一个心理咨询师,当你面对一位求助者,企图。通过改善他的认知去帮助他的时候,这时,心 理咨询的第一任务,就应当是帮助他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 在到处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中,五花八门、冲突横生的客观世界,既向我们提供无数信息资源, 使我们充实自己的内部世界;又用压力、诱惑、假象以及变幻莫测的种种事态,不断地袭击我们。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吸纳着外部世界的“营养” ,又不断地吞噬着苦果。可以想见,在利、弊兼备 的生存环境中,知彼知己,该是何等重要。心理咨询师作为助人者,即便对方仅仅希望在个人发展 方面获得某些帮助,恐怕咨询师也要首先让求助者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 在生活进程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到一定时候,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便形成所谓“经验系统” 。 这种“经验系统” ,反过去又能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影响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人的决策、 行为,等等。这就是说,人面对客观世界,不是绝对消极被动的。人的内、外世界之间,是处在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人类能在生存和发展中,具备一种“积极适应”的能力。 咨询师在与求助者讨论如何认识自己的内、 外世界时, 指出这种内、 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 “积 极适应”能力,也是咨询任务的一部分。特别是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这样做更有必要。 由于我们进行的是心理咨询,所以在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时,理应更多地侧重对 内部世界的认识与评估,特别是对那些极缺少自知之明的求助者来说,咨询师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 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通过咨询,有些人惊奇地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一旦 理顺了自己内心的情结,软弱的内心世界会变得坚强起来,生活会变得更惬意、更充实、更美满。(二)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念求助者经常确信自己的动机和需要是正确的、合理的,认为自己十分清楚需要什么,但实际上 并非如此。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这种盲目自信造成的。 一位女士 32 岁的时候,以极高的条件选中了一位男士,在深深爱上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心理学家盖泽尔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