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失活的温度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相关

下表为某学习小组做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验记录表: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①号 淀粉糊+唾液 0℃ 碘液 ②号 淀粉糊+唾液 73℃ ③号 淀粉糊+唾液 37℃ ④号 淀粉糊+清水 37℃ (1)请在表中填写出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2)③和④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3)①.②试管可以与 号试管作对照.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4)③号试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表为某学习小组做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表:
加入的物质(各2ml)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清水
(1)请在表中填写出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2)③和④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3)①、②试管可以与号试管作对照,实验现象可以说明.(4)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里的将淀粉分解成了.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分析: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③试管与④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③试管与①、②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据此解答.
解答:解:(1)依题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一组③试管与④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另一组是③试管与①、②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现象是:①②④变蓝,③不变蓝.(2)若③和④为一组,实验变量是唾液,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③试管与①、②试管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③试管是对照组,①、②试管是实验组.③试管与①试管对照,①试管遇碘变蓝色,说明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淀粉没完全分解或没分解.③试管与②试管对照,②试管遇碘变蓝色,说明高温杀死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淀粉没完全分解或没分解.通过①②和③的比较,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4))③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故答案为:(1)①变蓝;②变蓝;&③不变蓝;④变蓝(2)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③;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4)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科目:初中生物
观察蝗虫的结构图(图1),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蝗虫适于飞翔的结构主要是.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前翅和后翅(3)蝗虫触角的作用是.A.触觉和味觉&&&& B.触觉和嗅觉&&&&&& C.听觉和味觉&&&&& D.各种感觉(4)蝗虫主要的视觉器官是.A.眼睛&&& B.眼点&&& C.复眼&&& D.单眼(5)蝗虫翅的特征是.A.前翅狭长,革质;后翅宽大,膜质&&&& B.前翅宽大,革质;后翅狭长,膜质C.前翅适于飞翔;后翅适于保护&&&&&&& D.前翅和后翅都适于保护,不能飞翔(6)蝗虫适应于跳跃的形态结构特点是.A.足分节,前足发达 B.足分节,后足发达 C.前足短小,后足分节 D.前足和后足均分节(7)下列有关蝗虫比蚯蚓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蝗虫的外骨骼有保护内部器官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B.蝗虫用气管进行呼吸,能适应干旱环境C.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D.蝗虫有适于飞翔的翅,可以扩大活动的范围(8)图2所示,分别将两只蝗虫的头部和胸腹部浸入水中,结果蝗虫先死,因为.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科目:初中生物
关于毒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B、毒品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C、毒品严重危害社会安定,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D、毒品可以使人振奋,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科目:初中生物
在天空中翱翔的鸟,身体有许多与飞行生活适应的结构特点,请根据图分析:(1)鸟的身体是体形,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2)鸟的身体覆盖,有飞行器官,它可以灵活.
科目:初中生物
请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相对应的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科目:初中生物
根据如图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操作步骤属于果树栽培中常见的生殖中的方式.(2)图中表示接穗的是标号.(3)操作成活的关键是使①和②的紧密结合.(4)如果该图表示的是苹果的繁殖方式,砧木是“国光”苹果品种,接穗是“红富土”苹果品种,那么最终接穗上长出的果实应该是品种的苹果.
科目:初中生物
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2)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最终彻底分解成;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3)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它所分泌的消化液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
科目:初中生物
如图是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各器官的排列顺序.请据图回答:(1)曲线甲是的消化,(2)曲线乙是的消化,(3)曲线丙是的消化.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D、维生素(4)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A、食道&&&B、胃&& C、小肠&&&D、大肠(5)蛋白质在中进行消化.A、A和B&&&&&B、B和C&&&&&C、C和D&&&&D、A和C(6)消化的终产物几乎全部在处被吸收.A、F&& B、B&&&&&C、D&& D、C.
科目:初中生物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生物是.(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3)如果猫头鹰和蛇都被捕杀,则长期来看鼠的数量如何变化?.此例可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4)如果在该生态系统中喷洒杀虫剂,受害最大的是.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2012o日照)下表是某同学做“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相关记录,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淀粉糊+唾液
淀粉糊+清水
变蓝A.唾液对淀粉有分解作用B.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C.淀粉酶只对淀粉有分解作用D.唾液分解淀粉不受温度的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表中的1号和2号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唾液,1号有唾液,在37℃下,唾液中的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加碘液不变蓝;而2号中没有加唾液,而是加了清水,放到37℃下,淀粉没有被分解,故加碘液变蓝色.A、此题主要是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此选项符合题意;B、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是葡萄糖,此选项不正确;C、此实验验证的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在肠液中也有淀粉酶,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酶的活性是受温度控制的,37℃接近人体的体温,酶的活性最强.故选:A
为您推荐:
此题主要考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本题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考点点评:
注意:对照实验中的变量就是所要研究的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关于“唾液多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doc 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关于“唾液多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关于“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
1.右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试 管 加 入 物 质 温
度 加 入 碘 液
1 淀粉糊 + 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 + 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pH
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效率很高
2.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要进行如下步骤: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 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③向3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入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3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将甲、乙、丙3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 mL双缩脲试剂(边加边振荡),用沸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实验步骤不正确
②温度设置不合理
③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 ①和②正确
D. ①②③都正确
4.某同学想知道自己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作用,他取三只试管,分别编号为①、②、③。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试管号 1 2 3 4 5
淀粉糊 加入2毫升清水 充分
振荡 放在37℃
10分钟 滴碘液
加入2毫升唾液
加入2毫升唾液
加碘液后,①、②、③号试管中物质不变蓝色的是:
5.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该实验结果表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碘液检验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A.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B.具有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具有高效性
二、非选择题
6. 某小组用馒头来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如下:
在A、B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
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2毫升;
向A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进行搅拌;
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
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10分钟;
观察两支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并得出结论。
请你指出此实验设计方法步骤的错误。 ℃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取出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请你想一想:
(1)这四位同学做的实验结果中,不变蓝的试管是
(2)上述实验中,2、3、4号试管都是1号试管的对照。扬扬仔细分析了乙、丙、丁三位同学设计的对照实验后,认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有不妥之处,请你代替扬扬将丙同学的错误之处改正过来
(3)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丙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丁同学的实验是为了探究
(4)以上的实验可以充分说明,馒头在口腔里的消化与
9.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请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
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后的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①
2号 淀粉﹢唾液 80℃ 10分钟 碘液 ②
3号 淀粉﹢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③
4号 淀粉﹢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④
10.右图A、B两试管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
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
(1)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          。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
(3)B试管的作用是
(4)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对消化有抑制作用。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流经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察唾液对淀粉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