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西游记里的比喻排比比喻句这一类的句子急求谢谢

西游记用的修辞手法的句子_百度知道
西游记用的修辞手法的句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如:那四大天王收兵罢战,众各报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狮象的,有拿住狼虫狐骆的,更不曾捉着一个猴精.(第五回)(排比)如: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第六回)(其中三个排比句,三个明喻)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六回题目)(对偶)如:从来未识浅和深,今日方知轻与重.(第六回)(对偶)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昭惠二郎神,齐天孙大圣,这个心高欺敌美猴王,那个面生压伏真梁栋.(第六回)(对比)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出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第六回)(快去!快去!---反复)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谊!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第六回)(我怎肯进去?---反问)如: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第六回)(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反问)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如: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抛枪;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第六回)(那些猴,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明喻)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惠岸行者整整衣裙,执一条铁棍,架云离阙,径至山前.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各营门提铃喝号,将那山围绕的水泄不通.(第六回)(水泄不通---夸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优秀作文《西游记中的排比句》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西游记中的排比句》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西游记中的排比句》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文章中的排比句》4900字文章中的排比句(三)(2009-07-03 12:28:55)
昨天下午参加一个“解放思想”专题报告会,我对报告者讲话中所用的排比句之 多,用的之活,用的之好,感到非常敬佩,自己从中确实受到了教育。同时,也提醒 自己,以后作文章,观点应该更简洁一些,语言应该更多生动一些。现将其中给我留 下深刻印象的排比句摘录如下: 大标题: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谋求发展 坚持在学习实践中解放思想
小标题: 解放思想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解放思想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放思想是实现后发超越的迫切需要 解放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解放思想是扫除发展障碍的有力武器
从小成即满的小农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跨越发展 从狭隘的固步自封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开放发展 从急功近利的短期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长远发展
从因循守旧的本本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创新发展 从唯条件论的畏难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突破发展 从坐而论道的说教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合力发展 从等靠和要的依赖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自主发展 从论资排辈的保守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谋求高位发展
真学,真学真管用 真信,真信真受益 真懂,真懂真提高 真用,真用真见效 真查,真查真清醒 真改,真改真进步 真干,真干真发展
具体观点: 思想笃古不变,必然走向衰亡;唯有创新求进,才能兴旺发达。
改革的每一次突破,开放的每一次深化,发展的每一次提速,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只有思想领先,才能发展领先;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事业大发展。
对科学发展规律研究不够、琢磨不透、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导致经济社会缺乏动力、缺乏活力、缺少突破。
既有总量不大的问题,又有人均不多的问题; 既有发展不够的问题,又有发展不当的问题; 既有基础不强的问题,又有后劲不足的问题; 既有改革不力的问题,又有开放不够的问题; 既有速度不快的问题,又有质效不高的问题; 既有动力不强的问题,又有活力不足的问题。
干部队伍中存在着许多与朝代要求不同步、与后发赶超不合拍、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 问题。 这些问题, 反映在思想上,就是视野狭窄,观念陈旧,习惯于成功的经验,跳不出思维定势; 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敢试、不敢闯,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求稳怕乱,不敢越雷池 一步; 反映在行动上,就是见事迟、行动慢,在观望中放走机遇,在争论中错过机遇,在徘 徊中丧失机遇;
反映在精神着,就是进取精神不足,“守陈”思想有余。
观念不如人家新、
气魄不如人家大、办法不如人家多、干劲不如人家足。
要彻底荡涤头脑和行动中的惰气、暮气、小气,增强干事创业的锐气、朝气、大气。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改革、大开放、大融合、大创新的时代。 既是发展的机遇期,又是社会的转型期,更是矛盾的凸现期。
如果我们还用老观念来看等新问题,用老办法来化解新矛盾,势必事倍功半、甚至适 得其反。 只有思想上领先一步,观念上超前一步,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正确有 效地解决问题。
思想不够解放,精神不够振奋,环境不够优越,机制不够灵活,是制约发展的最大障 碍。
有的干部“满”字当头,有的干部“难”字当头,有的干部“怕”字当头,有的干部 “玩”字当头,
要让干部 从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的陶醉中警醒过来, 从不思进取的萎靡中振奋起来,从畏难发愁的悲观中解脱出来, 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思维、创新的观念, 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新机制,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
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不断 解脱束缚、克服障碍、破除枷锁、打碎桎梏的过程, 是跳出旧思想、破除旧观念、树立新理论,开拓新境界的过程, 是不断否定自我、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少数干部产生了喘口气、歇歇脚的思想。
面对标兵渐远、追兵逼近的双重压力, 我们没有理由夜郎自大,没有本钱自我陶醉,更没有资格停滞不前。
要进一步增强 “等不起”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
要强化赶超意识,以先进为标杆, 见红旗要扛,有第一要争, 敢与强的比规模,敢向好的攀水平,敢和高的争位次,敢跟快的比速度, 比出压力,比出干劲,比出激情,比出气势。
与人合作担心“肥水流入外人田”,招商引资怕别人赚了钱,出台优惠政策怕自己吃 了亏。 要坚决革除自我封闭、万事不求人、样样自己干的落后思想, 牢固树立借力发展、合作共赢的思想, 牢固树立外商赚钱我发展、外商发展我繁荣的思想。
要让外商从不动、到感动、到心动,到行动。
真干真支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
要坚持摒弃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老路”,
坚决摒弃粗放发展、低质增长的“旧路” 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弯路”, 而要走科学发展的“新路”。
“三恋”情结: 一是有的思想保守,存在着“恋旧”情结。 二是有的按部就班,存在着“恋权”情结。 三是有的循规蹈矩,存在着“恋官”情结。
“六个习惯六个
不习惯”: 习惯于领导,不习惯于服务; 习惯于自己讲,不习惯于听群众讲; 习惯于处罚,不习惯于调解; 习惯于指手画脚,不习惯于动手去干; 习惯于行政命令,不习惯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习惯于层层批示,不习惯于现场会办。
争权是为了争名,争名是为了争利。
党员干部“角色回归”: 从权利的扩张转向权利的收缩; 从圣经经济和公民生活的大量干预转向为经济和公民生活提供服务; 从说官话、套话到为群众说话、说真话,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从人治到法治; 从回避问题到直面问题; 从掩饰问题到真正解决问题。
“八重八轻”现象: 自由看得重,纪律看得轻; 享乐看得重,工作看得轻; 官位看得重,责任看得轻; 利益看得重,服务看得轻; 关系看得重,原则看得轻; 自己看得重,群众看得轻; 形式看得重,时效看得轻; 客观困难看得重,主观努力看得轻。
领导没有说过的不敢干,
文件没有规定的不敢做, 别人没有做过的不敢试。 贻误了发展契机, 窒息了发展活力, 耽误了发展大业。
敢于挑战过去, 敢于挑战传统习惯, 敢于挑战旧的体制机制。
发展中的困难 前进中的障碍 改革中的难点。
战胜了困难、化解了矛盾, 就为发展扫清了障碍、打下了基础、腾出了空间。
一些同志乐于充当的角色: 巧言令色、高谈阔论的“说唱员”,
纸上谈兵、知而不行的“讲解员”, 言行不一、表率不强的“指挥员”, 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的“评论员”, 求全责备、指手画脚的“裁判员”。
一些同志: 喜欢讲大道理,闭口不谈具体操作; 喜欢反映问题和困难,闭口不谈解决的办法; 喜欢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闭口不谈自己行不行; 喜欢抱怨这没干好那没干好,闭口不谈自己干得好不好。
“等”,只会丧失机遇; “靠”,最终会希望破灭; “要”,要不来根本出路。
要变“等、靠、要”为“急、争、抢”: “急”的是责任,是效率; “争”的是项目,是政策; “抢”的是机遇,是发展。
深圳人是闯出来的, 温州人是拼出来的, 义乌人是干出来的。
出路出路,出去才有路;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
河南内乡县衙一幅对联: 得一官莫荣,失一官莫辱,莫道一官无用,地方全在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要坚持让: 想干事的人有机会, 能干事的人有舞台, 干成事的人有地位。
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 鼓励开拓者,支持实干者。
创新都是在看似不可能处突破, 成功往往蕴藏在表面的风险之中。
危中见机、危中寻机。
困难再大,闯出来就
不难; 危机再重,化解了就是机遇。
机遇不取、反受其咎, 时至不迎、反遭其殃。
正确认识优势, 科学培植优势, 努力壮大优势, 充分发挥优势。
发展是第一要务, 项目是第一载体。
全力以赴想项目,讲项目,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建项目,储备项目,大抓项目, 抓大项目,掀起大干项目的热潮。
当前最紧迫的是 抓住扩大内需的机遇多争取项目, 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多引进项目, 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保证已落实的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要使开发区成为: 招商引资的主阵地, 产业集聚的新高地, 工业经济的增长极。
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做到: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负其责。 对基层、企业反映的亟需解决的问题,要快捷高效“立即去办”; 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要迎难而上“主动去办”; 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深入实际“上门去办”;
对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要创新思维“变通去办”; 对一些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要不遮不掩“公开去办”。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去干。
转变作风: 一要不争论,大胆干。 二要不犹豫,抓紧干。 三要不守旧,超常干。 四要不懈怠,同心干。
只干不说,多干少说,干成了再说。
看准了的事: 义无反顾地干,放心大胆地干, 不埋怨,不指责,不争论,不议论。
敏锐地发现每一次机遇, 牢牢地捕捉每一次机遇,
主动地利用每一次机遇。
在机遇面前: 洞察秋毫的敏锐目光, 奋勇争先的工作激情, 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 才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
没有超常的胆略、超常的举措、超常的目标,就不会有超常的发展。
别人不敢干的我们敢干, 别人慢干的我们快干, 别人干不成的我们把它干成。
营造只有工作压力、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工作环境,大力倡导“五要五不”: 要解放思想,不因循守旧; 要牢记重托,不精神懈怠; 要务实干事,不搞花架子; 要公道正派,不搞小圈子;
要清正廉洁,不贪图名利。
工作方法上: 既要真情实意,又要真抓实干;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既要为民办事,又要靠民办事; 既要有治标之举,又要有治本之策;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倾听群众意见, 了解群众要求, 吸取群众智慧, 充分相信群众, 充分依靠群众, 充分发动群众。
要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 带好一班人、推动一层人、影响一群人。
作为领导: 在名利上要有满足感,在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欲望无限打油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
般皆俱足, 又思娇娥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 又思无田少要基。 门前买下田千顷, 又思出六少马骑。 厩里买回千匹马, 又思无官被人欺。 做个县官还嫌小, 要到朝中挂紫衣。
在学习问题上: 只有结业没有毕业,只有终身没有终点。
领导干部要: 把学习当成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修养, 让学习成为安身立命之本、成就事业之基。
古人曰: 勤学如青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不学如磨刀之砥,不见其减,日有所损。
学习“十个字”: 勤学、强记、深思、笃行、创新。
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发展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的地位: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空谈; 多一点闯劲,少一点犹豫; 多一点自信,少一点抱怨。
振奋精神:
你不能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你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质量; 你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改变面容,但可以改变笑容。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干部; 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干部。
干部队伍中有不少同志 很会做官、不会做事, 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抓工作大而化之,议问题不着边际。 决不能: 把以会议贯彻会议当作主要的工作方法, 把空洞无聊的划圈批示当作主要的工作手段,
把请示汇报当做开展工作的主要途径, 把安排布置当作主要的工作常态。
不想办的事就反复请示, 不想做的事就多次汇报。
此时的事此时做, 此地的事此地做, 此日的事此日做。
昨日是无法挽回的过去, 明天是不可捉摸的未来, 只有今天最现实。 要记住昨天,抓住今天,把握明天。
狠抓落实要切实做到: 项目一个一个落实, 难题一项一项破解, 事情一件一件办好。
落实不好我找你, 不好落实你找我。
引导广大机关干部: 把精力集中在想干事上, 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 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 干一件成一件, 种小干为大干, 积小变为大变。
老办法不管用, 软办法不顶用, 新办法不会用, 硬办法不敢用。
作文二:《公文中的排比句》300字机关公文写作中常用的排比句要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要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真正让人民享有更真实、更充分、更广泛的人权。 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要增强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优化公共资源配臵,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在……方面是思想明确、准备充分、行动有力和富有成效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党员意识,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切实维护人民权益。
作文三:《西游记中的国学》3900字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
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
有人说,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
小孩子是根本读不懂西游记的。个人认为,《西游记》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它还是世间最伟大的一部成功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
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只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吗?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吗?),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
《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72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
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吗?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压住悟空,象征着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
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正是被这五毒所困。
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五行山后为两界山,过了这一山,曾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终于跳出三界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
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
这也就是孙悟空常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还有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也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但是唐僧听不懂啥意思,最后直到抵达灵山,由孙悟空点醒了他之后,他才明白。因为要靠心来点醒自己,才能明白,而且那时候心魔全都除掉了,也就领悟了。
“定心真言”紧箍咒能定心、约束心,让心疼了又疼。收伏悟空之后,也就归正了那颗七十二变的心。
孙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在原著中,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就是六根。孙悟空打死了六根,说明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
白龙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收伏小白龙,达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后来又收了八戒和沙僧,“身、心、情、性、意”这个最完美的团队就组成了。
西天路上,悟空化斋前经常在地上划一个圈,这是心给人定的界限,但人的身体(唐僧)总是会被欲望(猪八戒)牵着走!于是人(师徒几个)就容易离开内心(悟空)设定的界限(划的圈),于是一出界限便遇上种种心魔(妖怪)。
心(悟空)引领着人(师徒几个)不断前进,一路上悟空降妖,说的就是心去降心魔。西天路上的每一个妖怪都是有含义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个比喻!全都是心魔的幻化。
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间那些牵绊人的东西,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去除心魔的过程。师徒五人在取经路上不断的去除妖怪,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不断的战胜心魔!
例如,黑熊怪是心魔,悟空的嗔念使他催火烧了观音禅院,于是出现了阻碍他成佛的心魔,于是黑熊怪就来了。
牛魔王也是悟空心魔所变,红孩儿、牛魔王、火焰山都是心头上的火焰。牛魔王与悟空为结拜兄弟,又势均力敌,所以发火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火焰山形成原因是早年孙悟空踢下一块火砖,火焰山大火正是悟空出八卦炉后为出一口恶气而放的,到头来却烧伤了自己。
火焰山这一难是由孙悟空早年顽空之心所生,所以说“牛王本是心猿变”,要“打破顽空参佛面”,在这里孙悟空剪除了顽空之心。
红孩儿象征着仇恨之火,一个人活在仇恨中,到头来只会烧伤自己的心(红孩儿烧伤了悟空)。此外,红孩儿还象征着“赤子”,我们要保住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在人生路上保住赤子之心,不要被自己的“三昧真火”烧毁了,要保住那份童心(赤子被菩萨保住了)。
黄风怪会吹三昧神风,他代表社会风气,社会风气能使人心(悟空)迷失方向。
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爱、欲,心将它们全部打死,说明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爱、欲,不要让其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
此外,白骨精也象征人皮面具,人皮面具(白骨精)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所以猪八戒开始挑拨离间),使人迷失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人总是会被世间种种美丽表象所迷。
金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封住,难以逃脱。作者将这个道理比喻成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用幌金绳把孙悟空捆住了,用紫金葫芦把孙悟空封住了。
后面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个黄眉怪用金铙把孙悟空封住了,金铙这个法宝也象征金钱,金钱能把心困住。
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能把人困住。世人因思(丝)生情,被情丝缠绕。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见的各种物质欲望的象征。
蝎子精代表美色,美色就像蝎子一样会勾人,所以师徒几个都敌不过她。 真假美猴王,一个真心向佛的悟空击败了一个不真心向佛的悟空,其实是自己的两种意志互斗,是一个人的两颗心。
书中很明确的说到这一难是由师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孙悟空的“神狂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猪八戒沙僧不肯说情的“嫉妒之心”,师徒师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
生出了“二心”,就必须除掉第二颗心,只有打消二心,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假孙悟空被打死了,师徒几人才得以继续上路。
在比丘国,鹿精要吃一千个小孩的心,象征“多心”。孙悟空变做假唐僧,比喻这时的唐僧和悟空合二为一,他剖开自己的肚皮滚出了一堆心来,也是象征“多心”。我们常说“心头鹿撞”,人有“二心”就会生出灾祸,更何况这多心。
收服了这个鹿精,心头也就没有鹿撞,“多心”就会变成“一心”,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悟空三兄弟好为人师,在玉华州收了国王的三个儿子为徒弟,教他们习武。好为人师,不谦虚,因此惹出一窝狮子精。狮者,师也。
九灵元圣是西天路上最厉害的妖怪之一,是一只九头狮子,可妙擒孙悟空。九头狮子象征“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九思就可以成圣,九思成圣,所以叫九灵元圣。
九思分别指的是:
1)视思明:当我们看事物时,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
2)耳思聪:如果我们能管住我们的耳朵,辨别出真假是非,那我们将不再被外物所伤。
3)色思温:色代表情绪,温代表喜怒哀乐皆不发。成大事,情绪控制要达到喜怒哀乐皆不发。
4)貌思恭:貌代表形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份恭敬心去对待。
5)言思忠:言代表言语,此句意为不说谎话。
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应全心全意的去做。
7)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就为此理。
8)忿思难:忿代表忿忿不平,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当我们遇到别人对自己发火时,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他的难处,可能就不再生气了。
9)见得思义:君子看到的都是义,小人看到的都是利。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到了这九思,就可成圣了。孙悟空代表的只是世人之心,怎么可能打得过已成圣的九灵元圣?
师徒在寇员外家里借宿,遭遇打劫,寇员外被强盗打死,唐僧被冤枉入狱。寇员外姓寇而被寇,唐僧求道而得盗,因为善恶不过是一念间。
最后的玉兔精,真假公主,求真去假之后,离真理也就不远了。
对唐僧师徒而言,历经磨难,去除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终于到达灵山了,也就成佛了。对一个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种种习气,魔障消灭,即见灵山。
最后心(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只要懂得约束自己的内心,终可成功。
身体(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得真经。
情欲(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情欲是戒不掉的,所以最终只被封为使者。
本性(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因为本性像金一样珍贵。
意志力(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护法,我们要时刻捍卫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为护法。
至于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国家里所发生的荒诞怪事则是对当时社会的辛辣讽刺。狮驼城是一个巨大的妖精王国,也是黑暗时代的一个巨大折射。
最后佛祖之所以给师徒无字经,是因为无字经才是真经,无字经的“经”是“经历”的意思,这一路上的“经历”才是更重要的“经”,远远胜过那些个文字。
一个人,若在经历世间一切事之后,依然能保持一颗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
坚定不移,寓为金刚,既然心已成金刚,那么心头(悟空的头)上的金刚箍便不必存在了。佛之经典,正为《金刚经》。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段文字,他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游记》,同一个人在几岁时读和二十几岁读,他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再过二十年再读,体会又会不同!
作者吴承恩在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
作文四:《西游记中的智慧》900字西游记中团队角色分析
时间:2011-07-05 07:56 发布者:iqcqwww 作者:未知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是大家都耳闻能详的,许多人会被这个群体中四位性格各异,兴趣不同的人物所感染。人们不禁会诧异:这么4个在各方面差异如此之大的人竟然能容在一个群体中,而且能相处得很融洽,甚至能做出去西天取经这样的大事情来。难道这是神灵、菩萨的旨意,而绝非凡人力所能及的吗?   分析:
不是的,这是因为他们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唐僧起着凝聚和完善的作用,孙悟空起着创新和推进的作用,猪八戒起着信息和监督的作用,沙和尚起者协调和实干的作用。
[协调者]:对事物具有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对自己把握事态发展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处理问题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抑制力。
[推进者]:他们常常表现得思维敏捷,对事物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看问题思路比较开阔,对一件事情能从能从多方面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人往往性格比较开朗,容易与人接触,很快能适应新的环境;能利用各种资源,善于克服困难和改进工作流程。
[创新者]: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思维比较深刻,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与众不同,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考虑问题不拘一格,思维比较活跃。
[信息者]:他们性格比较外向,对人、对事总是充满热情,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与外界联系比较广泛,各方面的消息都很灵通。
[监督者]:他们头脑比较清醒,处理问题比较理智,对人、对事表现得言行谨慎,公平客观。他们喜欢比较团队成员的行为,喜欢观察团队的各种活动过程。
[凝聚者]:他们比较擅长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与人保持和善友好的关系,为人处世比较温和,对人、对事都表现得比较敏感。
[完善者]:他们做事情很勤奋努力,并且很有秩序;为人处世都很认真,对待事物力求完美。
[实干者]: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从来不感兴趣,甚至对新生事物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抗拒心理。他们对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人很是看不惯,常常是水火不相容。他们对自己
的生活环境很是满足,并不主动去寻求什么改变,给人一种逆来顺受的感觉。当上司交给他们工作任务时,他们会按上司的意图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把事情做好。他们给别人特别是领导留下一种务实可靠的印象
判断一下,您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是哪一种?
作文五:《西游记中的妖怪》1900字傲来国界:
一、坎源山脏水洞:
1 混世魔王
二、花果山水帘洞:
2 蛟魔王(复海大圣)
3 大鹏魔王(混天大圣) 4 狮驼王(移山大圣)
5 猕猴王(通风大圣)
6 獝狨王(驱神大圣)
大唐国界:
三、双叉岭:
7 熊山君
8 特处士
9 寅将军
四、黑风山黑风洞:
10 黑熊精(守山大神)
11 白衣秀士
12 凌虚子
乌斯藏国界:
五、黄风岭黄风洞:
13 黄风怪
六、骷髅山白骨洞:
14 白骨夫人(千年骷髅)
宝象国界:
七、碗子山波月洞:
15 黄袍怪(奎木狼)
八、平顶山莲花洞:
16 金角大王
17 银角大王
九、压龙山压龙洞:
18 压龙大仙(九尾狐)
乌鸡国界:
十、乌鸡国:
19 青狮道人
十一、号山枯松涧火云洞:
20 圣婴大王红孩儿(善财童子)
十二、衡阳峪黑水河河神府: 21 鳖龙(龙王第九子--椒图)
车迟国界:
十三、车迟国三清观:
22 虎力大仙
23 鹿力大仙
24 羊力大仙
十四、通天河灵感庙:
25 灵感大王
26 老鼋
十五、金兜山金兜洞:
27 独角王
女儿国界:
十六、谢阳山聚仙庵(破儿洞): 28 如意真仙
十七、毒敌山琵琶洞:
29 蝎女妖
花果山水帘洞:
30 六耳猕猴
十八、翠云山芭蕉洞:
31 铁扇公主(罗刹女)
32 牛魔王(平天大圣)
十九、积雷山摩云洞:
33 玉面公主
祭赛国界:
二十、乱石山碧波潭:
34 九头虫
二十一、小西天小雷音寺: 35 黄眉老祖
二十二、七绝山稀柿衕: 36 大蟒精
朱紫国界:
二十三、麒麟山獬豸洞: 37 赛太岁
二十四、盘丝岭盘丝洞: 38 春十三娘(蜘蛛精)
二十五、蜈蚣岭黄花观: 39 多目怪(蜈蚣精)
狮驼国界:
二十六、狮驼岭狮驼洞: 40 青狮魔王
41 白象魔王
42 大鹏魔王
43 虎威魔王
44 狮吼魔王
45 狮毛怪
比丘国界:
二十七、柳林坡清华洞: 46 美后
47 国丈
二十八、陷空山无底洞: 48 地涌夫人(半截观音)
二十九、隐雾山折岳连环洞: 49 金钱豹王
玉华府界:
三十、豹头山虎口洞:
50 黄狮精
三十一、竹节山九曲盘桓洞: 51 九灵元圣
金平府界:
三十二、青龙山玄英洞: 52 辟寒大王
53 辟暑大王
54 辟尘大王
55 玄鹤老
天竺国界:
三十三、毛颖山狡兔三穴: 56 玉兔精
三十四、铜台府地灵县华光禅院: 57 蠹妖
三十五、玄阴池:
58 蛙怪
三十六、天竺山幽谷山岗洞麋老洞: 59 麋妖
三十七、大树岗:
60 古柏老
三十八、长年涧:
61 灵龟老
三十九、南山:
62 峰五老
四十、赤炎岭赤炎洞:
63 赤蛇精
四十一、黑松林镇海寺: 64 虺妖
65 蚖妖
66 蝮子怪
67 蝎小妖
四十二、如意庵:
68 狐妖
四十三、莫耐山:
69 凤管娘子
70 鸾萧夫人(妈妈帐)
四十四、蟒妖岭蟒神庙: 71 七情大王
72 六欲大王
73 三尸魔王
四十五、黯黮林:
74 阴沉魔王
四十六、饿鬼林:
75 独角魔王
四十七、狂风林:
76 啸风魔王
四十八、霪雨林:
77 兴云魔王(泾河龙王)
四十九、蒸僧林强荤店: 78 六耳魔王
五十、迷识林:
79 迷识魔王
五十一、三魔林:
80 消阳魔王
81 铄阴魔王
82 耗气魔王
五十二、寂空山:
83 黑鱼精
五十三、元会县官御园: 84 蜂妖
五十四、高冈林:
85 灵鹊
五十五、溪洞河:
86 玄武灵
五十六、嵯峨山美蔚洞: 87 美蔚君(猩猩)
五十七、赛巫峡福缘洞: 88 福缘君(猿猴)
89 善庆君(白鹤)
五十八、长溪岭:
90 孟浪魔王(白鳗)
五十九、慌张洞:
91 慌张魔王(獐子)
六十、浪潮溪回澜穴: 92 大锿?BR>六鲲魔王: 93 司视魔(老大)
94 司听魔(老二)
95 逐香魔(老三)
96 逐味魔(老四)
97 具体魔(老五)
98 驰神魔(老六)
六十一、崔嵬山五蕴庙: 99 病魔
100 鼯精
六十二、五庄观:
101 蝠妖
六十三、不满山
102 缺陷大王(獾子精)
六十四、解脱山阖洞
103 解脱大王
六十五、阴山鬼国
104 玉面娘娘
105 黑孩儿太子
六十六、玉架山
106 文明大王(麒麟怪)
六十七、生香村
107 麝鹿精
六十八、十恶山
108 篡恶大王
109 逆恶大王
110 反恶大王
111 判恶大王
112 劫恶大王
113 杀恶大王
114 残恶大王
115 忍恶大王
116 暴恶大王
117 虐恶大王
上善国界:
六十九、九尾山九尾仙山千变佛洞 118 九尾狐仙
七十、阴阳二气山
119 阴大王
120 阳大王
七十一、造化山
121 造化小儿
七十二、皮囊山
三尸大王:
122 行尸大王
123 立尸大王
124 眠尸大王
125 看得明
126 听得细
127 嗅得清
128 吮得出
129 立得住
130 想得到
七十三、大剥山大剥洞 131 长颜姐姐不老婆婆
七十四、五脏庙
132 虱怪
七十五、碧波潭
133 鲭鱼精
七十六、踏空村
134 青春世界大王小月王
作文六:《《西游记》中的兵器》1300字孙悟空:金箍棒
猪八戒:九齿钉耙
沙僧:降魔杵
哪吒:火尖枪 乾坤圈 混天绫 烽火轮 遮天幡
二郎神:三尖两刃枪
观音:养脂玉净瓶 花篮 莲花宝座
托塔天王:玲珑宝塔
巨灵神:紫金巨锤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宝剑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手中缠绕一龙
北方多闻天王, 名毗沙门:右手持宝幡、左手握银鼠
玉扇公主:芭蕉扇
金毛吼:紫金玲
黄眉老怪:乾坤袋
镇元大仙:混元一气袖
金银角:紫金葫芦 养脂玉净瓶
老狐妖:幌金绳
青牛:乾坤圈
灵吉:定风珠
其中最最厉害的就是唐僧的:嘴
1.混世魔王
2.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
3.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不入流的小妖怪)
4.黑风怪、白衣秀士、凌虚子(黑风怪朋友,没背景,死了)
6.黄风怪(因为偷了如来的灯油,被灵吉菩萨带去灵山见如来了)
7.白骨精
8.黄袍怪(本为二十八宿里的奎星奎木狼……)
9.金角大王、银角大王
10.精细鬼伶俐虫巴山虎、倚海龙、狐阿七大王金银角手下
11.九尾狐狸(金银角干娘,野妖怪,)
12.狮猁怪(乌鸡国假国王)(文殊菩萨养的狮子)
13.圣婴大王红孩儿(被观音抓走做善财童子,用掉了金箍咒。)
14.鼍龙(西海龙王敖顺的外甥,被西海龙王太子带走)
15.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16.鲤鱼怪(观音莲花池养的金鱼)
17.兕怪(本为太上老君的青牛)
18.如意真仙(红孩儿的舅舅…)
19.琵琶精(蝎子精)
20.六耳猕猴
21.铁扇公主22.玉面狐狸(牛魔王情人)23.牛魔王
24.九头虫
25.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九头虫手下)
26.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杏仙
27.黄眉老佛(背景是弥勒佛的童子)
28.巨蟒怪
29.赛太岁(背景为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
30.七蜘蛛精
31.百眼魔君(蜈蚣精)
32.狮王、象王、大鹏金翅雕
33.白鹿怪(寿星的鹿,被寿星带走)
34.白面狐狸
35.金鼻白毛老鼠精(托塔天王的干女儿(自己认的))
36.艾叶花皮豹子精
37.黄狮精
38.九灵元圣(太乙真人的坐骑九头狮子,黄狮精的干爷爷)
39.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九灵元圣的孙子们)
40.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犀牛怪)
41.玉兔精(嫦娥的玉兔)
《西游记》86版
第一集 猴王初问世第二集 官封弼马温第三集 大圣闹天宫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第五集 猴王保唐僧第六集 祸起观音院第七集 计收猪八戒第八集 坎途逢三难第九集 偷吃人参果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第十二集 夺宝莲花洞第十三集 除妖乌鸡国第十四集 大战红孩儿第十五集 斗法降三怪第十六集 趣经女儿国第十七集 三调芭蕉扇第十八集 扫塔辨奇冤第十九集 误入小雷音第二十集 孙猴巧行医第二十一集 错坠盘丝洞第二十二集 四探无底洞第二十三集 传艺玉华洲 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第二十五集 波生极乐天
《西游记续集》
第一集 险渡通天河第二集 师徒生二心第三集 真假美猴王第四集 受阻狮驼岭第五集 遇仙孔雀台第六集 如来收大鹏第七集 情断黑水河第八集 收伏青牛怪第九集 祈雨凤仙郡第十集 大闹披香殿第十一集 绝域变通途第十二集 泪洒隐雾山 第十三集 救难小儿城 第十四集 缉盗菩萨域第十五集还魂寇善人第十六集 观灯金平府
作文七:《《西游记》中的仙药》600字在《西游记》中,涉及中医中药的故事很多,如《西游记》第一回曾讲述:“猴王率领众猴采仙桃,摘异果,刨仙药……,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人间纵有珍馐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黄精素在古代养生学家乃至医学家眼中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有“久服成仙”之说。在历代记载中,黄精更多的是一种仙家服食之品。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抱扑子》中谓“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本草纲目》认为黄精“气味甘平无毒,可以用于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从“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和“食之驻颜断谷”便可知黄精的作用了。
茯苓也常被视为神物,并且有金翁、更生、伏胎等雅称。《神农本草经》说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养生学家谓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人们普遍认为,茯苓形状特异,多年生长,得松之精气足,久服百病自去,长生不老。魏晋时期,食茯苓以求长生蔚然成风,据说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辞官返乡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尔”,可见古人已把茯苓视为延寿珍品。
灵通神勇的孙悟空没有少吃这些仙品,黄精、茯苓、薏苡等滋补药物的补益疗效,大概对孙大圣通天的本领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哩!
摘自《39健康网》
作文八:《《西游记》中的均州》900字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有不少关于均州的人物、地名、物产的描述。《西游记》第十回中,写到唐太宗梦游地府,回到阳间后,即出招贤榜,招人进瓜果到阴司去。榜出数日,有一赴命进瓜果的贤者,本是均州人,姓刘名全,家有万贯之资。只因妻李翠莲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了她几句,说她不遵妇道,擅出闺门。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撇下一双年幼儿女昼夜悲啼。刘全又不忍见,无奈,遂舍了性命,弃了家园,撇了儿女,情愿以死进瓜,将皇榜揭了,来见唐王。唐王传旨叫他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那刘全果服毒而死――一点魂灵,顶着瓜果,早到鬼门关上……
刘全告诉阎王,“小人是均州籍,姓刘名全。因妻李氏缢死……”
《西游记》中讲的这则故事,对刘全、李翠莲这两位均州人士极尽褒扬之辞。刘全为皇上送瓜不惜一死,李翠莲为斋僧不惜抛头露面,送以金钗。吴承恩还在书中让皇妹借尸还魂,下嫁刘全,读来十分有趣。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六十六回描述:孙悟空保师傅唐僧西天取经途中,唐僧不听孙悟空规劝,进到黄眉妖的小雷音寺拜佛,被妖怪捉住。……孙悟空无计可施,忽然想起北方真武荡魔天尊,驾起筋斗云,来到武当山,二天门、二天门、三天门,至太和宫外,要见师祖……祖师下殿迎到太和宫――行者便将西天取经,路遇险难,无计可施,特来拜求师祖相助之事告之。祖师道: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龟神、领五雷神将……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我谅那西路上纵有妖邪,也不为大害,我今命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与你相助……
行者拜谢了祖师,即同龟、蛇、龙神各精锐之兵,复转西方之界。
《西游记》描述的人物地名和物产与武当山人物地名和物产基本相似,有的地方完全一致。如果不身临其地,是写不出此景的。
据史书记载:“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科举屡试不第,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早)才做官,任浙江长兴县令,晚年末到湖北,曾在设于蕲州的荆王府做过“纪善官”。蕲州距武当山不远。武当山以它绮丽的自然景观和雄奇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赢得多少骚人墨客的赞誉。吴承恩晚年在写《西游记》时,多次慕名登武当山考察山川地名,并搜集了武当山的神话传说,丰富了《西游记》内容。
作文九:《西游记中的阴谋》700字西游记中的阴谋
近来无事,重读《西游记》,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此提出来,和大家探讨探讨。在《西游记》中,什么西天取经,什么九九八十一难,都是骗人的,灵山和天庭两大神仙机构组织的这一次西游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铲除西牛贺州上那些不服管的强硬妖怪。
首先,孙悟空大闹天宫,难道天宫里就没有一个强硬到能管管猴头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当孙悟空打到灵霄宝殿的时候,出来抵挡的就是一个王灵官,王灵官是什么,只是一个除鬼魂的小神。而就是这个小神,就和孙悟空打得不分上下。那其他的神呢?李天王撑了几个回合就下去了,李天王是谁?封神时期的大神!难道连一个小小的王灵官都不如吗?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天神们都接到了一个命令;由那猴子闹去。
为什么天宫要“由那猴子闹去”呢?这就隐藏着一个重大阴谋。先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然后是猪八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再然后是沙僧打碎琉璃盏,贬下流沙河,再再然后是西海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玉帝赐的明珠,贬下鹰愁涧,最后是唐僧做水陆道场,被观音点化去取经,由上述四位扶持,接着就有了吃唐僧一块肉就能长生不老的说法。再看一场西游过后,西牛贺州上厉害的妖怪全都死翘翘了。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妖怪们都说唐僧是十世修来的好人,而沙僧脖子上挂的是九个取经人的头颅,这就说明唐僧的九个前世全被沙僧吃了,可沙僧是不是就长生不老了呢?所以这是一个谣言,一个想吸引西牛贺州上群妖的谣言。为什么要吸引他们呢?当然是除之而后快啊。所以,整个西天取经其实是一个由天庭和灵山共同策划的,由孙悟空这个魔界叛徒做打手,唐僧做幌子,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做帮手的除妖大行动!而最后五个人也因除妖有功被封佛封菩萨。这根本就是一个阴谋吗!   最可怜的就是那些妖怪了,什么也不知道就做了孙悟空等人成佛的“经验”,悲哀啊!
作文十:《生活中的西游记》400字生活中的西游记
我向你推荐的书很多,比如:《老人与海》、《苦儿流浪记》、《海底两万里》,但是,我更想推荐《西游记》,因为里面的人物让我难以忘记。
里面有四个人物,分别是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唐僧。他们都各有自己的品格。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使他们在危险的时候化险为夷,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不正是需要机智勇敢,让我们在未知的世界里生存探索吗?
沙和尚的勤劳,让我们知道爸爸妈妈每天都不怕炎热寒冷,接送我们上学放学,而我们却一点也不关心他们,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报答父母。
唐僧的善良朴实,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朴实的人。
这本书体现出了善良、勇敢、朴实、勤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这本书说出了许多的关爱,像孙悟空一直保护唐僧,这
就是爱。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我们洗衣做饭,接送我们上学,我不禁想到孟郊的诗:
慈母手中线,
对呀,在生活中,我们不正是要善待他人,孝敬父母,帮助别人吗?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2017 ZuCiWang.Com 投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比和比喻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