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靠什么找到了脉冲星夜视仪?

按住此条可拖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本页面地址
播放器swf地址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简介:“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来源:新浪科技
科技 / 新闻
猜你喜欢LIKE
新浪视频官方交流群:
关注官方微博:
24小时电话客服:400 690 0000
扫描二维码下载新浪视频App
新浪视频桌面客户端揭秘中国脉冲星试验卫星:或成最“忙碌”卫星|脉冲星|X射线|运载火箭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揭秘中国脉冲星试验卫星:或成最“忙碌”卫星
  昨天上午7点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该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
  此次发射的脉冲星试验卫星,主要用于验证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脉冲星试验卫星在轨试验数据,为脉冲星探测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经过约10分钟的飞行,火箭准确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同时,此次发射所使用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完成脉冲星试验卫星发射任务外,还搭载4颗微小卫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发射纪录。其中,两颗由民营企业研制的卫星首次搭乘长征火箭进入太空,标志着长征十一号已经具备支撑民营航天器发射的能力。
  据了解,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9次飞行。
  &&科普
  脉冲星试验卫星是怎样一颗卫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获悉,作为自然界最稳定的天文时钟,脉冲星将成为未来人类探索宇宙的“灯塔”。截至目前,已发现和编目的脉冲星数量已达到2000多颗,其中约160多颗具有良好X射线周期辐射特性,可作为导航候选星。
  X射线脉冲星依靠自身发出的极为稳定的X射线脉冲信号,将有可能为近地轨道、深空探测和星际飞行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丰富的自主导航信息服务,从而实现航天器长时间高精度自主导航与精密控制。
  脉冲星试验卫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捕捉脉冲星发出的X射线,来找到这种奇特的天体。这颗卫星搭载两种不同类型的探测器,上天实测其性能,试验目标是利用探测器研究宇宙的背景噪声,同时,探测蟹状星云脉冲星,解决中国研制的探测器“看得见”脉冲星的问题。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科学任务系统总设计师帅平曾对媒体介绍,整个卫星项目从论证到研制完成历时3年,从卫星任务确定开始正样研制到整星出厂用时10个月,标志着我国微小卫星设计建造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了解,未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脉冲星导航团队还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持续探测26颗脉冲星,建立精确的脉冲星导航数据库,首先为这种自然形成的宇宙“灯塔”绘制最基础的地图,以便进行后续导航技术的试验。
  &&揭秘
  “没日没夜”工作或成最“忙碌”卫星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薛力军介绍,为尽快获得科学数据,研究人员希望卫星可以“没日没夜”地工作,希望卫星具备在一天的全部轨道圈次内均进行工作的能力。实现了此目标,脉冲星导航试验卫星可能成为在轨最为“忙碌”的一颗卫星。
  为此,研究人员给卫星装上了一个“智能大脑”,教会了卫星自主进行观测等一系列动作。地面人员只需告诉卫星“一句话”,卫星就可以自主分解所需要的动作,完全自主按照计划逐一完成全部观测动作。
  更为重要的是,地面人员可以一次性告诉卫星“一百句”,这相当于一周的观测任务,卫星可以全部记住,并自行排序,然后“乖乖地”完成全部的工作。这就相当于“给骆驼吃了一顿饭,然后让它穿过了整个沙漠”。
三星Note7的事件还没有完结,Note7的消费者还在三星中国总部直播...
当人工智能衍生出的性爱机器人悄然来到我们身旁的时候……
伴随电商发展增速放缓,垂直电商们虽然一度声势浩大,但却可能因...厉害了word国!“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今天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人首次使用自己的望远镜找到新的脉冲星!中科院国家天文台10日宣布,“中国天眼”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这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新发现脉冲星,“中国天眼”有望开启中国射电天文学10年至20年“黄金期”。而这一切背后站着一个人,南仁东老先生。↑工作中的南仁东在他的带领下,历经22年的研制,在贵州的大山深处,诞生了中国的一个惊世之作——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并且是我国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我国研制的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以探索宇宙间的奥秘,即使是月球上发生的动作,我们都能清晰看到;并可对弹道导弹再入弹头信号特征进行研究。它是中国科技前沿巨大原创突破。▲“中国天眼”这个像建筑工人的人,是中国科学院最令人尊敬的人之一。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造出震惊世界的“天眼”,帮助人类倾听外星人的声音。但在大功告成时,他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网友悼念南老国之重器,民族巨匠。他让中国的天文探索事业,赶超所有国家20年。“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告慰南老!为祖国建设奋斗的实干科学家致敬!近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港珠澳大桥作为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实现“六个最”: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跨海大桥,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桥梁。它的美丽、雄伟世人有目共睹,但在实现这份美丽的过程中,那些辛酸和励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称,工程筹备时曾找荷兰公司合作,但对方却要价15亿,最终他们决定自主攻关!不被理解,没有经验,外国人都在看着,中国工程师到底行不行?当然行!老外漫天要价,成就世界级中国造。中国的崛起,真正靠的是这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无数的中国工人。在刚结束的小长假,“中国创造”就成为当之无愧的热词。“复兴号”开启中国高铁新时速“我的假期,放了假就直接回家,跟父母家人吃团圆饭、跟许久没见的兄弟喝酒……”小编的朋友从家到郑州的时候坐的是日开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复兴号”高铁!时速350公里,解决出行高峰难题。纯正中国血统,掌握核心技术,中国高铁的再一次提速,让世界见识中国速度。如今中国高铁走在了世界最尖端的行列。这两年来,国家不断在海外投标承建各国的高铁:土耳其高铁、墨西哥高铁、新马高铁、泰国高铁、印尼高铁,还在竞标中的印度高铁,以及——美国加州高铁。2017中国创造,可谓是收获满满。中国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方面已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4月26日,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也是我们国家的第二艘航空母舰,终于下水了!这正式标志着中国海军的崛起,大国的崛起。国产航母的成功下水,这标志着多少年来、多少代人的大国重器的梦想实现!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5月3日,中科院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官方公布的实验测试声称,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快至少24000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运行速度快10-100倍。国产大客机C919首飞成功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10年技术攻关终于实现,圆了五代航空人的无私奉献。C919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它本次首飞之所以激动人心,不仅因为这是中国民航最大、最显著的里程碑,它也意味着中国将跻身美国、英国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制造大型客机的行列中!墨子号完成量子纠缠实验8月10日,中国科学家在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上完成了一项特殊实验:从地面到太空的量子隐形传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说,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通信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墨子号”的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成果1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自然》杂志审稿人称赞实验结果“代表了远距离量子通信持续探索中的重大突破”, “目标非常新颖并极具挑战性,它代表了量子通信方案现实实现中的重大进步”。国产海上钻井平台实现可燃冰开采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也称气体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100 大气压或&10MPa)和低温(0~10℃)条件下合成的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外貌类似冰雪,因天然气中80%~90%的成分是甲烷,可以像酒精块一样被点燃,故也有人叫它“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未来潜在能源,具有资源量巨大、埋藏浅、能量密度高、洁净等特点,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未知能源库。中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同时也彰显了我国装备制造的能力。在这次试开采中,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蓝鲸Ι号”海上钻井平台功不可没。世界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在中国诞生5月3日,中科院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官方公布的实验测试声称,该原型机的取样速度比国际同行快至少24000倍,同时,通过和经典算法比较,也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运行速度快10-100倍。袁隆平“海水稻”试种成功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2017中国不曾停歇,带来的是现在的中国速度和中国科技。厉害了2017我的大国,小编为中国感到自豪! 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编辑:宋静告慰南老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_网易新闻
告慰南老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告慰南老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新华视点消息,中科院国家天文台10日宣布,“中国天眼”发现2颗新脉冲星,距离地球分别约4100光年和1.6万光年。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中国天眼”有望开启中国射电天文学10年至20年“黄金期”。
(原标题:告慰南老,“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原标题:告慰南老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3D揭秘这是啥星星?|脉冲星|天眼|银道面_新浪新闻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10月10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和国家天文台公布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探测到的两颗脉冲星。这两颗脉冲星分别是8月22日、25日,在南天银道面通过漂移扫描发现的,距离地球分别为1.6万光年和4100光年。 编辑:耿心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脉冲星遗 特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