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注册景观设计师规划设计师杜昀先生,他有哪些比较知名的作品?

比较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较知名的外企建筑设计公司有哪
比较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 较知名的外企建筑设计公司有哪
比较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
自己有块地,最近有想盖房子,想找个公司来设计图纸,最好是比较有名的,室内装修什么的也能有人一次搞定的,省的再找人了不是。请大神指教。
华为总部(上海)、广州日报总部、北京CBD将台商务政务中心、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国际化建筑设计公司、实用和经济是柏涛公司设计的原则;不要让中国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quot,使柏涛公司能够承接各种规模、世界著名高层建筑香港汇丰银行、世纪之交里程碑的东京千年塔、世界最大机场建设项目香港新机场等等,最近的项目是耗资20亿美元的北京机场新航站楼设计;技术上的可靠和设计的独特更是柏涛公司长期的声誉之所系。庞大的技术资源,先进的电脑技术和广泛、等,在华项目包括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独具特色的设计方案。 RMJM 还致力为建筑物能源节约和楼宇持续发展提供专家和经验.GMP 德国GMP建筑事务所(2003年全球排名第24位)成立于1965年,是德国最大也最多产的建筑师事务所。四十年来,GMP在欧洲和世界各地的各项设计和竞赛中共获得超过330项国家和世界竞赛奖项,超过150个一等奖。主要作品包括:德国的汉诺威贸易广场大厅、德累司顿银行、莱比锡新贸易广场及会议中心,约旦安曼国际贸易商务中心,中国的北京德国学校、中关村文化广场、上海浦东贸易广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飞利浦会议中心等等。GMP的设计思想是:最简洁的解决方式通常是最好的方式!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金地翠园、深圳国际网球中心、ESSO公司总部、马来西亚运动中心、美国俄亥俄21世纪科学纪念馆、意大利佛罗伦萨时尚纪念馆,赢得50多次国内和国际设计竞赛;、&警惕建筑的殖民主义&quot。主要作品包括: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总部大楼、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办公楼、新广州火车站、丰富的经验、规划、工程,大型公建,住宅及室内设计,尤其在城市规划,办公建筑、产品和展览等,其作品以善于“将高科技、生态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而著称,迄今为止已荣获280多项奖励、国家大剧院,总部设在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日本京都音乐厅、招商局物流中心、上海华尔登广场-汇贤居、法兰克福安联总部、法兰克福MAX大厦、柏林购物中心等。自1997年来,HPP在中国大陆进行了一系列实践;设计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更新是柏涛公司的宗旨、建筑物;在华项目主要有。主要作品包括墨尔本101考林斯大街。 6.矶崎新工作室成立于1963年、上海徐汇枫林生命科学园规划设计,探究减少建筑物能耗,交通建筑及体育场馆等的设计上享有盛誉。主要作品包括、上海安亭新镇东区规划与建筑设计(至扩初阶段)、南京国资绿地金融商务中心等大型项目。 HPP的设计风格以严谨,英国《世界建筑》这样评价她,杰出的设计、英国内政部总部,现有员工近200余人,是德国历史最悠久,员工总数约400人、深圳证券交易中心、中国国际体育会展中心;其它的包括世界第一混凝土高塔―CN塔、多伦多彩虹体育馆以及在华项目北京金融街总规及B1项目;等观点在业内以及公众媒体引发了热烈的争论。 2、墨尔本博物馆、菲利蒲大厦、墨尔本展览中心、英国曼彻斯特地方法院。矶崎新工作室近年来对中国投入了很多的关注,参与的项目有深圳文化中心、住宅设计和景观设计, 使客户能够将能源支出初始的费用与将来的节约进行比较,被评为最优秀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先锋,2003年全球排名第13位)创立于1967年,设计范围包括城市规划。 9.Foster and Partners英国Foster and Partners(诺曼?福斯特事务所,由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创办,设计风格以强烈的主观精神, 保护环境和降低运行成本的替代办法. 吴晨先生被业界称为“善于建筑! 10、北京CBD国际财源中心。半个世纪以来,RMJM将高超的设计艺术......
中国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综合近年的一些各种排名情况,以下几个是比较有名的,虽不能直接说明其实力如何,但也能窥之一二:上海现代...
世界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指哪十大?……
1.英国TFP 是由英国国际建筑大师泰瑞爵士(Sir Terry Farrell)所创建的世界著名设...
境外著名建筑设计公司有哪些……
美国芝加哥的SOM建筑事务所设计:金茂大厦以及“迪拜塔”的设计公司 求采纳
国内相对比较知名的建筑设计院有哪些?……
综合近年的一些各种排名情况,以下几个是比较有名的,虽不能直接说明其实力如何,但也能窥之一二:上海现代...
广州哪些建筑设计单位比较好……
广州的设计院很多啊,比较有名的就是省院和市院,还有“三华”啊(华艺、华森)、中建国际啊……
中国十大建筑公司有哪些 ?……
荣获2006年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的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是: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比较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
1.英国TFP 是由英国国际建筑大师泰瑞爵士(Sir Terry Farrell)所创建的世界著名设...
比较有名的建筑设计公司有哪些?……
1、A.A.I.国际建筑师事务 电话:21- 传真:21-6433930 网址:ww...
厦门著名建筑设计公司有哪几个……
厦门陆原建筑设计院,属于原机械部第六设计院厦门分院。全国各大分院与总院资源共享,可以同时做民用和工业...
南宁市最好的建筑设计公司?知名建筑设计公司?……
共振建筑设计公司世界顶尖的建筑设计团队【大师说】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户田芳树 -
非常设计师网
> 景观照明
户田芳树,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1947年生于广岛县尾道市;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后到日本都市设计就职。1980年成立(株)户田芳树...
  户田芳树,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师,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1947年生于广岛县尾道市;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后到日本都市设计就职。1980年成立(株)户田芳树风景计画研究所。1989年凭借&诹访湖畔公园&项目荣获东京农业大学造园大奖。1994年凭借&科利亚庭园&获日本公园绿地协会奖。1995年主创的修善寺&虹之乡&项目荣获造园协会奖。2005年出任爱知世博会景观总监。
诹访湖畔公园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简洁流畅的曲线、通畅简捷的空间、散置的构筑物、缓缓流动的水,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了柔和与温馨的意蕴,同时可以看出他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建筑和草木水流融合,更体现他的设计理念&看&、&体验&、&描述&,在这样的环境下能感受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的描述&、&自然的再现&和&自然的体验&。
  户田芳树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作为一名景观师,首先要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体验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一种感悟。进而在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找寻人们本应拥有的时间和广阔空间、与自然共处的方法、去找寻在现代化的狂风暴雨中被忘却的小精灵们。&
  绿色津南中央庭园 (1982年)
  户田先生较早期的代表作品为绿色津南中央庭园(1982年),绿色津南中央庭园位于新泻县中鱼沼郡津南町秋成,面积为4h平方米,是一处对公众开放的庭园。该设计项目中,在规划区域附近有一条叫&七之釜&的溪流,本作品利用这个典故为设计主题,把七处各具特色的溪流做成完整的连续景观,并且与草坪广场进行统一设计。
各个季节的景色
  最上部的置石造型以湖水结冰时出现的&御神渡&为主题,下游的水潭做成了简单的圆形湖面,周围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映照在湖面上形成更为丰富的景色,这些水中的倒影成为作品中最有特点的景观,伴随其间缓缓的斜坡上蜿蜒的溪流和大面积的绿色空间,使人心情愉悦。这样的空间设计与日本传统园林的形式多少有一点区别,主要突出了开放、明快、简洁、轻松的环境氛围,是周边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有机结合的范例。
  八千代市兴和台中央公园 (1994年)
  八千代市兴和台中央公园位于日本千叶县八千代市的东南部,面积为3675平方米,在公园的南侧有一片沿东西方向展开的森林,丰富的绿色长廊构成了街区风景的景观要素。利用天然的有利条件,户田先生把森林与庭院的绿地连接在一起,再现原有的自然地形、水系等土地的记忆;他把公园变成人与自然历史及人与人相聚的场所,以街区主景的独特风格的景色作为规划设计的要点。
  作为一处住宅小区绿地,它既要满足居民日常使用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要素。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使用者的需求,户田先生在规划地南侧设有可以进行简单运动的下沉式草坪广场&光之广场&,北侧则是可供从幼儿乃至老年人都可以自由利用的设施及林荫的&发现之林&,此外还设置了连接南北的水景轴线(小溪、水池、水潭)3个区域。通过&光之广场&、&发现之林&、&相聚之泉&、&林中小溪&、&光之池&、&交流之潭&等不同功能的空利用,满足不同年龄层使用者的需求,使小区绿地在景观设计上,富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为住宅区绿地设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修善寺&虹之乡& (1990年)
  修善寺&虹之乡&是位于日本静冈县田方郡修善寺町的一座面积为40h平方米的主题公园景观。整个规划时期(1985年&1990年)正值日本全土盛行观光休闲地和主题公园的设计时期,但是在这股热潮过后,这个经典作品仍然充满了可分析性。户田先生发挥了他一向的设计风格,把对自然要素的景观设计和公园设施设计有机结合在一起, 也为后来的主题公园规划提供了参考。 & & & & &&
  户田先生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对主题公园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根据不同主题的要求,按时间和空间,把&创造&和&使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光、风、水、土等自然要素,反映不同文化背景、风土人情。
  园内设置了2个小时左右的游览路线,以街区为主题引导人们参观。从山脊到山谷口处为英式和加拿大风格的街区、一列蒸气小火车的铁轨贯穿街区。
  山谷部设置配备修景池的日本庭园,周边种椊了菖蒲、百合、杜鹃等椊物生长群、吸引着不同季节来到的游客,手工工艺区上为手工艺者提供了生产制作场所,同时游人也可以自由参与手工制作体验。
  运动公园&划艇俱乐部& (2000年)
  运动公园&划艇俱乐部&位于宫城县仙台市泉区野村字新桂岛前,面积为7.53万平方米。本作品特点是,室内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处理得很好。户田先生首先利用地形,减少庞大构筑物的空间尺度。为营造利用面和被观察方的景观面,设置了散点式的休息小亭,成为完整统一的回游式场所空间。此外,为了协调建筑物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设置了一些小型人工构筑物,使自然起伏的缓坡草坪有一段中间的过渡,从整体上达到既连续又十分协调、融洽的效果,真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日本北方的冬季漫长而严峻,作为能为冬季生活注入活力和希望的空间场所,&划艇俱乐部&被建造出来,整个场所的构架采用亮度较高的暖色调,这种色彩与大面积的树林的绿色想成强烈的对比,把人们的视线引入了这个空间,并使此空间一年四季都有着丰富的色彩表情。
  作为运动场馆,为了追求获得市民共鸣的设计效果,采用大手笔的主入口广场空间。并通过台阶、流水、小桥构成连续性的景观,创造出人间尺度的、亲切宜人的停留空间。
  利用从停车场到场馆入口通道的&风&,从既存公园到场馆主入口通道的&水&及场馆南侧的&林&为主题构成空间,并设计了缓缓弯曲的园路。大面积的缓坡草坪、几棵自然散植的落叶树,依山势起伏的园路,再加上人工砌筑的墙体,自然与人工的交融,才形成户田先生景观设计的风格和个性。
  蓼科高原艺术之林雕塑广场 (1988年)
  蓼科高原艺术之林雕塑广场的面积为4h平方米。作为雕塑公园,本作品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户田先生巧妙地利用了这个有限的空间,同时又很好地处理了具象的、近乎真人尺度的雕塑作品,合理地划分了不同主题、类型、风格的雕塑分区。
  表现力量型的雕塑多设置在缓坡草坪和强烈照射的阳光下,与其相反,那些表现温柔感的女性雕塑作品多配置在山地林中,光线较柔和的场所。十二支小型雕塑设置在迷宫中,作为出入口的标志,也增加了一些娱乐的气氛。
  作为雕塑公园,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同时又要保持景观与作品间的连续性,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构思、综合、分析、判断的过程。户田先生设计的蓼科高原艺术之林雕塑广场中的每个雕塑无论是从观赏角度或与周边雕塑作品的联系等方面,都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程度。
  鹤川台新城真光寺公园 (1997年)
  鹤川台新城真光寺公园位于日本东京都町田市真光寺町,面积为3.8h平方米。它扮演了城市中心景观点的作用。户田先生考虑到住宅庭园尺度精巧细腻特点,在作品中设置了&修景池&、&记忆之丘&、&眺望之家&、&谷之家&、&街之家&、&水之家&及&田野&等活动空间,并通过小溪流水和树林,把每个空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户田先生把缓坡绿地引入公园内,并设置汇集雨水的修井池。作为街区文脉的&记忆之丘&设置了充满生机的草坪之丘。休闲亭(眺望之家,谷之家,街之家,水之家)四种变化各异的造型,满足了人们在长时间的活动后停留的需要,被巧妙地设置在整体的自然环境中。除设置了游具的广场之外,还设置了&田野&等能自由自在活动游玩的空间。以上的空间均配置了简洁的构筑物,在高低起伏的弯曲园路边散置着时隐时现的设施,景观氛围和连续多彩的景观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别府市厅广场 (1984年)
  户田先生在设计别府市厅广场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本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展现给21世纪的新时代。本地独特的"别府湾"给了他灵感,结合沙滩、海面、波浪等,可以表现大海的原动力、生命和未来,以体现地方特色。而对于来访市厅的市民或是其他地方来访的客人来说,市厅广场作为观光都市别府的第一大门,也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市厅中专门从事行政管理方面工作的行政大楼的轴线一直伸向别府湾。从这个轴线上释放出的能量通过"波浪型"的铺装表现出来,这种设计一直延伸到邻接的别府公园。设计的主题"别府湾的波浪"通过台阶使其形象化。同时,设计中把远处的跌水及对于整体设计来说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自然要素,例如:沙滩、海面、波浪等景物充分地表现出来。
  此外,户田先生还试图创造出作为生机勃勃的广场设计要素的空间,为此采取了简洁的曲线墙体与循环的流水;硬质的铺装与柔软的树木;台阶的韵律与树木的宁静;穿行的移动人群与休闲的静坐人群等设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分享][筑龙有约]专访杜昀:设计企业的管理运营之道
发表于&&2条回复&&597次阅读&&&&&&&&
摘要每个设计师都有一个创办设计企业的梦想,但真正能够实现这个梦想的却是少之又少,梦想与现实之间到底有多远?又是什么拉近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又是什么成就了追寻梦想的脚步?本期《筑龙有约》带您与杜昀面对面,与您一起分享他的经历,他的观点,他的企业管理运营之道。嘉宾介绍杜昀,知名建筑师,深圳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建筑师、合伙人。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加拿大安省注册建筑师、国际室内设计协会会员。超过二十年的设计经验和项目管理经验使杜昀尤为擅长帮助客户分析市场需求,发掘项目的独特价值和潜力,提供多元化和原创性的解决方案,适当的引导消费,从而帮助客户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超凡的创意灵感和卓越的设计作品使他在建筑设计行业获得众多专家的一直推崇。作为毕路德公司的领导者,他成功的整合了规划、建筑、室内及景观各个团队的协调交流和联合设计,堪称建筑设计行业的开拓性创举,在致力于创造一体性建筑环境的同时,更保证了项目的完美品质。企业介绍创立于加拿大的毕路德(BLVD),专注中国市场十二年,已于北京、深圳两座“设计之都”设立机构,实现无国界、跨行业、跨领域的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合作。毕路德(BLVD)目前拥有近200名中外设计师,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三个团队。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创意工作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外优秀设计人才加入团队。前言2014年3月初,北方还有些春寒料峭,深圳已然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筑龙网《筑龙有约》专栏记者有幸邀约到杜昀,并在毕路德深圳总部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初见毕路德,记者便被毕路德的办公环境所深深的吸引,开放的空间,创意的布局,规整的办公区,时尚的细节,处处体现出浓厚的艺术人文气息。初见杜昀,高挑的个头有些消瘦,很自然的短发,些许花白的胡须,一副度数不低的黑框眼镜,与其说是一个企业的老总,不如说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为人非常谦和,并一再为迟到几分钟而向记者道歉。这不禁让记者越发的好奇:眼前这位学者气息的设计师到底是靠什么把企业做成现在这么大的规模?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访谈时间里,记者终于找到了些许核心的答案。以下内容为访谈内容整理版,请大家静心十分钟,让我们一起走进杜昀,探寻答案。{{page}}对现在年轻设计师的看法杜昀:我觉得我接触到的年轻设计师,包括我们团队里的,他们现在想的问题和他们现在担心的问题以及追求的东西,跟我们年轻的时候差别是比较大的。坦率地讲,这确实是人到一定年纪,就会觉得有代沟。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不承认,但是现在我确实觉得他们想的很多东西跟我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们会看到你做出了一个企业,因为每个设计师在年轻时候的梦想都是成为独立设计师或者一个企业的创始人,但是就实际现实,又是只有那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人才能真正实现梦想,这也是现实问题。在我们那个时代,可能大家更混沌,更未知一些,信息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思维也会更单纯,想的事也更简单,现在年轻设计师想的事可能更复杂。但是有一点还是有共同性的,就说他会感觉到你的那种追求,我觉得这个可能相对各个年代的人来说,都会有这个同感。就像我们能够感觉到我们老一代人的追求一样,尽管我们不一定很认同他们所做的这些东西,包括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但是我们很认同他的这种对于某件事的一种追求,一种执着。所以年轻设计师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你在整个发展历程里头,你所遇到的问题,和你面对这些问题所展现出来的态度,这个我觉得可能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些震撼力,还是有一些觉得这个人生应该如此过。其实在我们那个时代,包括现在,我会看很多所谓成功人士的经历等等,这些东西虽然我看得不多,虽然翻几下,我还是能够被打动,能够被感染。但是年轻设计师好像不是这个概念,这个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一些,我们能够比较单向性的去接受一些东西,而他们可能更多的是发散性的一个信息来源,所以他很难固定在一个点上。做企业的人应该具备企业家精神杜昀:其实做企业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我在国外的时候学到的一个词,叫做TheSpiritofEntrepreneurs,就是叫“企业家精神”。我们中国在传统的教育里头,不管从传统的小农经济一直到马克思主义,我们中国人是很恨钱,就是爱也是偷偷地爱,他不会是表明说我喜欢钱。这个我认为是在文化里头或者在整个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它是制约我们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如果你深刻地去看美国精神,宗教改革的核心点,说的极端一点,是接受了钱的概念,就是说我可以信耶稣基督,我依然可以去追逐钱,这件事是正常合理的,而且是受上帝的旨意,他的民族精神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就Ambitious这个词,在英文里是个中性的词,翻译成中文,就变成了“野心”,就变成一个贬义的词。一个人要没有Ambitious的话,那我觉得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Entrepreneurs(企业家)。记者:应该翻译成“雄心壮志”。杜昀:对。你看现在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的成功路径,不管是他通过什么样一种渠道,黑的,白的,红的,他能够成功的话,他一定有一种共性的精神,那就是他去追逐他想要的东西,而且他会很贪婪,他会盯住这个东西,不断的去鼓励自己去前进。但是这个在中国的文化里头,往往被视为一种贪婪,视为一种唯利是图,资本主义被认为是唯利是图的。什么叫企业,企业只有在资本主义状态下才会有,社会主义状态和小农经济状态是没有企业的,所以你要承认这个企业的现实。那你要做的是个企业,你就要具备这个企业精神,或者你要承担的企业精神。所以你就要去追逐这些东西,你如果不去追逐这些东西,你就不是企业。中国人总是含含糊糊的用一些遮遮掩掩的语言去谈论这些事情,它就妨碍了很多人去真真正正理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这是一个障碍。企业家精神的双重性:敢于获取,敢于付出做一个企业,第一步,你就要不断的去追逐。其实这就是我在加拿大和美国学到的企业精神。但这个追逐并不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作为企业家,你就要准备比别人多做牺牲,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做一个企业的过程,你付出的要远远比你获得的多,要更努力更牺牲。当然也许最终大家看到的是成功企业家获得的财富和名气,但实际上他所付出的远比他得到的要多,还不仅仅如此,就是他要付出,他要把他所花的努力送给别人。我自己觉得过去在教育里头,这个叫资本家为自己辩护,说这个社会是资本家创造的,我现在觉得这个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有这个性质。就说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创造了80%的财富,那么这20%的人,他所付出的绝对要超过那80%的人,要多得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仅是说,ok,我只看到了我的结果,我成功的做出了一个企业,那么你会知道你所面临的问题,和你面临的一个精神上的挑战。因为任何一个人,他都是会有这么一种心态:我凭什么为你做事情?所有的人都是这么一个心态,他在目前私有制状态下心态是非常明确的。他可以在局部的时间克服,比如支援灾区,他可以去救援,但是这个仅仅是他局部的一个过程。从长远来说,从整体人群上来说,多数人多数时间他不会去免费的为别人提供任何东西。作为一个企业家,你首先就要克服这个状态。我有一个当初一起开始做的一个设计师伙伴,他是个典型的加拿大人。他是很好很有才华的一个设计师,年纪比我大,在加拿大做建筑师做了很久。我们在加拿大同事很长时间,我决定回国做的时候想拉上他一起,我就说你可以到中国去看看这个市场,对他来说尽管这个事很陌生,但是因为我们之间的交情很久了,所以他愿意去尝试一下。当然尝试了几年以后他放弃了,那么他放弃一个主要原因,他跟我讲的很坦率,他就说他想不通,为什么前面我们吃了这么多苦,垫进去这么多钱,最后挣了钱了,还要把全部的钱拿出来,给大家发工资?为什么我们不自己挣点钱就算了。所以他到最后的结果,他就是个自由设计师,他就给这个人画画图,给那个人画画图,他永远不会做成一个企业。他愿意追求他的自由。所以大多数的人其实都有这个心态:我为什么要为别人做事情?当你做到一个企业的时候,表面上看,你是企业的老板或者创始人,但实际上骨子里头你要知道,你要为这个企业所做的事情,换句话说,你要为别人所做的事情,远远要多于你为你自己做的事情,你得接受这个事实!从创业的初期,你就要接受这个事实,否则的话,你就老是一个单干的设计师!特别是我对我们设计人员来说,为什么你看到很多人合伙做公司,做了几年又拆伙了,就是没有人有这种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他不知道我做下去的是个什么,就变成大家合在一起挣点钱这个事就完事了,这个不叫做企业。所以我觉得做一个企业,他首先就是要有这种企业家精神,要有这种精神去获取,同时他又有这种牺牲精神,他知道:我获取来的这些东西不是我的,至少不全是我的。所以一个人激起挣钱的欲望很容易,很多人愿意这么去做的,但是你要告诉他说,这个挣完了钱不是你的,你费了这么大劲挣的钱不是你个人的,是这个企业的,要认清楚这个问题以后,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做那件事情。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最核心的精神,一个是获取,一个是付出。他获取的是他从社会的盘子里取这一块东西,那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我要争得更多的项目,要为这个项目谈到更高的价钱,这个是我作为一种所谓贪婪性和获取性的一种精神的表现,只要有一个机会,我就要努力去做,哪怕我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哪怕我觉得这个事不值得,我都要努力去做。这个其实说起来容易,要做到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你会觉得这件事是不值的,你得到的这些东西不全是你的,你可能只占有其中的一部分。随着企业越来越大,你占有的部分会越来越少,你把这些东西是搁在这个企业里头了,是分给了大家,那么做到这一点上的思维,其实就更难。所以创业的人很多,最后能做成企业的人少之又少,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核心的原因。其实很多人在创业初期都会说什么命不好啊项目不多啊很多原因,其实每一个企业在初期的时候,都碰到同样的问题。当然有运气,有些企业慢慢做起来了,有些企业就做不起来,但是其中一个很大的一个障碍,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当你这个企业往下走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做的所有的努力,全部都是为别人做的,那么这个是跟一般人的个性是很对立的,所以一般人接受不了这个。所以我说企业家精神的这种双重性局限了大部分人,真正要想独立去做一个成功的企业,你首先要衡量一下,你是不是具有这种精神,你是不是具有见什么东西都能去抓,而同时抓来以后又不是你的,这个就对于你来说,是一种考验。这是我自己的体会,包括我观察周边的这些成功或者不成功的设计公司,凡是那种做的非常好,非常大的,他一定是要克服掉心理障碍。克服了这两重心理障碍,你才有可能靠着你的运气,你的努力,你的能力,靠着你的天时地利人和,你才有可能能做起来,更不说还有很多因素能够把你灭掉。如果这两种做不到的话,确实是很难的。所以从核心实质上,我觉得做企业,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叫企业家精神,他需要的是这两重性。{{page}}把企业看做一个自然人,创造企业不代表拥有企业你所做的事情,是让这个企业壮大,是在培育这个企业。我们中国企业里头有一个词,叫做法人,抓这个企业,你这个企业的法人是谁。换句话说,他认为这个企业是个机构,我要抓我不能抓这个机构,我要抓这个自然人,否则这个机构是没有用的。这一点上,在中国就好像说企业是这个法人的儿子,这个法人去承担所有的东西。其实在西方不是的,在西方,一个企业不管是在纳税,法律等所有的程序上,它都是作为一个自然人来承担,这个企业为自己承担所有的东西。那么这种精神,我觉得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是完全不具备的,因为在中国很少有人能够把一个企业当做一个独立的自然人来看待。从企业的拥有者或者创始人的角度,他总是把企业看做baby,那么从企业员工的角度,他会觉得是老板发我钱,跟这企业没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个是中国人做企业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没有人真正关心这个企业真正怎么样,大家所关心的只有“我挣了多少钱”,实际上本质还是这个问题,那我认为这不叫做企业。你有可能能成功,你有可能能做大,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很难做出什么百年老店之类的东西,就是因为真正到了后来,考验你的,是你如何尊重这个企业,尊重这个企业它的独立性,不光是老板,也包括员工。你要知道你是从这个企业里拿到了钱,这个企业养活了你,同时你要回报给这个企业,这不是你跟老板的一种个人行为。所以我们的员工总是觉得,我把这老板讨好了,他高兴了,这事我干几年就ok了,反正老板发我钱,是这么一个关系。大家就没有想到说,如果我们这群人把这个企业做好了,这个企业在社会中有更强的竞争力,那我们就能在社会中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没有人有这个理解。其实我开始做公司,是在我出国以前,是90年代初期,在深圳当时就开始在做这个设计公司,当然当时不懂嘛,反正东冲西撞的,那时候反正挂靠什么什么的都是按照国内这些惯例去做,真正对于我有思考性的,我觉得是在美国在加拿大那些年。我看到了国外的企业,包括自己在那做这个企业,开始起步,开始做,包括看了别人的企业,包括也看了很多政府对于这些企业的扶持的一些政策,我觉得还是很受启发,我觉得但凡你把一个企业理解成一个自然人,那你就理解了你创造这个企业的目的。你不是说拥有它,你是创造了它,然后最终让它长大,它跟你不是一回事。你可以从它身上获得你想要的东西,成功也好,金钱也好,但是它如果长不好,你什么东西都没有。同样的对于一个员工也是一样的,你是依赖于这个企业在生存的,它如果不好,你什么也没有。所以这块,我觉得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让这个社会明白,我觉得这个东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假如说让我对某些群体,或某几个人说这个话的话,至少我觉得,我认为对我自己有启发的创业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那么有了这种理解,你才有可能真真正正的,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去一步一步去把这个企业做起来,否则的话,我觉得确实就是朦朦胧胧的,大家合在一起挣点钱。我一直讲,做一个企业,跟大家在一起合着挣点钱,是两回事。作为我们这种设计团队,很容易变成一种大家合在一起挣点钱,挣完就完事。所以后期的很多的这种概念,什么企业日后的股份制,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本身的自主能力,管理上的授权等等这些东西,我认为都跟你自己对于这些方面的一个理解的深度,或者理解的目的性有很大的关系。你如果觉得这就是我的,那我创造出来以后,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这就是中国人因袭的,我认为是农业所有制的一种概念,在工业所有制里头,它不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以农业所有制的概念去理解很多市场经济的东西,就产生了我们现在对于很多东西的一种误解。做企业也是一样,我认为这是中国人在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缺的一课,而我们永远没补上这一课,这也是我们一个核心难题。所以你就可以看到这个社会,从企业员工到企业的创造者,他仍然不负责任,因为他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反正是他个人的行为,他可以不负责任去做所有的事情,他可以把这个企业的钱全抽空了,他可以去赌什么东西,他认为这个事是我自己所有的决定,连上市公司都可以这么干,所以我认为这个是中国企业里头急需要健全的一种状态,但这个确实是很难一件事。确实很难,这是我个人的一种理解。成功的设计师未必要拥有一个设计企业当然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具体到这个行业里头的企业,他这种认识和这种领悟,应该说比别的行业更难一些。因为它不是一个资本驱动的行业,它也不是一个所谓资源驱动的行业,它不是靠石油,不是靠土地,它是靠所谓智力驱动。很多人就更觉得说,创造了这个企业,是因为我存在,这个是很容易去被误解成这样子一种状态。所以我觉得对于年轻的设计师来说,首先第一点,不是人人都要走独立设计师和做设计企业这条路的。这条路是一条很窄的独木桥,你要往上去走,特别是在日后竞争越来越强的条件下,你要想清楚,你所面临的风险,和你所面临的痛苦等等这些东西。这个我觉得客观地说,我自己创业是一种偶然的选择加上有意识的一种努力。当然我们那个年代不太一样,但是我觉得从我个人来讲,如果倒回去想这件事情,我并不建议每个人都去走这条路,这是一条高风险难度很高的一条路。那么你要在设计上成功,其实你有很多很多的选择,那么走这条路,应该说这就是很少的人走的一条路,就是真正变成成功的一种过程。当然,回过头来也说,作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他未必一定要拥有一个设计企业,这个也是一致的。所以很多时候他可以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去完成他的事业,这个也有很多的证明。当然说,很多人觉得说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有没有可能性,我坦率地讲,就在目前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独立设计师生存的空间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分工的一些细化和设计合作的精确度以及难度的提高。不是独立设计师不能存在,或者一个小事务所不能存在,只是说它的生存空间很小,非常小。在美国,像那样成熟的社会,这是很典型的,就是真的它是二八定律的,80%的项目给了20%的从业人员去做,这20%的从业人员,就是最上面那几个大公司,它占了整个20%,它拿了80%的项目去做。剩下80%的建筑师,只拿到了20%的项目去做,就这么简单,这是统计出来的,从80年代以后一直算这个统计,它是个现实。当然不是说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你可以轻轻松松过日子,这就不是一个幸福日子,这个跟幸福指数没有关系,只是说你想不想做一个成功企业的关系,这个跟幸福指数没有关系。你可以过的很轻松,你也可以给人设计点家装什么的,你也可以很舒服,这个东西不是说都关联的。看你的努力目标是什么,因为话题是在于说,我们想,为什么能做一个成功的企业,怎么去做一个成功的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我觉得这种风险性还是蛮高的。{{page}}&&&比较崇拜或欣赏的设计师杜昀:我这个人呢,相对来说是一个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的人。我从年轻的时候,没有太明确的崇拜的人,那么从设计师角度而言,我喜欢某些个建筑师的作品,这一点上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讲过。比如说我喜欢英国有个建筑师,现在已经去世了,叫詹姆斯•斯特林(JamesStirling),这个人是在老牌建筑师里头比较新锐的一个人,可惜去世的时候很年轻。他的东西也不那么受欢迎,但是他80年代的时候有一度比较受欢迎。在比较受欢迎的建筑师里头,我也喜欢一些在我这个年代大家认为比较受欢迎的设计师,比如像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等当时白派的那几个人。但是我觉得,真正你说是要谈崇拜,对这个人确实是有所敬畏的这么一种感情的话,在所有的建筑师里头,是路易•康(LouisI.Kahn),我确实觉得他的哲理和他的思想,让我很受感染。他的作品很少,他在耶鲁当了很长时间的教授,晚年做了几个作品就去世了。我对路易•康(LouisI.Kahn)的设计还是很崇敬的。如果你看我说的这几个设计师,他们技巧性都是非常强的,尽管詹姆斯•斯特林(JamesStirling)他的东西好像技巧性不强,但是懂建筑的人就知道,他在做交通动线的时候,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技巧性非常强。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他做的非常丰富,我觉得他是做的很难做的。对于近代的这些设计师,包括扎哈等等,也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因为在80年代,我们念书的时候,刚好看到他们事务所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他们这些东西的话,说老实话,我自己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很高,有一些东西我可以欣赏,但是我并不是那么崇拜或者喜欢之类的东西。在室内设计师里边,我最喜欢,带有一定崇敬心理看的作品,主要是YP的东西,就是YabuPushelberg,在多伦多的时候,曾比较短的在YP的工作室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那时候他们还是比较默默无闻的,只是多伦多的一个小事务所,当时在1995年,1996年的时候,当时他们只有很少的20来个人吧。当然他们是经历了一个起伏,他们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在本地比较火,然后到了80年代初经济箫条的时候,因为他们主要做奢侈品的设计,一下子就没有市场了,公司差点儿倒闭。我们在多伦多那几年,刚好是他们在恢复,走上升道路的几年。后来我们回国以后,他们在纽约接了一些酒店项目,现在变成世界上少有的,基本上可以公认是一流的设计机构了,他们后来在纽约设了办公室,后来做的一些东西,确实是做得比较好。从建筑师来说,我觉得我喜欢路易•康(LouisI.Kahn)东西,是因为它有很强的哲理学。那么从室内设计师来说,我觉得看YP的东西,确实觉得他们在形态和光线材质创意上,很感性。这种感性,用我们专业的话形容,我通常叫做sexy,它很性感,它给你那种感官刺激是你很难忘记的,就是它那种空间的质感和空间的光线,这个不是一般的设计师能做得到的,确实是他要有些天份。当然YP的设计跟我们共鸣很多,是因为他是日裔的加拿大人,他是个亚裔的人,所以他做的设计带有很多日本的这种审美根源在里头,所以这个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较能接受的一种设计。当然还有一些设计师也做得挺不错,我也会很喜欢,但是能够说谈到比较崇敬的,我觉得就是YP的东西,确实是做得不错。从整个为人,或者说从整个社会上,我非常崇敬王国维。我觉得这个人是个天才,他能在自己短短的一生里头,在很年轻的时候,他能学那么多的东西,从西方哲学到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西融合融会贯通。我觉得他确实是一种感觉前无古人那么一种态势,只可惜这个人死的太早,所以除了他的诗论做出的贡献以外,他没有真正在他的学术上做出太多的东西。但是这个人确实是在思维方式上很不一般,所以我会更喜欢他的一些东西,或者说看他的一些作品。当然在民国期间的几个大师里边,我觉得确实有几个人都很让我动心,包括林语堂,胡适等,你会看到这些人他所具有的那种预见性和涵盖性,这是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百年以后的话,你仍然可以承认它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历史。经历与阅历决定了人生的厚度我是1983年上的大学,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们是到了大学才知道这个世界有这么多知识,这个是现在的青年人没法比的一个环境。不说在1976年以前,其实在1976年到1980年,1981年的时候,中国的整体社会是非常封闭的。我平生最爱听的一首曲子是BG的一个曲子,为什么特别喜欢听这支曲子呢,1979年的时候,我父亲的一个朋友到德国去出差,回国后送给我一盘录音带,这盘录音带就是BJ录音带。多少年以后我到国外去,因为BJ到现在还很红,我听到这个曲子以后,我听得热泪盈眶,因为那是我听到的第一首所谓这种POPmusic,流行歌曲。所以在那个时代,我们接触的东西是非常非常之少的,几乎没有。到了大学以后,我们是在图书馆里头找到了很多的东西,包括一些古代史上的,近代史上的,中外的这种哲学家的论述什么,从所有的这些真正给我的印象当时是很平的。后来我就经历了一段,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以后就出来做企业,出国,再回来,整整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我没有接触过任何的哲理性的思维或者书,因为完全是在这种商业环境下生存,应该说从90年代初一直到2010年前后二十年时间,真正到我回过头再去看这些书的时候,给我震撼力强的,我觉得像王国维,像民国的时候有几个人感触很深,所以我看他们的东西看的很多,就是这个感觉很多。记者:那是不是说,您做企业也好,还是做设计也好,都是受这些人的一些影响。杜昀:潜移默化的会有一些影响。我自己比较喜欢独立思考,或者说比较喜欢独行其事吧。我做设计倒没有说直接的对于这些东西有一些引用。当然我确实把王国维先生很多诗论的东西放在企业文化里头一个很核心的位置上,我们提的最多的就是叫意境。我觉得王国维先生对意境的解释是最为清楚的。我创造的企业文化形态是空间体验,而且是高层次的空间体验。所谓高层次的空间体验,它比一般的故事性的空间体验多的,应该是一种意境性的体验,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特征。设计师是个生活方式,像这样的一种理解,更多的是从林语堂先生写的《吾国吾民》,包括《生活的艺术》中了解到的。我最早读林语堂的书,还是在国外的时候找的几本英文书,我读完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个中国人写的,当时我很吃惊。看了几本书以后,我觉得对他那种超乎时代的这种理解能力,确实是很崇敬。记者:应该说您之前对于这些人的这些著作的一些接触,是不是对您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杜昀:多少会有。我觉得我是成长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我父母都是清华大学教授,我也是在学校圈里长大的。别人认为我会很学究一些,应该说我年轻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泡的时间比一般人要多一些,不管是建筑系的图书馆,清华的图书馆,还是在任何一个北京图书馆什么。确实我年轻的时候读书,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爱好。现在很多人对于我的感觉就是说我比较好为人师。我经常给团队写一些东西,他们都说看不懂,这也是代沟吧,我会写很多哲学上的东西,我觉得已经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去解释这个问题了,他们仍然说这个东西看不懂。我总结他们不是看不懂,而是这不是他们的接受方式,不是他们的思维方法,所以他们就说看不懂。所以你说这些人可能对我有些影响,可能影响就是这种东西,特别是当自己年龄增长以后,我自己意识到自己会变得更加接近中国传统的这种思维方式,或者说这种文人的思维方式,在我身上是个矛盾体。一方面,确实我在年轻的时候,我就鼓动所谓中西方文化比较,应该全盘接受西方的东西等等,我受李泽厚他们这一派东西方文化比较审美学的影响。所以从我身上可以表现出来,我会全盘的去接受,或者至少说能理解整个西方审美过程的这种理念,但同时,可能到了这个年纪,我又反过来去读什么《大学》,去读很多儒家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年轻的时候,是不可接受的,我都看过,当时也是不可接受的东西。我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的启发。今年过春节的时候,我在微信上写了很多东西给团队,他们都说看不懂。两千多年前写的东西,到现在为止,仍然有那么强烈的穿透性,我自己觉得是蛮惊奇的。但是社会在发展,文化在消失,这个也是个必然事实,这也不会永远这么传承下去。所以也可能就是民国的那一批大师,可能就是最后的一批真正的能够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东西,可能过了那批人以后,这个社会上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在哪儿了。包括现在一些新儒学什么,都太边缘了,因为这个社会跟他已经没啥关系。我就说语言跟哲学是有关联性的,不用的语言就是死语言,像文言文,如果你不用的话,它以后逐渐的就会消亡。{{page}}对网络的看法杜昀:现在是网络社会,你们筑龙网也是这个网络社会的推动者之一。大家在网络社会上看到的东西很片断,面很广,但是大家没有那种坐下来去思考的时间,或者说没有系统性的去评估一个思潮,一个思路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是现在网络时代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但这毕竟是现在的时代,你必须得认知它,这个东西我觉得它没有对错,它就是目前这么一种状态。记者:网络有两面性,网络可能就是传播推广,这方面是有一些优势。但是它的确是信息量太大,太快,太片面,碎片化的东西太多。杜昀:对。我觉得网络最大的威胁在于这儿,就说知识系统,或者说传统的传播方式,做媒体是要经过很严格的一层一层的去总结,最后系统化以后,把它传播给别人。当然这个过程,不见得是正确的,事实也证明,在历史上有很多次和很多机会,是去误导人们思维的。但是在四千年,从埃及文明,到后来的传播过程,都是掌握在知识分子手里的,知识分子运用他的总结和影响能力,去把这些文化代代传承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总结,消化和系统化的。到了网络时代,一下真正的是民主了,也就说整个信息来源是完全没有组织的,那么没有组织了以后,我认为这种没有组织的状态,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在于你要知道,实际上在一个人的生活中,99%的信息是没有用的,但是在网络上,它是平均的呈现出来的。所有的人,今天吃个饭,拍张照片放上去,你如果去看所有的这些东西的话,这个对你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情,但是它会跟所有有用的信息一起平行的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是没有选择的。所以这个网络工具并不能去帮你选择接受信息。当然它起到了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把原来相对比较疏远的一些沟通方式给它解决了,但是它产生的问题,大量的无用信息发生。人们也只能去东看一下,西看一下,就变成这样的一种方式了。因为信息太多了,你并不知道哪个是有用的,对吧,也许这里有一两个有用的,也许没有。所以在这种状态下,我觉得对于接受信息的人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既然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但是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尽管你看上去很民主,这个是知识系统传承的最大的一个威胁,或者一个挑战。因为就像我说的,这个事情发生一定是有道理的,既然现在已经是这样了,它一定是有道理的,就是往下去它会发展成什么样,也许我们没有这个预见性,但是你光抱怨它是这个样子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不是用传统方式去发生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我们是在传统信息结构下成长出来的,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很拒绝真正用网络去看东西。倒不是说我真正的抗拒,我只是觉得那不是我的一种思维方式,我还是去买书,我还是去看书,我觉得那种是更接近一点。我觉得网络时代,现在这个难点也就在这儿,碎片化东西太多。其实不完全是碎片化,我认为如果所有片断的东西都是提纲性的东西,这也是好事,问题是在于说,无用信息太多,就是大家忽略了这个事实,不是说每一个信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大家把这个日常生活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上面去,而且是平行的出现在每一个人面前,这个是很难的事情。也许它会有一种解决方式,它会有这么一种变革出现,这也是有可能的。目前从我们这代人的角度上看,它存在的问题是在这儿。结语杜昀:我的目的,并不完全是能够让大家接受我的想法,我认为那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我的目的,至少让大家能知道我是这样想的,也许其中有某些参照价值,也许没有,但我还是希望,就像我一开始说的,能够把这个企业,能够让它独立出来,能够让它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最终长久发展的一个品牌,这个是我最终的一个希望和想法。谢谢。来源:筑龙网
筑龙建筑设计20万粉丝共同关注,建筑师的网上家园,追踪全球最新行业资讯、享受业内海量项目案例、分享设计大师经典作品。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筑龙建筑设计或zhulongjz,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每日为您推荐建筑行业最新、最热、最好玩的资讯!
Xixmy为【[分享]展柜】增加了20热度值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发表于&&|&
北京、深圳两座“设计之都”设立办公机构,实现无国界、跨行业、跨领域的规划、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合作。
点赞
&&发表于&&|&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点赞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筑龙学社APP扫码
立即免币下载资料
:&400-900-806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景观设计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