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专毕业赴日留学,大三的第五学期没去上课没考试没交费,学信网正常毕业,后来学校撤销了学信网

                                        && &&&&&&&&&&&&&&&&&&&&&&&&&&&&&&&&&&&&&&&&&&&&&&&&&&&&&&&&&&&&&&&&&&&&&&&&&&&&&&&&&&&&&&&&&&&&&&&&&&&&&&&&&&&&&&&&&&&&&&&&&&&&&&&&&&&&&&&&&&&&&&&&&&&&&&&&&&&&&&&&&&&&&&&&&&&&&&&&&&&&&&&&&&&&&&&&&&&&&&&&&&&&&&&&&&&&&&&&&&&&&&&&&&&&&&&&&&&&&&&&&&&&&&&&&&&&&&&&&&&&&&&&&&&&&&&&&&&&&&&&&&&&&&&&&&&&&&&&&&&&&&&&&&&&&&&&&&&&&&&&&&&&&&&&&&&&&&&&&&&&&&&&&&&&&&&&&&&&&&&&&&&&&&&&&&&&&&&&&&&&&&&&&&&&&&&&&&&&&&&&&&&&&&&&&&&&&&&&&&&&&&&&&&&&&&&&&&&&&&&&&&&&&&&&&&&&&&&&&&&&&&&&&&&&&&&&&&&&&&&&&&&&&&&&&&&&&&&&&&&&&&&&&&&&&&&&&&&&&&&&&&&&&&&&&&&&&&&&&&&&&&&&&&&&&&&&&&&&&&&&&&&&&&&&&&&&&&&&&&&&&&&&&&&&&&&&&&&&&&&&&&&&&&&&&&&&&&&&&&&&&&&&&&&&&&&&&&&&&&&&&&&&&&&&&&&&&&&&&&&&&&&&&&&&&&&&&&&&&&&&&&&&&&&&&&&&&&&&&&&&&&&&&&&&&&&&&&&&&&&&&&&&&&&&&&&&&&&&&&&&&&&&&&&&&&&&&&&&&&&&&&&&&&&&&&&&&&&&&&&&&&&&&&&&&&&&&&&&&&&&&&&&&&&&&&&&&&&&&&&&&&&&&&&&&&&&&&&&&&&&&&&&&&&&&&&&&&&&&&&&&&&&&&&&&&&&&&&&&&&&&&&&&&&&&&&&&&&&&&&&&&&&&&&&&&&&&&&&&&&&&&&&&&&&&&&&&&&&&&&&&&&&&&&&&&&&&&&&&&&&&&&&&&&&&&&&&&&&&&&&&&&&&&&&&&&&&&&&&&&&&&&&&&&&&&&&&&&&&&&&&&&&&&&&&&&&&&&&&&&&&&&&&&&&&&&&&&&&&&&&&&&&&&&&&&&&&&&&&&&&&&&&&&&&&&&&&&&&&&&&&&&&&&&&&&&&&&&&&&&&&&&&&&&&&&&&&&&&&&&&&&&&&&&&&&&&&&&&&&&&&&&&&&&&&&&&&&&&&&&&&&&&&&&&&&&&&&&&&&&&&&&&&&&&&&&&&&&&&&&&&&&&&&&&&&&&&&&&&&&&&&&&&&&&&&&&&&&&&&&&&&&&&&&&&&&&&&&&&&&&&&&&&&&&&&&&&&&&&&&&&&&&&&&&&&&&&&&&&&&&&&&&&&&&&&&&&&&&&&&&&&&&&&&&&&&&&&&&&&&&&&&&&&&&&&&&&&&&&&&&&&&&&&&&&&&&&&&&&&&&&&&&&&&&&&&&&&&&&&&&&&&&&&&&&&&&&&&&&&&&&&&&&&&&&&&&&&&&&&&&&&&&&&&&&&&&&&&&&&&&&&&&&&&&&&&&&&&&&&&&&&&&&&&&&&&&&&&&&&&&&&&&&&&&&&&&&&&&&&&&&&&&&&&&&&&&&&&&&&&&&&&&&&&&&&&&&&&&&&&&&&&&&前& 序&&&& 言  
我校校标由阿拉伯数字“5”与汉字“中”变形组合而成,整体像一只腾飞的大鸟,它是1998年前后,由我校王承尊校长和当时的学生捐款设计建造,象征着五中人在教育事业中的腾飞,又像一只手紧握着一只笔,寓意着五中人书写着美好的明天。  
&校训:勤、朴、诚、毅&&&&&&&&&&&&&&&&&&&&&&&&&&&&&&&&&&&&&&&&&&&&&&&&&&&&&&&&&&&&&&&&&&&&&&&&&& &&&&&&&&&&&&&&  
&&&& 勤乃立身之本,朴乃立德之道,诚乃立国之基,毅乃立志之先。  
校风:和  
&&&&& 公平正义,互助互促,协调一致,安定有序。  
教风:爱&   
&&&&& 师爱是教育的源泉,师爱是教育的法宝,师爱是成才的动力。  
学风:求&   
科学需要探求,发明贵在创新。  
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主动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培养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  
&&&&&&&&&&&&&&&&&& 使每一棵小草都茁壮,使每一朵鲜花都开放。  
&&&&&&&&&&&&     &&   
&& &&&&&&&&&&&&&&&&&&&&&&&&&&&&&&&&&&  
&&& 济南五中地处济南市历下区,坐落在环境优美的黑虎泉畔,她创建于清光绪十九年(<font color="#93年),是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建的一所教会学校,当时取名济美学馆。1912年,济美学馆西边又创建翰美女学(为当时的女子学校)。1912年,济美学馆更名济美中学,1930年,济美中学与翰美女学合并,取名齐鲁中学。齐鲁中学的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开创了“两个之最”:最早男女同校的教会学校,最早的教会学校华人校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被日伪接管,改名为济南市立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学校被国民党政府接管,仍沿用市立中学校名, 1946年10月1日 ,恢复齐鲁中学校名。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11月7日 ,齐鲁中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接办,命名为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如今,济南五中迎来120岁华诞,不平凡的120年的风雨历程,是济南五中诞生、成长、壮大的历程;不平凡的120年的风雨历程,是济南五中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历程;不平凡的120年的风雨历程,是济南五中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历程!不平凡的120年,济南五中依靠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如今已120岁的济南五中,目前占地面积 34085平方米 ,有两个校区,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3000人。学校共有教职员工226人,其中高级教师54人。多年来,学校领导班子虽几经更换,但历任五中人始终秉承“勤、朴、诚、毅”的百年校训,适应新时代社会、家长、学生的需求,创造性地提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会成功”的新时期办学理念,并不断求索,与时俱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赢得了越来越高的社会声誉。  
2002年,我校“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圆满完成,学校得到巨大发展。2007年,我校率先成为第一批“省级规范化学校”,教职员工精神面貌、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得以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会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校大量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012年的中考再创新高。  
多年来,我校各方面工作一直在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着,屡获“国家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中学数学试验教材》实验学校先进单位”、“全国竞赛优胜学校”、“山东省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国家和省教科研基地”、“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编者在编写《悠悠五中》的过程中曾几度中断,因为我们五中的历史悠久而厚重,薄薄的纸张,承载不下五中百年的沧桑,浅浅的文字描绘不出母校深厚的底蕴。要想编写出与母校的深沉、厚重、沧桑、端庄相称的校史,需要我们所有五中人的共同努力。本校史旨在抛砖引玉,真诚地希望对母校有所了解的校友不断提供素材,让五中的校史更加完善,让五中的荣耀得以传承。&&&&   
编& 者  
目&& 录  
第一章& 悠悠五中——校史篇  
第二章& 继往开来——校长篇  
第三章& 春华秋实——硕果篇  
第四章& 桃李满园——校友篇  
第五章& 齐鲁园——校史陈列馆  
第六章& 百年校庆——不朽五中  
第七章& 恋恋情深——忆母校  
第一章& 悠悠五中——校史篇  
学校的创建及齐鲁中学时期(1893——1952)  
      
上图来源于现存于学校校史馆的建校校牌,此匾为原物,因残破,1982年曾修补加固。此校牌为学校悠久历史的见证,百年老校的的象征。据我校老教师回忆:因为学校历经沧桑,此块校牌也几经风雨,是建国后的某一天,由某位教师在学校西侧的防空洞里发现,当时被当做一块普通木板随手拿了出来,放在一边,风吹日晒雨淋,校牌开裂,有一天,另一位老教师无意中发现“济美学馆”四字,才意识到是当年的校牌,于是才移进校史馆。据说此块校牌随母校几经易名,曾被修改为齐鲁中学、市立中学,后又被改为济美学馆,仔细看去,“济美学馆”四字确实有改过的印记,有“齐鲁”、“市立”的痕迹。感兴趣的校友可去校史馆一睹校牌风采。  
(一)      济美学馆阶段(1893—1912)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在本市东关(现学校所在地,当时叫华美街)创建济南济美学馆(男校)。为济南成立最早的中学。翰维廉任校长,后聂惠东夫人和道亚白继之(皆美国人)。学校系私立教会学校,开始并无固定学制,学生仅数十人。1912年在学馆之西又创翰美女学,建翰美楼,校长为辛嘉礼夫人。除专收女生外,其它情况与学馆同。  
(二)济美中学阶段(1912—1930)  
1912年济美学馆改为济美中学,学校初具规模,学制趋于固定,课程臻于完善。在“五四”运动中,本校学生与齐大、一中、一师、正谊、育英等校联合组成了“济南市学生联合会”实行了总罢课,并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到张树元督军府和沈铭昌省公署请愿。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动,打破了学校的沉闷并汇入了全国学生运动的洪流。  
(三)齐鲁中学阶段(1930——1941)  
&1930年,济美中学与翰美女学合并为齐鲁中学,齐鲁中学的出现,在中国大地上开创了两个之最:一是最早男女同校的教会学校,二是最早的教会学校华人校长,因为1828年大革命时期,外国传教士撤离中国,齐鲁中学校董事会于齐鲁中学成立之日,即任命华人张子修为校长。张子修为山东省教会学校最早的华人校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因齐鲁中学为美国教会所办,很多不甘当亡国奴的爱国师生来校执教就读,人数激增。学校师生还积极参加运动。参加者有胡洁青(教师,女,老舍先生夫人)、韩舜卿(教师)、胡纯浦(教师)、钟灵、顾刚、金鹏举、李传缙、陶稷农等等。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齐鲁中学被日伪接收,改为“济南市立中学”。  
齐鲁中学于1932年在山东省教育厅立案。  
        
&&&&&&&&&&&&&&&&&&&&&&&&&&&&&&&&&&&&&&&&&&&&&&&&&&&&&&&&&&&&&&&&&&&&&&&&&&&&&&&&&&&&&&&&&&&&&&&&&&&&&&&&&&&&&&&&&&&&&&&&&&&&&&&&&&&&& &&&&&&&&&&&&&&&&&&&&&&&&&&&&&&&&&&&&&&&&&&&&&&&&&&&&&&&&&&&&&&&&&&&&&&&&&&&&&&&&&&&&&&&&&&&&&&&&&&&&&&&&&&&&&&&&&&&&&&&&&&&&&&&&&&&&&&&&&&&&&&&&&&&&&&&&&&&&&&&&&&&&&&&&&&&&&&&&&&&&&&&&&&&&&&&&&&&&&&&&&&&&&&&&&&&&&&&&&&&&&&&&&&&&&&&&&&&&&&&&&&&&&&&&&&&&&&&&&&&&&&&&&&&&&&&&&&&&&&&&&&&&&&&&&&&&&&&&&&&&&&&&&&&&&&&&&&&&&&&&&&&&&&&&&&&&&&&&&&&&&&&&&&&&&&&&&&&&&&&&&&&&&&&&&&&&&&&&&&&&&&&&&&&&&&&&&&&&&&&&&&&&&&&&&&&&&&&&&&&&&&&&&&&&&&&&&&&&&&&&&&&&&&&&&&&&&&&&&&&&&&&&&&&&&&&&&&&&&&&&&&&&&&&&&&&&&&&&&&&&&&&&&&&&&&&&&&&&&&&&&&&&&&&&&&&&&&&&&&&&&&&&&&&&&&&&&&&&&&&&&&&&&&&&&&&&&&&&&&&&&&&&&&&&&&&&&&&&&&&&&&&&&&&&&&&&&&&&&&&&&&&&&&&&&&&&&&&&&&&&&&&&&&&&&&&&&&&&&&&&&&&&&&&&&&&&&&&&&&&&&&&&&&&&&&&&&&&&&&&&&&&&&&&&&&&&&&&&&&&&&&&&&&&&&&&&&&&&&&&&&&&&&&&&&&&&&&&&&&&&&&&&&&&&&&&&&&&&&&&&&&&&&&&&&&&&&&&&&&&&&&&&&&&&&&&&&&&&&&&&&&&&&&&&&&&&&&&&&&&&&&&&&&&&&&&&&&&&&&&&&&&&&&&&&&&&&&&&&&&&&&&&&&&&&&&&&&&&&&&&&&&&&&&&&&&&&&&&&&&&&&&&&&&&&&&&&&&&&&&&&&&&&&&&&&&&&&&&&&&&&&&&&&&&&&&&&&&&&&&&&&&&&&&&&&&&&&&&&&&&&&&&&&&&&&&&&&&&&&&&&&&&&&&&&&&&&&&&&&&&&&&&&&&&&&&&&&&&&&&&&&&&&&&&&&&&&&&&&&&&&&&&&&&&&&&&&&&&&&&&&&&&&&&&&&&&&&&&&&&&&&&&&&&&&&&&&&&&&&&&&&&&&&&&&&&&&&&&&&&&&&&&&&&&&&&&&&&&&&&&&&&&&&&&&&&&&&&&&&&&&&&&&&&&&&&&&&&&&&&&&&&&&&&&&&&&&&&&&&&&&&&&&&&&&&&&&&&&&&&&&&&&&&&&&&&&&&&&&&&&&&&&&&&&&&&&&&&&&&&&&&&&&&&&&&&&&&&&&&&&&&&&&&&&&&&&&&&&&&&&&&&&&&&&&&&&&&&&&&&&&&&&&&&&&&&&&&&&&&&&&&&&&&&&&&&&&&&&&&&&&&&&&&&&&&&&&&&&&&&&&&&&&&&&&&&&&&&&&&&&&&&&&&&&&&&&&&&&&&&&&&&&&&&&&&&&&&&&&&&&&&&&&&&&&&&&&&&&&&&&&&&&&&&&&&&&&&&&&&&&&&&&&&&&&&&&&&&&&&&&&&&&&&&&&&&&&&&&&&&&&&&&&&&&&&&&&&&&&&&&&&&&&&&&&&&&&&&&&&&&&&&&&&&&&&&&&&&&&&&&&&&&&&&&&&&&&&&&&&&&&&&&&&&&&&&&&&&&&&&&&&&&&&&&&&&&&&&&&&&&&&&&&&&&&&&&&&&&&&&&&&&&&&&&&&&&&&&&&&&&&&&&&&&&&&&&&&&&&&&&&&&&&&&&&&&&&&&&&&&&&&&&&&&&&&&&&&&&&&&&&&&&&&&&&&&&&&&&&&&&&&&&&&&&&&&&&&&&&&&&&&&&&&&&&&&&&&&&&&&&&&&&&&&&&&&&&&&&&&&&&&&&&&&&&&&&&&&&&&&&&&&&&&&&&&&&&&&&&&&&&&&&&&&&&&&&&&&&&&&&&&&&&&&&&&&&&&&&&&&&&&&&&&&&&&&&&&&&&&&&&&&&&&&&&&&&&&&&&&&&&&&&&&&&&&&&&&&&&&&&&&&&&&&&&&&&&&&&&&&&&&&&&&&&&&&&&&&&&&&&&&&&&&&&&&&&&&&&&&&&&&&&&&&&&&&&&&&&&&&&&&&&&&&&&&&&&&&&&&&&&&&&&&&&&&&&&&&&&&&&&&&&&&&&&&&&&&&&&&&&&&&&&&&&&&&&&&&&&&&&&&&&&&&&&&&&&&&&&&&&&&&&&&&&&&&&&&&&&&&&&&&&&&&&&&&&&&&&&&&&&&&&&&&&&&&&&&&&&&&&&&&&&&&&&&&&&&&&&&&&&&&&&&&&&&&&&&&&&&&&&&&&&&&&&&&&&&&&&&&&&&&&&&&&&  
&&&&&&&&&&&&&&&&&&&&&&&&&&&&&&&&&&&&&&&&&&&&&&&&&&&&&&&&&&&&&&&&&&&&&&&&&&&&&&&&&&&&&&&&&&&&&&&&&&&&&&&&&&&&&&&&&&&&&&&&&&&&&&&&&&&&&&&&&&&&&&&&&&&&&&&&&&&&&&&&&&&&&&&&&&&&&&&&&&&&&&&&&&&&&&&&&&&&&&&&&&&&&&&&&&&&&&&&&&&&&&&&&&&&&&&&&&&&&&&&&&&&&&& &&&&&&&&&&&&&&&&&&&&&&&&&&&&&&&&&&&&&&&&&&&&&&&&&&&&&&&&&&&&&&&&&&&&&&&&&&&&&&&&&&&&&&&&&&&&&&&&&&&&&&&&&&&&&&&&&&&&&&&&&&&&&&&&&&&&&&&&&&&&&&&&&&&&&&&&&&&&&&&&&&&&&&&&&&&&&&&&&&&&&&&&&&&&&&&&&&&&&&&&&&&&&&&&&&&&&&&&&&  
(四)市立中学阶段和齐鲁中学复校(1941——1952)  
“七七”事变后,学校先后被美国人、日伪军、国民党接管,在日伪的高压统治下,校内的学生运动转为低潮,但广大爱国学生从未停止过反帝爱国斗争,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其中刘茂基烈士就是在这一时期牺牲的。当时还在我校读书的他冒着极大的风险,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不幸于1942年12月被捕,1943年春节被日寇杀害于长清县任家山口。(另据《革命烈士名录》记载:刘茂基烈士阵亡时间为1942年。)  
1946年,齐鲁中学复校。解放前夕,校内经常可以听到进步歌声,看到学生自演的进步话剧,有“读书会”等社团组织。  
&       
& &&&&&&&&&&&(“私立齐鲁中学”的校牌,上有“市立中学”的改动痕迹。)  
济南五中时期(1952年——现在)  
齐鲁中学于 1952年11月7日 ,由济南市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命名为“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揭开了学校历史上新的一页。六十余年来,济南五中风雨沧桑,其间变动很多,可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1、五十年代稳步发展(1952——1959)  
学校改公立后,通过整顿,教学秩序迅速转入正常。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要求入学的人数激增(内有很多农村学生)。为此学校在初中实行“二部制”,即把学生分成两部轮流在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总人数已达1300余人,学校还是全市几个接纳归侨学生的学校之一。许多农村学生、华侨学生和外地学生住校。这阶段学校发展平稳,秩序井然。教学质量较高,高初中学生升学率居全市同类学校上乘(高中升学率约为95),改公立后,第一任校长为郑汀云(女),刘曰力、陈炳毅继之(两人皆兼党支部书记)。这几位校长的情况,后边有简单介绍。  
2、“大改”及其以后(1959——1964)  
“大跃进”的年月,“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在那种“左”的形势下,学校被确定为进行“九年一贯制”的“大改”试点。这一“新”学制是要将中小学12年压缩为9年。为此,学校于1959年送走高九级(两个班)后,再没有招高中新生,并将尚在校的高十级(两个班)就近移交济南一中。1960年学校与一墙之隔的青龙街小学合并。1961年,这个“新”学制因无法实施而宣布下马。从此,学校由完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由于学校师资实力雄厚,领导得力,集中精力办初中,成绩突出,学校声誉也随之鹊起。  
3、半读半体班及“十年文革”(1965——1976)  
&&& 由于学校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和教学条件好,1965年被省市确定改办半读半体学校(青少年体校)。学制为六年,初、高中分段,半天文化课,半天专业训练,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专业队,教练由省体委配备,学生全部在校食宿。1965年半读半体共招6个班(高中两个、初中四个),普通班停止招生。  
半读半体班仅存在1年,1966年“文革”中夭折。  
&& 文革是一场空前浩劫。学校破坏严重(特别是图书馆和实验室),广大教职工身心倍遭摧残,学生停课一年。1967年新生入校(21级)。1968年初18、19、20级和高11级离校。这期间政治冲击一切,读书无用论泛滥,而且中学实行高、初中四年和开门办学,严重危及了学生思想和学业上的健康成长。  
4、文革结束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学校今夕对比图)  
文革结束,学校秩序逐渐正常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学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百废待兴,学校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近百年的风雨,学校早年的建筑(楼房)已荡然无存。“十年浩劫”之后,校舍更加破败不堪。学校对校舍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之后三年间,陆续翻建教室32个以及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等计65间。1984年建成并启用新校门(在老校门西约 30米 ,原翰美女学南门处。)校内建花坛,辟绿篱并广植花木。1988年建成宿舍楼两幢,1990年建成实验楼,完成食堂、浴室、厕所等翻建工作,1991年完成大操场的重建(在原址略向南向西推移,保持了原来的规模)1993年将齐鲁中学时代的老实验室修葺一新,命名为“齐鲁园”。齐鲁园内的正房群特辟为“校史陈列馆”,作为纪念性建筑保存下来。  
至此,学校建设暂告一段落。形成了校舍整齐、布局合理、场地宽阔、设备齐全、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的教书育人的良好场所,位居全市同类学校一流水平。  
5、新的发展时期:  
2002年我校“五个一”优化升级工程圆满成功,2007年我校又率先通过了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验收,藉此机会,学校得到巨大发展,教职员工精神面貌、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得以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生素质优良化。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会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大量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012年中考再创新高。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茅,升入高中的学生依然成绩卓著。  
1993年,我校成功为母校举行了百岁大庆,各地学子校友纷纷返回母校,齐贺母校百岁华诞,共同回忆母校的风雨历程,展望母校的美好前景,为母校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已90余岁高龄的胡絜青老人专门发来亲笔信。  
时光荏苒,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今年,母校已120岁,但风姿依旧,桃李遍布,今年,我们再次在母校的怀抱中相聚,共同祝愿母校青春永葆。  
第二章& 继往开来——校长篇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和书记的教育思想、管理韬略,120年来,学校历经几十位校长、书记,现经搜集整理简介如下:  
(一)历任校长:  
济美学馆:创办人为翰威廉(美国人),  
&&&&&&&&& 聂惠东夫人、道亚白(皆美国人)继之,1893----1911。  
翰美女学: 辛嘉礼 夫人(美国人),1911----1912。  
济美中学:陶仁思,1912---1930。  
齐鲁中学:张子修——第一位华人校长,1930---1937  
&&&&&&&&& 陶仁思&&&&&&&&&& 1938---1940   
&&&&&&&&& 赵笠山&&&&&&&&&& 1940----1941  
市立中学&&&&&& 华星阶&&&&&&&&&& 1941夏---1941底  
&&&&&&&&&&&&&& 赵笠山&&&&&&&&&& 1942----1944   
&&&&&&&&&&&&&& 亓邵文&&&&&&&&&& 1944---1945  
&&&&&&&&&&&&&& 卢邈曾&&&&&&&&&& 1945.6---1945.8  
&&&&&&&&&&&&&& 李少文&&&&&&&&&& 1945.9---1946.9  
齐鲁中学&&&&&& 郭金南&&&&&&&&&& 1946.10---1948.8  
&&&&&&&&&&&&&& 赵笠山&&&&&&&&&& 1948.9----1949.1  
&&&&&&&&&&&&&& 彭相德&&&&&&&&&& 1949.2----1949.5  
济南五中&&&&&& 郑汀云(女)&&&&&&&& 1952.11---1953  
&& 刘曰力&&&&&&&&&&&&&& 1954---1957  
&&&&&&&&&&&&&& 陈炳毅&&&&&&&&&&&&&& 1958---1965  
&&&&&&&&&&&&&& 张文栋&&&&&&&&&&&&&& 1965---1978  
&&&&&&&&&&&&&& 郭庆娥&&&&&&&&&&&&&& 1979---1981  
&&&&&&&&&&&&&&& 王绍珍&&&&&&&&&&&&& &1981---1983  
&&&&&&&&&&&&&&& 王泽銮&&&&&&&&&&&&&& 1983----1990  
&&&&&&&&&&&&&&& 杨瑞华&&&&&&&&&&&&&& 1991---1998  
&&&&&&&&&&&&&&& 王承尊&&&&&&&&&&&&&& 1998----2001  
&&&&&&&&&&&&&&& 陈仕学&&&&&&&&&&&&&& 2001---2009年11月  
&&&&&&&&&&&&&&& 刘迎佳&&&&&&&&&&&&&& 2009年11月——2013年7月  
&&&&&&&&&&&&&&& 丁宇&&&&&&&&&&&&&&&& 2013年8月始  
(二)历任书记:  
济南五中&&&&&&& 庄子正&&&&&&&&&&&&& 1952---1953  
&&&&&&&&&&&&&&& 刘曰力&&&&&&&&&&&&& 1954---1957  
&&&&&&&&&&&&&&& 刘炳毅&&&&&&&&&&&&& 1958---1965  
&&&&&&&&&&&&&&& 腾瑞林&&&&&&&&&&&&& 1965---1969  
&&&&&&&&&&&&&&& 赵田增&&&&&&&& &&&&&1970----1973  
&&&&&&&&&&&&&&& 冯永常&&&&&&&&&&&&& 1974---1978  
&&&&&&&&&&&&&&& 左& 群&&&&&&&&&&&&& 1979----1982  
&&&&&&&&&&&&&&& 孙志远&&&&&&&&&&&&& 1983---1987  
&&&&&&&&&&&&&&& 张洪顺&&&&&&&&&&&& &1987---?  
&&&&&&&&&&&&&&& 赵光明&&&&&&&&&&&&& 2002---2004年7月  
&&&&&&&&&& &&&&&朱& 玫&&&&&&&&&&&&& 2004年——2008年?  
&&&&&&&&&&&&&&& 于平吉&&&&&&&&&& &&&2008年——2011年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校长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五中百余年来能永保辉煌,有老师们的团结协作、勤恳敬业,更是靠了历任校长们的高瞻远瞩、励精图治。   
(三)部分校长、书记介绍:  
    &  
校长& 张文栋()  
张文栋,男,山东省沂水县人。1945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7月入党,1948年8月至1949年7月先后参加济南特别市和徐州特别市军管会工作。1949年7月至1950年5月在中央团校学习。1950年5月至1965年7月在共青团济南市委工作,先后担任干事、组织部副部长、市团校校长、青工部部长、常委。1965年7月至1978年任济南市第五中学校长。1978年调市科协工作,先后任秘书长、副主席。1985年离休。  
      
郭庆娥 (女 ) 校长  
郭庆娥:女,原籍山东省齐河县,中共党员。1923年出生于济南,济南教师进修学院专科数学毕业。自1948年10月至1954年8月先后任济南贡院街小学、芙蓉街小学教导主任,省府前街小学校长。自1954年9月至1961年6月任济南五中数学老师。自1961年7月至1981年3月先后任济南五中副校长、校长、党支部副书记。1981年4月退出一线工作,至1990年12月离休。  
      
王泽銮 () 校长  
王泽銮,男,1928年出生,山东乐陵人。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函授)。1947年任小学教师,1948---1953年任渤海区干部学校干事、政治理论教员、代理中队长、中共惠民地委党校教员。1953---1955年任中共省级机关党委宣传部干事、讲师团讲师。1958年调济南五中 任政治 老师。1980年任教导主任。1981年任副校长。1983年任校长。1991年离休。  
1957---1999年间,曾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党员,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杨瑞华()& 校长  
杨瑞华,男, 1939年10月30日 出生,山东平度县人,1963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物理系,分配到济南五中工作。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1981年仁物理教员理化教研组长。1981年4月—1983年1月任教导主任。1982年1月—1991年1月任副校长。1991年1月任校长、书记2000年9月退休。  
曾于1987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王承尊 ()& 校长  
王承尊:1941年出生,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1964年7月曲阜师范学院物理系本科毕业,1964年7月—1970年7月在嘉祥三中任教,1970年7月—1978年7月在嘉祥四中任教,1978年7月—1985年7月在嘉祥一中任教,1985年7月—1988年8月在济南五中任教,1988年8月—1994年1月任五中教务主任,1994年1月---1998年8月任济南市历下区教委副主任兼五中副校长,1998年8月—2001年8月任济南五中校长,1998年8月---2001年8月兼任中共济南五中总支书记。2002年退休。  
    陈仕学 (年11月) 校长  
陈仕学,1963年出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济南五中历任团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副书记、校长;曾被授予“十佳校长”、“山东基础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全国科研兴校先进个人、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济南市十佳校长,2009年11月调任历下区教育局局长至今。  
      
刘迎佳(1999年11月—2013年7月) 校长  
刘迎佳:1962年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83年至今分别在济南三十四中、济南燕山中学、历下区教育局、济南八中、济南五中任物理教师、教研员、副校长、校长;兼任历下区第十五届(2003年—2007年)、历下区第十六届(2008年—至今)人大常委。曾先后被授予历下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历下区优秀教师、历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济南市三八红旗手、济南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丁宇(2013年8月始):副校长、副书记,负责人。  
丁宇:1970年出生,1990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至今分别在济南四十中、济南泉城中学、历下区教育局普教科担任思想品德教师、副校长、科长。  
    滕瑞林 () 书记  
滕瑞林,女,1919年生于湖北省孝感县。1937年在湖北武昌救护训练学习,结业后到湖北武昌第八重伤医院工作,同年参加中国青年救国。1938年5月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到延安中央医院门诊部工作,同年到西安红十字会第十医疗工作。1942年在湖北大悟山解放区抗大七分校学习,结业后在行署建国公学任总务长。后调往地方工作队任队长。全国解放后在新疆师范学校任班主任,后又调任地委妇联主任。1951年调北京军院校部下属机关任政治协理员。1954年转业到北京市卫生局中专学校任书记,期间在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一年,结业后仍回院校工作,1960年调山东济宁专员公署卫生局任副局长,1964年调济南五中任支部书记。1972年离休。  
    孙志远 () 书记  
孙志远,男,1938年农历10月出生于济南。1961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现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分配至济南一中数学组工作,历任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1983年12月调济南五中任中共党支部书记,1987年调任济南市天桥区教委主任。  
    张洪顺 () 书记  
张洪顺,男,1936年10月生,山东陵县人。1958—1960年在山东师范学院数学系读书。系保送生。195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1962年被师范报送到复旦大学数学系进修。1962—1980年12月在济南十八中学先后任数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导主任。1980年12月—1982年7月在济南二十四中学先后任正副校长、副书记。其中1982年2月—6月在市政党校学习四个月。1982年7月—1986年10月在济南师专任副校长。1986年10月—1987年6月在济南三十九中任校长。1987年6月在济南五中任党总支书记。1998年退休。  
    赵光明 (年) 书记  
赵光明,女,1957年出生,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1996年参加曲师大在职进修学习,1975年9月—1976年12月济南市历城县唐王公社下乡知青任教,1976年12月—1989年7月于济南六十二中学、五十八中学任教,1989年4月—1995年7月济南五十八中学任人事干事,1995年7月—1998年8月任济南甸柳第一中学党支部书记,1998年8月—2002年7月任济南燕山中学党支部书记,2002年7月——2006年任济南第五中学党支部书记。  
朱玫:1975.7月——1979年6月,济南62中英语教师,1979.6月——1983年5月,济南62中,团委副书记;1983年5月——1991年10月,团委书记,  
1991年10月——1998年7月,济南十二职业高中,政教处主任;1998年7月——2001年3月,济南七职专,副校长;2001年3月——2004年7月,济南七职专,校长;2004年7月,山东省商贸学校,副书记;2004年8月——2005年8月,山东省商贸学校,副校长;2005年8月——2008年,济南第五中学,书记。曾先后获济南市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历下区优秀党员、历下区三八红旗手、历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历下区十五届人大代表。  
于平吉:1956年出生,1973年参加工作,1995年入党,1973年1月-1978年9月济南市历城区唐王公社王辛村任民办教师,1978年9月-1980年8月济南师范读书,1980年8月-1987年4月济南市历城区华山镇中学任教,1987年4月-1989年9月济南第五十八中任教,1989年9月-1998年8月任济南第五十八中教务主任,1998年8月-2001年8月任济南第七职业中专副校长,2001年8月-2002年7月任济南第十职业中专副校长,2002年7月-2004年7月济任南第十职业中专党支部书记,2004年7月-2008&& 济南燕山学校党支部书记;2008年——2011年,济南五中党总支书记。  
06年获历下区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06年获济南市优秀党建网站设计者二等奖  
&& 第三章& 春华秋实——硕果篇  
      多年来,学校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学校带来蓬勃生机,1986年在全市被确定为首批试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所取得的经验曾广泛与各地交流。1987年学校又在全市率先试行依法治校,制定了“学校综合治理条例”。1989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各项改革成果已纳入1989年《济南市年鉴》和《精神文明建设花果集》。  
学校连续多次被评为市先进学校或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从1986年起,连年被评为历下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从1982年起,一直是市级文明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1989年又晋级为省级文明单位。  
<font color="#89年又晋级为省级文明单位。2005年被济南市义务课程改革先进学校。2006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中国中小学奖励基金会定为“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示范基地”。2008年市教育局授予“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07年我校成为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从此我校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第四章& 桃李满园——校友篇  
      知名校友:  
(一)欧阳中石:我校知名校友,曾在我校济美中学时期读书。山东省人,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资深艺术顾问。  
多年来, 欧阳中石 先生一直关心、关注、支持母校的发展,这是先生亲手为母校写的校史馆牌:  
      
先生积极帮助母校,曾多次回母校,现场题词“八荣八耻”,并为母校捐款30万元,设立“济南五中春晖基金”,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努力与贡献的教师及在学习、品德等方面有突出成绩、为母校争光的学生。  
&&&&&&&       
&&&&&&&&&&&&&&&&&&&&&&&&&&&&&&&&&&&&&&&& (欧阳中石先生捐赠现场)  
      
      
济南五中的领导老师们也不负 欧阳中石 先生的厚望,专门将这笔基金存入银行,每年用利息作为奖励基金。并经过老师们反复讨论、商榷、报名、选拔,最后制定出了详实的“春晖工作室”管理细则,以下是“春晖工作室”管理细则、待遇、首批成员等详细内容介绍:  
附“济南五中春晖工作室”管理细则  
济南五中“春晖工作室”管理办法  
“名师”是教书育人的模范、教学和科研的能手,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引领教师提升学识水平和师德修养。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加快优秀教育教学人才的成长,促进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我校决定成立“济南五中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师工作室”)。为规范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名师工作室成员产生:  
1.各级名师。  
2 .教师自荐,学校研究协调、统一认定。  
第二条名师工作室成员名单:  
工作室负责人:于向红&   
工作室成员:何昆& 龙菲 马洪秀& 杨静& 张学伟& 孔惠& 徐龙蛟  
第三条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主要职责:  
1、承担学校师资培训和指导工作,制定工作室计划、总结。  
  2、承担校际展示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一节展示课或承担一次教科研主讲。  
3、参与学校的、承担学科常规业务的检查和评价工作及听评课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5节。  
4、有校级及以上教科研课题。  
第四条& 名师工作室的考核与评价:  
  1、 考核内容。一是名师工作室的自身建设,二是名师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教师方面的主要业绩,三是在教学科研中所发挥的作用。  
  2、考核结果。每学年作为一个考核周期,圆满完成工作,即为优秀;成绩显著者,将予以表彰、奖励。  
 欧阳中石 先生多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支持母校发展,这是2012年,在济南南郊宾馆,向母校赠书活动。  
      
      
(二)       魏启后:我校知名校友,曾在我校齐鲁中学时期读过书。魏启后先生一直关注关心母校的发展,母校百年校庆时,老先生特地为母校书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贺礼。  
      
&魏启后先生德艺双馨、蜚声艺苑;书画双绝、名播海右。他是发展的性人物,华夏艺术网特邀艺术顾问。  
 魏启后 先生1920年生于。作为艺术的领军人物, 魏启后 先生对当代山东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后学,都得到他艺术探索的沾溉。他的艺术成就,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曾任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书协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山东分会理事、政协常委、顾问、济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生前系省书协名誉主席、顾问。   
虽然有很多人都对魏老讲,他的字画卖得太便宜,但他坚持认为他自己就值那么多钱,因为他的字画价格是他根据百姓的工资收入定的。他根本就不看重经济回报,更看重艺术传播。  
 魏启后 先生出版有《魏启后选》、《魏启后书画集》等,曾获“兰亭奖”终身成就奖、首届省创作奖一等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  
(三)何鲁丽:我校知名校友,在我校读书的时间为齐鲁中学时期,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山东菏泽人,民革成员,1957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市副市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北京市主委、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至2007年12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9年4月 。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增选为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附: 何鲁丽的父亲何思源简介:  
曾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8年任山东省教育厅长。在他长期主持山东教育工作期间,使山东教育界汇聚了不少人才。
  &北平解放前夕,何思源是北平市和平谈判首席代表,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积极奔走,因此遭到国民党的暗害,寓所被炸,除小女儿被炸死外,他 和 夫人等全家人全部受伤。但他不畏强暴,坚定地与其他代表同到前线与中共代表谈判,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毛泽东说他是“真正代表了民意”。
&& (四)地球物理学家秦馨菱:我校知名校友,地球物理学家。山东安丘人。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第一届理事,国际地震中心理事。在中国最早用磁法探明了攀枝花铁矿的规模和分布,并绘成矿区地形图。建国后,又用磁法在中国东北、大冶、白云鄂博等处发现新矿体多处。1955年后领导研制磁化率仪、超声测井仪、大地电流仪等。1960年后研制成气象火箭用的五路双调频无线电遥测系统,并解决了气象火箭的定位问题。  
(五)胡挈青:我校知名校友,老舍先生的夫人,齐鲁中学时期,胡絜青在我校高中部教授古典文学,其丈夫老舍先生曾来齐鲁中学做过报告,现在的新大明湖南岸老舍纪念馆有此次报告的记载。后酷爱绘画艺术的胡青于1950年拜齐白石为师,从事绘画创作。1958年受聘于,为。历任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书画研究会会长、文联顾问、中国画研究会顾问、北京中国花鸟画研究会顾问等。历任第二至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联顾问和中国画研究会顾问,后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月季》《银星海棠》《菊花》《苍松》《凌云直上》《傲霜图》《玉羽春光》等,出版有《画集》《胡絜青百菊图》等。   
据我校老教师回忆,当年 胡絜青 老师的同事,后来曾去看望拜访 胡 老师, 胡 老师见到老校友,十分热情,亲自为他们做炸酱面。  
我校百年校庆时, 胡青 老师曾来亲笔信为母校庆寿,这是百年校庆 时胡絜青 老师写来的亲笔信照片。   
      
    (六)金焰:30年代的影帝,曾主演过《马路天使》《浪淘沙》《野玫瑰》《到自然去》《银汉双星》等多部作品。其夫人为著名电影演员秦怡,著名演员刘琼为二人的红娘。  
(七)邓汀云:女,1913年生,山东无棣县人。1934年济南女师毕业,毕业后在济南津浦铁路小学任教。1936年1月参加济南市革命活动。1937年2月参加山东各届救国联合会。1937年12月参加共产党。参加抗日活动,任山东省第五战区临郯青年救国团支委。1940年在临沂县政府教育科工作。1944年任山东滨海区专员公署秘书科调查研究员。1946年任山东建国学院教员。1947年春任山东大学机要秘书。1950年任济南三中教导主任、支委。1952年任济南五中校长、书记。后调市政府侨办任副处长、党组委员。1976年离休。  
(八)刘日力:男,出生于1925年。1940年至1946年先后任区儿童团长、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会长。1947年调山东省青年联合会。1948年至1953年先后任济南市青年俱乐部主任、青年团济南市委常委、少年部部长兼军事体育部部长、兼青年团济南市小学工作委员会书记、少先文艺工作团团长。1954年至1978年先后任中共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支部书记兼校长、济南24中教导主任、济南39中筹备处主任、济南65中筹备处主任。1979年调山东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作。1965年离休。  
(九)高永亮:男,曾于1950年-1955年在齐鲁中学、济南五中初中、高中毕业。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这是母校百年校庆时,高永亮来的亲笔贺信:  
      
(十)弭菊田:原名育咸。晚号菊翁,著名书画家。早年曾就读于齐鲁中学,后入北平美专学画。而后任教于济南市立中学、济南五中任美术教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书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省文联委员、市美协主席、济南画院院长、省人大代表等职。  
这是学校百年校庆时,弭菊田亲笔为母校题的贺词“春风桃李绽,夏雨满园香”。  
      
(十一)钟灵:早年曾就读于齐鲁中学。山东济南人。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美术家。钟灵多才多艺,在我国文艺界有“怪才”、“杂家”的美称。 钟灵 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999年获中国书画艺术家世纪奖。他曾参加过我国国徽的设计,并与张仃合作设计了政协会徽;设计、布置了开国大典的会场。 钟灵 先生是我国第一枚邮票的设计者之一,曾先后设计新中国邮票28枚;他还发表过大量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杂文,他为电影《甜蜜的事业》创作的歌词《我们的明天比蜜甜》广为流传。  
钟灵的书法非同凡响,上了开国大典,上了天安门,上了人民币;他又是我国国徽、政协会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还是新中国第一枚邮票的设计者。他还涉足诸多方面:在棋坛,他和毛主席、聂卫平下过围棋;在影坛,他当过北影导演室主任, 主演过《风筝情》,又在《黄土地》里饰演角色。还有一个关于钟灵的书法的有趣的故事:  
《被毛主席批评过的书法家——钟灵》  
凡是读过毛泽东著作的人,大概对下面这段话都还记忆犹新。《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主席 1942年2月8日 在延安干部大会上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毛主席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在其中第三条“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中,毛主席讲了这样一段话:“早几年,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条标语:‘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这条标语的意思并不坏,可是那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人字呢?在右边一笔加了三撇。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毛主席在这里用词严厉地批评了这位标语的书写者。但很少有人知道,被毛主席批评的这个人的名字叫钟灵。  
钟灵和毛主席下过几次围棋。其实毛主席的棋艺不如钟灵,但由于紧张,头几次钟灵都输给了毛主席。后来,钟灵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毛主席也不敢轻敌,但还是输给了钟灵。毛主席笑着说:“钟灵同志,你真灵啊!”  
钟灵和毛主席下棋说不紧张是假的。毛主席并不知道,眼前这位和自己下棋的小伙子,就是他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的那个写标语的人,但钟灵当然知道了。  
那是1938年,17岁的钟灵正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一天,系主任让他在延安城墙上写标语,钟灵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在写“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这条标语时,钟灵犯难了。“工人”两字笔画太少,与相邻的“农”字(当时还没有简化的“农”字)及整幅标语的笔画从美术角度看很不协调。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隶书的写法,把“工”字的一竖拐了两个弯儿,把“人”字的一捺加了三撇。写完后,钟灵自我感觉良好,还在城墙下得意地欣赏了一番。  
事有凑巧,几天以后,毛主席在这里走过,看到这幅标语便记在了心里。时隔四年后的1942年,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主席在延安干部大会上作了《反对党八股》的演讲。在演讲中,毛主席以这条标语为例,对“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的作风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这下可闯了大祸,钟灵知道这件事后很紧张。这件事只有系主任和少数几个人知道是钟灵干的,都为他保密,没人张扬,因此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很少有人知晓。当然,钟灵心里也感到委屈。这条标语字与字之间的笔画确实不相称,从书法角度看,只有这样书写,整条标语看起来才平衡一些、美观一些。  
全国解放以后,钟灵担任中南海俱乐部主任,经常能见到毛主席。1951年,有一次,钟灵承担了陪同毛主席的任务。在一旁的汪东兴指着钟灵问:“主席,你还记得他吗?”  
“挺面熟。”毛主席说。  
钟灵马上说:“我和主席在延安枣园下过围棋。”他显然故意不提在延安城墙写标语的事。  
汪东兴笑着对主席说:“他就是钟灵,就是您批评的那个在延安城墙写标语的钟灵。”  
毛主席显然记得这件事,认真地看着钟灵问:“是吗?那你现在还那样写吗?”  
钟灵回答说:“主席批评以后再没有那样写过。”他见主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鼓起勇气接着说:“那种写法本来是隶书的一种,现在不但我不这样写了,其他好些写隶书的同志也不那么写了。”  
毛主席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和颜悦色地说:“这就不对了,隶书该怎么写还应该怎么写,狂草、篆书不是更难认吗?书法作为艺术,还是要尊重传统的。我当初批评你,不是说你写了错别字,而是觉得你在延安城墙上写标语,是在向大众作宣传,不该用这种大众难懂的字体写。你有机会见到书法界的朋友们,替我解释一下,隶书也好,篆书也好,该怎么写还要怎么写,不必受我那篇文章的影响。”  
毛主席这番中肯又实在的话,使钟灵如释重负,心服口服,顿时感到轻松愉快。  
另外在 2011年1月5日 的《大众日报》上,在专门的“齐鲁名士”一栏,大篇幅报道了钟灵的一生,标题为“国徽设计者钟灵的传奇人生”,全文如下: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他参与设计并布置了开国大典会场,书写了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两条标语。他,是济南人钟灵,1938年入党,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相联系。今年将迎来建党90周年,记者采访了钟灵亲属张鸿兴,了解到这位老党员的传奇一生。  
&&&&&&&&&&& &&&偷听来的“七七事变”消息  
钟灵,字毓秀,1921年8月出生于济南南关离明街。济南市民张鸿兴称钟灵为舅舅,他听自己的母亲提起,钟灵自幼习读诗书,酷爱书法绘画。  
1931年,钟灵考入齐鲁中学(今济南五中),后在济南电报局长途台任话务员。钟灵在回忆录中提到一次夜间值班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1937年7月7日 晚,差10分10点,钟灵赶到济南电报局长途台值班,天气炎热,他正躺在交换机旁打盹,突然,北线号牌的小挂钩响声大作。钟灵刚刚接通,就听到耳机里一位姑娘急促的声音:“济南,济南!我是北平,我是北平!请接南京、南京!加急电话!”  
钟灵迅速接到南京,23点41分,北平和南京开始通话。年轻的钟灵好奇心强,于是扳起小板闸听了一下,话务员是禁止偷听电话的,但当时机房只有钟灵一个人,没有人会发现,更何况,随着一通通加急电话不断从北平和南京之间往来,秦德纯、陈诚、宋哲元、何应钦先后在电话中进行着激烈的讨论并不时转达蒋介石指示,听起来一件大事马上要发生了!  
从得知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坚持进入宛平城搜查,到北平报告  7月8日早晨 5时 许日军在卢沟桥向我军开火,钟灵从头听到尾,直到他早上6点下班,北平和南京的通话一直未断。他心情十分激动,立即去找一名姓 陈的 先生,他经常借给钟灵进步书刊。在“老陈”那里,他将听到的所有消息一五一十的复述出来,而“老陈”则要求他不要对别人讲,以后值班时了解到情况立刻告诉他。  
直到1938年钟灵入党时后,他才知道,“老陈”是济南我地下党党员。  
设计陕甘宁边区第一枚邮票  
“七七事变”后,钟灵到湖南长沙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进入延安“鲁艺”美术系。1939年他被分配至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次年回到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  
在革命时期的延安,钟灵是“四大忙人”之一,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很多解放区先后发行邮票。1945年初冬,钟灵接到了设计陕甘宁边区邮票的任务。钟灵提出的设想与陕甘宁边区邮政管理局的负责同志不谋而合——将宝塔山作为图案主体。他认为,在歌曲《延安颂》中,第一句歌词就是“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宝塔山是延安的象征。  
&&& 于是,钟灵先生去延安南门外画了一张宝塔山的速写:宝塔是主体,宝塔附近有座防空警报用的大钟,而山坡上是一排有延安特色的窑洞。  
&&& 根据这幅速写,钟灵将图案绘好,又添加文字和面值,完成了草图。批准后的正式图样,则是他用墨线勾画而出的。这套邮票先后印了四版,共23种。这枚邮票被很多集邮家珍藏,有些人还专门将此票寄给钟灵,请他签名盖章再挂号寄回。  
新中国成立后,钟灵又与画家张仃共同设计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纪念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念》等。  
&&&&&&&&&&&&&&& &设计政协会徽及圆形公章  
解放前夕,钟灵入京。1949年2月,钟灵等随周子健同志作为中央机关的先遣队进驻中南海,任“中南海办事处”第一组组长,开始了为建立新中国而夜以继日的繁忙工作。  
6月,钟灵任新政协筹委会总务处主任会场布置科科长。他与张仃共同设计了政协会徽:上方中央的红星代表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代表工农联盟;四面红旗代表四个阶级,(工、农、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大联合;地图及背景寓意光芒四射的新中国;红星下“ 1949” 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诞生年。  
由于会议通知及文件信函等需加盖筹委会公章,时任筹委会副主任的周恩来便将设计公章的任务交给了钟灵。此前的公章多是方形或长方形,边沿宽大,造型笨重,不太美观。钟灵接到任务的第一个想法是:新中国即将成立,应该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有一个新的面貌。  
钟灵曾经设计过中南海出入证,圆形,中间有一颗星,受到那次设计的启发,他也将筹委会公章设定为圆形边框,“新政治协商会议”七子呈弧形排在上方,下面则横排“筹备委员会”五字,一颗五角星被放在正中偏上的位置,代表党的领导。  
伏案画好后,钟灵亲自将图案呈送给周恩来审查,周恩来看后称赞道,“很好嘛!我们就是要有点新意,要敢于创造,就照这么做吧!”那是钟灵第一次得到周恩来的表扬,心里十分得意。  
此后,圆形边框、各类型号的橡皮公章印胚被大量生产,而这种公章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 &&&&&&&&&&参与设计国徽  
1949年7月《人民日报》刊载了征求国旗国徽图案的启事,但征到的少量国徽设计稿经审查均未被采纳。这时,钟灵与张仃在政协会徽基础上,画出十几幅彩色设计图,大都以天安门为中心,加上五星,周围是齿轮麦穗。周恩来看后比较认可,便指示给审查小组,并建议立即彩印分发给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图册印出,下署设计人:张仃、钟灵。因开国大典临近,经毛主席建议,先通过国旗及代国歌,国徽暂缓。  
1949年9月,开国大典在即,作为会场布置科科长的钟灵最为忙碌,每晚仅睡两三个小时。经周恩来批准,他用宋体书写了“中央人民政府”牌匾, 10月1日 悬挂到了新华门处。  
绘制好天安门布置设计图后,钟灵与张仃又设计了8个直径 两米 多的大红宫灯,有一位尹姓师傅带人直接在天安门城楼上制作安装。天安门上左右两条标语也有钟灵书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年后,经周恩来指示把东边的标语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1956年有关部门又找他将繁体改为简体字,至今再未变动,依然庄严如故。  
开国大典以后,钟灵和张仃把中心工作转到设计国徽上来。经周总理指示,又邀请了六位教授、美术家,并组成了清华大学和城内两个小组密切合作,共同参与设计。 1950年6月28日 ,周恩来在国徽设计初稿审定会上又提出要增加稻穗,不仅因为稻是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幅员辽阔。他还强调国徽要向上、挺拔。根据意见,由 高庄 教授最终塑成国徽立体模型。1950年9月在政协全体会议审议时,由钟灵按模型绘成的彩色效果图最终获得通过(该图现存中央档案馆,背后有钟灵表示负责的签名)。 9月20日 ,毛泽东主席正式发布命令,公布国徽图案及说明,庄严富丽的国徽正式诞生了。 1950年10月1日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天安门城楼正中悬挂了新中国国徽。  
漫画“方灵创作法”  
1950年8月,钟灵为学习俄语,进入中苏友好协会的俄文夜校,并被任命为班长,而副班长就是方成。两人无论在班务还是课下活动中都很投契,友谊渐深。  
那时,方成是《新民报》的美术编辑,并主编《观察》杂志漫画专栏。得知钟灵画漫画,方成便向他约稿,每投必用。1950年冬,钟灵与方成合作创作了反应国际问题的漫画《谁是多数》,发表于《人民日报》头版,并受到美术理论家王朝闻的好评。此后,两人决定长期合作,并开始使用方灵的笔名。  
每天晚上,钟灵和方成都对国内外动态进行交流和探讨、确定主题,再分别作画。画成后,根据各自画作的特点再次加工,经过反复的斟酌修改,“方灵”的作品才算定稿。“方灵”漫画风靡一时,许多单位请他们去做报告,并称这种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为“方灵创作法。  
“文革”开始后,钟灵和方成都被下放到干校当炊事员,钟灵在团泊洼蒸窝头,方成在河南熬稀粥,仍算“同行”,只是通信一断就是七八年。后来,钟灵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方成则在人民日报社,虽相距甚远,两人来往不断。  
“方灵”之名也曾引发不少猜测和联想。两人以“方灵”之名合作发表了近千幅作品,出版数本画册。上世纪50年代初期,社会上流传着“方成、钟灵是一对夫妻”的说法,并称“钟灵是个漂亮贤淑的才女”,屡次闹出笑话。钟灵晚年回忆此事,说自己和方成是“老夫老妻”了。  
这是五中百年校庆时,钟灵为母校题词“桃李满天下”。  
      
这是五中百年校庆时,钟灵为母校设计的看盘:  
      
(十二)万声:山东济南人,曾于1929—1933年在我校济美中学、齐鲁中学初中部就读。1936年7月,任山东省立剧院舞台美术教员,兼任齐鲁中学男生部美术教员。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参加了重庆市话剧团,任舞台美术队队长兼任设计组组长。1985年12月退休  
这是五中百年校庆时,万声写来的亲笔贺信:  
      
济南五中已有120岁,正如 钟灵 先生的题词“桃李满天下”,多少页纸也写不尽校友,多厚的书也记载不完学子们的成就及对母校的关注关心之情,在此只寥寥记载几位代表,也欢迎了解情况的校友们不断提供素材,让校友们的事迹名字更多地被记载进校史,让后来的学子们更多的了解他们当年的学习精神、爱国爱校热情,让五中精神发扬光大传承。  
第五章& 齐鲁园——校史陈列馆  
(一)校史馆展品介绍:  
1、校牌:  
      
在学校校史馆里,珍藏着这块“济美学馆”的校匾,这块校匾是母校百年的见证,也和母校一样,经历过风雨,据老教 师李森文 老师回忆:此匾已多年不见了。在“文革”中, 李森文 老师偶尔发现伙管室里有一个大木箱子,上面刻有“济美学”的字样。 李 老师喜欢研究书法,觉得这字写的不平常。“文革”以后,这个大木箱子不见了。1982年 李 老师退休前,校领导让 李 老师写“校史”。当时建校年代没有定下来, 于是李 老师和同事 顾保涌 老师商量,去找这个箱子。果然在南院储藏室里找到了它。让木工师傅拆卸开来再拼凑起来,请当时的同事 张幼涛 老师补上了缺开来的一道小缝,上了油漆,涂上金字“光绪十九年”,这五个字的提款便展现在目前。今天校龄的推算就是从这块校匾上得到了确证的。(具体情况见后边校友回忆录)  
2、纪念碑:  
      
      
在齐鲁园里,校史馆门口,立着一块“五三惨案纪念碑”,上面刻着八个碗大字:“济南五三惨案纪念”。这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初中毕业生留下的纪念品。(推算这个年纪的学生升入高中时是解放前齐鲁中学高中第一级)。它启示着后来的同学发奋图强、反对侵略、莫忘国耻,使这个爱国的传统滋生在齐鲁母校的校园里。(具体情况见后文校友录)  
      
3、钢琴:这架钢琴至今能弹出悠扬的琴声,(钢琴的来历至今无人知晓,欢迎了解情况的校友提供素材,我们将立即写入校史)  
(二)校史馆房屋改造情况简介:  
2013年2月,为了迎接母校120年大庆,刘迎佳校长特地请来济南市古籍研究所陈所长,前来五中对校史馆进行实地勘测,陈所长不愧是古籍方面的专家,一见校史馆,非常兴奋,说这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据陈所长估算:我校校史馆大约建于1900年前后,据过门石的位置推算,校史馆南墙曾被外移,但过门石未动。西侧耳房可能原为传达室,后将门改为窗户;东西两边耳房约在五六十年代被扩建,耳房当年用做实验室。主馆及耳房被扩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母校当年声誉高,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致。为了庆祝母校120岁华诞,经古籍及建筑专家反复勘探、研究、设计及亲自监工,校史馆得以恢复原貌,也就是大家今天看到的校史馆。  
1、南墙外移:  
由此过门石照片,济南市古籍研究所陈所长讲述:我校校史馆最初为前出厦的形势,后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人数激增),南墙外移,将前出厦部分移成室内,由此过门石照片可以看出外移的痕迹。今年为了迎接120年校庆,将校史馆恢复原貌,曾经的外移也已成为了历史。  
      
2、耳房门改窗:  
      
据济南市古籍研究所陈所长介绍:根据他们的现场实地勘探,校史馆一体的西侧耳房应原为独立的房间,有一小门朝向南,可能在校史馆南墙外移的时候,将门改为窗户,里面开门,连为一体。改动的痕迹由石头可见一斑,后补的石头与原墙石头不一样,  
3、东西厢房扩充:  
      
      
      
第六章& 百年校庆——不朽五中  
济南五中百年校庆典礼回忆  
济南五中曾于1993年举办过百年校庆,当时成百上千的学子们回母校,共贺母校百岁华诞。  
一、老师们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曾参加百年校庆的 王炳强 老师写了百年校庆的回忆:地点:后操场,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坐西朝东,贵宾坐主席台,1000多普通来宾席地而坐。主席台席棚两侧有一幅巨幅对联。操场上空几个大气球悬挂巨幅标语,操场四周彩旗招展。  
程序:&& 1:主持人宣布典礼开始。&&&&&& 2: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 3:校长致辞. 应当是: 欢迎来宾莅临典礼;简述学校100年沿革;赞颂各界学子辉煌业绩;主要汇报五中目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及取得的各项成就。&&&&&& 4: 上级领导发言 {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是否发言,已忘记}  
5: 老校友即席发言& [国徽设计者钟灵发言] &&&  
6: 学生献辞{激情洋溢}  
& &&&&&&&&&&&7: 学生表演歌舞节目 [十余个] {之前位于主席台的贵宾下台就座于操场中央}过渡词王老师&&&&&&&&&&&&&&&& &&&8: 典礼结束  
 王 老师还对百年校庆指出了不足:   
1: 扩音设备老化,不时发出刺耳的尖锐的噪音,当时我在台下服务,实在为学校觉得尴尬.&& 2: 主席台下缺少干部组织, 典礼开始前,副校长指派我这位普通教师把坐在会议室等候的贵宾请到主席台,似乎不妥.& 3“学生献辞”未扣住五中特色来写,似乎适用于各校校庆.  
&&&& 补充:操场上空巨幅对联其中一幅是我撰写:  
一百春秋布泽,阳光雨露;&&&&   
&&&&&& 万千桃李沐春风,姹紫嫣红。 &  
&&&&&&&&&&&&&&& 学生节目的过渡语由我撰写。  
当时赠送来宾的纪念品(瓷盘牛头27元,贵宾加两个柯达胶卷。  
活动后,贵宾游览泰山、大明湖。  
二、百年校庆时的模型:  
      
三、济南五中百年校庆时,校友写来的贺信:  
      
胡絜青为母校百岁写来的亲笔贺信  
      
钟灵为母校百岁设计的看盘  
      
钟灵为母校百岁题词  
      
万声为母校百岁写来的亲笔贺信  
      
(弭菊田为母校百岁题词)  
      
(高永亮为母校百岁写来的亲笔贺信)  
第七章& 恋恋情深——忆母校  
      
(王昭建老师回忆母校的亲手手稿)  
&&&&& 回 忆 母 校  
退休教师&& 王昭建  
&&&& 现济南重点学校第五中学的前身曾是济美中学和齐鲁中学。二十年代我在济美中学读书,三十年代我在齐鲁中学任过教。而且这两个特殊的年代,一在“五.三惨案”泉城惨遭日本帝国主义者炮轰、焚烧之后;一在日军入侵,国土沦陷之时。所以我与母校有患难与共的感情。以后,我最大现已六十二岁的,最小也已有四十三岁的六个儿女又都是先后在齐鲁中学和五中毕业的。于是我与这所学校又有两代人密不可分的关系。兹于母校百年校庆之际,我有深切感触。往事悠悠,不胜追思,母校培育岂敢忘怀。  
&&&&&&&&&&&&&&&&&&&&&&& &&&&&&&&&&一  
&&&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济南,日本帝国主义者为阻挠北伐,出兵山东,造成了灭绝人寰的“五.三惨案”,所有公、私立学校或被迫停办,或迁往省政府避居之地泰安。当其时独剩济美中学不畏强暴,坚持开学。我这个仅在正谊中学读完了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与同班同学、范文正公的三十二代孙、范存道君一同考进了济美中学高一年级。校长孙学修先生教我们数学,他是一位忠厚善良的长者,对我们这两个循规蹈矩的学生特别钟爱。历史老师张西山(维华)先生是一位研究学问极其深刻、观念相当革新的历史学家。他教我们读当时新出版且是国内仅有的一本历史教科书---陈衡哲所著《西洋史》。在他老先生精心讲授之下,我们初步了解了西方文化。课余时节,我们同学还常聚在他的宿舍听他讲社会发展史。他介绍我们读《人猿》和陶孟和著的《社会学》,得到了不少新知识。化学老师于仲艇先生是一位循循善诱、与学生打成一片的人。他借着齐鲁中学特有的一人一套的化学实验设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化学实验教程》,让我们独立操作,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引起了我们对化学的兴趣。可惜我后来学了“文”,至今竟连过去背得很熟的元素周期表和较为复杂的分子式都看不懂了。然而我们的同班同学中不少人都专攻化学成了名,例如后来在山师大任化学教授兼系主任的、几个月前新故的王明德,即其中之一人。于老师教学有方,竟被南开中学慕名聘走。刘公济先生以一口流利的英语教我们读《英文津逮》,为我们打下英文基础。齐鲁中学原是教会学校,经费来源全仰给于教会,自然免不了有“宗教”课。“宗教课”系选修,教会家庭的先生有的虔诚听课,有的虚应故事,我这个无神论者从未参加。学校当局并未因而歧视。后来还是到了大学,我才选修了“英文圣经”,方知这原是一门宗教哲学并不全是迷信的东西。  
当时济美中学的校址十分广阔,包括现有的青龙街小学和青龙街小学后面的现华美街路西军区那一部分。校舍整齐,以济美楼为主体,一排一排的教室,一排一排的学生宿舍,一门一窗一后窗,两人一间前面还有出厦,风雨无忧。清洁整齐,既便于休息又便于自习,无校监管理,但都毫无吵闹现象。济美楼上层是礼堂,中层是分间教室,底层地楼和顶层都是贮藏室。济美楼北有一道高墙,墙西南又有一座高楼名“翰美楼”是翰美女校的主楼。济美、翰美本是教师们上下课行走的,男女学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男女同学见面只有放学时在学校门口偶尔相遇。然而学校又特为规定:女校放学早于男校放学二十分钟。当时学校管理是那么严紧,学生们又是那么遵循校规。
&&& 校园宽广洁净,大门内二门外约 五十米 甬道两旁的冬青剪得平平整整,长得绿绿油油的非常茂盛。学生一进大门就有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整个校园绿化得郁郁葱葱,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环境。济美楼北体育场有一土丘,周围灌木丛生,高处刺槐蔽日,丘上有一深井,其水清冽甘甜,我们称之为“甘泉”,每于运动之后,在此小憩,汲水而饮,津津有味。任他墙外嚣乱纷纷,而校内常是书声琅琅,快乐幽静。事实上它是那时的一块世外桃园。至今回想起来,仍是回味无穷。只惜在省政府由泰安迁回省城之后,按照家长的意图,我终于在济美中学读完高中一年级,躐等一学期,插入省立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这是我在济美中学读书一年的回忆。  
1938年冬山东守将韩复榘不战而逃,日本侵略军兵不血刃进入济南。随着省城沦陷,各级学校受到无情摧毁,纷纷停办。即而日伪政权办起公立学校,免不了替敌人推行奴化教育,外国语课程改英文为日文,就有商务、中华、开朗等书店出版的各科课本全遭禁用。各级学校纷纷派驻日本教官、民族教育备受践踏。我们一般教育界人士,岂敢丧尽天良充当敌人的奴化教育工具。时应齐鲁中学之聘,我与老同学严薇青先生同到齐鲁中学任国文教师,我二人各教两个班,每人月薪仅四十元,不足省立中学任教工资的三分之一(时省立中学月薪为140元)但我们在这块干净土地上,干得甘之如饴,当时校长名义上是美籍牧士陶任斯,实际负责的是教务主任赵中孚,事务主任陈仲铭、江润生三人,物理教师有清华北大毕业的。李一鹤、北平大学毕业的卢杏荪,数学教师有齐鲁大学毕业的赵继山、程述芳、师大毕业的赵德昌,国文教师有师大毕业的赵先生、北大毕业的严薇青、齐大毕业的王益之、英文教师有圣约翰大学毕业的顾先生、齐大毕业的李时臣,体育教师有代表国家参加过远东运动会的著名体育家张茂林,后来任济南体委主任的王静波和王治安,皆一时之秀,学问深厚,均为省立学校争聘而不得的教师,而我们却都愿以低薪在齐中任教。他如教务员王荣庆(解放后任实验中学校条的王耀生),理化实验室的董传书均为学校的青年骨干。唯其都是爱国的和甘为孺子牛的人,才能在国难日亟之时,风雨同舟、安心教学、极为友爱团结,使民族文化教育不绝如缕。加之学生大半出自爱国家庭,自知处于日伪铁蹄之下,无不谛听老师的教导,个个潜心向学。因而在那个时期所产生的人才甚多。当时被社会默许为济南市教学最佳学校。这又是我在齐鲁中学任教时的一段往事。  
&&& 1946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市立中学从齐鲁中学迁往北郊市立中学原址(即现济南师范校址),齐鲁中学得在原地复校,以知名老教师赵笠山先生为校长,以周人镜为女生部主任。  
&&& 赵笠山先生是河北省玉田县人,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在南开中学读书,与后来任清华校长梅贻琦和任燕京大学校长梅贻鼎两兄弟及我国著名教育家查良钊都是好友,同为当时南开中学的优秀学生。他在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年方23岁,因其学习成绩优异,即应济南第一中学选聘为英文教员。他是第一中学年纪最轻的,而在教学上极为翘楚,绰号“小赵”,甚为学校当局和同人器重,深爱学生之爱戴。他的教学声誉受到社会之公认。他在一中教书十余年内,已是桃李遍齐鲁,蜚声泉城了,他任齐鲁中学校长实是众望所归,受到东关教会的信任。他任职期间专事教师之选聘,教学质量之提高,可说是一位业务校长。至于财务、事务均委之教会实权人士。他到任之后,很快把学校整顿得井井有条,把齐鲁中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到超前程度。也为后来的五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除了在教学上谆谆善诱,还有其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和不慕名利的高风亮节。他学养有素,长于掌故和诗、词、曲、剧的研究,精于鉴定文物、碑帖、板本、书画。所藏古籍、碑帖、字画甚多,是济南知名的鉴定家和收藏家。在济南解放战争前夕,他将全部收藏置于济美楼的底层,不幸一发空投炸弹落下,大楼被炸起火,将他的财产焚烧殆尽。幸他为人豁达,不遑于余烬中捡拾烧剩的东西,就护着几十个学生向城东解放区逃走,事后他说:“我能带着孩子安全逃离火线,比什么都好,东西算得了什么”。他这豪言说明了他作为一名老师对学生的爱护,于此纪念校庆之际,不应忘记这位曾为五中作出过贡献的长者。  
&&& 女生部主任周人镜女士,是安邱名士周竞复的女儿,北师大毕业后,在济南女子师范任化学教师兼教务主任十余年,教学有方,成绩蜚然,颇负盛名。被特聘到齐鲁中学任女生部主任两年中,曾把教学与学生管理搞得非常成功,深受学生拥护。在她去台湾之后,任台湾声誉最高的重点学校台北第一中学的教务主任达20年之久,办学成绩名扬全岛。因台北大诚高中成绩欠佳,学校董事会慕名邀请,教育厅特为批准,调她前去任校长,进行整顿。到任来一年,立竿见影,校务焕然一新。从而受到教育厅的嘉奖和全社会的赞誉。这位校友能在台湾博得如此信誉是山东人和我们五中的光荣。可惜,在五中校庆去函征文时,回信说她已先一年去世了。然而山东旅台同乡回来所说她在台湾获得的荣誉也是令人高兴的。  
五中杰出的师友还有很多很多,难以一一记述。  
1948年,济南解放,党和政府大力整顿和发展教育事业,私立中学一律改组,齐鲁中学改称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原有教师大半留任,为保持学校数十年来的优良传统,教育当局对之十分重视。建国以后四十余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济南五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校风校纪愈加良好,一直被评为全市最佳中学。当然这首先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实与历任校长的精心管理和新老师们的辛勤教学也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感谢他们。兹于国家兴盛强大,教育事业将更上一层楼的时代,我相信五中也必将蒸蒸日上,这是我对母校的回忆和衷心的祝愿!  
&&&&&&&&&&&&&&&&&&&&&&&&&&&&&&&&&&&&&&&&&&&&&&&&&&&&&&&&&&&&&&&& &&&&&&&1993年7月  
&年党领导下的地下学生  
组织在齐鲁中学活动的情况  
&&& 在漫长的抗日战争中,济南是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我们这一代人自少年时,就受尽了亡国之辱,积累了太多的民族仇恨。1945年二战结束后,国民党又很快失掉了民心。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使我们这些有志的青少年从迷茫到愤怒。北平青年学生们风气云涌的学生运动自然牵动着我们的心,给了我们新的希望与企盼。正是在这个时候,刚复校不久的齐鲁中学高一年级的六个同学,开始了与党的地下组织接触。  
(1)组织情况及隶属关系:  
我们同地下党的接触,是从高一男同学冯志新开始的。当时他的大哥冯志敏正在北京上大学,参加了党组织,关系属冀中第8军分区天津解放委员会(城工部)。记得是在1946年年底或1947年年初,冯志敏同志为了扩大革命的影响,趁回济南探家的机会,通过志新接触了郑潜(原名郑德淑,当时是齐中女生部学生会主席)、杜铁铮、戴红叶等几位同学,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继而组织起了一个由6人参加的秘密读书小组。这个小组最初的成员有,冯志新、郑怡麟、杜铁铮、郑德淑、戴红叶和张喜乐。我们从学习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入手,开始探索革命的真理,对中国共产党及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逐步加深了解。通过一段读书活动,大家有了开展秘密活动、宣传革命道理、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强烈愿望。于是,经过组织批准,在同学们中间开展了秘密串联活动。  
1947年,冯志敏同志的党的关系转到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领导。10月份华北局社会部部长杨奇清、副部长雷化民派特派员到京津整顿地下组织,决定将齐鲁中学这个小组交给华北局社会部敌工科科长邵万春同志领导(邵全国解放后曾任平原省公安厅厅长、公安部十一局局长、已故)。关系转过来后,邵万春同志很快就派王松年同志同我们建立了联系。这时,我们的小组成员也逐步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郑怡麟、张喜乐同志不再参加活动了。女同学闫敬则、王静春、宋丽娟先后被吸收参加了小组;男同学参加过小组活动的还有马仲祥。  
(2)小组开展过的一些活动:  
小组成立后,我们通过阅读进步书刊,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当然就有了一种强烈的行动愿望,渴望像北平的学生们那样,在党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大干一场,为推翻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尽一份力量。但是,由于我们这个小组隶属于党的敌工部门,组织上不希望我们盲动,而是要求我们首先学会谨慎地完成党交给的一些特殊任务。如,为了做好一切准备,一举解放济南,组织上曾经要求我们通过各种亲友关系和秘密查访,弄清国民党军队在济南驻防的一些情况,包括部队番号、装备、调动等等。记得当时杜铁铮有一名亲属是国民党的宪兵,我们就曾经利用这个关系,摸到过不少有用的情况。又如,当时解放区缺医缺药,组织上就让冯志新做他父亲(冯志新同志的父亲思想开明,同情革命,曾多方面给党和革命做过贡献,现已故)的工作,从他家开的小药房中弄出过不少西药送往解放区。当时,冯志新和郑潜是小组的组长。王松年同志一般只通过冯志新、郑潜以及杜铁铮(当时他已转学到商埠一带)与小组发生联系。  
&& &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通过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在同学中传播进步思想,清除同学们由于接受反动宣传对党的种种错误认识,并组织同国民党政府的一些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譬如当时学校的合唱团基本上是在我们掌握之中的。我们就运用这个学生社团组织,大量组织同学们演唱进步歌曲,揭露国民党政府祸国殃民、崇美媚美的丑恶面貌。大约是1948年初,解放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济南已逐步变成了一座被我军四面包围的孤城,国民党也拼命加强反动统治,进行垂死挣扎。此时,齐鲁中学突然来了3个美国籍的“老师”,两男一女,粗俗不堪,根本不懂教学,甚至抱着吉他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狂歌乱舞,自称一个叫林黛玉,一个叫贾宝玉。我们立即在同学中揭露这3个人的可耻面目,请同学们提高警惕,并立即在合唱团中教唱《USA,到处都是USA》一歌,揭露美国侵华阴谋。后来,校园中到处都是反美歌声,使这3个美国人及学校训导处的个别人狼狈不堪。  
我们小组的活动是隐蔽的,但在同学们当中影响日渐扩大,许多同学都非常关心我们的安危,经常主动向我们借阅进步书籍,找我们谈心,向我们通告学校三青团和所谓清共小组的动向。三青团员高良杰也被我们争取过来,利用他的关系,为我们提供过一些国民党、三青团的机密文件。1948年暑假,他还被我们带着去了一趟解放区(北临沂)。  
(3)济南解放前后小组的动向:  
1948年开始,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我们的活动在扩大,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更加残酷,斗争更尖锐。1948年暑假,冯志新、郑潜、杜铁铮(经组织批准,我们还带了高良杰)分两次回到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所在地进行短期学习。邵万春同志及城工科的其他老同志,对我们这3个“小鬼”十分热情,组织我们到基层参观,还学习了党的许多重要文件。临别时,我们坚持带回来了一些解放区报刊的重要文章,回到济南后马上油印,偷偷寄给了一些我们认为有进步倾向的老师和同学、亲友。开学后,我们却发现小组成员冯志新、郑潜已经暴露了,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随时面临着被捕的危险。于是,经过请示,冯志新、郑潜先后乘飞机离开济南来到北京。济南解放后,郑潜奉召经冀中解放区赶回济南的途中,被华北局城工部的同志劝阻留在泊镇。因为当时京津解放在即,城工部正在从城里大批往回调集学生中的地下党员在民联民生成员,为京津解放准备干部。这样,郑潜就跟随燕山大队在北京解放后立即返京参加了北京市的工作,冯志新在济南解放后一度回到母校工作,后调北京,先后在公安总队,交通部保卫处和航空航天大学工作。  
杜铁铮、戴红叶、闫敬则等同志在战乱中迎来了济南的解放,并很快被解放军吸收到南京高等军事院校学习后,分别被分配到中央警卫局、总政文化部等处工作。  
现在,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大部分在北京。冯志新已离休,郑潜最近也已从北京出版社社长的岗位上退下来,担任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及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会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戴红叶年前在中央档案馆离休,但仍然在为档案馆的文献典档的整理、编辑工作忙碌。年纪最轻的闫敬则还在一线战斗,她现在是中国交通进出口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党委书记。杜铁铮一直在军工科研战线从事科研工作,离休后住在湖北襄樊市一个干休所。王静春解放后在内蒙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妇产科医生,退休后还在忙着为群众诊病、做手术。郑怡麟和张喜乐(化名洋新)文革中病故了。其他则失去了联系。  
齐鲁中学的这段经历对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终身难忘的。这里我们要特别说明的一点的是,引导我们走向革命道路的是党。但也正因为我们在这所学校里接受到许多良好教育。我们的母校有一支强大的正直的教师队伍,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帮助我们奠定了接受革命的思想基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还在日伪统治时,学校的 历史 老师就曾借讲清史之机,帮助我们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讲到痛楚之时,老师与同学在课堂上哭作一团。齐鲁中学时期,是 顾六吉 老师第一个在课堂上向我们介绍了毛主席的诗词;是 王祝晨 老师通过他深入浅出的教学帮助我们学习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我们也忘不了在解放前夕那段黎明前的黑暗中,老师们暗暗地关注着我们这几个不知深浅的娃娃的活动,千方百计掩护我们,为我们担惊受怕。当郑潜一时远离组织在北京焦急待命的时候,是体育 刘 老师利用回南京接亲属的机会,为郑潜捎来了组织上召唤她回解放区的指令。母校和我们的青春年龄在一起。我们希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母校能为我们的四化大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我们这些离校学子的心,永远和母校在一起。  
六十年来忆校园  
&&&&&&&&&&&&&&&&&&&&&&&&&&&&&&&&&&&&&&&&&&&&&&&&&& 李森文  
我是济南五中退休的老教师,又是齐鲁中学时代的老校友。我和母校的渊源至今已有六十年了。  
1934年8月,我从故乡博山来到济南,考入了齐鲁中学高中部。那时我才是个十六岁的少年。1952年我重回济南五中任教师,已于1982年退休,现在我已经是快到76岁的老人了。  
今年母校举行“百年校庆”。我在校史展览馆的南墙上,看到《齐鲁中学同学录》上还有我的名字。抚今追昔,在母校这个摇篮里也曾有过许多进步青年、共产党员;也曾出过一些优秀的医生、教师、科技工作人员,还有许多的从事于各种事业和劳动的普普通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在过去和现在,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对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对创造我国的历史都起着一些作用。这不能不说是母校对社会的贡献!我亲眼看到母校历尽沧桑、艰苦创业,又亲眼看到母校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茁壮成长、蓬勃发展。现在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真可说是“旧貌换新颜了”。只有南院的那颗大杨树枝繁叶茂,巍然挺立。每逢我经过这里时就会联想到当年我参加入学考试的情景。再看现在花坛锦簇,教室鳞比,更有着欣欣向荣的气象。我要写的是:  
一、我校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济南成立最早的一所学校。最初的名字叫“济美学馆”。她是在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建立的。那块“济美学馆”的校匾还有过一段小小的经历:此匾久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革”中偶尔发现伙管室里有一个大木箱子,上面刻有“济美学”的字样。我喜欢研究书法,我觉得这字写得不平常。“文革”以后,这个大木箱不见了。1982年我退休前校领导让我写校史。当时建校年代没有定下来,于是我和顾保涌商量去找这个箱子。果然在南院储藏室里找到了它。让木工师傅拆开来再拼凑起来,请张幼陶老师补上了缺开来的一道小缝,上了油漆,涂上金字,光绪十九年这五个字的提款展现在眼前。今天校庆的推算就是从这块校匾上得到了确证的。  
二、我校有着光荣的爱国传统:1934年至1936年我在母校上学时,济美楼(当时是高中的教室)东侧有一个小树林子,同学们下了班就到林里休息、玩耍、谈心。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八个碗大的字:“济南五三惨案纪念”。这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初中毕业生留下的纪念品。(推算这个年纪的学生升入高中时尚是解放前齐鲁中学高中第一级)。它启示着后来的同学发奋图强、反对侵略、莫忘国耻,使这个爱国的传统滋生在齐鲁母校的校园里。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进步青年、共产党员、团结广大师生在校内开展了学运工作,我知道的校友中有李传缙(烈士)、张若愚(烈士)、顾刚、陶稷农(已故)、金实蘧(在校时名鹏举,后改入北京辅仁大学,是我国核电工业的领导干部)等。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当时学校以高中第五级为主和全校男女同学五百余人参加了这次学生爱国运动。  
三、我校有优美的学习环境和精良的教学设备:我校校址在济南市新东门外护城河畔。原来校内有两幢教学楼——济美楼位置在北院(此楼于1949年初夏毁于火灾)、翰美楼位置在南院(此楼于1948年在战火中震裂拆除)。学校后面有广阔的运动场。体育器材完备。足球队在全市闻名。现在的校史纪念馆院落,从前叫科学院。大北屋是化学实验室,东屋是物理实验室,西屋是生物实验室,这些屋子有时也轮换使用,有专门的仪器储藏室和管理员。当时王武基老师管理,后来是董传书老师管理。母校重视科学实验。当时学生两人或四人一组,所有仪器及用品各人分组负责保管。教师指导实验并与学生自制工具。如生物实验室用的腊盘,解剖刀,化学实验用的弯玻璃、玻璃棒头、配管子等。有些仪器和药品还能从齐鲁大学借来使用。当时有人说:“齐鲁中学有两好:一是足球踢得好,一是科学实验好。”这话是名不虚传的。母校的教学成绩、学生纪律也一向是全市知名的。  
四、良好的校风和优良的师资条件:要办好学校,这两条是重要的关键。母校有着“勤奋、朴实”的学习风气,同时重视教师的选聘。俗话说:“师傅不明徒弟拙。”母校在各个时期都在全市取得了优秀成绩,这是与重视这两个关键问题分不开的。至今有些家长和小学领导都争着创造条件想把自己的学生送来我校。  
在我校任过课的老师有好些是济南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如我在上学时的国文教师韩舜卿、郝念劬、数学教师庄鹏举、李金堂。理化生教师罗蕴璞、吴梅山、孙云台。国画教师胡纯浦。其他时期在母校任过教的老师有国文教师栾调甫、严薇青、胡青、郑荐夫。数学教师孙熹文、生物教师张震泽。史地教师赵仲谋,化学教师李允坡。地理教师杨芳斋。历史教师孙静渊。图画教师呼孟斋。体育教师苗仲元、王治安、刘墨轩等。这些老师在校内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敬仰。  
母校还重视外语课的教学,在课本之外还添设“会话”课。这对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和实用有着更大的帮助。过去有些大学新生入学口试中用英语回答,口头表达就起着较好的作用。  
有些课如数、理、化还采用原文本子,也打下了深造的有利基础。在这里我还特别想起了国文教 师郝念劬 先生, 郝 先生是江苏人,瘦小的个子却精神矍铄。他原在南京教书,1934年来我校任教。他在我校教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教书认真,待人谦和。是我学习诗词的一位启蒙老师,他在课外也常接近学生。他当时在高中一年级选用的课本是南京某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内容比较新,注释也简明易懂。郝先生口音比较难懂,我在课外常向他请教。有一次大雪之后我写了一首《点绛唇》请他看看,他给我详细讲解格律,字数和叶韵也因词牌而异,平仄也有定规,不可随便更易,因为词在当时都是合乐的。  
五、团结友爱的师生、同学关系:母校校友不但在校时同窗共读关系很好,而在毕业后,劳燕分飞,还仍是互通鱼雁,经常往来,互相关心。我知道有些班自动地组织起来进行联系,这里我介绍两个“校友班”,说明他(她)们离开母校之后扔按时聚会互相砥励,不忘母校,饮水思源。  
一个是解放前1942年齐鲁中学高中毕业的以郑遵民、张汝森等组织的校友班共卅余人。他们毕业之后分别在济南、北京、重庆、成都、青岛、天津等地工作。他们约定两年来济聚会一次。毕业后一直没有间断。1983年夏天我因编写校史曾访问了张汝森和郑遵民校友。这年他们是在济南植物园进行会晤。仍是怀念母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使我感到格外亲切。再一个是解放后1959年毕业的“高九级校友班”(包括高九一和高九二两个班)。他(她)们以邓新亨和王广仁校友为主组织同学,约定在每年的正月初三日来母校,和各位老师举行团拜会,畅谈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现已历时三年。每次聚会都合影留念。他们为了庆祝母校百年大庆,藉此纪念高九级毕业三十周年,由王泽銮校长和鹿道一老师监制,朱仁普校长设计封面,邓新亨校友负责组织和撰稿,《济南五中高九级同学录》已于校庆前正式印出,作为对母校的献礼。今年十月九日举行母校百年大庆,我衷心祝愿校友们永远继承发扬母校优良传统,再接再厉为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为母校增光!  
一二·九运动在济南齐鲁中学  
 1935年12月9日 北平学生为了反对“华北五省自治”,反对成立“冀察政委会”,反对所谓“有田三原则”,爆发了一次学生爱国运动。在济南,于 12月16日 首先由省利高中发起罢课、响应,并通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专毕业自我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