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期的科学家不科学的人是谁?

他一直是世界上最“慷慨”的科学家|这个人有好奇心_城市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城市他一直是世界上最“慷慨”的科学家|这个人有好奇心
落后的科技一直在追赶着他的疯狂大脑。
他是谁: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
1943),交流电、无线电、雷达、X 射线、水利发电站、遥控器、霓虹灯和现代电动机……没错,这些都是他的创造物。够了。
好奇心:“人们幼年时期的活动是由本能驱使的,充满了活力而又无拘无束。那些早期的冲动,尽管没有马上产生成效,但却是最伟大的,甚至可能决定我们的命运。”他将这种无拘无束贯穿了整个一生。
因为艾伦·马斯克向他致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才仿佛被更多的人念起。
他发明了交流电,并让电真正进入到一种可消费状态,因而推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他还发明了无线电、雷达、X 射线、水利发电站、遥控器、霓虹灯和现代电动机……他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个传奇了,以至于西伯利亚神秘的通古利斯大爆炸也会被人怀疑是他的作品。
1856 年,特斯拉出生在克罗地亚的一个贫寒家庭,排行老四。由于贫寒,家人希望小尼古拉能当一名神职人员,但他却对神灵无动于衷,他终日沉浸在发明创造的幻想里,立志当一名电气工程师。1875 年,他在奥地利求学,学习物理、数学和机械学,后来在布拉格学习了两年,随后曾试图在马里博尔找工作,但没能成功,只得返回布拉格继续学业。
尼古拉·特斯拉
1882 年秋,特斯拉到爱迪生电话公司的巴黎分公司当工程师,并成功设计出第一台感应电机模型,1884 年,他前往美国,爱迪生安排他在爱迪生机械公司工作。
当时,爱迪生已经发明了直流电,电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直流电损耗很高,每隔一公里就要建设一套发电机组,因此电费十分高昂。对爱迪生的公司来说,这却成为了最赚钱的生意。
但两大发明家没有成就佳话,反倒成了各种纠缠的开始。爱迪生不但是个发明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喜欢靠收各种专利保护费来赚钱,而特斯拉则是个极客——想一想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之间的关系吧,基本上就是这样。特斯拉的各种惊世骇俗的理论总是忘了记下来,这造成了他晚年的穷困潦倒,不过这是后话了。
结果就是与爱迪生掰了。1885 年,他遇到了西屋公司负责人乔治·威斯汀豪斯,在乔治的支持下,他开始全力研究交流电。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的导线更细,电压更高,传输耗损更小,这项研究让爱迪生十分不爽:一旦直流电被取代,自家公司的利润将大幅下降。
为了挤压竞争对手,爱迪生大开脑洞,他买通了某些州,将当地死刑由绞刑改为交流电电刑,并发动当地的小学生,以每只 25 美分的价格雇他们抓猫抓狗,再用交流电把它们电死,以显示交流电的危害,打击特斯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直到 1880 年代末,特斯拉发明了异步电动机,交流电远距离高压传输的优点终于完全展现了出来,在 1893 年 5 月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特斯拉展示了交流电照明,在那之后,交流电取代了直流电,成为了供电主流。特斯拉终于成为了“电流之战”的赢家。
交流电普及后,相关公司每销售一马力交流电,就必须向特斯拉缴纳 2.5 美元的专利费,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一些财团要挟特斯拉放弃这项专利权,意图独占这项技术。
经过多番交涉,特斯拉决定放弃交流电的专利权,条件是交流电的专利将被永久公开,自此,交流电成为了一项免费的发明。如果特斯拉当年收取了每马力 2.5 美元的专利费,将会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他向来不太在意这些事情,又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发明上去了。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不少:马可尼以无线电研究著称,他的一些理论是在特斯拉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当马可尼第一次将无线电信号发到大西洋彼岸时,特斯拉的回应是,“马可尼这家伙不错,让他继续使用我那 17 项专利吧!”
“人们幼年时期的活动是由本能驱使的,充满了活力而又无拘无束。那些早期的冲动,尽管没有马上产生成效,但却是最伟大的,甚至可能决定我们的命运。”这是特斯拉在书中写下的一段话。从少年时代起,他就对世界充满了疯狂想象,后来则提出了 X 射线、雷达、地球共振频率、球形闪电等一系列理论,这些发明不是量的积累,而是质的飞越,落后的科技一直在追赶着特斯拉的疯狂大脑。
这是 “50 个有好奇心的人” 系列,我们将介绍:,,, ,,,,,,,,,,,,,,,,,,,,,,,,,,,,,,,,,,,,,,,,,,,,,。名单可能会继续扩充,如果我们发现了足够了不起的好奇心。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登录查看你的好奇心指数
根据你的好奇心指数推荐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科学家称世界上60%死人会变成鬼 不是开玩笑 - 科技前沿 - 科技讯
科学家称世界上60%死人会变成鬼 不是开玩笑
科学家称世界上60%死人会变成鬼,不是开玩笑。世界上有鬼吗?人死后有灵魂吗?这是我们一直都很好奇的问题,过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通过“读梦”的方法,揭开了一直困惑着我们的问题,科学家称世界上60%四人会变成鬼,原来世界上真的有鬼吗?下面科技讯小编带你看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讯】6月22日消息,家称世界上60%死人会变成鬼,不是开玩笑。世界上有鬼吗?人死后有灵魂吗?这是我们一直都很好奇的问题,过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家通过&读梦&的方法,揭开了一直困惑着我们的问题,科学家称世界上60%四人会变成鬼,原来世界上真的有鬼吗?下面科技讯小编带你看科学家是怎么说的。
  世界上真的有鬼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说世界上没有鬼,有人说世界上有鬼,究竟有没有呢?今日科学家给出了答案,科学家说很简单,从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就可以知道,这件事就是美国白宫的闹鬼事件,科学都无法解释。
换一换
& 科技讯版权所有【物理达人】世界上五个最不务正业的科学家!看完三观都碎了… : 经理人分享
【物理达人】世界上五个最不务正业的科学家!看完三观都碎了…
不久前,一组照片爆红网络。
在清华的大学教室内,
一位男教师穿着一件紧身T恤,
凸显的肌肉线条在课堂让人有些“热血贲张”
这位61岁的清华教授杨晓京
是当红演员杨幂的大伯
不仅第一作者发表80多SCI论文
而且热爱健身
精通三国外语
还有一位科学家最近也很火
肯定刷爆了你的朋友圈
就是陈涌海博导
937首席科学家
也是窦唯新专辑的吉他手
作为物理系的博导
却和窦唯煮酒论英雄
拿起吉他迷倒万千人!
话说现在的科学家们都是
这么“不务正业”吗?
今天大师就和你一起来膜拜一下
科学家们在各种领域的乱入
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受不了请绕道!
第五位海蒂·拉玛 Hedy Lamarr学术指数:87
不务正业指数:85
首先要说到了众多野生科学家的女神,容我喝口水先。
上图是海蒂·拉玛在1941年申请的一项专利技术,据说灵感来自于音符。其中的无线电跳频技术,成为今天 CDMA 和 WiFi 的基础。所以大家把拉玛亲切地称为:“CDMA 之母”、“WiFi 之母”。
听上去好像有点浮夸……
可谁叫这位通讯专业出身的姑娘,不仅会写诗,会数学,会跳芭蕾,还胆敢长成这样呢
1932年,18岁的拉玛出演了电影《神魂颠倒》(Ecstacy),成为人类史上首位全裸出镜的明星。
然而万恶的性别歧视,完全配不上这位女神。性感为她带来的不是赞美,而是诋毁。不仅在影坛被骂作花瓶,她的专利技术也得不到重视,被美国军方封存。尽管她的六任丈夫都自惭形秽,尽管她的680个香吻为反抗纳粹筹足1700万美元,但一切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庸俗。
2014年,在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海蒂·拉玛终于入选了美国发明家名人堂。
她留给这个世界的一句嘲讽,至今依然适用:
Any girl can be glamorous. All you have to do is stand still and look stupid.
任何女孩都能变得迷人,只要你站在那儿,看上去蠢蠢的。
第四名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
学术指数:88
不务正业指数:85
话说足球运动,自古就出人才:
比如二十年前的世界足球先生维阿,明年很可能当选利比里亚总统。
比如世界杯冠军利扎拉祖,转过头又去拿了个欧洲柔术冠军。
比如阿森纳中场弗拉米尼,与好基友共同创立了化工企业 GF(名字有点怪怪的……据说是两人结合的象征),员工400多号,市场估值200亿英镑(估值机构:《太阳报》……),被誉为“创业型后腰”。
比如阿尔及利亚竞技大学队的门将加缪,因肺病含恨退役,只好寄情于文字,创立了“荒诞哲学”,于1957年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比如 AC米兰名宿卡拉泽,刚刚以格鲁吉亚副总理兼能源部长的身份,会见了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
比如前国脚李毅大帝,退役后华丽转身如同“蚌埠回旋”,一举统治了我国的互联网。
比如北宋足球先生高俅,官至殿前都指挥使,相当于首都军区总司令。
还有一位,被所有当事人认定为“长沙最好的足球守门员”,退役后干了一票大买卖,至今还能在天安门城楼上见到他的照片……
那么,有没有球员能够当上科学家呢?
著名爱国青年钱伟长,从小痴迷于中华文化,导致物理只考了5分(百分制),数学、化学加起来20分,英语更是直接0分…… 幸好文史方面表现出了超人的天赋,被清华破格录取。不多时,九一八事件爆发,历史系学生小钱出离愤怒了!他决定要制造出飞机大炮,强我中华!于是这位物理只有5分的文艺青年,开始天天去物理系蹭课。后来他在史书上的身份是:中国力学之父。
讲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人类根本无法阻止钱伟长!尽管长得既不伟,也不长,身高只有1米49,与郭小四难分高下,被记载为“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但小钱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仅仅在入学两年之后,就以13秒4的佳绩夺得全国大学生跨栏季军!随后,一直想要为国争光的钱伟长苦练左边锋技术,终于入选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前往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并展示出不俗的力学底蕴,穿过对方门将的小门攻入一球!唉,遥想当年的国脚,随随便便就能虐小日本四五个,在远东运动会上更是实现了九连冠,哪知现在……
你说说看,像钱伟长这样的物种,干什么不能生猛得一塌糊涂啊?
要想在足球和学术上同时镇住钱伟长,只好有请丹麦的玻尔兄弟。
上世纪初,丹麦足坛的霸主是AB俱乐部。该球会的主力中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尼尔斯·玻尔是门将,弟弟哈那德·玻尔是前锋。1908年伦敦奥运会,弟弟代表丹麦夺得了足球银牌;而哥哥只能候补,作壁上观。据说哥哥的主要问题是在球场上不够专注。有野史记载,在一场迎战特维达队的比赛中,德国人外围远射,而尼尔斯·玻尔居然靠在门柱边思考一道数学题!
挂靴之后,弟弟哈那德在剑桥大学当上了数学教授,建立起周期函数研究的主要基础;而哥哥尼尔斯·玻尔则开创了哥本哈根学派,成为科学史上,与爱因斯坦一时瑜亮的超级巨星。由于对量子力学作出的巨大贡献,他在1922年获得诺贝尔奖,终于完爆了弟弟的奥运会银牌。据说当时丹麦报纸普遍采用的标题是:《著名足球运动员尼尔斯·玻尔被授予诺贝尔奖》。
第三名西蒙斯 James Simons
学术指数:90
不务正业指数:90
西蒙斯是个数学天才,20岁毕业于 MIT 数学系,23岁在 UC Berkeley 拿到 PhD,24岁去 Harvard 任教,26岁被国防分析研究所(IDA)请到 Princeton,表面上搞研究,实则为军方破解密码。后来因反对越战而离职,30岁在 Stony Brook 当上数学学院院长……
(PS: 唉,我已经不想再继续写下去了。所以说做人啊,最重要的是开心,千万不要攀比!道可道,非常道;人比人,气死人。)
1998年,Simons 60 岁,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某个会议上展示 Simons 早期生活的海报。
37岁那年,西蒙斯获得了几何学界的诺贝尔奖:韦布伦奖(Oswald Veblen Prize)。
感觉差不多刷到头了,是时候换个行业,开启新一轮的人生。
于是西蒙斯成立了一家名叫“文艺复兴”(Renaissance Tech.)的对冲基金。从名字上看,这是要挑战文艺复兴时期那批通才的跨界难度。不幸的是,他又成功了。西蒙斯在基金界的地位,就好比武当张三丰,他在华尔街之外开创了一个新的投资流派。这么说吧,现在基金风格分为三种,分别叫: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
为了纪念当年的韦布伦奖,西蒙斯将旗舰产品命名为“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这个基金就像印钞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赚钱,年均收益率大概是巴菲特的两倍。一般的基金收费按照“双二标准”,管理费2%,分成20%;但西蒙斯有钱任性,非得管理费5%,分成36%。即便如此,大奖章依然遭到疯抢,最后不得不停止对外发售,只受理自己人的钱。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基金界哀鸿遍野,但大奖章依然盈利了80%,而西蒙斯个人收入25亿美元。美国国会召开危机聆讯,第一个通知的就是他,要求当庭发誓没有乱来:
如图所示,那个打着红领带的老头。他的右侧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George Soros,左侧是 John Paulson 和 Philip Falcone ——这两位的基金后来也挂掉了。只有西蒙斯稳稳地赚到退休,并且在退休之后还装了个逼,大意是:我人都走了,基金还在那赚钱,这让我觉得自己并不重要,有点失落……
Simons 博士和他的妻子 Marilyn。Marilyn 是一位经济学家,也是他们基金会的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西蒙斯先生跟中国颇有渊源。他有两位好基友,分别闪耀在数学界和物理界,一位叫陈省身,一位叫杨振宁。
西蒙斯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不是一年赚到数十亿美元,而是和陈省身合作的“陈-西蒙斯定理”——这后来成为微分拓扑学的基础性理论。就在西蒙斯前往 Stony Brook 掌舵数学的时候,杨振宁也正好去 Stony Brook 掌舵物理。当时杨振宁已经通过“宇称不守恒”拿到了诺贝尔奖,正试图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规范场理论,但在纤维丛等数学细节上遇到了困难。西蒙斯引入和乐群帮他扫清了数学障碍,从而建立了近代物理的基础——“杨-米尔斯理论”。这是一个相对论量级的成果,区区诺贝尔奖已不足以表彰其伟大。所以我们看到今天 Stony Brook 的物理学机构,名叫“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而几何学机构,名叫“西蒙斯几何物理中心”。
因为陈省身出自清华数学系,而杨振宁出自清华物理系,所以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西蒙斯以福布斯土豪的身份跑来捐了一座楼。有意思的是,小楼冠以陈省身之名,然后供杨振宁住在里面。
捐楼之前,西蒙斯在中国的名气还不大,甚至连百度词条都没有。
你如果搜索“西蒙斯”,百度会温馨地提示:您要寻找的是不是席梦思?然后你会见到各种床垫品牌的推荐……
如今的西蒙斯,转眼已成为中国股灾的背锅侠。但凡会个加减乘除的私募基金,都号称自己是“中国的西蒙斯”,正在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投资。经过去年一轮暴跌,他们有的被清盘,有的被证监会封了账户。唯一跟西蒙斯相似的,是捞到了一笔不菲的管理费。
第二名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学术指数:93
不务正业指数:93
相对于西蒙斯,富兰克林并不陌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知道——不仅知道,应该还同时知道好几位,比如:雷电之夜跑出去放风筝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写出了中学课文《哨子》的文学家富兰克林,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政治家富兰克林,等等等等。
然而有可能不知道的是,以上皆为同一人。
作为金融家,这个人还被印在了最大面额的美钞上: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充满诗意地评价道:
“他先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再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作为科学家,他发明了双焦眼镜,发明了蛙鞋,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如果没有他发明的避雷针,你们还能在知乎上装逼吗?
作为政治家,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被誉为“国父”。
作为教育家,他创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以他命名的富兰克林·马歇尔大学。
确实,这个富兰克林是一个成功的打印机,出版商,科学家,发明家,外交家,公民领袖,政治家和哲学家。太多头衔加身!他也是大陆会议的成员,并且,除了签署独立宣言,签署了美国宪法和巴黎条约,本杰明开始了第一次图书馆,医院,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在费城的城市,并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在美国启蒙运动为他的调查结果和有关电力建设理论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许多发明是避雷针,双光眼镜,富兰克林炉,一辆马车里程表。。。
然而这个一生开挂的家伙,墓志铭上却写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
难道忘不了小时候太穷,上不起学,不得不当了近十年印刷工学徒的经历吗……
我认为这个逼装得比西蒙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避雷针,都断了。
第一名西蒙 Herbert Simon
学术指数:95
不务正业指数:95
表面上看,西蒙斯(Simons)是西蒙(Simon)的复数形式。
然而跟西蒙斯相比,西蒙乱入过的领域才是真正的复数形式。
1975年,西蒙得到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图灵奖。这比较符合父亲对他的期待,毕竟他爹是德国的一名电气工程专家。然而作为美国的一名钢琴家,母亲总想用艺术气息熏陶他。在这样的合力作用下,西蒙考进了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后来执教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 并获得了美国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如果说硅基生物也有心理活动的话,那么图灵奖还可以理解。可他为什么又因为组织经济学研究,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一辈子都没闲着,他总共拿了九个博士学位: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1943年);
凯斯工学院科学博士(1963年);
耶鲁大学科学博士(1963年);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1963年);
瑞典伦德大学哲学博士(1968年);
麦吉尔大学法学博士(1970年);
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学经济学博士(1973年);
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1978年);
匹茨堡大学法学博士(1979年)……
然而他最大的成就,却来自没有学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在那里,西蒙创办了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建立起组织行为和管理科学两大学术领域的研究体系,证明了不搞人工智能的法学博士不是好心理学家。
这让我想到了 GEB 的作者——侯世达。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儿子,侯世达的身份是斯坦福大学数学学士、俄勒冈大学物理博士、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教授、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以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他在 GEB 中试图证明:哥德尔的数学、埃舍尔的版画、巴赫的钢琴曲……内核其实是相同的。凭借此书在逻辑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生物遗传、音乐、美术以及禅宗等方面的研究,他最终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
计算机科学里有一本奇书,它的作者是人工智能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人物;这本书的名字叫《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个人就是侯世达。
所以说啊,我亲爱的朋友们:一时的失意,或者专业的不对口,其实都算不上什么。牛人在哪儿都能发光,而屌丝干什么都是一样。
生命真美好,依然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文章作者:王不二,来源:知乎,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往期精彩回顾
本期编辑|雾里人
环球物理ID:huanqiuwuli& &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世界!
咨询电话:010- & 010-
投稿请联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名商大厦1101环球物理
参加物理集训营拨打咨询电话,短期高效提高物理!欢迎拨打咨询电话: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