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总是只注意内容,不注意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不是不适合写作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 知乎23640被浏览1025248分享邀请回答)+google scholar,国外学校就是学校图书馆+google scholar。然后文献管理软件推荐 Mendeley ()2. 写proposal. 就是把1里提到的成文,包括intro (含假设)、method和data analysis (预计要怎么分析数据)。如果这个写得好,那正式的文章会稍微省一点力。至于intro怎么写,请看答案最后的图3. 伦理委员会审批。不是所有学科都要,而且这个在中国尤其儿戏,约等于无,所以我见过违反研究伦理的研究。关于伦理委员会,见维基百科:4. 做预研究。对小样本(小样本有多小不同学科不同、不同研究主题也不同)收集数据,并按照之前的想法进行数据预分析。如果趋势和假设一致,继续进行正式研究。如果没趋势或者趋势和假设反了,或者重新找文献,看是不是有自己漏了的因素没考虑;或者改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方法)5. 正式研究,收集数据。在过程中或许也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数据分析6. 数据分析。先用proposal里设想的方法来分析,如果比较容易得出符合假设或者部分符合假设的结果,就可以开始写。如果没啥结果,就慢慢数据挖掘吧..试用各种各样方法来分析,有可能有新发现,也有可能没有7. 根据数据结果完善intro。如果之前写了proposal,这个时候就是完善。如果没写,就是重头开始写。一般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研究里用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这些变量本身),在此前有什么研究涉及到。题主在这一步,可能很多时候在导师手里接到项目也是从收集数据开始到这一步开始写。同时,去找拟投稿杂志的格式要求和文章来看,模仿格式、风格之余,按照格式要求来写。8. 按method、result、discussion、abstract的顺序完成文章。method和result是最好写的。result按照假设的结构来写;discussion以result为基础同时看着intro来写,但是和intro结构倒置,具体还是看答案最后的图。9. 初稿完成,然后做好起码改5次的准备。至于英语,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初稿的时候就想着把东西写出来,是完整的句子,前一句和后一句接得上就行了。初稿之后慢慢改吧..特别是第一次写  如果真的觉得很难开始,就先写method、result,然后再写intro,然后discussion.但是熟练之后不推荐这么做,一来其实有点不符合伦理,二来其实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可能会比按顺序写的稍差  然后就是真的回答怎么写的图..1.7K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64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0 个回答被折叠()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word同步练习3套(附答案),师说 同步练习 附答案,朝花夕拾练习题附答案,动名词练习题 附答案,阅读练习题附答案,谈语言,谈语言教案,谈语言阅读答案,胡乔木谈语言文字,谈语言的中心论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语文版八上《谈语言》word同步练习3套(附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小学作文讲座
什么是生动、实在的作文【第一讲】
  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写成文章。你每天都在说话
、都在听别人说话。如果说的话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听啊?同样地
,如果写出来的作文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看啊!说话要说得生动、
说得实在;作文也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什么是生动?字典里是这样说的——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就是生动。写出来
的字是死的,可是字里行间所描述的人物、事情、景物……却是活生生的,叫人
读起来受到感动、感到有味道,这样的作文就是生动的,别人就爱看。
  生动的作文是不是摆摆花架子、喊喊大口号、多用几个形容词就可以写成的
呢?不是,一定不是!这也和说话一样,如果你只是耍耍嘴皮子,一点不说心里
话,一点不说实在话,谁会受感动啊?那怎么办呢?把话说实在就是了。
  什么是实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实在就是真实,不虚假。写作文所说
的实在除了真实、不虚假之外,还有充实的意思。写一个人,只是说他真好啊、
他可好了、没有比他再好的了……你这样从早晨写到晚上,别人读了也会感到你
不实在,为什么?因为你写得不充实,他到底好在哪?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说明
他好?别人看不出来。这样的作文就是空洞的、干干巴巴的、不实在、不生动的
  好了,道理说了不少了,下面让我们看看两篇例文吧?哪一篇写得生动、实
在?哪一篇写得干瘪、空洞?你一定会分辨清楚的!
例文1:         童 年
  “童年”这个趣味横生的二字,有谁不向往它呢?随着风儿的流逝,童年已
悄悄过去,正当步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才匆匆意识到童年的可贵。
  春风刮醒了我记忆的童窗。曾记得刚要上学的前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望着
外面皎洁的月亮与星星。我像一名贪婪的小女孩在甜蜜的梦中,像要坐上宇宙飞
船飞入另一个空间,面对着快要离别了在家贪玩的孩子,快要离别那撒娇的性格
,我想着班级里美好的一切……我久久的不能入睡。
啊!多么美好的童年。
例文2:           弟弟数数
  一个夏季的晚上,天空晴朗,繁星闪烁,不时吹来的丝丝凉风,使人感到十
分凉快。人们都来到院子里乘凉,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坐在一旁的弟弟仰着头,睁大了眼睛望着天空,好象这样做,会把天空中的
一切,都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指点着,轻声地数者星星。弟弟
在幼儿园刚学数数。小红姐姐问弟弟:“小琦,你数数你的手指头和脚豆儿一共
有多少个?”弟弟听了,自信地用右手指着数左手:“一、二、三、四、五。”
接着又用左手指着右手数:“六、七、八、九、十。”然后,他低下头,一边用
手点着从凉鞋里露出来的脚豆儿,一边数着。在一旁看着的人,见他这副天真的
样子,都不禁偷偷地笑了起来。“十七、十八、十九。”弟弟数罢,理直气壮地
说:“一共十九个。”小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神情,专等着别人夸他。可人们听了
他的那经过认真数出的答案后,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捧腹大笑起来。
  弟弟莫名其妙地看着大家,看着看着,他委屈地哭着跑到妈妈那儿去了。看
到这情景,大家都不再笑了。小红姐姐抹去笑出的眼泪,朝弟弟说:“你再数数
!”弟弟撅起小嘴,扭过脸去,偎着妈妈。妈妈轻声对弟弟说:“你数错了,还
不许人家笑。你再数数看……”经妈妈这么一说,弟弟又仔细地数了起来。像第
一次那样认真,不,比那还要专心。刚才的事情他都忘了,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什
么似的。他数着,数着,有时还轻轻的抽泣一下。就这样,弟弟又数了一遍,结
果是二十。他不信,又数了一遍,还是二十。他轻声地说:“是二十,不是十九
。”大家听了都说对。有人还鼓励弟弟说:“不错,在幼儿园没白学!”
  听了这话,弟弟脸上的泪水还没擦干,就咧嘴笑了。这时,满天的星星调皮
地一闪一闪的,好象也为弟弟数对了数而感到高兴。
1、这两篇例文那一篇生动、实在?那一篇干瘪、空洞?为什么?&
2、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3、两篇例文还有哪些优点、毛病?&
——————————————————
  你哭过吗?你看过别人哭过吗?你(或者别人)为什么哭?是怎样哭的?哭
之后又怎样了?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回答上面的问题,500字左右,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写完上面要求的作文之后,把题目里的“哭”改成“笑”,再在心里“写”
一篇作文(不写在纸上,只是动脑想)
想作文与说作文【小学生作文指导第二讲】
  我们常说“写作文”,怎么又冒出来“想作文”、“说作文”呢?
  在上一讲里我们说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那么,你要说
的话又来自哪里呢?来自你的小脑袋,来自你脑袋里的思想——“言为心声”嘛
!想好了,才能说好、才能写好。如果头脑里是一团乱麻,说出来就会语无伦次
,写出来当然就更糟糕了。我们听过“打腹稿”这句话吧,打腹稿,就是想作文
;大诗人李白醉酒之后能写出好的诗篇,因为他喝酒之后,情绪高涨、思想活跃
,所以写出来的诗才生动、深刻。“想作文”,不但不奇怪,还很重要呢!所以
,你千万不要忘记:在写作文之前,还应当有一个“想作文”的过程,在“想作
文”和“写作文”之间最好还要有一个“说作文”的过程(如果身边没有人听,
这个过程也可以绕过去)。
想作文是写作文的基础,说作文是写作文的演练,也是想作文的检验。下面,就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第一讲的作业吧?在写作文之前,你想作文了吗?是怎
  让我们用一个比方来做一个小结吧——
有个孩子走路时跌跌撞撞,总是摔跤。人们觉得奇怪,走近一看,原来他的鞋带
没有系好,长长地拖在地上,没走几步便踩着鞋带了,当然容易摔跤。别人帮他
系好鞋带,孩子欢快地跑开了……这个比方能不能使你加深对上面所讲的道理的
理解呢?你还有什么别的比方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写作文都要想的,即使是那些拿起笔来就写的同学,他也
要想,只不过是他边写边想罢了。关键问题是:有的人想得好,有的人想得不好
;有的人会想,有的人不会想。
  那么,怎样来想作文呢?想作文,一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
  想题目—想内容—想结构—想技巧—想语言。
1、想题目:如果是自己习作,要想从生活中选出一个什么题目来写(这个问题以
后我们另讲,今天不练习);如果是别人出题,就要想如何扣题,如何不跑题。
它解决的是“帽子”的问题,一定不要张冠李戴。
2、想内容:就是想“写什么”?主要是什么立意?用什么材料?它是想作文的主
要步骤,解决的是“灵魂”的问题。
3、想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这一步骤可以写成提纲,它解决的
是“骨架”的问题。
4、想技巧:用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等。它解决的是“化妆”
的问题,怎样锦上添花,让文章更美。
5、想语言:用什么语言来实现上面所想的各点,它解决的是“肌肉”的问题。在
各个步骤中,它是唯一允许边写边想的步骤。
  这些步骤的内容是不是很难一时掌握?是的。今天不要求大家具体掌握这些
内容,在今天的练习和作业中,做到先想后写就可以了,当然要尽力想好、写好
,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有一个很强的意识:写作文之前一
定要想作文,有条件再把所想的说给别人听,“磨刀不误砍柴功”,久而久之,
养成习惯,你的作文就上路了!
例文1 那盆牵牛花(节选)&
  爸爸放了一盆牵牛花在我靠窗户的书桌上,本意是想遮掩那扇窗户造成的缺
陷,并没有想这小玩艺会给我带来什么。&
  牵牛花长得特别快,没几个星期,花蔓就已爬满了窗棂。有一天,它的枝蔓
竟伸出了窗户,长到阳台上了。我不知怎么生出了莫名其妙的恼怒,一下把外面
的一条最长的蔓给拉了下来。看看那下垂的蔓,我不禁感到自己是多么强大。&
  没几天,那条蔓黄了,最后枯萎了。当时幸灾乐祸的我并未曾想到后来的一
  一条新的枝蔓又迅速地伸展,钻到了窗户外,并且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阳台
外开出了三四朵鲜艳的花,看不到一丝失败的痕迹。&
  我输了。我对这弱小纤细的植物肃然起敬。并不是因为它艳丽的花朵,而是
因为它弱不禁风的身体里坚强执著的灵魂。坚忍不拔地追求既定的目标毫不退缩
,也许这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1、从“想作文”的角度分析,这篇例文好在哪里?设想你是这篇例文作者,你该
怎样“想”这篇作文?&
2、看了动画片《宝莲灯》,你有什么感想?如果要写它的观后感,你写的题目、
内容是什么?用什么结构?
作文的“本”与“源”【小学生作文讲座第三讲】
  你看过妈妈做饭吧,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 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
?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丰富多彩的
词汇、有生动充实的素材…… 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当然,作
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
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了!(想一想,什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那么什么是作文的“本”、作文的“源”呢?
  作文的“本”就是语文基本功——常用字、丰富的词汇、语法、句读、修辞
  作文的“源”就是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
  作文的“本”、作文的“源”都写在两本“书”里,一本是有字的书——语
文课本、课外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本书开始电子化,电视、电脑,也
可以看作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
所以,我们要写好作文,一定要“读”好这两本书。首先要好好上语文课,适当
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包括看电视、VCD等),掌握好语文基本功、扩大知识面。还
要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由浅入深地思考一些社会和自然的问题。学习作文
,一定要和读这两本书紧密结合。这样你的作文就有了丰富的语言、有了生动的
素材,你的眼界就会放宽,思路就会开阔,“想作文”、“说作文”、“写作文
”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会写出生动、实在的好文章来。
  开头这三讲,就是我们作文辅导的前言、总纲。打个比方说吧:你要出发去
一个地方,在没迈步走之前,应当知道目的地在哪,不知道目的地就是盲目的走
。同样,不知道这三讲讲的事情,就是盲目地学习作文,能有好的效果吗?
  一定要记住:作文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一定要记住:写作文之前要想作文、说作文;
  一定要记住:读好两本书——有字的书和无字的书。
  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荀子,在他的《劝学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积土
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意思是说: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
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让我们记住荀子的
话,日积月累,努力学习,你的作文本、习作本里也会“兴风雨、生蛟龙”的!
————————————————
例文1:      难忘啊,哺育我成长的外公
                       陈 滨
  我的童年,是在外公家渡过的。那时父母工作很忙,无暇照顾年幼的我,便
把我送到了外公家。我在外公家住了四年,也正是在这四年中,外公的哺育成了
我记忆长河中永远奔腾的浪花。
  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我四岁来到外公家,从我五岁起,外公便教我认字、算题。记得那是我刚开
始学认字的时候,外公用毛笔将字写在纸上,然后用绳子串起来挂在墙上,一页
一页地教我读。
  “滨滨,今天外公教你识字,好不好呀?”
  “太好了!我也想像您一样能念故事。”
  于是开始了第一课。“人”,外公教我。“银”,我一本正经地模仿。“不
对,是‘人’。”“银”,我又念了一遍。“不对,舌头应该向上翘:‘人——
’”“人——”我终于读对了,心里甜滋滋地;我看到外公的脸上也露出了慈祥
的笑容……
  外公就是这样不厌其烦地把我领进了认字的大门。在外公的教育下,我可以
写字了、念故事了。后来,我又跟着外公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
  外公不仅教我认字算题,他还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在一次玩耍中,我不小心把外公心爱的瓷砚打破了,而那时外公恰好不在家
。我被吓呆了:听外公讲,这只瓷砚是外公的爷爷给他的,外公知道我把它打破
了,会很生气很生气的,怎么办呢?过了一会儿,不知是一种什么力量驱使我用
颤抖的小手把碎片捧到了垃圾桶里。外公回来时,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到外公身
上,而是站在原地不敢抬头。外公见了,感到奇怪,于是就来问我。经过他再三
地询问,我哭着说了实话。我原本以为外公会狠狠地打我一顿,可是出乎意料,
外公摸着我的头,擦去我的眼泪,笑着对我说:“很好,做错了事就要敢于承认
,外公不会怪你的。”就这样,外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诚实和正直的种子
  我要上小学了,爸爸开车接我回家。那天下着小雨,一阵阵凉风吹动着外公
家门口的小柳树,小柳树使劲晃动着身子,好象也在说着“不”,水滴顺着小柳
树的枝叶落到地上,它好象也在哭。车要开了,我使劲摇开车窗的玻璃,含着眼
泪向外大声喊着:“外公,再见——”外公冒着雨一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口,微风
吹拂着他那慈祥的面庞,他慢慢地举起曾给我穿衣洗脸、教我写字读书、领着我
迈向人生里程的手,挥动着、挥动着……
  今天,我已经是一个十六岁的青年人了,可是我永远忘不了哺育我成长的慈
祥的外公,永远忘不了他对我的恩情,永远,永远……
  这篇文章的语言好不好?好在哪里?内容实在不实在?为什么?
  如果你是本文的作者,你怎样向读者介绍写这篇作文与学语文、观察生 活的
1、阅读《作文辅导》的前三讲,做一次小的复习。
2、观察一个人(或者回忆一个人)的几件事情,参考例文1写一篇作文。写之前
一定要好好构思,最好写出个提纲来。
你看过妈妈做饭吧,做饭要有米、有水、有菜……,没有这些怎么能做好饭呢?
正如俗话所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作文和做饭一样,也要有丰富多彩的词
汇、有生动充实的素材……。没有语言、没有素材,是写不好作文的。当然,作
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注意学习语言、不注意积累素材,脑子里空空
的,技法学得再多,作文也写不生动、写不实在,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了!(想一想,什么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那么什么是作文的“本”、作文的“源”呢?
  作文的“本”就是语文基本功——常用字、丰富的词汇、语法、句读、修辞
  作文的“源”就是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等。
  作文的“本”、作文的“源”都写在两本“书”里,一本是有字的书——语
文课本、课外读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本书开始电子化,电视、电脑,也
可以看作有字的书。另一本是无字的书——大自然和人类的生活。
文要扣题【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四讲】
 例1:有这样一个作文题,题目首先介绍了一名叫张海山的同学的故事,然后说
:“在你周围也会有张海山那样既有长处、也有缺点的同学,请你以《我最了解
他(她)》为题,把他(她)写出来。”要求:1、要适当穿插一些抒情和议论。
2、不少于400字。
  由于审题不周密,可能出现的跑题情况:严重跑题——写父母、老师;基本
跑题——只写优点,未写缺点;一般跑题——没写出“了解”(与我的关系);
“马大哈”式的跑题——没有抒情和议论、用第三人称写。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拿到文题之后,首先要有一个意识——一定不要跑题。
包括文体、范围、人称、引伸意义、关联因素、字数、特殊要求等,都要紧密扣
  扣题,首先要分析题目规定了什么、没规定什么,规定的,你一定要“遵命
”;没规定的,就给了你一个自由“创造”的天地,一定要利用好。
  在生活中,你干过“遵命”的事情吧!比如妈妈让你去买菜,她在下达买菜
这个“命令”时,可能有一些规定,如时间(快去快回等)、地点(到附近市场
)、内容(买芹菜)、数量(2斤)……甚至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买新鲜
的”。但是,除了规定的以外,都是没规定的,这就要看你的本事了。你怎样才
能买好菜,让妈妈给你打一个高分呢?比如妈妈让你去市场快点买回菜来(妈妈
正在淘米做饭,很快就要做菜了)。这个命令主要规定了时间,其他没规定。当
你跑着买回来妈妈爱吃的新鲜的韭菜、数量不多不少、花钱也不多,妈妈一定会
夸奖你的!妈妈规定的你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出色——跑着回来的);妈妈没规
定的你做的也很好(买了妈妈爱吃的菜),怎能不得“高分”呢?
  作文扣题就要像这个例子一样:
  题目规定先搞清,不规定处再弄明:人时地事因经果,
  理物季候和环境。规定之处必满足,规定之外任你行。
  以下一些文题,规定了什么?为了使作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你准备在题
目规定之外写些什么?
《这次失败给我的启示》、《失败给我的启示》、《我的一次失败》、《吃一堑
,长一智》;《一件小事》、《一件新鲜事》、《同年趣事》、《校园新曲》;
《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路标》;
  “现今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
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前面只是讲了审题构思,要是让你自拟文题,构思时应当注意什么?
  让我们首先读一篇例文:
例文:          一 片 落 叶
               何 峥
  秋风飒飒,秋叶悬挂在树枝上索索发抖,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就在这时
,一阵更大的风刮过来,有几片叶子支持不住了,在树上挣扎了几下,便颤微微
地从空中飘落到地上,躺在那儿不动了。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
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 住了。
  正当我出神地望着这些落叶的时候,爸爸从后面走了上来。也许是见我盯着
落叶,便说:“你看,这些叶子大多数是背面朝着天的。”我不由地再一次把目
光移向落叶。果然,绝大多数的落叶都是面朝地,背朝着天,成为一个小小的拱
形。这个有趣的现象吸引了我,继续往前走去,发现不论哪儿都是这样,而我以
前却未曾注意到这个问题。
  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却不急于回答,反而问我:“你们学校初一已经
上过植物课了吧。叶的结构难道没有讲过吗?”我点点头表示已经学过。爸爸又说
:“难怪你的《植物》学得那么差。”说着,他指着一片落叶比划道:“树叶的
面与背的构造是不同的。叶面表皮下的细胞结构紧,而叶背的细胞排列得比较疏
松。这两种结构不同的细胞层,形成了树叶‘背’、‘面’不同的比重,在树叶
飘落的时候,自然是结构紧而重的一面先落地了。”听了这段话,我才想起老师
上课时讲的栅栏细胞与海绵细胞,我越发佩服我的爸爸了。我问他:“你怎么会
知道这些的呢?”他笑了笑说:“谁像你只看见树叶掉下来,却不看它掉下来之后
的样子呢!”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爸爸说得不错,我是应该进一步探究现象所蕴含的道理了。
  这篇例文的文题起得就很好。针对文章的内容,还可以起出别的文题,比如
:《我和爸爸在一起》(不新颖、内容反映不明朗)、《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不生动、缺少文采)、《一件小事》(空泛、“题”“文”扣得不严)……而
《一片落叶》既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显得生动、新颖、有文采,醒目而不
俗,能够吸引读者往下读。
  题目拟定一要贴切,恰如其分,做到“题不跑文”;二要简洁概括;三要通
俗易懂;四要清新不俗;五要富有吸引力,令人难忘。
  要做到这些,开始要在想作文的时候,练习一篇文章多拟几个题目,从中选
择一个最好的。
  你上一次作文的题目是什么?题目起得好不好?再想出两个别的题目,从中
选出一个最好的。
  有这么一件事:由于“我”的过失,使姥爷心爱的一只白文鸟飞走了,但“
我”却不敢承认自己是“肇事者”,情急之下把责任推给年幼的弟弟,弟弟却为
了“我”不愿将实情说出。结果是“我”痛感到自己的自私和渺小,流下了伤心
、懊悔而真诚的泪水。首先你根据上述情节,想出一篇作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给
它起出3个题目,从中选一个最好的。
作文写什么?【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四讲】
题目想好之后,就该想“写什么”了,也就是构思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和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材料。打比方说,
就是:文章的“灵魂”和文章的“身体”;“讲道理”和“举例子”。用作文的
术语来说,就是立意和选材。关于立意和选材,在语文第二册上还要集中学习,
今天我们只是从构思的角度初步地讨论。
  怎样才能构思好文章的内容呢?
  一些同学的作文犯有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毛病。中心不明确、重点不
突出,就是“不透”,看这样的作文,好比雾里看花,云山雾罩,叫人看不透,
不知道你到底要写什么。有的同学的作文中心意思很明确,比如“做人要刚强”
,可是事情没想透,“例子”说得不清楚、不实在;有的同学的作文事情写得很
具体,但是中心意思不明朗——这都是“不透”。至于事情说得乱七八糟、意思
稀里糊涂,那就更是“不透”了。
  下面是一篇语言功底很好、构思很有创见的好作文,老师给它评了85分,你
来想一想:这篇作文为什么没有得到90分以上的更高的分数呢?
  哭,是人感情的一种表现,是因痛苦或感情激动而流泪。这是人的正常现象
。有什么事压郁在心里就该哭出来,这样不但心里痛快,而且对身体也好。
  人和人哭时的样子大不相同。孩子哭是“嚎啕大哭”;大家闺秀该是“幽咽
”;而大男子的泪是眼里挣出来的;还有些人“哭跟笑似的”。这些人万万做不
得“孝子”,不然别人起了误会可就麻烦了。
  由于我不太好意思细致观察别人哭,所以在这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表妹
哭的前后。
  表妹是个哭泣包,所以她哭的机会多。耳濡目染,渐渐我便摸清了她哭的风
格和前奏,举个例子吧,这事儿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不过至今我还记忆犹新。那
是在奶奶家,大人都出去了,就剩我和她在家,她想得到家长的夸奖。所以,她
把屋子收拾得很利索。待大人们一到家,表妹美滋滋地坐在屋里等着看他们惊喜
的表情。而我,则一个箭步冲上去,放机关枪般的向大人们说我在家多么卖力地
收拾屋子,把表妹听呆了,她赶忙上去分辨但事已经迟了。大人们已将赞许的目
光投在我身上,当我回头去得意的看妹妹时,骤然发现她的脸色变了,嘴噘的比
那拱桥还高。我暗叫不妙想去哄她可是来不及了。她干咳两声,带着哭腔大叫:
“爸爸——”接着大哭起来。哭喊之余,还用两只喷着火的眼睛瞪着我。大人们
倾刻全明白了,开始围攻我。在我报头挨训的同时,我听到了妹妹得意的笑声。
  题目规定越少的作文,越不容易写透,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常常采取“大题
化小”的方法,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小学生活的回忆》,虽然规定了时间范围,但是跨度大,容纳的事情多,
不容易写透,一位同学在写这篇作文时,做了这样的处理,他在开头写道:
  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塞满了记忆的长河,但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第一次戴上
红领巾的那件事情……
  这位同学巧妙地把大题化小,把《小学生活的回忆》转化成了《我第一次戴
红领巾的故事》,就好写多了,而且还不跑题。如果在文章中围绕一个中心,再
略写一两件与第一次戴红领巾类似的事情,这篇作文就可能写得成功。这个例子
告诉我们,有些大题可以化小,这样就避免了自己累得够呛,写起来罗里罗唆、
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毛病。
  反过来,有些小题(如《一次纠纷》、《黑板报前》等),在构思时,要力
求以小见大,让小事折射出深刻的立意来。想得不深,也写不出优秀的作文来。
要想作文写得深刻,就要像第四讲讲的那样,拿到题目后,好好思考“引申”和
“关联”,千万不要浅尝辄止,动笔就写。当然,这根本上取决于你平日读“有
字书”和“无字书”深不深了。
《路在脚下》这个“大题”你如何“小做”?
《一道难题》这个“小题”你如何“大做”?
例3:《我的好朋友》这个作文,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写过好多次了,如果再
写,很容易写得老生常谈、人云亦云,跳不出写同学这个圈子,连自己也不愿意
多看几眼。可是有的同学仍然把它写得很生动、很实在。他们放开思路,避开了
大家常写的内容。比如:从“人”到“物”,写书是自己的好朋友、自行车是自
己的好朋友、小台灯是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反映中学生活的枯燥、紧张,写
家里的一个小动物是自己的好朋友,伴着自己去做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习题;写“
人”,把年龄范围放宽,写一个忘年交的老爷爷、写一个小弟弟;还有把爸爸写
成自己的好朋友,去反映新时代的父子关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思考写什么的时候,在“透”和“深”的基础上,要
力争“新颖”二字,新颖才有创见、才体现出认真构思来,写出的作文才不落俗
套、生动感人。
  自命题作文的题目要新颖。同样是写爸爸,题为“我的爸爸”就不新颖,而
“我的新朋友”就新颖独特;“雷锋精神鼓舞着我”不如“心中的灯”……
  立意要新颖。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猪八戒照镜子,当猪八戒从镜子里看到自
己丑陋的面貌后,很生气,他把镜子砸成了碎片,可是每一个镜子碎片所照出来
的猪八戒仍然是那样的丑陋。写这个寓言的读后感,从猪八戒这个角度去构思,
立意为“正确对待自己”等等就不够新颖;而从镜子的角度去构思,歌颂那些坚
持原则、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自己的人,立意就比较新颖。(注意有的作文题目
已经规定了立意,比如《我爱祖国》,你就只能“遵命”了。)
  选材要新颖。写《路》这个题目,有的农村学生选择了一个乡邮员的材料,
歌颂他为了乡亲们所走的长长的艰苦的路,就十分新颖;《试卷发下来之后》,
把材料构思成“只差1分就及格的试卷”,写起来一定新颖生动。总之我们要记住
  作文的内容要有创见,“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写“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的读后感,怎样才能写得新颖、深刻?&
第六讲:作文要有条理
确立了好的中心、选择了好的材料,是不是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呢?——那可不
一定。有一个人,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这是中心),买了名牌的衣帽鞋袜
和装饰品(这是材料),可是,他把衬衣穿到毛衣的外面,鞋穿反了,帽子带歪
了,把胸章别到了裤兜外……结果别人看他不仅不漂亮,反而感到他很可笑。为
什么?因为他把穿着打扮的顺序搞乱了,一点条理也没有。写作文也是一样,也
要讲究顺序、条理,应当让人读起来清楚、明白,感到脉络分明、言之有序。所
以,在构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给文章安排一个好骨架(结构)。让我们先来
读一篇例文吧!
       &&&&&&
  你也许知道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吧! 它就座落在我的家乡——灌县的
小镇上,我的许多童年趣事就发生在这里。
  每次回到家乡,一走下汽车,那浓烈的汽油味便随即消逝在清新的空气中。
这里虽没有大城市繁华的街市和灯火辉煌的夜景,却有幽静迷人的田园风光,有
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间小路;虽没有鲜花盛开的圆型街心花园,却有曲折的山路
,有随风摇动的苍翠的松林……
  这里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寸土地都埋藏着我童年的趣事:春天,田边开满了
白色的野茶花,我和小伙伴们便拿着剪子,剪下一束束的茶花,把自己心爱的小
花瓶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夏天,我们女孩子儿们虽不敢像男孩子那样,在浪中嬉
闹,却也能光着脚丫,手提小篮儿,在沙滩上寻觅好看的石子和贝壳。这样,我
们又能在男孩子面前炫耀一番了;秋天,这里会举办盛大的清明会,人们都以各
种方式寄托对死者的哀思,艺人们舞着龙灯,耍着猴戏,在路边招揽游人。这时
,也是小孩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时候便可向家里人要上点钱,到路边买上一
碗碗辣豆花和玉米面饼什么的,或是跟随着父母去看热闹了;冬天,春节到来,
各家各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都杀鸡宰鹅,摆上丰盛的酒菜。小孩儿们却
并不被令人眼花缭乱的佳肴所吸引,偏对地上厚厚的积雪着了迷,顾不上大人们
端着饭碗又追又喊,只管在一边堆雪人儿,打雪仗。
  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夏日到房后的小河边去钓鱼。尽管钓鱼好像不是女
孩子干的事,可看着哥哥钓,心里也怪痒痒的。于是,我便乘他那股高兴劲,央
求起来。不想哥哥竟真的把那从不肯放下的鱼杆递给了我。接着,他把拖鞋放在
靠近水边的阶梯上,在河边玩起水来。看着哥哥走远,我立即坐下来,急忙拿出
放在罐头盆里的蚯蚓,笨手笨脚地套在鱼钩上。线放在河里后,我坐在那儿,想
到鱼被我钓起时,哥哥和小伙伴们一定会惊呆的情景,心里又欢喜又紧张。嗨,
我今天可得争口气! 手握鱼杆等了好久,却不见鹅毛浮子往下沉,我不由得四下
张望……忽然,我只觉得手一沉,不由得失声叫嚷起来:“哥,快来呀!钓上了!
钓上了!”哥哥光着脚从远处跑过来,我慌忙提起鱼杆,是一个蓝色的东西。仔细
一看,原来是只拖鞋。我气极了,没想到第一次钓鱼就在大伙儿面前出丑。于是
想把它重新抛到河里,哥哥大声叫起来:“别丢!那是我的鞋!”幸亏我手快,把
鱼杆收了回来,“你可真有本事啊,没钓着鱼,倒是钓了只鞋。”哥哥一边取下
拖鞋,一边说,我真是哭笑不得。当伙伴们分发战利品时,我不免有些眼馋。哥
哥向我空空的鱼篓里“支援”了两条,紧接着伙伴们都纷纷把自己的鱼,装进了
我的鱼篓。我看了看伙伴们被太阳晒得发红的脸,犹豫地说:“我可是一条也没
钓着呀。”“你不是钓了只拖鞋吗? ”机灵的“瘦猴”说:“要不是你给钓起来
,你哥回家准挨骂! ”……至今仍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我第一次钓鱼得来的战利
品——一只拖鞋。
  现在,虽然我远离家乡,但我的心却时常伴随着她。因为我早已把我的心,
连同童年的趣事深深地埋在了故乡的泥土中。
1、 这篇作文的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 这篇作文的整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 琢磨一下,如果把原文的顺序改成1—4—3—2—5段排列,有什么不好?
  这篇例文的结构是很有条理的,好的文章都应当有一个好的结构。有的按照
时间顺序写,有的按照空间顺序写,有的按照逻辑顺序(比如由浅到深、由一般
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等)写,有的按照事物的发生、发展顺序写。看一看语文
课本第一册129页的例文,看一看所有好的作文,哪一篇是杂乱无章、结构混乱的
呢?没有吧!
怎样才能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呢?今天我们只重点练习3个要点,更多的方法,随着
同学们作文水平的提高会逐渐掌握的,大家不要太着急。
  第一点:要想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就要首先练习安排好段落的顺序。
  下面的两段描写都有毛病,找出毛病改写,使其“康复”。
1、 他(肖像描写)
  他,高高的个头,一双眼睛整天笑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和“吹了风”没有
两样。它的脚上,经常穿着时髦的旅游鞋,走路像水上漂。方面大耳,一脸福相。他
最爱穿西装,打红领带,很有气派。
2、担水(场面描写)
星期五下午,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劳动。主要任务是担水,解决学校断水的问题。因
为学校水管坏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同学肩挑手提直向学校食堂奔去,女同学们身体
较弱却也不甘落后,提的题,抬的抬。劳动场面是热闹的。那桶子的磕碰声,说话声
,就像一曲动听的歌。担水的路上像刚下过小雨似的湿漉漉的。池塘边,又是一番
景象,班主任老师帮同学们打水,同学你帮我,我帮你,看来还是一个生龙活虎、相
互帮助的场面。
  第二点:要练习在作文构思阶段写出写作提纲,然后再作文。
  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
结构全文了。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是编写提纲。就像盖房子
之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
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所以说,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就是清理思路、安
排材料,组织结构的过程。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
文章每一部分的要点。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在写
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还可进一步修改。
  编写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由于文体的不同,提纲的写法也应有所区别。如
:记叙文可以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以按
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起架子,并体现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文
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
  第三点:是一个具体的结构技巧,叫“春夏秋冬顺序法”。本讲例文《童年
趣事》就采用了这个技巧,作者先概括记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趣事,然后详
细叙述夏天的一个故事,使得文章有面有点,点面结合,有略有详,详略结合,
全面而又深刻地记叙了整个童年阶段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很好地表达了中心意思
。这个方法,适用于记叙在时间上跨度大、空间上范围广的事情,和上一讲介绍
的“大题小做”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使文章写得透,又写得全,再加上好的语言
,文章就可能写得生动、实在。
1、模仿《童年趣事》,结构上采用“春夏秋冬循序法”,写一篇回忆小学生活的
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先构思,再写提纲,最后成文。
2、仔细阅读第4讲到第6讲的讲义,做一个阶段复习。
1、你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笑话,或者讲一讲你的生活插曲(早晨怎么
穿衣服、昨天做了什么梦等等),要讲得随便一些,有条理、生动,最好把大家
2、听几首唐诗,欣赏屏幕上的画面、背景音乐,想诗的意境。&
第七讲:怎样详写和略写
一些写得不生动的作文,除了内容、语言的毛病之外,还常常有结构上平铺直叙
、废话连篇、而关键的地方又写得不透等毛病,这些作文的作者还没有掌握好“
详写、略写和不写”的基本功。在这一讲里,我们就来练习怎样处理好“详写、
略写和不写”的关系,使文章写得浓淡相宜、疏密有致,生动、实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幅照片,初步体会一下“浓淡相宜、疏密有致”这几个字
  文章写得有疏有密,疏密相间,不仅能使主题突出,中心分明,而且还能使
文章虚实相生,浓淡相宜,波澜起伏,错落有致,达到匀称和谐的境界。
  那么,详略安排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一、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比如
“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
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二、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
些材料的主次。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就是主要的材料,要详写;同表
现文章的中心意思有一般关系的材料,就是次要的材料,要略写。比如《枣核》
一文的中心是表达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作者同窗住宅中的种种景物,最能表现
文章的中心意思,就详写;而作者从动身访美到与同窗见面,同表现文章的中心
意思有一般关系,就略写。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就要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
表现文章的中心。
  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惟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
。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
  三、文章的内容:以写群体为主要内容的作文,比如“我们的班级”、“我
的好朋友”,不可能把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出来,也不能只写群体中的一两个
人。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
略写一二(如:“在我们班,象&&&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使点面结
合,相得益彰。如果只有详写没有略写,就缺少了群体的普遍性;如果只有略写
没有详写,又缺少了群体的典型性。
  四、文章的体裁: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但是,
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柳宗元的
《捕蛇者说》,通篇详写捕蛇者的悲惨控诉,篇末用凝练的语言加以议论,就鲜
明地表现了控诉“苛政猛于虎”的主题。
* 例文 * 记一次乒乓球赛&
  我和姐姐在一个学校读书,课余常在一起打乒乓球,是一对有名的小球迷。
上星期体育老师宣布:国庆节前要举行一次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日子过得真快,乒乓球赛开始了。在预赛中,我和姐姐都战胜了对方。最后
决赛的一场,恰恰是我和姐姐争夺冠军。
  决赛那天,礼堂正中放着一张绿色的球台,周围坐满了人。窗户外边也挤满
了小脑袋,大家都在不住的议论。有的说:“姐姐的把握大一些。”有的说:“
不一定,妹妹打的才棒呢。”体育老师在场内忙碌着,来参观的老师也帮着维持
秩序。我看到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突突地跳得厉害。
  体育老师叫我们进场,全场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更加发慌了。试球
的时候,我只看见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只知道网子那边是姐姐,至
于她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紧张,我都没有注意。才试了几个球,我的手心里全是汗
  决赛正式开始了。前两局我和姐姐各胜一局。第三局先由我发球。我发一个
正手球,发一个反手球,接着连发两个长球,又发一个短球,总之不叫姐姐摸着
我的规律。碰上姐姐打了稍高的球,我就用力扣杀。姐姐也毫不示弱,连连攻我
的反手,还打出旋转球来使我接不准。两个人不分上下,比分紧紧咬住,5平,6
平,7平……还好,是我领先了一分,交换了场地。老师和同学为我们鼓掌,有的
还喊:“小球迷,加油啊!”
  最后的战斗更加激烈了。我每一板都打得很小心,也不放弃攻球的机会。有
时姐姐打过来的球又快又硬,我都把它挡回去了。当我以20比19领先一个球的时
候,姐姐大概是急着要追成20平,猛然抽了一板。我正担心对付不了,球却弹着
网子,出界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们的决赛结束了。&
  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的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但由于作者
善于剪裁、布局,该密时细笔描绘,该疏时粗线勾勒,文章写得疏密相间,错落
有致,精彩纷呈,扣人心弦。一是略写预赛、详写决赛;二是写决赛也不一一铺
陈,局局铺叙,前两局粗做介绍,第三局细密描述;三是,第三局也不每球必写
,前20个球是概写,最后一个球是细描。如果本文不是如此处理疏密详略,而是
平均使用笔墨,预赛、决赛、每一局、每一球都写道,那就势必长而单调,多而
无味,不成其文,更不用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了。&
  一篇文章有详写、略写和不写的要求,一段话往往也有这方面的要求。让我
们看一看下面的一段话:(同学们想一想:一段话不就是一篇小短文吗?)&
  “噼啦啪啦,噼啦啪啦”,一挂鞭响过后,全家围坐在桌前准备吃饭。这时,大
姨提议出节目,大家一致同意。不用说,首先出节目的肯定是小文带领的“幼儿帮
”,他们手拉手又唱又跳,真惹人喜爱。然后登台的是我们“青年派”,在龙歌的率
领下我们挑起了充满青春朝气的迪斯科。“成人组”也不甘落后,合唱了一曲《合
家欢乐》。压轴的是姥姥姥爷的“秧歌舞”。自录的秧歌舞曲一放,两位老人在饭
厅里就扭起来了。姥爷手中拿着红扇子,不停地左右晃动,扇面上的小金纸闪着光,
映着我们一家人的笑;姥姥扭的更起劲,他手中的红绸带似两只红蝴蝶在她身边上
下飞舞。在热烈的掌声中,两位老人获得了这次节目比赛的“一等奖”。&
  这段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内容是什么?哪个层次是 详写?哪些
是略写?把详写的地方也略写有什么不好?只保留详写的内容,把略写的内容都去
掉好不好?再想一想,这段话可能去掉了哪些“不写”的内容?
* 写作训练 *&
1、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弧里填写一段详写的文字。&
  学校运动会开幕了。你瞧,赛场上运动员个个英姿飒爽:跳高运动员像海燕一
样轻盈地掠过横杆,铅球运动员用尽全身力气把铅球掷向最远……。赛场外,加油
声、喝彩声、鼓掌声连成一片。你看,( )同学们欢呼雀跃。学校运动会开得十
分精彩激烈。&
2、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弧里填写一段略写的文字。&
  上课的铃声响了,这堂课是自习课,同学们都在安静地学习。只听“哗”的一
声,有一位同学吐了,吐得满地都是。教室里乱了起来,( )就在这时,同学A走了
过来,他个子不高,白皙的脸上带着一副眼镜,长得干干净净的,他的学习成绩在全
班是数一数二的。只见他拿着扫帚和撮子,一点一点地把那位同学吐出来的都扫到
撮子里,他并没有说一声“臭”,他扫的是那么认真那么干净。看见他这样做,(
)。教室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3、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恰当地选择下面十个材料。选中的材料,在括号里注上
“详” 或“略”字样,不选的材料,在括号里画上&,并口头说明所以这样取舍
中心思想:通过王可学习英语的几件事,表现他谦虚好学的精神。&
① 早晨,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校园美丽而幽静。( )&
② 王可背着书包上学校,进了教室后,他立刻洒水扫地,累得满头大汗。( )
③ 早自习时,王可向学习委员吴健请教几个英语单词的读音,他学得非常认真
④ 同桌陈正嘲笑王可英语发音不准,干学不会,拙嘴笨腮。( )&
⑤ 王可放学回家,一路上请同学帮助他矫正英语发音的错误,甚至还向英语成
绩比他差的同学求教。( )&
⑥ 马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陈正骑着自行车从大家身旁掠过,并和大家
开玩笑,说他要飞到家,好去看电影。( )&
⑦ 上英语课,老师让陈正读课文,陈正读不上来,受到老师的批评。课后,王
可热情地帮助陈正读英语课文。( )&
⑧ 陈正不认真学习,认为学习太枯燥,王可找他谈话,耐心地说服他,帮助他
⑨ 期末考试,王可英语的笔试成绩居全班第一,口试成绩也很优异,可是他还
是请求一位口语比他好的同学帮助他继续练习口语。( )&
⑩ 一天,王可的嗓子疼痛,全身发烧,只好在家休息。他躺在床上预习英语遇
到困难,正好吴健来看望他,他立刻向吴健请教,请吴健的帮助下,他还纠正了
两处翻译错误,心里很愉快。吴健走后,他又读了一会儿,方才罢休。( )&
4、(作业)下面一篇作文的主要毛病是主次错位,此外还有编造漏洞、用词不当
等毛病。请你首先把毛病找出来,然后把它改写成一篇详略得当的文章(不得改
变原文的标题、中心意思和主要情节)。&
           暴雨中的身影&
  七月的一天下午,天空还是那样瓦蓝,太阳像一盆火,靠得大地直冒烟。忽
然,天色暗了下来,树枝儿停止了摆动,天气变得格外闷热,使人喘不过起来。
一会儿,又刮起了狂风,把地上的灰尘刮得到处乱飞,大树在风中猛烈的摇晃。&
  抬头看天空,只见浓浓的乌云像排山倒海的浪涛,汹涌着。忽然空中划过一
道刺眼的闪电,给万物罩上一层银光,紧连着“轰隆”一个惊雷。霎时,暴雨像
天河决了口一样铺天盖地倾泻。&
  我与云霞一起打着小花伞回家。我还要冒雨去接爷爷。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
了,只有水雾笼罩在空间。忽然,我看见一个身影在暴雨中蹒跚的摇晃着。近了
,原来是一个老人,那无情的冷水从老人的身上淌了下来。突然又有一个瘦小的
身影从雨中钻了出来,是云霞。他看见了老人,把手中的伞遮向他。两人共一把
伞走到我跟前,又向前走去。&
雨还在下着,雷声还在响着,我望着两人的身影却愣着,那个老人,就是我的爷
怎样详写和略写【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八讲】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详写和略写。详写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常
常放在文章的核心段落、核心部位;略写有利于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常常放在
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段落上。详写和略写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浓淡相宜、
错落有致,既节省了篇幅、突出了中心,又生动、实在、有文气。(不要忘了还
有“不写”啊!)
  那么怎样详写,又怎样略写呢?这一讲,我们重点研究这个问题。让我们先
来读一读下面一段例文。
  前几天,学校的水管坏了,正在维修。蓄水池里的水已经用完了。为了解决食
堂用水的燃眉之急,学校安排我们班到小山脚下的池塘担水。
  劳动开始了。班主任站在池塘边,一桶接一桶忙着打水;女同学力气小,两人抬
一桶,一前一后在小路上疾走;男同学身体壮,手提肩挑快步赶到前面。上高坡时,
大家小心翼翼,互相扶助。你看,穿运动服的体育委员李刚,身强力壮个子大,竟然
肩挑一担,左手还提着一桶,一路生风地登上了高坡,引起了路上许多行人的赞叹,
有的说:“喔,这小伙子真能干!”有的夸:“真有劲!”同学们争先恐后,你来我
往,从池塘到食堂的小路上,人头攒动,远远望去,真像一队正在搬运粮食的蚂蚁,不
,应当是一条吸虹的巨龙。
  一桶桶清水,荡漾着一路欢声笑语,师生们抛下了汗水,同时也撒下了一路湿漉
漉的春雨。
1、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是详写?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2、文中哪些段落或句子是略写?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详写要抓住主要事情、主要过程、主要人物的细节,运用好描写的手法(关
于描写我们将在后面几讲里重点学习);略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好叙述的
  别看略写字数少,要的功夫一点不比详写差。略写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
1、交待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等,可以用简单的叙述句式,如“新的学期开始
了”,“我的母校是十三小”等等,一般放在开头,注意不要罗嗦,果断地找准
“落刀点”即可。
2、在写群体、复杂过程的时候,除了详写“主角”外,还要略写几个“配角”(
不要小瞧配角,金鸡奖、百花奖可都有最佳配角奖呢),这时候一定要抓住配角
的特征来简单叙述,让配角在短短的一句话里,表演出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戏
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3、交待事情的全貌、结局的时候,要使用总结性、概括性较强的语言。一般放在
过渡段(比如“外公不仅教我认字算题,他还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放在段尾(比如“至今仍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我第一次钓鱼得来的战利品——一
只拖鞋。”“在我们班,像刘明这样助人为乐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或放在
段首(比如“这里是我儿时的乐园,每寸土地都埋藏着我童年的趣事”)。
4、表达感情、议论道理,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或开头、或结尾、或做过
* 写作训练 *
  分析下面几段例文都是怎样详写、怎样略写的?然后口头说一段有条例、有
详略的话。
例文1: 试卷发下来了
  试卷又发下来了。有的试卷的上面写着鲜红的“100”,得着这样卷子的人自
然很高兴,其中有的人不免洋洋自得,腿不停地上下摆动,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有的人把头埋在桌子上,不用问就知:一定没考好,他头下压着的试卷上露出
了好几个红红的大叉,其醒目程度不亚于别人的“100”。有的则拿着得分不高不
低的卷子叽叽喳喳地谈着:“其实这道题我会做,就是马虎了。”“本来我都做
对了,又改错了。”……
  话音最大的是我的同桌。他一手拍着试卷,一手拍着大腿,不住地嚷嚷着:
“只差一分,只差一分!为什么只差一分呢?”他的试卷上红蓝黑色俱全:黑色
的试题、蓝色的回答、红色的勾勾叉叉,这些和别人的差不多。但是,在他的试
卷的右上角,赫然写着的是一个红色的“59”,好象比别人试卷上的分数都要大
、都要醒目。他的话音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围观,一时间教室里沸沸扬扬。
例文2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那是我即将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早晨,妈妈要教我骑车。骑车——我太高兴
了!我曾多次在电视中看见自行车运动员在大路上奔驰,旁边无数的观众在呐喊
助威。于是,我很爽快地跟着妈妈来到了一块空地上,和妈妈学骑车。
  开始时,妈妈扶着车把,让我慢慢地往前蹬。过了一会儿,妈妈看我开始入
门,她就让我自己扶车把,她改在后面推。渐渐地,我开始掌握要领,骑的速度
也渐渐加快了,妈妈跟着我小跑着。后来,妈妈对我说:“不用我推了,你自己
试试吧!”我能行吗?望着妈妈头上的汗水和充满鼓励的目光,我点了点头。开
始一段很顺利,但是,骑着骑着,我回头看见妈妈离我已经有十几米远了,我一
下子又害怕起来,车把也不听使唤乱摆起来——我摔倒了,车就压在我身上,我
很疼。小时候,我和妈妈上街也摔倒过,妈妈都是急忙把我扶起来,还问我摔疼
没有,今天我摔得这样疼,妈妈一定会来帮我的。于是我没喊也没叫,静静地躺
在那,等着妈妈来扶我。可谁知,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妈妈竟然无动于衷。
妈妈是不是没看见我摔倒呀,我偷偷地抬起头看了看,妈妈正望着我呢。妈妈怎
么不管我了呢,她不是个坏妈妈呀。我又使劲把头抬得高一些,妈妈仍然没有动
,但是,我看得很清楚:妈妈好象在用眼睛和我说话,她的目光里再没有“你摔
疼了吗”的话,有的只是期待和鼓励。我明白了,她是希望我能自己站起来。我
已经是大孩子了,妈妈不会再来扶我了,靠的只能是自己。我使劲推开车,自己
站了起来。这时,妈妈走了过来,她蹲下来摸着我的脸,我的手,脸上带着阳光
般的微笑,眼中闪出了激动的泪花。不知怎地,此刻我反倒觉得自己是个大人,
我笑着对着妈妈说:“妈妈,我摔的一点也不疼!”
  我又自己骑上了车。也就在那时,我懂得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跌倒了,爬起
例文3 清晨
  清晨,东方微微地泛起了红光,寂静的大自然经过一夜春雨后,犹如进入色
彩斑斓的五彩世界。
  花园里,树丛中,小草上,到处坠着一颗颗小水珠,有的映着红光,有的透
着纯白,好象一颗颗珍珠玛瑙。猛然间,我发现爷爷去年秋天在院中栽种的万年
青枝头上泛着一点点绿光——嫩芽!好小的芽,仿佛在跟我捉迷藏,仔细看又看
不清了。原来一颗颗小水珠包围着她,她犹如一个婴儿,深深地藏在水珠的怀中
,正贪婪地吮吸着乳汁。我好象看到,不久她将会伸出一片片绿叶来,打扮着大
自然,回报那孕育着新的生命的春雨。
 作业:作文《我成长中的一件事》,要求详略结合,生动、有感情
怎样描写【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九讲】
作文写得不生动、不实在的原因之一是平铺直叙,克服这个毛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就是掌握好“详写、略写和不写”,使文章浓淡相宜、疏密有致。作文写得不生
动、不实在的另一个原因是空洞平淡,联想和描写是克服这个毛病的两个重要方
法。从这一讲开始,我们首先来练习描写。
  描写,是用形象性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用绘声绘色的手法,把人物、事
物、景物的状态、神态、动态具体真切地勾画出来,使其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器
官,以引起某种程度的美感或快感,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叙述,是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概括和讲述,使读者清楚、明白。
  如果把叙述比作搭骨架,那么描写就是添血肉。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的。不会叙述是最低等的作文,读者读都读不明白,还谈得上别的吗?但是,只
有叙述,没有描写,也不是好作文,这样的作文往往显得空洞平淡,无生气,不
生动。设想一下,如果连着念几篇这样的作文,读者不困才怪呢!怎么办?就要
运用好描写,调动读者的感官和心灵,与你共鸣。
  《最后一课》这篇课文,就是成功地运用描写的典范。为什么这篇一百多年
以前写的文章,事情发生的地点离我们又有几万里之遥,而我们今天读起来是那
样激动呢?就是作者的描写使我们的眼睛好象看见了当时的情景、使我们的耳朵
好象听见了当时的声音、使我们的身体好象接触到了当时的气氛,也就是使我们
有了“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在思想感情上与
作者产生了共鸣。
  从《最后一课》中找出一段描写的语言,说一说这是什么描写?这段描写使
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试着把这段描写从文中去掉或者改写成叙述的语言,你
又有什么样的感觉?
  要写出好作文,就要学会清楚明白的叙述,也要学会生动形象的描写。学习
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贴切,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描绘事物,要符合实际;二
是要抓住特征,就是要抓住被描写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东西;三是要注
意描写为表达中心服务,与中心无关的描写不但没有意义,还会影响中心的表现
,是不可取的。成功的描写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要学好描写,首先要养成对周围
的人和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做个有心人。有了平时丰富的积累,描写起来就会
感到轻松自如了。开始练习时,以想好描写的思路为重点,词语可以朴实一些,
逐渐地把重点移到词语上。(请你读一读语文第一册77页莫泊桑的那句话。说得
多么好啊!)具体练习时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片断练习,二是改写自己以前
的作文,把那些无足轻重的罗里罗嗦的废话删掉,腾出“地方”来,看关键的地
方哪里不生动、缺少描写,就给它加上。最后要记住一点,描写和叙述有时是可
以区分开的,有时又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所以一定不能为描写而描写,写
得像打补丁似的。
* 写作训练 *
1、试分析例文《难忘啊,哺育我成长的外公》、《一片落叶》、《我成长中的一
件事》里面的描写的作用。
2、重新观看杰克逊演唱的《拯救地球》MTV ,写一段描写片断。
3、在下面这篇作文的括弧里填上描写的话:
          他——我的一面镜子
  我常常自认为出身于书香世家,要比别人高贵许多。然而,只见过一次面的
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缺点,使我用新的眼光重新来认识自己,并以他的
纯补、诚实教我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
  那是青玉米刚刚上市的季节,妈妈叫我去买两斤。我刚出家门不远,就看见
一个摊儿,围了不少人。我走近一看,是个玉米摊,卖玉米的是一个年纪与我相
仿的少年,( 外貌)。你看他(动作)。我提高了嗓门对他喊着:“喂,卖玉米的,
给我两斤。”随着一声“好嘞,”他麻利地称起玉米,然后堆在一旁。我先给他
一张整票子,只见他从兜里掏出一大堆毛票儿,很快把找给我的钱递给我,又忙
着给别的顾客称玉米了,我接过钱数了一下,突然发现他多找给我五毛钱。刚要
开口叫他,转念一想:(心理),想到这儿,我(动作)。
   刚走几步,突然听到他大声说:“同学,等一等。”我的心“咯噔”一下,
装作没听见,继续往前走,但又不敢跑,一跑好像我真成了窃贼。他赶了上来,
一把把我抓住,我心想:这下完了,飞机模型肯定泡汤了,弄不好,他还以为我
是小偷。“你别走得那么急嘛!”他气喘嘘嘘地对我说,“俺看你落下了一个玉
米。”说罢,把一个玉米往我怀里一塞,冲我笑了笑,转身就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我呆住了,一时理不清自己的思绪,只觉得那个玉米是那样
沉重,仿佛要榨出我身上所有的自私来。我在那里呆呆地站了半天,衣兜中的五
角钱也像火一样地烧着我,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钱放在兜里有时也会咬人啊!
心想,(心理)......。我的脸发烧了,我默默地转过身,拿出五毛钱,向他走
4、李晓光是一名学习成绩不好的“差生”,就是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爸爸、妈
妈去年没有给他过生日,今年可能还不会给他过生日,看见别的同学过生日时的
欢乐场面,他十分伤心。在一篇日记里,他写下了这个感受。当老师检查同学们
的日记时,发现了李晓光内心的忧伤。经过和班委会商量,老师决定,在十分紧
张的初二学习时间里,全班同学抽出一节自习课给李晓光过生日,从班费里拿出
100元给他买了生日蛋糕……李晓光挨打不哭、挨骂不哭,手破了流血不哭,可是
在同学们“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里,他哭了……他妈妈应邀参加这个班会,也
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请你根据上面的叙述,写一篇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写之前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篇作文怎样开头,重点写什么,表达什么中心意思
,哪里用描写,怎样描写,老师的想法、妈妈的想法怎样写出来?可以有多种方
案,互相比较一下。&
怎样描写人物【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十讲】
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
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四种。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神情等特征的
  肖像描写虽然写的是人物的外表,但描写的目的决不止在于使读者了解人物
的外在形象,而是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两次刻画了闰
土的形象。少年闰土生气勃勃,机智勇敢,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保卫瓜田
的小英雄。二十年后的闰土却面目全非:“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得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
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记得的
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而更使“我”感到悲哀
的是闰土的神情与态度:“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两
处肖像描写通过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旧中国广大农民所经受的饥荒、苛税、
兵、匪、官、绅的种种重压,感受到他们身心所忍受的无限的痛苦与摧残,更感
受到作品所表达出的,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语言描写,指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当切合他
的身份、经历,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
  有一篇短文《香烟在哪里》,其中的人物(爸爸和五岁的孩子磊磊)对话原
来是这样写的:“磊磊,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爸爸,抽烟是有害的,香烟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烟戒了。”
  这段话,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身份,也没有表现出父子的不同特点、情态
。后来经过修改,符合了对话描写的要求:
  “磊磊,好磊磊,快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
  “不,妈妈不让。”
  “磊磊,你不知道吧,写文章抽支烟,一些一大篇。”
  “不对,阿姨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磊磊,爸爸明天带你去公园看猴子翻跟斗好不好,快告诉我。”
  “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诉你。”
  行动描写,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
,人物的行为完全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描写人物的行动,也同样是为了揭示
人物的内心世界。
 冰心写的《小桔灯》,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在艰难生活的
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小姑娘。文中,小姑娘登上竹凳去打电话的神态和制作小桔灯
的娴熟动作都会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使我们从中看到她纯朴、善良的美好心
  在作文时要注意把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在写人物对话时,适当穿
插写人物的动作,会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表达的效果。如有一段话时
这样写的:他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说:“时间紧啊,不摊点黑就干不完啦!”这就
把一个干活人的形象有声有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
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文《我第一次离家出走》,就较好地使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详见对该文的
  以上,介绍了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在写作实践中,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
,而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其中的几种,以求全面、形象、具体地展示人物形象,刻
画人物性格。
例文1&& 吉林 贾晓瑞
  ……妈妈终于火了,抬手给了我一巴掌,我捂着火辣辣的脸,一转身跑了出去。
  天又黑又冷,我裹紧大衣,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我一边走一边和自己赌
气:“我决不回去!决不!”就这样,路越走越长,天越走越黑。哎,去哪儿呢?,
反正连家都不要了,去哪儿都无所谓。我的脚步渐渐慢下来,最后,索性找个地方坐
下。以后怎么办?我摸遍全身,只找到一角钱,哼哼,乞丐都比我富有,我自潮。抬
头一看,月亮已经升得很高了,怕是半夜了吧,我有些胆突突地,万一碰上坏人怎么
办?想到这里,我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抱着。“咕噜噜——”是肚子在抗议了,可我
实在无力填饱它,无奈,只得站起身,继续走下去。
  起风了,我不住地哆嗦,真该死,晚上怎么这么冷呀,我赶紧跑起来,希望能增加
热量,结果没跑几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风越刮越大,我忙找了个旮旯躲进去
,把头缩进大衣里,不知是饿的还是累的,我竟蹲着睡着了。不一会儿,被恶梦惊醒,
便再也不想睡了。衣服外面寒风刺骨,肚皮里面饥肠辘辘,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人
来关心我呀!可是,街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我总算是体会到了当个流浪着的滋味
,不过,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无家可归,我是有家不回。哎,何必和妈妈顶嘴呢,
她说她的,我听着就是了,其实,我也知道她说的对,就是烦她太唠叨了,我真是太任
性了。也不知道现在爸妈在干什么?是满市找我,还是等我回去?说不定,妈妈把
喷香的饭菜都做好了。还有,我出来这么长时间,小鸟有人喂吗?今晚还有好节目
呢,况且我的作业还没写呢,明天可怎么上学呀!我受不了了,回家,回家!我站起
身,拼命地往家跑。
  跑着跑着,我看到站在十字路口的一个人影,没错,是妈妈!她站在寒风里,两
手搭在嘴边,一声一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嗓子都喊哑了。我鼻子一酸,心里热辣辣
的,“妈妈——”我大声答应着,直向妈妈奔去……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出走,可也是最后一次了。妈妈,您能原谅我吗?
[评析] 这篇作文,选材新颖,详略安排得当,主要情节记叙细致入微,在记叙中,恰
当地插入了心理描写、行为描写,从“我决不回去”到“拼命地往家跑”,再到“
直向妈妈奔去”,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离家出走的情景和心理变化过程
,从离家出走这一反面事例,体现了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本文的立意也是深刻的。文
章采用顺叙写法,比较适合读者更关心后果的这一类事件,假如把后果(回家)先写
出来,就减少了读者往下读的兴趣。
例文2             我逐渐了解了他
  一张坚毅而严肃的脸,高高的鼻梁,浓眉下是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高大魁
梧的身材,甚至有些让人生畏。这就是我的父亲。(文章开篇简洁,通过外貌特
征的描写,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小的时候,对于我来说,他简直是个门神。我还清楚地记得,6岁时我第一
次挨打的情景。那次是因为我偷着拿了储蓄罐里的一角钱去买冰棒,父亲知道后
狠狠地批评了我,随后不太狠地给了我的屁股两巴掌。我哭了,尽管他以前是那
样关心我,我还是恨他。从此,我们父子之间有了一条无形的界限。(略写的这
件事情,交待了“我”对父亲的不了解。)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他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句过渡很好,
自然地引出下文。)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天,我从梦中醒来,发现已是早上9点多了。本
来和同学约好9点30分集合去做好事,让奶奶叫我,可奶奶却因为做早点忘了
。我心中真是恼火,冲着奶奶大声吵嚷,不想却被隔壁的爸爸全听到了。他紧皱
眉冲进屋来,我吓得缩紧(好词!)了头,心想这顿打恐怕是躲不过去了。可是
,爸爸并没有打我,而是把我叫到他身边。我带着迷惑而惊恐的神情望着他。“
孩子,你长大了,打也没有用。你应该知道尊敬长辈是中国几千年的美德,等你
长大以后就会懂得奶奶对孩子们的心了。”这次父亲没有打我,而且以后也很少
打我。然而我却越来越懂得有许多时候语言比拳头的份量重得多。我对父亲有了
些新的认识。(夹叙夹议,说明此事对“我”的教育影响很大,对父亲开始了解
  后来,一次劳技课要求我们准备几块做泥塑用的竹板。我家没有珠子,往哪
去找呢?我只能又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二话没说,便骑上自行车走了。已经
进入冬季了,望着窗外那摇曳的纸条,那卷着黄沙的大风,我茫然了。(恰当的
景物描写,衬托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父亲的身影重又出
现在门口。他满脸尘土,头发被风吹得十分零乱,发丝间夹杂着细小的沙粒。那
发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兴奋地挥动着手中的几块竹板:“我在马路上转了
转,从废竹筐上抽出来的,你看行吗?”望着父亲额头上的皱纹,只觉得一股暖
流涌上心头,我深深地点了点头。父亲连身上的土都顾不得弹,便拿着竹板到阳
台去了。只见父亲坐在小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用木锉锉着竹板,一会儿又用砂纸打
磨,然后用眼睛瞄,再打磨,一颗颗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滑下来。(这句行为描写
,看出作者对关键的事情舍得用笔墨,而这些笔墨用到了当处。)我默默在望着
父亲双鬓上过早出现的银丝,难道父亲真的老了吗?不,在我的心中,他永远精
力旺盛,永远高大健壮。14年来,他给了我多少关怀和爱护,每当我在学习上
有了困难,父亲就会不厌其烦地帮助我,直到弄懂为止;每当我生病发烧时,他
总是在病床旁陪伴我,护理我……而现在,为了这几快不很要紧的竹板,父亲却
在大风中奔波,又不顾寒冷替我做着本该我自己做的事。(抒情议论,道出了作
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此时,“我”已经了解了父亲。)看着看着,我无声地哭了
,我第一次被感动地哭了,我的心中就像翻到了五味瓶,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我
第一次真正感到了父亲的伟大和父爱的深沉。(“深沉”一词写出了父爱的特征
,用词准确。)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经历了一些事(虽是一笔带过,但增加了普遍性,可见
,略写不等于不写。)父亲平凡的言行无不体现着他对儿子的爱和期望。我更了
解父亲,更敬佩父亲了。(篇末扣题。)
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十一讲】
这里,我们介绍记叙文写作中的三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
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
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
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
;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
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
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
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
细致的特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不同在于:环境描写是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是
“静态”的描写;而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在阅览室里》。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
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文
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
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
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
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
”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
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
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有一篇作文《门》,写的是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中午,有的同学在
教室里睡觉,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为了不让夹带沙尘的风吹进教室,不得不把
门插上。但是,还有的同学要进教室,敲门声不断,搅的教室里面的同学觉也睡不实
、作业也写不好。一来二去班级里就因为门发生了风波,后来,干脆就不插门了,任
凭风吹得满屋尘土。第二天,门的问题解决了,因为有人在门框上钉了一块黑胶皮,
它增大了门和门框之间的摩擦力,不用再插门,门也不会轻易地被风吹开了。作者
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道:“一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巴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
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
、普普通通的、用三个小钉钉住的胶皮。”这样就更加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增
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和文章里的同学一起,去感谢做这件好事的人。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二要有选择,
为表现中心服务;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以下各例都是环境描写。分析分析:每一段都描写了什么?起什么作用?
1、我要上小学了,爸爸开车接我回家。那天下着小雨,一阵阵凉风吹动着外公家
门口的小柳树,小柳树使劲晃动着身子,好象也在说着“不”,水滴顺着小柳树
的枝叶落到地上,它好象也在哭。……《难忘啊,哺育我成长的外公》
2、秋风飒飒,秋叶悬挂在树枝上索索发抖,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就在这时,
一阵更大的风刮过来,有几片叶子支持不住了,在树上挣扎了几下,便颤微微地
从空中飘落到地上,躺在那儿不动了。
  我放眼望着前面的小路,只见那一片片枯黄干燥的落叶遮盖着小径,人从路
上走过,踩着树叶,发出那令人惬意的响声。 我被这秋景迷住了。 ———《一
3、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
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最后
4、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
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
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也不知是哪一位热心肠的人,用云杉枝条编织的花环,装点了那一排掩埋忠骨
的坟墓,又在小小的墓地周围种植上一圈苍翠的小树。陡坡外高耸着挺拔的青松
。谷地里满铺着如茵的嫩草。
  这儿是小镇的尽头,阴郁而冷清。只有松林轻声地沙沙作响。四野里复苏的
大地散发出新春的气息。 ——《生命的意义》
  我们已经初步地学习了描写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你是不是感到,要想使作
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描写是很重要的啊!
  看一看同学们的描写练习,从内容上看,毛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还
没有完全抓住所描写对象的特征,二是与全文或者全段还缺少有机的联系。从语
言上看,有“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的现象,想用一些好的词语,由于基本
功不够扎实,结果写得“过”了,或者写出一些生活中听不到的“怪语言”,甚
至写出病句。我们练习描写,在语言上要首先追求达意和朴实,这一点大家一定
1、赵亮是一名邋遢、懒散的同学。为了表现他的特点,可以用环境描写的方法写
一写他早晨匆忙起床后的卧室;李雷是一名酷爱足球的小球迷,也可以用环境描
写的方法写他的卧室。请你来写一写吧!
2、写一篇反映班级生活的记叙文,要求有场面描写、环境描写或细节描写,生动
有趣,又有意义。写之前一定要先“想作文”、写提纲,写的时候注意语言朴实
、深刻,写之后自己先朗读一遍,读起来顺不顺口,然后修改。字数不要太多。
学会议论【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十二讲】
下面,是一个人小时候在幼儿园里练习讲话时说过的一段话:
  早晨,妈妈送我来幼儿园。刚一出家门,就看见外面下着雨。妈妈说:“小
军,快回家把雨伞找出来!”我和妈妈打着伞走到大街上,大街上有很多人都打
着伞,有红伞,有花伞,还有绿伞。我问妈妈:“下雨天为什么要打伞呢?”妈
妈说:“你看那位跑着的叔叔没有打伞,他的衣服就湿了。而我们的衣服没有湿
。”是啊,我们的衣服没有湿,因为我们打着伞。我明白了:下雨天打伞,就是
不让雨把衣服浇湿。以后下雨天出门,我一定不忘记带雨伞。
  以后这个人上了中学,他的一篇作文记叙了这样一件事情:他的英语听力不
好,考试时,笔试分数不低,听力分数缺扣了不少。后来,爸爸给他买了VCD英语
教学光盘,他坚持利用教学光盘多听多练,后来他的英语听力大大地提高了。他
在作文的结尾这样写道:
  我抚摸着那张闪闪发光的光盘,想起了小时候我曾经问过妈妈的一个问题:
“下雨天为什么要打伞呢?”现在想起来,这个问题有多么简单,甚至感到提出
这样一个问题有多么幼稚。可是,我眼前的这张光盘和雨伞的作用不都是一样的
吗?——都是人们用来克服困难的工具。这样一想,我小时候的那个问题就不简
单了。“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都知道器物、工具的重要啊!今天我
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发明出更多的东西,让孩子们“浇不湿衣服”、学生们
“外语听力都提高”,让人们能战胜天地!
  这一段话,作者就着前面的记叙,对自己利用光盘练习听力的事情进行了分
析和评论,“光盘和雨伞都是人们用来克服困难的工具”;又在这个基础上,进
一步升华自己的认识,表达了他的观点和态度。这一段话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就是
议论。议论,就是讲道理、说看法,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或态度。在记叙文中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可以深化文章
的中心意思。议论好了,可以使叙述和描写体现出深刻的哲理,让人读了“掩卷
而思”、感到余味无穷,从而使文章更生动、更充实。叙述描写和议论的关系好
比“画龙点睛”。想一想,上面说到的那篇作文,如果没有那样一段议论,是不
是很平淡啊?
  议论这样重要,它是不是很难学呢?议论不难学。前面的例子里,作者在幼
儿园时说的话里面,不也有议论吗?我们和他一样,每天和人讲话的时候,不也
经常要发一些议论吗?不过,写起作文来,有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显得不会议
论,常常犯的毛病有两个:一是“乱议论”,乱就乱在不很好地分析所记叙的事
情,想的不透,当然“议论”起来就乱七八糟地,或者很浅薄、空喊口号,或者
跑了题、“张冠李戴”;二是在结构上议论与记叙脱节,缺少过渡和渗透,使议
论成了“安开头、安结尾”,显得唐突、匆忙。
  在记叙中议论,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把记叙的人和事写具体,写生动。
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其
次是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把事情分析透。决不能采取“贴标签”
和“喊口号”的方式“乱议论”和“空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
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是
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
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
&&&&&&&&&&&&&&&&&
  “明天每人带五元钱支援灾区!”下课铃刚刚响过,班长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
,宣布班委会的号召。
  “长江发水啦!”“谁不知道,哈尔滨松花江前些日子也决口了。”“各界人
士纷纷捐助,北京大义演!”……本来鸦雀无声的教室像炸开了一样,大家都在议
论着水灾的话题。
  一向口若悬河的我的后桌A此刻怎能保持沉默?他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就侃了
起来,从长江的几次洪峰到洞庭湖鄱阳湖超历史最高水位,从哈尔滨大堤决口到省
长亲自抢险,从抗洪英雄英勇献身到武警官兵深夜抢险,再到军民鱼水情,救姜山的
经过。它不紧不慢声情并茂地像讲评书一样,吸引了不少“听众”。而我们班的“
小演说家”B的周围,气氛更是高昂。他不时地打着有力的手势,眼光炯炯有神,高
声讲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古人尚且能够如此,我们九十年
代的中学生又怎能一心只读‘教科书’呢?解放军解决了小姜山的困难,现在‘大
江山’有困难,我们又怎能袖手旁观呢!”“对呀!说得太对啦!”同学们激动得
鼓起掌来。
  我踏着星光回到家,收音机里正在播放吉林新闻,播音员用那清脆而柔和的声
调广播着:“本市政府公务员,各工厂企业职工及中小学学校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党
和政府的号召,慷慨解囊,现已捐款860余万元……”听到这些,我仿佛看到了人们
捐款时的充满深情的面容,看到了成批的运往灾区的物资,看到灾区人民感激的泪
花。我恨不得马上就到学校捐款。
  阳光又洒满大地的时候,同学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交钱的时候,大家都惊
异了,全班竟没有一个人只捐五元钱,连前一阵子将要辍学的C也捐了八元钱。班报
记者急忙采访他,他满怀深情地说:“我曾体会到要辍学的滋味,我希望灾区学生千
万不要辍学。”热泪从他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是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九十年代的中学生情系灾区,情
系国家,情系天下。此时此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定会有千千万万的中学生和
我们一样想,和我们一样做。
  [除了学习这篇例文是怎样议论的之外,还要学习它的场面描写方法。]
1、在下面这篇作文的A、B、C处填入议论,在D处填一句歌词。
            这件事启迪了我
  我生平最头疼的便是上商店买东西。因为那些服务员的冷面冷言冷语,实在
不敢领教。不久前的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天我去买衣服,偏偏人又多,那位徐娘半老的售货员脸拉的老长,我有些
望而生畏,眼睁睁地看着她“干净利落”地把顾客一一打发走。人快走光了,我
硬着头皮走上前,一个“同志”刚到嘴边,我又咽了回去,因为我这样子似乎小
了点,够不上“同志”。狠了狠心,我尽量把面部肌肉放松,叫了一声“阿姨”
,然后我说让她给我拿件上衣。她当时似乎有点惊讶,又有点尴尬的样子,脸色
也不那么难看了。我拿着那件衣服看了看,并不太满意,却又怕那位售货员不耐
烦,正要掏钱付帐,她却说:“不再挑几件吗?这件颜色不太好,样式也老了点
  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感激地冲她笑了笑,再仔细看了一会儿,终于选中了
一件不错的。我这时好奇心起,得寸进尺地笑着问:“我能不能试一下?”回答
是肯定的。我试后有些小,于是又换了件较大号的。她在我这罗嗦的买衣过程中
,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厌恶、不耐烦的样子,始终好声好气,(A)!
  结了帐,回家的路上,我心情十分好,不仅仅是买东西没遭横眉冷对,而是
忽然发现一件被人们忽视的处世之道:(B)?
  这件事给了我启迪,使我懂得了(C)。正像那首歌中所唱的“(D)。”
2、从前几讲的例文里找出几段议论的语言,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中考作文辅导》41页例文片断里的议论是怎样与前文过渡衔接的?
4、时间万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写一篇有关变化的记叙文,要求有议论。
记叙中如何加入议论【小学作文辅导讲座第十三讲】
写记叙文如何加入议论?其实,它和写议论文在事例后发议论是一样的——都“
要有点分析”。要针对所记叙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回答好 “是什么?
”、“为什么?”、“怎样做?”等类问题。——这就是分析。就这样议论。
  是什么? -
  对事情(或人物)的评价是什么? 例:……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
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 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师》
  事情的实质是什么? 例:……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
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
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一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