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参与发现阻断蚊子传播疟疾 蚊子的新"武器"了吗?

当前位置: &
中国科学家参与发现阻断蚊子传播疟疾新“武器”
扫描到手机
01:08:34 & & &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 (记者 郑莹莹)蚊子作为媒介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等多种重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9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9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摄该研究首次发现了能在按蚊中代代相传的肠道共生细菌,成功构建了抗疟效应分子的高效分泌表达系统,攻克了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的关键难题,为从源头上疟疾传播提供了新“武器”。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每年有2-3亿人感染,年死亡人数近百万,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疟疾主要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地区。2015年,91个国家和地区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2014年我国报告疟疾病例3078例。伴随全球化和气候变暖,国际人员交流、出国劳务输出和货物流通的频繁,近年我国最致命的恶性疟病例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其中90%以上病例在境外感染后在国内发病。因此,疟疾是没有国界的传染病。专家介绍,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通过叮咬传播。鉴于疟原虫需要在雌蚊肠道内完成有性生殖等复杂的发育过程后,才能通过雌蚊叮人吸血传递给人,因此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可以阻断疟疾传播。虽然此前大量研究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蚊子或工程肠道菌表达抗疟效应分子能够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但这两种策略都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如何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渗透到整个蚊群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阻断蚊子传播疟疾
《科学》发表上海科学家研究成果|新闻夜线_新浪视频
阻断蚊子传播疟疾
《科学》发表上海科学家研究成果
按住此条可拖动
新闻 - 热门视频
正在加载...请稍等~
分享视频地址:
本页面地址:
播放器swf地址:
html地址:
扫描二维码下载新浪视频App问: 是否所有蚊子都传播疟疾?
答: 只有按蚊属的某些蚊种——并且仅仅是这些蚊种中的雌性蚊子,可传播疟疾。
疟疾是由称为疟原虫的一种单细胞寄生虫造成的。按蚊雌性蚊子在叮咬获取育卵所需血液时从受感染者那里染上这种寄生虫。在蚊子体内,这些寄生虫开始繁殖。当蚊子再次叮咬时,唾液腺所含的寄生虫进入被叮咬者的血液。
疟原虫在肝脏和随后在被感染者的红血球中迅速繁殖。一个人在受到感染之后一至两周,首次出现疟疾症状:通常为发烧、头痛、寒战和呕吐。如不用有效药物给予及时治疗,疟疾可通过感染和摧毁红血球以及阻塞将血液输送到大脑或其它重要器官的毛细血管引起死亡。
疟疾有四种类型: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是最常见的类型。恶性疟疾(最致命的类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为常见,在那里每年造成超过40万人死亡。
近年来,还发生了人们因受到诺氏疟原虫(东南亚一些森林地区发生的猴疟疾)感染而罹患疟疾的一些病例。
You are here:
帮助和服务
世卫组织区域办事处&&&&&&&&&&正文
中国科学家参与发现阻断蚊子传播疟疾新“武器”
中新网上海9月29日电 (记者 郑莹莹)蚊子作为媒介传播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和寨卡等多种重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9月2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研究组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arcelo Jacobs-Lorena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利用工程肠道共生细菌助力蚊子抵抗疟原虫”。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能在按蚊中代代相传的肠道共生细菌,成功构建了抗疟效应分子的高效分泌表达系统,攻克了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的关键难题,为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提供了新“武器”。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每年有2-3亿人感染,年死亡人数近百万,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疟疾主要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东南亚、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地区。2015年,91个国家和地区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2014年我国报告疟疾病例3078例。伴随全球化和气候变暖,国际人员交流、出国劳务输出和货物流通的频繁,近年我国最致命的恶性疟病例以超过20%的速度增加,其中90%以上病例在境外感染后在国内发病。因此,疟疾是没有国界的传染病。
专家介绍,疟疾由受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通过叮咬传播。鉴于疟原虫需要在雌蚊肠道内完成有性生殖等复杂的发育过程后,才能通过雌蚊叮人吸血传递给人,因此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可以阻断疟疾传播。虽然此前大量研究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蚊子或工程肠道菌表达抗疟效应分子能够杀灭按蚊肠道内的疟原虫,但这两种策略都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如何驱动抗疟基因快速渗透到整个蚊群中?
中科院上海植生生态所科学家所参与的这项研究发现了能在按蚊中进行持续跨代传播的新共生细菌,能高效驱动抗疟效应分子快速散播到整个蚊群中,使按蚊成为无效的疟疾媒介,实现从源头上阻断疟疾传播。
据介绍,利用肠道共生菌介导的阻断疟疾传播新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1)新共生菌AS1在按蚊种群中具有持续跨代传播的能力;2)该共生菌不影响蚊虫寿命,具有生态环境安全性;3)蚊子吸血后,肠道共生细菌数量会成百上千倍地增殖,产生的抗疟效应分子也相应的显著增加;4)细菌的遗传改造比蚊子的遗传操作要简单得多,构建同时产生多个抗疟化合物的工程菌株简单易行,可避免或减少降低疟原虫产生抗性的产生;5)共生菌在疟蚊中的散播不受按蚊种间或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的限制,便于将抗疟基因散播到不同种类的按蚊中;6)细菌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所需设备简单,便于在疟疾流行的欠发达国家推广应用;7)从源头上阻止蚊子传播疟原虫虫,为人类抗击疟疾提供新“武器”;8)与当前的蚊虫防治策略和综合治理计划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本项研究成果也为其它蚊媒传染病(登革热、寨卡等)和植物虫媒病害的防控开辟了新的思路。该项研究由王四宝研究组联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等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和巴西国家科学委员会等的资助。(完)
南昌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转载稿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南昌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南昌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昌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果本网所转载稿件的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1,7)通知本网,本网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24小时论坛热帖
南昌新闻网版权所有新型蚊子可阻断疟疾传染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型蚊子可阻断疟疾传染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染的新型蚊子。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蚊子传播疟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