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开题报告预期研究成果阶段性研究成果怎么写

课题类别 课题编号
陕县基础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书
课 题 名 称: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姓名:_孙玉格________ 主持人所在单位:陕县第二初级中学____ 填
期:_ ______
陕县教研室印制
一、课题立项申评表各项内容须用钢笔(或打印)如实填写。语言要准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二、该申评表需报送一式二份。 一律用小四号宋体、A4纸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 三、表中“课题类别”是指课题内容的具体分类,如初中语文、小学数学、高中英语、初中教学管理、小学心理教育、其它等;“课题主持人”是指具体负责课题实验的领导工作、并承担实验研究主要任务的同志,仅限一人。课题成果为研究报告或论文。 四、课题实验的主要参加者不得超过六人。一个人同期,最多只能主持一项课题,参与一项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
五、 联系电话: 3834949(办)
(手机) 电子邮箱:
一、 简表 课题名称 主持人姓名 工作单位 姓名 孙玉格 主 要 参 加 者 王
燕 李红霞 董赛丽 薛新丽 梁爱平 课题成果形式 初中英语词
汇教学方法的研究 孙玉格
联系电话 年龄 33
陕县第二初级中学
性别 女 女 女 女 女 女 年龄 33 35
48 25 33 39 专业职务 中教二级 中教二级 中教二级 中教二级 中教二级 中教一级
预计完成时间 2013.11
实验报告、论文
一 .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词汇量的重要性
英语的词汇,有多少?有15万个。语言学家TERREL认为,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即使没有多少语法知识,外语学习者也能较好理解外语和用外语进行表达。
语言学家WILKINS有一句名言: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达。
语言学家LAUFER通过调查发现,外语学习者如拥有5000词汇量,阅读正确率可达56%,词汇量6400,阅读正确率63%,5000词汇量是个阅读所需词汇量的下限。
美国语言学家DILLER作过一个统计,如果我们认得25个最常见的英文单词,那么平均每页纸上的字我们就会认识1/3,如果我们认识135个常用词,平均每页纸上的字,我们则认得50%,如果认得2500个单词,则为78%,如果5000个单词,则为86%,如果10000个单词,则为92%。他同时认为,外语学习者要想比较顺利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10000个词汇量是最基本的条件。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其中1000个单词是某一专业的专门词汇,那么,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有关该专业的文章时,阅读效率会更高。
2.)、英语词汇的形成和分布并不是零碎分散的,它是有规则的,成系统的。 3.)、英语单词的记忆过程是一个科学的记忆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重现和回忆.根据信息论的观点,人的记忆是一个信息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是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保持是储存的过程;重现和回忆即是信 3
息的提取过程. 4.)、遗忘是英语单词记忆中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英语学习者记忆英语单词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二.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广泛推行,实施的教学情况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却存在着极大的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困难,升入初中的学生尤其是我们这种城乡结合处学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或很差,无法正常接受初中授课并且溶入初中的听,说,读,写的课堂中。纠其原因,首先,初中学生小学时期的英语学习环境很差,某些学生就读的农村小学没有正规英语教师,发音不准,知识容量不够,从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早期启蒙。不喜欢,学得少,不学,这样的恶性循环就形成了,英语成了所有学科中最难的问题。其次,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学生在升入初中后才开始接触英语,与母语不同此时的英语学习是要付出大量的记忆工作的。在对九年级学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有80%的学生表示,因为单词记忆的历史问题进入高年级后无法与老师的教学同步,很难参与到课堂紧密的学习中。,没有好的单词学习方法,单词的储备不够,听,说,读,写都受到了影响,面对教材中成倍增长的词汇,直到九年级英语已经成了致命的问题,可是回头却已是千头万绪,无从入手。因此,英语学习,单词先行。要寻找一种适合农村初中学生情况的词汇学习方法,而且能够让单词差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补齐所落词汇,利用这种方法轻松面对更多的词汇,齐头并进,提高英语成绩。本课题就是建立在为教学服务,探索一种适合农村语言环境下的词汇学习好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给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更是被大多数人当作敌人来看待,记单词是我们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成为我们学英语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 很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即把单词一个一个孤立地、翻来覆去地记、背,其结果是记了忘,忘了再记,记了又忘。这种枯燥乏味的、低效率的词汇记忆足以使他们丧失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三. 目标和内容 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找到一些科学而又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在掌握记忆规律的同时,积极探索单词间存在的联系,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有效地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使我们的英语学习更有规律,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并从中感受学英语的乐趣,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通过有效地单词教学方法,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单词缺口大的学生补足应该掌握的词汇 四.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五. 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材料。面对许许多多的单词,学生常常苦于记单词效率低,遗忘速度快。国内有学者对11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对“中学英语学习中哪项收获最大?”的回答是:118人中有115人认为中学阶段词汇学习收获不大。80人认为词汇难学。英语词汇在中考中占重要地位,因为小到句子,大到英语的对话、文 4
章,都是由英语单词组合而成的,词汇量小,就不可能听得懂,说得出,读得快,写得出。初中阶段学生应至少完成1600个英语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1..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a)、学习和掌握构词法,记忆单词事半功倍
学习词汇时,要给单词做个“手术”,将词汇按照“前缀+词干+后缀”做个分解,掌握词的结构,借助词根和词缀字典,学习和记忆“词族”,举一反三,积少成多,扩大自己的词汇量。特别要向同学们提出的是,词根字典是非常重要的一本学习词汇的工具书,同学们要学会学习使用。
b)、调动联想,形成自己理解记忆单词的系统
随着阅读量的加大,词汇越来越多,近形、近义词就成了学习的难点。要理解和记忆生词就要学会记忆生词的方法,调动联想,形成自己理解记忆单词的有效体系。 1).借助构词法区别易混词,例如:aboard和abroad
aboard:a+board:a:前缀,含有on的意思;board:木板;aboard,“在木板上”――“上车,上船等”。
abroad:ab+road:ab:前缀,离去;road:路;abroad,“离开大路”――“出国”。 2).调动联想,形成图片记忆法。
例如:change : 变化 头脑中形成图片 美丽的嫦娥的舞姿变化多端,再观察嫦娥的汉语拼音 chang
e 两个拼音组合到一起就是change. 3 ) 利用直观教学法来教授单词。
用图片、实物等一系列的辅助教具来教授单词。触英语的学习者来说,采取直观教学,便于学生一开始就把某些实物与英语词汇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记忆单词的效果得到提高,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4 ) 通过词汇的构成规则记忆单词。
利用合成词、派生词等总结和记忆单词。能根据所学的词汇构成方法和特点来猜测、判断和记忆单词,这样可以使得单词的记忆更加轻松一些。在词汇教学中,老师应注意这一点,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总结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例如:sad(adj.)――sadness(n),让多数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举出类词,ill――illness,sick――sickness,dark――darkness,kind――kindness等等。让学生自主的归纳adj.+ness→n;再如,加-er后缀构成表示认得名词,sing―singer,work―worker……这样教学单词,可以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好习惯,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c) 扩充阅读量,多阅读,借助文章将生词各个击破
2.本课题研究的途径
1. 学生为主体,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竞赛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日常学习中贯彻集中识词法。 2. 在集中掌握大量单词的基础上,学生通过阅读分散再现巩固所集中学习过的词 5《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你可能喜欢《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 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
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15:42:21&&信息来源:&&作 者:冯丽玲&&浏览次数:425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2),明确提出并强调,教师“应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教师的任务是“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芳,2010)。
(2)现实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知识的灌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控制者,学生却充当观众、听众、配角。这种教学方式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较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有:只重视活动形式,忽略活动目标和内容;活动情境设置不合理;活动时语言单调,缺乏信息差;活动设计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活动组织方式不当,教师指令不清楚;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参与度不够;活动资源利用不充分;活动评价语单一,评价和反馈低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各级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都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使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而正确地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手段和评价因素,分析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问题,真正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 研究的意义
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但在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实际中,课堂教学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地利用。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Chalk and Talk”的局面后,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1)2007杨良雄、黄远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有效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带来较高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提出了这一课题研究,力图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注意形式的新颖、多样性,避免机械重复而导致的单调乏味,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高效教学的保证。始终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让英语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与理论依据
(一)国外研究的现状
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
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早在三百年就提出“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可以教得更少,学生学得更多。”有效教学,作为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和自觉的教学实践活动被推广使用。国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研究主要在于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特点、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总的来说,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研究“只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而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但却为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的研究中,对教师特征的研究更加注意到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就、学生自我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不只是从教师人格特征来看问题。整个60、70年代,西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比较活跃,而且成果丰富。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因素,虽然,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无论怎样,这时候的研究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移向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但有一点必须指出,那就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无论是加涅的教学设计,还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或者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国内研究的现状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在美国,英语课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同时,还特别重视使学生获得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己编故事,写诗歌,演话剧等具体的活动进行。美国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学习室活动,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参观等。其中,俱乐部活动占有最大比例,起的作用也最大。因此,有的学校规定对学生参加俱乐部活动的情况要做累积记录。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在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90年代初以来,我国部分中小学在改革学科课程的同时进行了开设活动课程的实验。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部分学校,开设了英语活动课或开始了以课外活动为方式的英语活动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后来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已初步确立了英语活动体系的目标和模式,实践证明英语活动体系是必要的,可行的,普遍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国内有十几位学者和专家关注于课堂活动的研究。其中(黄振远,2007),关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陈芳,2010)关注: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理论层面给出了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要素和策略。他们的研究对本课题的指导意义较大,借鉴他们的研究,本课题将从不同课型出发,梳理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并从设计和实施两方面予以具体落实,提高针对不同课型教师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理论原则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也称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他认为,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发展。它提倡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根据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2. 直观教学原理
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有助于感性知识的形成,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情境教学最直接地体现了直观教学原理。它给教学带来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论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3. 任务型教学理论(Task-based approach)
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重视体验参与,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重视语言运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完成任务,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贴近生活。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
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就是指教学活动这一个个各具不同功能的不同阶段。Clark和Yinger等人的研究表明,对活动概念的理解是理解整个教学的核心所在(转引自Richards, Lockhart, 2000)。教学活动是指为某一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任务,一般包括八个要素:活动目标;活动材料;活动难度;活动程序;活动人员与分组;活动产出;活动评价;活动调整。设计与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Ur (2000) 认为,一个高效的语言活动应具备有效性 (Validity) 、学前准备、活动量、异质建构、教师帮助和兴趣六方面的特征。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所谓“有效”,主要是只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
(二)课题的理论假设与研究对象
假设是对实验课题做假设性的回答。通过实验论证结果,如果假设成立,表明假设做出的回答正确。本实验的假设是,以规范的教学技能和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课题研究对象:金凤区十三中、良田回中和丰登中学四所中学7-9年级学生。
四、研究的问题
根据平时对金凤区教师调研获知,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有:只重视活动形式,忽略活动目标和内容;活动情境设置不合理;活动时语言单调,缺乏信息差;活动设计缺乏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活动组织方式不当,教师指令不清楚;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参与度不够;活动资源利用不充分;活动评价语单一,评价和反馈低效。本课题予以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在不同课型中设计和实施课堂活动的有效策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活动型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五、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设计课堂活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实效;
2.通过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活动型课堂教学策略;
3.探索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听说和阅读课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4.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课题组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策略的基本理论知识;
2. 研究分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面;
3. 课题组教师全面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活动型课堂教学策略”;
4. 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达成。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需采用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即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佳研究成果。
1.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从多方位、多角度了解“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相关理论依据,收集资料,分析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研究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策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反思→调整设计,注意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循环往复不断实践研究,充实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对实践性研究信息进行分析,从感性的做法、经验上升到理性进行总结,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探索有效经验,推进课题研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转化的教学策略。
3.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还采用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以积累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教育叙事、教学案例等。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1.了解与本课题研究的相关动态和研究成果。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3.申请立项,负责人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7年1月)
1.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召开课题开题会。(2014年10月-11月)
2. 确定子课题研究内容,完成子课题实施方案(2014年11月-12月)
(1)刘辉、顾燕、李娜老师成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组;
(2)张蓉、林如老师成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组;
(3)曹瑾、吴秀琴老师成立“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评价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组。
3.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系列研讨活动和“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系列研讨活动。(同课异构观摩课活动,总结交流活动等)(2015年3月-2016年7月)。
4.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评价有效性研究”研讨活动(2016年9月-12月
5.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对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交流反思,不断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分析调整。撰写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7年1月—2017年5月)
1. 反思研究过程,搜集课题的有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课题结题论证会。
4. 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九、研究的预设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集。每一位成员完成1-2篇论文,共计完成10篇论文。在研究期间至少有3-4篇获奖;
3-4篇发表在《金凤区教研简讯》上;有1-2篇发表。
3.课例录像光盘。形成3节《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课例》;3节《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课例》。&&&&&&&&&&&&&&&
4.教学活动评价细则。完成听说课和阅读课教学活动评价细则。&&&&&&&&&&&&&&&&&&&&&
5.实验个案报告集。每位研究成员关注1-2名学生,以教学日记、教育教学故事、课例反思等形式,
记录典型个案。
十、课题组研究的条件分析及分工
1. 课题组研究的条件分析
(1)业务保障
本课题组在金凤区3所中学中学教师中挑选了8名教师,组成了课题研究组。课题组成员拥有本科学历,其中有1名是教研组长,教学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都是各校的优秀教师,在教学中肯钻研,敬业爱岗,教学成绩突出。
(2)理论保障
8名课题组教师,有3名教师参与过区级课题研究,他们对课题研究程序熟悉,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课题组负责人冯丽玲老师在课题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年承担过自治区第二届课题《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年,承担自治区第三届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获得自治区一等奖,对课题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2010年以来,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过5篇论文,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组织保障
&&& 金凤区教研室作为教研部门对课题研究一直以来给予高度重视,各学校领导也全力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4)制度保障
定期召开课题反馈会,可以及时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同时才能对研究的目标正确的把握,才能使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才能对过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科学价值。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研究会,一次课题组成员研讨会,地点:教研室会议室。
2. 具体分工
课题负责人:冯丽玲;课题组成员--十三中:折虎、李娜;丰登中学:吴秀琴、曹瑾;良田学校:张蓉、顾燕、林如、刘辉。
冯丽玲负责课题方案、实施规划的设计、组织集体研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检查以及阶段性小结,课题结题报告等工作。折虎老师参与课题组活动。刘辉、顾燕、李娜老师成立“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组;张蓉、林如老师成立“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组;曹瑾、吴秀琴老师成立“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评价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组。
8名课题组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所带班级的学生特点,设计出具体方案及操作办法(以学期为阶段)并认真实施。实验中要重视活动过程的资料整理,打印材料一定要以“书面及考盘”的形式保存。课题组定期召开课题交流会。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叶澜.1999. “新世纪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Ur, P. 2000.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黄振远.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1).
[5]陈芳.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1).
[6]方明.读后活动的设计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3).
[7]陈静波.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质量的思考与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1).
】 【】 【
相关评论[Top 4]【】
暂无评论。
发表人:&电子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期阶段性研究成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