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二期膜性肾病的治愈率早期症状

不典型膜性肾病严重吗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5:23:35|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我以前在医院做过肾穿刺手术,当时诊断的时候说是膜性肾病二期,住院二十天左右,一直在家疗养,还要定期的到医院进行检查,特别想要知道不典型膜性肾病严重吗,给身体会造成怎样的伤害呢?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1839收到了:
膜性肾病主要是发生于在中老年人的身上,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个疾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只能通过饮食和生活注意,改善肾脏血液循环,保护肾功能和抗凝治疗等治疗方案,但是这个疾病有30%的自愈倾向,也就是说注意好上述的那些事项,有一部分人可以自愈的,由于这个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而膜性肾病有属于用药物治疗不敏感型等,所以没有办法确定治疗治愈的时间,只能说正规的治疗。
妇产科医生不典型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分析--《中国疗养医学》2014年02期
不典型膜性肾病的病理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增进对此类肾脏疾病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肾穿刺活检确诊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109例病例的一般资料、病程、实验室检查、病理表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典型膜性肾病多发于30~50岁,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部位沉积,基质及系膜细胞弥漫增生。结论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相比,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基质增生及肾间质病变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在实际诊断中应予以重视和区分。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92.3【正文快照】:
为了探讨不典型膜性肾病(atypical membranous nephropa-thy,AMN)的发病规律、临床病理特点及提高对不典型膜性肾病的认知,本文研究分析了本院近一年来不典型膜性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肾病中心共109例经肾活检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薪薪;吕吟秋;陈朝生;章慧娣;李凡凡;陈孝倩;许菲菲;;[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年05期
曹雪莹;汤力;魏日胞;;[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1期
陈惠萍,朱茂艳,曾彩虹;[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园园;何灵芝;陈红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陈建胜;陈法东;叶瑞印;赵学智;罗彤;马志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9期
陈新河;王娜娜;张庆红;肖厚勤;史雪勤;;[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年07期
刘春凤,徐元钊,丁小强,傅辰生,张志刚,郭慕依;[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宋庆飞;薛继平;王健;康春松;;[J];山西医药杂志;2010年02期
熊子波;罗琼;熊祖应;梁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徐耀文,陈楠,任红,张文,陈晓农,郝翠兰,傅秀兰;[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年01期
张苏华;刘志红;;[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年02期
楼学航;朱彩凤;朱斌;;[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02期
张亚莉;姜莎莎;冯婕;孙吉平;冯学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晓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马仲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薛继平;[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杨莉;[D];吉林大学;2009年
杨淑芬;[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张爱涓;[D];山东大学;2012年
张磊;[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薛晓娟;[D];郑州大学;2013年
莫晓露;[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宦红娣,张景红,刘志红,黎磊石,陈惠萍,郑丰;[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陈以平;邓跃毅;;[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8期
杨丽平;占永立;李秀英;饶向荣;李深;王丽;;[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林,章支康,王海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年12期
;[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04期
王涛,张凡,郭东阳,吴晓波,张光明;[J];西南国防医药;2005年03期
吴燕;鲍浩;张苏华;陈惠萍;曾彩虹;刘志红;黎磊石;;[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年04期
马美英;;[J];中外医疗;2010年24期
梁惠霞;[J];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崔美玉,汤为民;[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10期
毛晓玲,林日英,叶任高;[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4年05期
黄莉;[J];广西医学;2003年12期
刘文媛;武明虎;;[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阿地拉;岳华;;[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在先;许清泉;黄晓波;朱积川;王晓峰;;[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吴秀玲;王群姬;朱启建;方周溪;;[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梁学志;王东文;曹晓明;;[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彭晖;余学清;娄探奇;方芳;尹培达;;[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袁江红;段雪萍;冯学亮;;[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施晓松;唐梅;;[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张爱华;何莲;邹万忠;杜鹃;;[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张志根;丁德茂;谭付清;沈柏华;方丹波;汪朔;楼国光;陈军;蔡松良;;[A];2006年浙江省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祝兴旺;郝武;殷波;殷小明;宋永胜;;[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武中;[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王武中;[N];民族医药报;2003年
副主任医师王素丹;[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余知都;[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徐文智;[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王润华;[N];中国医药报;2000年
张梅珍;[N];中国医药报;2002年
杜志军;[N];保健时报;2004年
杨锋;[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中心
刘玉宁博士;[N];科技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静;[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张更;[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阿地拉·阿布里孜;[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邵丽娜;[D];浙江大学;2009年
朱卫健;[D];暨南大学;2006年
唐梅;[D];苏州大学;2004年
刘金玲;[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张军军;[D];郑州大学;2005年
金弢;[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王功伟;[D];吉林大学;2006年
李芳华;[D];中南大学;2013年
辛明华;[D];福建医科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非典型膜性肾病的研究_教育指南_百度教育攻略
非典型膜性病,相信大家对这一名词都觉得陌生。其实这是一种很容易患上的疾病,我们应该及早的认识非典型膜性肾病,不应该惧怕非典型膜性肾病,遇到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有一个好的心情去面对问题,不要等到问题来了才去学习那就太晚了。下面我们进行非典型膜性肾病的研究。
非典型膜性肾病和典型膜性肾病的区别主要是,两者主要是在作肾穿活检时,通过病理检查才能准确的区别的,从临床方面并无太明显的差别的。HBV()相关性肾炎即非典型膜性肾病,至今无特效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无效,而上述药物应用可延迟中和抗体产生,并促进HBV复制,加重病情,故应用此类药必须慎重,只有肾病病情需要,并且血清HBV复制指标(HBV-DNA,HBV-DNA多聚酶,HBeAg及高效价抗HBC-IgM)阴性时才宜应用,且需密切监测HBV复制指标及变。小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可能对改善肾炎症状有一定效果. 有报告抗病毒药物,如α-干扰素,阿糖胞苷及无环鸟苷等,用药后可使HBV复制转阴,某些病例肾状也随之好转,但由于例数太少且缺乏对照性研究,具体疗效还待进一步探讨。
综合以上的介绍,我们对非典型膜性肾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走入这些疾病知识中。这种学习的精神并不是盼望自己得什么疾病,而是一种学习的态度,对于可能的疾病我们应该及早的认识,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才会有底,遇到麻烦才不会慌。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十万名医在线答疑,千万网友问诊经验分享
5分钟回复,10万医生,免费在线咨询
> 非典型性膜性肾炎
非典型性膜性肾炎
非典型性膜性肾炎如何治疗啊
非典型性膜性肾炎如何治疗啊
可以应用你、保肾康,肾炎四味片治疗。
共位医生回答
肾穿结果是;慢性肾炎;非典型膜性肾病;
肾穿结果是;慢性肾炎;非典型膜性肾病;小叶间动脉硬化,先心病,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心律失常,室早构成二联律;现在用药;洛丁新早晚各一片,复方...
你好,你这种情况考虑是药物引起了肾受损,建议你去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共位医生回答
IGA、非典型膜性肾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46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我于去年7月住院,肾穿刺为IGA、非典型膜性肾病。当时尿蛋白为4.7克。8月初用甲强冲击...
环磷酰氨一般总量可用6g-8g,用法较多,应与医生结合,需要多长时间用一次,强的松减量也要按医生嘱咐进行。今后要定期检查,注意预防感冒等。
共位医生回答
非典型膜性肾炎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
我得的是非典型膜性肾炎,现在出院了 ,可是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应该禁忌的,麻烦您指点一下
一是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
共位医生回答
非典型膜性肾病
做肾穿刺查出膜性肾病1-2期,一开始就是美卓乐(激素)+百令+保护胃的药+钙片,后来去复杂尿常规一切正常,激素也开始减量,非典型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肾脏疾病,临床呈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由于膜性肾病病程长...
共位医生回答
非典型膜性肾病能治好吗
非典型膜性肾病能治好吗
病情分析:你好,你这种情况考虑是积极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指导意见:你好,建议你去医院继续治疗,不用担心。
共位医生回答
非典型膜性肾病怎样治疗
非典型膜性肾病怎样治疗
模型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一种病理类型,主要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共位医生回答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是由SA...
非典相关药品适应症:1.典型(有先兆)或非典型(无先兆)偏头痛的预防性...[]¥27.3¥17.1¥17.2[病理学]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
|/|/|/|/|/
//|//|//|//|//
您的位置: -
[病理学]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
原题:[病理学]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选项: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答案:C解析:答复:本题选C。详见下。&&&&&&&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为弥漫性,两侧肾几乎全部肾小球皆受累。这种肾炎常发生于感染以后,故有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之称。最常见的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其中以12型、4型、1型及49型与肾炎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1~3周,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称为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除链球菌外,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某些病毒及寄生虫等也可引起这种类型的肾炎。这种肾炎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但病变往往比儿童严重。一般发病较急,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  病变为弥漫性,两侧肾同时受累。病变进展较快,主要变化为肾小球内细胞增生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腔内可有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的毛细血管袢破裂出血,大量红细胞进入肾球囊及肾小管腔内,可以引起明显的血尿。不同的病例病变表现形式可能不同。有的以渗出为主,称为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有些病变严重,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有大量出血者称为出血性肾小球肾炎。  肉眼观,早期变化不明显。以后肾轻度或中度肿大、充血、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故称大红肾。若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肾表面及切面可见散在的小出血点如蚤咬状,称蚤咬肾。切面可见皮质由于炎性水肿而增宽,条纹模糊与髓质分界明显。  2、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不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多见于青少年,我国及东方国家比西方国家多见。本病可为原发性,也可在一些全身性疾病时发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有些迁延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持续不退,可表现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可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或蛋白尿,或两者兼有。少数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变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系膜区增宽。  3、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较少见,大多见于青年人和中年人,儿童与老年人也可发生,但较少见。病变特点为肾小球内有大量新月体形成。病变严重,进展很快。主要症状为血尿,并迅速出现少尿、无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如不采取措施,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发生肾功能衰竭,死于尿毒症,故又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为弥漫性。镜下可见大部分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病变为弥漫性。镜下可见大部分肾小球内有新月体形成。新月体主要由肾小球上皮细胞增生和渗出的单核细胞组成。  除肾小球病变外,肾小管上皮细胞常有浊肿和脂肪变,腔内有蛋白凝固而形成的透明管型。由于肾小球纤维化,其所属的肾小管也萎缩消失。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有多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可见肾体积增大,颜色苍白,皮质内有时可见散在的点状出血。  4、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主要病变为肺出血合并肾小球肾炎。这种肾炎大都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代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可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一般发病急,常为暴发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咯血和快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本病较少见,多发生于青壮年,小儿及老年人较少,男性多于女性。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5、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变特点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各种年龄都可发病,但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起病缓慢,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有血尿、蛋白尿。约半数起病时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常有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有些病人的血清补体降低,故又称为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  6、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病变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大量蛋白尿,是引起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肾小球无明显炎症现象,故又称为膜性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儿童患者较少。病理变化为弥漫性,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通透性明显增加,早期病变轻,不易察觉,易与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混淆。随病变进展,管壁增厚逐渐加重。  肉眼观,早期可见肾肿胀,体积增大,色苍白。切面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晚期,肾体积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  7、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或病变轻微,故名。由于本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故又称为脂性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脂性肾病多见于小儿,成人患者较少,是引起小儿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约65%~85%由脂性肾病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由脂性肾病引起者约占10%~30%。脂性肾病病变可完全恢复,对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很好。肉眼观,肾肿胀,体积较大,色苍白。由于大量脂类沉着,切面可见黄色条纹。  8、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为局灶性,节段性,仅累及少数或部分肾小球。病变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硬化,是引起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此型肾炎病变为进行性,病人对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多继续发展为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9、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病变特点为局灶性和节段性,仅累及部分肾小球,而受累肾小球的病变仅限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一部分。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些为原发性,原因不明。  10、IgA肾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由Berger于1968年首先报告。这种疾病的特点为肾小球系膜增生,用免疫荧光法检查见系膜内有IgA沉积。病人的主要症状为复发性血尿,可同时伴有轻度蛋白尿,少数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比较常见,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些病人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11、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到晚期的结果。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硬化,原始的病变类型已不能辨认。病人的主要症状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些病人过去有肾炎的病史。约25%的病人起病缓慢,无自觉症状,无肾炎病史,发现时已为晚期。病理变化:两侧肾对称性萎缩变小,色苍白,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有时可有散在的小囊肿形成。肾不而质硬,故称颗粒性固缩肾。切面见肾皮质萎缩变薄,纹理模糊不清,皮髓质分界不明显。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增多。小动脉壁增厚,变硬。
您的位置: -
/考试网上辅导
/考试网上辅导
/考试网上辅导
/考试网上辅导
/考试网上辅导
  //网上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典型膜性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