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考驾照多少钱怎么给钱给师傅合适?

我给文章打分
新闻排行榜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河南虞城县创新人才工作助推精准脱贫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师傅
  “虞城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关键原因是缺少农业产业支撑,更是缺少人才的有力引领”。这是县委书记朱东亚任职以来的深切感受。调研找病根,决策开药方,“围绕党建培育人才”成为河南虞城县全面工作的三条主线之一,也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虞城县不断创新人才工作载体,以“建立人才服务工作站,建立人才创业创新示范点和拔尖人才联系点,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育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为内容的“一站两点三基地”建设,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为精准脱贫提供人才支撑。  建立人才服务站,专家成了“香饽饽”  “现在各扶贫驻村工作队都向人才办要人才,各类专家人才成了‘香饽饽’,弄得我们压力很大……”一到虞城,县人才办负责人就讲起自己的“头疼事”。  靠别人“输血”富一阵子,靠自己“造血”富一辈子,给钱给物不如教会一项技术。“通过推进‘一站两点三基地’建设,进一步集聚人才工作合力,以人才工作助推精准脱贫。”虞城县委组织部部长李彬说。  走进城郊乡人才服务工作站,只见人来人往、格外热闹:有登记求职信息的大学毕业生、有前来联系人才的驻村“第一书记”、有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部门负责人……全县26个人才服务工作站,先后组织引进、输出各类人才13800余人,为20多家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帮助近3000余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虞城县委在部署安排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村、贫困户的同时,根据各工作队摸底情况,精准对接各行业拔尖人才同步入村。“以前对脱贫很茫然,今年县委组织部根据我村的摸底情况,安排技术人才来协助,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清了,路子明了!”镇里固乡常洼村“第一书记”马洪思说。  2013年以来,虞城县每年都从涉农部门抽调22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派到贫困乡镇开展技术帮扶;选派50名城区骨干教师到贫困乡镇中小学“送教下乡”;选派30名医疗专家到贫困乡村卫生院开展“支医”活动,通过专家人才开展“三进三送”服务活动,帮助贫困群众10万人次以上。  技术送到贫困户,结对帮带干劲足  “搞特色种植不懂技术、不会管理哪行?现在,技术培训基地设在家门口,有专业技术人才手把手现场教,难题轻松解决。”虞城县李老家乡蒯庄村村民张清良深有体会。  全县5个高层次人才引育基地、2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个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因地制宜地结对帮带,输送了大量专业技能人才。  提起李稳,在虞城绝对算是名人,作为园艺师的她,入选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县委组织部把人才创业创新示范点、拔尖人才联系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地均设在了李稳所带领的豫东花卉公司。该公司利用科技扶贫项目的平台,推行“1+1”互动、互助模式(1户种植户对口帮扶1户非种植户),带动贫困户致富,推广高效农业生产。  2003年以来,李稳每年都从企业经营利润中拿出几万元,带领李老家乡的贫困村民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同时利用农闲传授技术,带动乡亲们种花养花,为数千名农村妇女找到了挣钱的门路,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花仙子”。  有了本事不受穷,学门技术奔小康。有了各类各层次的人才当“师傅”,虞城贫困户心里更有底,脱贫的干劲也更足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考驾照大概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