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脊椎疼痛的原因有问题打骶麻在手术台上会疼吗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导读:还有有一个外科医师现专从事麻醉,大母趾麻感是麻醉平面有点高而不是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关于骶管麻醉的问题,在麻醉下,麻醉完全,骶管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骶裂孔的正确的定位,下部易麻醉不全,以减少麻药进入、渗入血管引起麻醉不全或中毒症状,密切观察麻醉平面,使用5ml注射器的针头(非牙科麻醉那种细针),腰俞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达到麻醉效果,优点是简便、安全、麻醉范围只局限于肛周会阴部,腰俞麻醉亦是打骶麻时的几个问题 本帖最后由 飘游查分 于
23:11 编辑
10,11月我打了20几个骶麻,有三个抽到血改打局麻了,有两个推药时阻力很大,打完后有一小包块,凉凉的,明显感觉是药液积聚在那,总的来说我打骶麻只有80%的成功率。我有几个疑问:1.打骶麻找到骶骨裂孔最关键,可有时体表标志不明显,斑竹说臀沟纹头处,我用百度没查到,在解剖书上也没找到,我很想知道这位置,这里实在没有刁难发问的意思。2.打骶麻时安全第一,论坛中有人说推药时患者若有大母趾麻感应停止推药,很可能打到蛛网膜下腔,我没碰到过,是这样的嘛,还有有一个外科医师现专从事麻醉,他说刚推药时患者下肢有麻感应停止推药,我跟科主任将这事,他说只要回抽没抽到脑脊液就可以推药。3.从打骶麻图示来看,我觉得打时角度大些容易打到蛛网膜下腔,书上写的是45度左右,斑竹说的40度左右,医学是严谨的,斑竹这样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能说说吗?最后说句由于本人笨拙,提的问题有可能觉得好笑,但我确实想学好打骶麻,因为骶麻比局麻要减轻病人痛苦,请斑竹海涵和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打骶麻80%的成功率有点低了,达到90%就过关了,达到95%就很熟练了。臀沟纹头的照片哪天我照一个发上来。大母趾麻感是麻醉平面有点高而不是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如果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就不是这种表现了,病人会脸色苍白,血压下降,立即进入昏迷状态。至于进针的角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30°,有时候40°,有时候还20°,不一定角度小就容易进入蛛网膜下腔,因为从骶裂孔韧带到蛛网膜下腔还有一段距离,平均4.7cm,打骶麻一般用7号针头,长3cm,从皮肤到骶裂孔韧带最瘦的人也有2cm,遇到胖人,这3cm的长度连骶管腔都进不到。打了3、4千例,也就1例打到了蛛网膜下腔,回抽有脑脊液,停止操作,改为局麻。我的经验是有血液也不是绝对禁忌,退退针或换换地方仍然可以推药。反复回抽无脑脊液是最主要的。------------------靳新领 关于骶管麻醉的问题,我觉得讨论很多回了,我认为它的优点在于:①痛苦小,在麻醉下,使病人在无疼痛的状态下完成手术,较局麻减少了反复进针,同时避开了疼痛敏感区,从而大大减轻患者痛苦。②进针远离病灶,减少水肿、皮下淤血及感染机会。③效果好,麻醉完全,肛门松驰,术野清晰,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④持续时间较长。⑤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骶管麻醉成功的关键:在于骶裂孔的正确的定位,首先必须熟悉其解剖关系,骶裂孔的定位方法为:①骶裂孔是第五骶椎尚未愈合所形成裂孔,距尾骨尖4-5厘米;② 骶裂孔顶端是第四脊椎脊突,左右有两个骶骨角,三者呈等边三角形;③骶裂孔的容积约25-30毫升;④骶裂孔与两个髂后上嵴呈等边三角形;⑤蛛网膜下腔常至于第二骶椎,相当于两个髂后上嵴下1-2厘米,穿刺时针尖不能超过此线。
不成功的原因:①手感不好,无明显落空感即推药;②抽吸有回血;③穿刺落点位置不佳,上区易失败,中区易成功,下部易麻醉不全;④推药阻力较大;⑤反复穿刺,针眼较多,由于推药压力使麻药反渗入皮下。
不良反应:①穿刺出血 在不良反应中比较常见,多发生于体型瘦弱的患者,因启骶尾韧带较薄,落空感不明显,反复穿刺损伤骶管内静脉丛。对穿刺不理想者,要边推边抽,发现有血立即停药拔针,以减少麻药进入、渗入血管引起麻醉不全或中毒症状。对骶裂孔辨认不清时,不要盲目进针,更不宜反复穿刺。 ②误入蛛网下腔引起全脊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较少见。脊髓末端一般平第二骶椎下缘,异常骶裂孔,裂口位置高,蛛网膜终室异常降低,穿刺进入蛛网下腔的机率就越高。采用穿刺点“宁低勿高”,“宁直勿斜”,“宁浅勿深”,注药“宁少勿多”, “边推边抽”的原则进行。密切观察麻醉平面,若足大趾麻痹,活动受限,提示全脊麻的可能,作好抢救准备。 我现在都用改良骶麻,90度垂直进针,比老式安全点
我做骶麻比较少
我一般都是做骶疗 治疗腰间盘突出
就是碰到体型偏胖的病人 位置不好找
看到大家的发言
我也用的90度,学习回来后打了40例,只有一例因骶裂孔结构异常改局麻! 个人打了几十个,90度进针。自己一般用拇指指腹(感觉最好)来确定位置。 没做过骶麻,只做骶管阻滞,一般斜30°左右进针,使用5ml注射器的针头(非牙科麻醉那种细针),也有遇到变异,负角度(相对于髂骨平面)进针的。求教90°进针法,骶管变异的很多,常规进针不一定都能进,曾今遇到过一个,进针失败,最后ct显示骶管裂孔严重畸形,几乎成直角,改打椎间孔阻滞。
看jxzjxz的进针图片,应该不是正常的骶管裂孔位置吧,位置太高吧。做骶管阻滞,经常病人会有下肢甚至足部发热,发麻的情况,没见过是打到蛛网膜下腔的,误入蛛网膜下腔应该出现是类似休克症状,血压垮了,庆幸自己没遇到…… 腰俞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即在腰俞穴内注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它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曹吉勋教授首创使用的。最早是用于术后封闭止痛,后广泛用于各种肛肠手术。优点是简便、安全、麻醉范围只局限于肛周会阴部。缺点是骶裂孔变异较多,初学者常因定位不准,穿刺困难而失败。腰俞麻醉亦是我院肛肠科特色之一。
(一)腰俞穴的位置(骶裂孔的位置)
腰俞穴位于第二十一椎之下宛中,长强上三寸,下 之中心,正好是现代解剖学的骶裂孔。骶裂孔位于第四骶椎之下,外形变异较大,但基本形态是一个长形裂沟,中国人多数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上角是第四骶骨棘突,即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三角形的两下角是左右骶骨角,三角形中央部即是骶裂孔的位置。
*应用解剖:骶骨
由5个骶骨融合而成。骶骨前面又称盆面,光滑凹陷,有四条横线乃椎体间愈合的遗迹,两端各有四个骶前孔,再外侧为侧块,侧块从上向下迅速变窄,故骶骨呈楔形。上四对骶神经的前支从骶前孔穿出。
骶骨后面隆凸而粗糙,系椎弓融合而成。正中有棘突融合成的骶中嵴,嵴两侧为融合的椎板,末节骶骨的椎板消失,留下骶管裂孔。骶骨后面有四对与骶前孔相对应的骶后孔,骶神经后支经此穿出。
骶管裂孔是骶管下端后面的斜形三角形裂隙,是硬膜外间隙的终点,第五骶椎愈合不全或缺损可使骶管裂孔更为宽大。实际椎管裂孔不仅限于第五骶骨,据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对103块尾骨研究及对250名成人扪摸的结果,发现我国人自骶4至骶2均可裂开,在骶骨背部形成长形缺口。同时发现骶骨下1/4向前弯曲,使该段成扁平管道,是采用传统骶麻穿刺法时进针受阻的原因。骶裂孔形状不规划,骶角可以不对称,骶裂孔可偏向一侧,使穿刺针不能沿中线前进,故有人认为骶管阻滞不必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可改用腰部硬膜外阻滞相似的穿刺方法,经骶裂隙垂直进针,可提高穿针成功率。
(二)腰俞穴麻醉的原理
将局麻药注射入骶管腔内,以阻滞骶脊神经,作用部位为第二、三、四骶脊神经根。
(三)适应症
适用于肛门、肛管、直肠下段及会阴部的各种手术,如内外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和肛门畸形等疾病的手术。
(四)禁忌症
1.骶骨畸形或有外伤。
2.骶部发炎、感染。
(五)常用药物、浓度和剂量
1.2%普鲁卡因15-30ml一次用量不超过50ml(1g)。
2.1-2%利多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1.5% 26ml(0.4g)。
3.0.25-0.5%布比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0.25% 40ml(0.1g)。
手术时间长者可酌情加1‰肾上腺素,每100ml4-6滴。
(六)操作方法
1.体位病人取侧卧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并平齐手术台边沿,屈曲双腿,尽量暴露腰骶部,避免前俯与后倾。
2.确定穿刺点
寻找腰俞穴(骶裂孔),其解剖标志是第四骶骨棘突和左右骶骨角,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即是骶裂孔。骶裂孔表面覆盖骶尾韧带和皮肤。有的人不易摸清,特别是肥胖者。可以用以下方法作为定穴参考:①尾骨尖上方5-6cm两骶骨角间的骨性凹陷。②以两侧髂后上棘联线为底边向尾骨尖方向作一等边(腰)三角形,其顶角即为骶裂孔。③肥胖者骶裂孔常位于骶部脂肪垫下沿,穴位找准后,做好标记。
3.穿刺方法
用2.5%碘酒和75%酒精或碘伏消毒骶尾部。右手持20ml注射器,套上7#-8#号针头。用局麻药在穴位处先作一皮丘,然后垂直进针,当针尖经皮肤、皮下,抵达骶尾韧带时有一阻力,通过骶尾韧带后,有一落空感。抽吸无回血,推药阻力不大,证实位置准确,可缓慢推入局麻药。推药时,病人常有酸麻胀感,并向肛门后放射。如果进针遇到困难,可在穴位处上、下、左、右寻找裂隙,或适当调整进针角度。从皮肤表面到骶裂孔的距离,因各人皮下脂肪厚薄不同而差异较大,一般在1-2cm之间,多数人在1.5cm左右,也有深达5cm者。这一点对掌握穿刺深度至关重要。穿刺深度以针尖通过骶尾韧带,出现落空感为度,不宜过深。注药后3-5分钟出现麻醉效果,一般可维持1-2小时。
(七)注意事项
若用普鲁卡因,需先作皮试。穿刺时,针尖倾斜面应朝向肛门,以使药液向骶管低位扩散,限制麻醉范围,增强麻醉效果。注射麻药时,应抽吸无回血方可注射,否则易引起毒性反应。若有回血,即应改变穿位置或改用其它麻醉方法。骶管内静脉丰富,切忌深插或盲目乱刺,以免损伤。如遇病人出现药物毒性反应如烦躁、心慌、头晕、耳鸣等,应立即停止给药,令病人平卧,数分钟内症状可消失,无需特殊处理。严重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g或50%GS40-60ml静脉推注,有谵言、肌肉抽动,惊厥,采用静脉分次少量注入安定10-20mg,或硫喷妥钠50-100mg,或肌注给药琥珀酰胆碱30-50mg。
进针点以触摸到骶裂孔为最主要,臀沟纹头处可资参考。至于有人说的什么什么连线的交汇处最不实用。如果摸不到骶裂孔就以臀沟纹头为准,上下寻找骶裂孔。下面发两张臀沟纹头的图片:
--------------------靳新领 回复 22# 靳新领 谢谢斑竹的指点,我也觉得连线的交汇处不实用。我还特意买了一本局部解剖,找到髂后上嵴,骶骨裂孔连线三点是等边三角形,但确实也难定位,还是斑竹的方法实用些,再提个问题,上面有人说的90度进针,进针后不改变角度,你认为可行吗? 腰腧穴麻醉,简易骶管麻醉,是同一种麻醉,操作相同,都是把麻药注进硬膜外腔内,只是中医西医的叫法不同,肛肠手术用它麻醉效果不错,为避免超范围执业,那就叫腰腧穴麻醉吧,我也是经常用,侧卧位,2%利多5ml
0.75%布比5ml副肾素1-2滴,骶管裂孔处垂直进针,有落空感,反复回吸无脑脊液及血液,缓慢注药并回吸,成功率很高,麻醉可持续3个小时。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文档下载、旅游景点、办公文档、人文社科、考试资料、教程攻略、资格考试、教学教材以及骶管麻醉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最新热门文章
肛瘘去医院必看
挂什么科:
需做检查:
常见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哪些症状:
排便障碍、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短时间阵发性钝痛、肛周皮肤潮红
引发疾病:
肉芽肿性管道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好发人群:
是否传染:
瘫痪 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补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气虚...
参考价格:¥18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
参考价格:¥1
最新相关问题骶管麻醉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骶管麻醉简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最新热门文章
肛瘘去医院必看
挂什么科:
需做检查:
常见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哪些症状:
排便障碍、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短时间阵发性钝痛、肛周皮肤潮红
引发疾病:
肉芽肿性管道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好发人群:
是否传染:
肛瘘 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内痔,外痔,肛门肿胀,瘘管,...
参考价格:¥8.5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内痔﹑外痔;肛门肿胀﹑瘘管...
参考价格:¥19
最新相关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侧腰部疼痛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