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五幅对联 诗词中说出作者并说出物点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 ART一点 - 微信公众号文章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日10时41分来源:
原创优质出品 严禁复制转载
「 得天然趣 」
扬州画派书画专场
__________________
郑板桥骂人很厉害。
连他自己都说:“燮爱酒,好谩骂人,不知何故,历久而不能改。”虽然反省了自己这么多毛病,但也没打算改,因为觉得“有酒不饮,有口不言,自家桎梏,自抑性情,与墟墓中之陈死人何异乎?”
这种脾气直接反应在他的书画上,人家说他疯,他就干脆刻个章盖在画上——“郑风(疯)子”。
像他这样的人,当时还有一大串。
来看看这些名字:
“江南布衣”、“以酒为名”、“老秀才”、“左盲生”、“努力加餐饭”、“卖画不为官”、“糊涂居士”、“佛弟子”、“冰雪之交”、“山林外臣”……
你能想象,这些几乎与21世纪互联网人类昵称无异的个性名号,其实都来自18世纪吗?
这些千奇百怪的名号,是他们敲在书画上的闲章——说起来倒是有些像我们现在的个性签名——分明代表着主人的生活态度、身份、爱好、性格……
这些人,正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的一批画家——“扬州八怪”。
在中国嘉德2016秋拍北京预展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最大规模的扬州八怪专场,作品达十二家三十九件之多。
罗聘() 疏影横斜图
手卷 水墨纸本 24×300cm
嘉庆四年(1799年)作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钤印:罗聘、遯夫、两峰道人、江南春(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罗聘》28、16、96、82印,1574页)
题识:蜀僧书来日之昨,先问梅花后问鹤。野梅瘦鹤各平安,只有老夫病腰脚。腰脚不利尝闭门,闭门便是罗浮邨。月夜画梅鹤在侧,鹤舞一回清人魂。画梅乞米寻常事,那得高流送米至。我竟长饥鹤缺粮,携鹤且抱梅花睡。
右冬心先生自题画梅诗,先生与嘉定杨丈吉人、汪巢林、高西唐两前辈皆擅斯艺,各极其妙,予常追随杖履间,颇有会于心焉,予今年近七旬,诸老久已下世,惜不获见予之瘦影横枝一变其陈法也。嘉庆四年春,竹叟罗聘笔记。
鉴藏印:仰山堂印
说明:1.“仰山堂”为吴树声斋名,吴树声(),字鼎堂,一字筱亭。云南保山人。1844年举人。官山东肥城知县、沂水知县。善书法,尤好钟鼎金石文字,著《鼎堂金石录》。长于音韵训诂之学,有《歌麻古韵考》等书行世。
2.题跋中“杨丈吉人”即嘉定杨谦(1684-?),字筠谷,号吉人,别署益斋、疁城小隐、扫花客、冷清人等。工诗文,歧黄,篆刻。竹牙雕琢亦擅。善写梅花墨竹。
3.上海文物商店旧藏。
八怪的说法,最早来自清代汪鋆在《扬州画苑录》里说的:“所惜同时并举,另出偏师,怪以八名,如李复堂、啸村之类,画非一体。”
这并不是一种褒奖。作为正统派卫道士的汪鋆之所以称他们“怪”,是因为这些人的思想不行儒家正道;绘画也非传统一路;诗歌,则像民间打油诗一样的俚俗。
汪鋆一定未曾预料,几百年后,“扬州八怪”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像自己曾预言的那样“示崭新于一时,只盛行乎百里”,反而自成一派,甚至触及20世纪,对海上画派产生了深远影响。
所谓“八怪”,并不真的只有八个人,到底几个人?至今说法不一。
往大了算,差不多逃不开这十五人——陈撰、华嵒、高凤翰、边寿民、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 李葂、郑燮、杨法、李方膺、闵贞、罗聘。
以年龄长幼排列如下:
华 岩()高凤翰()边寿民()汪士慎()李 鱓()金 农()黄 慎()高 翔()李 葂()郑 燮()杨 法(1696—约1762后)李方膺()闵 贞(尚在)罗聘()据萧平先生 《纵横笔墨得天趣》
他们不都是扬州人,只是在扬州卖画,也并非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画派群体,只是带着各自独特的画风,聚集在扬州,最终殊途同归,开创了当时艺术界的一股风尚。
但在中国传统的语境里,以“卖画”为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扬州八怪之所以卖画谋生,最初是一种无奈。
比如郑板桥。
郑板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他出生时家道已中落,他三岁丧母,跟着在私塾当老师的父亲学习四书五经,二十岁左右,考上了秀才,后来被到山东当县令,虽然只是七品小官,但也勤勤恳恳。
但这县令当得很不如意。他的一部分印里看得出他的心迹。
“恨不得填漫了普天饥债”——当时他在潍县任县令,正逢连年饥荒,郑板桥“开仓赈贷”,还写下了《逃荒行》、《还家行》等诗文。
这官越做,他的印也越无奈,要想当一个“清官”,不容易。于是他的印开始变成了:“官独冷”——可见官场人情冷暖、尔虞我诈;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可见他内心,多少不甘和愤懑……
最后,他拿着一个“十年县令”,卖画为生,直至辞世。
求官路上的辛酸曲折,八怪里好些人经历过。李方膺在任乐安县令时,为赈济灾民,批文没到手就动用官仓贮粮一千二百石,最后被弹劾;高凤翰也做过县丞小官,他为官正直,同情贫苦盐民,却被诬结党营私而入狱,监禁三年,最后右手废了;李鱓,则是 “两革功名一贬官”。黄慎、华喦、罗聘这些人,虽不曾为官,但出身很苦,自然也不顺利。金农、李葂、高翔、汪士慎等人,虽是饱学之士,却怀才不遇。
对官场不满,对清贫生活不甘,他们先后走上了卖画这条道路。
也许你会觉得,“扬州八怪”怎么那么像艺术史上的一群难兄难弟啊——但清官难做,怀才不遇,食不果腹,你说,是谁的问题?
这群心性敏感孤高的人,就此成为一群集体的叛逆者。不约而同的,他们选择了扬州——当时最富裕、风气最开放的城市。
郑燮() 碧纱清影图
立轴 水墨纸本153×83cm
乾隆己卯(1759年)作
钤印:郑燮之印、板桥
题识: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绡,扫取寒梢万尺长。”梅花道人诗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皆诗意清绝,不独以画传也;不独以画传,而画益传。愚既不能诗,又不能画,然亦勉题数句曰:雷停雨止斜阳生,一片新篁旋剪裁。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鄙夫之言,有惭前哲。幽翁年老学长兄先生正画。乾隆己卯,板桥居士郑燮拜手。
鉴藏印:古润戴植培之氏一字芝农鉴藏书画记、岳雪楼记
说明:曾经戴培之(清道光间,19世纪)、孔广陶()收藏。
1.戴植,字培之,号芝农,一号成芬,别署诚庵、芝道人、听骊馆主人、培万楼主人、翰墨轩主人等,江苏丹徒人。其“翰墨轩”、“心太平轩”、“培万楼”收藏书画和古籍,在当时称极一时,其中古籍收藏中,宋、元、明刻本10余种。其所藏书画后来均归于上海博物馆。
2.孔广陶,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字鸿昌、一字怀民,号少唐,别称少唐居士。广东南海南庄罗格人。国学生,官分部郎中、编修。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又有“岳雪楼”,所藏之书,皆为精品,尤以清殿本为富。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广东四大藏书家”。
郑燮() 草书《怀素自叙帖》
立轴 水墨纸本 188.5 × 104.5 cm
鉴藏印:苏石风藏、共栽桃李寿山河、憨斋鉴藏
说明:曾经苏石风()、吴南生(b.1922)收藏
1.苏石风,早年侨居泰国从商,1939年回国,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曾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
2.吴南生,原名吴祖武,笔名左慈。生于广东汕头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省政协主席。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松柏长青》等。
彼时的扬州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发达的水路聚集各方来客,盐业、织造业极其繁盛。
但商人们依然有烦恼——传统观念里,商业算是末流,盐商们腰缠万贯,却被叫做“盐呆子”。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所谓“贾而好儒”、“亦儒亦贾”,富商们开始收藏书画。整座城市都在追求风雅,甚至,就连普通的小摊小贩,也念着要一张内容新异、风格独特的名家书法来吸引顾客。
新的时代、新的欣赏对象,新的审美趣味。 “扬州八怪”从众多鬻画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最青睐的艺术家。
盐商们对艺术家可谓礼遇有加。徐珂在《清稗类钞》说了富商马曰琯给郑板桥还债、修宅的故事——
画家郑板桥因无钱还债,躲到镇江焦山同乡僧人处,巧遇马曰琯。交谈后,马曰琯赏识郑板桥的才华,探问他为何落魄。当郑板桥回到家中时,债已还,屋已修,才知马曰琯私寄了三百两银子来支持他。
当时富商家中也富有收藏。马家藏书百橱,并藏有苏轼、赵子固、赵孟頫、黄公望的不少佳作;安岐的收藏更是国宝级的,陆机《平复帖》、王羲之《袁生贴》、苏轼《寒食贴》、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展子虔《游春图》、米友仁《潇湘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等都在他手中。
他们乐于向文人开放收藏,马曰琯还经常组织雅集联络感情,“八怪”们是其中常客。金农在诗里说:“修禊玲珑馆七人,主人昆季宴佳宾。豪吟董甫髯撚手,觅句句山笔点唇。樊榭抚琴神入定,板桥画竹目生瞋。他年此会仍如许,快杀稽留一老民。”
汪士慎别号“七峰居士”,正因他曾长期入住马氏书屋,其中有七峰草亭。李葂也曾长期住在山西商人贺君召的贺园之中。
汪士慎(1686-约1762) 梅花册
册页(十开) 水墨纸本26.5×32 cm(每幅)
辛丑(1721年)作
钤印:勤斋(三次)、近人(三次)、汪·慎(三次)、士慎印、汪慎、心在山河外、汪士慎(二次)、士·慎、学华、慎·近人、勤斋(二次)、勤斋(11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汪士慎》66 印,487 页)
鉴藏印:戴芝农父秘笈之印、培芝珍秘、芝农秘玩、润州戴氏倍万楼鉴真、曾藏戴芝农处、培芝清赏、培之所藏、戴氏芝农藏书画印、润州戴植字培之鉴藏书画章、培之清赏(1-9 印,参见上书《戴植》48、8、20、30、34、26、23、19、17 印,1545 页)
说明: 此件曾经戴植(清道光间,19 世纪)收藏。
华喦() 芙蓉野鸭
立轴 设色纸本130×59.5cm
戊辰(1748年)作
钤印: 华嵒、秋岳、幽心入微(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华嵒 》31、33、70 印, 页)
题识: 一片蒲葵烟,轻鸥如云集。戊辰夏日写于解弢馆。新罗山人。
鉴藏印: 希坡审定、曾藏何蘧盦处、何瑗玉印
说明:旧藏者何瑗玉(清道光-光绪间,19世纪),字蘧盦,又号莲身居士,广东高要人。官翰林院待诏,富收藏。与兄昆玉均精鉴别,享誉岭南。
渐渐地,画家们走出了羞于言钱的尴尬。
乾隆二年,金农公开挂牌出售书画,并高悬翰林院掌院阿克敦为其制订的润格。
乾隆二十四年,郑板桥更是主动自订润格,还写得很幽默:“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为了提高销量,金农还有计划地进行集体“创作”,据记载:金农曾和汪士慎、高翔等人合作,共治一方砚台。由金农题砚铭,汪士慎作法书,高翔奏刀刻写,分工合作。这样的一方集名句、名笔、名刀为一体的砚台,卖价往往很高。
金农身名日涨,丁敬的《印跋》描述了他的处境:“四方求字如云,得之珍同拱璧”。
金农() 梧桐清露
立轴 水墨绢本119×38.5cm
乾隆丙子(1756年)作
钤印: 金吉金印、金农印信(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农》29印、47印,590-591页)
题识:金井鹿卢空,苔堦涩露湿梧桐,无端堕叶,不待秋风,吴宫夜雨,又添新恨,二十五声中。乾隆丙子嘉平月,客居扬州写此。稽留山民。
金农() 漆书《南华经》
立轴 水墨纸本86×46.5cm
钤印:百研翁、金农之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农》27、13印,590页)
题识:《南华经》,书为振老年道兄。杭人金农。
释文: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予无所用天下。不受而逃去。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於河。其友巢父牵牛欲饮之,问其故。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以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也。乃牵犊于上流饮之。
鉴藏印:秦祖永宝藏印、学海堂、平斋过眼
说明:曾经吴云()、秦袓永()收藏
1.吴云,字少甫,号平斋,晚号退楼,又号愉庭,安徽歙县人。喜好古精鉴赏,金石书画。家有“两罍轩”、“听枫山馆”、“二百兰亭斋”专收藏之所。
2.秦祖永,字逸芬,号楞烟外史,金匮(今江苏无锡)诸生,官广东碧甲场盐大使。工诗古文辞,善书,而于六法力深研究。有《桐阴论画》、《画学心印》等。
金农() 菩提罗汉
立轴 设色纸本 100×52cm
钤印:金氏寿门、金农印信
题识:七十六叟金农画。
在种种情形下,画家们也开始迎合主顾的需求,如郑板桥所言:“写来兰叶并无花,写出花枝没叶遮。我辈何能构全局,也须合拢做生涯。”甚至找人代笔这些应付的事儿也出现了。
看起来,画家心中有几分无奈,但为什么到了这个时代,八怪的画却越来越讨人喜欢了呢?
艺术史家薛永年先生在《论扬州八怪艺术之新变》一文中说:八怪的艺术并没有从一切方向挣脱封建观念的消极影响,也有因商品化而未免粗滥之处,但同正统派艺术相比,无疑在更加主体化个性化中拓展了审美的视野,增进了艺术的现实性与世俗性。而且,他们的意与神合,迹与手化,着重在偶然机遇性中捕捉天趣,实际上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作者之适应买主造成的被动与质量低劣。商品化推进了他们的艺术是一个方面,他们未因商品化而改变对艺术创作本质的认识,并发展了属于对艺术规律性认识的传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来看看他们的画。
从题材上说,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蔬果草虫,餐桌上的葱、蒜、姜、辣椒等等,竟然都成为了八怪们的画中物,民间的小调、百姓的俗事,带着热腾腾的人情味与生活气进入了冷寂的画坛。
黄慎的《渔翁得利图》,写一白发渔翁雨中钓鱼而归,边行边对鱼作笑,满足于得鱼换酒,醉眠芦花的简单放达生活。鱼尾摆动的鲜活之状,老者自在在得的蹒跚之态,跃然纸上。
李方膺的《双鱼桃花》,画中两条桃花鳜鱼,皆系竹篮之上,一鱼侧身,一鱼正仰,桃枝则低昂斜出。落笔迅猛,用中锋疾扫,如篆如草,圆厚跌宕,表现力极强。
黄慎(年后) 渔翁得利图
镜心 设色纸本124.5×58.5cm
钤印:黄慎、瘿瓢(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黄慎》23、32印,1143页)
题识:篮内河鱼换酒钱,芦花被里醉孤眠,每逢风雨不归去,红蓼滩头泊钓船。瘿瓢。
李方膺(年后) 双鱼桃花
立轴 水墨纸本74×41cm
乾隆八年(1743年)作
钤印:画医目疾、虬仲
题识:此图莫认武陵溪,浪暖春风绿满畦。山泽不禁天地利,桃花嘉鲔一筐提,乾隆八年写此,晴江李方膺。
李鱓(年后) 花鸟册
册页(九开) 设色、水墨纸本26.8×40.6cm(每幅)
乾隆十七年、十八年(年)作
钤印:鱓(二次)、鱓印(二次)、中洋、知我贵希、十万户长(二次)、古之狂、里善、李忠定文定子孙(1、2、4、5、7、8 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李鱓》49、50、60、74、42、73 印,390-392 页)
题识:(一)野菊无人花自新,画完秋草画鹌鹑。野田亦有鹌鹑斗,关系输嬴不到人。乾隆十七年秋复堂李鱓制。
(二)懊道人。
(三)晴团红粉护春烟,仿佛江村二月天。记得踏青回首望,一枝斜拂酒旗边。乾隆十八年春得杏花一枝,舟中对临其意,并书景梦弼诗,复堂李鱓。
(四)累赘身躯不得飞,相依银杏事多违。一帆风送沧浪水,洗尽笔头尘土归。乾隆十八年三月,舟抵里门汰笔之作。李鱓。
(五)乾隆十八年三月,复堂懊道人李鱓。
(六)懊道人。
(七)万事浮云过眼空,前人作画我相同。花花草草飞飞蝶,尽付庄周一梦中。癸酉四月,鱓制。
(八)毫端金粟纷纷起,不怕天香云外遮。此本木犀分月窟,秋风吹尽又开花。懊道人制。
(九)莱菔撇蓝黄菌。陈道山先生点笔为之,笔意精妙。此册存临江太守胡期真家,往来予怀数十年矣。归舟阻风,排闷仿此。时乾隆十八年三月也。懊道人。
鉴藏印: 睿鉴
边寿民(清雍正-乾隆间,18世纪) 寒汀芦雁
立轴 设色纸本94.3×106.3cm
雍正壬子(1732年)作
钤印:颐公、寿民、山水友、叶底黄鹂一两声、鹤迹满径松阴在门、山雨欲来风满楼、古瓜、钟情一飞一何痴(1、2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边寿民》71、72印,1584页)
题识:雍正壬子冬十月,淮海边寿民写于富春江上。
高凤翰() 岁朝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10.5×49cm
乙丑(1745年)作
钤印:遯、老阜、写意、左臂、春草续梦之堂、百研斋、石农之印、左手髯高、高凤翰印、西园、渔樵沧海边(1、4、8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高凤翰》146、143、91印,819-820页) 题识:岁朝图。乾隆乙卯元旦,阜道人左手呵冻戏笔,聊作新岁之供,不足为外人道也。并录旧作一首:疏影迷离夜月孤,淡香人静有还无。坐来肯负杯中酒,老瓦盆头即玉壶。乙丑误写乙卯。又记。鉴藏印:角茶轩收藏书画之印
再是画意。 八怪崇尚写意,所以更多瞩意于花鸟,喜欢在写意花鸟中抒写性灵,表达新鲜的审美意识。而无论擅长大写意还是小写意,他们都重视画意与造意。金农“以意为画”,“意造其妙”,华嵒“写意不写形”,黄慎“写神不写貌,写意不写形”——他们在时代的审美意识中,以个人的审美观念去发现、强调对象审美特质的一端。
所以,他们重视观察自然,师法造化、体味万物理趣。郑板桥说:“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他还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们也讲求身与物化,造化在心,郑板桥擅长画竹,但决不被动摹写,他主张在“心师造化”的基础上,师心自用,使兰竹随意而生,所以,他有诗曰:“老夫自任是青山,颇长春风竹与兰。”
他们所写的意,是自己的生活感受的升华,也是真的性情。
再深入欣赏八怪的艺术,你还会发现,他们的作品实际上已变成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小型综合艺术,虽不属于开创,却有划时代的发展;他们还以金石书画入画,着意与“力之美”;他们擅长三绝或四绝,《巢林集》来自汪士慎,《板桥集》是郑燮的诗歌合集,还有李鱓《浮沤馆集》、金农《冬心集》、罗聘《香叶草堂诗存》等;他们也无人不工书法,佼佼者在书法篆刻上的创造性堪与绘画比肩称能,金农的漆书,郑燮的六分半书,高翔的八分书,高凤翰的左手书,黄慎的狂草,汪士慎的行楷,杨法的金文,闵贞的篆隶,都是独树一帜。
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和解放,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力。这大概真是他们的“怪”之所在。
黄慎(年后) 添筹图
立轴 设色纸本293.5×129cm
钤印:黄慎、瘿瓢(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黄慎》44、48印,1144页)
题识:瘿瓢黄慎。
说明:苏州文物商店旧藏。
罗聘() 山斋赏花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两峰画记
题识:梦迥枕簟暗侵秋,尚有残钟出寺楼。忽忆故人焦处士,闭门露坐看牵牛。枕上偶成寄五斗词丈,晨起并作一图,以博雅教,罗聘。
王文治()题跋:匡床无睡好幽探,画意诗情兴正酣。昨夜月光明如水,不知清露湿秋衫。两峰为五斗先生作此图,诗笔清真,画意雅倩,传之他日未尝非一段佳话也。乾隆辛亥(1791年)秋日,梦楼王文治题记。 钤印:王文治印、曾经沧海(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文治》11、28印,17页)
鉴藏印:仁和王绍延收藏书画
说明:1.上款人焦五斗,名仕纪,镇江丹徒人,杜甫《饮中八仙歌》有“焦遂五斗方卓然”之句,他因姓焦,遂取此典故而以五斗为号,长于诗文。有《金山志》、《金焦二山志》。他与郑板桥、高翔、汪士慎、罗聘等为好友,尤好品茗。
2.旧藏者王绍延,室名宝日轩,浙江仁和人。清末民国杭州地区著名收藏家,孙毓汶离世后,所藏有少量藏品因故释出,王绍延获钱选《浮玉山居图卷》、汤叔雅《罗浮香梦图轴》及唐寅《松崖别业图卷》等多种。
而今,我们再来看这批为当时画坛带来新风的群体,早已不是被守旧派认为不入流的“怪人”,如俞剑华先生所说,他们“在前既怪不过青藤、白阳、石涛、八大,以后也怪不过撝叔、四任、昌硕、白石,现在看来似乎毫无可怪之处。”
但作为“晚期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支劲旅”,扬州八怪在清代的一片师古声中具有历史的功绩,以冲破正统、不拘于老旧的艺术,和穷其一生、追求个性的思想,在中国艺术史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他们留下佳作之多,无可计量,国内外200多家收藏机构便藏有8000余幅八怪作品,再提起“扬州八怪”,这已是一个富有历史分量的专属名词。
近现代名画家如王小梅、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任渭长、王梦白、王雪涛、唐云、王一亭、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等,都各自在某些方面受“扬州八怪”的作品影响而自立门户。
1961年,邓拓在访问郑板桥故居之后留下这样的诗句:“歌吹扬州惹怪名,兰香竹影伴书声。一枝画笔春秋笔,十首道情天地情。脱却乌纱真面目,泼干水墨是生平。板桥不见虹桥在,无数青山分外明。”
此时,再来读读那一枚枚千奇百怪的闲章——李鱓的“不折腰”,金农的“布衣雄世”,高翔的“山林外臣”……这不也是当下人所企望拥有的人生吗?
李鱓(年后) 湖石牡丹
镜心 设色纸本172×47.5cm
钤印: 丁巳年、高凤翰印、左手、兰、老阜、遯(2、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高凤翰》88、70 印,818-819 页)
题识: 红妆争出斗风流,知道人从艳色求。惟有冰心老雪榻,石根隐处自藏头。乾隆乙丑腊月四日,捡旧纸作此糊西亭壁,南阜老痹左手自题。东皇曾记旧书斋、右手再题
杨法(年后) 篆书五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100.5×43.5cm
钤印: 杨已军印、杨孝穉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杨法》2、4 印,1271 页)
题识: 三寿景老学长兄先生正之。上元杨法。
释文: 三寿作朋句,尊前递咏歌。先人锡名字,其意美如何。幸得康疆体,而能甲子过。相期保真性,霜雪去岩阿。
高凤翰() 草书信札册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28.7×16.6cm(每幅)
乾隆三年(1738)作
钤印:天禄外史(三次)、吴客(二次)、南阜(六次)、萧洒在风尘、戊午之年印章、高子名翰之印(三次)、戊午之年、戊午年(二次)、戊午、信天翁(二次)、伏枕左书空(二次)、左手、丁巳残人(1、4、6、11、12、1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高凤翰》65、160、117、86、70、81印,818-821页)
第三札:“左手作书画亦甚拙而苦,大逾常格。”
末一纸:“他日可装一册,知满仲山又当发财也。”
李鱓(年后) 梅兰竹石
立轴 水墨绢本 108×53.2cm
雍正八年(1730年)作
钤印:复堂、古之狂、懊道人(1、3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李鱓》14、63印,389、391页)
题识:沉水炉香活火茶,一洼清墨想涂鸦。量惟坡老倪迂笔,可作人间第一花。雍正八年夏五三十日,李鱓写。
鉴藏印:屺瞻墨缘、柏村审定珍藏、乐山主人
李方膺(年后) 墨梅图
立轴 水墨纸本140×47cm
乾隆二十年(1755年)作
钤印:晴江的笔、梦中之梦、江南布衣、木头老子、膺(1-4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李方膺》70、77、74、111印,344-347页)
题识:十日炊无米,梅花兴更狂。平生甘淡漠,嚼雪是家常。乾隆二十年夏六月廿四,写于金陵借园纸溪桥,李方膺。
闵贞(年后) 溪山探幽
立轴 水墨纸本168.5×91.5cm
乾隆壬寅(1782年)作
钤印:闵贞之印、正斋、青乔、读画楼(1、3、4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闵贞》10、14、18印,1196页)
题识:乾隆壬寅夏五,正斋闵贞画。
本文参考资料包括
_______________
萧平 《纵横笔墨得天趣》
薛永年 《论扬州八怪艺术之新变》
周时奋 《扬州八怪画传》
王小柠 《论“扬州八怪”的时代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聂危谷 《读海外藏扬州八怪绘画:扬州八怪画派三题》
尚可 《扬州八怪:历史定位的论辩》
刘曦林 《扬州画派的历史坐标》
朱少建 《谐谑印章拾趣》
侯美玲 《扬州八怪发展动因之研究》
蓉生 《郑板桥印文考释(下)》
等,特此鸣谢
中国嘉德2016秋拍
预展:11月9日 - 11日
拍卖:11月12日 - 16日
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
_____________
特约编辑:付玉婷
出品:林梢青
__________
现已开通评论功能
留言分享你的看展感受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说课《沁园春.长沙》
下载积分:840
内容提示:说课《沁园春.长沙》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6:27:5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4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说课《沁园春.长沙》
官方公共微信& “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学习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继续完成有关任务。【小题1】快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邻居王阿姨家春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到了右边。请你根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3分)【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为三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一般是一二声,贴在左边。与背对大门一致的方向来说左右!】【小题2】新春喜事多,小林搬新家了,买对联时,他犯愁了,买哪副好呢?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下面三副对联你会推荐哪一副呢?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并用工整的汉字把上联书写在田字格里(4分)A、美宅闲观莲出水&苑台静赏竹凌云B、乔第喜迁新气象&换门不改旧家风C、迁新居千门开始头见喜&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推荐理由:& &(2分)书写(2分):&【小题3】春天到了,小林拟写一副对联来赞美春天“春雨清新丝丝润万物,&桃花娇艳朵朵绣千山”,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像,描绘出这副对联的画面。(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江西省吉安市高陂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学习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继续完成有关任务。【小题1】快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邻居王阿姨家春联贴反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根据题干中的“根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要求,有友好礼貌的语言向对方说明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贴法,要用敬称。试题分析:将所选的文字工整的抄写在格中,不要抄错。从对联的含义或语言的生动性方面说明选某一对联的理由。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春雨清新丝丝润万物,&桃花娇艳朵朵绣千山”一句写景内容,发挥想像,运用修辞手法从形、色、声几个方面描写景物的情态,突出景物的特点。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学习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继续完成有关任务。【小题1】快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邻居王阿姨家春联...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学习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继续完成有关任务。【小题1】快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邻居王阿姨家春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到了右边。请你根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3分)【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为三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一般是一二声,贴在左边。与背对大门一致的方向来说左右!】【小题2】新春喜事多,小林搬新家了,买对联时,他犯愁了,买哪副好呢?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下面三副对联你会推荐哪一副呢?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并用工整的汉字把上联书写在田字格里(4分)A、美宅闲观莲出水苑台静赏竹凌云B、乔第喜迁新气象换门不改旧家风C、迁新居千门开始头见喜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推荐理由:________(2分)书写(2分):【小题3】春天到了,小林拟写一副对联来赞美春天“春雨清新丝丝润万物,桃花娇艳朵朵绣千山”,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像,描绘出这副对联的画面。(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综合性学习。(10分)小林和几个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学习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继续完成有关任务。【小题1】快过年了,家家户户贴春联。邻居王阿姨家春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到了右边。请你根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3分)【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为三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一般是一二声,贴在左边。与背对大门一致的方向来说左右!】【小题2】新春喜事多,小林搬新家了,买对联时,他犯愁了,买哪副好呢?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下面三副对联你会推荐哪一副呢?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并用工整的汉字把上联书写在田字格里(4分)A、美宅闲观莲出水苑台静赏竹凌云B、乔第喜迁新气象换门不改旧家风C、迁新居千门开始头见喜创大业全家齐举步生风推荐理由:________(2分)书写(2分):【小题3】春天到了,小林拟写一副对联来赞美春天“春雨清新丝丝润万物,桃花娇艳朵朵绣千山”,请发挥你的联想与想像,描绘出这副对联的画面。(3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景物的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