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医学院校排名生物信息学转预防医学,学校不需要留级,我怕大二跟不上,想

预防医学吧-百度贴吧--预防医学学子交流、学习、娱乐吧--此吧欢迎广大预防医学学子、对预防医学感兴趣的吧友来此交流学习预防医学相关知识,同时欢迎吧友通过此平台交友、开展健康向上的话题讨论。
感谢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146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预防医学学子交流、学习、娱乐吧
本人15预防专业,在某二本院校就读。开学不到一周时间。除了上课,别的时间浑浑噩噩的。开个帖子,记
请问大家,市级疾控与区疾控到底有什么职能上的差别,是进市疾控更有发展前景或者一个更高、更好的
急急急!!学预防医学可能去医院当看病开药医生吗,可以自己开诊所吗?本人准大一,在紧张的填志愿
楼猪本科毕业囡囡,现在面临选择,是去二甲区医院好呢?还是去区疾控好呢?求各路大神指个明路。疾
想问下师兄师姐,大学期间得的奖学金啥的跟考研有关吗?最近心累,每天努力的学,最后综测还是拿不
求问考研考毒理学报名报的劳动卫生吗 还有卫生毒理学是什么鬼
17年预防医学专业毕业,成功考进市卫计委。不为别的,只为预防医学专业正名!看到各种吐槽预防不好不
预防考公务员是怎么回事
来说说今年专业课考的怎么样?
首先说一下个人身份,男,家庭无背景,无资本,在这个社会上是最普通的学生一名,本人却因08年高考滑档而读了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就读于广州一所大学
本人是读预防医学的,学校目前有个政策,允许院内进行转专业,我们学校的公卫学院还有一个专业叫卫
本科预防跨专业考临床科学硕士不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所以去实现医师的梦想,去拿到公卫执业医师,但是也是学到基础的医学知识,现在的BOSS要的是具有
大家都来呼吁卫生部修改执业医师考试办法,废除预防医学专业不能考临床执业医师的规定。我们5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临床课也没有少学,为什么不让我们搞
今年预防大一,想考研,现在应该做什么准备呢?求各位前辈讲解
本人16届预防学生,今年大二,二本学校学生,在年级第一,如果一直保持,考名校研究生容易吗? 感谢
本人大一转专业没有成功,不知各位学长学姐是否知道大二结束还能不能再转一次
今年已经大二了,可是对于大学生活该怎样过还是一脸懵逼,大一时每天就是总想着学习,可是现在周围
本人浙江地区,据我了解预防医学在疾控的工资大概5000左右,为何常有内地的人抱怨只有2~3000??内地真的很低吗??临床专业我身边的亲戚也就7000不
1.方便管理,看到隔壁吧首页全部变成卖资料的贴了2.一旦有吧友买资料被骗请直接联系我删帖并封号3.其
这个贴是来帮助大家找校友的,大家赶快来开贴找校友吧
距离中国医科大复试结束已经一个月了,之前就想着发帖,关于医大的帖子不多,但是一直没有时间,现
预防医学专业的招聘信息是在哪里看的,有具体的网站吗?可否提供一下
卫生综合考什么,我是护理跨考公卫,急。。。求解答
明年我就不是新生了
今年我刚毕业呢,成都医学院的。
大家有什么都可以问我,知无不答?
请问有没有军事预防医学的前辈,指明道路
学预防医学出来干什么的最赚钱?
大家相互交流,便于深入了解! 随手拍校园风景镇楼
痛风是怎么形成的?很多的人都已经知道,我就没必要说了。那么,有没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能让痛风消失
楼主的弟弟去年被某医科大学录取了。大一想转专业没有转成。现在如果为了转专业就要留级一年再上一
想知道预防医学国内大学的排名,网上搜出来的每次结果都不一样,不敢相信啊
看到很多帖子说预防医学不好,说什么不好就业,工资少等等。
你们也不想想,现在有那个工作好找啊,中国人这么多,竞争这么大,就算你是学造钱的,我
埃博拉病毒三级预防怎么写
聘用,有的加Q:
现在考研分英语一(本硕)和英语二(专硕)了,不晓得我们预防考哪个方向好,对这个完全不知,想买
大家,我想问一下,临床专业的以后能考公卫执业医师吗?我的专业是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方向,别问我这
即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硕士研究生专业毕业,大家知道去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好还是去疾控中心或者是健教所等单位好呢?去儿保科没有处方权,请高人指点!
哪位同学有毒理学资料,求助
其实还是挺广的,欢迎踊跃讨论哈 本人现在是在机关单位上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所以基本算转行了
转专业从工科转到预防医学值得么
现在大四上学期,有没有预防医学的学姐学长讲讲考研经验啊
南华,预防医学,啦啦啦(?▽?)
本人今年录取到了北医预防医学七年制,实在不了解这个专业怎么样,看吧里大多帖子感觉有点方………
请问有贵州医科大学的研究生吗?想咨询下考研
学预防的可以买什么资料做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吧...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预防医学转临床医学要什么条件,要留级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预防医学转临床医学要什么条件,要留级吗?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甚至有的大学临床医学是不允许转入的(如中山大学就有这个政策这个不同大学的要求和情况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预防医学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类似。所以这个问题你得去问你们大学的辅导员并了解你们学校的相关规定啦,临床医学只能转出不能转入),所以如果可以转的话
谢谢,我是重庆医科大学的
建议你去重庆医科大学的贴吧里面问问里面的学生,他们有的可能了解一些情况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关注今日:214 | 主题:2601491
微信扫一扫
《协和医事》丁香园连载内容(连载完毕,欢迎阅读评论)&[精华]
页码直达:
这个帖子发布于9年零315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授 权 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授权丁香园网()在网站上以宣传为目的,部分刊载《协和医事》一书(书号为ISBN978-7-108-02837-2)。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五章。 此授权连载,本协议双方之间不涉及费用问题。 我社保证拥有该书的网络传播权,如因此权利的行使侵犯他人 权利的,由我社承担全部责任。授权人签字: 授权人盖章:日 期: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天天 编辑于
董炳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
《协和医事》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
诞生于20世纪初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任何角度看,她在中国医学、医学教育乃至卫生事业发展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曾出版过几本介绍和评述她的书,但都未能离开医学、医学教育的业务圈子。《协和医事》的作者采用了更开阔的视野,也就是更接近社会大众的方式,用更深邃、开放和活跃的思维,文学式的笔法,对她作了生动地介绍和论述,揭示出一种历史、现实中曾有过的难得的医学精神气质,无疑会扩大她的读者范围,对广大群众和业内人员认识当前医学、医学教育中的某些困境和矛盾,解决医疗现实中的某些困惑,或许有一些启示作用。因此,我对她的面世,寄以厚望。 方圻:北京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
原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
本书以文学的笔法再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近百年的历史全貌,娓娓动人。
“老协和”的医学教育有其极为丰富的内涵,它重视启发式教育,重实践,重视人文、医德教育,曾培养出为数众多的大师级的良医、良师和科学家。老协和的理念,对中国当前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医疗,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协和医事》是一部及时的好书。 张之南(1954届协和毕业生,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曾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用十天逐字逐句地看完书稿。总的印象很精彩!
用丰富翔实的史料、鲜活感人的事例、生动活泼的笔触,展现了协和九十年的历史,使人们了解到协和的由来、理念、特色和成绩。协和有辉煌的年代,也经历过跌宕起伏,几起几落,但总体来说,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还是良好的。然而事物在前进变化,优良的传统永远优良,而在表现形式上和运作方式上也需适应新的形势。协和应该如何处理传承与变化,怎样保、如何变,也是协和人和关心协和的人必须面对和回答的。看得出,你也是带着感情在担心、在深思着。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有助于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协和的复兴与发展。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序:“协和”这两个字
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 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2. 20世纪初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
3. 中西合璧的油王府
4. 1921:开幕典礼
5. 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6. 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
好医生如何诞生
1. 准备一颗人文心、一副科学脑
2. 备受争议的协和育人模式
3. 启发那些“想成为自己的个体”
4. 师道,照亮校园
5. 毕业之后的“宝塔尖”
6. 内科大查房,八十多年一贯制
7. 在“熏”的气氛中成长
8. 一个古老命题
从“贵族医学”到“民众医学”
1. 医学的布尔什维克
2.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3. 走出医院,走进胡同
4. 1930年代的赤脚医生
5 .给病人以温情的社会服务
6. 打开协和窗户看中国
协和的民间故事
1. 老协和人的脾气
2. 孙中山的最后岁月
3. 梁启超:《我的病与协和医院》
4. 装在“铁肺”里的人
5. “北京人”在哪里?
6. 特殊时期的两部话剧
7. 五十六个小本和百宝箱
8. 老协和的女大夫
九十年协和主义
1. 1942:风雨飘摇
2. 光荣和梦想的征途
3. 协和式的临床思维
4. 自省、专注和慈悲
5. 医圣时代已过,良医余韵仍存
6. 新时代的大学精神
7. 大众视野中的协和吸引力
8. “协和现象”及“未来协和之道”
后记:我的协和情结与“泛意义协和”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序:“协和”这两个字
1921年,当小洛克菲勒登上“亚洲快线”轮船时,《纽约时报》说“他去了中国”。同行的还有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校长韦尔奇,他在六年前就造访过中国,为了一个建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计划。
这一行人登上“亚洲快线”后,引起了众人的注目。在小洛克菲勒的六只行李箱中,有一大箱全是书,其中一本是描写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韦尔奇则在轮船上被邀请做演讲,他的题目是《中国的医学教育》,乘客们被他的热情打动,特别是讲到现代科学的价值、西方医学如何助力中国文明、又如何适应中国需要而改良。但这些问题对已为“北京协和医院”准备了七年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来说,再熟悉不过。
他们乘了一个多月的轮船,到达中国。站在离天安门不远的饭店阳台上,他们往东北望去,在王府井和东单之间,有一组中国宫殿式建筑,绿色琉璃瓦,汉白玉围栏,画栋雕梁。那片在清朝豫王府旧址之上、琉璃瓦之下的世界,就是即将创建的协和医学王国,老百姓传闻中的“油王府”。
协和的“志在世界一流”,并非今天大学运动中的空洞口号。它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让世界知道协和。1923年,美国《时代》周刊回顾洛克菲勒基金会成立以来的十年之路。除了惊人的拨款数字,就是它在发展中不断锁定的中心主题:为全人类的健康。而耸立在这个主题两旁,是两大伟绩:一个在美国,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另一个则在中国,是PUMC——北京协和医学院。40年代,汤佩松在清华大学创办农学院时提出的目标是:“清华农学院应当办成中国农学界的PUMC(北京协和医学院)。”1951年,新政府接管协和时指示:“协和医院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望,我们一定要把她办好,办不好影响不好。”
协和的成长,充满了医学和医学之外的传奇和故事。
这所学校开风气之先,成为中国第一所招收女生的医学院校,有了中国真正的护士学校;这里的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解剖学教授,根据来自周口店的一块牙齿化石,确定出一个独特的人种——“北京人”,两年后在周口店挖出的第一块“北京人”头盖骨,轰动了全世界;一位叫浦爱德的美国女人,来协和医院创建了“社会服务部”,关心病人出院后的社会链接,赋予医学以温情,许多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毕业生来此求职;一位叫兰安生的美国教授来到协和,给学生们讲“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他和中国人喝酒交朋友,带着协和学生走出医院,走进胡同,关注更多百姓的健康。日后他的一位学生受到感召,毕业后去了农村,在定县建立起中国“赤脚医生”的雏形。
这所学校的办学,也成了独特的协和现象。曾经的巨大投入,在实施“淘汰制”、“宽进严出”之后,只有极少数的产出。而这每年平均十六位毕业生的“极少数产出”,后来却成了中国医学界的大半精华,他们每一位都撑起了中国半个世纪的医学世界。在校园里和医院里,它曾拥有一批医学大家,教学严格并带有强烈的启发式,鼓励学生“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学习”。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在协和式的气氛中“熏”着成长,内心的热忱被激发,体悟着怎样成为一位好医生。而这种真正的大学精神令人神往,可惜在后来渐渐遗失。
在今天的北京东单三条,协和建筑群的雕梁画栋、俄式大楼、现代大厦交杂在一起。一块标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门牌,提醒着时间的力量。在今天,这群建筑代表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对后两者,经九十年的积淀,人们概括为两个字:“协和”。
准确地说,“协和”这两个字暗示的是:曾经对中国医学教育和中国医学的推动,医事之道的至高境界。但它在时间打磨中积累的内涵,已超越了医学学科和医生职业。在民间,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期望,赋予了“协和”许多延伸内容,这两个字渐渐演化成——医疗安全感、医学精英、关爱百姓的亲切姿态、病人重获健康与温情的可能。病人说:“我们千里迢迢到北京协和看病,是到了头。无论如何我们心甘了”。
到了新世纪,有报道题为《全国人民看病上协和》。2007年的一则“协和打假”新闻,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事实:全国那五十多家企图借用“协和”名号的机构,其实在老百姓脑中偷换不了“协和”这两个字所蕴含的医事之道。
九十年后已是别样的时代。协和仍然矗立在沸腾生活中,呼吸着有些浑浊的现代空气。它锻造出来的第一代名医,多已不在世上,但名字恒久流传,成为不可复制的神话。西医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医疗再次成为中国的尴尬问题。今天的协和,更象一个警世者,提醒着人们什么是更纯粹的医学意义,什么是以实现这纯粹意义为目标的医学生活。虽然有人感叹,在数次断篇、演化之后,协和已失去了一些内涵,但仍然是一清早门诊号就挂没了,仍然有一些协和人,拒绝平庸,保留着精英的自律,选择对病人最实惠的方案,仍然尽己可能维护着医患交流的正面形象。
在今天谈协和,不只是为了在曾经的功绩传奇中获得一种因怀旧而生的安慰,也希望通过解读九十年的协和医事,为眼前的医疗困境找到一些标准和答案:什么是卓越的医学院和优秀的医学教育?好医生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是为医之道和为医的幸福感?病人在医生眼中是什么位置?医学如何去关心广大民众?这也许是我和读者所共同关心的。
如果我们问,在九十年之后,“协和”这两个字,对中国老百姓、对医学生、对医生的吸引力,究竟来自哪里?也许是因为人们怀着这样一种不灭的期待:这个世界仍存医学温情,医学以己之力解除病痛。而协和曾以自己独特的医学方式,向人们展现了这种可能。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望东方,酝酿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
站在20世纪的起点,美国正在进行一场足以拯救它的医学教育的**。而中国的一位医学博士孙中山,则在酝酿着新的**。另外一位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决意学医,试图以“新医学”来疗救病苦并促进中国人对维新的信仰。但他在仙台学医的第二年,“正值俄日战争,偶尔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还应该先提倡新文艺。”于是化名鲁迅,用笔作为一把手术刀,试图切开中国人麻木的灵魂。相比之下,这时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想法,则显得更加科学和实用。
在洛克菲勒之前,一批批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试图用一种宗教的方式接近中国人的内心,而洛克菲勒在美国日渐浓厚的科学气氛的影响下,开始了在中国的新医学征途。
雷蒙德·福斯迪克(Raymond Fosdick)曾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工作多年,他参加过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创建和管理。1951年,他写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故事》一书,其中有一章叫“中国的约翰·霍普金斯”,说的就是协和。其中写道:“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兴趣点,除了美国以外,它在中国的花费也是世界上最多的”。
多年之后,他把这所叫做“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学校描述为一个故事、一个理想:“激动人心的故事——人与命运搏斗,失败摧不毁的理想。”
(图1-1-1)
约翰·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在19世纪末期发迹,在20世纪初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除了是“石油大王”之外,他还是一名基督徒。在发迹后,身边一位颇有远见的顾问建议他将精力转至慈善,成立慈善基金会。投入慈善的收入不纳税,总收入未减少,还能赢得乐善好施的社会形象。老洛克菲勒在六十岁时这么说:“我相信这是一个宗教任务:公平诚实地去赚你能赚到的钱,尽可能地攒住钱,然后尽可能地给出去。”
在他儿子小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Jr.)给父亲的一封信中,也说:“把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慈善事业上,专门用来接济贫困的大众,改进教育,发展科学及传播宗教,我以为可取。”
(图1-1-2)二幅
大手笔起自1901年。那一年在纽约建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共有十一座大楼,颇为壮观。从这家医学研究所里,先后走出了十二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后来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韦尔奇(William H. Welch),曾在这里任职。1909年,洛克菲勒又出资防治黄热病和钩虫病。后来任教协和的第一位公共卫生教授兰安生(John B. Grant),毕业后最早参加的就是这场美国钩虫病防治运动。
所有的钱,必须是以“大规模的整体形式,而非零散的形式给出去”,“避免零打碎敲的捐款方式,避免在过于广泛的范围进行慈善活动”,洛克菲勒父子曾这么阐述他们的慈善之道。钱要用在“关键拐点”。而什么是关键拐点呢?在他们看来,必须是:根除某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根除某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原因,或者播种一种“有生命力”的观点,一种产生变革的能量。基金会的资金必须用在“大规模的示范”,以便他人能复制,最终得到传承和延续。
当1910年轰动美国医学界的“弗莱克斯纳(Flexner)调查报告”说到,在美国和加拿大共一百五十五所医学院校中只有六所好学校时,洛克菲勒基金会看到了“关键拐点”。自此,他们动用大笔金钱,投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建立新的医学、护理、公共卫生学院,提高那些已存在的学校的水平。
据美国《时代》周刊记载:从1913年5月开始的十年内,洛克菲勒基金会花费了近八千万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钱用于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而“最大的单笔礼物是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截至那时,用于协和共计一千万美金,比用于约翰·霍普金斯的七百万美金还多得多。据1956年统计,最终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总计投入四千八百万美元。
弗雷德里克·盖茨(Fredrick Gates)就是建议洛克菲勒把财富用来转做慈善的那个顾问。他一直对中国怀着浓厚的兴趣,希望在这里实施一项计划。他最初向洛克菲勒提出的建议是——在中国建一所大学。在那时的西方人眼中,中国贫穷、落后、文盲很多,是“异教徒”之国,是疾疫流行的“东亚病夫”之国。
洛克菲勒在正式行动之前,总是先作精细调查。为在中国建一所大学,他前后三次派出考察团来中国,分别是1909年、1914年、1915年。
1909年派出的“东方教育考察团”团员中包括芝加哥大学的两位医生。他们突出提到中国在医学教育方面的迫切需要,建议在北京成立一个自然科学的教育机构。洛克菲勒初步认为在中国的计划不宜过大,宜限于医学事业。
1911年在美国成功进行的钩虫病防治,加上著名的Flexner报告的问世,使得洛克菲勒更加关注医学、卫生、医学教育。1913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一次会议上,董事会在《远东的教育及其他需求》中说,“必须对远东的教育采取行动,包括医学教育和建立好医院。”两个月后,专门对中国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在中国的项目首选医学,投资中国的医学教育,“渐进有序地在中国发展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医学系统”,并派考察团去中国进行更详尽的考察。洛克菲勒在会上说:“基金会现在还是一个小孩,很年轻,没什么经验。世界都是它的试验场……它准备在起步时慢慢发展,希望在不同的可行领域,先收集所有能收集的信息,以便日后真决定去做时,明白可能面对的问题,并在我们所能得到的最佳建议下行动……我们对中国感兴趣已经好几年了。”敏锐的“石油大王”看到了“中国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机会,空前绝后。”
1914年派往中国的考察团,考察范围锁定中国的医学教育。这个团中有:哈佛医学院内科教授、芝加哥大学校长、美国驻汉口总领事。这位美国驻汉口领事,名叫顾临(Roger S.Greene),他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都贡献给了洛氏驻华医社与协和,他为办好协和而执着坚持的故事尤其发人深省。
考察团用四个月时间,访问了中国十几个城市的医学校和八十八家医院,最后总结成一份名为《中国的医学》的报告。这份报告,至今仍是西方人写成的中国医学教育的宝贵史料。《中国的医学》共十个章节,包括:中国卫生现状、中国本土医学和手术、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教运动的医学教育标准、用中文还是英文教学、解剖和尸检、中国政府对西方医学的态度、中国人对西方医学的态度、相关建议及预算。
在报告中描述的中国医学教育水平很低。所有医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都很差,学生的预科教育不足,用中文教学有很大局限。即使是当时的教会医学校,也大都是1900年前后新办,外国教员的专业知识跟不上时代。
第九章的“委员会建议”及第十章的“财务预算”,直接催生了后来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委员会建议”中提到:要做好长期准备,去做在中国的医学工作;在这期间的医学发展,基金会必须是最重要的推动因子,要视野广阔长远;教育应以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为目标;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应鼓励医学院校开展研究;暂时不大力开展公共卫生或建立专门研究机构。
考察团赞同在中国办医学教育,地址在北京和上海,尽量与已有教会学校合作。选择北京的理由是:北京是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是文化教育中心,易于吸引全国各地学生;当时教育部正努力统管全国的教育政策,加上“旧协和”已有基础,且是被中国政府承认的学校。选择上海,是因为人口多,需要医师。
关于新建的北京协和医学校的标准,考察团曾在中国广泛征求意见,当时有两种看法。一种主张标准可以低一些,以适应目前急需;另一种主张从长远利益出发,要求办高标淮的学校,以便培养高级人才,将来可以占重要的领导地位,发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考察团同意后一种意见,这可以解释后来的协和为什么是长学制,为何自办预科,为何用英语教学。考察团还建议日后的新校,招收女生和办一所高级护士学校。
一旦目标确定,分秒必争。一本书关于协和的英文书中这么描述:“No time was lost”。在决定后的十来天,就专设了“洛氏驻华医社”(China Medical Board),主席为洛克菲勒之子,成员中有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所长、芝加哥大学校长、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教授。顾临为洛氏驻华医社的驻华代表,主持洛氏驻华医社在中国的事务。
小洛克菲勒写了一封信,发给在华有医学工作的美国传教组织,介绍了即将在中国实施的医学计划。在谈到协和如何选择人才时,他提到“选择那些品学兼优,有悲悯的传教士精神和动力的人,有胜任其职位的专业能力的人,有志于为中国的医学发展工作的人”。
1915年6月达成协议,用二十万美元购买“北京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原“协和医学堂”只留用少数人员。新的医学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名是PUMC(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这一年,第三次医学教育考察团来中国(图1-1-3),团员中有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韦尔奇、罗氏医学研究所的弗莱克斯纳教授(Simon Flexner),这两位是其时美国医学界最有名的教授,他们专门挤出了四个月来中国。如果说,上一次的考察团是抓住愿景,这次考察团则是赋予愿景以具体的内容。
这两位美国医学界名人,给协和医学教育设立了高标准,“目标是建立一个与欧洲、美洲同样好的医学院,具有优秀的教学队伍,装备优良的实验室,高水平的教学医院和护士学校。”在他们看来,要办一所够得上世界第一流的医学院就要从头开始,而不可能在当时任一所医学院的基础上改造而成。
在设立了高标准之后,他们还考虑了一些细节,比如:入学的标准,教学的语言,医学课程表的设置,课程的长短。他们建议入学标准按“美国的大部分优秀医学院的可行的入学标准”,在正规中学毕业后至少读两年预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英文和中文,这就是后来自办医预科的前提。
教学用英语也再次得到确认,“因为用中文无法准确地去教学现代医学”,为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英文是进行世界科学技术交流必需的载体。
在选择专职老师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探求科学的精神,是否有教学能力,是否能激发科研兴趣,以影响学生和同行。另外,也提到对如此高标准的医学院,像传教士那样的低工资待遇难以满足要求,必须要有足够丰厚的工资和福利保障。
这个即将以世界一流的标准锻造的“协和”,将拥有外人艳羡的资金背景,严格的学生入选标准,残酷的逐年级淘汰制度,独特的医学教育方法,外中内西的建筑,待遇优厚的薪资……它将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四家一体——临床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家,推动中国医学卫生的发展。
设定高标准需要雄心,而坚持高标准需要意志和智慧。剖析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协和项目,他们期望通过协和将美国的价值观、科技文明、管理模式移植到中国,开创新医学,培养一批了解美国、感情上亲美的优秀医学专业人才。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附加的政治或经济条款。有人的评价堪称客观:“办校的人,是科学脑,不可完全以慈善、思想文化侵略为目的来论”。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2. 20世纪初中国和美国的医学教育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广阔的试验场,在这里发生着西方曾用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变革,涉及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那时,关于中国国民形象的描述多是:东亚病夫、爱抽大烟、贫穷、身体弱。
在洛克菲勒创建协和之前,西医开始有规模地进入中国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那时,大量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的活动集中在三个方面——布道、办学、传医。在这支队伍中,日渐强大的美国的传教士,比其他国家的传教士,似乎更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活动。美国人希望从对外传教,折射出自己国家的民族精神,传播自己认为先进的文化,向遥远的人们宣传自己信奉的精神,显示大国实力。到19世纪末,美国历史上出现了规模最大的海外传教运动,“在这一代将福音传遍全世界”。在这场运动中,“中国热”尤其突出。
曾任中国青年会第一任总干事的博克曼(Fletches S.Brockman,)说,“我为什么到中国……因为中国生活着三亿不信仰上帝的人。兄弟姐妹们,你们能想象活着不信仰上帝吗?”20世纪初,美国的入华传教士人数,超过了英国,成为传教热情最高的国家。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一位领导人说,世界是他的活动场地,而中国则是中心点。另一位说:“中国就是我们的目标,就是指路星辰,是吸引我们所有人的巨大磁铁”。他写的《亚洲的新时代》,是那时的畅销书。
医学传教士是传教士中的一种,他们的工作可以阐述为:慈善济世,在拯救异教徒身体的同时,连灵魂一起拯救了。用一位医学传教士的话说,他们“服从两个天职的召唤:一是基督世界的召唤,二是世俗世界的召唤”。只是到了后来,传教色彩渐渐转淡,医学传教士越来越像医生专业人员。19世纪30年代在广州开设第一家医院的美国人伯驾(Peter Parker)说:“每周都有成百上千的病人投医,我急于医好他们的病体,却无暇代表他们的灵魂向天堂呼救”。
1906年,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这就是后来被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协和是Union的雅致译文,沿传至今。
协和医学堂在东单三条东口外,1908年正式开课,到1914年共毕业三十八名学生,当时校园里有十四名外国老师,学校年开支不足五万美元。与日后接办、大改组这个小医学堂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相比,其办校规模和标准,有着很大的距离。而有着这样差强人意水平的医学院,在当时,并不少见。比如在《东北西医的传播者》一书中描写的盛京医院,比如有着辉煌名字却没有辉煌内容的上海哈佛医学校。
其实在协和医学院诞生前,共有四所与协和有关的学校:
协和道学院,在鼓楼西大街,为宗教性学校;
协和女子大学校,在灯市口佟府夹道,后并入燕京,作家冰心曾在此就读;
华北协和女医学校,在崇文门孝顺胡同;
协和医学堂,在东单牌楼石牌坊南,“协和医学院”的前身,中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创始人杨崇瑞,中国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曾在这里就读。
这四所学校现在少有人知,但当时却很有名。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这么描述当时中国人对科学的渴望,“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
1915年,正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胡适,在目睹了美国著名大学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后,极受触动,憧憬着在中国也能出现如此引领社会方向的大学,他在日记中这么写:“吾他日能见中国有一国家大学可比此邦之哈佛,英国之牛津、剑桥,德之柏林,法之巴黎,吾死瞑目矣……”第二天,他继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乃可耻尔”。
那时的中国,黄仁宇形容“是一只潜水艇夹肉面包”,社会之改造却仍未开始。这一切,都在酝酿着后来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月四号,“这上面的一块面包开始变化,打破两千年来的惯例,因此成为以后五十年长期**之工具”,科学和民主是指南针。这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已存在两年了。只不过,在严格的八年制和优秀生源的要求之下,它首先迎接的是医预科学生,而非直接招收医学生仅止于培养“医匠”。
有人把中国的西医医学教育,分为三个时期:1900年以前,是教会医院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医学校陆续开办,但多依靠教会医院,兼收少数学徒,传授医学知识;年是医学教育的萌芽时期。这期间有:法国人在上海的震旦大学增办医科,德国人开办同济医学校,南满铁路在奉天设“南满医学堂”;1913年,正规的中国医学教育开始成形。这一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此后,政府对教会医院采取了维护主权的办法:不得以传播宗教为宗旨,校长、董事会成员必须有中国人。政府还设立了医学教育委员会、护士教育委员会。
除了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背景之外,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成立,1923国共两党合作,1926北伐战争,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协和医学院的初期成长过程,正处在中国社会大动荡的年代。军阀混战,政权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顾不及建设中国,法规不成形,对外国人管理宽松,极少干涉。因为特殊的外资背景,协和就像一个位于北京东单的小型“独立王国”,一座扎根在动荡环境中的孤岛。这个独立王国,在业务技术、校园文化、后勤行政管理方面……自成体系。
在19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学之前,在中国,已有两位美国先行者,他们后来都与协和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他们是1905年去湖南的胡美(Edward Hume)和1906年去芜湖的胡恒德(Henry Houghton)。
(图1-2-1)
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胡恒德,起先在芜湖医院供职,从年是上海哈佛医学院的校长,后来两度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校长。
受耶鲁大学传教团派遣的耶鲁大学毕业生胡美,则在到达湖南后一年,克服重重困难,在长沙小西门西牌楼,买了土地和房屋,办起了雅礼医院和雅礼学堂。两年后,雅礼医院增加了一位中国医生,有病床十四张。胡美在此后创建湘雅医学院时,有着很高的标准,他曾经说:“医疗工作只能按最科学的路线才能实施。对我们来说,这意味着只能遵从约翰·霍普金斯的标准!我们的医疗工作及教育工作,必须依靠最强大的教会影响,按照教育科研的最高知识、最科学的标准进行。”
但他按照“约翰·霍普金斯”打造湘雅的理想,因为种种条件限制,未能实现。1921年,胡美来到北京参加了协和医学院的开幕典礼,这个医学院后来才真正实现了一个“东方的约翰·霍普金斯”。
胡美所信奉的约翰·霍普金斯,是在美国医学教育史上的典范。关于它的故事,离不开“约翰·霍普金斯模式”的代表人物——韦尔奇。这个本来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的病理学家,对美国医学教育起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致人们后来给他一个这样的称呼——“美国医学的校长”。
韦尔奇是19世纪后期去德国学习的那拨儿美国医生中的一个。那时德国的医学教育,已经超过了19世纪上半叶的医学“麦加”之地——法国,成为全世界有活力的年轻人向往的医学殿堂。而美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很差,出国读医的大多去德国。从年,有一千五百位美国医生在德国或在德语国家学习过。这支队伍有着共同的特征:年轻,男性,东海岸,上层社会。
在德国大学里那个叫做“实验室”的地方,各种先进仪器应有尽有,学生和老师并肩战斗、热烈讨论,新发现的兴奋时刻有可能涌来,年青人的灵魂可以自由探索闯荡。他们充分应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药理学……这些彼此关联的学科,去寻找疾病的真正原因和治疗方法。1876年在德国学习的韦尔奇,给他家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美国没有这样的实验室课程”。
在德国实验室里,这些美国年轻人还接触了一种新工作模式:全职的老师和研究者。他们已经不满足做一位开业的医生,他们想做探索真知的研究者,或者叫学者。1877年,韦尔奇从维也纳给朋友写信说:“你知道吗,我的雄心已经不在开业行医上,我更想去从事病理学的研究。如果我不行医就能养活自己,我愿意不行医。”
德国医学在那时如此吸引人,还因为它扎根在同时崛起中的德国大学制度上。由洪堡在19世纪柏林大学倡导的教学和学术自由,教学、学术、研究三者统一,影响深远。德国医学的实验室,置身在大学中。在大学里有自由的氛围,灵活的组织,设备精良的实验室,探求的精神,浓厚的进取气氛,独立的精神明灯。它符合了美国《生活》杂志对“大学”的评价:“大学”是这一千年中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延续整个世界文明的场所,也培养了大量全面了解这个世界的智者。”
但19世纪的美国医学教育,却遭人如此尖锐地形容:“教学内容极端贫乏,医学资源付诸阙如,学院毫无资金来源,唯一的收入来自学费,而其中大部分都进了教师的口袋……实验室根本不存在……大部分医学院与任何大学都没有关联……也跟任何医院没有关系,因此,教学只限于理论。当时的受业期限照例均为两年……而第二年也只是重复第一年的所学。此外,在许多地方,修业期限甚至只有十六至二十周,医学生也完全不需要先修预备课程就可入学。”
最初的改革是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 Eliot)在哈佛医学院动刀。一位在哈佛任教的老师说,他“把整个大学翻煎饼似地翻了个彻底,这样的大刀阔斧,在我们医学院还真是史无前例,董事会完全接手院务,彻底改头换面。我们开始领薪水,我虽然不反对,但却担心口袋要缩水了。教学课程全面重订,外来的压力是部分原因,其结果是班级变小,学生变得更好了。”
1893年,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面世,德国留学归来的病理学家韦尔奇是院长。他和著名内科学家奥斯勒(William Osler)等,带来了欧洲先进的医学教育:进入医学院前先接受综合大学的预科教育,医学生尽早接触病人,病理和临床紧密结合,实行住院医师制度和住院总医师制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提高了入学标准,课程设置中临床、基础实验结合,学院和医院整合成一体,让学生通过亲自感受获得疾病知识。这家新崛起的医学院,被推举为美国医学教育的样板。
(图1-2-2约翰·霍普金斯四巨人)
到20世纪初,举目看全美,医学院的教育仍普遍差强人意。在160所医学院校中仅有一半符合“现代医学教学标准”。这时,一位叫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的人,开始调查美国的医学教育,他走遍北美所有的155所医学院,并试图给病症开出药方。
弗莱克斯纳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毕业生,对“学习理论”有着浓厚兴趣,以致毕业后自己回家乡办学,在实践中检验他推崇的“小班、个体化、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发现效果很好。他写的第一本书是关于全美国的高等教育,尖锐地指出了弊病。这也是后来他被选中调查美国医学教育现状的原因,虽然他没学过医学。
在任何美国医学教育史的版本中,都会提到著名的1910年Flexner报告。它批评了所有的美国医学院校,包括哈佛和耶鲁。唯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被推荐为美国医学教育的学习样板。
难怪后人在写弗莱克斯纳传记时,用了Iconoclast(打破旧习的人)(图1-2-3)这个词。他打破了一个旧世界,建立了一个美国医学教育的新世界。关于建立新世界,他提出的改革建议是:医学校与综合大学结合,保证大学教育水平。学生入学前要至少两年的大学基础,学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学校必须有教学医院,学生能在门诊和病房中参与照管病人,科学地进行临床医学实践。要有医学基础学科的教学和实验条件。选聘专职教师,善于教学,并有进科研能力。
在这份报告公布后,美国那些不合条件的医学校被关闭,从1907年的一百六十所,减为1914年的一百所。毕业生数目也减少了一半。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一直在改革前沿。日后的协和,正是沿袭了美国医学教育的改革的精神。
除了医学教育之外,还有另一场改革也为协和的成功埋下伏笔。这就是在二十世纪初在美国提倡的标准化医院管理。日后的协和医院,每个科室也有这样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文字装订成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准确地说,协和后来的成功,应归于医学院、医院两方面的合力结果。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3. 中西合璧的“油王府”
1916年,从温哥华出发至中国的轮船上,有一位建筑师与协和第一任校长同行,他叫查尔斯·柯立芝(Charles A.Coolidge)。他这次前往北京,负责设计协和的建筑。
就像在协和创立之前,选择当时顶尖的医学界人士来中国考察、设定标准一样,这次选择的建筑设计师柯立芝,也是当时美国建筑界里排名靠前的。这位建筑师曾经设计建造了哈佛医学院,位于纽约的洛克菲勒研究所的新大楼,也出于他之手。在来中国之前,基金会对他提出协和建筑的要求:原则上,要求所有的大楼——教学楼、医院、药房、实验室、宿舍——“必须与它们的用处、它们所在的国家有内在联系”,同时考虑好建筑经费和运转维持的经费,不必使用过分的雕琢和装饰。
柯立芝前去考察的豫王府,后来被中国人打趣称为“油王府”——对当时的许多中国人来说,捐款建造协和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同于他们用来点油灯的标准石油公司的煤油。
当柯立芝来到北京,第一眼看到“豫王府”,便被中国建筑的壮丽所倾倒,他写道:“从那时起……我一想到所有这些有着雕梁画栋、绚丽色彩设计的建筑竟然要被毁掉,便感到难过。”
被“豫王府”风格感染的他,决心修改原先的设计方案,建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建筑。几个月后,柯立芝返回纽约,提交了他的设计报告,其中重点讨论了“拱顶”和“琉璃瓦”这些中国元素,并附上一些草图展示了传统的中国瓦房屋顶,提出在协和建筑中应该保留中国元素。
在进行美妙的中西合璧构想时,柯立芝也不得不考虑费用。这是1916年,有一些材料需要进口,远洋运输的公司很少,用一百万美金去买下地皮、并包括建筑和设备的费用,似乎不可能。他算下来的花费,差不多是一百万美金的三倍。事实上到1919年底,建成学校所用的费用已经到了七百五十万美金。
在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名的《协医年刊》中,写到协和初办的情形:“收买豫王府旧址,计面积六十余亩,建筑新屋十四座,外则画栋雕梁,玉栏碧瓦,集中华建筑术之大观,内则设备周密,器械精良,收集西医医学之精粹,聘请英、美、德、奥、加拿大、俄国、荷兰等国名医任教,施诊给药”。
关于豫亲王府,民间有不少关于拆除时“神秘窖藏”的传闻,说盖新楼时挖出了整缸的银元宝、金元宝。甚至有人说:挖出来的窑藏,不但超过购买此府的房价,甚至抵得上协和建筑群的造价。当年老豫亲王,是摄政王多尔衮最宠信的亲王,其府邸窑藏二三十万两白银,万把两黄金,应在想象中。加上后代子孙年代久远,不知埋在何处,卖房时无从挖掘。传说在卖房契约文书上,还有一条附加条款:“据祖上相传曾有金银器件秘密窖中,藏于北屋房基地之内,倘日后发现,无论多少仍归豫王所有,惟豫王不得任意派人入内开掘……”神秘的窖藏使得在拆建豫王府时,四面都用铁丝网圈起来,***荷枪实弹把门,工人出入门岗时严格搜身,规定工人出来时,只能穿一条单裤。据传多年之后,有位工人在闲谈之中说,当时果真挖出了大量珠宝玉器金银首饰。
1917年协和建筑正式奠基。最后建成的“协和”,实现了柯立芝希望的中西合璧。全部建筑外部造型为宫殿式,雕梁画栋,琉璃瓦顶,均用高级建筑材料,大楼的楼面是青砖水磨对缝。据说,协和建筑中檐下、廊上的油画每平方尺的费用为五元,有许多高级技术工人参加了建造,其中有曾为清宫做过工的老工人。而建筑内部则考虑到了现代医学教育、医疗和科研的需要,从病房、教室到实验室,都是当时最考究的西式设备,甚至水汀管、门锁、抽水马桶都是从美国运来的。
(图1-3-1建筑设计师的协和建筑群图纸(见英文书封面页))
对于协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建筑学家梁思成倒并不是很认同。1935年他在《建筑设计参考图集序》中,对北平协和医院、燕京大学等进行了批评,认为“他们的通病则全在对于中国建筑权衡结构缺乏基本的认识的一点上。他们均注重外形的模仿,而不顾中外结构之异同处,所采用的四角翘起的中国式屋顶,勉强生硬地加在一座洋楼上;其上下结构截然不同旨趣,除却琉璃瓦本身显然代表中国艺术的特征外,其他可以说是仍为西洋建筑。”
除去建筑形式不谈,协和的这项建筑工程,可以算是经住了时间和意志的考验。从1917年起,前后用了四年时间,建成了包括五十五幢建筑物的建筑群,是远东最考究的医学院校舍。在这四年中,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用于建筑协和的大多数买卖是在物价飞涨的战时进行,美金与中国银币价格的比率大幅降低,海运价格上涨。单是汇率,就损失了175万美金。越洋货运的费用比任何时候都高,有些材料还在运往中国的路上丢失,必须重新购买。但在北京的协和建筑工程,一直在按原设计方案和计划进行。当时,董事会只有两个选择:要不停止盖楼,把建材堆在那里闲置着,等到不知何时战争结束;要不顶着困难,继续工程。最终的北京协和医学院造价,达到了预算的五倍。以致洛克菲勒基金会不得不割爱在1914年《中国的医学》报告中提到的在上海建一所医学院的计划,尽管上海新校的地皮已经买好。
协和建筑群中有十四座主楼,按英文字母编号A至N,包括教学、办公、医院、礼堂、动力房。除礼堂A楼外,皆有走廊连接互通。各楼一般为三到五层。整个建筑布局以图书馆为中心,每一部分可看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每栋楼里,用于教学、科研的实验室与病房相邻。医学院和医院也通过通道连在一起。协和有四个门,南门是医学院门,西门是医院门,东面是后门,出入医生、护士,通护士楼、教授宿舍,北门则通机器房、厨房,也是进煤出灰的门。最热闹的当数西门,正对帅府园,出来就是王府井大街,看病的人都由这个门进出。除主楼之外,附近的外交部街及北极阁还建有小楼三十余座,供高级教员居住。
当时协和医学院的规模,是按每年招收学生二十五名设计的,也考虑了将来招收五十名的需要。协和考试很严,比如,1919年考入预科的是二十一名,到1927年毕业时共十名,其中仅有四名是原来二十一名中的成员,而其他六名则为插班生和上级班降下来的。协和医院则有二百五十张教学床位。从病床数与学生人数来看,建筑规模和教学条件极为优越,可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老协和全院各房间的门只能用自己的钥匙去开,但为检查方便,设计了总钥匙和分总钥匙,有专人管。夜间值班工作需要时,可用总钥匙打开任何一个房间。每一楼层的负责人可以用分总钥匙打开这个楼层的任一房间,但无法用于其他楼层。这保证了安全和秩序。
时钟设计也很独特。不管到协和哪个地方,都可以方便地看到楼道里的壁钟。全院的壁钟是子钟,与会议室挂的母钟相连。通过母钟可调节全院各个子钟的快慢。所以,在协和的每个角落,时间都是一致的。
协和医院还设有营养部,有专门的营养专家在此工作,营养部的两大任务是供应病人和职工的膳食,并培养营养学人才。在这里,食品的卫生标准要求很严,比如水果是这样消毒的:新鲜水果洗净后浸于沸腾开水中,消毒10-30秒,取出后立即放入冷藏室。
协和医院的病案室,开院以来所有病人的病历,均可按照姓名和疾病查到。图书馆里丰富的书刊杂志,大多以英文为主。为管好图书馆,还专设一委员会,委员均由科学家兼任。与学校一街之隔的一组房屋,解决全院的煤气设备、仪器修理、油漆、车房、大仓库这些后勤需要。
协和有一套独立而完整的水、电、动力设备系统。20世纪初,北京的室内供水供电都不稳定,60瓦的灯泡的亮度仅如蜡烛。停水、停电时有发生。为此协和设有自己的发电厂、高压锅炉房和饮水厂。由电厂三名监工带领十九名工人,分为三组,二十四小时值班。机修工和锅炉修理工,每日检修。
动力房有三台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有两种:110伏和220伏。发电机每周一小检,三年一中检,十年一大修。
有四台100马力的蒸汽锅炉,供全校所需的蒸汽和暖气以及软化和净化水设备。每栋楼均有冷热水、蒸馏水、饮用水及压缩空气。污水入化粪池,有自动控制的抽吸机将净化的水排入下水道。在楼群的东北角,树立着当年东单一带最高的烟囱。
除此之外,另外还有五厂(冰厂、供手术麻醉用的笑气厂、煤气厂、机修厂和电工厂)、三房(汽车房、洗衣房和电话房)、三室(缝纫室、印字室和制图室)、一处(斋务处)。
洗衣房有十余台不同功能的机器,比如洗衣、烘干、甩干、滚平、毛毯干燥等。洗衣房的洗衣机每天能处理三千件衣服。衣物需洗净熨平才能发出,绝对不允许缺带少扣、有破绽。
全校对外联系有十条电话专线,对内交换台有二百条线,学校各楼的通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病案室、餐厅……均有统一的由总机房控制的信号灯系统。这是后来实习生、住院医生二十四小时负责制的主要通知办法,每人一个灯号,在医院各处都能看到信号灯。
在20世纪30年代,协和内科心电图室的心电图仪,有线路直通全院各病室。30年代的高精设备,一律由物理专家掌管,这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在30年代轰动世界的美国富豪之子在中国患病后使用的协和“铁肺”,也是中国唯一的一部“铁肺”。
老协和门禁很严,门卫二十余人。全院有一套无所不在的严格规章制度。负责监督环境卫生的“美国女管家”海丝典,常常戴着一副白手套,随手抹一下,如果手套上发现了尘土,就要重新打扫,当班工人就会受到批评。海丝典经常带一个笔记本,把各处发现的不卫生情况记下来,以便及时处理。为了消灭蟑螂,海丝典让工人们每年同一时间统一沿室内墙根和在全院各角落撒杀虫剂,一举消灭。她还专门写过一本清洁管理的书。在这样的严格制度之下,当时协和的清洁卫生,全国闻名。
当时的协和工人的工资,明显高于社会上上的工人,谁也不会对工作怠慢和大意。工人规定几点上班就几点,早一点大门不开,晚了就算迟到,迟到三次就可能被开除。没有表的工人,只好早去,所以不管刮风下雨,清晨的协和铁门外总有一些人在那里等着开门。每个人都很珍惜这份在“油王府”的工作。当时的协和,职工和家属都可以提供免费医疗,假期还有差旅费。
(图1-3-2-1、1-3-2-2、1-3-2-3、1-3-2-4共四幅)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4. 1921:开幕典礼
在1920年纽约的盖内农庄会议上,一个年轻人对洛克菲勒基金会直言:“如果仅因为关注预算和数量,就降低协和的办校标准,那像这样的机构,对我没有任何吸引力”。
他就是1916年董事会一致同意推选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一位当时才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麦克林(Franklin C.McLean),在接到任命时,他的职务是——洛克菲勒研究所医院的助理住院医师。
(图1-4-1)
在“第二次中国医学考察团”回到美国谈到校长的选聘标准时,曾主张:不从老教育家中选校长,而是推举年轻有为的学者。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何董事会一致同意这个未达而立之年的年轻医生,去担任那所志在成为世界一流协和医学院的校长和内科学教授。在接受这个任命之前,麦克林的履历并不丰富,这足以让许多传统眼光去否定这个人选。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Rush医学院,曾受聘于Oregon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后来去纽约,在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当住院医生。
接到校长任命的一个月后,这位年轻人从温哥华坐船出发前往中国。他的年薪将是二千四百美元,外加必要的差旅费。这时的他,从医学院毕业刚刚六年。
如果顺着时间追踪一下他后来的职业之路,六年之后的1922年,这位年轻人回美国,担任的职务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内科教授。在协和的这一段任职经历,是给他的职业生涯加分添彩的,而董事会选拔的也确实是一个人才。
除了高额经费和一流设备,协和的短时间崛起,是因为突破界限,选聘了一批国际上优秀的人才。他们既能传授知识,又能进行科研、培养人才,真正推动中国医学的前进。这支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多国部队,面孔各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部分是年轻人。与早年的传教士不同的是,促使他们从自己的发达国家来到中国开创事业,是建立在医学职业内涵的“全球一致性”之上的雄心。那些来自美国医学教育和医院改革中的理念,在协和获得了有利的实践条件。协和给提供的施展才能的天地,某些条件甚至优于他们的祖国。
1916年,年轻的校长麦克林到达中国后,怀着极大的创业热情,他在六个星期内,拜访了所有的中国北方、中部在医学上有作为的知名人士,以及中国大部分的中医、西医领导者。
他和洛氏驻华医社的顾临、上海哈佛医学院院长胡恒德密切接触。当时,这三个人的年龄分别是:二十八岁、三十二岁、三十六岁。他们打造医学精品的热情碰撞在一起,日后,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参与了协和的管理。在年轻的校长去美国服役期间,胡恒德曾作为协和的代理校长。后来,胡恒德和顾临都担任过协和校长,并为维持协和办学的高标准,和纽约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据理力争,顾临甚至因此牺牲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让我们回顾一下以下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它印证着老协和苛刻的理想主义:
1917年,协和向中国主要的大学和中学发出的声明信,宣布医预科将在1917年9月开学,医学院将于1919年开学。尽管暂时还不准备招收女生……但在将来会按与男生同样的标准,允许合格的女生进入协和医学院。两年之后,第一批女生踏入了预科学校。
1917年9月,八位学生跨入协和医预科校门,由物理学科主任斯狄弗勒(William W.Stifler)担任预科教务主任。十三天后,在协和解剖楼的南墙地基,一块医学院的奠基石落地。在由教育总长范源濂主持的奠基仪式上,年轻的校长重申了办学目标,“在这里,建立一个致力于医学教育、科研、服务病人的机构,按照西方类似机构的高标准去工作、运行……在这种学习和科研的机会下,这个国家要发展值得骄傲的医学事业,能跻身全世界前列的……我们渴望给中国带来最好的现代医学,中国也会受益于我们最近的进步。”那天的拍摄照片,也许更能传达当时的情绪。来自中国和西方的客人,坐在温暖的秋日阳光里,有着琉璃瓦屋顶的建筑是背景。过去的努力和将来的广阔前景,仿佛在这一刻汇合。
(图1-4-2)二幅
日,协和医本科正式开学。所有医预科学生,不能直接升入本科,必须经过入学考试才能被录取。第一班收学生九人,其中五人从本校医预科升入。这批学生1924年毕业,毕业时仅剩三人,他们是协和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刘绍光、侯祥川和梁宝平。
1920年,医学院的护校开学,学制定为四年。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沃安娜(Anna D.Wolf)担任护校校长,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习中文。这一年还有八名美国护士从美国坐船来到协和,开始学习中文。这一年9月,护校招收了第一班学生,共三名。这批学生到1924年毕业。毕业时仅一人,名叫曾宪章。
日,新建的“北京协和医院”开始收治病人。“医、教、研”三足鼎立的目标,终于有了重要的“医”那一部分。高年级的医学生,在秋季进入了临床实习。那年医院里的住院医生和实习医生,加起来共七十二人。
关于日到22日的开幕典礼,是很多关于老协和的书中都会去详细描述的一笔。从列席的贵宾名单、重要人物的发言、学术演讲的包罗万象,到与之有关的花边新闻……开幕典礼是一个里程碑。
这时的协和,在行政上的负责人员已有一些变动:原先年轻的校长麦克林已离职回美国,校长是胡恒德。此外,原先的董事会进行了改组,新董事十三名全部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聘任,皆不在中国,大部分在纽约。从年间,像任何刚刚起步的机构一样,协和有很多成长中碰到的问题和痛苦。这种痛苦,在遇到纽约和北京之间的遥远沟通距离时,进一步加重。从协和的一封信发出去,最快两个月才能收到回复。电报上的简化词句,则常常会让对方误解,基金会、洛氏驻华医社、协和医学院之间的管理职责不清,兼任两个机构职务的事情常有。关于开幕典礼的众多描述中,没有着墨的是,董事会这趟专门的北平之行,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参加开幕典礼。
正式的开幕典礼策划,在1919年就开始了。为不牵涉太多的精力,校方希望越简单越好。但后来有人提议典礼期间在北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这次会议上将讨论协和年的预算。这无疑是件非常受欢迎的事。起码那些长年在纽约的董事会成员,可以亲临这个精心培育的东方医学机构,了解这个新机构的具体问题,也许能让在纽约的董事会对协和的态度,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典礼前夕,协和交过一份学校的年度预算,但被纽约退回来要求砍费用。胡恒德校长为预算一事,和纽约据理力争,他担心为缩减预算,得过且过,降低办学标准,而不是如当初设定的“世界一流”。校方的担忧,看起来和一年前年轻校长麦克林在盖内农庄的担忧,是一致的。协和是降低标准以节省费用,还是坚持建校初的“世界一流”的标准?
典礼期间的董事会会议,从13日开到21日,详细讨论了协和面临的问题,有时会把协和的员工叫来,详细了解情况。最后,通过了协和的预算提案,协和也赢得了更多自治权。这对协和校方来说,是维护“世界一流”标准的最大胜利。
那位早在7月份被派来北京准备砍费用的董事会秘书,在参加完开幕典礼回到美国后,如此深情地描述:
初秋的北京分外美丽。胡同里不像平日那样尘土飞扬。街上开张的店铺生动如画,来回兜售的小贩和乞丐的叫喊,听起来也很和谐,出殡队伍和迎亲队伍展示着其铺陈庞大的设计。透过明朗的空气,远处的西山山色如黛,近处的景山则点缀着玲珑小亭。还有皇城那巨大的城门,金色屋顶的紫禁城。与这些相比毫不逊色的是,绿色琉璃屋顶的豫王府,那是我们的新医学院和医院。这个迷人的秋天,来自日本、英国、爪哇、韩国、菲律宾、加拿大、法国、美国和中国各重要省份的科学家和代表,一起来参观和庆祝PUMC。由这些著名来访者组成的9月19日的学术阵容,更是引人注目。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家身穿西洋学院制服,列队前进。在绿色琉璃屋顶下,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上了年纪的大水车,有成队的西医医学生、街上晃悠的苦力小工、常常可见到的乞丐。街上手艺人的叫唱,混合着由新管风琴奏出的进行曲,它们送着纵队缓缓进入美丽的协和中式大礼堂。
在协和的第四届毕业生胡传揆《北京协和医学校的创办概况》一文中,如此描述开幕典礼的出席阵容:“来宾中有欧、美、亚洲(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国的大学校长或教授、团体负责人(美国医学会会长、国际卫生组织和教会的代表等)、罗氏(洛克菲勒)洛氏驻华医社代表、罗氏基金社社长、中国的著名医学科学家及中国政府的代表(总统府、内政部、教育部)和罗氏第二(Jobn D.Rockefellen, Jr.)。后者既代表他的父亲,而又是以罗氏基金社董事长的名义来讲话的。除中国政府官员外,教育和科学界的贵宾共有五十名。另外,还收到了罗氏本人和欧美与国内各地的贺电。”
胡适也参加了这次开幕典礼,他在这天的日记中记道:
“三时,到协和医学校,代表北大,参与正式开幕典礼。是日典礼极严肃,颇似欧美大学行毕业式时,是日着学位制服参加列队者,约有一百余人,大多数皆博士服,欧洲各大学之博士服更浓丽壮观,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古代朝服上朝,不知视此如何?)”
“行礼时,颜惠庆代表徐世昌演说,尚可听;齐耀珊(内务)、马邻翼(教育)就不成话了。顾临(R.S.Gneene)代表罗克菲洛医社演说,最后罗克菲洛(Rockefeller,J.D. Jr)演说。罗氏演说甚好。”
胡适所评论的“罗氏演说甚好”,就是从美国来的小洛克菲勒在典礼上的开幕词。小洛克菲勒回顾了过去的七八年间的协和产生历程,从父亲最初对中国产生兴趣到三次派中国考察团、设立基金会、直至筹建协和的经过。他说,协和这所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前途的男女学生成为高质量的、将来可做领跑者的医师、教员和科学家。
他希望有朝一日将这所学校交给中国人:“显而易见的是,无论西方医学能为中国提供什么援助,对中国人民来说用处不大,除非它被中国人接管,并成为中国国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企盼有朝一日,这所学校的大多数职务,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都由中国人担任;而学校的董事会……将有著名的中方人士参加;除学杂费收入外,目前这所学校所需的资助和外国捐款……正如世界其他国家类似级别的医学院校的情况一样,将由来自中国人的捐款和中国政府的补贴所取代。让我们携手朝着这一目标向前迈进,这将使西方所能提供的最佳医学,永远扎根于中国的土壤。”
新校长胡恒德则在致词中指出,这所新建立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同时也进行科研。而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必须有高标准的专业训练、丰富的实践经验、科学求知热情、精神动力。
和胡恒德差不多时间来中国的另一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胡美,在典礼上的嘉宾身份是位于长沙的湘雅医学院校长。当时正为湘雅的资源不足和师资缺乏而苦恼的他,被眼前的协和模式深深地打动了。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前景》的发言中,他叙述了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按照他的调查,当时中国有二十四所医学校,中国办的有十一所,外国办的十一所,合办的两所。学生共两千余人。各学校的经费、实验室设备和课程差别很大。教会办的八所都需改进,否则不如关门。胡美在典礼上说,医学校主要是培养医生,但协和这所新学校,还要培养科研精神和学生的自学能力。他们日后不仅是优秀医生,还要具有独创力和想象力。
在开幕典礼上,多次与协和结缘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韦尔奇出现了,他给大家讲的是《医学进步及其对人类的贡献》。他认为医学院的基本任务是教育,但教学与科研不可分,要重视实验室和临床实践。在当时中国的教育中,缺少实验科学的观念,就好比是西方在伽利略、牛顿之前的状态。但事实上在中国,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对中国有特殊意义的问题。
他认为协和应该像约翰·霍普金斯一样,成为一个医教研的医学中心。他们中的一部分要成为好医生,一部分成为科研工作者,一部分成为好老师。他们日后从这里毕业出去,能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医学知识,提供医疗预防,并在中国其他地方建立新的医、教、研中心。这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本校老师最大的回报。
(图1-4-3)五幅
从9月15日到22日的隆重开幕典礼,展示给外界的是七年来筹备协和的所有雄心和抱负。像协和的建筑群一样,它体现了中西合璧,一群怀揣理想的西方人来到中国,试图建立西医王国,推动这里的医学发展。这个王国有着整体、长期的办学观,和成为“世界一流”的愿景。它致力于“使西方所能提供的最佳医学,永远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开幕式的隆重,还表现在学术专题的设置。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的学术专题。参加学术活动的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包括五十六名校内科学家)达二百八十名,从9月15日到22日,每天都有学术报告或讨论。
协和的诞生及后来超越医学的影响,印证了成就伟业的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精细筹划、严谨实施,二是当时中外环境创造了合适的氛围。前者,值得今日中国志在打造国际一流学校的人们,去作深入的思考。后者,则是在观望历史时所能带来的惊喜:看历史的河流如何到了一个关键拐点,在此溅出了一朵神奇的浪花。
除去这些不谈,用黄仁宇的话说:“最低限度,这些事迹使我们知道我们生命旅途之原委”。从20世纪开端的某一个时刻开始,协和医学王国在远东耸立起来,中国人的生活真正被西医撞击了,改变了。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5. 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香港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孔宪铎教授,曾在东西方的多所大学中学习、工作过。后来他记录了一本《东西象牙塔》,其中提到,“在我看来,西方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并执行详尽而完善的游戏规则;深具世界眼光”。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主要原因是:Recruit the best people and keep them happy(招聘最好的人,并让他们开心)。”
协和的“中西合璧”建筑群耸立起来了,有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图书馆,也有了世界一流的设备,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招聘最好的人”,招聘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
美国医学教育家奥斯勒曾描述过医疗这个行业,“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具有普世一致性的行业就是医疗,无论走到哪里,医疗所遵循的规矩相同,所怀抱的志向相同,所追求的目标也相同。这种普世一致的同构性正是医疗最大的特色,它是律法所没有的,也是教会所没有的,即使有,其程度也有所差别。”
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协和的初期,可以招聘一群轻蹄健马的知识人来到中国,专心投入,不拘于一时一地,所作所为大开大阖。准确地说,他们所效力的不是一国一族,他们是在医学这个领域里,竭尽所能探索钻研。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协和管理部门曾不得不提议,全校员工中的所有美国人,如果愿意听从美国国务院的劝告,应在条件还允许的时候,尽早考虑离开中国。但结果是——没有一个人选择这样做。
来自各国的师资力量在协和聚合。在选聘哪些人来协和任职时,突破了传统规则,用今日的语言来说,是不拘一格降“创业型人才”。协和建立之初(图1-5-1),教学的老师大多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外国专家来担任,共招聘了一百五十一名员工,其中的二十八名中国人中有二十五人在国外受过教育。协和药理系曾试图招聘哈佛医学院药理系主任克来耶(Otto Krayer),后来因为哈佛医学生喜欢克来耶而抗议,使他未能离开哈佛来协和任教。而著名物理学家斯狄弗勒,则被聘为医预科的教务主任。
协和的教师分为六级:教授、襄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员和助教。在医院,临床医师也分为六级: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第一助理住院医师、助理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一批从协和毕业或来协和工作的中国优秀人才,渐渐成为了协和骨干,比如内科的张孝骞、李宗恩,外科的曾宪九、吴英恺,儿科的诸福棠,妇产科的林巧稚……美国《时代》周刊文章曾特别提到,协和办得如此成功,以致到了30年代,“这里的骨干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1927届协和毕业生胡传揆回忆自己“在本科学习期间,直接教过我的就有五名欧美专家,分布在病理、寄生虫、药理、解剖和外科方面;这些人不仅对于学生,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全校有着巨大的影响。”
以协和的解剖系为例,加拿大人考德里(Edmund Cowdry),早期在线粒体、高尔基体研究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1918年来协和成为解剖学教授、第一任解剖系主任。考德里在中国工作了三年。他在协和第一个开展尸体解剖,他收集胚胎标本,奠定了中国胚胎学的基础。鉴于当时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考德里研究鸦片瘾对血细胞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损害,制定出有鸦片瘾的人血象变化的标准。他在任职期间培养的马文昭,从芝加哥大学两次进修后,仍回到协和工作。张学良在协和医院戒烟时,由马文昭为他检查血象,以确定身体是否恢复正常。
1919年,步达生(Davidson Black)应考德里的邀请来到协和,担任神经学和胚胎学教授,两年后,接替考德里任解剖系主任。1926年,协和的解剖系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步达生根据在周口店发掘的一块牙齿化石,确定出一个独特的人种,随后由于在同一地点发现了第一块中国猿人头盖骨而得以证实,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北京人”。中国地质调查所与协和解剖系共同组成了“新生代研究室”,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经费,协和医学院则提供研究实验室,步达生任荣誉主任。协和医学院的解剖系,成了全球人类学家关注的地方。
大约年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闻一传博士,来协和解剖系任教,他是闻一多的弟弟。他用国人材料,研究人耳廓的发生,澄清以往文献中的模糊叙述。他不仅是位胚胎学家,据说还多才多艺、颇有文学修养,画和字皆洒脱飘逸。
当时协和医学院的尸体解剖学的教学,用的是英美医学院比较流行的方法,完全受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影响的启发式教育,“以尸体解剖为重点,学生按实习指导,逐一解剖。一边清理器官,一边读教本中的叙述。老师讲课时间很少,只是系统总结和联系临床讲讲。实习室备有大量图片,并有X线机供透视学习用。”解剖学老师对学生们说,尸体就是你们的课本。解剖室从星期一早上开到星期六晚上。学生们可以问老师问题,和老师讨论。
再看协和外科。担任第一任外科主任的是“美国现代外科之父”的弟子。这位“美国现代外科之父”霍尔斯特德(William S. Halsted),是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四巨人”之一,是美国住院医师制的最早倡导者。他把自己的得意门生介绍到协和,担任外科主任,这位外科主任把师傅提倡的外科手术中应用丝线缝合无菌伤口,在协和广泛应用,甚至可以这么说:“把丝线介绍到美国外科界的,主要是协和医院手术室。”不仅如此,许多其他的“霍氏先进技术”也在协和得到推广,比如采用新发明的卡-达氏溶液治疗伤口感染,比如建立动物手术室为开展科研和教学提供条件,配备机械车间,制作骨科手术后装假肢和研究手术所需的器械。他还督促韦伯斯特(Jerome Webster)在协和建立了正规的外科住院医师制度。韦伯斯特在协和时,研制成功了肠管对端吻合所需的器械,回美国后,他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成型外科主任。
美国泌尿外科的创始人杨汉普顿(Hugh Hampton Young),是霍尔斯特德的助教,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内创办了美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研究所,而协和的谢元甫,则是杨汉普顿的门生。1921年,谢元甫回国,来协和担任泌尿外科主任,培训了后来著名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施锡恩。他还引进了用红汞代替碘酒,手术时消毒皮肤以减少刺激。
毕业于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刘瑞恒,1919年到协和外科担任讲师,后来他去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学习,两年后回国,再次进入协和外科,后晋升为外科襄教授。他在提倡尸体解剖上曾做过不少努力,但据称也是著名的“梁启超割错肾”事件的主刀医生。他后来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卫生署署长。年,他是名义上的协和医学院的校长。
生理学系的林可胜教授,是协和医学院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位出生在新加坡,早期在英国接受教育的华人,是协和医学院的第一位当上系主任的华人教授。他创立的《中国生理学杂志》质量之高,令当时在澳大利亚的英国神经生理学家埃科斯(John Eccles,196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翘首以盼每期的出刊。林可胜还培养了中国生命科学的创立者冯德培。
1922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年轻的施米特(Carl Schmidt)来协和,建立药理系和开设药理学课程。随后,年轻的陈克恢(K.K.Chen)从美国回国,受聘于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任助教。他毕业于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药学系,又进入医学院学了两年,获生理学博士学位。来到协和之后,陈克恢得到施米特的支持,从数百种常用中药里,选出麻黄为研究对象,结果,几周内即从麻黄中分离出左旋麻黄碱,然后他发现,给麻醉了的狗或毁脑脊髓猫静脉注射麻黄碱1-5毫克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使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与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1924年,陈克恢发表了关于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完成了世界著名的“麻黄素研究”。这个研究成果,成为研究中草药成功的典范,可与美国艾贝尔的肾上腺素研究、英国戴尔的拟交感胺类物质的研究齐名。
再来看看这些被聘人才的日后发展轨迹,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当时协和曾拥有的世界水平的师资力量。
协和解剖系第一任系主任考德里,回美国后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细胞系和解剖系主任。
外科的韦伯斯特,回美国后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成型外科主任。
生理系主任林可胜,后来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推崇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协和生物系的两位教授,一位回美国后的职务是海洋生物实验室的主任,一位是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外科医生学院的副主任。
而协和寄生虫系的两位教授,一位回美国后任图兰大学热带医学的教授,另一位回美国后成了纽约大学预防医学的教授。
第一任协和校长麦克林回美国,担任的职务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内科教授。
在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中,有这样一个不可缺的元素:充分实现知识的“杂交”和“充电”。注重补充教学队伍,让它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避免知识的单一和局限。从开办之日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协和除了“招聘最好的人才并让他们开心”之外,还有一种国际知名学者“最好的人才”的流动机制。
老协和每年有一些来自哈佛、约翰·霍普金斯等大学的学者,担任基础或临床各科的教课和研究,聘为客座教授。这些客座教授的到来,不仅加强了教学力量,同时也能带来各门学科的最新进展,传授最新技术,培养协和年轻的教师,开展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了协和更好地形成学术气氛和风格。
那些来到协和的短期客座教授,一般会待一两年,这使得“当年协和的师资阵容,是当今中国任何一所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所无法比拟的”。这些国际上“最好的人才”的流动,不但在教学恒流之中注入新鲜元素,等他们回到西方,又能扩大协和影响,把协和的办学目标和项目传播得更远。那时的协和,是东方的科学活动和兴趣中心。
在1922年,曾参加过1914年考察团的著名哈佛医学教授Dr.Francis W.Peabody,来到协和内科担任客座教授。同年,Donald D.Van Slyke也来到协和,担任的物理化学客座教授。他不仅教授了六个星期的糖尿病代谢课程,还参与了系里的教学活动。在协和期间,他研究了Gibbs-Donnan效应,以及一个完整的马血图,这成为他一生中参与的“最重要研究之一”。之所以能做出这项研究结果,他认为和“我的两个同行(吴宪、麦克林)的工作热情有关”。吴宪1920年来协和教生物化学,他原来在麻省理工学造船工程,后改学化学,在哈佛医学院读研究生时,因提出的一种血液成分的测定方法为国际生物化学界广泛采用,当时被誉为国际血液分析的权威。
1922年来到协和访问的还有来自维也纳的眼科学家、来自哈佛的药理学家、美国西北大学的妇产科学家,而一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的客座教授,则在这一年代职暂时休假的协和耳鼻喉系主任。
1923年,荷兰中央研究所所长艾里斯·卡佩斯被协和聘为客座教授。这位举世闻名的神经解剖学家,创立了神经细胞趋生物性学说。他领衔编著的《脊椎动物以及人的神经系统比较解剖学》,是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一年后他回荷兰,又推荐了自己的得意学生来中国,担任协和的神经解剖学和胚胎学教授。
那时协和的客座教授,并非今日的走马观花,他们所过之处,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有的甚至奠定了中国一些学科的基础。比如,协和儿科的发展,来自于1924年到协和的客座教授豪特的贡献。豪特是美国儿科权威,他的《婴儿和儿童时期的疾病》是美国通用儿科教材,《育婴指南》则是美国母亲们的必备手册。在协和时,他每天参与教学、查房、免费诊疗特约病人。每个月他都在大礼堂做专题讲座。由于他的影响,使得原归在内科的儿科,得以独立成科。豪特教授在协和工作了半年,因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导致肾功能和心功能衰竭而病逝在协和。临终前,他提出遗体供医学解剖用。
哈佛医学院细菌科的主任津瑟教授,在哈佛时就培养出了四名中国学者。他和魏曦一起,发明了可以培养出大量立克次体的组织培养法,并制出疫苗,为墨西哥预防斑疹伤寒运动中提供了有力武器。1938年津瑟来协和后,发现在中国这种病也很流行,连门诊的医生、护士也常被感染,他把预防技术传授给了协和细菌科人员,并制备了几千份疫苗。
除了来自外部的“知识杂交”,老协和还有内部发动的“知识充电”。优秀的年轻人在协和工作三到五年后,可去欧美进修一到二年。学校和洛氏驻华医社预先联系好国外学府,在已有的专业基础上,请名师指导,学习新知识和技术。这些人返校后多成为骨干,升为讲师或副教授。继续工作五年后,还有机会利用一年休假,再次出国深造。而这些出国充电的中国人才,也让世界知道了遥远的东方有个“协和”。
1937年,1933届毕业生邓家栋被派往美国哈佛医学院。在一次临床病理讨论会上,对一位患者的死因,大多数人认为是急性阑尾炎、导致穿孔及腹膜炎致死,邓家栋却认为死因是伤寒病肠穿孔。最后的病理解剖结果证明:邓家栋正确。这让在场的医生们非常惊讶和钦佩。邓家栋解释说:因为病人曾先有数天发热、腹泻,然后突发剧烈腹痛及高热,而不是先有腹痛的病史。也是这一年,邓家栋与血液病学专家富克纳(Forkner)教授报道了中国第一例嗜酸细胞白血病病历;他在美国哈佛医学院Thorndike医学研究所留学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迈诺特(Minot)的指导下,研究红细胞的破坏溶血机制。
1941年,吴英恺被派到美国圣路易的华盛顿大学巴恩医院,进修胸部外科。他的一份关于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报告,在圣路易斯外科学会引起了注意,当时他的导师也曾做过食管癌切除手术,却无一例存活,而吴英恺与协和医院外科同事共同完成的十一例有六例较长期生存。1942年他又转去圣路易的郭霍医院进修。(图1-5-2《吴英恺学医行医传医七十年》)有一次,医院来了个急性腹痛病人,吴英恺诊断是急性阑尾炎,报告院长要求手术。院长看了病人说:“我看他不是阑尾炎,但做手术我不反对。”吴英恺没有犹豫,立即开刀,发现病人的阑尾已濒临穿孔。医院的几百名病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这位来自中国协和的吴大夫。在十个月的进修期间,吴英恺还改进了无菌操作,和同事们创造了二百例胸廓成形术无一例化脓感染的成绩。
1948年,吴阶平在芝加哥大学进修时,他的导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后来获诺贝尔奖的哈金斯教授(Charles B Huggins)说:“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
当时协和专家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基本与西方相近,也保证了可以招到很好的人才,“并让他们开心”。让我们看看当时在协和的“洋教授”的生活状况。
当时的北京生活费用是:二十美分可在一月内包租一辆人力车;煤十美分/吨,在冬季,起居室用煤平均每月四吨,厨房用一吨,电费每月十美分左右。在1919年2月的北京,牛肉二十美分/斤,嫩牛肉三十美分/斤,鸡蛋二十美分/个,苹果六美分/斤。对于一对美国夫妇来讲,一年有五千美元的薪水再加上可观的住房津贴,在北平的生活会很舒适,不比美国的中产阶级差。他们一年的工资,可抵当时中国一个中等商人的全部资产。
刚来北平的洋教授,可选择住在旅店里,一套不错的房间,不会超过八美元/天。一个月花上一百五十美元可包下一套宽敞和设施齐全的公寓。多数外籍教员都选择了住协和的房子。一套典型的住房包括餐厅、客厅和起居室,家具齐全,主人每月付保姆费用55美元,可以照顾小孩、整理房间、做饭。
当时大约有两千名外国人生活在北平。他们中间有一些是商人、军官、政府驻华代表,更多的是从事教学和传教活动的人员,生活相当中国化,在北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一个月交上十美元就可加入北平俱乐部,提供网球场地、溜冰场。20世纪初的北京,报业也比较发达,仅英语报纸就有《北平领导者》、《北中国之星》、《北平和天津时报》。协和医学院很关心长期住在北京的外籍子女的教育,在协和有一所北平美语学校,来自于协和的教工子女学杂费减半。北方语言学校还专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为美国人学汉语创造了条件。
协和的成就,与这一切优厚的生活保障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吧:“在特定的职业境况下,大学里的教授会努力实现并且十全十美地实现某一个既定的职业理想。当一个人从生活的燃眉之急的斤斤计较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闲暇有条不紊地用于思索内在价值的问题。”
微信扫一扫
广告宣传推广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恶意灌水、重复发帖
违规侵权、站友争执
附件异常、链接失效
6. 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
在1854年3月的一封信中,出身贵族的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描绘了伦敦一家著名医院中护士的工作环境:“情况真是惨不忍睹。护士们睡在病房门口通道的木笼子里,我就像进入了监狱。那里既没有灯光,也没有新鲜空气,昏天黑地。所谓纪律、监督并不存在。由于护理人员数量很少,一大帮病人只靠一个护士护理,使护士们疲劳不堪,哪里有力气工作?她们的礼仪标准,必备的道德心,也每每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那是19世纪中期,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一件肮脏、危险的事情。“医院”和“护理”,是可怕和肮脏的代名词。医院中的“护士”,名声低劣。南丁格尔,这个外形娇小的女人,内心却有着强大的力量。她相信自己能使眼前的这一切发生变化。虽然她母亲认为,出生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而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当个护士,给病人倒倒便盆。
五年之后,南丁格尔在《护理札记》中写道:“我们没有更好的语言来表示护理这一词语”。这本《护理札记》,后来成了护士必读的经典之作,被医疗卫生界认为是“头等重要的著作”和“划时代的稀有著作”。
这个志在改变护士处境的女人,在英国伦敦创建了“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第一届的学生招收了十五名。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规护校,一种非宗教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改变了此后护士的定位,护理开始成为了一门科学职业。护士这一行的形成,由起初“爱你的邻人”的宗教精神,到战争的需要,并由南丁格尔将护理提升到现代的地位。有人说:是南丁格尔把“护士”变成了“天使”,她首先开展了护理训练,并把这个训练有素的专门职业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在中国,第一个把护士变成天使的学校,是协和。1983年,1931届协和护校毕业生王琇瑛,获得了第29届的南丁格尔奖章。她是获得这一奖章的第一位中国护士。
1916年,当年轻的协和校长麦克林来到中国时,他在上海遇到了后来也成为协和校长的胡恒德。胡恒德其时是上海哈佛医学院校长,他正大力宣传要把护士当作一种光荣职业。在当时的中国,护士大多是男性,让女人去照顾男病人,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必须吸引来自社会上那些有地位的家庭里受过教育的年轻妇女,从事护士工作。当时,胡恒德正在上海哈佛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进行初步的尝试。
胡恒德提出,真正的护理学的内涵,应该像南丁格尔所描述的,是“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护士并非只是常人想象的拿便盆、量体温、给病人洗澡……那么简单,一个合格的护士要能观察大便的颜色,有没有寄生虫,有没有血;学习基础护理的第一项操作,就是给不能动的病人擦澡,使病人翻动的次数越少越好,要给病人洗得干净,以免发生褥疮。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如果做得好,可以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
通过和胡恒德交谈,麦克林更坚定了要在协和推广“护士职业化”的想法。他想在协和建立一所正规的护校,像当年的南丁格尔一样,进行现代化的护理训练,培养出的护士不只是护理病人,还要全面地了解病人的心理、家庭、职业和社会环境,向病人宣传防病胜于治病,出院后又能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担任协和护校首任校长的是来自约翰·霍普金斯的美国人沃安娜。1919年,第一批护校学生进入预科学习,两年后进入医学院学习。经过严格筛选,第一届只招收了三名学生,到第二年就淘汰了两名,到1924年毕业时,一名叫曾宪章的姑娘,成了唯一一名参加毕业典礼的毕业生。
在当时,正规的护士教育在中国才刚刚开始,高级护士教育则属超前。中文教材极少,教师讲课用的全是英语教材,同时指定了很多参考书,让学生们到图书馆自学。图书馆专门辟出一个房间,放护理书刊,每年还要增购补充,提供最新专业资料。
协和护校的第一阶段是从年,在这段开创时期中,首届校长是沃安娜离任后由盈路德(Ruth Ingram)接替。1925届的王雅芳回忆说“(沃安娜)校长作风民主”。在学解剖时,一个瑞典传教士的女儿自行观察了带示范标本的显微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院校研究生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