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本书可以把高中所有的物理知识总结一遍?或者数学也行。我想拿来复习用。53有这种功能吗?

高中数学有哪些比较好的教辅? - 知乎4817被浏览822818分享邀请回答3.5K2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app/download (二维码自动识别)
本书包含了200道左右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的分析与解答,补充了部分解析几何与试题,并对一些经典问题进行了适当的拓展
全部由高考题组成,分省编排的,而且每个题目都有一个蛮有意思的标题。。。。 认真点看
后面这十招真的蛮有用!!
8 ,9 给我印象蛮深刻 认真点看
后面这十招真的蛮有用!!
8 ,9 给我印象蛮深刻3.浙大优学的冲关985系列
浙江大学出版社还有很多像 手把手教你解数学题
,解惑108题 等等还有很多像 手把手教你解数学题
,解惑108题 等等~这个版本的压轴题也行
同学买了我看过准备把那本刷完就做这本~~~4.试题调研最近刚出的 同样相见恨晚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喜欢重点突出的书5.2017版《高考数学经典题型与变式》适合开拓视野上面推荐的比较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同学用来拔尖,同时可以帮助抓住重点,构建知识网络下面是稍微弱一点 基础一点的(对于全国卷还是要把基础打好)1.高考完全解读刚把化学的做完了,相当于自己搞了一轮复习每一章 先讲解,右边是例题,后面的练习题就是高考题与模拟题,感觉也挺有难度的。不过实在很喜欢数学的可以买来训练数学思想2.五三 (可以用来分析高考题的特点)不过感觉编排很乱
不如高考完全解读就当作刷题教辅3.高考必刷题
同上 刷题类教辅五三题霸4.天利三十八套
题目确实出的好后期使用吧
前期专题突破
后期刷卷子练速度龙门专题我买过
感觉有些题目有点偏
不太适合全国卷不过用来开拓视野也行……关于其他学科 推荐几个与众不同的 语文呢买两本唐诗宋词没事儿就翻翻
挺不错英语背单词啊
单词非常重要!对高中数学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这个回答~2017,共勉!!!!!!:)1.1K1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_小王子的狐狸_新浪博客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
&&&&&&&&&&&&&&&&&&&&&&&&&&&&&&&&&&&&&&&&&&&&&&&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
1.选择题&&一般考查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排除法、特殊值法(以特殊值代入)、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值)等。
2. 实验题&
考查学生实验,注意演示实验,实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作图题:①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电学实物图,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滑动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光路图不能漏箭头,正确使用虚、实线,仪器、仪表的读数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仔细审题,明确题意,重视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弄清楚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最后结果必须用已知条件或要求的字母表示。解题规范化,规律方程原始准确,作图要规范,结果要检验是否符合物理实际和物理规律,最后要有明确结论。
4.易错问题: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
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在计算某星球上的平抛、落体等问题时,很容易出现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当做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处理情况
4)受力分析时不完整,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题时合外力漏掉重力
5)字母不用习惯写法或结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写不分(如L和l),求得物理量不带单位(对字母表示的结果做完后可用单位制检验其是否正确);
6)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画图不规范;
7)求功时不注意回答正负功;
8)不注意区分整体动量守恒和某方向动量守恒
9)碰撞时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损失,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动能(机械能)损失最多,损失的动能在碰撞瞬间转变成内能
10)运用能量守恒解题时能量找不齐
11)求电路中电流时找不齐电阻,区分不清谁是电源谁是外电阻,求通过谁的电流
12)求热量时区分不清是某一电阻的还是整个回路的
13)实验器材读数时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14)过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开始阶段,而忽视对全过程的讨论
15)分析题意时,不注意是水平平面还是竖直平面,是记重力还是不计重力,计算数值错误等引起分析题意出现差错,无法求解。
刚好不相撞 两物体最终速度相等或者接触时速度相等刚好不分离
两物体仍然接触、弹力为零原来一起运动的两物体分离时不只弹力为零且速度和加速度相等粒子刚好飞出(飞不出)两个极板间的匀强电场
粒子运动轨迹与极板相切 粒子刚好飞出(飞不出)磁场 粒子运动轨迹与磁场边界相切 物体刚好滑出(滑不出)小车
物体滑到小车一端时与小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刚好运动到某一点(等效最高点)
到达该点时速度为零绳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 杆端物体刚好通过最高点
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圆形磁场区的半径最小 磁场区是以公共弦为直径的圆两个物体距离最近(远)
速度相等斜面刚好不上(下)滑&& 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平衡
绳系小球摆动,绳碰到(离开)钉子圆周运动半径变化,拉力突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炼有效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标;构建知识体系;解决知识漏点;复习强化知识。当然,在学习中我们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还要重视探索,合作学习,博采众多,不断的总结,不断从他人交换更多的方法和思想。优化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快乐的学习,体会更多的学习乐趣。​
&&&&&&&理综设计起来,在150分钟里写完300分的卷,一般学生会把物理题空着,可以考前5分钟先看物理大题目,会写的可以直接写,或直接先写一些相应的公式、方程上去。对于解答题空着的学生面批。提高正确公式、方程的分数。只有把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才是平时考试,所以平时的考试习惯很重要。著名心理学专家王极盛对2000年、2001年全国高考135名高考状元做过采访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主要因素按大小排列,最重要的四个因素依次是考试中的心态、考
前心态、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考试中的心态、考前心态,其实跟平时考试习惯密切相关。
1.考前(至少是考前1个星期)尽量少做新题,多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特别是以前的错题、典型题。
2.复习主要是重复,考前重复的次数越多,知识点越熟悉,越有助于考试的发挥。
3.复习也可以发现自己不会的重要考点,争取每次考试前弄懂一些自己不会的考点。
考试前真的弄不懂也没关系,但是请不要放在心上,哪怕考试时遇到了,也别放在心上,从容而淡定,别影响其他问题的解答,这样才能正常发挥。可见,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你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你人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模、二模、高考,我们的大型正规考试就那么几次,请务必认真对待。你可以考不好,但对待重要事情的态度与你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致的。
6.高考能否正常发挥,取决于你平时的考试态度、考试习惯。平时你怎么做的,高考也会这样做。高考成败的原因在你平时的考试就生成了。
7.好的考试习惯:
(1)带上铅笔、圆规、量角器、三角板,我们需要武装到牙齿。坚决不带手机(高考时不要玩着玩着手机就把它带入考场了)。
(2)所有的考试都必须先易后难。题目的难易在拿到试卷后就可以开始判断了。
(3)任何学科的选择题做完后,必须先涂到填涂卡上。不要放在最后涂,没涂完的都是放在最后涂的。要知道,涂的过程其实是拿分的过程,是享受的过程,是放松大脑以备投入强度更大的战斗的过程!
(4)涂完选择题后,务必校对一下,不要涂错位置了。校对的技巧是,奇数、偶数、阅读理解、完型填空。总之,必须校对。死在涂错上,伤不起啊。
(5)拿到语文试卷后,先看作文,一字一句认真读三遍,然后可以酝酿一个多小时。最后至少保证有70分钟写作文,写之前,务必再认真看一遍题目,以确定酝酿的东东没离题!写不完作文的都是最后三四十分钟开始写的。高考很紧张,一紧张,平时能完成的到了高考未必能完成。
(6)英语阅读是大头,必须投入有效时间。英语作文不能空着,宁愿改错空几个。
(7)为了确保数学高考时能算对,平时请多运算。特别是运算能力不大好的,容易粗心的。减少运算错误的办法:把每一步都写在草稿纸上,不要跳过任何一步。
(8)数学选择题尽量多花点时间,算仔细些,特别是前面几个选择题做得太快。
(9)理综拿到之后先认真阅读物理的三个大题目吧。很多人到最后都不知道物理的三个大题目是什么,因为没有时间了。你读了,就超过很多人了。
(10)物理三个大题是认真阅读,不是扫一眼。读完之后,你觉得可以早点下手就早点下手。
(11)物理选择题如果遇到特别大的计算量,而你不擅长,请像袋鼠学习(勇敢地跳过去)!同理,遇到你不擅长的实验题,也请像袋鼠学习!不能在题目上纠结,特别是自己平时都不会的类似的题目上纠结,纠结掉的是时间,浪费的是分数,影响的是人生!我们的原则是:先易后难!
(12)考后尽量不要跟同学对答案,越对分数越少,那样很影响心情。
(13)就算某些科目没考好,要想到别人也考不不好的。尽管好好休息,准备下一门。万一失眠了也没关系,没人在高考考场睡着的。
(14)不带手机!写上你的姓名和考号。
一般说来,学生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的原因往往是审题造成的。比如:遗漏或误解某个关键性解题信息,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或临界条件;由于陌生概念或陌生的问题情境而读不懂题,导致解题无任何思路;由于解题经验的贫乏和程序性知识的欠缺,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由于数学知识水平低下,不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处理物理问题等等。
&&&&&&&&&&&&&&&&&&&
&决胜高考的九大战术/王金战
考试是需要技术的,尤其是高考,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它,但战术上,要重视它。对于高考,我觉得要从以下九个方面引起重视:
第一,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钟。按照大型的考试的要求,考前五分钟是发卷时间,考生填写准考证。这五分钟是不准做题的,但是这五分钟可以看题。我发现很多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就从第一个题开始看,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拿过这套卷子来,这五分钟是用来制定整个战略的关键时刻。之前没看到题目,你只是空想,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得利用这五分钟迅速制定出整个考试的战略来。
我是教数学的,我一般要求我的学生拿着数学卷子,不要看选择,不要看填空,先看后边的六个大题。这六个大题的难度分布一般是从易到难。我们为了应付这样的一次考试,提前做了大量的习题,试卷上有些题目可能已经做过了,或者你一目了然,感觉很轻松,我建议先把这样的大题拿下来。大题一般12分左右,这12分如囊中取物,你就有底气了,心情也好了。特别是要看看最后那个大题,一看那个题目压根儿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把它砍掉,只想着后边只有五个题,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能够控制速度和质量。如果倒数第二题也没有什么感觉,你就想,可能今年这个题出得比较难,那么我现在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把前边会做的题目踏踏实实做好,不要急于去做后边的题目,因为后边的题目不是正常人能做的题目。
第二,进入考试阶段先要审题。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我发现数学题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里边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这个字、这个数据没读懂,要么找不着解题的关键,要么你误读了这个题目。你在误读的基础上来做的话,你可能感觉做得很轻松,但这个题一分不得。所以审题一定要仔细,你一旦把题意弄明白了,这个题目也就会做了。会做的题目是不耽误时间的,真正耽误时间的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在找思路的过程中,只要找到思路了,单纯地写那些步骤并不占用多少时间。
第三,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现在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会做的题目,就快速地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以为前边题目的分数不值钱,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不知道这是什么心理。所以我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腾出时间来检查。越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越没有时间回来检查,因为题目越往后越难,可能你陷在那些难题里面出不来,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收卷了。
第四,要由易到难。一般大型的考试是要有一个铺垫的,比如说前边的题目,往往入手比较简单,越往后越难,这样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发挥。1979年的高考,数学就吓倒了很多人。它第一个题就是一个大题,很多学生就被吓蒙了,于是整个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就出现一些心态的不稳。所以后期,就因为这样的一些事故性的试题的出现,不能让一个学生正常发挥,我们国家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先让学生慢慢地进入状态,再去慢慢地加大难度。有些学生自以为水平很高,对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屑一顾,所以干脆从最后一个题开始做,这种做法风险太大。因为最后一个题一般来讲,难度都很大,你一旦在这个地方卡壳,不仅耽误了你的时间,而且会让你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整场考试的发挥。
当然由易到难并不是说从第一题一直做到最后一个,以数学高考题为例,一般数学高考题有三个小高峰: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它的难度属于难题的层次;第二个小高峰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也是比较难的;第三个小高峰出现在大题的最后一题。我说由易到难,是说要把握住这三个小高峰。
第五,控制速度。平常有学生问我:“我在做题的时候多长时间做一个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个填空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呢?”我觉得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你平常用什么样的速度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用什么样的速度,不要人为地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要加快速度。其实你考试的时候,速度要是和平常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因为你速度一加快,反而导致了质量的下降。一场大型的考试,你会做的题目本身就那么多,如果你加快速度,结果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而你腾出的时间去做后边的难题,又长时间地解不出来,那么很可能造成会做的题目得不着分,不会做的题目根本不得分。不要担心“做慢了,做不完”,把握住一点,一个学生的正常考试,如果始终在自己会做的题目上全神贯注的话,这场考试一定是正常发挥的,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你一直投入到会做的题目中,按照你平常训练的速度,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即使你发现时间到了,后边还有题目可能会做但来不及了,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个令你后悔的结果。最后结果出来你会发现,你最后得到的分数往往会比你的实际水平要高。所以考试的时候要控制速度,我觉得这是考试技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六,根据学科的特点抓住得分点。考数学时,有人考完以后说某个大题能得满分,结果却并非如此。一个大题12分,结果呢他这儿扣点儿那儿扣点儿,最后只能得个八九分。学生还觉得挺委屈的,这个题明明会做,怎么被扣分了呢?其实是过程出问题了,数学解题的步骤是有分数的,而且这个分数还有比较明确的界定。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注意这些学科评分的得分点。比如让你求出一个椭圆的方程,你可能不会求,但你只要写上“解: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x2/a2+y2/b2=1”,就很可能得1分,这1分是不需要任何付出的。你要解数学应用题的时候,你做完了,你得写上“答:以上结果是什么”,要是没有这句话就被扣分了。
第七,不会也能得3分。大型考试最后的那个难题可用四个字概括——防不胜防。这不是正常人做的题目,正常人也别指望在这个题上能够有多大的收获。因此高考时,不必费力去做最后一题,但绝不是说这个难题就不能得分。你应该有什么心态呢?反正最后这个题,我也不想做你,那我还怕你吗?无知者无畏,你一不怕它,反而就有勇气了。我也不要求多得分,能得个三四分就行了。可能你突然发现这个题,解出来比较难,但要想得三四分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在平常训练学生的时候,有一句话就是“不会也能得3分”。
第八,防止慌场。所谓慌场,就是考试的时候,本来以为这个题对自己来讲难度不大,结果一看第一道题,当头一棒,怎么也找不着感觉。干脆把第一题放过去,再看第二题,发现第二题更难。连续碰上这么几个难题,心里就慌了。这一慌,脑子出现一片空白,本来会做的题目也不会做了。这种现象称为慌场,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高考时真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先闭目沉思,然后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绪,心里就这么想:反正这一场考试已经这样了,我也别着急了,能做出一个是一个,也许我先把最简单的题目做出来,心态就平和了,头脑就冷静了,再回过头来看刚才这些题目,就找到思路了。所以把刚才遇到挫折的那几个题目放弃,去看其他的题目,而且看其他的题目时,也别指望有大的收获,这样很容易冷静下来,可能很快又找着感觉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应该这样想: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这个题目我既然不会,其他同学也不会轻松的,大家是公平竞争。这样一想,你不就不慌了吗?
第九,考完以后千万别急着离开考场。考完试之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你的试卷集中了没有,一卷、二卷是不是都交齐了。很多考试,包括高考,经常会有老师把学生的卷子收走了,却把答题卡落下了,或者本来五张试卷,只收了四张。还有些考生考完了,把卷子放到桌面上走了,结果下一场来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还有一张卷子没收。这还是比较幸运的,交给老师以后,大不了老师受点处分,学生的卷子还没丢。但是你仔细想一想,要是你下一场没发现落下试卷,人家五张卷子,你只有四张卷子,受损失的是你本人。所以考完试以后,不要急于离开考场,要确认该交的卷子都被老师收走了以后再离开。
&&&&&&&&&&&&&&&&&&&&&&&&&&&&
&物理审题的十个小技巧
  1.认真细致,全面收集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词句;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3.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
  4.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
  5.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6.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
  7.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矢量方向不明确;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制约条件不确定;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8.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9.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是否考虑重力;(2)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3)矢量还是标量?譬如求该物体的加速度?求最终的速度?求受到的安培力?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4)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5)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6)是直径还是半径
  10.科学思维,力避主观想象。
  (1)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2)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3)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规律&&&&&&&&&&&&&&&&&&&&&&&&&&&&&&&&&&&&&&&&&&&&&&
&&&&&&&&&&&&&&&&&&&&&&&&&&&&&&&&&&&&&&&&&&&&&
&高考应考策略
虽然我们精心做了各种准备,但是高考总有些地方不如人意。如何应对这些不利因素呢?我的建议是:笑对高考,没什么大不了!&
一、有些知识没复习到,没什么大不了。
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知识上的漏洞。所以不要惴惴不安,担心自己没有复习到位。懂得的才会考,不懂的没必要。高考是为我准备的。&
二、模拟考试没考好,没什么大不了。
有些同学模拟考试没考好,压力很大。其实,模拟考试考砸了并不代表高考就会失利。暂时处于波谷,高考时就有可能达到波峰。&
三、高考期间没休息好、没吃好,没什么大不了。
由于有些紧张,晚上没睡着,中午又没休息好,胃口也不好,有的同学心里就有负担,担心自己考试会受到影响。其实,即使没休息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科学家们废寝忘食还不是精力旺盛搞科研,父母们有时通宵未睡觉还不是照样工作!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时没睡好,没什么大不了。&
四、上一科没考好,没什么大不了。
有的同学,特别是第一科考试感觉没发挥好,就认为自己高考考砸了。其实,上一科即使考砸了也并不代表全盘皆输。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孙胜楠同学高考前三科中考砸了语文和理综两科,但是他化悲愤为力量,认真考好英语,结果照样考取了清华。&
五、高考期间小病小痛,没什么大不了。
有的同学恰逢高考期间患病了,或者不小心受伤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战场上、电影中,英雄们浴血奋战,遍体鳞伤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顽强战斗,最终打败敌人。年轻人,一点感冒发烧、磕磕碰碰算什么!&
六、女同学“好事”来了,没什么大不了。
年年高考期间,总有些女生处于生理周期。不必紧张,“好事”来了,没什么大不了。女排曾荣获五连冠,女健儿们难道就没遇到麻烦期?她们还不是照样做剧烈运动,照样取得好成绩?
七、在陌生的考点参加高考,没什么大不了。
很多同学要到别的学校参加高考,虽然路途麻烦点,似乎缺少“主场作战”的优势,但是,在陌生的考点考试也有优点:新鲜感更容易激发创造性。&
八、高考遇题难,没什么大不了。
有的同学觉得高考试题较难,特别是数学甚至有大题没动笔,就认为自己考砸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所以平均分就会下降,因而你算不上考砸。即使是你个人的问题,那么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跛腿科目和优势科目,只是体现的科目和形式不同。因此没必要为试题难而殃及其它。&
九、遇到不顺心的事,没什么大不了。
去考场的路上堵车、被别人撞倒了、吃早餐时牛奶泼在身上了、安检时一时不过关……高考期间,如果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麻烦一点,没什么大不了。不要因小失大,笑对小困难:好事多磨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十、考场出意外,没什么大不了。
考室广播意外掉下来了、考场外有人家出葬放鞭炮、考试时肚子痛要上厕所……可能考试时遇到这些意外,同学们不必惊慌,一定要冷静应对。有些东西自然有考点的教师们负责处理,大家都一视同仁,出点意外,也没什么大不了。
总之,这些都是高考的不利因素,倘若遇到了,有首歌唱得好:问题很难,总要解决;烦恼总是让人讨厌。太阳总会升起,快走出这孤独的黑夜。你会发现快乐在身边,笑笑就会找到幸福感觉。没什么大不了,对自己笑一笑;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变好。
&&&&&&&&&&&&&&&&&&&&&&&&&&&&&&&&&&&&&&
三个“学会”,实现科学解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在的规律,物理解题也不例外.要学好物理,就要树立科学解题的观念,并且学会科学解题.下面我们就从“科学的审题观、科学的思维观、科学的表达观”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物理解题能力,实现解题能力的真正突破.
一、学会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要完成好物理题的解答,就必须善于在解题过程中认真审题,审题就是阅读、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以及明确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有些同学在解题时往往急于求成,题意尚未弄清楚就着手解题,因此常出现挂东漏西、残缺不全或错误的解答等现象,这些都与在解题过程中不善于审题有关,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怎样审题.
1.要有强烈的审题意识
常听同学们说“这题不会做”。不会做,其实就是不善于审题,没有深入到题目中去。审题审什么?概括的说,六个字:“情景、条件、设问”。认真阅读题目,弄清题目的物理情景,注意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条件,看清题目问什么,带着问题去寻求解题思路,建立物理模型,寻找解题方法,审题,要贯穿于解题的全过程中.
2.要有必要的审题方法
审题,一般说来应注意下面四个环节.
(1)审明题目中的关健字句
审题以阅读题目为基础,不能就字读字,应边读边想,对一些关键的词、句应特别引起注意,并认真思考、斟酌.
(2)审清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任何物理问题,都是在特定物理条件和范围内根据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拟定的.一部分题设条件可直接给出,也有一部分条件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明显条件的的背后,如果不找出和利用这些隐含条件,就会导致解题错误甚至无法求解.
(3)审清中间过程的临界状态
有很多物理问题都涉及临界状态,由于临界状态是“问题”发生突变的关键所在,在物理问题中又带有其隐蔽性,稍不留心就导致错解.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弄清物理过程,特别注意临界状态的分析,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物理量,确定临界值.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4) 注意画好示意图
画示意图是解题中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一幅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借助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审题,可丰富对物理图景的想象力,为正确的解题叩开大门.示意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也可以是由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图.
总之,会审题是能解题的前提,审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步骤.只有经过正确的审题,才可能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正确解题的方法,才能顺利地、准确地完成解题的全过程.因此,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认真总结、归纳审题的方法和技巧.审题能力提高了,解题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二、学会必要的物理思维方法
物理概念、公式、规律的繁多,决定了习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求解和习题的无穷无尽.面对众多的物理习题,应当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解题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略谈几种中学物理的常用思维方法.
1.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所谓正向思维就是“循规蹈矩”,从问题的始态到终态,顺着物理过程的发展去思考问题.而逆向思维则是反其常规,是将问题倒过来思考的思维方法.根据因果关系、由果导因,它是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思维方式,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都习惯于正向思维,许多物理问题,如果逆着正向思维的方向提出,往往使大家不知所措.因此,要有意识地对某些题目进行逆向置换,以加强逆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变异,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法.它的主要特征是求异性和多样性.故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和一题多答等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从而可以灵活地掌握各知识点,进而巧解巧算.
(1)一题多变——变化发散
一题多变,主要包括题型变换、条件变换两种形式.例如:填空题与选择题的互换,已知与未知的互换等.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经过思考,把原题变成保持原知识点不变的题.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变化思维,这中变换思想一直渗透到“能力大突破”的写作当中,请同学们深入体会,并把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训练当中.
(2)一题多解——解法发散
一题多解,就是广开思路,用多个物理规律去处理同一物理问题,这样,脑海中储存的大量信息会充分调动起来,在探求问题的解法方案中,使思维极大地得到发散.
(3)一题多问——阶梯发散
一题多问主要有:一题多问型,题组等形式,这是拓宽思路的先导,也是引水入田的渠道.使设问逐渐加深,引导思维逐渐深化,可使理解更深刻.
(4)一题多答——分析发散
一题多答主要有:一是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由于条件的不定性,使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答案.解决这类问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从本质出发,去思考表达或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3.隔离思维和整体思维
隔离思维是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使用它不仅能求出与部分有关的物理量,而且可以求出与整体有关的物理量.而整体思维即本着整体观念对系统进行整体上的分析,通观全局.处理好隔离思维和整体思维的关系,可以找出解题的简捷方法.
4.图像思维
所谓图像思维是指利用图像的物理意义来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如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振动和波的问题、热学中气体连续变化的问题,均可利用图像进行分析,既直观又方便.
正确的物理图像,能为我们分析问题时提供清晰的物理图景,能把与问题相关的多个因素同时展现出来,有助于我们对基本概念、规律的记忆和理解,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相关物理量的关系.但利用图像解物理题时,要清楚地理解图像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另外,对于一些图形相似而物理意义不同的图像,如s-t图像和v-t图像、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等,应该注意区分而不能混淆.
当然,在物理解题中,用到的思维方法还有等效思维、极限思维、类比思维、假设思维等.限于篇幅,在此不一一阐述,在“能力大突破”部分会有更详细的讲解.总之,思维能力决定着解题能力.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学会一些解题的思维方法.
三、学会表达
将解答过程表达清楚,才是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最终落实.养成良好、规范的表达习惯也需要长期的学习和锻炼.
解题时表述的总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炼.
1.做好规范化训练,坚持:“两条原则、四个规范、一个突出”
表述原则――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对象、物理过程、解题根据、题设字母符号表述要简明,主要的步骤、与试题所给条件相联系的公式要写清楚.
书写原则――是“诗”不是“散文”.主要方程式、重要演算步骤、结果表达式以及数值和单位要分行呈现,让人一目了然,切忌不分主次随意堆积.
汉字书写要规范――杜绝使用“草书”.
物理语言要规范――定理、定律、公式等术语要用准确.
字母符号要规范――字母符号书写要规范,要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中有的直接用,没有的要简明的说明),忌同一字母表示多个物理量,角标使用要讲究,不能在符号上出现混乱.
题目答案要规范――答案要力求准确,所有给出的字母都应是已知量,矢量要同时答出大小和方向,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要求;不要漏掉单位.
呈现解答要突出――按照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对每个状态、过程的公式呈现要突出,要显眼.
2.在列方程时落实“三要三不要”
一是要列原始方程,不要直接列变形式
二是要写出方程式,而不要堆砌公式
三是要用原始方程联立求解,不要使用连等式
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了规范的审题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规范的表达习惯,相信你的物理解题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一定会成为一个物理解题的高手!
&&&&&&&&&&&&&&&&&&&&&&
特级老师张立稳指导物理一轮复习必须妥善处理“十大关系”
&高考已经过去,新一轮复习备考又将来临。回顾这一轮又一轮的备考经历,结合新课程理念要求,感到要切实提高第一轮复习备考质量,其中有一些重要关系必须妥善处理。为了交流,浅述如下。
1.《考试大纲》与新课标的关系
随着新课标、新高考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势必会给高考命题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不仅要重视《考试大纲》的研究和学习,明确《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同时也有必要了解由新课标指导下的新高考,在评价难度、评价方法以及试题设计和结构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考试大纲》既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指南。它对高考的性质、内容、要求、形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各考点所涉及的知识、方法以及能力等方面的目标要求,统领复习备考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科学定位,把准备考方向。学生也有必要在每单元复习之前,明白《考试大纲》对本单元所涉及的各考点的具体要求,把握标高,少走弯路,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绩效。
2.“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教师则重在规划设计和引导启发上。其实复习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教学生复习什么,而在于教学生怎样复习,应努力做到“三把四化”。“三把”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把自信留给学生。“四化”是复习内容要点化、复习要点试题化、复习试题典型化、典型问题程式化。通常学生往往习惯于老师讲我听,训练老师布置我做,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应该改变。其实很多问题可通过学生自主复习、讨论或讲解得到解决,这就是运用“任务驱动”复习教学法。作业也可以发动学生围绕当前复习中心,进行推荐、原创或编制一些训练题,经教师筛选后采用,并将被采用的习题给学生予以冠名。这本出于广大学生之手,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典型性的习题训练薄,把它称之为“群英荟萃薄”。它不仅对当前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和帮助,而且还有珍藏、保留的意义。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还要注意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查漏补缺是总复习阶段十分重要的工作。同学们可以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对本章复习过程中做过的练习和试卷中的错误、疏漏进行仔细认真地分析和订正,在错题本上分析每一个题目做错原因,并总结此类题的解题规律,感悟解题思路。从知识和应试心理两方面分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和能力缺陷及时补救。并在每次考试前翻阅,给自己提个醒。
3.“教材”与“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复习备考的依据,脱离了教材,复习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参考资料则是教材的补充。一套较好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材和资料在复习备考中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有些学生往往在复习*****教材束之高阁,而一头扎进参考资料中,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实际很多复习资料都有它的不足之处,还有些比较粗糙。因此教师首先要精心比较、挑选,然后在使用中还必须去补充或删除。复习的基本环节是:(1)学生预习教材,明确本单元知识重点和难点;(2)教师依据考纲要求,结合复习资料,精心编写讲义;(3)通过课堂教学互动,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实现复习目标;(4)师生共同精选或改编来自教材和资料的习题,组织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5)反馈校正,整合归类,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4.“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第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实现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必须指出的是,能力并不是脱离知识而独立存在,能够在不同问题情景中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注重抓好基础知识的理解,注意基本技能训练,循序渐进,不能错误地用多做题来替代基本知识的复习,更不能认为做的题越难能力就越高。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明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培养能力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明确为解决物理问题,必须弄清具体的物理问题中的状态、过程、情景,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每分析、解决一个物理问题都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模型,涉及什么概念,应用了什么规律,采用了什么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在总复习中,除认真复习知识之外,还建议同学们务必重视对各种物理思想方法的进一步掌握。表面看,这似乎与知识的复习不搭界,其实这才是一项更高层次、有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那么,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结呢?解力学问题常用的隔离法、整体法;处理复杂运动常用的运动合成与分解法;追溯解题出发点的分析法;简单明了的图线法;以易代难的等效代换法等等,均为中学物理中基本的思维方法。这些思想方法,在复习课上老师都会提及,一些好的参考书中也会有介绍。同学们在听课和阅读中除关心知识点之外,务请注意这些思维方法的实际应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为己有,再在练习中有意识运用来进一步熟悉它们。此外,在听课中,建议大家格外注意听老师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条件等等。这些,都是远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意义。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
5.“点”与“面”的关系
复习无疑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考点,“点”也可理解为主干知识要点。但如果复习中只注重“点”而忽视“面”,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全面掌握,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力、电等主干知识约占75%左右,非主干知识试题还是要占相当大的比例,而涉及到的考点又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做到“疏而不漏、到边到角”。因此,在每章复习结束时,应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出该章知识结构网络;还要特别注重对知识的整合和方法的总结。《考试大纲》中规定的
级考点,要分点突破,分项训练,舍得投入,切忌为赶进度而弄得不深不透。剖析重点问题,实际上就是比较鉴别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提高应用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轮复习是分章进行的,当每章复习结束,可借助课堂笔记和一些参考书搞一次单元小结,理一理本章知识线索和知识网络,理清前后知识联系;归纳总结不单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还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题型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总结下来,加以记忆。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总结。尤其在考试前把考试范围内的知识总结在一起,考前用很少时间看一遍,会感到心中有数,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
6.“讲”与“练”的关系
复习备考离不开“讲”和“练”。“讲”的主体是教师,要上好复习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备好课,设计好讲什么,怎样讲。一节高质量的复习课,必然是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切实做到“三变”“两让”。“三变”就是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讲授为知识方法、能力三位一体。“二让”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练”的主体是学生,通过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理解和把握,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训练还要注意规范性,形成严谨答题的习惯。试卷评讲要注意:(1)什么时候讲?可先让学生自我纠错,自己通过反思后更正,找出错误原因,针对解决不了的疑点、难点再评讲;(2)讲什么?讲问题的症结,讲解题的要点,讲思路和方法;(3)怎么讲?先将试题归类,如按知识点归类、按解题方法归类,按答卷错误类型归类等;(4)讲后怎么办?让学生关注错题、提炼成经,分析错题、追根求源,反思错题,塞翁失马,确保不再重犯。
学生在平常练习时,要注重限时训练。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平时很用功,做题一丝不苟,过程一步不落,题目也没少做,可到考试时连做过的题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时做题不限时间,没有时间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参考书,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着想。可在考试时,有时间限制,旁边摆个手表时刻提醒你,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就会忘了公式,用错了结论,甚至条件没看全,就急着去推导计算,那怎么能做对呢?建议平时做作业时也要在眼前摆个闹钟,加强限时训练。一道大计算题从读题到解出,一般只能用十几分钟。高三复习阶段这种训练很必要。
7.“陈”与“新”的关系
高考试题都是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的,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替代的。复习中及时汲取新信息是必要的,但如果片面追求试题的类型新,而忽视对所谓“陈题”的分析和研究,是极可取的。其实教师年年教,学生也年年换,教师熟悉的陈题,对学生来说则可能是陌生的新题,更何况很多“陈题”确是经过教学实践而保留下来的经典之题?而且高考命题本身也是不避陈题,往往历年高考考过的陈题,经过“变脸”后又成为最新的高考试题。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整理和积累典型习题,自建“题库”,通过对典型“陈题”的分析、总结,并深入研究其命题思路、意头,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多变,达到推陈出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效果。当然,在复习备考后期,要特别关注新热点、新题型和新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要求。
8.“学”与“问”的关系
就是以中下等学生的水平作为课堂复习的起点组织教学,并注意复习内容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好“吃不饱”和“受不了”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排队分类,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个性差异,从而有效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复习中得到提高。“问”就是当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1)首先要鼓励学生独立钻研,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切忌一遇不会就问;(2)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哪怕发生争论都是极有好处的,切忌闭门自守、孤芳自赏;(3)教师在答疑时,应细致了解学生疑在何处,帮助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因势利导,解疑释惑。真正让学生再碰到类似问题时不再成问题。切忌就事论事,如学生某道题不会,就直截了当地帮他把这道题解答出来。
9.“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面。在复习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巩固,也要注重实验能力的提高。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它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今年全国高考理综卷第22题
,利用定滑轮上连接的两个物块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命题形式灵活、考查角度多变、设问方式新颖,让我们耳目一新。试题不仅充分体现实验题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功能,同时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改进当前实验复习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有序地将相关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穿插在基础理论的复习中进行,并注意抓好如下几个方面(1)要以重要的演示实验和19个学生实验为依托,以实验能力要求为中心,以实验思想方法和原理为重点,会基本仪器使用、实验测量、数据处理及简单的误差分析等。(2)要善于对所学过的实验进行归纳和迁移,以多种视角重新审视,比较和组合实验,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切实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及创新精神。(3)注重基本实验思想方法的整合和总结。如等效替代法(半偏法测电表电阻),累积法(测单摆周期),控制变量法(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留迹法(打点计时器相关实验)。还有一些特殊方法如:平衡法、补偿法、共轭法等。
10.“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高考作为一种具有选拔功能的测试,不仅仅是对考生的智力水平、文化知识以及学习能力的评定与测试,而且还是对考生的体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综合考核。在高考复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因为兴趣、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在复习备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同学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对感兴趣的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就格外用功,成绩也突飞猛;而不感兴趣的学科则漠不关心,使之最终成为“瘸腿“,这是极不可取的。培养兴趣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对学习意义的认识;(2)预先准备形成兴趣;(3)用意志力强化兴趣;(4)用成功来激励兴趣。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对高考失去信心。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提高自信心:(1)从容面对人生(经常这样自我暗示:人生多磨难,道路不平坦,我要立志克服困难,一定能走到高考成功的明天);(2)以积极心态面对现实(面对困难,可以这样对自己讲:人人面前有困难,我不畏惧,定能闯关,胜利就在眼前);(3)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是强者(经常提醒自己:我真了不起,我是强者,还有许多潜能有待发现);(4)自我欣赏,集小成为大成(当取得进步和成绩时,及时欣赏与激励自己:我真行,别人行我也能行)。培养意志力要注意:坚持执行计划,从小事做起,经常反省,决不迁就自己,杜绝失败的形象进入潜意识等。在备考复习中,往往会产生苦闷、自卑、怀疑、烦燥等不良情绪,要注意学会自我调节,及时消除,保证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反映,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其主要表现是:(1)心理健康者内部心理和谐发展,机能高度发挥;(2)心理健康者人际关系和谐,友谊不断发展;(3)心理健康者能把自己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效运用到获得成功的事业上。
在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方面,还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就是考试时的规范表达问题。笔者多次参与高考阅卷,发现每年高考阅卷中都存在大量因表述不规范而少得分甚至不得分的现象,实在遗憾。高考物理试卷主观题是考查能力的主阵地。高考试卷中的主观题,就是考生向阅卷人展示自己思维过程,以评定其知识水平的高低、思维品质的优劣和表述能力的强弱。大量采用主观题对考生的表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复习中应自觉提高表述能力。
(1)多看近年高考试题提供的参考答案的解题过程,体味图示、文字、公式在解题中的有机穿插和衔接。
(2)自己在解题时严格要求。要设定题目中未给的物理量;应用物理定理、定律列物理方程等都要用文字说明列式依据。要把重要关系式写在一行中间突出位置,写成“诗歌”的格式。对于多过程、多状态的物理问题,尽量用图示或文字加以说明,使阅卷人一目了然;物理量必须有单位,必要时对计算结果的物理意义加以讨论等,一定要杜绝不良的公式推积式解题习惯。
(3)要将题做完整。一些学生做练习“浮而不实”,列出几个物理方程便丢手不做。平时练习都不能规范地将题解完整,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下怎能写规范?
学习方法决定学习成绩(转)( 07:33:22)转载▼标签:
学习方法成绩高考教育 分类: 高考与物理& 虚度今天就是糟蹋了昨天,丢失了明天。
&“一个人一生只3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3天!”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昨天”已经过去无法捉回来,“明天”是个未知数。唯一能抓住的就是今天。抓住了每个今天,也就抓住了每个昨天和明天,失去了今天也就失去了昨天和明天。
无论什么人,要想今天胜过昨天,明天又胜过今天,只有努力于今天。虚度今天就是糟蹋了昨天,丢失了明天。
1、不要死读书,留意处处是学问
考卷命题原则要求内容的综合性、知识的迁移性。同时避开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复习题、辅导书。
知识就散落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无意间接触的一些事情有可能在考试中帮上大忙。
身边发生的小故事,听别人说的一些小事情,都能给人无限的启发。而且从中提炼出来的主题和思想,更为丰富更为鲜活。
越是临近考试,越要花一点时间去观察生活。说不定在接触生活的无意间,就能获得很多与考试内容相关的信息。
长期疲劳的读书效果是极差的,不妨出门走走,看看绿柳、月色,领略田野风光。到街上跑几家书店,看看书报杂志,了解当下时事,积累知识,培养情操,又劳逸结合。各类活动交替展开,有利于消除疲劳,增强记忆。
2、选一本适合自己的习题集,彻底吃透,直至烂熟于心,才可从容面对各类习题集。
当认真做完一本习题集,反复操练,深得其精髓之后,在扎实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有条件的接受新知识。更好的培养辨析能力,对辨析能力的考察正逐步成为命题的趋势。
若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学习基础,多做几本习题集,确实没有坏处。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但多做、乱做反而会因体系杂乱而影响学生的认知。故选择大量种类繁多的学习资料,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3、学习兴趣的开发应放在第一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想尽一切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习胃口,才是提高学习动力的根本做法。学生自己当然也要千方百计努力去培养对于学习的兴趣。
对孩子过早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造成提前兴奋,从而对兴奋的持续性产生了抑制、无聊、厌倦的情绪。纵然他们主观想努力,客观上也提不起兴趣。
4、学习动力需要合理的物质刺激。
能给予他们一些看的见、摸的见的奖励,效果或许会更好。只要不过分、不离谱,学习积极性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
“物质刺激”泛指一切让学生学习后所获得的即时回报。譬如,完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可以去打一场喜爱的篮球,或看一场向往以久的电影,或过一把网络瘾,哪怕是舒舒服服睡个懒觉。只要是自己渴望的,都可以作为一种奖励方法,去鼓舞突破学习中的困难。
记住,中途不要寻求借口,找理由,不完成作业就吃“巧克力”,就背离了初衷。
5、上课要集中精力听讲
学生思想不集中,重要原因是听不懂老师的讲解。听不懂则更不集中。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最大的恶果就是厌学。知识是有系统性的,环环相扣,脱一个环节,往往就没法继续下去。要定期检查自己知识知识是否有空缺,发现漏洞及时补救。
6、横向的比较,反映你的学习成绩。
在同一场考试后,比名次,而不是看分数。班级比,全校比,全市比,这个比较方法能真实的反映考生的水平。
全市考试后,让学生做三个比较:自己的成绩在班里的位置,班级在全校的位置。非常容易测得自己在全市学生中大的名次,是前三分之一,还是后三分之一。
7、克服弱项的学习方法,从零开始复习。
回到刚学这门课程的起点,从零开始复习,认真去看。懂了继续向前,不懂停下来仔细琢磨。或询问老师或同学。其实就是重新理一遍。就连简单的知识点也不放过,做到扎扎实实,稳步前进,只至与自己预定的学习进度一致为止。
高考三轮复习。都是从头开始,每一轮逐步精练。这种学习就是再认和回忆的过程。但是只求速度,不顾效果的复习是要失败的。
8、科学把握好玩乐与学习的关系,使娱乐带来灵气。
尽情玩乐有三忌:一不可尽兴无度,二不可有害健康,三不可影响学习。
9、快速阅读助你博览群书,捕捉更多信息。
大凡课内学习的内容要精读,否则,难以提高学业水平。只有细嚼慢咽才可深得其中之味。
课外读物可粗略阅读,摆脱逐字逐句阅读方式,放大视角范围,养成一目十行的阅读习惯。
首先,一定要有个安静环境,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一气呵成。
其次,掌握先慢后快原则,看书名、作者、*****、内容、简介等,便于尽快进入阅读角色。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快速阅读。跳跃式进行,一眼下去,一行字尽收眼底,在头脑中尽量使每行内容形成一个整体,阅读思维将内容连接起来。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大致内容。
10、上课如何认真听讲,集中思想、认真笔记,积极思考。
一是带着任务听课。坚持课前预习,只浏览课本内容,不解之处,小记号标志一下。上课时,对事先产生疑问的知识,小心谨慎,仔细聆听。
二是带着疑问听课,多问几个为什么,促使专注听课状态,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三是带这尝试听课,尤其是理化生实验课,课堂上不能当场实验,可心中实验,默念实验步骤,强化“让我去做”意识,语文课讲文言文,可一边听课,一边尝试翻译背诵。提高课堂效率,又减轻课后负担。
11、自言自语是 集中注意力的十分简便易行的方法。
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读,小声读不是给别人听,也不是给自己听,目的是使自己思想集中。自言自语还不够有效,干脆大声朗读,旁若无人,自说自话,一遍不行,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不读就没办法记忆,不读思想就无法集中,读出来肯定比默念效果好。
12、总结利用自己的“学习高潮”黄金期。
一天24小时,有意识寻觅规律,确保学习高潮时段用于学习。
不同高潮时段配合不同学习内容。有时段宜背诵,有时段宜做练习,有时段听课效率高,有时段宜开展讨论。弄清什么时段做什么事,并持之以恒,极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13、在课本上做笔记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复习。
只要有效,就是最好的。
14、补课中多做练习是很重要的。
学与习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学习时段,听不懂不会做,听懂&&
了不一定会做,要经过大量练的过程,才能将听懂的知识化为答题的能力。
15、会学习,也要会考试。
考试实际上是一种显示能力的方式: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有学习水平无答题能力,属于会学习不会考试一类。做一名成功的学生,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考试。学会考试,要掌握两种应试的基本技能。
一是揣摩命题意图。
每道题目都有命题意图,为什么要出这道题?想考考生什么?学生只要仔细分析题目,可看破出题者意图,就知道要回答什么,就看你能否“觉”“悟”出来。还可从题目中发现它属于知识系统中的哪一个部分,这个范围内答题,很容易抓住核心。
二是熟悉题型。
许多学校建立题库,目的是规范题型。留意历年考卷,特别是近三年考卷,会发现题型都有一定的连续性。内容年年翻新,题型相对稳定。
目前题型一般有三种,第一类是再生式。包括填空题,问答题,名词解释,计算题,证明题等。其需要较强的记忆能力,第二类再认式,包括选择题、改错题、判断题、组合题、配列题等。要求发挥你通透的判断能力。第三类混合式,主要有以上两类题型合成,思考应变能力更强一些。需要进行由此及彼的知识迁移。
16、 临近考试,如何复习
一是带问题复习,将平时系统知识化解为一个一个小问题,自问自答。(如历史类)
二是依靠提纲复习,平时复习时提纲携领的笔记,它能统率所有知识点。
三是选择重点复习,要选得分几率高,分值比例大的内容,抓主要内容复习,占领考试制高点(文言文是语文复习的要点)
平时打好基础,再提纲携领的“抱抱佛脚”大有好处。
17、熟悉考题,陌生考题哪个难?
相信任何一位老师出题时不会让学生不经思考就轻松过关。&
他常会加进一些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来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最熟悉的试题最容易出错。陌生的考题不一定很难。
18、答题可从中等难度开始
中等难度试题需要一定思考,又是学生有能力攻破的,试题一上手后,容易在短时间内进入考试状态,势如破竹,每完一题就有一种胜利感,就增加一分把握,将中等难度题答完,已完成一半的答题。紧张情绪已平定,此时回头做容易题目,顺手牵羊,这两类做好,已胜利在望,镇定而乐观,再向难题进攻,尽一切可能挺进,能深入到哪里就到哪里。
从中等难度做起,不要把整张试卷打乱,可先选中间一部分开始。而此时还要按题目先后顺序进行。保证相对的次序性。
拿到试卷,应先通看全篇,不需很长时间,了解全貌之后,容易按易、中、难分类。刚解题时,先做一些尝试,或解到一半,困难重重,可先做个记号,放弃。等做完其他试题后再回头攻克难关。
19、考试前最忌过分紧张。
最需要的,也是最可贵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发自内心的告诉孩子你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即使考试失败也无怨无悔。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缓解紧张气氛,让孩子们带着平常心态迎检验,一定会捷报频传。
20、单项选择题型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排除法是相当巧妙的解题方法。
在几个选项中,把不正确的先排除掉,最后剩下的一个就是正确答案。
(1) 先排除明显不正确的选项。
(2)排除意思相同的选项(不可能存在相同选项)
(3)两个选项意思完全对立,正确的选项就在其中。
举例:2004年语文高考一道单项选择题:“它是绿荷上的露珠,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
A、舞蹈与艺术的关系&&&
B、舞蹈演员的人体与衣饰的关系。
C、舞姿与形象的关系&&
D、舞蹈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分析:A、C意思非常接近,都应排除,正确的是:B
历史考题:“人们产生纠纷时,需要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审理案件,执行刑罚”问考生从什么时候起,人类社会开始建立司法机构。
A、在国家产生之前&& B、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后
C、在国家产生之后&& D、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之后
分析:AC是完全对立的,正确的就在其中,正确的应是:C
21、进入复习迎考阶段,分配好精力时间,力争各门学科前三分之二的考分,在总分上突破。
数字不易学,多花点时间是正常的。但若是已达到一定高度,再花时间冲刺,就得不偿失了。此时要学会放弃,勇敢撤退还是明智选择,以获得更多时间复习英语和语文。语文投入时间和精力多少与最后考试结果不成正比,需长期积累。
22、报考文科的学生拼的是数学。
文科生在语文、外语中考分一般拉不开距离,在数学上比拼,才见高低。而报考理科功夫又往往在语文或外语上,所以应对关键是根治偏科,要拿弱项的基础分。
23、考前压题并不是投机取巧,讲求方法就有实效。
有效的方法是研究考纲,对“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要求不同。“了解”——只要知道这个知识点就可以了。
“掌握”要会用这个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熟练掌握”强调这个内容就是考试重点。
24、考试要每题必答,会获取意外的考分。
弃的要放弃,是因为实在无字可写,但如果已经拿到了该拿到的分数,攻克难题,不存在浪费时间问题,紧张也早过去,那么就力求每题必答。哪怕只有一点点模糊意识,也要尽可能表达在试卷上。难题大题一般有较多的分,评分标准也不是一步到位,考分分解在各个步骤中,你回答了其中一些内容,就有考分可得。(尤其是文科类考题,东拉西扯写一通,总归会说到一些得分点的。)
25、字写得好能提高考试成绩。
评分是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的,尤其是文科类,书写与最后考分有种天然的微妙的联系。“字如其人”,字如人的脸,一手漂亮的书写字体能增添你几分姿色。老师最讨厌的是字迹潦草的考卷。自然会影响到学生的考分。
26、考试复习争的是时间,换一种方法复习:只看不做。
这称做“阅读习题”在迎考的紧张时刻,“阅读题目”是很有用的急救方法,首先要学会看懂题义。出题者千方百计变化题义,你要善于看懂老师出题用意,寻找出最佳解题方法。一边看题目,一边打腹搞,用心来解题。(考试题目常常比一般练习多几个弯,要学会瞻前顾后,全面思考)
这个方法是时间紧迫情况下权宜之计,不要成为懒于动笔的借口,因为真正用心去“阅读题目”,一点也不比在纸上做练习省力。
27、收集历年高考试卷参阅,有时比看参考书,做习题集有用得多。
一般而言,收集前三年的考卷足够了。这里高考信息比较“新鲜”,也能与将要进行的高考接轨。正规考试题型.内容要求都有一定延续性,不会简单重复,也不会另起炉灶。侧重点有时会发生变化,要对照当年考纲来取舍。
28、考试结束不要与别人对答案,忘记失败是成功之母。
升学考试要考好几科,走出考场对答案,会影响下场考试。(考不好时)一门考试失误,完全有机会在其他考试中弥补过来。
29、高考填志愿时要选择专业,要了解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
课程设置亮出专业的全部“家底”。看这个专业有哪些科目组成,先后顺序怎样安排,课程权重怎样分配,通过几年教育,最终达怎样结果。这些课程你是否适应是否喜欢,也可根据自己需求作一个选择。了解培养方向,是明确这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即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对于说不清不说培养方向的专业,选择时要十分谨慎。
30、要非常讲究“考后100分”
允许学生考试有失误,但考后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订正试卷,将做错的试题重新做一遍,做到正确为止。二是加强对做错试题反复训练,直到熟练为止。从而保证以后考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引导学生追求考后100分,才能最终提高学习水平。
31& 人的智商基本接近,差距在于是否具有超常的自控力。
自控能力需要一个艰难的培养过程,让学生经受一些挫折和坎坷,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可以设立目标来控制自己,工作要有目标,学习也要有目标,一个诱人的而又切实可行的目标,调动全部精力,向目标前进。有了目标还要有监督人,可以是父母.老师或同学好友。
我们佩服优秀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毅力,他们也想休息,读书读得昏天黑地也苦苦坚持伏案自习,他们知道诸多考试等待着他们,只要经过考验,似锦前程就在前方。他们也想玩下去,但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结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人把自控能力比作一张通向天堂的通行证,苦读的学子只有战胜了自身的魔鬼才能成为美丽的天使。
32& 如何克服对老师的排斥心态
有些学生因不喜欢某一老师而讨厌学习。危害极大,最后损失的还是学生自己。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要做的不是去改变老师,而是去改变自己,使自己尽快适应老师的教学。赞美的话几乎谁都爱听,老师也一样,出自学生口中赞美则更加珍贵,学会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学业的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33、学生当上干部,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机会。
成绩优秀是成为一个学生干部的最起码的要求。学生干部严格自律,更是刻苦学习,都是学生干部自身的责任和荣耀产生的动力。当学生干部也要寒窗苦读,这是学生干部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好干部的基础。学生干部多了更多的“非智力因素”的帮助,当然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34、宁当鸡头,不做凤尾,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是最适合的学习环境。
35 、提升做作业时自控力。
做作业粗心,原因有两个①知识学得不扎实,似懂非懂,最易出错。②注意力不集中,看题不仔细,做题不检查,顺序不完整。克服这个毛病: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36、不偏食是加强记忆的基础。
早餐不能简单应付,忽视早餐使血糖下降。思维变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37、课间十分钟,要到室外活动。
运动会使脑部血液和氧气更充足,脑的作业更灵敏。课间10分钟要到室外活动,做做深呼吸。
38、讲述一遍,比背诵10 次还管用。
讲述前提是理解,讲述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把记忆的内容复述出来。建议跟别人.家人多讲讲,当个“小老师”吧。
39、基础试题&难题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要回到基础,基础分一分不丢。
40、激活思维,找准方向,事半功倍。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有利于在短时间获得更多的解题方向。
41、做题心态,稳中求快
① 书写清晰,速度略快 ② 一次成功
③ 答题要快 ④ 科学使用草稿纸
⑤ 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42、一分都不能少
理科是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答题时,会答题时,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转自:.cn/s/blog_6f71d93d0101gczy.html
&&&&&&&&&&&&&&&&&&&&&&&&&&&&&&&&&&&&中学生的12个良好学习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昨天发给大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我抓学生习惯基本就这么抓。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师要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市教委规定对学生实行量化作业,它的落实,一靠检查,二靠老师良心,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常规量的学生可以接受,学生才能适应教育。浙江书生中学就特别强调这点。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学生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学生会出中考试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学生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
&&&&&&&&&&&&&&&&&&&&&&&&&&&&&&&&&&&&&&&&&&&&&
高考复习课怎么上
高考命题研究组今天在莆田市调研,上午在莆田四中听课,下午在市教师进修学院开座谈会。我听了一节高三数学复习课。内容包括:①椭圆的定义(及应用);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求法);③椭圆的几何性质(及应用)。授课教师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串讲并对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课讲得准确清晰,逻辑性条理性强,重点突出,从讲课角度上说,是有水平的,但课的模式是旧的、传统的,所以我将其概括为有水平的传统课。传统表现在教师主导和主宰,一般化表现在缺乏针对性和提高性。我的建议如下:第一,要把复习的主动权,特别是关于概念原理等知识内容的复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复习、自主梳理、自主建构、自主组织,同时发现和提炼自己在理解相关知识上存在的问题、模糊和疑点,教师可让学习水平高中低不同层次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复习梳理的结果、心得和问题,教师则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解惑,并在学生已达到的基础上适当提升。第二,要把知识放在整体结构中进行重构。“数学是一门有机整体”,数学各分支、各部分内容知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相互蕴含的,彼此依其内在联系而构成一个有组织的、有秩序的整体。复习课要特别强调知识的整体联系性,以整体联系的眼光(一盘棋的思想)来看待和处理所教和所学的知识。复习绝不是简单的“旧事重提”,将已教知识重述一遍,而是在整体知识背-景下对所学知识的重新组织和构建,它通过对照比较,寻找联系,将原来彼此分散的、彼此分割开来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知识的整体构建,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渗透和提炼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注重思想方法对知识教学的渗透和指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自觉的、高层次的;另一方面,将数学知识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及时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对思想方法的掌握扎根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和能力,让学生不仅把外在的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头脑的认知结构,也把书本上的隐含的数学思维规律和结构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第三,要把复习的任务和内容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复习的主人,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复习的任务和内容;其次,要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为此,要坚定地实行分层次教学和针对性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复习要帮助他们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化解他们的疑点、难点和易错点,掌握主要题型的正确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要在正确掌握“双基”的前提下,强化变式训练,通过变式进一步培养解题技巧和思维的灵活性;对优秀生,则要在变式的基础上突出开放性和可能性,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可以把握的奇迹:高三“一模后”复习思路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高三一模前,主要完成知识的讲授,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知识储存的过程。但储存到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当然还包括很多没有储存到学生大脑中的知识,还仍然是公共的知识,还没有形成学生自己的个人知识。当学生用公共知识来考试时,如果运气好,那就用对了;如果运气不好,那就做错了,毕竟不是自己的个人知识。所以,要把这些公共知识转变为个人知识,才可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模到二模,要完成教师“教什么”向学生“学什么”的转换。教什么是把教材从薄教到厚的过程,是一个把压缩并建构后的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解压的过程;但从一模到二模,是学生把对教材的学习,从厚又回到薄的过程,是一个对整个高中所学知识进行重新压缩和建构的过程。通过二模,要尽量做到把教材上的知识,把教师掌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知识,这个时候的知识并不一定全面,但一定要系统化,当知识没有系统化时,学生学习难免挂一漏万;只要学生把这些知识系统化了,那也就只是挂万漏一了。
从二模到三模,要完成学生“学到什么”向“提取什么”转换。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这本身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得告诉别人,你自己学到了多少知识。而且,验证你学到了多少知识,并不是你自己如何表达,而是你必须用命题人的试卷,用特定的题型来证明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到了这个阶段,教师要把所有知识点与相应的考试题型对应起来,学生在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时,不但要证明自己已经记住了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用什么样的题型来表达这些知识点,知道了如何通过这些题型甚至于如何利用这些题型来表达这些知识点。
从三模到高考,要完成准备“考什么”向准备“怎么考”转换。真正上了高考的考场,是需要有一些具体的应对技巧和良好的心理准备。哪些学生需要选浏览卷,再整体规划应对整个卷子的战略;哪些学生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就做。理综和文综试题放在一起,学生应该怎么分布时间,才可能起到效用最大化。还有,面对那几张决定自己命运的试卷,自己如何才不紧张。所有这一些,都是要求在三模后解决的。还有,就是这段时间如何把兴奋期调整到高考期间去,避免因为生理原因拖垮了高考。
人最难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性格,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
&&&&一、“贪多”的性格。&&&
这些学生多数有上进心,多数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觉得自己想学的地方很多,这科需要学,那科成绩也需要进步,于是总是觉得自己在学习上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甚至迫切的去做,在做计划的时候,甚至把计划排的满满的。正是这个贪多的性格,贪多本来就是想法上的错误,对于高考来说,特别是对好成绩的学生来说,知识点运用的越熟练,注重细节的地方越多,训练越科学,成绩就可能越好。正是因为这个“贪多”导致这些学生在备考的时候,出现“蜻蜓点水”的情况,很多时候觉得这里也会,那里也明白,结果一到考试的时候,不是这点有漏洞就是那点有不足,现实与自己目标相差甚远。同时也是一些学生成绩提不上去的原因所在。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计划太满,现实中根本就执行不下去,自然现实表现的,和计划的是两回事,想和做的不一样,这样下去成绩也很难提高。
二、拖延的习惯。&&&
有的学生说,在学校上一天课,加上晚自习,到家已经9点了,到家以后觉得自己不愿意再想学习的事情;还有的学生觉得,当时中考的时候前一段就没有怎么努力,后一段时间自己发力成绩就提上来了,于是觉得目前的情况不算什么,还有机会,相信自己觉得只要自己决定去学习,肯定能学好;还有更多的考生,觉得从明天开始再去做调整,或者从下周开始去调整。到了最后很多学生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差得很远,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根据现状选一个学校,考上以后再说,先有大学上,以后研究生再考好的。看来这个拖延的习惯,不仅对考生的目前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习惯如果没有得到纠正的话,对考生未来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常常遇见这样情况的学生,我一般给他们四个方面的建议:
1.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回归到现实中,总是处于幻想状态,这个学生成绩很难得到提升。前提条件是回到现实,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性格上、想法上、做法上、对不同学科认识上、对时间安排上、对考试的态度上等等角度全面的梳理,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找出来,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了,才能去着手去解决这些问题。
2.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去做学习计划。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时间。&&&
在时间规划方面,我曾经给大家这样的建议:&&&
高三的学生面对六科老师布置的作业,面对一堆试卷,很多人发现总有做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事情,好不容易挤出一点时间,也不够自己利用的,想来觉得高三真苦。曾建议同学们把除了列出时间作息表外,还要把今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分类,分类之后你也许觉得那些事情应该做了,科学规划时间的主线——把最清醒的时间,留给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建议同学们参照天气预报,把你遇到的事情或者将要做的事情分成四类:&&&&红色:非常重要今天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橙色:不是特别重要,但是今天最好要完成的事情。&&&
黄色:可以等等再做也没有什么关系。&&&
蓝色: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今天你面对的事情分成以上几种情况,依次对号,你也许发现自己做事情开始抓住了事情的主干部分了。从时间分配上,我们可以把这些理念拿过来用在学科内容分配上,哪些内容是红色的,哪些是橙色的。在具体的题目中哪些信息是红色的、哪些是橙色的、、、在你答题中哪些部分是红色的、哪些是橙色的。当你学会科学规划时间的时候,你的学习、做事效率自然就会越来越高。
4.把事情做好。其实要把学习搞好也不容易,肯定有学生问,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呢?就拿学习的事情来说吧,至少你做事要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做起,对于备考方便,我给学生归纳如下几个角度:&&&
我们讲课的时候肯定要给学生分析&&&
这科知识点有哪些?&&
(其中有哪些知识点高频考点,有哪些知识点会在高考中参与出陷阱题)&&&
与考点相关的题型怎样,都有哪些?&&&&
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这科的现状,容易走进哪些误区?怎样避免这些问题&&&&
怎样去应对学校的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做什么样的题目?怎样去做题?怎样去训练,怎样去考试等等。&&&
尽管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一旦考生把这个问题处理好了,相信他的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
&&&&&&&&&&&&&&&&&&&&&&&&&&&&&&&&&&
&&&&&&&&&&&&&&&&&&&&&&&&&
如果教书可以重来--温州中学政治老师陈作棉&&&&&
现在,回想讲台的岁月,觉得自己做不好,也做不远。今晚在想,如果教书可以重来,我将如何面对十几年的时光?&&&&&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不会在就业大军潮中去寻找名校应聘,看着名师和权威们以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我。我会在农村的一个学校,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依然象深山的竹笋一样自由自在的生长。我知道在名校能受到严格的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但是我更喜欢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最原始的教学理念。名师们往往在一瞬间,把我的朴素和真诚,甚至是创造的欲望,用他们的经验和理论颠覆。我还是青年,我需要在没有完全社会化前,让自己的生命有自由的空间,哪怕有些许弯路,哪怕是偶尔的错误。&&&&&
在教书的前三年,我会认认真真研读教材,我会背诵教材的每个字,会把教学参考书一遍一遍地默写。我不盲从权威,但我知道,理解作者的意图是教书的根本。我绝不到处听课,绝不以艳羡的目光注视在各种公开场合讲话的人,他们带来一些理论的同时,也会给我思想的毒药,经验的圈套。我绝不过早地去参加比赛,论文、教学设计或优质课,因为我知道我还没有积淀,我需要在文字中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虚伪的包装。我需要在课堂中有自己的声音,它能穿透学生的心灵,也能惊艳听课的芸芸众生。&&&&&
我想在教书的第五年,自己有一段休闲的时光。两个月或半年。我需要整理自己的思想,然后联系各个名校到名师的课堂听课。我想看看特级教师的特别之处,我想倾听名师们的独到见解,我会一个人在喧嚣的公开课堂的角落,审视着有很多人一起包装出来的优质课,在内心审判、比较或嘲笑。我会注意评课的人的课堂价值观和他们的标准,我会打量着作秀的意图和成效,我会看着评委的取向和态度,这样居高临下的欣赏让我的心灵更强势,让我的即将的宣言更有俯瞰的意义。&&&&&&
教书的第七八年,我会以集束炸弹的力量,发表自己的论文,上着自己喜欢而人家又不能模仿的课。我会在默默无闻的学校以学生出乎意料的成绩诠释自己的教学理念,让那些名校打电话邀请我的加盟。这样我既过了多年自在的生活,又与他们站在统一起跑线上。然后是课题,然后是专著,然后是我的大学讲台,向青春才俊们宣讲自己的教学梦想。我不想蹉跎岁月,也不想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中耗尽自己的光阴,我只想在教书生涯做好自己的事情,享受着不富裕却自由的幸福时光。我知道教书的职业,不会让你丰富,却能让你自由。&&&&&&
十年后,我将开始不会生气。面对我的学生、同事和领导,我会审美地看着他们,看着他们的成绩,看着他们的错误,看着他们的表演。在这个舞台上,丑角可以很美。没有什么绝对的善人,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恶人,只有生而平等的人。&&&&&&
十五年以后,我知道自己累了。我得停留脚步歇歇了。文字工作开始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我热爱文字,教师应该热爱文字,在文字中开始让心灵娱乐,在自然中享受旖旎的时光。&&&&&&
二十年后,我会想活着是多美好的事情。还有这么多的学生听着老去的我在上课。我会以感恩的心面对课堂的里里外外。然后是欣赏,是回味这个美好的世界。&&&&&&
再以后的事情就不再讲了,我想宿命是我们最佳的结局。其实教书挺好的,其实一切的职业都是挺好的,在这个世界我们能笑着走着,还有永远年轻的学生陪着,还有什么奢求的呢?
教师的真本领(转载)
1、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他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教师最大的享受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3、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6、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7、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8、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9、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炫耀。
10、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11、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12、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13、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14、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15、“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16、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17、“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
18、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19、“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20、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1、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22、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23、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对教师来说,修养是教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