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两周了坐位体前屈评分标准一直没有变动,家长怎么给老师说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开学想换座位,老师说没特殊情况,从矮到高排位!
  暑假一过不少孩子视力差了,一到开学家长噔噔跑来&求换座位&老师甩过一句话&&
  记者 徐敏
  &我家孩子说黑板上的字看不清楚,很担心影响他的学习成绩&&老师,我家孩子近视了,想坐前面点&&&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不约而同地悄悄找班主任,或婉约或直接,提出一个共同的要求:调座位!
  过了个暑假,孩子的视力为何变差了?家长的要求该不该满足?记者调查发现,暑假期间,很多孩子户外活动少、迷恋手机,进而导致视力下降。而对于学生座位安排,不少老师称还是主要考虑身高,同时兼顾男女生搭配和性格互补等因素。
  家长悄悄地问:老师,能给我孩子换个座位吗
  这些天,市区某小学班主任小陈老师正为学生排座位的事头疼。&已经有9位家长提出换座位。&小陈老师是位90后,本学期是她第一次当班主任,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开学不过十来天,家长们就上演了&抢座位&大战。
  &我们家轩轩说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模糊一片,能否往前调整下座位?&开学不久,张女士急匆匆地赶到学校,向小陈老师提出给孩子换座位的要求。张女士解释,找班主任之前,她带孩子看了医生,医生说她的孩子没有闪光和斜视,属于假性近视,估计是暑假用眼过度导致,建议今后注意用眼卫生和增加户外运动,不主张配戴眼镜。&可是孩子个子高坐在倒数第二排,要是不换座位上课就成了睁眼瞎。&
  类似的家长中学教师张老师也遇到了。张老师是一位从教近二十年的资深教师,本学期她担任七年级班主任。张老师透露,甚至还有家长通过自己的亲朋好友传话,希望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其中就包括排座位。
  孩子暑假时间去哪了?大部分交给了&手机&
  过了个暑假孩子的视力为何变差了?9月8日,记者来到市区一所小学,随机对两个班的103名学生(二、五年级),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三项,分别是&上课你能否看清黑板上的字&&暑假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写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上课你能否看清黑板上的字&一项显示,有21位学生表示,&和上学期比明显感到字变模糊了&;24位学生表示,&和上学期比稍微模糊了些&;其余58位表示,&看得很清楚&。据介绍,各中小学校新学期开学初期,除了一年级和七年级新生,其余年级学生的座位都会沿袭上学期排位一段时间。也就是说,问卷调查时,孩子们的座位和上学期末基本一致。
  在&暑假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一项调查中,孩子们的回答大相径庭,有&周六周日才进行户外活动&,有&不足半小时&,有&一小时左右&&两小时左右&和&三小时以上&等等。统计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学生户外活动在&一小时左右&,仅一成的学生户外活动在两小时以上。而在&写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一项调查中,孩子们写出的答案却是如出一辙,排名依次是&玩手机&&看电视&&看课外书&。
  &要想孩子预防近视,就要多让孩子沐浴阳光。&市人民医院眼科医生童毓华表示,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注意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否则一旦近视,要恢复到正常水平就不容易了。据最新研究发现,孩子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近视概率将大大降低。
  学校没特殊情况,按身高由低到高排位
  &学生座位安排,主要是考虑身高,同时兼顾男女生搭配和性格互补等因素。&市实验学校副校长郑亚君表示,一般情况下,由低到高从前往后排,男女同桌。考虑到孩子长时间一个方向看黑板,不利于眼睛发育和用眼卫生,班主任都会定期左右轮换学生座位。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按个子高低来排位是最没有争议的标准,家长学生也最能接受。&该负责人表示,当然,如果一些孩子有特殊情况,比如视力特别差或者听力有障碍等,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予以照顾。
  采访中,多数家长表示支持学校按身高排位的做法。二年级学生家长魏女士表示,若没有特殊情况,家长不应该对学校教育进行干预,她支持老师对这类家长坚决说&不&。
扫码分享到手机
(来源: &责任编辑:毛利霞)
手机订阅:联通用户发送811到 电信CDMA用户发送102到 移动用户发送
24小时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孩子开学忙家长抢座忙 ——华龙网
孩子开学忙家长抢座忙
还记得你当年坐哪吗?
【第三十九期】主持记者:刘艳 肖子琦&&编辑:武竞立
“老师,我的孩子个子矮,最好让他坐第一排。”“老师,我孩子比较调皮,把他安排在第一排吧,老师可以盯着他。”……新学期开学快一个月,许多小学的老师不断接到家长电话,纷纷要求将自己的娃儿安排坐到最前面。前排位置有限,家长又如此心急,究竟如何是好? 【】
“VIP”位置有几个? 家长“订座”要求太多
& & 新学期开学,孩子的座位问题成为不少家长论坛里讨论的热点。近日,网友“猫丫头”在论坛发帖称,刚开学,不少爸爸妈妈们五花八门的“排座”要求难倒了不少一年级老师。老师们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家长的“排座”电话,面对爸妈们各种各样的理由,老师真是苦不堪言。
& & 而说起“指定位置”,观音桥小学的朱老师深有体会。“曾经有一个家长,开学时专门到教室‘视察’,放学后就找到我,让我把他女儿安排在第三排第二大组。”朱老师说,因为那个位置在教室中间,正对讲台和黑板,所以该家长认为是“最佳座位”。
但让朱老师哭笑不得的是,该家长同时还要求同桌必须成绩好家境好,不能是农村孩子。因为不仅“不卫生”,“家庭教育也不好”。
朱老师坦言,有时候,家长这种“订座”要求真的让老师很头疼。如果每个家长都对座位“挑三拣四”,作为老师真的很为难。
“猫丫头”的帖子发出不久,引起了许多网友的热切关注。许多网友纷纷留言,认为家长这些要求“情有可原”。网友“快乐妞妞”回帖表示,她也觉得坐中间比较好,既能看清楚黑板,又容易被老师关注到。无独有偶,网友“苹果起舞”也认为位置很重要,“我觉得坐后面不好,因为前面但凡有同学做小动作什么的,就容易分心,我就希望我家孩子靠前一点的位置。”
究竟老师们遇到了哪些稀奇古怪的“订座”要求?哪些座位又是家长们心中的“黄金宝座”?就此,华龙网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老师:多数有类似经历 开学排座位为难
家长要求一:靠前的座位最理想
“我遇到过的家长,六成都希望孩子坐靠前的位置。”沙坪坝育英小学老师唐芳说,开学初,她也接到过很多家长的“排座”电话,而多数家长都表示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纷纷要求“第一排、第二排最好”。
家长要求二:中间的位置受追捧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黄金宝座”不仅要靠前,也不能太“偏”。人民小学的周玉芬称,很多家长找到她都是看中了中间的位置。“家长们都觉得中间正对讲台和黑板,既能听清授课内容,又能看清老师的板书。”甚至有家长认为,坐中间老师能多看几眼。对此,周老师很无奈,一个教室就那么几个中间位置,给谁坐?
家长要求三:优秀的同桌最重要
在家长们心中,“赢在起跑线”的概念不仅和座位密切相关,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同桌。米亭子小学谭老师说,就她遇到的状况来看,家长们对“好同桌”的要求远远多于“好位置”。“很多家长都希望让自己孩子和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坐在一起,纷纷提出要孩子和班长、学习委员同桌。”可殊不知,班长、学习委员的家长也觉得自己孩子“偏科”,希望老师能“针对性帮扶”,面对这些“先进带落后”的要求,谭老师更是愁上加愁。
家长要求四:听话的同桌最重要
“其实在很多家长心里,挨着一个不爱讲话的同桌最重要。”大渡口钰鑫小学的老师文绍峰总结,自己遇到过的座位要求里,大多数都是希望孩子不要和“话包子”和太调皮的同学当同桌。文绍峰说,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在课堂上最为调皮,但很多家长都把爱讲话归结于同桌的影响。因此总是有许多家长隔三差五地打电话找到文绍峰,希望孩子能离“话包子”远一点。
家长:座位对成绩有影响
位置和同桌都重要
张黎,女,37岁,媒体工作者,儿子上小学一年级
张黎家住冉家坝,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刚开学,张黎送孩子到校,和老师沟通,希望把孩子的位置安排靠前些,最好是中间。“居中靠前的座位当然最好,一是孩子看黑板不吃力,二是坐在中间,老师很容易关注到,接受提问的机会就比较多。”
洪梅,女,39岁,江北区公务员,女儿上小学四年级
“我不喜欢我女儿坐第一排。”家住红旗河沟的洪梅告诉记者,女儿刚入学的时候因个子小被老师调到第一排坐,但她很快就和老师“协商”把女儿调去第三排。“坐到前面要吃好多粉笔灰哟,对娃娃身体不好。”
邹星,男,32岁,销售,儿子上小学一年级
相信很多家长和同学都记得老师的讲台边总是设有“左右护法”两个特殊位置,这个一向是“坏学生”专属的座位让很多学生和家长避之不及,但家住大坪的邹星恰恰相反。“我就要求老师让儿子坐特殊位置,不受任何人影响,也不会影响别人。”
学生:不太在意座位前后 更爱和好友坐
& & 面对家长的一番苦心,学生们是怎么想的呢?巴蜀小学的阳阳上二年级,因为个子高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阳阳说,他认为最后一排很好,老师其实也经常关注后面的同学。更重要的是,“没带课本”不会被发现。
& & 而中四路小学四年级的小璐坦言,自己喜欢和好朋友一起坐。小璐说,她的家长对位置并没有特别要求,但因为老师怕她们上课讲话而总是要“拆散”班里的好伙伴。
& & “我觉得坐哪都一样。”人民小学六年级的琳琳说,由于班里每周都要对位置进行前后和左右的调动,没有人可以“独享宝座”,所以对位置的要求用处并不大。但琳琳也透露,自己最想和“耍得好”的坐一起,因为“不熟的同学容易有矛盾”。
专家:座位没有好坏之分
要求背后是不甘落于人后的急切心
& & 由于争抢所谓的“黄金宝座”现象愈演愈烈,不少爸妈们五花八门的“排座”要求难倒了不少小学老师。对此,重庆教育学院教授李万福表示,学生座位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 & 从教育概念上来说,座位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家长担心孩子坐后排不被关注,其实这是没必要的。”李万福说,现在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恰恰喜欢停留在教室中间或后排,受到老师的关注度不会低于前排。
& & 同时,李万福表示,座位编排是一件看似简单,实质复杂的事情,因为它需要老师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如学生的身高、学生平时的表现、学生的心理等。而对于那部分受家长影响,在心中早已形成“好座位”和“差座位”概念的学生,老师在编排座位时更需要小心谨慎。因为这部分学生往往会认为能获得“好座位”的是老师喜欢的学生,获得“差座位”的则是老师讨厌的学生,甚至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李万福表示,编排座位最重要的还是尊重学生。
& & 此外,李万福认为,家长对孩子座位要求多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个现实问题。他说,现在80后“双独”家长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普遍对孩子过于关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担心落后于别人。“其实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而要拿孩子的今天跟昨天比。座位不是决定孩子成绩的唯一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律性。”
&&&&家长要求一:
&&&孩子近视,希望坐前排才看得见。
& & 老师拆招:江北区新村同创国际小学的余老师说,如果孩子真是近视,长期固定坐在前排某一位置上,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黑板,对视力可能更不好,还会加重近视。
& & 老师绝招:“坐后排的同学都是学习自觉,让老师放心的孩子。”新村同创国际小学的余老师说,对于没有特殊情况,却一味想往前排挤的同学,她采取的是鼓励法。
&&&&家长要求二:
&&&孩子自控能力差,希望坐中间容易引起老师关注。
& & 老师拆招:巴蜀蓝湖郡小学老师冯栎钧说,自控能力差不能靠座位来束缚孩子,这样治标不治本,重要的是应该对孩子进行心理上的引导。同时,老师上课时目光不可能总停留在中间,他会不时走到教室的左右边,因此学生坐中间并不意味着能得到老师更多关注。
& & 老师绝招:冯老师说,一般这种情况他会告诉家长,其实老师上课时目光不可能总停留在中间,他会不时走到教室的左右边,因此学生坐中间并不意味着能得到老师更多关注。
&&&&家长要求三:
&&&孩子相处不和 要换同桌
& & 老师拆招:“将来孩子步入社会,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如果这个时候想着给孩子挑座位,而不教给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孩子今后进入社会又怎么办?”新村同创国际小学余老师认为,家长不应一味只知道给孩子创造顺境,有时未必是好事。
& & 老师绝招:教会孩子处理矛盾的方法,对处理好的孩子给予奖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调换座位回避问题。
座位和成绩到底有无关系?
网友认为影响不大
& & 这么多家长希望为孩子指定位置,你觉得座位和成绩有没有必然联系?在华龙两江论坛、华龙微博、重庆3G门户发起调查中,截至9月月24日日上午10时,两江论坛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网友中,27%的网友认为 座位和成绩有必然联系,。孩子坐前排看黑板不吃力,也容易被老师关注到,自然学习积极性高,可见学生坐哪,对成绩是有很大影响的。
50%的网友表示,两者关系不大。座位只是外界条件,或许靠前座位、优秀同桌能带动孩子学习,但上课学习,更多还是靠学生自觉。
还有23%的网友表示,学习更多靠学生自觉,和坐哪没太大关系,家长不必太热衷“订座”。如果座位就能决定成绩,学生还认真学习做什么,选个好座位就是了。
& & 网友“云峰”:前排居中的位置是“黄金座位”,面对老师,正对黑板,孩子想走神都不行。
& & 网友“流浪的白云”:和成绩好的同学坐一起,容易被成绩好的所影响,说不定还能以同桌为目标,成绩就追了上去。
& & 网友“叶秋轶”:孩子学习成绩和座位没啥关系。不然还认真学习干嘛,选个好座位就是了,家长们太纠结,没必要。
& & 那些年,我们坐过的座位
& & 回想起读书的时光,我们回忆里除了“同桌的你”,是否还有那些画了三八线的桌子和贴满贴画的椅子?是否还有那个烙印着你所有青春回忆的“3组2号”、“4组5号”?
& & ■张琳,80后,公司职员:
& & “我读书时个子较小,偏偏老师总是按身高来排座位。”张琳回忆,为此,她从小学到初中总是“前排专员”,只有每到副科时,才能偷偷和同学换下座位,体验一下“后面的感觉”。
& & ■刘霞,70后,公务员:
& & 谈到对座位的回忆,刘霞说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由于读书时老师每周都会对座位的前后、左右进行循环调整,因此她从没坐过某个固定的位置。“我最期待的是靠窗的位置,感觉离天空特别近,又能看风景,因此每次换座位心里都在默默倒数什么时候能坐到靠窗的那组。”
& & ■岳绍洪,60后,国企职工:
& & 今年已经49岁的岳绍洪,从小就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也因为成绩好,老师在排座时总是特别“优待”,他的固定位置就是第三排的中间。“我记得只有一次开学,因为家里有事我去报到晚了,到的时候老师已经分好了位置,只有最后一排别人挑剩的位置给我。”岳绍洪说,一直都是高度近视的他自从坐了最后一排,从来都看不清老师的板书,听课特别吃力,好不容易才“熬”过了一学期。
& &&家长的要求五花八门
& & 每年开学,为让孩子有个不错的起点,一些父母跑前跑后,和老师联系。家长们都还有哪些五花八门的“要求”?来看看。
& & ■新生刚入校家长就“跑官”
& & 据青岛早报报道,开学两天来,青岛市南区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王老师,就接到不少学生家长通过不同渠道打来的“说情电话”。王老师说,有一位家长甚至拿着孩子一摞在幼儿园的图画作品把我堵在校门口,向他证明孩子的特长和能力。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位家长最后还不忘暗示如果她的孩子能成为班干部,她一定会有所表示。
& & ■家长对家教老师要求 女生要漂亮
& & 新快报曾报道,家长找家教要求女老师要漂亮。
& &&报道说,“女老师要长相优且身材好”“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请家教,必须要研究生”,类似的要求吓倒了不少暑期想去做家教大学生们。
& &&记者在某家教中心的网站上浏览家教信息发现,,一个升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请全科家教,要求研究生二年级以上的学历。不少求职的同学表示,教小学初中甚至高中,本科的学生能力已经绰绰有余了,家长这样的要求只是无谓地浪费人才。
1. 微博爆料:登录微博,晒出趣事猛
料,并@华龙网原创新闻
2. 邮件爆料:
发送邮件至
3. qq爆料:联系qq
出品:新闻部
&策划:张一叶&美术设计:杨俊 & 框架搭建:余松时 &出品时间: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新闻热线:&&投稿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新装备、新生活、新作息……首批“10后”萌宝宝上学啦
见习记者任泽昕 记者王巧灵
新装备、新生活、新作息&&首批&10后&萌宝宝上学啦
  9月8日下午,兰州华侨实验学校400名一年级的学生头戴状元帽、身穿传统汉服,在家长和全校老师的见证下开启了人生的求学生涯。额点朱砂、学写&人&字、击鼓鸣志、齐诵经典、礼谢亲师、赠书励志&&这是第32个教师节前夕,华侨实验学校送给新生的一份特殊礼物。记者高宏梅摄
  每日甘肃网9月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见习记者任泽昕)新学期开学快两周了,今年进入小学的新生还是首批出生于2010年的孩子。这些&10后&萌宝们告别父母,进入学校,适应得怎么样?究竟会有哪些变化呢?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城关区多所小学,采访了许多一年级新生的家长。
  更重仪式感&开学账单&价值不菲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10后&的小朋友们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而家长们更重视孩子踏入校园这个重要的日子,会为孩子精心准备,从头到脚一身&新&,市民张女士的孩子今年在张掖路小学上一年级,她说,开学前就准备了不少东西,&新书包、新衣服、新鞋子,再加上文具用品、保温水壶等等,算下来都要1000元了。&
  据了解,大多数&10后&的家长们都是&80后&,消费观念的更新让他们更舍得为孩子配备更好的&装备&。大多数的新生家长还是以经济实用为主,开出的&开学账单&都在1000元以内,花费最多的是孩子的书包,平均在400元左右。还有一些家长会为孩子采购儿童手表、点读机、学习机之类的电子产品,这样加起来,就会在2000元到3000元。宁卧庄小学的一位新生家长表示,家长们如此重视,是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种&仪式感&,让他们能感受到步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作息时间变化多 &10后&们生活更自主
  &10后&的萌宝步入小学之后,吃喝住行方面都发生着变化。首先,早上起床就是一件大事,7时40分之前要将孩子送到学校。宁卧庄小学的一年级新生家长杨先生表示,早上时间很紧张,孩子一般会在6时30分到7时之间起床,穿衣洗漱,还要在家吃早餐,每一步都要紧赶着时间,生怕孩子上学迟到。虽然起床时间提早了很多,但是家长都表示,孩子上学之后,作息比以前更规律了,生活方面也变得更自主了,按时起床、吃饭穿衣方面都不需要家长操太多心。
  谭先生的儿子今年在科学院小学上一年级,提起与幼儿园生活最多的不同,他认为就是中午上下学的接送,&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中午都不用管,现在上了小学,一天要接送4趟,家里的生活作息方面确实改变了很多。这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新的适应和转变。&
  此外,还有很多一年级新生的家长工作忙,中午都顾不上给孩子做饭,于是&小饭桌&成为了家长的首选,拱星墩小学的新生家长刘女士最近就准备为孩子找一家&小饭桌&,她说,选择&小饭桌&时最看重的是食品安全和孩子的安全。
  不担忧学习 希望孩子过得无忧无虑
  不同于时下一些影视剧中描绘出的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采访中,一年级新生家长普遍表示,目前阶段,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不担忧,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家长自己可以解答,所以也没有为孩子报一些课外补习辅导班。反而,为孩子报兴趣特长班的家长很多。&毕竟孩子才一年级,作业没那么多,学习压力也不大,所以想多培养她一些兴趣和特长,希望她能全面发展。&
  还有的家长心态更是放松,科学院小学的一位新生家长介绍说,他们家平时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多,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玩耍,所以觉得没必要给孩子报各种才艺班,&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不想给他太大的负担,希望孩子能过得无忧无虑一些。&
  相关新闻
  什么样的孩子老师最喜欢?
  又是一年开学季,每年的这个时候,诸如老师们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怎样才能让自家孩子更入老师法眼?这学期的座位怎么个排法,教室里哪个位置是&黄金座位&?孩子到底要不要要上补习班等等成了家长们热议的话题。与其私下揣摩,不如请老师们来说一说家长们心里那些跟孩子相关的话题。这些问题是家长们内心纠结很久,却又不好意思直接向老师们发问的。那么由我们晚报记者跟老师们聊一聊这些塞心问题吧!
  &老师们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积极、阳光的学生老师最喜欢!
  每一位有孩子上学的家长,最喜欢与其的问题之一是&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在大部分家长的想象当中,老师们肯定&最喜欢学习好的类型&,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秦安路小学杨玲老师:学习好的学生确实是老师喜欢的类型之一,但是我们更喜欢的是品行与学习习惯较好的孩子,像有礼貌、组织能力强、热爱班集体、会思考、爱阅读的那种孩子。这类孩子越多,老师们的教学就越纯粹。家长培养孩子具有这些品质比猜想如何让孩子讨老师喜欢更重要。
  西北师大附中霍浩凌:一般老师们不会仅仅因为成绩好而专门去喜欢一个学生,那种热爱生活、积极阳光、对校园生活充满着好奇心与参与感的学生基本上是我们老师们喜爱的类型。这类学生当中,即便在学习上有困难,但是不断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这样的学生才是我们最喜爱的。他们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的努力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进步。
  &好座位是好学生的专席&?所有学生都有坐好座位的机会!
  &座位&是家长们议论最多的问题,他们心中的&黄金座位&在教室的中心位置,不近不远,没有反光,听得清老师的讲话声音,举手发言最容易被老师关注。但据说这种座位是给那些学习和表现好的学生。对家长们的这种印象,老师们说:&座位可是有原则的!&
  五泉小学朱宁老师:很多家长们都想把孩子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好座位肯定不是好学生的&专席&,学校和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座位都有自己的编排原则。像我们对学生座位的编排原则是每学期一大编排,就是按学生身高排队,然后按男女生先排好,再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比如好静与好动、学习能力强与能力弱进行重新调整,同时兼顾前后桌的四人学习小组当中,必须有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小组长,两个能力中等,再组合上一个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这样的排座原则才利于培养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座位排定也并非一学期固定不变,每个班以每周或者每两周进行一次前后左右的座位调整,这样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调整机会,同时杜绝家长那种&给好学生好座位,差生放在后面不管的&传言。
  &补习热是课内教学&留一手&&?太委屈,老师其实最痛恨补习
  补习太热了,尤其是初、高中学生当中,很少有听到不补的学生,差别只在补习科目的数量多少上面,有些孩子几乎是除了语文之外,考试科目门门都补,而那些好学生是哪科差补哪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承认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有别之外,家长的另一观念是,补习热是老师们在课堂教学时,不讲透,不讲全,然后让学生上门补!&补习热真是老师&留一手&的后果吗?&对一点,老师们说:太委屈!
  兰州某重点高中朱老师:&课内不讲课外补&,家长们的这种认识来自哪里我们老师们不清楚。作为一个晨起6时,每周课时超负荷,回家要备课,周六还要上半天课的高中老师来说,平常的工作已经是在拼命了,补习是我们最痛恨的,何况让学生们上门来补。我们也没有在课内不讲透的情况,中高考对学生有压力,对老师们同样有压力,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吃透。家长们有那样的想法,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要兼顾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过强与过低的学生没有满足感,这可能是家长误会老师的原因之一吧!
  更多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家长自身的原因吧,初高中生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考进省级示范性高中或重点大学,必考的科目每一科都不敢放松。像中考,从今年我市中考体育计入成绩后,都有家长找培训机构补体育了,难道这也是体育老师课内不练,课外补吗?对于补习热,作为老师,我们的建议是,补习要适可而止,因为一些好的培训机构小班教学确实能提升学生的成绩,但补习科目太多反倒会伤学生。兰州晚报记者王巧灵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提供新闻线索关注民声315微信公众号。
甘肃日报微信
每日甘肃微博
每日甘肃微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在兰州市开展主城区道路交通管理专项督查行动期间,本报开通全媒体平台,希望广大市民为缓解全市主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建言献策。9月7日,记者就市民提出的建议梳理发现,大多数市民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应.......
甘肃市州新闻精选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法律顾问:高洁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单位: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font color="#FF6001
ICP备案号: 陇ICP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font color="#FF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位体前屈测试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