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椎管内有脂肪瘤髓外硬膜下脂肪瘤没切干净,复发的可能性大不大?瘤体压迫神经引起腿无力,有什么好办法恢复,谢谢

腰1水平椎管內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鞘瘤。怎么治?
腰1水平椎管內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考虑...
患者,男,44岁。半月前,腰扭伤,以为腰脱修养十天未见好,随后做磁共振检查,平腰1椎管内椎体后方见梭形病变,位于髓外硬膜下,最大直径0.8*1.5*1.5cm病变边界清楚。在T1WI为等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向右椎间孔区延伸,椎体受压左移。,未治疗,能给些治疗意见吗?谢谢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宫颈癌
擅长:治疗中晚期等恶性肿瘤、癌症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脑膜瘤、胶质细胞瘤、垂体瘤等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底肿瘤...
问题分析:可考虑手术治疗。
问腰1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怎么治?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胶质瘤等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已帮助用户:38
问题分析:从横断面来讲椎管内肿瘤分为三类:椎管内硬膜外、硬膜下髓外、髓内。三类中硬膜下髓外发病率最高,预后最好,此部位肿瘤大多是良性,常见的肿瘤是神经鞘瘤,其次是脊膜瘤。可以做到全切除,术后无需放疗核化疗,也不会复发。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办法。越早越好。
问右侧前额部可见梭形硬膜下血肿症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颅内肿瘤(胶质瘤、脑膜瘤 、垂体腺瘤、颅咽管瘤)、颅脑损伤 、颅骨修补,脑血管病(脑出血 、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 ) 、脑积水 、功能神经外科(癫痫 、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 脊髓脊柱疾患(椎管内外肿瘤、颅底凹陷、脊髓空洞症)、 小儿神外(小儿脑积水、皮毛窦)。
&&已帮助用户:293
问题分析:可以,但是必要性不大。我院对于简单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规采用钻孔引流术。 一般可能不行
问腰脱2天可以自己好么?为什么自己好了?这什么情况?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骨折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11975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所述的情况,可能是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轻度)。平卧休息,肌肉松弛,椎间盘复位,疼痛缓解了。意见建议:你好,我建议你休息7天,不要提或搬东西,禁忌辛辣食物和酒,局部热敷,保暖。
问今天去检查出腰脱,L4-5突出硬膜囊受压,大夫告诉我了一些物理疗法,有没有什么中成药辅助治疗的?
职称:医师
专长:针灸减肥、
&&已帮助用户:32516
病情分析:目前来看病情不是很严重,主要是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临近的坐骨神经导致出现腰腿的疼痛等,治疗最好是针灸结合推拿,意见建议:先用推拿手法对腰部肌肉和腰椎进行放松,解除对神经的压迫,然后再针灸,这样好的会快些。药物可以配合服用些腰息痛胶囊,效果不错。
问我腰脱5年了,今年更重,从正月初九到现在?我腰脱5年...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108871
病情分析: 你好,你这个情况可以及时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来治疗,配合着中医拔火罐或艾灸等方法来调治后腰疼情况就能好转了意见建议:建议平时也是要注意,尽量别久坐,也是可以多做做燕飞动作来锻炼腰背肌肉
问左侧前额部可见梭形硬膜下血肿症
大小:70mm*25mm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荨麻疹,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
&&已帮助用户:135993
病情分析: 治疗 老年人生理性脑萎缩,桥静脉拉长,张力增高,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即使轻微外伤也会产生颅脑的不同步运动损伤桥静脉,引起出血.由于颅内压较低,小量出血不易自止反而扩大并由包膜包裹形成血肿,老年人动脉硬化+血管脆性增加+抗凝治疗+不适当的脑室分流均有可能诱发CSDH,治疗以钻孔血肿引流术为主要方法,意见建议:行钻孔引流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较小,高龄和复发并不成为手术禁忌证.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doc 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诊断
张超群 庾建华 周欧平 阳长华 游晓辉 聂欣
410205 湖南长沙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湖南航天医院放射科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椎管内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外硬膜下肿瘤25例.对其MRI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MRI检查结果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脊膜瘤9例,不同占住的MRI表现不同,具有一定特征性。结论:MRI是诊断髓外硬膜下肿瘤的首选方法,在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 Diagnosis of SubduraI Extramedullary Tumor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R signs of 25 cases of sub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rs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Methods MR signs of 25 cases with sub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rs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AIl cases were verifi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Results Of 25 cases with sub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rs,14 ones suffered from schwannoma,2 ones from neurofibroma,and 9 ones from meningioma.AIl cases had specific MR features.Conclusion MRI is the most valuable and first—us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sub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rs.
subdural;extramedullary;tumor;MRI
椎管内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变,文献报道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发生率每年约占0.9-2.5/10万[1]。早期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髓外硬膜下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60%一70%,比较常见的是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少见的有脂肪瘤、畸胎瘤等。MRI是比X线、CT更加准确和特异的诊断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5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椎管内占位性疾病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0—10经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0~80岁。平均49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四肢无力、肌张力和腱反射异常等。
1.2仪器设备及扫描参数
使用西门子1.5T Magnetom Symphony超导型MR仪扫描。采用,TSE序列,TlWI:TR/TE=716/55 ms;T2WI:TR/TE=ms;TIRM:TR/TE =ms。层厚4mm,矩阵256x256,采集次数为2次。常规扫描方位包括矢状位及轴位,部分加扫冠状位。25例中有18例行增强扫描,以0.1 mmol/kg标准静脉注射马根维显(Gd—DTPA)10—15ml。
25例肿瘤中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2例,腰椎9例;神经鞘瘤大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大肿瘤沿椎问孔呈“哑铃状”生长。边界清晰,主要呈长Tl长T2信号,部分呈混杂信号,内部多见囊变坏死区(见图1、2),增强后多呈环形强化。其中2例表现特殊,l例呈短Tl短T2改变,增强不均匀强化,手术提示瘤内出血;另1例平扫呈等Tl等T2改变,内无明显囊变坏死,增强呈均匀强化。神经纤维瘤2例,其中1例为外院术后复查,呈等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中度均匀强化;另l例呈稍短Tl稍短T2信号,增强轻度强化。脊膜瘤9例,主要呈等TI等T2信号,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部分可见广基底与硬膜相连,增强扫描均匀强化,3例可见“硬脊膜尾征”。
图1神经鞘瘤影像图
平扫呈等T1稍长T2信号,可见较多囊变坏死区,呈典型“哑铃状”沿椎管孔向椎管外生长。
图2 另一例神经鞘瘤影像图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明显强化,常呈环状。内部囊变坏死无明显强化
3.1 椎管内占位检查方法
椎管内占位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平片与脊髓造影检查。平片检查是根据椎管内肿瘤引起的明显骨质改变而发现病变,阳性率低;脊髓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热点:&&&&
病人大腿上割下橄榄球大脂肪瘤 四年前切后再长
  本报10月19日讯(记者 李钢 通讯员 孙静 王莹) 腿上的脂肪瘤竟然有橄榄球般大。18日,济南市立五院成功为一位患者摘除了腿上的巨大脂肪瘤。目前患者病情稳定,不久将痊愈出院。
  “原来腿上的瘤子也割过,但是割了后它还在长。”近日,家住长清区的高先生终于忍不住疼痛的折磨,赶忙到医院就诊。其实,早在四年前,高先生就发现自己大腿后侧长了一个脂肪瘤,于是,他在当地一家医院做了切除手术。可是手术后,该处又长出了新的脂肪瘤。随着时间推移,瘤体越长越大,并且明显感觉疼痛加重,两腿麻木。
  10月17日上午,疼痛难忍的高先生来到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经过检查,初步确认患者患的是复发性脂肪瘤,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接诊的副主任医师于明文告诉记者,检查发现患者的瘤体很大,呈快速生长状态,已压迫到股动脉及坐骨神经。
  “瘤体已压迫到周围重要组织股动脉及坐骨神经,并且由于是复发性肿瘤,肿瘤的周围组织已经粘连,手术难度很大。”为此,医院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专门的手术小组,并制定了严格详细的手术方案及术后治疗方案,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8日上午8时,摘除脂肪瘤手术准时开始,尽管所有医务人员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看到脂肪瘤瘤体后还是大吃一惊!“瘤体长、宽、高分别为20cm、12cm、5cm,足有一个橄榄球大小,从医这么多年还没有见过这么大、病情这么复杂的脂肪瘤。”于明文说,手术历时两个小时,最终将这个巨大脂肪瘤成功摘除。经过专家鉴定,该脂肪瘤属巨大脂肪瘤。
(责任编辑:霍键)
11-10-12·
11-10-08·
11-02-22·
10-11-18·
09-12-25·
09-12-22·
09-11-19·
09-06-25·
搜狐健康精品访谈
肺火有哪些表现?怎么去肺火…[]
搜狐时尚文化生活精品
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Alessandra Rich品牌的礼服裙出现在每一个重大活动中…[]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健康品牌栏目
健康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当我们很少女的时候,对未知的成人世界都有过二百五的向往…[]
很多人认为桶装水更安全,但实际上桶装水在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污染隐患…[]
从小就对当兵的很是迷恋,嫁了以后才知道,能随军的军嫂毕竟是少数…[]
近期热点关注
时尚文化中心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多发性肿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发布时间:&&&来源:&&&
  椎管内多发性肿瘤以神经源性肿瘤多见,国内文献报道以多发神经纤维瘤病最常见,而非神经纤维瘤病的多发性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报道尚少。我科2002年2月~2007年11月共收治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多发性肿瘤15例,占同期收治椎管内肿瘤的4.1%(15/369),现报道如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刘彬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6~81岁,(51.0±21.2)岁。病程2~27个月,(11.0±7.6)月。首发症状肢体根性疼痛6例,麻木2例,腰腿痛4例,肢体无力3例。伴大小便障碍8例。肌力下降8例;感觉障碍10例;肌肉萎缩2例,下肢腱反射减退7例、亢进2例,巴氏征阳性者2例。均无家族史、恶性肿瘤病史、皮肤咖啡斑及体表神经纤维瘤,头颅MR未见异常。术前KPS评分[1]见表1。
  影像学资料:增强MR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46个,2个8例,3个4例,5、6、7、个各1例。肿瘤最大长径6cm,≥0.5cm 肿瘤35个,肿瘤部位见表1。其中1例多发黑色素瘤MR表现见图1。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术切除肿瘤,依据肿瘤大小决定切除椎板范围,<1cm者切除半椎板[2],>1cm者行椎板次全切除保留小关节,在显微镜下操作,力争保留重要的载瘤神经而将肿瘤自神经上剔除,如肿瘤与神经无法分离者,尽可能游离神经根,切除肿瘤后行神经根吻合。
  1.2.2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术后戴颈围领、围腰保护2月,同时训练腰背部肌肉。术后病理为恶性肿瘤行放疗、化疗,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15例中肿瘤全切12例;未全切3例,其中2例因肿瘤相隔部位较远且直径<0.5cm无相应临床症状未考虑手术切除,另1例术中见肿瘤与多根神经根粘连,术中冰冻病理为转移瘤,仅行部分切除椎板减压术。手术共切除33个肿瘤,载瘤神经根保留21根,其中1例行神经根吻合,术后KPS评分均有恢复,13例存活者术前75.4±13.3,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97.7±6.0,配对t检验,t=-7.366,P=0.000。1例术后下肢麻木,小便费力,3个月后随访小便正常。
  病理:神经鞘瘤8例(53.3%),神经纤维瘤1例(6.7%),室管膜瘤2例(13.3%),黑色素瘤1例(6.7%),腺癌转移1例(6.7%),脊膜瘤2例(13.3%)。1例病理为脊膜瘤临床诊断伴发多发神经鞘瘤。
  15例术后均获随访,除黑色素瘤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亡,转移瘤患者术后1年死亡外,余13例随访4~72个月,平均30.1月,肿瘤无复发增长,其中2例多发神经鞘瘤未手术全切除者随访12个月及43个月,肿瘤无明显增长。
  3 讨论:
  3.1诊断:
  多发性椎管内肿瘤以神经纤维瘤病多见,根据不同的基因分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Ⅰ型和Ⅱ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3]。本组临床不具有相应表现,病理以神经鞘瘤居多,有学者认为此类多发的椎管内神经鞘瘤应命名为神经鞘瘤病[4],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病程2~27个月,病理为恶性肿瘤或肿瘤位于胸段的患者病程较短,进展快,多以神经根性疼痛为首发症状, 转移瘤患者表现为剧烈的神经根性疼痛、伴烧灼感,其次为肢体无力及大小便障碍,由于病变可位于脊柱的不同阶段,故常表现为肢体的上运动神经源性损害合并下运动源性损害及多组脊神经的损害, 由于诊断困难常误诊为间盘疾病,本组病例从发病到确诊平均为11个月。我们认为怀疑多发性椎管内肿瘤应行全脊椎及头颅的MR检查,尤其是对于有上运动神经源性损害的患者更应如此,以除外其他部位的肿瘤。大多数多发椎管内肿瘤在MRI上不难做出正确诊断。椎管内肿瘤在胸椎管内高发, 而本组病例中以胸腰段多见,腰骶段次之。本组病例提示以下几点注意: ①对于影像学不能解释临床表现者,虽然没有神经纤维瘤病的表现,应考虑有无多发性肿瘤的存在,并应行椎管其他部位MRI扫描,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5]。②在MRI 平扫上小神经鞘瘤或纤维瘤和等信号的小脊膜瘤常常被漏诊,T2加权像往往可提示病变的存在,行增强扫描则可以发现强化的小病灶;③黑色素瘤由于其特殊的短T1短T2表现[6],术前往往可确诊,本组中1例术前根据MR表现确诊(图1);④腰椎管内室管膜瘤多与终丝关系密切[7],增强后肿瘤显影有助于明确诊断。⑤目前MR的分辨率通过增强扫描可诊断直径<0.5cm的肿瘤。此外,术中在显微镜下探查有助于减少漏诊。
  3.2手术指征:
  一般认为较大的肿瘤为责任病灶,对于良性病变非神经来源肿瘤---脊膜瘤,应一期手术切除;而对于神经来源的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由于肿瘤往往累及多根神经,手术切除有可能造成患者永久的神经功能丧失,手术必须考虑到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应以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为度,切除责任病灶。我们认为肿瘤<0.5cm无相应临床症状可观察,不强求一期切除所有肿瘤,对于这类患者应密切随访,一旦出现相应的症状及时再次手术。本组有2例分别随访1、3年无新的症状出现,MR示肿瘤无明显增长(图2)。对于恶性肿瘤,应尽可能切除肿瘤,充分椎板减压,结合术后放疗,可有效的缓解症状并提高生存质量。
  3.3手术方法:
  手术切除是椎管内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杨树源等报道[8],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和脊膜瘤的手术疗效良好。手术应以最小的创伤来获取最大的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手术入路一般采用后正中切口, 肿瘤位于相邻节段可采用同一切口,如相距较远(超过3个椎体节段)则采用多切口。对于<1cm的肿瘤,可考虑行半椎板切除术,同时不损伤小关节,可将对脊柱稳定性影响降至最低[9]。显微镜下操作可清楚地找到肿瘤并分离出供血动脉及载瘤神经。如肿瘤与神经根粘连较紧或神经根从瘤体穿出,应纵行切开肿瘤包膜,可行包膜内分块切除肿瘤,进一步判断肿瘤与神经根的关系,神经鞘瘤多起源于后根,而与之并行的前根多可从瘤壁上完整分离下来。切勿随意剪断神经根,否则可能发生不能恢复的神经功能障碍。仔细探查后如不得不牺牲载瘤神经,可先低电流下电凝,观察肌肉有无跳动,Tredway等[9]报道术中电生理监测可明确载瘤神经的具体功能,切断后应尽可能行神经吻合,在本组病例中,有1例切断载瘤神经后行神经吻合,术后3年随访仅遗有小范围感觉障碍,神经功能缺失轻微。如肿瘤与硬脊膜广泛粘连,应将硬脊膜一并切除,以防肿瘤复发。缺损的硬脊膜要用人工硬膜修补,以免日后发生蛛网膜粘连或瘢痕组织形成而压迫脊髓影响疗效。有囊性变的神经鞘瘤往往与脊髓有粘连,可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分离,可达全切。对于椎管内转移瘤及室管膜瘤,除尽可能切除肿瘤、分离粘连缓解症状外,尚应行椎板减压,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行放疗、化疗,以期在患者生存期内保留最多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术组中1例转移瘤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多发肿瘤往往累及多个椎体节段,因而手术后面临着椎体稳定性的问题,一般认为脊柱侧弯为常见的畸形,多见于行全椎板减压术患者,尤其在脊柱移行部位如颈胸结合部、胸腰段减压多见,半椎板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2,
10],是多节段椎管内肿瘤手术的较好选择。如必须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则应一期或二期行内固定术[11]。此外,术后康复训练对于防止术后脊柱畸形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3.4.预后:
  Schick等[12]报道197例椎管内良性肿瘤,其中81例为脊膜瘤,平均随访4.3年(2~212月),总体复发率为10.2%(20/197),8.6%患者于术后5年内复发。Cohen-Gadol等[13]对40例<50岁及40例>50岁脊膜瘤分别随访7年(0~445月,18~309月),老年脊膜瘤患者(>50岁)再手术率为5%(2/40),年轻者(<50岁)为22.5%(9/40),因此认为老年患者相对年轻患者再手术率低。Dodd RL等[14]认为肿瘤次全切除、患者年轻、肿瘤位于脊髓腹侧、硬膜外生长、钙化、匍匐生长和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为复发的危险因素。手术死亡率0~3%,致残率0~6%。单纯神经鞘瘤手术后5年复发率0~13%。黑色素瘤如手术全切结合放、化疗,5年生存率可达85%[15]。室管膜瘤手术如全切可治愈[7]。本组术后疼痛、无力症状均缓解,生活质量提高,无脊柱不稳事件发生,平均随访32个月,肿瘤无复发。我们认为对多发椎管内肿瘤患者应密切随访5年以上,对于再次复发及随访增长的肿瘤,应考虑再次手术,如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文献报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其预后可能有改善,肿瘤控制率在70%以上[14]。
  我们认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多发肿瘤以良性居多、中老年多见,次全椎板联合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0.5cm的无症状肿瘤可严密随访。
  表1 15例患者肿瘤部位、病理、手术及结果术后随访情况
  病例&&&&&&&&&&
  肿瘤部位
  肿瘤数目
  切除数目
  手术方式
  首发症状
  术前症状是否缓解
  术前KPS 评分
  随访时间(月)
  术后随访KPS评分
  T10-11;T12;L1-L2
  椎板次全切除+半椎板切除
  神经鞘瘤
  下肢无力
  椎板次全切除
  神经鞘瘤
  下肢疼痛
  L2;L4
  椎板次全切除+半椎板切除
  神经纤维瘤
  腰腿痛
  L2,3-L4
  椎板次全切除+半椎板切除
  神经鞘瘤
  腰腿痛
  椎板次全切除
  神经鞘瘤
  下肢疼痛
  C3-C5-7
  椎板次全切除
  神经鞘瘤
  上肢疼痛
  T1;T5
  椎板次全切除
  黑色素瘤
  下肢麻木
  22(死亡)
  椎板次全切除
  脊膜瘤
  腰腿痛
  T10;L1-5
  椎板次全切除
  脊膜瘤,神经鞘瘤
  下肢无力
  T12-L1;L3-4
  椎板次全切除
  神经鞘瘤
  下肢无力
  椎板次全切除+半椎板切除
  神经鞘瘤
  下肢疼痛
  半椎板切除术
  神经鞘瘤
  下肢麻木
  L5-S2;L4
  椎板次全切除
  室管膜瘤
  下肢疼痛
  L1-2;L5S1
  椎板次全切除
  室管膜瘤
  下肢疼痛
  椎板次全切除
  低分化腺癌
  腰腿痛
  12(死亡)
  &&&&&&&& &
  图1T5椎体水平T1加权像(a)肿瘤高信号,T2加权像(b)肿瘤呈低信号,T1水平另一病变T1加权像(c)呈高信号,病理证实为黑色素瘤。
&2a&&&&&&&
  图2术前MR增强可(a)见多发神经鞘瘤强化,为术后1年随访(b)未切除之神经鞘瘤与前无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 神经外科学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马长城, 王振宇. 半椎板切除入路治疗颈椎管哑铃型肿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393.
  3&&&& Karwacki MW, Wozniak
W. [Neurofibromatosis--an inborn genetic disorder with susceptibility to
neoplasia]. Med Wieku Rozwoj, -948.
  4&&&& Westhout FD, Mathews
M, Pare LS, et al. Recognizing schwannomatosis and distinguishing it from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or 2. J Spinal Disord Tech, -332.
  5&&&& 刘金丰,刘起旺. 中枢神经系统多原发性肿瘤的MRI 表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6:181-183.
  6&&&& 王亚明,田增民,王锐,孙君昭,李志超. 椎管内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附5例报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4.
  7&&&& 陶超,胡卫星,李立新,顾培元. 椎管内髓外室管膜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江苏医药, 41.
  8&&&& 杨树源, 洪国良. 椎管内肿瘤402例报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9&&&& Tredway TL, Santiago
P, Hrubes MR,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resection of intradural-extramedullary
spinal neoplasms. Neurosurgery, 2006,58:ONS52-58; discussion ONS52-58.
  10&&& Asazuma T, Nakamura
M, Matsumoto M, et al. Postoperative changes of spinal curvature and range of
mot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al cord tumors: analysis of 51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Spinal Disord Tech, -182.
  11&&& Batzdorf U, Khoo LT,
McArthur DL. Observations on spine deformity and syringomyelia. Neurosurgery,
-377; discussion 377-378.
  12&&& Schick U, Marquardt
G, Lorenz R. Recurrence of benign spinal neoplasms. Neurosurg Rev,
  13&&& Cohen-Gadol AA,
Zikel OM, Koch CA, et al. Spinal meningiomas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50 years
of age: a 21-year experience. J Neurosurg, -263.
  14&&& Dodd RL, Ryu MR,
Kamnerdsupaphon P, et al. CyberKnife radiosurgery for benign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spinal tumors. Neurosurgery, -685; discussion
  15&& Rades D, Schild S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for fractionated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meningeal melanocytoma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Neurooncol,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医学上的定义是指原发于脊髓、脊膜、神经根及椎管内各种周围软组织的肿瘤。根据脊柱的生理弯曲划分,可分为颈、胸、腰、骶段肿瘤。根...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syndrome,TCS)系先天或后天性因素致异常组织牵拉脊髓,使其活动受限,造成脊髓圆锥张力异常增加,由此引发的一系...
一、概述脊柱是骨肿瘤的好发部位,可分为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上脊柱恶性肿瘤比良性肿瘤多见,而转移性的脊柱肿瘤又比原发的常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
您好!首先十分感谢您能来骨科脊柱病区进行诊治,这是我们骨科全体工作人员的殊荣。办理入院手续前,请您务必再次认真的确认一下您住院单上的姓名、年龄是否与您身份证上的...&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28例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中,颈段5例,胸段16例,胸腰段3例,腰骶段4例;术后病
【题 名】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28例临床分析
【作 者】凌国锋 赵二勤 卜俊辉
【机 构】漯河市中心医院脑系科 河南漯河462000 西华县人民医院脑外科 河南西华466600
【刊 名】《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年 第2期 150-151页 共2页
【关键词】髓外硬膜下肿瘤 椎管内肿瘤 MRI 手术
【文 摘】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中,颈段5例,胸段16例,胸腰段3例,腰骶段4例;术后病理结果:神经鞘瘤16例,脊膜瘤8例,表皮样囊肿1例,转移瘤1例,畸胎瘤1例,血管外皮瘤1例;切除范围:25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良性居多,MRI是其首选诊断方法;早期确诊、术前准确的定位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髓外硬膜下肿瘤,椎管内肿瘤,MRI,手术
上一篇:暂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髓外硬膜下肿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