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抑郁症真的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你的宠物可能真的有心理疾病
我知道有些动物真的有点疯狂(比如我男朋友的猫Francis,总是喜欢在睡着的人身上做些非常奇怪的事)。那猫和其他动物真的会有心里疾病吗?BBC表示确实如此:新的证据证明有些动物会有精神紊乱,比如焦躁、抑郁,甚至出现创伤后精神压力症。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人类处于相同状况下的症状很类似——抓毛发或者羽毛、拒绝进食、或者过于恐慌进行攻击。
科学家们观察了动物的行为状态,例如军犬从战区后回来后会有创伤后症状,它们会紧张的发抖;还研究了动物精神疾病的物理效应。显然,不管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特定的基因突变拥有负责很多偏爱动物精神疾病,这意味着诸如蜜蜂或章鱼,这些动物即使神经系统相对简单也会患上精神疾病。更加复杂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存在证据也在海豚和其它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中也有发现。
这意味着我们理解的精神疾病是有缺陷的:
现在精神疾病往往还被看作是一种弱点。我们很难理解患有严重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为何不能简单地“挺过去”,其实这就像人不能靠自己挺过心脏病发作一样。
和养尊处优的现代人不能比,精神疾病困扰各种动物已经数百万年了。就像癌症这种身体疾病,精神疾病也可以追溯到我们身体细胞中的基因和蛋白质等上面。
目前,科学家们在宠物(如猫、狗和鸟)和圈养的动物(如大象和黑猩猩)身上都发现了这些症状,但是野生动物能够自己处理好这些症状。动物行为专家 Marc Bekoff 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他曾观察过一头野生郊狼,似乎患有某种孤独症但是大部分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些特性,主导专家猜测是不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动物很快就被干掉了,或者说只是我们人类忽视了。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令人心痛。
2014年,研究人员发现,被安排单独居住的非洲灰鹦鹉的基因受损情况比成双成对在一起的鹦鹉要严重。研究人员检测了鹦鹉的端粒:随着时间和压力,染色体末端慢慢老化。9岁鹦鹉的端粒竟然比在一起生活的23岁的鹦鹉的端粒还要短。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href="http://jandan.net//pets-mental-illness.html#comment-3
18:21:48 :抑郁症患者尝试“宠物疗法” 著书分享治疗经历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2008年,久经抑郁症折磨的李兰妮写了《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一书,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况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这本书既可以说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真实临床记录,又像是一封送给同为抑郁症患者的人们的鼓励之信。时隔近五年的时间,李兰妮再推新作,《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凤凰卫视9月10日《与梦想同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2008年,久经抑郁症折磨的李兰妮写了《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一书,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况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这本书既可以说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真实临床记录,又像是一封送给同为抑郁症患者的人们的鼓励之信。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抑郁症究竟是什么,也证明了抑郁症是可以被征服的。时隔近五年的时间,李兰妮再推新作,《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李兰妮(《旷野无人》作者):这本书呢,是我学习,感受爱,这个就是感受爱,接受和传递爱的功课,我觉得我以前不懂,我以前就是由于自己的这种病啊什么之类的,我跟外界有一种隔阂感,就是我除了我工作的时候,我要跟人沟通这个打交道以外,平时我都是自己,就是自己宅在一个地方,不让任何人来接触我,因为我不愿意麻烦家里的人,也不愿意麻烦朋友,我不愿意去向别人求助和求救,我只是说听说过宠物疗法,我希望就是说,试一试宠物疗法,它从一个月到我这里,然后慢慢长大,我就觉得我借着它,我重新活了一回。
许戈辉:在《我因思爱成病》这本书里边,李兰妮描写了她和小狗医生周乐乐为跨越彼此之间巨大鸿沟所做出的努力,其中经历了种种误会、敌意、挣扎,以致因爱成伤,但最终通过重新学习爱的功课真实体悟到了生命的真正含义。
李兰妮:我曾经写完了《旷野无人》,我觉得是绝唱,我就等着死呢,我有两年祷告的时候都说,亲爱的上帝,我已经完成我的使命了你让我早点回去吧,因为我就觉得我撑得太难受了。那你说人活到这种地步,吃也不能吃,睡也不能睡,然后整天就是各种各样的难受,我其实是想划句号,对我个人来说,我可以叫做就是摸着良心说,我是要划句号。但是看来上帝他目前就是给我的分号。
许戈辉:号,李兰妮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发起了&爱的传递,从你开始&图书漂流公益活动,免费向现场听众赠送有关抑郁症防治方面的图书套装,希望接受赠书的读者阅读之后推荐,并且传递给下一位读者。
就在我们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李兰妮告诉我们说,她希望所有的患者心里能够怀揣着希望,不惧怕病痛,相信爱的力量,相信光明的力量。
《与梦想同行》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许戈辉
播出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19:55-20:00
声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永坤]
相关新闻: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名人: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养宠物能帮助治疗心理疾病_心理治疗_心理_全球医院网
& & & & 正文养宠物能帮助治疗心理疾病&& | 导读:可爱的、聪明的动物们,它是贴心的宠物陪伴在主人身边,又总能做出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确实,在我们孤单的时候,动物是很好的伴侣。但你也许不知道,动物除了能当一个沉默的守候着之外,还能扮演家庭医生的角色哦。到底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动物疗法。现在,用动物治疗心理病,在世界上已成为一门公认的科学。不少国家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这些试验雄辩地证明了家里养有猫、狗这样的动物对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1、海豚可以治疗脑瘫海豚能为人类提供康复治疗,堪称动物界的&神医&。今年9月,5岁的患儿丁丁成了首位免费进入湖北省武汉市新世界水族公园接受海豚疗法的特殊游客。丁丁的妈妈带他在多家就诊治疗,均不见明显疗效。在得知深圳有4名脑瘫儿童通过海豚疗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之后,经过多方努力,武汉市水族公园的&海豚医生&终于&接诊&了这名患儿。早在197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神经病理学家就创立了一套&海豚人性疗法&。这一疗法最初被应用在患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身上,研究发现这些孩子在海豚的陪伴及刺激下,对于感官刺激的注意力增加。于是研究人员便将这套方法运用于各种对身边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患病儿童。纳泽森教授认为,在对这些儿童患者的治疗中,海豚比心理医师们更有用。2、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以色列骑术治疗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是以色列众多利用马和狗等动物研究和治疗各类的唯一一家纯专业研究中心。该中心的专家说,由于有些病人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障碍,如烦躁、对治病失去信心、过于内向等,若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往往得不到病人的配合,因此也较难达到治疗效果。而人与动物之间有着自然融洽的天性,较容易相处和沟通,没有心理障碍。例如,骑马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能够对病人的有关部位起到按摩作用,对脑性麻痹及先天性肌肉萎缩的病患有非常好的康复效果。3、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征在美国波士顿精神病监狱,还有一个紧张型强迫综合征患者,正好是他病情发作之前,监狱工作人员在他的牢房里添置了一缸金鱼。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他就把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砸了个粉碎,被制服了以后,人们才发现这缸金鱼被他藏在了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一点儿也没有受到影响。于是丹尼斯向监狱长申请在牢房内饲养一些鹦鹉和金鱼,起初监狱长只批准了90天的试验期,但现在这个监狱已收养了164只种类不同的小动物。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和伴侣动物之间充满着独特的深情和友善。正是在这种友爱中,人类因对小动物的关爱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伴侣动物可直接使人的感觉变好,使环境变得更安全。4、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在美国波士顿精神病监狱,治疗师丹尼斯开展了一项极具创见的试验,他将&动物疗法&引进有着强烈暴力倾向的犯人之中。&我是很偶然想到&动物疗法&的。一天,一只红襟鸟很不小心地飞进了犯人们的活动区,我看见他们逮住了它,正准备赶过去阻止他们的猎杀行为。在我们的监狱里,有一些是嗜血成性的精神分裂患者。但我却看到他们在很友好地替它梳理羽毛,脸上露出很和善的表情,他们居然还联合起来,给它找来小虫喂食。这种和平的景象真是很少见。&5、养猫养狗可以治疗自闭症美国的精神科的临床个案报告中,曾出现性儿童,对特定动物(猫与狗)有亲密关系的案例。患者的暴力倾向不会出现在和自己有互动关系的动物身上,并且患者主动担任照顾动物的类母亲的角色,负责喂食及清理排泄物。这样的结果,让医学界大吃一惊。在具体的医疗数据中,动物疗法可让人血压降低,稳定三酸甘油脂值,可减轻人的一些神经性方面的,如较少头痛,等症状。心理层面,有同伴动物者,较少有寂寞感。在社会功能方面,有同伴动物者个性较开朗,较为人所接受,促使儿童人格正性的发展,如信赖关系、尊重生命、爱的付出与回馈,责任心的培养,都是成长过程中非语言的学习。让儿童的同伴动物,取代现今贫乏的视听媒体暴力的污染,将有助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在人的成长中,婴儿期完全未社会化前的状态,是近似动物原始的本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各项元素,婴幼儿与动物的相似性更甚于成人。他们共同原始的本能与非语言的理解能力,使他们能互相理解沟通。因此,动物医疗成为精神科临床的另类医疗。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summer)(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分享到:相关阅读:······上一篇:下一篇:已有条评论,共人参与,点击查看我来说两句编辑推荐····热词阅读特别策划频道精选热文省份地区科室不孕不育呼吸内科脑外科血管外科其他科:精神病科急诊科精神病科合作商家 (C) 版权所有
本站常年 :福建八闽律师事务所 陈学龙律师、 北京大成(福州)律师事务所 陈杰律师特别声明: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依据公司移动应用掌上淘医安卓版掌上淘医TV版分享到:作家李兰妮  继《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后,曾亲历抑郁症和癌症的作家李兰妮携新作《我因思爱成病》日前在北京举行了读者沙龙。在新作中,作者持续探讨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疾患和生命困境,它同时也是伴随现代化进程中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在读者沙龙上,评论家李敬泽、陈建功等以“作为文学主题的病与爱”为题展开了探讨交流,认为中国人一直有以病为耻的惯性思维,而以病之极苦与爱之关怀来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尤其作为纪实文学,不仅是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思维的挑战,更是以文学为疗救手段,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2008年,久经疾病折磨的李兰妮,写作了《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一书,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状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时隔近5年,李兰妮再推新作《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作为《旷野无人》的续篇,新作描写了李兰妮和她的小狗医生周乐乐,为跨越彼此之间的鸿沟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其中经历了种种误会、敌意、挣扎,以致因爱成伤,但最终通过重新学习爱的功课,真正体悟到了生命的真实含义。其内容打破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创作模式,将第三人称的客观陈述、李兰妮的第一人称独白,以及拟人的狗医生周乐乐的感情描写,穿插运用于本书中,多维度地分析了抑郁症的病理表现,以及宠物疗法的核心所在—爱的治疗。  李兰妮曾讲过,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还得了抑郁症,又是一个写作的人,所以注定她要为此做些什么。而她所做的这一切,目的正是为了持续探讨中国人的精神病象,以唤起疗救的注意。在自己与小狗周乐乐的关系上,作者毫不留情地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自己,指向了人的自私、狭小和计较。爱的救赎,不仅仅是人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所在,更是人对于万物众生的应持态度。例如书中提及李兰妮会为养育小狗周乐乐而严重焦虑的一点在于,她每天都要担惊受怕的“一会儿怕被人偷去炖狗肉煲,一会儿怕被人打死……”而李兰妮在不断担心自己无力保护小狗周乐乐的过程中,也表述出了宠物之于人类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不同于人类的另一种生命形态,来认识生命的本质,从而反观自身。  在《我因思爱成病》读者沙龙上,评论家陈晓明与翻译者莫楷就“文学创作与自我认识”展开对谈,对《我因思爱成病》的跨文化传播交流进行了交流探讨,认为这种超越中国传统观念的对生命的敬畏和解析,提供给读者一种亲切而新鲜的角度,来关注国人的精神困惑。  信息时报记者 陈川来源信息时报)
13-10-10·
13-10-10·
13-10-10·
13-10-07·
13-09-11·
13-09-0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能彻底治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