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产ae转换为贝塞尔曲线曲线(只考虑两个国家)为什么是折线?劳动生产率和机会

【图文】劳动生产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李嘉图模型
大小:501.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四章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李嘉图模型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从而产生 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资 源的差异。 现实中的贸易理论不仅要分析劳动的重要性,也要 分析其他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矿产资源)的重要性。<b
r />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为了分析资源差异在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在本章讨论的模型中,我们假设各国间的资 源差异是产生贸易的唯一原因。模型表明, 国内各种资源和生产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会 对一国的比较优势产生影响。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学说, 是国际经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伊莱? 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伯尔蒂尔? 俄林(BertilOhlin)提出的,因此通常称之为赫克歇尔一俄林理 论(Heckscher-Ohlin theory)。由于这一理论强调了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生产投入中所占的比例 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又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第四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在现实世界中,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异可以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而贸易的产生同样反映了国家间资源 禀赋的差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强调要素禀赋的差异是贸易产生的唯一动因 表明比较优势是受下列因素影响的:??相对要素充裕度(就国家而言)相对要素密集度 (就产品而言)?还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本章结构1. 两要素经济模型 2.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3.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 4. 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两要素经济模型1.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 2.价格与生产A. 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 B. 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转换3.要素投入集的选择 4.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5.资源和产出 A. 生产要素总量不变B. 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假设条件? ?1. 只存在一个国家(home) 2. 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棉布(cloth)和粮 食(food)。?3. 两种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两种有限供给的要素:劳动(L)和土地(T)。 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的假设条件?4. 两个国家中,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而粮食的生产是 土地密集型的 aLC/aTC & aLF/aTF aTF /aLF &aTC /aLC?5.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1(一个国家)× 2(两种产品) × 2(两种生产要素) 两要素经济模型的假设条件? ? ? ? ? ?aT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aLC=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aT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aLF=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L = 一国的劳动总供给 T = 一国的土地总供给李嘉图模型:用来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要求的要素数量 H-O模型:用来生产给定数量的粮食或棉布所使用的土地或劳 动的数量H-O模型中,两种要素的投入使用有一定的选择空 间。 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考虑一种简单的情况: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 换,即生产每单位的C和F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 例是固定的。? 模型的假设条件:两个国家中,C商品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F 产品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 ? aLC/aTC & aLF/aTF( 等价于: aTF /aLF &aTC /aLC)? aLC/aLF &aTC /aTF(等式的左边、右边分别是两条生产边界线的 斜率) 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 李嘉图模型中,把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两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所能创造的最大产量组合构成生产边界线? 李嘉图模型中两种产品产量受到条件式:的限制? 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限制:? (1) ? (2) 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把H国所有劳动力用于生产C和 F两种商品,可获得的最大两 种产品的产量组合 ? 若生产只使用劳动力一种生产 要素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 方程为:? QF=L/aLFQF斜率为-aLC/aLF-(aLC/aLF)×QCQC 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把H国所有土地资源用于生产C 和F两种商品,可获得的最大 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 ? 若生产只使用土地一种生产要 素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方 程为:? QF=T/aTFQF斜率为-aTC/aTF-(aTC/aTF)×QCQC 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固定时,生产边界线的绘制? H-O模型假定商品生产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生产的商品数量将受到如下两个条件式的 限制:? (1) ? (2) ? aLC/aLF &aTC /aTFQF仅使用劳动力时的生产可 能性边界仅使用土地时 的生产可能性 边界QC 两种生产要素之间不可以相互转换: 生产可能性边界? 与单一要素生产模型不同: ? (1)当生产要素不唯一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为 折线 ? (2)机会成本不再是一 个常量。如图,随着C商 品产量增加,F商品产量 减少,生产边界曲线由缓 变陡,斜率由小变大,生 产C商品的机会成本增加 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现在我们让模型更加接近实 际情况,同时允许生产中劳 动力对土地的替代,反之也 行。生产可能性边界折线变 为弓形。弓形生产可能性边 界表明,随着经济中生产更 多的棉布及较少的粮食,多 生产一单位棉布的机会成本 (以粮食衡量)就会增加。这就 是我们关于机会成本随着经 济中产量构成变化是如何变 动的一个基本看法。 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生产点:? 经济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哪点上生产呢?? 生产点取决于两种产品的价格。具体来讲,经 济会在产量最大化的点 上生产。产量越大,所 创造的价值量越大。 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两种产品的总产值由下式表示: V=PC×QC+PF×QF 等价值线移项可得: QF=-(PC/PF) QC+V/PF? 等价值线特征:QFV/PF等价值线,斜率 为: - PC/PF等价值线越接近原点V值 越小,等价值线越远离 原点,V值越大。V/PcQC 价格与生产: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生产点:L4? 如图,L1、L2曲线代表的V值较小,没有充分使用生产要 素L1L3 L2? L4曲线V值最大,但超过生产要素可使用的最大量? L3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Q值即为生产点。在Q点, 生产一单位C商品放弃PC/PF 单位F商品的生产 要素投入集的选择? 要素密集度的含义假设生产X产品需要的土地资源投入为TX,劳动量为LX;生产Y产品所需投入的土地资源量和劳动量是TY和LY。如果TX/ LX & TY/ LY,那么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 要素投入集的选择? 在两要素经济中,对要素投入的使用有一定的选择 空间。生产者面临的是像 右图中那种要素组合的权 衡选择。曲线体现了生产 一单位F商品可以选择的投 入组合? 一个农民可以用较少的土地和较多的劳动生产1单位 F商品;或者用较多的土地 和较少的劳动生产同样单 位的F商品。 要素投入集的选择? 在每个部门,生产中所使用的土地与劳动 的比率取决于劳动与 土地的相对价格w/r。 ? 模型假设: aTF /aLF &aTC /aLC 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 下,b点代表的土地劳 动比大于a点的土地劳 动比,C产业是劳动密 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 集型产业。w/rab 要素投入集的选择?在每个部门,生产中所使用 的土地与劳动的比率取决于 劳动与土地的相对价格w/r。aTF /aLF &aTC /aLCw/r? 模型假设:在相同的工资地租比之下,b 点代表的劳动土地比大于a点 的劳动土地比,C产业是劳动 密集型,F产业是土地密集型 产业。w/r FF a bCCL/T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在每个部门中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保证每一单 位商品的价格等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1 单位商品的成本取决于要素价格:如果土地的租 金率高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任何使用土地投入的商品的价格也不得不高一些。商品价格=商品生产成本决定要素价格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在工资与租金比率w/r和棉布价格与粮食价格比 率PC/PF之间存在着一一PC/PF对应关系,也被称为“斯托尔泊一萨缪尔森 效应”。SS? 这种关系可以由右图中w/r的上升曲线SS表示。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效应): ? 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条 件下,若产品的相对价格 上升,那么无论用哪种产 品衡量,生产该产品所密 集使用的要素的名义和实 际收入就会提高,而其它 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 会减少 ? 反之亦然PC/PFSSw/r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将SS曲线逆时针旋转90°将得到右图。? 棉布价格相对于粮食价格的增长w/r SS会导致工人收入相对于土地所有 者收入的增长。这种在相对价格 上的变化将通过提高用两种商品 衡量的实际工资,同时降低用两 种商品计算的实际租金,明确无 疑地提高工人的购买力,降低土 地所有者的购买力。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 响收入分配 PC/PF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工资-地租 比率, w/r CC FF (w/r)2(w/r)1SS 棉布的相对 (P /P )2 (P /P )1 C F C F 价格, PC/PF Increasing (TC/LC)1 (TC/LC)2(TF/LF)1 (TF/LF)2 土地-劳动 比率, T/L Increasing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C商品的相对价格由(PC/PF)1上升至(PC/PF)2时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由(w/r)1上升至(w/r)2C商品的相对土地比由(TC/LC)1上升至(TC/LC)2 F商品的相对土地比由(TF/LF)1上升至(TF/LF)2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 C商品的相对价格由(PC/PF)1上升至(PC/PF)2时将使得两种商品的土地劳动比上升。? 以C商品为例,与相对价格上升之前的要素比例相比,同样生产一单位C商品,使用了更多 的T要素和更少的L要素。? 相对于原来的要素投入,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变高,土地的边际产量变低。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C商品的相对价格由(PC/PF)1上升至(PC/PF)2时 劳动力的相对价格由(w/r)1上升至(w/r)2 C商品的相对劳动比由(LC/TC)1下降至(LC/TC)2 F商品的相对劳动比由(LF/TF)1下降至(LF/TF)2 商品相对价格改变影响收入分配的原因?PC/PFw/rT/L(或者L/T)生产要素边际产量改变 生产要素边际收益改变(行业间收入分配受到影响)? 因此,在该模型中,相对价格的变化对收入分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不仅会改变收入的分配;而且这种变化总是使得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获利,同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利益受损。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不变? 通过分析几个变量(PC/PF、w/r、T/L)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分析了商品相对价格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分析T/L (或者L/T )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持有者收入分配的影响? 当需要分析一个封闭经济体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可生产的C、F商品的产量,即一个经济体生产规模大小的时候,仅仅知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T/L (或者L/T )是不够的。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不变? 仅仅知道生产要素投入比例T/L (或者L/T )无法确定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规模? 如果知道一个国家生产C、F商品的要素分配情况,每种要素的投入数量时,就可确定经济体规模? V=QC×PC + QF×PF=TC×r + LC×w + TF×r + LF×w =(TC +TF ) ×r + (LC+LF) ×w 可用“箱图法”将相对量T/L(L/T)拆 为绝对量增加 粮食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LF OF 粮食生产中土地使用两棉布生产中土地使用量TC1C TFFOC棉布生产中劳动使用量LC增加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不变? 盒宽表示一国的劳动总供给;盒高表示一国的土地总供给。棉布生产中的要素投入从盒子的左下角开始衡量;粮食生产中的要素投入 从盒子的右上角开始衡量。给定棉布生产中的土地一劳动比Tc/Lc, 棉布生产部门的资源使用必定在OcC直线上。同样,粮食生产部门 的资源使用一定在OFF直线上。两条直线相交于点1,资源在两个部 门的分配即由这一点表示。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当改变经济中的资源投入总量时,生产要素将如何在两个部门当中分配? 假设:1. 劳动供给量不变,土地供给量增加2.两种商品的实际价格不变 A. 市场对C、F两种商品的需求不变 B. 相对价格不变 TC/LC和TF/LF不变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土地供给的增加使得用来表示一国资源的盒子变“高”了。粮食生产中的资源使用现在要从OF2开始衡量。资 源在两部门的分布会从点1移到点2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生产C商品的土地投入由TC1缩减至TC2 ;劳动投入由LC1缩减至LC2? 生产F商品的土地投入由TF1上升至TF2 ;劳动投入由LF1上升至LF2? 原先在C商品生产中的土地和劳动现在被用在粮食部门,该部门产出的增加要高于土地增加的幅度。例如,如果土地供给上升10%,则产出可能上升 15%-20%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当经济体的要素资源发生变化时,两种产品的产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雷布津斯基定理 (效应):?雷布津斯基效应,即资源变动对生产的偏向性 效应,指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种 生产要素量增加(T或L) ,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 的产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 少。 反之亦然。?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劳动供给量不变,土地供给量增加,且两种商品实际价 格不变时? 曲线TT1代表了土地供给上升之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TT2显示了土地供给增加之 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到TT2 ,该国能比以前生产更多的棉 布和粮食。 资源和产出---生产要素总量改变? 由于雷布津斯基效应的存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 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 幅度不一样。本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严重偏向粮食生产的方向? 土地(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偏于粮食(棉布)生产的方 向扩张。 资源和产出? 土地供给的增加会使得一国的生产可能性向粮食生产的方向扩张,而劳动供给的增加会使得 生产可能性向棉布生产的方向扩张。因此,土 地对劳动的相对供给比较高的国家在粮食生产 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效率较高。 作业:? 假定在现有要素价格下,棉布生产中每用1英亩的土地就需投入20小时的劳动,而在生产粮食时,每用1英亩 的土地只需投人5小时的劳动。? a.假设该经济拥有的总资源量为:600小时的劳动和60英亩的土地。请画图说明资源应如何分配。? b.现在假设劳动供给首先上升到800小时,然后是1000小时,再然后是1200小时。请用一幅如图4-9的图 展示出资源分配变化的轨迹。? C.如果劳动供给继续增加将出现什么样的情形? 两要素经济模型? 两要素经济模型的两条基本结论: ? 1.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对价格的改变将影响一个国家 不同要素持有者的收入分配。 PC/PF 品效率较高。 w/r T/L(或者L/T)? 2.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1.模型的建立2.相对价格与贸易类型A. 相对价格B.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C.贸易均衡的实现3.贸易和收入分配4.要素价格均等化5.贸易与短期中的收入分配 模型的建立? 开放经济体两要素模型的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有着:? ? ?相同的偏好 相同的技术 不同的资源禀赋 ? 本国劳动-土地比率高于外国? 每个国家使用两种生产要素,有着相同的 生产函数 模型的建立?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要素充裕度?当且仅当本国可获得的劳动总量与土地总量的比率高于外 国的对应比率时,即: L/T & L*/ T*就可以说相对外国而言,本国是一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相 对本国而言,外国是一个土地充裕的国家) 例如:如果美国有8000万劳动力和2亿英亩土地,而英国有 2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英亩土地,那么英国是劳动充裕的 国家而美国是土地充裕的。?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稀缺资源是土地,而美国的稀缺资 源是劳动。 相对价格当L/T & L*/ T*时,考虑C商品相对价格的决定过程棉布的相对 价格, PC/PF RS* RS 3 2 1 RD 棉布的相对 产量, Q C + Q *C Q F + Q *F 相对价格? C商品相对需求曲线RD ? 模型假设H国与F国消费者对于C和F商品的消费没有特殊偏好? C商品相对需求只与其相对价格PC/PF有关? 两个国家的相对需求曲线相同 相对价格? C商品相对供给曲线 ? RS曲线表示由H国提供的相对C商品数量集? RS*曲线表示由F国提供的相对C商品数量集 相对价格?当aLC/aTC & aLF/aTF L/T & L*/ T* 雷布津斯基效应:H国生产C商品效率高;F国生产F商品效率高?H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C商品方向扩展;F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向F商品方向扩展 相对价格?由于H国生产C商品效率高, 愿意提供的实际C商品数量 大于F商品实际数量?由于F国生产F商品效率高, 愿意提供的实际F商品数量 大于C商品实际数量? ?QC/QF&Q*C/Q*FRS曲线在RS*曲线右边 相对价格?贸易前,本国的均衡点在 点1,外国的均衡点在点3 贸易前,本国C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外国低?当H、F两国之间存在贸易 往来时,C商品相对价格趋于一致。世界范围内C商品相对价格将在点2处 形成 相对价格?当H国向F国出口C商品时, 为追求利益最大,可以以 高于点1处的C商品相对价 格出口 对于F国,只要C商品进口 的相对价格低于点3处的均 衡价格都将有利可图 最终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 相对价格在点2处实现均衡??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贸易前的国家,商品生产的数量必须等于消费的数量。? 设DC是棉布的消费,DF是粮食的消费。? 在封闭经济中, DC = QC DF = QF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当两国之间存在贸易往来时,若某种商品的一国需求大于该国产量,可以通过进口补给需求;若某种商品的一国产量大于该国需求时,大于国内需求的产量部分可以用于出口。国际贸易可以使得一个国家能够消费不同于产出的棉布和粮食组合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任何国家都必须量入为出,即支出不能大于收入,所以一个国家的消费不是无限制的。也就是说,消费的 价值必须等于生产出来的价值。即:? 一个国家内部,各种商品汇总后的总需求要与总产量相等,避免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产量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进口F商品: DF-QF=(PC/PF) ×(QC -DC) ? 进口C商品: DC-QC=(PF/PC) ×(QF -DF)? 上述两个式子称为预算约束式。 DF-QF表示一国F产品需求量大于实际产出的部分,即一国需要从外国进口的F数量; QC -DC表示一国C产品 实际产出大于需求量的部分,即一国需要从外国出口的C商品数量? 预算约束式:一国进口商品的总量是有限的,受到一国出口商品总量的限制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一国预算约束线的推导(以H国为例)? H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C产 品)效率更高。则H国需 要进口F商品? 根据预算约束式:DF-QF=(PC/PF) ×(QC -DC)推导预算约束线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根据预算约束式:DF-QF=(PC/PF) ×(QC -DC)将DF ,DC视为变量; QF ,QC视为常量DF =-( PC/PF) ×DC +V/PF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预算约束线衡量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等式左边为本 国可进口商品数量的最大值;右 边为本国出口至国外的数量,体 现了外国商品对本国商品的需求。? 国内外两个市场对不同商品的需求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预 算约束式来衡量? 坐标轴增加DF、DC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预算约束线: DF =-( PC/PF) ×DC +V/PF?斜率为-( PC/PF) ,表示少消费一 单位C商品可节约PC元,PC元可购 买PC/PF单位F商品?预算约束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 于一点,该点表示在棉布相对价格给定时的产出组合。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总是可以消费得起自己生产 的产品。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于点1,确定了该经济体中 均衡状态下的C商品和F商品产量 组合? 该均衡产量组合表明经济体产能规模已经达到上限;同时该产量 组合能够使得一国的出口量足够 大,并且可以支撑该国进口量的 实现 贸易往来中的预算约束等价值线Q? 封闭经济体与开放经济体产量决定的比较 ? 封闭经济体:等价值线QF =-( PC/PF) ×QC +V/PF? 开放经济体:预算约束线 DF =-( PC/PF)×DC +V/PF 贸易均衡的实现? 在C商品相对价格的形成过程中,在封闭经济体条件下,H 国C商品的相对价格为 (PC/PF)1, F国C商品的相对价格为(PC/PF)3? 在开放经济体条件下 (PC/PF)1与(PC/PF)3会同时趋近于(PC/PF)2 ,在C商品相对价格趋于一致的过程中, (PC/PF)1 有上升趋势; (PC/PF)3有下降趋势。 贸易均衡的实现? H国? 当C商品相对价格由(PC/PF)A QF DF QFA L2 L1(PC/PF)1 逐渐上升至 (PC/PF)2的过程中生产预 算线将由L1变为L2? F产品产量由QFA降至QFB ,C产品产量由QCAQFB(PC/PF)B升至QCBF商品相对产量 QF/QC下降(C商品相对 产量QC/QF上升)QCA QCB QC DC 贸易均衡的实现1. F商品相对产量QF/QC下降 (C商品相对产量 QC/QF上升) 2. C商品相对价格上升, 导致F商品相对需求量DF/DC上升 (C商品相对需求量DC/DF下降) 1. F商品实际需求量大于实际产出,即:DF&QF 2. C商品实际需求量小于实际产出,即:DC&QC H国成为C商品的出口国,F商品的进口国 贸易均衡的实现? F国? 当F商品相对价格由(PC/PF)A QF DF QFA L2 L1(PC/PF)3 逐渐下降至 (PC/PF)2的过程中生产预 算线将由L2变为L1? F产品产量由QFB上升至QF ,C产品产量由QCABQFB(PC/PF)B下降至QCAF商品相对产量 QF/QC上升(C商品相对 产量QC/QF下降)QCA QCB QC DC 贸易均衡的实现1. F商品相对产量QF/QC上升 (C商品相对产量 QC/QF下降) 2. C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导致F商品相对需求量DF/DC下降 (C商品相对需求量DC/DF上升) 1. F商品实际需求量小于实际产出,即:DF&QF2. C商品实际需求量大于实际产出,即:DC&QCF国成为C商品的进口国,F商品的出口国 贸易均衡的实现? 在开放经济体条件下 (PC/PF)1与(PC/PF)3会同时趋近于(PC/PF)2 ,在C商品相对价格趋于一致的过程中, (PC/PF)1有上升趋势; (PC/PF)3有下降趋势。? 在C商品相对价格趋于一致的过程中: H国成为C商品的出口国,F商品的进口国; F国成为C商品的进口国, F商品的出口国?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 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贸易均衡的实现? 贸易均衡的实现 ? 均衡时,本国的棉布出口量必须等于外国的棉布进口量,本国的粮食进口量必须等于外国的粮食出口量。这些等量关系在图 中表现为两个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贸易和收入分配? H国收入分配: ? C商品相对价格均衡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上升趋势 ? PCH/PFH上升W/r上升 T投入增加,土地资源边际产出减少 L投入减少,劳动资源边际产出增加T/L上升( 边际收入=边际产出)r减少,地主的地租收入减少 w增加,工人工资增加 贸易和收入分配? F国收入分配: ? C商品相对价格均衡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下降趋势 ? PCF/PFF下降W/r下降 T投入减少,土地资源边际产出增加 L投入增加,劳动资源边际产出减少T/L下降( 边际收入=边际产出)r增加,地主的地租收入增加 w减少,工人工资减少 贸易和收入分配? 贸易和收入分配? ??贸易导致相对价格趋同。 对两个国家,相对价格的改变对劳动和土地的相对收入会 有重要影响: ? 在本国, 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 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改善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 况恶化。 ? 在外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相反的情形就会发生: 劳动力所有者的福利状况恶化而土地所有者的福利状 况改善 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 者因贸易而受损。 要素价格均等化? 当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时,首先考虑在要素市场上某种要素的相对需求或者相对供给。? 然而根据stolper-samuelson effect, 给定某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就可根据该价格确定要素的 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均等化?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效应): ? 在要素供给保持不变的 条件下,若产品的相对 价格上升,那么无论用 哪种产品衡量,生产该 产品所密集使用的要素 的名义和实际收入就会 提高,而其它要素的名 义和实际收入就会减少 ? 反之亦然w/r SSPC/PF 要素价格均等化? 当F国和H国之间不存在贸易往来时,在两个封闭的经济体之内会形成两个不同的C商品 的相对价格? 当这些原本封闭的经济体之间开展贸易往来时,两个形成于不同国家的C商品的相对价 格就会趋于一致 要素价格均等化? 根据SS效应,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相互关系,若C商品的相对价格在世界 范围内趋于一致,必然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趋于一 致。?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国际贸易会使国家间同类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实现完全均等化。? 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的国际流动性。 要素价格均等化? 如何理解要素的相对价格趋于一致? ? 本国和外国进行贸易往来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换,同时也在间接地进行 生产要素的交换。 要素价格均等化?H国? 本国并非直接把劳动出售给外国,而是通过出口劳动对土地投人相对高的产品让劳动稀缺的外国使用其一 部分充裕的劳动。? 本国的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比进口产品要多,也就是说,本国生产出口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比生产进 口产品所需投入的劳动多。? 因此,本国出口了劳动,即出口了包含在出口产品中的劳动。 要素价格均等化?F 国? 外国并非直接把土地出售给本国,而是通过出口土地对劳动投人相对高的产品让土地稀 缺的本国使用其一部分充裕的土地资源。? 外国的出口产品中所包含的土地比进口产品的多,外国也因此间接地出口了土地。? 因此,外国出口了土地,即出口了包含在出口产品中的土地 要素价格均等化? 在现实世界中,国家贸易已经使不同国家间同类要素的价格实现均等化了吗? ? 随意考察一下就可清楚表明回答是否定的。 ? 例如: 医生、工程师、技术人员、机械师 以及劳动力所有者的工资在美国和德国与 在韩国和墨西哥相比要高。 ?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国际贸易完全消除 了,还不如说国际贸易减弱了国家间同类要 素收益的差异来的更实际一点。 要素价格均等化 要素价格均等化? 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趋于一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3.贸易会使得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 1.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 ? 在使用SS效应,根据PC/PF直接确定w/r有一个前提条件:H国和F国都同时生产了C商品 和F商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通过PC/PF直接确定w/rH国和F国都同时生产了C商品和F商品H国和F国生产要素禀赋相同 要素价格均等化? 在现实当中,H国和F国生产要素禀赋可能存 在较大差别: ? 由于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效率较高。当一国L/T足够大时,该国可能仅仅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当L/T足 够小时,该国可能专注于生产土地资源密集 型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 2.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 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水平不同,国际贸易就不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一般说来,生产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其工资率和地租率都高于生产技术水平低的国家。近期的研究表明,世界贸易的实际数据显示 了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是我们解释要素比例模型与 现实差异的关键。 要素价格均等化? 3.贸易会使得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等? SS效应告诉我们,PC/PF与w/r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相互关系,只有当PC/PF在贸易过程中趋于一致,才可能导致 要素价格w/r趋于一致。? 在现实中,国际贸易并没有导致产品价格完全相同。价格不完全一致的原因包括贸易的自然壁垒(如运输费用)和人为壁垒(如关税、进口配额和其他限制)。 贸易与短期中的收入分配? 当PC/PF上升,生产C商品、F商品的工人工资都将上升;而在生产C商品、F商品的生产过程 中,土地要素持有者的收入将降低。生产要素报酬的改变与其被使用的行 业、部门无关 贸易与短期中的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报酬的改变与其被使用的行业、部门无关,这种情况只存在于经济的长期运行中? 短期分析中,由于不同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速度不一致,不同要素持有者的收入分配变化与长期分析不同? 假如贸易导致棉布的相对价格下降,长期来看,这对土地所有者有利,而工人会受损。短期来看,棉布行业中的土地所有者受损,而粮食行业中的工人受益。? 这种短期利益与损失会影响到关于贸易政策辩论中的政治倾向。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O-H模型框架下,开放经济体模型的模型结论:? 1.从生产的角度:一个国家生产本国相对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效率较高? 2.从要素收入分配的角度:国内充裕要素的所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因贸易而受损。? 3.从贸易模式的角度: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1. 再论贸易获利2. 最优的贸易政策3.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再论贸易获利? 李嘉图模型A.低机会成本: aLC/aLW & a*LC/a*LW B.专注于某种产品的生产: PC/PW & aLC/aLW PW / PC &a*LW /a*LC (1/aLC)(PC/PW) & 1/aLW (1/a*LW )(PW /PC) &1/a*LC a*LW/a*LC& aLW /aLC? O-H 模型 ? 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会使得土地持有者、劳动力供给者 收入分配改变,并且使得一 方获益,一方失利C.相对工资率位于不同的相对生产率之间 (*1/a*LW)/( 1/aLw)& W*/ W& (1/a*LC)/( 1/aLC) D.使消费可能性扩张在要素比例模型中存在赢家和输家贸易双方都受益 再论贸易获利? 在O-H模型中,贸易的实际效果可能使得部分人利益受损。当参与到贸易中的各方利益可能 受损时,如何分析贸易获利? 分别从个人、国家的角度分析O-H模型贸易获利问题 再论贸易获利? 从个人角度理解贸易获利 ? 当本国是一个封闭经济体, QF与外国不存在贸易往来时,国内对于C和F商品的需求只能自给自足。 QC=DC QF=DF? 最大产量集如右图所示,假 2设生产点落在点2处,市场消 费的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也QC位于点2 再论贸易获利? 当本国与外国之间存在贸易往来时,国内生产点由最大 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以及预QF算约束线确定? 假设最大生产可能性边界曲2 1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于点1,则该点表示贸易条件下该国国内两种产品的产量组合QC 再论贸易获利? 贸易前生产点、消费点都位于点2? 贸易后,生产点位于点1,QF消费点可以是预算约束 线上的任一点。(预算2 1约束线上各点表示国内需要的且可以购买到的 两种商品的组合)QC 再论贸易获利? 贸易后,只要消费点不是点1,都意味着贸易使 得一国的需求扩大? 在阴影中的预算约束线QF△QF 2 1上的任何组合,两种商 品的消费都比点2多? 相较于点2,贸易使得一国C商品消费增加了 △QC, F商品消费增加 了△QFQC △QC 再论贸易获利? 如果整体上一个国家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都增多, 那么理论上每一个人对 两种产品的消费也都增 多。这意味着每一个人 的福利都得到改善,也 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会从QF△QF 2 1贸易中获利。即每一个人都能从贸易中获得潜 在的收益。△QC QC 再论贸易获利?贸易前,均衡产量不在点1的可能 性:?贸易前,均衡产量由生产可能性边 界及等价值线唯一确定QF 等价值线?贸易后,均衡产量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及预算约束线唯一确定2 1?等价值线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都为生产预 算线-PC/PF?贸易后,H国内部C商品相对价格 有上升趋势;F国内部C商品相对 价格有下降趋势QC 再论贸易获利? 从国家角度理解贸易获利? 国家总能从贸易中受益,其基本原因是,贸易扩大了一个国家消费品的选择范围。选择范围的扩大意味着总能找到一种收人再分配的方法使得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 最优的贸易政策? 在要素自由流动条件下,国际贸易对国内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可以通过SS效应阐明:自由贸易倾 向于提高价格上升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价格下跌产业所密集使用要素的实际收入。? 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出口生产,就越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相反,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进口竞争 商品的生产,就越有可能因贸易而受损。 最优的贸易政策?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政府必须在一个人的收益和另一个人的损失之间进行权衡。? 如果本国政府不太在意劳动者的得失,只想扶持土地所有者,那么从本国政府的角度出发,国际 贸易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国际贸易会使本国的 土地所有者受损,劳动者受益。 最优的贸易政策? 为什么政府会只关注某个集团的利益,而比较不在意另外一些集团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些集团已经相对贫困,需要特殊的关照。? 在美国,尽管对服装和鞋的进口限制使得国内服装和鞋的价格提高了,但这一限制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为在美国,这 些产业部门的工人的工资相当低。如果允许多进口服装和鞋子 的话,与美国公众从中的获益相比,低工资的服装和鞋业工人 所受的损失更大。 最优的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研究不强调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原因如下:? 1.收人分配效应并不是国际经济学的专题。? 国民经济中发生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进步、消费者偏好的转移、旧资源的枯竭和新资源的发现等等,都 会影响收人分配。如果所有的经济变革都只有在衡量 了收人分配效应之后才能被允许实行,那么经济进步 就会停滞。 最优的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研究不强调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原因如下: ?2.在贸易后补偿受损者比禁止贸易更合理(这也适用于其他的经济活动)。? 所有现代工业国家都建立了某种维持收人的“保障网络”项目(例如失业救济、再培训补助和重新安置项目)。这些项目可以缓冲贸易受损者的损失。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缓冲如果不足以解决问题的话,政府就应 该提供更多类似的支持项目,而不能靠阻碍自由贸易来解决问题。 最优的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研究不强调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效应,原因如下? 3.在不断增加的贸易往来中,受损者一般比受益者要有组织。? 这种不平衡使得政治决策在制定过程中产生了倾斜。从整体收入的角度出发,经济学家的传统角色是自由 贸易的坚强支持者,但是那些受损者的抱怨总能引起 人们的关注。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任何产业中贸易受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贸 易受损者。? 贸易受损者常常是一个更知情、更团结、更有组织的集团。? 要切实理解贸易政策是怎样被制定的,就必须了解贸易政策的真正动机。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美国制糖业 ? 用于制糖的生产要素稀缺美国进口糖制品糖产品生产要素供给者的收入减少 多年以来,美国一直限制糖的进口 美国市场糖的价格大概比世界市场价格 高60%。? 据估计,美国消费者为这一进口限制付出的代价约为15亿美元/年。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为此每年要 多付约6美元。然而,生产者的受益很低,大约不 到消费者损失的一半。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任何产业中贸易受益者的集中程度、对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组织程度都不如贸易受损者。? 食糖消费者:每一个消费者的损失在绝对量上是很少的,每年只有6美元,不足以使利益受损者集体维权。这些损失大部分是隐性的,因为糖主要是其他食物的配料,人们一般不直接购买。? 食糖生产者:平均每个厂商每年可以从进口配额中获得成千上万的美元。而且,食糖生产者成立的贸易联盟和行会组织,总是非常活跃地为实现其成员的政治利益服务。 收入分配与贸易政策? 英国《谷物法》的废除 ? 英国的贸易模式:英国是制造品出口国和农产品进口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初期到1815年拿破仑滑铁卢战败这一段时 期,英国几乎一直与法国处于战争状态。法国封锁对英国的 农产品供应。? 法国的封锁行动致使英国粮食的相对价格提高,土地所有者在战争中获取了大量利润;制造品厂商的利益受损。? 《谷物法》的制定,限制谷物向英国进口,利于地主,不利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持有者? 《谷物法》的废除,不利于地主,利于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持有者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特定要素... 15页 免费 国际经济学(双语)国际贸易 21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练习题_管理学_高等教育_...4、从广义上看,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 ...? 8、( )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习题库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世界整体实际上真的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吗?请解释。...C. 国际贸易使部分人收益,部分人遭受损失。 D. ...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后续课程:国际贸易学、国际...第八章 国际资源流动 12 13 14 15 第九章 国际...比较优势原理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第四章...国际经济学第八版第4章 51页 5财富值 国际经济学...密集试用该国充裕___的商品或服务上具有比较优 势。...C. 国际贸易使部分人收益,部分人遭受损失。 D. ...国际经济学第2章,国际贸易... 52页 2财富值 国际经济学 第6章 国际贸......3、如果可以结合画图分析就一定要先画上图,再“看图说话” 。 第四部分 名词...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在 此基础上...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绪论 比较...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八章 贸易壁垒---关税 第九章...4.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包括哪些部分? 答:国际贸易部分: ①国际贸易纯理论 (2-6 章) ②国际贸易政策 (7-8 章) ③关税同盟和国际经济一体化 (第 9 章) ...掌握国际经济学 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4 课时 第四章 供求...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2 课时 第八章 贸易...初一数学上下册练习题 2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经济学 黄...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i转换为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