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篇苍蝇的论文是和先父遗传害了多少人什么关系啊?

对先父遗传的质疑
已有 11210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先父遗传
昨天在微信群上,和一个群友讨论先父遗传这个观点可信不可信。先父遗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女性和男性性交,那么她的身体内部就会存留有男性的DNA,而如果以后和别的男子性交受孕生下的孩子,长相会像前一个曾经性交的男性,这就是先父遗传。于是这位男性群友认为,结婚找处女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女性如果有性经历那么就没有处女膜,但是男性有没有性经历则没有任何解剖上的区别。那么这种婚姻态度显然是对女性不利的,明显的对女性的歧视。所以从直觉上我就反对这一观点。在之后的讨论中,我才开始认真思考寻找反驳的证据。第O:这位群友拿出一个支持先父遗传的网页我看了一下,这篇文章讲的是果蝇!人能和果蝇一样么?人有六条腿?人有翅膀么?人产卵么?再看看文章内容,它是说雌性果蝇和两种雄性果蝇交配,前一种吃得好长的大,后一种吃得少发育不好个体小。本来和前一种肥果蝇交配产壳厚个体大,和后一种瘦果蝇交配产卵壳薄个体小。但是雌性果蝇和第一种肥果蝇交配后,再与第二种瘦弱果蝇产的卵壳厚个体大。这就叫先父遗传?!就因为前一种精液残留里面营养丰富,然后产的卵壳大了些,这就可以直接大开脑洞,引申到人身上,而且从卵壳引申到人的长相!我的天哪,这也叫先父遗传?如果肥果蝇是白眼睛,瘦果蝇是红眼睛。那么后一种生下来的孩子只会是红眼睛的!先父遗传在果蝇上都不成立,哪里还能拿过来证明人类身上有这一现象!卵壳大一点就叫遗传么?第一:女性是有月经的。月经就是周期性子宫内膜上皮组织脱落,就算先父遗传正确,那么假使子宫上皮能够吸收精子细胞内的DNA,那么每个月也就随着子宫内膜的脱落而被移除了。第二:精子细胞真的能够进入子宫内膜组织么?实际上精子的细胞膜和卵子的细胞膜是非常特化的两种特殊结构,彼此有相互结合并促使进一步结合的特殊受体配体融合机制。而作为壁腔上皮组织的子宫内膜细胞,是没有接纳精子细胞的物质基础的。反过来想,阴道、子宫、输卵管那么大的上皮面积,如果真能吸收精子,那些小蝌蚪还能游到输卵管那里,和孤零零的一个卵细胞结合么?第三:群友退而求其次,说不是完整精子,以及完整基因组,而是精子分解产物被吸收。决定人的长相相当复杂,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明白长相的遗传决定方法,但是肯定需要非常多的基因,以及精密的基因排列方式,才能够决定孩子的长相。就算上皮细胞吞了精子,嚼吧嚼吧吸收存留了一些DNA残余片段,那么上皮细胞又是如何在转移这些渣渣DNA的时候,将这一套长相基因组和染色体排列顺序完好无损的交给卵子的呢?第四:上皮细胞不产生精子状特化细胞,无法转交DNA子宫上皮细胞就是安安分分的器官内壁细胞,人家不长什么突起啊随时准备插到卵细胞内。难道上皮细胞看见卵子来了再吐一个精子出来?对不起,上皮细胞生不出来转移DNA的精子状遗传物质载体。第五:子宫上皮细胞很正常,就是二倍体如果先父遗传正确,那接触过一次精子细胞就变三倍体四倍体,多有几次和不同人的性行为子宫细胞就成多倍体了?细胞内的染色体条数是有限制的!不是想几条就几条,如果染色体数量异常,是会直接导致细胞生理功能异常的。第六:先父遗传很好验证如果子宫内膜细胞吸收了精子,那么取一点子宫内膜细胞组织,跑一个DNA鉴定的胶,不就证明了?这么大的理论,一个大四实习生学会genotyping就行了,肯定发nature science,实验周期就不到一个星期。这么简单的验证,为何科学界没有?第七:亲子鉴定的技术恰恰证明了没有先父遗传这回事DNA亲子鉴定技术,是以染色体上几个多态性位点为依据,人有23对染色体 46条染色体,一般选取十几个多态性位点。这一条染色体如果不来自于母亲,则一定来自于父亲,如果超过三个标志性位点对不上,则可以基本确定是否为亲子关系。那么回到上一个问题,要决定长相,需要相当大的DNA片段,如果先父遗传存在,那么这所谓的“先父DNA”必定会使亲子鉴定失败,即使这个孩子是从亲生父母的精子和卵子融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那么DNA亲子鉴定99.99%的准确率又从何而来呢?最后,当群友声称99.99%不等于100%时,拿那0.0001的失败因素来寻求先父遗传可能的合理空间是,我终于失去了耐心。我说出了一个恶毒的想法,所谓的先父遗传,估计是哪个被戴了绿帽子的喜当爹,学了点生物遗传知识,就拿来自欺欺人的糊弄前来表达疑惑的亲友的。我也奉劝各位朋友,千万不要再坚持先父遗传了,如果那孩子长得像前男友,那可能实打实就是前男友的孩子,而不是什么猴年马月曾经暂留在女性体内的一坨精子。它们当时那几天没有遇到卵子,它们就玩完了!它们没本事在几个月几年后兴风作浪!这篇驳斥的证据,都是我根据我自己的生物学知识想出来的,没有查阅网络上对先父遗传的其他否定依据,我还是挺骄傲的,毕竟是自己动脑筋的成果。写完了,我再去看看别人的说法吧。本文纯生物学理论讨论,如果有人有条件刮刮子宫上皮细胞做个基因组检测,请告知我结果。最后,如果有人支持先父遗传,欢迎讨论。最后讲讲爱情婚姻和家庭,其实很少初恋就能修成正果,与被前男友培养过的女性交往也许会更快乐、舒服,少些摩擦和争执。过度强求处女,拥有处女情结的男性,也许对和谐成熟的两性关系并不追求,而只要求心理上的一种安全感。男性渴望爱,女性同样渴望爱,这是天性非常难压抑。如果社会过分要求处女膜,那么女性会做一些很畸形的事情,比如修补处女膜,比如婚前性行为只采用边缘性行为。保留膜的完好,不意味着心灵没有其他人曾经进入过,也不意味着没有爱过。而那些处女情结的男性,往往可能娶到的这样的“作弊”的女性,也是德匹下(德行匹配的下场)。而因为一个膜,而错过一个人,其实我觉得,还是挺可惜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陆绮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3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图文大播报
查看: 14690|回复: 35
先父遗传 是否真实?
先父遗传& &
& &&&生物学家达尔文,他的着作《物种起源》一书中曾发现这样一件事实:在英国的乡村,一头「花白」相间的母猪,与同一头「暗棕色」的野公猪交配,产下了「杂种」仔猪。不久「暗棕色」的野公猪死了,这头「花白」相间的母猪又与本地的「公猪」交配,生下第二胎仔猪。令人费解的是,这胎仔猪的身上长着斑驳错落的「棕色鬃毛」,有点像它们之前的「先父」。达尔文把这一现象称为「间接遗传」,对于这一现象,达尔文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 。苏联的巴普洛夫()教授也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先将一头「黑母猪」和一头「白公猪」交配,产下的小猪是有「白」的,有「黑」的,也有「花」的。第二次他改将这头「黑母猪」与一头「黑公猪」交配,结果产下的小猪中仍然有「白」的和「花」的。这个实验也说明了「母猪」的确是能将「前夫的基因」吸收进体内而影响下一代。在现代的「遗传学专家」也发现,一匹「纯种雌马」与另外不同类的「纯种雄马」交配,产下的小马其外形特征带有「双亲的性状」。此后,把该「雌马」和所有「雄马」严格隔离,当其再次发情时,让该「雌马」与「同一品种」的「雄马」交配,产下的小马「某些外形特征」,尤其是「毛发色泽」,竟也居然有些像「先父」。生物学家发现,雌性的蟑螂、蜜蜂、蚂蚁、蝎子、蜘蛛、蚊子、苍蝇等动物,都是第一次交配后,不需要再交配,即可终生生育若干胎次的后代。可见这些动物的雌性能把精子或受精卵终生储存在体内待产。&&
人类是否也能这样?&&
这是男人想找处女结婚的原因。&&
常有再婚女性生下的孩子却象前夫的现象,就是先父效应。
&&在女人和男人交媾的那些日子里,男人的亿万个精子进入了她的体内,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后,除一部分流出外,其他都发生了自溶。在它们自溶时,会释放出一种遗传物质“核蛋白体”,被女性生殖器官的内腺所吸收,与此同时,**中还含有多种性激素,这些性激素也被女性吸收。被吸收的精子和性激素中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能使母体性细胞产生遗传变异而被同化,进而引起后次卵细胞也随之变化,因此而产生“无距离遗传”的效果,所以如果和有过性经历的女人结婚,便会出现儿子为什么像其他人的缘故,这种现象虽不普遍,却客观地存在着。&&
有这么一说,处不处的不重要,但是被内射过的就不能要
【谣言粉碎机】“先父遗传”真可怕,你的孩子另有爹?
有人呼吁女性婚前一定要洁身自好,理由居然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与自己的丈夫生下的孩子是100%婚姻的结晶?还说科学研究证明,女性一旦有过性行为,基因就被“玷污”了?以后与别人生下的孩子永远都受到第一个男性的影响?天呐!为了未来的孩子万无一失,我是不是该去幼儿园预定一个开始源氏计划?
游识猷发表于 09:51
1.被“玷污”的女性基因?
流言: 女人婚前尽量避免“性行为”的科学理由英国人类学研究所Dr. Gossip教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女人“子宫”中会分泌“ignorant ingredient”液体,这个液体会和“某些”男性精子中的“virginalobsession”成分作用,将“foolish goddamn factor”遗传给下一代。Dr.gossip教授研究发现,“婚前性行为”与“婚后性行为”在生理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英国人类学Dr.gossip教授的报告说,婚前与别的男人“性行为”,而且曾经让男人的“精液”进入过自己的体内,这样会让女人丧失其“最原始的纯洁基因”。在“婚前”的“处女”第一次“性行为”时,男性五亿多的精子进入了女人的体内,除了一部分流出女人体外,其它精液会发生“自溶性”。在精液“自溶性”时,会释放出一种遗传物质“DNA去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某部份”可能被女性“子宫内腺”所吸收。与此同时,精液中还含有多种“性激素”,这些“性激素”的“某部份”也可能被女性吸收。这些“性激素”和“核蛋白体”会干扰母体内的DNA基因,使女体内“性腺细胞”发生变化,从而使以后女体内的“卵细胞”性状也会受干扰而变化产生“遗传变异”,因而产生“无距离遗传”(或称为“间接遗传”)的效果。
真相: 至少五年前就有人在天涯论坛发帖宣传这则谣言,不过大家在稍微翻译了一下里面提到的英文单词后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某大学的复仇抹黑贴,因为发贴者使用的ID正是这所大学的名称 [1]:Dr. Gossip,“谣言医生”;ignorant ingredient,“愚昧的成分”; virginalobsession,处女强迫症;foolish goddamn factor,该死的愚蠢因子……这不免让人想起网络上的著名段子“你是凯丁么?不,我是希尔瑞斯!”这年头编段子的人很喜欢用英语埋彩蛋,比如前阵子高铁谣言中的“斯蒂芬金效应”[2],学好外语的重要性这时候就凸现出来了。有时,这种故意留下明显漏洞的恶搞文章,也被称为“钓鱼文”。
至于后一段描述则充斥着大量似是而非、闻所未闻的“科学术语”,比如“精液的‘自溶性’”,比如“女性‘子宫内腺’”,还有“无距离遗传”,全是编造出来子虚乌有的东西。以后看到这种语焉不详的形容时就应该提起戒心。
如今许多人对人类生殖学的无知也许该怪中学时的生理卫生课总是跳过重要的章节,如今还是让我们重头学起。
首先来看女性的部分,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平时都静静地呆在卵巢的原始卵泡中,只有在排卵期前不久,卵泡才开始逐渐成熟,最后成熟卵泡破裂,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进入输卵管,等待与精子邂逅。排卵后24小时内未受精,则次级卵母细胞退化。在女性的月经周期,未受精卵会随着血液、子宫内膜等一起排出。至于那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精子就算真能“自溶”也没用,它们的遗传物质如果没有被核酸酶降解,也会随着月经一起被排出。
尽管男性每次射精中的精子数以百万计,但只有一小部分能穿过子宫颈,然后走入正确一侧的输卵管与刚刚来此不久的卵子相遇。最终,仅有一个精子能穿透卵子厚厚的外壳完成受精。精子细胞核与部分胞质进入卵子后,受精卵外即刻通过透明带反应和卵膜阻断形成屏障,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然后受精卵逐渐分裂发育,与此同时,输卵管中的纤毛摆动,将受精卵送入子宫着床。这些步骤一环紧扣一环,根本没有给外来遗传物质留下影响的余地。事实上,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如果那么容易就可以被外来基因插入修改,转基因就会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而不像如今需要复杂的步骤在实验室内才能完成。
2.达尔文也支持的“先父遗传”是怎么回事?
流言: 著名基因工程专家王清连(Q-L. Wang)教授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题为《达尔文对遗传学的贡献》的学术评论文章。文中指出,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对生物遗传学的贡献却较鲜为人知。他对遗传学的主要贡献是收集了大量的基因数据,试图提供一个解释的理论框架。达尔文清楚地描述了几乎所有遗传现象,包括“先父遗传”。在《变异》(The Variation)的第11章中,达尔文搜集了许多声称是“先父遗传” 的例子。
生物学家达尔文,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曾发现这样一件事实:在英国的乡村,一头“花白”相间的母猪,与同一头“暗棕色”的野公猪交配,产下了“杂种”仔猪。不久“暗棕色”的野公猪死了,这头“花白”相间的母猪又与本地的“公猪”交配,生下第二胎仔猪。令人费解的是,这胎仔猪的身上长着斑驳错落的“棕色鬃毛”,有点像它们之前的“先父”。达尔文把这一现象称为“间接遗传”,对于这一现象,达尔文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
真相: 先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第11章实际上是“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跟“变异”没什么关系。流言中引述的说法,实际上改写自《物种起源》第5章“变异的法则”里的一段著名描述:“莫顿爵士(Lord Morton)有一个著名的杂种,是从栗色雌马和雄斑驴育成的,这杂种以及后来这栗色雌马与黑色亚拉伯马所产生的纯种后代,在腿上都生有比纯种斑驴还要更加明显的横条纹”。
现在你知道流言是怎样把达尔文的话改头换面的了。首先,达尔文研究的是马(以及已经灭绝的斑驴),而不是猪。其次,达尔文举这个例子是希望说明杂种更易出现一种遗传返祖现象,因为他随后就接着写“在马属的若干物种里,幼马的条纹比老马更明显或表现得更普遍,……我敢于自信地回顾到成千成万代以前,有一种动物具有斑马状的条纹,其构造大概很不相同,这就是家养马(不论它们是从一个或数个野生原种传下来的)、驴、亚洲野驴、斑驴以及斑马的共同祖先。 ”
达尔文虽然是进化论的天才,但他对遗传学的概念可谓错漏百出。在达尔文的时代,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还不为人知,基因的概念更是公众闻所未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就曾在《伟大科学家的重要错误:达尔文的遗传学》一文中总结过达尔文的许多谬误[3]。所以即使达尔文真的信奉所谓的“先父遗传理论”,也并不能给这种理论带来一丝一毫的权威性。
事实上,“先父遗传”在基因不为人所知、分子遗传学尚未建立的时代,曾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自孟德尔以降,研究界已经发现许多“既不像妈也不像爸”的性状完全可以用显性与隐性基因来解释。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完全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至今还对“先父遗传”这种已被推翻的理论笃信不疑者,那么有一句咒语或许可以帮助他消除先父遗传的影响,宜于行房前默念百遍:“Srep Ape Rom Daer!……”[5]
这个流言还提及了一篇题为《达尔文对遗传学的贡献》(Darwin’scontributionstogenetics)[6]的论文。这篇论文确有其事,它发表在波兰的《应用遗传学期刊》中。在论文中,作者提及近年来能可作为支持先父遗传证据的研究一共有四篇,其中最近的一篇是Mole于2006年发表的一篇《How we know I》[7]。不过, Mole那篇文章不是论文,而是一篇随笔。而在Mole的随笔中,提及先父遗传的只占寥寥几段,重点描述了他与一位饲养冠军狗的女士聊天所得。据Mole文中所写,那位女士了解狗的遗传学,但她依然表示根据她的经验,一只血统纯正的冠军母犬一旦与杂种犬交配,此后状态必定一落千丈,因为“血脉被玷污了”。
结论:谣言破解。 “先父遗传”神马的压根就不存在。
特别鸣谢:Ent(科学松鼠会)
参考资料:
[1] 女人生的孩子十有七八要像她的第一个男人
[2] 高铁——悄悄开启群发性地质灾害的魔盒
[3] 饶毅:《伟大科学家的重要错误:达尔文的遗传学》
[4] Telegony
[5] 本咒语的设定参考了哈利波特中的厄里斯魔镜所篆刻的咒文:Erised stra ehru oyt ube cafru oyt on wohsi。
[6] Darwin’s contributions to genetics,J Appl Genet50(3),2009,pp.177–184
[7] Mole,2006. How we know I: strange dreams
讲的很有&深度&,以前就听过这样的说法
  先父遗传的支持者最常用的论据声称来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物种起源并没有此一论据。
  尽管“先父遗传”除了早期科学家的猜想以外,至今为止未找到任何科学依据,但德国纳粹和帝国主义曾用这个学说为借口,进行大量反人类屠杀。
  英国人曾利用这个学说反对再婚。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年来这个被废弃已久的学说在中国一些知识水平不高的人中流传。
理论歪曲(英)
  Nevertheless, telegony influenced late nineteenth-century racialist discourse: a woman who had once had a child with a non-Aryan man, it was argued, could never have a &pure& Aryan child again. This idea was adopted by the Nazis.[6]
理论歪曲(中)
  然而,先父遗传的理论在19实际晚期曾被种族主义者大肆宣说:如果一个女人有了一个非雅利安人种的孩子,她就永远不可能在生出“纯种”的雅利安孩子来了。这个思想曾被纳粹所接受。
好像说的有道理
有破解补丁吗?
心理问题其实是!「先父遗传」是真是假? - 知乎1535被浏览1300106分享邀请回答ncbi.nlm.nih.gov/pubmed/这是一篇综述,不是Research,主要提出了一个假设,即近代的一些研究结果可能支持达尔文后期提出的“泛生论”(自行百度),其中文中有提到Telegony这个词(作为支持达尔文泛生论的历史观点之一),没有展开讨论,不算是“先父遗传”的相关论文。第二篇(2011):Liu YS. Telegony, the sire effect and non-mendelian inheritance mediated by spermatozoa: a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modern mechanistic speculations. Reprod Domest Anim, ):338-43. 瞧,只有一个署名作者,因为,又是综述,作者一个人写的,引述前人观点,没有新的Research。文中提出了符合“先父遗传”特征的四种可能的机制(注意,该文用的最多的类似it is possible that/ we may suppose that的表达):1、精子穿透进女性生殖道粘膜,包括子宫、宫颈、输卵管。但是没有提到能存活多久,能否定植,引用的最近一篇研究表明在体内可能存在精子进入体细胞形成嵌合体的现象。但是,没有任何研究观察到这些精子能影响到后来的怀孕。2、外源性DNA进入体细胞。这一条和“先父遗传”扯上关系是非常牵强的。作者的论据是,精子有被母体降解吸收的现象;实验发现凋亡细胞的DNA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整合;然后最近有发现将精子显微注射进体细胞可以用于转基因技术;所以性交后大量精子与母体的接触可能会产生外源基因整合进母体体细胞的现象。但是,这每条论据之间的gap实在是太太太太大了,距离非授精精子的DNA能整合进卵子里也差得太太太太远了,需要极大的想象力。连作者自己都说,即便这种现象存在,效率也是非常低的,发生率也是极小的。3、胎儿细胞和胎儿DNA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这在妇产科学中其实早就被揭示了,研究比较多用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的一些生物标记。但是,后面关于这些DNA与体细胞的整合、甚至转染到生殖细胞和后续的胎儿,就纯粹是作者的假设,毫无研究依据了。4、精子RNA介导的非孟德尔遗传。主要论据:近年发现,精子不仅向卵子贡献了基因组,还可能带入了自己的RNA并在受精卵中被表达;同样是第2条提到的那个精子显微注射,精子RNA可以被逆转录并整合到受体细胞(具体过程、逆转录酶怎么来的我没看明白);然后结合第1条。跟第2条类似,要推导出先父遗传,也是非常遥远的。第三篇(2013):Liu Y. Fetal genes in mother's blood: a novel mechanism for telegony? Gene, ):414-6. 又只有一个署名作者,因为这是一篇Letter-to-Editor,同样,不是Research。信中的论点和第二篇文章类似,不再赘述。————总而言之,“先父遗传”(Telegony)的确是一个可以追溯到达尔文时代,早就被抛弃的一个假说,Pubmed的数据库中100年来只有7篇文献提到过Telegony,更不用说进行研究。从刘用生教授写的三篇文章也仅仅是指出了一种可能性,他很谨慎地表示,孟德尔等人的一些观点几十年长期被无视,后来因为新的证据才被重新提起并证明正确,对于一些历史观点我们不应该武断地忽视,并综述了一百多年来的少量相关研究,表明这些现象还是为“先父遗传”提供了可能的依据。但从上面列出的也可以看出,目前我们既没有确认这个现象,也没有发现有力的或直接的证据。我认为,必须发现受精卵中带有了“先父”的遗传物质,才能算是直接证据。这些间接证据,也都太过牵强。所以,这是数百年前的假说,至今只是历史名词而已。不了解刘教授写这些文章的出发点,但佩服他的文献阅读能力和知识储备。另外,很显然,其发表的文章被人曲解利用了:这些review和letter真心无关先父遗传的复兴。我浏览了下还有人引述到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过“先父遗传”的研究,我看了下,一篇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外周血中胎儿DNA的文章,一篇其实是医学史,讲历史上的这个名词而已。个人理解,专业水平有限,如果有误欢迎指出。纯粹疑问请勿留言,懒得讨论。6242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K1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62 个回答被折叠()【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_牛宝宝文章网【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专题: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看全网精选小说,更新比快更快![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下面引用一段话:医学界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是由牛津大学的Yuk-Ming Dennis Lo(卢煜明教授)在1997年发现的。并以牛津大学的名义发表在英国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上(DOI:10.-174-0)。简洁地说就是,卢煜明教授在孕妇血液中发现了男性DNA。由于母亲作为本身不可能有男性DNA,因此孕妇血液中的男性DNA只能是来自胎儿。卢煜明率先发现孕妇血液内存有胎儿DNA,成为无创性产前检查先驱,他也因此成为了2011年当选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跟进的研究发现事实远比想象中的严重,科学家发现,在怀孕期间,母亲与子宫内的那个“小客人”之间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互动关系。尽管母亲与胎儿的血液循环遵循的是两条线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细胞能够穿越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体内的细胞同样可以进入母体。有90%的怀孕妇女体内都存有从胎儿体内获得的细胞,其中一半以上的母亲在分娩后数十年内一直携带这些细胞。(所以怀过孕的母体就会有先父的DNA,保存期是"Decades",即几十年)而2012年5月荷兰最古老的大学,莱顿大学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血液》的研究更是直接证实了,母体里面之前存储的先父DNA会重新进入新的母子循环(DOI: 10.1182/blood-571),对下一胎可能产生数种疾病上的影响。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Miranda Dierselhuis和她的同事对12名新生女婴进行了脐带血检测时发现其中11名带有Y染色体抗体。这12名婴儿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她们都有哥哥。也就是说,女人前次怀孕身体会被胎儿的细胞“污染”,这些细胞存活在母亲的身体里,并在母亲再次怀孕时侵入此时胎儿的身体。特殊情况下,女人会发生自发流产而不自觉,这些流产胎儿的细胞一样会侵入母体并可能影响下一个胎儿。以上。这段文字是否可以理解为此前网谣中流行的「先父遗传」?即妻子的前任性伴侣的DNA可以进入胎儿的体细胞并得到表达?下面就看看www.niubb.net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网友Benjamin LI对[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给出的答复:先说结论:题主说的这个现象和“遗传”没有关系。第一项研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在孕妇血液中发现了男性DNA。……母亲体内的细胞能够穿越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体内的细胞同样可以进入母体。有90%的怀孕妇女体内都存有从胎儿体内获得的细胞,其中一半以上的母亲在分娩后数十年内一直携带这些细胞。先说说这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被称为“微嵌合体”(Microchimerism)。胎儿的某些细胞可以进入母体,在妈妈的体内“寄生”;而母体的细胞也可以进入胎儿体内。上面的“某些细胞”,指的是仅有的几种已被发现的免疫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脐带、胎盘、脂肪等组织中,主要用于免疫调节、辅助造血、分化修复损伤器官。新生儿脐带血保存主要就是为了保存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以供不时之需。母亲与胎儿确实发生了细胞的交换,并且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对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这种细胞在母子体内交换,不会对母亲和胎儿任意一方的遗传物质产生影响,仅仅相当于一个外源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了自己体内,最多就是出现一些免疫系统的问题,和“遗传”没有任何关系。这种现象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怀孕期间,胎儿和母亲相互向对方进行骨髓移植。至于第二项研究,说的也是相同的东西。接下来再来说说为什么微嵌合体和所谓的“先父遗传”没有关系:第一,胎儿可以把自己的细胞寄生在母亲体内,但精子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如果一次性行为没能使女方妊娠,胚胎没能着床,这种微嵌合体就不可能形成,胎儿的细胞与母亲的细胞就不可能相互交换。另外目前好像没有证据表明精子有类似的能力。第二,即使成功妊娠,胎儿和母亲的免疫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互相进入对方体内,也不会影响对方的任何细胞的遗传物质。哪怕是怀过一胎的母亲又怀第二胎,留在母亲体内的头一胎孩子的细胞进入了第二胎孩子体内,这第二胎孩子的遗传物质没被影响,该随谁还是随谁。作为一个外源细胞,它确实有可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别忘了,免疫反应的最终结果就是把这个细胞消灭掉。要是有人非要钻牛角尖,说什么“之前孩子的细胞有可能表达出什么蛋白来影响第二胎”的话,要知道,无偿献血的血里面、骨髓捐献的骨髓里面也都有这种细胞。举个例子,老王家媳妇受了伤,输了隔壁张大爷献的血,结果过了一年老王媳妇生了宝宝,眼睛长得像张大爷。如果有人声称是这因为张大爷的某些细胞跑到了老王家媳妇身体里的话,请拿出证据,不然老王可能会揍你一顿。另外,病毒也能让人产生抗体,让人的身体永远记住这种病毒,这也算是永久的“影响”吧?是不是就是说我得了感冒,以后我就会长得和那个病毒越来越像了?我怀的孩子长大了也会长得像感冒病毒?不太可能吧……-----------------10.18 补充-----------------这两天突然被轮了,一下子好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上面的是对题主那些东西的分析解释。下面说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些东西不会改变孩子或母亲的遗传物质。所以我认为所谓“先父遗传”只是一个观念问题,而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如果我的女友有怀孕史、流产史或者生过孩子的话,我也不愿意娶,理由是一方面(流产史)流产对健康危害大,另一方面(生过孩子)我不愿意当别人孩子后爸。而如果她只是有过性经验而已,那我不会有任何顾虑。因为性经验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我也不用担心前任的孩子引发的家庭问题。我只是希望那些人承认自己不愿意娶非处姑娘(只有性经验、没有怀孕史)的原因他们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把原因归结到姑娘本身有问题。至于怀孕史,无论是其引发的健康问题还是家庭问题,都对未来家庭生活有极大的现实影响,以至于足以让我们忽略那几个细胞带来的微不足道的影响。这就是我的观点。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评论。网友靳雨思对[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给出的答复: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我觉得有必要出来和题主 @不解不休讨论一下了。根据题主的结论和所举出来的证据,总结起来有两个问题:1.题主理解能力有问题。关于论文内容方面,题主如果理解有偏差,我不怪你。显然,题主并没有查阅原文献,只是看的别人的报道而已。但是题主对别人的报道理解都有问题,后面我会具体分析。2.题主缺乏批判思维。看报道就信了?这么有趣的东西不追究一下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去查原文献可以理解,毕竟你不是相关专业的,对你太费事。但问题是你在没有追究根源的时候,却这么的相信它。题主所提到的两个文献分别是Lo Y M, Corbetta N, Chamberlain P F, et al. Presence of fetal D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serum[J]. The Lancet, 76): 485-487.Dierselhuis M P, Blokland E C, Pool J, et al. Transmaternal cell flow leads to antigen-experienced cord blood[J]. Blood, ): 505-510.题主感兴趣可以找来看看,找不到的话,我这里有全文,可以分享给你。-----------------------------------------------------------------分割线---------------------------------------------------------------对于楼主自己的看法我就不直接反驳了,只是个人看法而已,我尊重。下面逐条分析一下题主所引用的内容。“医学界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是由牛津大学的Yuk-Ming Dennis Lo(卢煜明教授)在1997年发现的。并以牛津大学的名义发表在英国顶级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上(DOI:10.-174-0)。简洁地说就是,卢煜明教授在孕妇血液中发现了男性DNA。由于母亲作为女性本身不可能有男性DNA,因此孕妇血液中的男性DNA只能是来自胎儿。卢煜明率先发现孕妇血液内存有胎儿DNA,成为无创性产前检查先驱,他也因此成为了2011年当选的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这个报道没什么问题,和论文Presence of fetal D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serum的结果没有出入。但是这个和所谓的“先父遗传”有半毛钱关系?1.这是在母体的血液中发现了胎儿的DNA。研究检测的是母体血浆、血清和血细胞中Y-specific fetal sequence,也就是胎儿Y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结果在80%的血浆样品、70%的血清样品和17%的血细胞样品发现了胎儿来源的Y 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2.这项发现和遗传没有关系。在血液中检测到其他来源的DNA很正常,而且血液中的这些DNA对自身的性状没有影响,更不会遗传给后代。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输血了,输血之后在血液中肯定会检测到供血者的DNA,但是它对接受输血者并没有影响,也不可能遗传给后代。“跟进的研究发现事实远比想象中的严重,科学家发现,在怀孕期间,母亲与子宫内的那个“小客人”之间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互动关系。尽管母亲与胎儿的血液循环遵循的是两条线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母亲体内的细胞能够穿越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体内的细胞同样可以进入母体。有90%的怀孕妇女体内都存有从胎儿体内获得的细胞,其中一半以上的母亲在分娩后数十年内一直携带这些细胞。(所以怀过孕的母体就会有先父的DNA,保存期是"Decades",即几十年)”这个报道没有给出文献来源,我也不好作出评论。但是这个问题还是和遗传并没有关系。因为第一个胎儿来源的DNA对母体的生殖细胞没有任何影响,第二个胎儿本身的遗传物质还是完全来自自己的父母。哪怕在胎儿期间有第一个胎儿的DNA通过母婴之间的交流进入后来的胎儿体内,那些DNA也只是少量存在于第二个胎儿的的血液中,对其性状没有影响。“而2012年5月荷兰最古老的大学,莱顿大学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血液》的研究更是直接证实了,母体里面之前存储的先父DNA会重新进入新的母子循环(DOI: 10.1182/blood-571),对下一胎可能产生数种疾病上的影响。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Miranda Dierselhuis和她的同事对12名新生女婴进行了脐带血检测时发现其中11名带有Y染色体抗体。这12名婴儿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她们都有哥哥。也就是说,女人前次怀孕身体会被胎儿的细胞“污染”,这些细胞存活在母亲的身体里,并在母亲再次怀孕时侵入此时胎儿的身体。特殊情况下,女人会发生自发流产而不自觉,这些流产胎儿的细胞一样会侵入母体并可能影响下一个胎儿。”这个报道后面的内容和原文献Transmaternal cell flow leads to antigen-experienced cord blood也没有差距。但开始的结论“直接证实了,母体里面之前存储的先父DNA会重新进入新的母子循环”是个什么意思?这句话应该是某人自以为是的误读,然后题主又拿来咀嚼了一遍。这项研究同样是和“先父遗传”没有半毛钱关系!1.这项研究和先父没有关系。在文中没有找到任何先父有关的内容,这个现象发生在母亲和子女之间。第二个孩子受到母亲体内的第一个孩子(不管父亲是谁)残留的细胞的影响,产生了对抗该细胞相关的抗体。2.这不是一个遗传层面的问题。这项研究说明的问题主要一个是兄弟姐妹之间可能会通过母亲有细胞的流通,另一个是脐带血中会因此含有一些特异性的免疫细胞。他们的遗传性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能的造成的后果只是兄弟姐妹间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会产生免疫排斥。这三段文字提到的研究结果都是和先父遗传没有任何关系的。最后回答题主的问题“由下文可得出结论,一个女人跟第一个男人怀孕,不论流产还是生产,她体内都会留存有这个胎儿的遗传自第一个男人的DNA,她跟第二个男人怀孕后,这个DNA会再次通过她与胎儿的物质交换进入宝宝体内,从而使她跟第二个男人生的孩子体内,存在有第一个男人的DNA。但是这到底会对第二个宝宝造成怎样的影响,希望有专业人士能来解答一下,非常感谢。”这段话没有问题,只是不知道为何和“先父遗传”扯上关系的。第二个孩子血液内是有可能存在第一个孩子(不管谁是父亲)的DNA的,虽然含量极其低。但这些DNA谈不上遗传,对其性状没有任何影响。至于其他方面的影响,我不能说100%没有,但是影响还没有妹妹接受哥哥的输血影响大。分析就到这里,得出什么结论看题主怎么想了。PS. 如果题主还有其他证据可以再提出来,我可以继续分析分析。网友画船听雨眠对[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给出的答复:更多有关【卢煜明】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比比读小说网转载请保留本文连接:分享到:相关文章声明:《【卢煜明】卢煜明教授所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否说明了「先父遗传」?》由“緑灯区ヽ”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TA的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先父遗传害了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