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肢体上肢为什么要进行上肢等速肌力训练仪器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_文库下载
1亿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朱红霞,朱建芳,鲁红霞.3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52.[2] 芮丰.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
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4):156\157.
认为,对于脑卒中患者,要以优质的护理服务和精湛
的技术来赢得患者的信赖,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待患者的态度应该和蔼亲切,主动耐心地与患者交
谈,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用疏导、关心、解释、爱护的护理来对待每一位脑卒中患者,鼓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放松心情,积极面对疾病,最大限度地避免焦虑和抑郁的情绪,以此更好地促进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尽早获得康复。
(收稿日期:2013\06\18)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江苏南京210008)
  摘 要 目的介绍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脑梗塞患者,给予其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并在入院和出院时给予肌力测验,对比前后肌力变化情况。结果出院时肌力测验与入院时肌力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肌力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脑梗塞  偏瘫  康复训练
  Keywords Infarction  Hemiplegia  Rehabilitationtraining
  中图分类号:R472,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3)21\1959\02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且
常见于老年人。该病呈突然起病,致残率高,虽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一般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存活率可以大大提高,但是抢救后患者可出现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口角歪斜等生理功能改变。大多数患者均伴有肢体障碍症状出现,给患者心理带来恐惧、抑郁、认知紊乱和焦虑等,严重的可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对患者瘫痪肢体肌力的恢复尤为重要。笔者收集了2010年6月~2012年1月46例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给予其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46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者MRI证实,发病至住院时间1~3d。46例患者中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
  作者简介:杨晶(1980
23±11.52)岁。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即进行康复训练,对伴有意识障碍、患有精神病史和住院时间小
于2周者,不纳入本研究。1.2 护理
1.2.1 经常翻身体位 由于瘫痪肢体肌肉松弛,静脉回流不好,容易导致水肿,所以需要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经常给予患者翻身体位,翻身体位时最好选择健侧卧位翻身为主,频次每1h一次翻身,最好定时翻身,不要暴力牵拉瘫痪的上肢,减少瘫痪肢体受压。在每次翻身时注意保护好患侧关节功能的位置,即肩外展50°,内旋50°,屈50°。
1.2.2 被动运动 对于伴有无意识障碍患者,可实施被动运动护理,可在发病后次日由护士或者护士指导患者家属进行。首先按摩患者头部,用拇指揉捏患者上肢5次,再用手指在患者肌腱部位采用弹指法2次,再活动患者的各个关节,按摩力量和时间安排因患者情况而定,每次按摩时间最好控制在30min以内,开始以每天1次按摩,然后视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至每天3次。由责任护师执行和评估实施按摩护理效果,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通过发放宣传册,示范教育、讲解等方法让
-),女,大专,护师,从事临床护理
Word文档免费下载:(下载1-3页,共3页)
护 理研 究 针对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 复训练 护理方法探讨 巴德玛 吴秀 兰 通辽 市蒙 医研 究所 内蒙古 通辽028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对于 因...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心血 管病 防治知 识 201 5年 第1期 瓣论著 /护理骚 脑梗 死 患者 偏瘫肢 体康 复...(收稿日期 :)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杨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老年科 , 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 目的 介绍脑梗塞患者偏瘫...护理 Xiandaihuli 脑梗死患 者偏 瘫肢体 的康 复训练护理方 法探 讨 周 丽平 ① 【 摘要 】 目的 :分析探讨脑 梗死患者偏瘫 肢体的康复训 练护理方法 。...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措施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中西 医 结合 心血管病杂志 201 5年 3月 C第 3卷第 9期 Mat.No.9 ...龙源期刊网 .cn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研究 分析 作者:靳春艳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2014 年第 02 期 【摘要】...huli 脑梗死 患者 偏瘫 肢体 康 复训 练 的护 理方 法分 析 肖春莉① 【 摘要 】 目的 :对脑梗 死患者 偏瘫肢 体康复训 练的护理 方法进 行探讨 。...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分析 徐道岚 江 苏省 扬t ,1 市高 邮第二人 民医院 江苏高 邮 225600 【 摘要 】 目的: 探讨脑梗塞 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 练护理 的方法...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护理论文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患者早期做 康复训练对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结论:患者通过康复 ...梁娜 田源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545007)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锻炼方法。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进行对比得出康复效果。结果& 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康复护理训练是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康复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 偏瘫& 康复训练
&&&&&&&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发病急骤、变化快、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19/10万,致残率高达83%[1]。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和抢救水平不断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仍高达70%-80%[2]。由于脑卒中后脑组织的修复和康复治疗的功能具有重组的特点,从而决定了早期康复治疗的必要性。我院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间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在康复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脑卒中病例6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50到75岁。平均年龄63岁。60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的诊断标准[3],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肢体活动障碍。
&&&&&&& 1.2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早期康复组各30例,两组年龄、病情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组织、营养脑神经细胞、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治疗)。早期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 2& 康复训练方法
&&&&&&& 2.1制定最佳康复计划。①拟订有关康复训练计划时,应有患者本人、家属以及他们所在地段的康复工作人员和专业康复工作者共同参与制订。②根据患者的自身需求和客观的可能性来拟订康复目标,安排康复训练的项目和内容。③要有针对性根据患者的偏瘫程度而选择不同的康复措施,制订一对一的,富有个性的康复训练治疗项目和计划。④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从基本能力的康复训练到复杂的行为训练。
&&&&&&& 2.2康复训练方法:对于偏瘫的患者,最主要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包括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①上肢运动:在病人无法进行主动运动时,护理人员站在病人患侧,将一只手握住患侧的手腕,另一只手放在肘关节略上方,将患肢进行上、下、左、右伸屈,旋转运动,然后进行各手指的运动。上肢伸肌的运动有:进行臂内旋,肘关节伸展,肩关节内收、内旋,肩胛向前共同运动。上肢屈肌的运动有:前臂外旋,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旋和外展,肩胛骨上举和向后运动。
手指的伸展运动有:将上肢高举过头,此时手指自然伸展。手指的屈曲运动有:让病人健侧的手指用力握拳,可诱发患者手指的屈曲活动。若自主活动恢复后,应鼓励患者进行自主功能锻炼,做上肢的伸屈、上举、外展及旋转等各个方向的活动,如举哑铃,可做上举动作,也可做平分运动,根据个人体力逐渐加重及增加次数。屈伸腕关节10次,屈伸肘关节反复10次,由下向上抬高上肢,活动肩关节10次。每日2-3次开始,以后逐渐加强。手指的锻炼则进行握拳,松拳,然后进行精细动作锻炼,可进行手指捏拿训练,将黑白豆混在一起,然后叫病人分开并放入不同的瓶子里,还可让病人练习扣纽扣。②下肢运动:下肢伸肌的运动有:踝关节膝关节伸直,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下肢屈肌的运动有:足趾背屈,踝关节屈曲、内翻,膝关节屈曲、外展、外旋。由远向近屈伸脚趾,屈伸踝关节,屈伸膝关节,抬高下肢各10次,定时协助翻身。腰背肌的锻炼:仰卧时,鼓肚子抬高腰背部,使之离开床面;俯卧时,上肢向后伸,使背向后仰离开床面。上述运动开始时每四小时进行一次,以后可逐渐加大次数及加长时间。③肌肉按摩:因肌肉长期不活动易引起肌萎缩,每天应定时按摩瘫痪肢体的肌肉,可用拇指揉摩,捻摩或用拇指或手掌进行揉按或用肘关节揉背,用手捏拿跟健,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5分钟,每日2次。通过肢体活动和肌肉按摩病人的肌力会进一步恢复,在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后,可在医护人员或家人陪同下下床行走,进行行走训练。行走时一定要将患肢抬起,不可拖步行走,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要平稳,不要过急,一脚足跟亦先着地,重心再转移至足跟,开始下一个步态周期。
&&&&&&& 3& 结果
&&&&&&& 经(布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测定[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显示,早期康复组上肢与下肢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达20例,常规治疗组上肢与下肢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只有5例。结果表明: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治疗组。
&&&&&&& 4& 讨论
&&&&&&& 脑卒中发病率高,卒中病人虽然致残率较高,但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有效、及时地为卒中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可使卒中病人的瘫痪肢体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重建、恢复,达到最佳的预后效果。但是在临床上还有很多卒中患者因为缺乏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以及部分卒中患者因为没有及时就医而导致功能障碍定性,没有及时进行功能锻炼,而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导致锻炼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指导卒中病人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还应注意对病人进行相关脑卒中知识的健康宣教,减少卒中的发病率。
&&&&&&& 5& 结论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恢复效率,减少后遗症的有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黄为民,高展,冉春风,等.早期介入运动疗法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3484.
[2]徐静.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3355.
[3]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381.
[4]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等.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1版):23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脑溢血出院后右偏瘫怎么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脑溢血出院后右偏瘫怎么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女 | 72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了,每天都一直在帮助按摩和进行简单锻炼,现在右边身子能稍微动一下下了,但感觉效果不怎么明显,请问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进行康复锻炼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第二次脑溢血了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掌握运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5715次
&&&&&&病情分析:&&&&&&过了急性期,就需要做康复治疗了,&&&&&&指导意见:&&&&&&包括功能训练,理疗,针灸,综合治疗去正规的康复医院,都有康复科的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2626次
&&&&&&病情分析:&&&&&&你好,早期可以进行良肢位摆放。&&&&&&指导意见:&&&&&&病情稳定后,应当尽快开展失语症和右侧肢体偏瘫康复训练。及时、持续、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祝早日健康。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6080次
&&&&&&这脑出血后遗症应该侧重功能性锻炼,中医中药为辅助作用的治疗原则的,恢复期是可吃些补阳还五汤的。 &&&&&&以上是对“脑溢血出院后右偏瘫怎么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偏瘫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温馨提示:定期体格检查是预防中风、偏瘫的重要措施。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
好发人群:中老年人群
常见症状:肢体运动障碍、偏瘫步态、意识障碍、肌张力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参考价格:190
参考价格:220
参考价格:248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镇心,安神,定惊,调血。本品用于脑血栓,脑溢血,...
参考价格:¥139
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
参考价格:¥368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临床研究.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陈伟胡江波周敬杰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
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肌
电生物反馈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0d后。测定偏瘫侧腕关节的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ROM),检测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偏瘫侧腕关节的AROM、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
治疗组的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显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
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偏瘫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传统认为瘫痪恢复的次序是先下肢后上肢,先
低肌张力;进行偏瘫下肢单腿搭桥练习,同时训练健侧肢体功
能,并逐步进行体位转换、坐和立位平衡、躯干控制、偏瘫侧肢体负重等训练,独立完成坐位至站立的转换、站位重心转移、步态训练及作业练习等。③恢复期康复。包括四肢精细协调训
练、实用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以及骑固定自行车训练等。上述康复治疗每天约40min,每周训练6d。
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还进行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应用Au-
tomove
近端关节后远端关节…。常规的治疗方法和功能训练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有许多患者遗有远端关节功能障碍,影响了整体功能的恢复。为了在有效治疗时期内最大限度地促进
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我们引入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方法,并就
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做一探讨。现报道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共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我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入选标准如下:符合1995年全国
AM800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先将皮肤用酒精脱脂以
减小皮肤电阻;将2个刺激电极沿肌束长轴放置,分别贴在偏瘫侧前臂伸肌肌腹两端的皮肤表面,两电极间置接地电极;地
线电极置于两刺激电极之间,能将肌肉收缩时产生的肌电信号
传到大脑,经特定信号系统放大,并通过曲线形式显示在显示器上;采用自动或人工操作模式,刺激波形为方波,刺激频率为
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旧J,并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均为首次发病,单侧病灶,病情稳定;患者均
无明显的意识障碍,无认知、视觉、理解功能障碍;年龄30一70岁;无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入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
Hz,波宽为200its,刺激时问为8s,间歇时间为108,治疗开
始时根据患者反应情况调节刺激电流强度直至达到最适水平。
治疗在安静、舒适、避光的治疗室内进行,治疗前向患者说明仪
器的原理、作用和训练方法,并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时患
意。将人选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4±13.4)岁;脑梗死16例,脑出血14例;病程(14.4±5.4)d。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1±14.2)岁;脑梗死19例,脑出血1l
者坐于显示器前,要求其集中注意力看清反馈仪显示器上的肌电值,且能听到扬声器中发出的提示声音信号;嘱患者尽量做
伸腕动作,并将此时显示器上记录到的曲线强度作为基线;嘱患者再次做伸腕动作,努力超过基线水平,此时仪器会自动给
例;病程(15.8±5.6)d。2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
予1次电刺激帮助患者达到基线水平,并记录最高点做为下一次治疗的基线值;随后刺激停止,患者放松休息,如此反复进行
训练。治疗约20min/次,1次/d,每周治疗6d。
三、评定方法
2组患者治疗观察期均为60d,治疗前、后均由同一位康复医师进行疗效评定:偏瘫侧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如脱水降颅压、稳定血压、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神经等药物)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按计划实施一对一的康复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分别是:①初期或软瘫期康复。患者取良肢卧位,对其偏瘫肢体进行从远端至近端的按摩;在无痛范周内对偏瘫肢体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给
予翻身练习、床上坐位平衡训练、起坐训练、呼吸练习、直立床站立训练、偏瘫肢体低频电刺激等;采用神经促进技术(兴奋
ofmotion,ABOM)用量角器测定;偏瘫侧腕背伸肌最大收
缩时肌电波幅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记录,即治疗时显示屏所
显示的患者最大用力伸腕时的肌电值;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采
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 MeyerAssesment,FMA)评定…。
性)提高患肢肌张力。②中期或痉挛期康复。练习偏瘫肢体的分离运动;进行膝手爬行训练;采用神经促进技术(抑制性)降
四、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露±s)表示,应用SPSS10.5版统计学软件进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10.07.015
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选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单位:221009徐州.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2页,共2页)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_专业资料。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周内的脑卒中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 6人阅读 2页 1.00元 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 研究?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侯红’王摘要 彤’李...本研究引入肌电生物反 馈 联合针刺训练方法 , 并就 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 影响做一探讨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2 结 果 , 。 详见表 2...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 15人阅读 2页 1.00元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更多&&目的:探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脑...运动想象结合爬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_专业资料。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爬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生物反馈的早期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分析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翟宏伟,巩尊科,陈伟,等.肌电生物反馈训 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生物反馈的早期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分析_江容安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翟宏伟,巩尊科,陈伟,等.肌电生物反馈训 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 ...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瘫上肢康复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