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8国考报名时间的误区有哪些!

华图教育微信:shanghaiht
华图教育认证官方微博
华图吧百度贴吧:华图
2018年报名时间还未公布,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期间,提醒各位考生,如果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及整个录用流程还不太清楚,到时候报名琐碎事项较多,比如填写报考资料,选择职位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导致报考失败,现在就应该了解一下什么是2018国家公务员报名的误区。
  误区一:报考只因就业压力,不管什么职位只要考上就好
  【误区】很多考生报考公务员只是为了就业压力、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的就把考公务员作为救命稻草一样仅仅抓住不放,这种想法本身就是有误的。因此,许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对报考职位不作深入了解,被录取后发现离家太远、工作太累等等诸多问题。
  【支招】提醒考生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
  误区二:盲目跟风或热衷于报考&没有专业限制&职位
  【误区】很多考生在报名的时候,没有仔细权衡自己的优、略势,谨慎报考,而是仓促的决定自己的报考职位,或者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放弃了对自己人生中谨慎的一次主动的把握,可能直接导致公务员考试失利。
  【上海人事考试网支招】建议考生不要走极端,都去报名那些没有专业限制的专业,据往年报考数据分析热门职位都对专业、学历和基层工作经验方面要求较低,很多考生都填报这样的职位,这样就造成了职位填报的拥堵,大家看到的是大报考热门岗位,致使某些岗位无人问津,导致比例严重失调。
  考生一定要对自我进行全方位的定位,了解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可以清楚的在一张纸上写明自己的专业、学历、特长、适应能力等等情况,看起来一目了然,根据所分析的情况,在填报职位的变数中找到一个基准点,在填报过程中,关注不同时段你所报考的职位变数,竞争比例怎么变化,有什么样的趋向,对所填报的职位有一个规划。要审时度势,不能盲从,更不能随便报考。
  误区三: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高
  【误区】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认为这种职位的录取率会相对较高。
  【上海人事考试网支招】招考的人数多,但是报考的人数同样也会很多,报考的人数平均到招考的人数比例,它实际上跟几百个考生竞争一个岗位是一样的。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不一定高。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的竞争对手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不要单一的考虑报考人数,还要综合全面的考虑报考的职位。
  误区四: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优势较应届生更大
  【误区】在职人员有一定优势,因此录取几率会高于应届生。
  【上海人事考试网支招】要全面分析在职人员和应届生各自的优劣势,理性报考。首页,在职人员有一定的优势是因为有很多职位是要求有相关几年工作经验的,这就为社会在职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平台,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职人员自身的劣势。在职人员的年龄、心理和各种生活压力都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工作、家庭等琐碎事情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双重因素也会导致在职人员信心受挫,备考失利。
  误区五: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是否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
  【误区】很多考生研究生已经毕业,并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是在报考过程中看到报考要求为本科学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报考。
  【上海人事考试网支招】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编辑:上海华图)
下一篇:没有了
掌上华图客户端
关键词阅读:
1356289人正在这里听课
点击预约&地点:网络直播
2017年事业单位面试讲座
点击预约&&现场讲座
2017事业单位大纲解析专业不符问题成公务员考试槽点 2018年国考10月中旬报名_新浪无锡_新浪网
  提到公务员考试报名,专业限制大概是报名时最大的“拦路虎”之一了。由于专业不对口,不少考生连考试的入场券都拿不到。记者昨日获悉,为了解决专业难题,《江苏省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正在征求意见之中,无锡考生也纷纷响应,对“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提出了补充建议。据悉,这是江苏首次对外公开征求专业目录修改意见,修改过后的专业目录将用于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招录考试。
  吐槽都是历史类专业 两字之差被拒之门外
  公务员考试号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突出重围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实属不易,“可专业不符连笔试资格都没有,实在令人无语。”说起公务员考试专业的设置,市民小吴至今还觉得憋屈。小吴本科学的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研究生学的是世界史专业。几年前,她报考的部门要求是历史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她用研究生的学历和专业报考,结果没能通过审核。报考单位给出的解释是,“专业不符,历史学不是世界史”。“事实上,世界史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只不过到了研究生阶段,专业被分得更细了,分成了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等。”小吴最终还是无缘报考岗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职位对专业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在审核时,仅一字之差就会被拒之门外。无锡考生曾经也遇到了“专业坎”,比如法律专业不能报考法学,国际金融与金融也不同,不能互相报考等。
  为何“专业不符”的现象频频出现?有教育人士指出,这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用人单位招聘的需求不一致造成的。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多的是为了育人和科研,而用人单位招聘则偏重于岗位的职责功能,基于不同目标、不同需求、不同信息。“比如,一个计算机专业大类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等多个专业。不同专业学习内容不一样,用人单位招聘时会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专业取舍。”
  建议国考和省考最好能统一
  据了解,公示的《江苏省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共设有中文文秘类、法律类、公共管理类等50个大类专业,每个大类专业下又分若干个专业方向。考生可以根据实际,对照目录提出增加、减少或调整的意见。此次网络征求意见的时间截至本月18日,省公务员局将修订后的《江苏省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再次公示,进一步征求意见。
  看到网上征求意见之后,无锡考生呼声很大。小赵学的是通信工程专业,这个专业被列入电子信息类,曾经导致他在报考计算机类岗位时未能通过审核。小赵说,现在一些学校新招的计算机类课程里有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地理信息技术等与计算机相关性小的经济类、地理类专业。相比之下,电子信息课程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远比这些专业多,而且全国不少省份都将通信工程专业列为计算机类,他希望这次也能进一步调整。
  考生小华则建议将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同时纳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专业分类》电子信息类和教育类目录。目前,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归为教育类和电子信息类,他希望这一次能解决这个问题。
  提醒2018年国考10月中旬报名
  随着《江苏省2018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 进入意见征集,不少考生开始关心新一年“国考”“省考”的日程。公务员考试相关专家表示,“国考”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报名时间在每年10月中旬,考试时间在11月下旬,面试时间在次年的2、3月份。而江苏“省考”时间近两年均在1月报名,3月笔试。两者都包括笔试和面试。
  就命题形式和考试难度而言,近年来,“省考”越来越向“国考”看齐,取消了《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也做了相应的变化,由以前的四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变成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与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而行测考试时间也由之前的90分钟变为120分钟,与国考步调一致。不过,具体情况要参照“国考”及江苏“省考”考试大纲。
  专家提醒,对于有意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来说,“国考”和“省考”复习可以相互借力,认真备考“国考”的同时做好“省考”特色题型的复习,可以事半功倍。
  (晚报记者 蔡佳)
08-16 10:28|分享
08-16 10:14|分享
08-16 10:11|分享
08-16 10:06|分享
08-16 10:02|分享
08-16 09:59|分享
08-16 09:29|分享
08-15 09:44|分享
08-15 09:29|分享
08-15 09:23|分享
新浪地方站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选报职位常见问题答疑
http://www.chinagwy.org &&&&&& 09:27&&&&&&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预计在今年10月份开始,在国考报名中,考生能选报几个职位,可以改报职位吗?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特整理出职位选报常见问题,帮助考生顺利报考2018年国考。
  1. 报考人员可以报考几个职位?
  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职位。
  2. 什么情况下报考人员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招录机关在对报考人员报考信息进行资格审查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更改报考职位。
  没有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在公告中规定的时间以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3. 报考某一职位资格审查未通过后,还可以再次报考该职位吗?
  报考人员报考某一职位资格审查未通过后,不可再报考同一职位。
  4. 资格审查通过后,还可再报考其他职位吗?
  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不可再改报其他职位。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报名最常见的十大误区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预计在10月中下旬,但是在往年的报名中,总有一些考生会遇到的一些误区,在此小编总结了一些在报考中经常遇到的误区,以防止在今年的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中,考生再次遇到。
  误区一:填信息时为了符合职位要求而故意填与自身不符的信息
  在报名时,报考人员要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需要注意的是: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对伪造、编造有关证件、材料、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将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的有关规定处理。所以,小编提醒各位考生,报名时在填写报考信息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完整的填写相关的资料,避免出现失误。
  误区二:个人信息填报有误不能更改
  在报名确认中,如果发现在报名信息中有错误,有两类错误在经过当地考试机构同意之后是可以修改的,一类是姓名中的错别字,另一类是身份证中不涉及到出生年月的个别错误数字,其他的报名信息,在未经招录机关同意是不得理性的。同时,报考人员若要更改报名信息要填写《报名信息更改申请表》。在修改姓名中出现的错误时,需要出示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只有身份证号与报名信息库中的信息相一致的时候,才可以更改;同样的,当发现信息库中的身份证号与报考人员出示的本人的有效居民身份证中的身份证号有个别数字有出入的时候,只有该数字不涉及到出生年月才可以修改。
  误区三:硕博研究生以本科学历报考
  在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人员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提醒考生,正在读研读博的考生不能用自己的本科学历报考国家公务员,也就是说,只有即将毕业的硕博研究生才能用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误区四:高学历考生挑学历门槛较低的职位报考提高胜算
  公务员考试对于学历有着严格的界定,一般是本科、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大专、大专或本科、研究生(包括仅限硕士、博士两种情况),不符合情况是不能报考的。
  很多考生认为自己的学历高,水平高,可以挑选一些门槛不高的职位报名,但凡事都不是必然的,还有其他有相同想法的考生,同时也不能保证学历高的考生就一定要比学历相对较低的考生能力强,所以,小编也建议各位考生一定要科学的报考,不要遵循高不就低的原则,如果你是一名硕士研究生,那么就选择仅限硕士研究生能够报考的职位,不要去选择“本科及以上”的职位,这样就会淘汰掉一批不符合条件的本科生,降低了竞争的力度。
  误区五:认为自己是往届毕业生就不能报考应届毕业生职位
  最近,很多的职位都要求是应届毕业生可以考,但是小编发现,这样的岗位,其实去年毕业的符合条件的考生一样是可以报考的,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二年)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也是可以报考的,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以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因此,这里是需要各位考生请注意的。
  误区六:没有拿到学位证就不能参加国考
  这也是大家理解错误的一点,其实在每一年的考试中,都会有一些职位不要求学位证,只要有相应的学历即可。在这里,小编提醒各位考生,学位不等同于学历,考生一定不要将学历和学位混淆,获得学位证书而未取得学历证书者仍为原学历。这是需要考生注意的一点。
  误区七:专业不需要严谨,大体符合即可
  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如果你也是这种想法,很可能导致审核不通过,中国的专业的设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一字之差或者是看似相同的专业实际上可能有着天壤之别,如“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看是一样,但这两个专业却有不同的内涵。所以,考生在挑选适合自己的职的同时,一定不要注意自己的专业,核实专业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提高审核的通过率。
  误区八:没钱就不能参加国考报名了
  虽然国考要收费,考试考务费用以当地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为依据。但其实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是可以免除报名费用的。
  误区九:填完报名信息就万事大吉了
  国考报名是经过一系列程序的,从报考人员注册到报考人员填写报名信息并提交上报还要经历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查询报名序号、上传照片、缴纳考试费用、打印准考证等程序,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时间限制,考生一定要先了解报名程序及时间安排,切勿耽误考试。
  误区十:职位一旦填报就不能更改
  这里并不是绝对的,还是要看不同的情况,招录机关在对报考人员报考信息进行资格审查之前,报考人员可以更改报考职位;一旦审核通过,考生就不能改报了。但提醒考生,报考人员报考某一职位资格审查未通过后,不可再报考同一职位。
&&&& &&&&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中公网校
公务员图书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名师视频访谈
公务员电子周刊国家公务员报名注意事项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国考报名人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