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能给老师发微信红包吗怎么说

老师,你收家长微信红包了吗?
老师,你收家长微信红包了吗?
这是一个全民抢红包的时代,也给教育领域出了一道难题:如果家长给老师发微信红包(这几乎是一定会发生的),那么,老师怎么办?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老师,我们不收礼》,里面提到了不得收受家长的微信红包,但是今年春节,学校老师真的没有人收家长的微信红包吗?我觉得不太可能,几乎无法避免。从管理上讲,收微信红包很难监督,但并非没有办法。例如,我可以通过家长信、家长会,以及国旗下讲话向家长和学生不断地宣传学校的纪律,以增加个别违规收受红包的老师的道德压力和道德风险,而且接下来每逢重要节日,也一定会如是提醒,但比明令禁止更重要的,仍然是对微信红包这种新生事物进入家校关系之中的反思。
微信红包从几分几毛钱到两百元不等,它进入到家校关系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果老师收了家长的微信红包,这是什么行为?很难说是行贿行为,特别在家校关系良好的班级,难道不可能是朋友之间的红包游戏,图个热闹?
也就是说,它处于一个见仁见智的灰色地带。
因此,除非有明显特征或因果关系表明是家长用红包换取利益,一般情况下,很难用接受家长贿赂来定义它。然后,如果在一间教室里,形成了送红包的风气,彼此间心照不宣,那么,恐怕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
一度,学校对于某些灰色地带的行为是默许的。
从一个方面来说,这是一种中国式的“人性化管理”,即考虑到老师收入低,可以稍有弥补。这虽然是一个难以启齿的理由,但事实上这种逻辑和行为是存在着的。
但只要我们想重新塑造更文明的学校文化,就必须向各种潜规则说“不”。
南明教育宣称“教师第一”,而“教师第一”的首要内容,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老师的收入。但这应该是凭自己劳动所得的合法收入,是让老师感觉到骄傲和尊严的收入,而不应该是灰色收入。
我们可以涨学费以增加工资,只要我们的进步配得上。但不能以另外的方式让家长额外支出。
对我来讲,不收受红包,以及拒绝各种潜规则,包括有偿补课等行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南明教育旗下学校,每个老师都应该尽可能地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哪怕收了红包,只要把孩子教好了,家长照样感激你,而多半并不在乎那点额外的付出。但是,如果你向潜规则说不,同样把孩子教好了,你收获的则不仅仅是感激,还包括尊敬。而当一批批家长向你表示感激和尊敬时,你的个人品牌就树立起来了。并且,随着你的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将益发拥有更高的乃至卓越的价值。
品牌这张超级信用卡,也将意味着更高的个人收益,远不是红包可以比拟的。
相反,每一次收受红包,都是有意无意间在降低自己的个人品牌。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平庸、贪婪,就是这样一次次练就的。
在微信刚兴起的这几年,收红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应该逐渐去理解红包的性质,并通过反思不断地重新抉择。
实际上,今天忽然有了这篇文章,是因为我在我们一个老师群里也抢了1.83元的红包,当时觉得大家一起抢红包很快乐,后来就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我想,依照南明教育的文化,领导可以向同事送礼或请客吃饭,但不能反之。就是说,我可以发红包给老师,一点事也没有,就是大家一起乐乐,但是同事不可以发红包给我,哪怕几块钱几毛钱。
我一直在追问自己:毕竟是春节,这样思考问题,是不是太没有人情味了?
但是最终我明白,思考问题,不能给自己太多辩护。且不说所有文明的社会中,关于礼物问题几乎都有严苛的不近人情的规定,哪怕在中国,甚至在私企,卓越的企业,也常常有苛刻的要求。例如,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出差住宾馆,报销费用时,被会计查出连同洗衣费一同报销了,最终也退还了洗衣费用,这就是规则,连任正非这样神一样的人物,华为的创建者也不能例外。
所以早晨,我又退还了红包,哪怕引起尴尬或不理解也没关系。
对于本校(新港实验学校)老师收受家长红包(同事之间则全无关系)的现象,除极少数有明显行贿行为的,或家长们普遍送红包成为习惯的现象之外,通常我都抱以宽容的态度,不会耿耿于怀地追究,而更愿意交行老师们去自由裁决。即,除非明显认定带有行贿嫌疑,否则就认为属于私人领域的行为。
我相信,越来越多的老师会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去自觉地树立品牌意识,以此赢得尊严和相应的收益。
我也相信,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在发红包的时候,上面留下类似这样的话:“捐赠班级图书角。”这是向老师表达信任和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样,我们不只是在贡献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同样也是在为一个更自由、更文明、更彼此关爱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一直在说,担任校长一学期以来,我也犯过许多错误,并不见得就比老师们道德更高尚。
但团队是什么?
团队是大家有着共同的愿景,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地相互提醒,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最终使团队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我们也分享由此而来的荣耀与利益。
再举个例子。
我的公众号开启了打赏功能。实际上,最初设计时就是一个游戏,而且当时暗下决心,打赏获得的收益,将全部用于我个人的公益行为(包括公益行动开支以及捐赠,我认为这应该是现代公民的一种日常行为)。但我一直没有公开说过赏金的用途,因为不想自我标榜,公益应该是一种静悄悄的个人行为。
不过,朋友提出了这个问题,让我考虑到了打赏这一设置可能引发的问题。
只要我还在校长或总校长这一岗位上,还没有脱离团队成为身份上的“自由人”(或退休),那么,打赏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漏洞”。所以,我要么取消打赏,要么使之真正地只具有象征意义。几乎无须慎重思考,我就将打赏金额统一设置为“1元”。没有取消打赏唯一的原因,是打赏本身是对文章的一种反馈。
就是说,我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曲折前行,而这种反思,也有赖于同伴的力量。
红包虽小,但带来的思考并不见得小。
对任何新现象的涌现,不进行反思并审慎地抉择,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成为欲望的奴隶,本能的奴隶,从而让所谓的文化,所谓的自由成为幌子。
人是什么?人就是他走过的道路的总和。而所谓的文化,就是贯穿其中的自觉的一致性。我知道,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达成一种文化自觉,但我同样知道,愿意走上这条路的人,其实比想象中要多得多。
只是一个人往往很难做到,需要一群人一起行走。
我深信,这是幸福之道,也是自由之道。
2016年2月9日星期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闻热线:024-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老师群发微信要“红包” 我该当真吗?(图)
老师:不要装看不到,我会记得你的。家长:你说是在开玩笑,谁能不多心?
.cn   来源:
  &给我包个红包吧,&五一&快到了,收点红包&五一&旅游去。金额随意,看看我能收多少,一分也是爱,我在试人气,话说情义无价,看谁有我。不要装看不到,我会记得你的,等你哈。&刚刚过去的小长假,家长小陈没有过好。4月30日,他收到了这条微信,发微信的人是孩子幼儿园的老师。从形式上看,应该是群发的微信,但是从内容上看,却没法不重视,&老师都张嘴要了,咱要是不意思意思,那就不好意思了。&
  老师群发玩笑信息,让家长多想
  4月30日,家长陈先生的手机微信提示音响起,头像显示是孩子幼儿园的老师发来的消息,是条群发短信。
  微信内容俏皮,现在也十分流行这样的冷笑话,但却让陈先生感到不自在。&发微信人和收微信人的关系不同于朋友,如果朋友之间肯定能给回个6元或者8元红包进行互动。孩子的老师都要上门了,要是光发个十块八块的红包意思一下,那就没意思了。&
  转发朋友圈获评论,啥观点都有
  随后,陈先生把信息发到了朋友圈,获得几十条评论。有的人认为,&此类信息经常收到,就是群发的,没有特殊意义,仅仅是个玩笑。&另外一部分人认为,&以开玩笑形式要钱,给了就赚了,不给也不损失颜面。&&有家长硬给老师东西和钱,都是背地里操作,哪有明着要的?&
  陈先生打听到,几位家长给老师转了红包。这让陈先生更加纠结,&遇到这种事也没有办法和老师求证。你要说老师是在开玩笑,可是谁能不多心?上面都写了不要装看不到,只能多少发个红包意思意思。&
  心理咨询师:这种玩笑开不得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问了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10位家长,8人表示不能接受这类话语。&收到这样的微信,实在太尴尬。&而有位家长称:&人家也没说要多少,象征性的给点呗,大家都能愉快相处,而且老师也不会亏待孩子。&
  心理咨询师吴先生认为,这种玩笑开不得!无论是和家长开玩笑,还是内心真实所想都不应该。&这种带有调侃的话语可以在好朋友间说,但不应该对家长说。正常情况下,家长都会认为这种诉苦似的玩笑其实是变相索贿,可看出老师心智不成熟,考虑问题不全面。即使出发点是玩笑也不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李远摄影记者沈生
相关新闻:
新闻监督举报电话:(024)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
广告咨询热线:96009-6 新闻热线:(024)
公共服务机构: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辽)字第1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610474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教师节红包发什么数字 教师节微信红包数字含义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教师节红包发什么数字 教师节微信红包数字含义
导读:教师节很多人都喜欢给老师发红包,但是又不知道发多少好,那么教师节红包发什么数字?教师节微信红包数字含义。
教师节其实有很多方式来表达,发红包是其中之一,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来制作的哦,或者是买上一束鲜花,下面来看看吧!教师节红包发什么数字教师节一般学生都会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新意,小编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有送巧克力和手工贺卡给老师。现在送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学生送,不少家长也会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发红包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是发微信红包,可以选择让孩子发一些5.20(我爱你)、6.6(一帆风顺)、9.10(教师节日期)、9.9(天长地久)这些小金额的数字,这样教师比较能接受,不过最好还是送一些非现金形式的、不要太昂贵的礼物,最重要的是感谢老师的那份心意,如果是孩子亲自制作的礼物更好。如果想送的话,那么还是建议不要这样做。因为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对于家长的红包都是惊吓大于惊喜,收自然是不敢收,如果要退回去,反而会引发家长的担忧和尴尬,也给教师增添了困扰和麻烦。教师节能送红包吗很多学生和家长面临着送礼困惑。相信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稍微难以引起老师的注意,便认为是自己没给老师送礼的缘故。有人归结,给老师送红包的家长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洁”的,真心实意想表示感谢和祝福;一类是“不纯洁”的,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比如为孩子当班干部评“三好生”铺路等等。但从现在的社会状态来看,不管什么目的,给人送红包多少引起旁人质疑的眼光。让人看起来就是“不纯洁”的目的。越来越多人为了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别照顾,想方设法讨好老师。在他们看来,别的家长都送了,我能袖手旁观吗?其实,送与不送,并不影响孩子的学习。老师有义务、也有责任教好每一个学生,不需要特殊照顾有权势的人。这是老师传统的师德。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在利益的驱使下,走了歪道。如果你真的尊重老师,送不送红包只是一种形式。你可以通过其他比较“纯洁”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谢。如果老师够正直、够公正,他收不收红包都会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非要给老师送红包,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比如过年各地都有封红包的习俗,家长若真是想表达谢意,可以给老师封个利是。但要注意,按平常习惯就好,切勿数目过大,有收买的嫌疑,一般老师也不敢接,表达个意思就好。或者请老师来吃个家常便饭也是不错的,没必要搞什么大排场。要不要给老师送红包,其实没那么重要。教育就是要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建立师生的友谊不在于金钱之上,切勿走伤风败俗之道。教师节的来历早在1932年,国民党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解放后废除了6月6日的教师节,该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教师没有单独活动,没有特点。后来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将重新订立教师节的想法告诉了《北京晚报》,日《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引起了读者强烈反响。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正式提议设立教师节。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做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今年已是第十八个教师节了。将教师节定为9月10日还因为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春节给老师发微信红包,什么数字吉利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春节给老师发微信红包,什么数字吉利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发微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老师红包一般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