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发现的虫子,没翅膀,后腿粗壮,长你压到我的触角了,背上花纹类似鼠妇。这是什么虫子?

有点像小时候看到的虫,可是又感觉不太像,它在墙上当时也没爬,只是静静的待着,我直接把他消灭了。可是好奇,不知道是什么虫子。
这个图片是放大的,原大小比较小,差不多有一个小拇指尖那么大。
<img onerror="imgDelByClass('comimg_box');" class="piczoom mpic" alt="有点像小时候看到的
全部答案(共13个回答)
图片中的虫子是鼠妇。不是西瓜虫。不过它们的俗名都被叫做“潮虫”。
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
妇属。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体形扁平、较长(15—20毫米),前后两端尖,不光滑有疣突,色较浅,灰
色有花纹,尾足长于尾节,明显突出于后端。受到惊吓后会“加速跑”不能蜷缩,对光敏感,是草食的陆
栖类群, 口器 是 咀嚼式口器 ,为 甲壳动物 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相关信息的动物,不属于 昆虫 。鼠妇
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 第一触角 短小,后7对胸肢变
成步足,血呈白色。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 趋光性 、假死性
。鼠妇外壳有层薄薄的油,不易被 蜘蛛 网等粘住,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
如果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稍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
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俗称潮虫。这些小动物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
看到。
  
在七年级生物教材中所提到的鼠妇(潮虫)又名粗糙鼠妇,属于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与
西瓜虫容易混淆。西瓜虫属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鼠妇科求鼠妇属。两种生物生活环境相同,都在阴暗潮
湿的环境中生存,经常杂居在一起,有的分类系统或在较早的分类系统中将两者都分入潮虫科,所以两者
名字经常通用。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受到刺激后,鼠妇不能蜷缩成球形,而西瓜虫可以。西瓜虫对光的敏感
度较弱。所以生物学教材中建议用鼠妇而不用西瓜虫。(详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师参考用书》)
原生形态
鼠妇体长椭圆形,稍扁,长约10毫米;表面灰色,有光泽。头部前缘中央及其左右侧角突起显著。卷潮虫
能盘起身体,像微扁的圆盘。有眼1对,触角2对,第一对触角微小。共3节;第二对 触角 呈鞭状,共6节
。胸部分7个环节,每节有同形等长的足1对;第一胸节前缘延向头部前边,后侧隅向后突出,第二至第七
各节侧突不显著。腹部小,分为5个环节,第一及第二腹节狭,第三至第五腹节侧缘整齐而圆。尾肢扁平
,外肢与第五腹节嵌合齐平 。常集居于朽木、枯叶、石块等下面。 全国各地 均有分布。
生活环境及收集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
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砖块、墙角、
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 下水道 旁边进行采集
,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
鼠妇是一种中药,其功效和作用:
气味:酸、温、无毒。
别名:潮湿虫、地虱婆、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
鼠妇功能主治:
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
出吐去。有奇效。
将鼠妇用沸水烫死或晒干可入药,鲜用亦可。此外还能用于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于慢性气管炎,术后
疼痛,牙痛,口腔炎,鹅口疮,咽喉肿痛,小便不利,闭经。
用法用量:1.5~3分(0.5~1克),研粉服。
图片中的虫子是鼠妇。不是西瓜虫。不过它们的俗名都被叫做“潮虫”。
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
妇属。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体形扁平、较长(15—20毫米),前后两端尖,不光滑有疣突,色较浅,灰
色有花纹,尾足长于尾节,明显突出于后端。受到惊吓后会“加速跑”不能蜷缩,对光敏感,是草食的陆
栖类群, 口器 是 咀嚼式口器 ,为 甲壳动物 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不属于 昆虫 。鼠妇
用腮呼吸,而腮只能在湿润的环境中运作,所以鼠妇居住在潮湿的地方。 第一触角 短小,后7对胸肢变
成步足,血呈白色。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 趋光性 、假死性
。鼠妇外壳有层薄薄的油,不易被 蜘蛛 网等粘住,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
如果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稍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
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俗称潮虫。这些小动物似乎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
在七年级生物教材中所提到的鼠妇(潮虫)又名粗糙鼠妇,属于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潮虫科鼠妇属。与
西瓜虫容易混淆。西瓜虫属甲壳纲等足目潮虫亚目鼠妇科求鼠妇属。两种生物生活环境相同,都在阴暗潮
湿的环境中生存,经常杂居在一起,有的分类系统或在较早的分类系统中将两者都分入潮虫科,所以两者
名字经常通用。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受到刺激后,鼠妇不能蜷缩成球形,而西瓜虫可以。西瓜虫对光的敏感
度较弱。所以生物学教材中建议用鼠妇而不用西瓜虫。(详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师参考用书》)
鼠妇体长椭圆形,稍扁,长约10毫米;表面灰色,有光泽。头部前缘中央及其左右侧角突起显著。卷潮虫
能盘起身体,像微扁的圆盘。有眼1对,触角2对,第一对触角微小。共3节;第二对 触角 呈鞭状,共6节
。胸部分7个环节,每节有同形等长的足1对;第一胸节前缘延向头部前边,后侧隅向后突出,第二至第七
各节侧突不显著。腹部小,分为5个环节,第一及第二腹节狭,第三至第五腹节侧缘整齐而圆。尾肢扁平
,外肢与第五腹节嵌合齐平 。常集居于朽木、枯叶、石块等下面。 全国各地 均有分布。
生活环境及收集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
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砖块、墙角、
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 下水道 旁边进行采集
,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
鼠妇是一种中药,其功效和作用:
气味:酸、温、无毒。
别名:潮湿虫、地虱婆、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
鼠妇功能主治:
1、产妇尿秘。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2、撮口脐风。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3、风牙疼痛。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
出吐去。有奇效。
将鼠妇用沸水烫死或晒干可入药,鲜用亦可。此外还能用于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于慢性气管炎,术后
疼痛,牙痛,口腔炎,鹅口疮,咽喉肿痛,小便不利,闭经。
用法用量:1.5~3分(0.5~1克),研粉服。
这种虫子在我们那被称为:潮虫。就是潮湿的地方一般都很容易出现,有害,建议买除虫剂喷洒消灭,但是小心那个除虫剂一定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哈...
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把水的问题解决,找到漏水的管道修好,要不杀了虫子还会生的.就是石灰也是治标不治本.
超市应该有卖专门去霉的喷雾,往长霉的墙上喷下,再用抹布擦干净.不过喷完房间味道很重,象漂白粉的味道,所以要开窗通风.并且之后要保持房屋干燥,否则还会再长霉的。
用杀虫喷雾剂可以把它杀死,用&#034;雷达&#034;&#034;李字牌&#034;的都可以.把喷雾剂喷在有虫的地方和周围,然后关好门窗,二小时后才能打开门窗通风,这样效果会好些.试试吧!
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夹板子、夹板虫,或剪刀虫,俗称“耳夹子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
答: 请问这是转精吗? 这个肉眼是看不到时的哦。
答: 2008年4月在苏州举办第十八届中国园艺与盆景艺术培训一、培训班由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主办,苏州市盆景协会和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承办,...
答: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许多诸如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产品。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它是维持人们健康的重要组...
答: 剑桥国际教育(中国)机构宋长浩老师是剑桥英语通用五级高级别考试的培训专家,被家长誉为“中国最好的FCE培训老师”,在家长和学生中有很高的威望。宋老师在介绍FCE...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触角科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