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彝族文字在线翻译的文字感觉回到了炎黄时代去了

故土情结让人不远万里回乡寻根
  一个散居在三地的家族成员,在老宅即将征迁之际,分别从美国、四川赶到瓯海新桥街道三浃村,只为一睹儿时老宅的容貌。近日,在三浃村征迁办公室,拆迁户颜静在拆迁协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定居美国的弟弟颜雷、定居四川成都的姐姐颜平以及80岁的母亲戴秀容和83岁的父亲颜加尧,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无论走多远,我的根就在这儿,此次回家是我的寻根之旅,也是我第一次带女儿回老家看看。”颜雷说,得知老屋拆迁,他特地带15岁的女儿颜欣桐从美国赶回来。  颜欣桐是个小画家,在美国当地小有名气,画作还曾获过奖。她说,要为父亲的老家画一幅画,永久保存,留住父亲的儿时记忆。  颜雷的母亲戴秀容,1937年出生在三浃东曹自然村,高中就读于温州中学,大学保送至北京气象学校。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气象中心。老伴颜加尧是洞头人,曾就读建华中学(温州实验中学前身),后来也被分配到四川省气象中心。1964年,两人相识并在成都结婚。  婚后,大女儿颜平,二女儿颜静,儿子颜雷,相继在东曹村的老房子出生,并交由孩子外婆抚养照顾。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颜平和颜雷跟随戴秀容夫妇到成都学习生活,颜静跟随外婆在温州生活至今。后来,颜平在成都定居,颜雷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从事生物技术生产和研究工作,至今已有21年。  前不久,颜静告知在成都和美国生活的姐弟,三浃村被列入城中村改造项目,老宅即将被拆,姐弟俩决定回乡寻根。  “我们仨的童年都在这里,对老家有着深深的情感寄托。”颜平说,“过去没有三浃桥,河上有一只四方的渡船,人就站在船上自己用绳子拉到对岸。”颜静说,童年的记忆美好如初,仿佛就在昨天。  穿过长长的狭窄的小巷,在戴秀容夫妇的带领下,一家人来到老宅跟前。“这里留着孩子们一生难以抹去的许多童年记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周边环境脏乱差,这些老房子终将被淘汰。”戴秀容说。  为了珍藏这个美好的回忆,一大家子在老房子前合影留念。“我们期待新房早日建成,到时候我们再在新房前拍一张全家福。”颜静说。  戴家人返乡寻根的故事,让三浃村现场征迁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之动容。三浃村城中村改造攻坚组负责人吴昌明感慨地说,这家人不仅共同见证了老屋拆迁协议的签订,更是见证了家族和时代的变迁。拆迁户故园情深,更期待新房承载幸福,作为攻坚组成员,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来源:温州日报瓯网 编辑:杨凡 &黄梦思 周吉敏)
美国犹他家谱学会首次与中国档案部门合作 浙江省档案馆帮你寻根问祖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若想给这个困扰世人的永恒哲学问题以中国式的解答,通过中国传统的血脉图谱——家谱,或许可以获得。近日,位于杭州市丰潭路409号的浙江省档案局(馆)新馆三楼查阅大厅开设的犹他家谱学会浙江查阅利用中心正式启用,免费为社会各界提供家谱查询、寻根服务。这是美国犹他家谱学会首次与中国档案部门合作建立的家谱查阅利用中心。  “这次,我们捐赠了超过200万个与浙江有关的图像资料以供查询。”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亚洲区总经理聂思海介绍,美国犹他家谱学会于1894年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家谱资料,1978年左右开始收集中国地区家谱。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已经建成完整的家谱资料检索中心,在世界各地建有4000多个家谱中心,与145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换家谱缩微品的合作。  国有史,家有谱。家谱发端于商周。早期的家谱,主要记载帝王诸侯的世系、事迹。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刮向民间,由此产生了数量庞大的家谱。现今,家谱内容主要包括谱名、祖先像、目录、修谱名录、谱序、世系表、传记、祠堂、坟茔、契约、族产、字辈排行、家规家法、恩荣录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和万事兴’等俗语在中国的广泛流传,都证明了中国是个重视家谱和家庭文化的国家。这在全世界范围里十分难得。”在家谱收集的过程中,聂思海发现,相对于欧美国家,中国的家谱内容详细、系统。“比如在美国,并不会有一本书去记载家族历史,我们像拼拼图一样,通过找到一张张出生证、毕业证等证明,来整合成为一份所谓的‘家谱’。而在中国,家谱不仅有人系统编纂,而且书中内容不仅是家族史,更是国史、社会史。”  家谱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学的三大支柱。其中,家谱的核心是文化传承,在它的背后,人文教化等诸多价值正日益显现。聂思海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把自己所知道的家族故事记录下来,让后人有迹寻根,让文化有根可依。同时,他也表示,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希望通过和浙江省档案局(馆)合作的尝试,为未来在全省各地市档案管的合作提供经验。  目前中心已有傅氏、周氏、朱氏、胡氏、陈氏、郑氏、李氏、程氏宗谱可查。其他与浙江相关的家谱、地方志和科举名册等资料的数字化版本将陆续更新。有需要的群众可在浙江省档案局(馆)办公时间内前往调阅。(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严粒粒)
重修家谱背后是文化传承
  我从哪里来?我的血液中流淌着哪种基因?我的祖先是谁?家谱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的档案。已经延续千年的家谱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又面临着哪些危机?未来家谱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记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采访。  河南拥有深厚的根亲文化,百家姓中常见的姓氏有73个源自河南。家谱文化在河南源远流长。今年春节前,河南省图书馆推出“读家谱树家风”活动并征集家谱方志,引起春节返乡群众热情关注,短短月余就收到了100多部家谱,目前该馆收藏的家谱总数超过1000部,涉及180多个姓氏。  民间修谱热潮兴起  “目前我们馆收藏的家谱已达40个姓氏60多套100多册,其中大部分家谱是新修的。”平顶山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宝郑指着书架中码放整齐的各类家谱对记者说。  近年来,修续家谱在河南多地悄然升温,有一家一户修的,有同宗同族分支修的,也有一村一乡搭班子修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目前修谱热的重要背景,这是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家谱文化的王宝郑告诉记者,修家谱热潮其实是一种文化回归。人们在衣食富足之后想到了家族文化传承,于是便进行老家谱的传承续修,以及新家谱的组织纂修,目的是彰显家族文化,和睦家庭,教化育人,让后代记住家族文脉。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国盛家兴是不变的历史规律。按民间风俗,家谱一般“10年一小续,30年一大修”。据了解,“文革”期间许多家谱遭破坏,传下来的老家谱所剩无几,之后很多家谱的编纂就一直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后,家谱文化重新回到人们视野,甚至被视为珍贵的文化财富。于是,少数仍保留老家谱的先知先觉者开始谋求续修家谱。2000年以后,修家谱又重新成为热潮。  在王宝郑看来,修家谱热潮的出现其实是伴随着文化部的中国家谱编纂工程而来。2001年,文化部开展全国家谱抢救性调查工作,并着手编纂大型家谱文献书目《中国家谱总目》。从那时起,全国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开始主导本地家谱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各地媒体也开始对家谱文化进行报道。随后,中国民间新修族谱大量出版。  繁荣之中有隐忧。王宝郑认为,随着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发展,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对家谱还不甚了解,千年家谱续修面临危机。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独生子女在我国数量众多,其中很多家庭都只生育了女孩。老家谱有续男不续女的传统,这就让很多独生女家谱支系难以传承,很容易出现断线,难以续编。即便是现在新编的家谱已经逐渐把女性列入其中,但是女性的入谱仅限于名字,她出嫁到哪儿、丈夫是谁,并不清楚,其子孙也都不在谱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谱的断代。  时代造就修谱新特点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有责任把家族历史记录下来。”采访中,每位修谱者都对修家谱感到神圣而自豪。他们认为,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固而国稳,家和而国谐,家富而国强。家谱作为承载家族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据了解,家谱价值巨大,可以反映人口发展史、人口迁徙史、经济史、社会史、地域史等。历代修纂家谱是宗族中的一件大事,由族长主持,也有请地方名流硕儒主持的,并且具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即便在现当代代修家谱,一般也由德高望重者主持,由家族内的知识分子具体负责编纂。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会长魏怀习告诉记者, 一部“现代家谱”的编纂流程为:成立谱局或家谱编纂委员会;确立编委会成员;确定修谱时间;筹集修谱经费;收集整理修谱资料;编辑文字;后期成品制作。魏怀习说,由于修家谱工作繁杂,一般由几人甚至更多人组成,大部分家谱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想修家谱的没有实力、热情、文化是修不成的。  随着各地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诸如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固始的根亲文化节等,每年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同胞回乡祭祖。正是这种对祖根的依恋,对血脉亲情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着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的热情。  家谱作为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其形式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当下修谱内容更翔实,增加了经济内容等一些时代赋予的新特征。此外,历史上修谱都要靠专业的谱师去搜集整理材料,基本上靠步行和抄写来进行,效率低、速度慢,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给现代的修续家谱带来了极大便利。  新郑市新店镇郭老庄村郭钰达最近正忙着活着修家谱,在他看来,如今修家谱赶上了好时候。“现在有汽车、火车、飞机,去哪里都方便,还有电话、QQ、微信等可以帮助联系宗亲,找到谱牒可以复印、扫描,同时通过网络来筛选、厘清各宗支的信息,非常便捷。”郭钰达说。  家谱文化也待传承弘扬  曾在平顶山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的韩向忱,编写过《韩氏宗族家谱》和《韩氏宗族家谱增补本》,记载了他的先祖韩伟以后共11代500多人的生卒概况,其中记述了其先祖韩伟曾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从山东只身闯关东,后定居于辽宁开原县的经历。  韩向忱说,他们这支韩姓家族如今分布在辽宁、北京、山西、四川、福建等八九个省区市。为了修这套家谱,他先后往外发信500多封,相继到辽宁、山东等地寻根问祖,历经10多年才修完了这套家谱。编纂完成之后韩向忱除将家谱寄给居住在各地的族人外,还将家谱捐给国家图书馆及辽宁、山东等地和平顶山市的图书馆。让韩向忱欣慰的是,国家图书馆等给他寄来了收藏证书。  据了解,部分国外文博机构也重视中国家谱的收藏。民国时期就有外国人在中国收购家谱。如今,美国的国会图书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等都收藏有众多的中国家谱。  未来应该如何修家谱并传承家谱文化?有人认为,家谱“私藏不如公藏”,应当把它视为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家谱捐献到图书馆既有利于其永久保存,又可作为学术资料供学者研究,还可向公众提供检索服务方便以后查找。有人认为,家谱应该响应当下技术热潮,迈向数字化。此外,还应该对相关手工技艺进行非遗项目申报。还有人认为,旧时修谱修男不修女,本身就是狭隘的、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从现在起各族修撰族谱时,不妨采用男女同修的办法予以延续。  在王宝郑看来,家谱文化需要普及,最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年轻人了解家谱文化,鼓励他们承担家谱的续编任务。为此,平顶山市图书馆把2002年以前征集来的老家谱做成缩微胶卷,并定期举行家谱文献专题展供读者参观、阅读。此外还通过邀请当地文化名人讲授姓氏文化公开课,多方位地传播家谱文化。  河南省图书馆近年来也不断通过家谱的征集和展示普及家谱文化。家谱征集既可以国家的力量保护谱系传承,促进各地同姓的联谱、寻亲,也可保留民风民俗记载,为社会存史。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闫宏伟说:“我们的家谱保存仍有很大空缺,将继续坚持家谱征集工作。”  (作者:张莹莹 陈关超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徐孟楠)
民间修家谱热催生“修谱生意” 客户以中老年人居多
   随着修谱热潮在民间的兴起,一些从事专业修谱的线上线下机构相继出现。而修谱者们不惜砸下重金,花费时间辗转于各地搜寻资料,印证老辈口中关于先人的事迹,其目的,是为了找到“我从哪里来”和“谁是我最亲近的人”。  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涂金灿的“家谱传记机构”在一连串带有“智能”、“创投”字样的公司中显得有些另类。  这是一家为客户提供文集自传、家史家谱定制出版等服务的机构。走上二楼的工作间,可看到几百本姓氏家谱和人物传记陈列在书柜之中。涂金灿雇用的编辑们正坐在电脑旁,将从各地搜集回来的客户家谱资料录入电脑,并进行编辑和排版。  工作间内无人喧哗,只听见翻动纸页和敲击键盘的声音。一名编辑告诉记者,书架上的家谱大多为支谱。无论薄厚,这些用宣纸制成、竖式排版的家谱,静静地躺在这里,记录着一个个家族的古老历史和荣耀。&  现象  民间兴起修谱热  有人花三五年时间修谱  郭毅(化名)花了五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编成一套《郭氏家谱》,分发给曾为修谱出钱、出力的族人。  来北京已有七八年,老郭退休前在内蒙古的中学教书,到北京后又找了份辅导学生功课的工作养家糊口。补课期间,郭毅得知一个学生家长正在编修家谱,对方初中文化程度,“但是公司条件方便,有车”,可以到处搜集资料。郭毅受到触动,初中毕业生尚且这么积极写家谱,“我一个大学本科中文系毕业的,是不是更应该写写?”  由于老家谱以前曾经被毁,郭毅只得从新修起。2015年,一套《郭氏家谱》编好,上面记载的祖先最早追溯到了1890年前后,谱上共涵盖1000多名族人。  冯铭(化名)比郭毅幸运。冯家的老家谱经历动荡年代得以留存,不过从1962年以后便没再增添新的记载。  1994年,河南老家一个叔叔找冯铭盖一座祠堂。祠堂于1995年6月份落成,占据一个院子两间房,冯铭心想,干脆再做个家谱摆在祠堂里吧。  从盖祠堂到修家谱,冯铭花了三年时间。这期间,他从北京回到老家,“别的啥也没干”,专心找资料。1996年家谱有了雏形,他又花了大量时间统计整理。2015年,《冯世家谱》印刷出来,新老家谱相接,共涵盖2046人,最早的一代追溯到了明朝。冯铭把这套家谱印了300多本,给族里的人每户分发三四册。  “编修家谱占了我们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的负责人涂金灿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这家机构内共有客户姓氏家谱300多种。近年来,社会上悄然兴起修家谱的热潮,“今年每月修家谱数量可以达到五六种”。  北青报记者采访多家家谱编修机构发现,近年来个人修家谱在民间热度不减。中国国家图书馆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入馆的新家谱“陆陆续续每年都有”。上海图书馆家谱阅览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馆藏的新版家谱大多在
1990年之后开始出现并入馆,而近年来,图书馆获捐的新家谱非常多,且数量在连年走高,“每个月都能收录20到30种”。  这位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新家谱多数是以个人的名义编写的。目前,每天大概有10余人到家谱阅览室来借阅,其中部分人是为了给自己编写家谱寻求参考。  “以前大家不太注重这个,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就开始想要寻根,找到根之后再来修谱”,涂金灿说。  故事  寻根者花8万辗转多地寻资料  曾从龙王庙里找线索  对于郭毅和冯铭来说,寻根、修谱并非易事。两人都在搜集、记录家族资料上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金钱。  郭毅出生在内蒙古河套地区,根据家里老辈人的回忆,1900年前后族人从陕北神木走西口来到河套。“有五六个八九十岁的老人这么说”,为了印证老人的说法,郭毅辗转神木、河套多地寻找线索。村里龙王庙铸钟上的名字、石碑的碑文、档案馆里的旧县志,都成为他的线索来源。北京的国家图书馆他跑去过四五趟,将有用的资料统统复印回来。“同一辈的人,起名字是按谱排下来的,按字辈印证,可以基本确定哪个姓郭的是我们的祖先”。  编写这部《郭氏家谱》,除了从家族里募集来的五六万元,郭毅自己贴了两三万元资金。总费用大约8万多元,其中除去路费,还包含了“人情费”,即向老人打听线索时的礼品开销,此外还有购买照相机、扫描仪等器材的费用及最终出版印刷的费用。  郭毅宣称,在老家神木,煤老板修家谱是常事。他有些羡慕这群人,“动辄就捐一百多万(修谱)”。不过让他自豪的是,自己修的家谱“质量比他们好多了”。  “基本上是自己来做”,冯铭也说,修谱需要下苦功。为了修补残缺断代的老家谱,他召集了家族的十多个人,分头找线索、查资料。冯铭曾听老辈人讲,家族里出过烈士,但名字和年份记不清楚,他就开车去烈士纪念馆找。知道家里有老红军后代,他就去县里的档案馆找,查老红军是哪年参的军、做了什么事迹。  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虽然笨拙,但也有效。它需要修谱人付出足够的精力和耐心,通过搜集先人在当地留下的各类历史档案和文献材料,逐步拼出一条枝叶丰满的家族脉络。  调查  修谱机构嗅到商机  提供线上检索线下调查  伴随民间修谱意愿的高涨,一批修谱商业机构相继出现。涂金灿的“家谱传记机构”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提供家谱整理编审、设计排版、印刷装帧等服务外,他们也会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实地指导甚至蹲点修谱的业务。涂金灿介绍,一些客户来之前缺乏修谱的经验,因而向他们寻求帮助。  一份该公司某单业务中的《编修计划与费用说明》显示,机构对客户的修谱流程进行了规划,包含“召开修谱动员会”、“填写入谱登记表”、“拼合谱系图”、“收集入谱小传”等步骤。而除了提供前期规划,机构还将起到协助指导工作开展、搜集整理必要资料等作用。  涂金灿说,如果客户需要,他们可以派一老一少两人前往客户的老家实地指导。不过更多时候,机构只拿出方案,具体调查、登记等工作由家族主事人自己做,“我们会提醒客户对拿不准的地方在家谱上进行注释,但很多历史资料需要他们自负其责”。  同样经营家谱生意的还有山西尚知堂家谱坊。负责人成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尚知堂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经营修家谱的业务。按照需要,客户提供家族基本资料信息后,尚知堂会派出十多人的团队去当地考证核实。工作团队最后会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资料、实地调查情况、老谱中存在的证据等30多项内容去考证家谱的真实情况。  除了传统的修谱公司,一些修谱网站和应用软件纷纷进入人们的视线。脱离了宣纸和蝇头小楷,这些网站和软件强调大数据的运用。如在一款手机应用上,家谱以家族树等形式呈现,处于家族关系脉络上的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框等进行交互。  该手机应用的联合创始人曾对媒体介绍如何借助这款应用找到几百年前的亲戚关系:成员之间通过共享数据,在有交集的数据中寻找失散久远的血亲关系。不过,这一切必须基于庞大的用户量和庞大的家庭数据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  涂金灿认为,网上出现的修谱软件,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资料容量大、不易丢失、改动方便,还可以随时分享。对于修谱行业来说,“这肯定是个方向,但线下也要有个纸质版”。  纵深  修谱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意在寻根和抢救文化  让年过六旬的冯铭觉得鼓舞的,是摆在家族祠堂的那本厚册子受到了家里年轻一代的欢迎。  北青报记者采访多家修谱机构发现,中老年人是民间修谱的主要群体。涂金灿介绍,来店里修谱的客户以公职人员、军官、教育界人士居多,也有海外华侨,“以前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现在扩散到一些普通家庭”。  冯铭1975年底从河南来北京当兵,是家里第一代北京“移民”。他时常感慨,家族的长幼辈分缺乏梳理,“现在的孩子往上最多只能记住两代”。如今新修的家谱摆在祠堂,“每年春节回去祭祖,我是谁的后代、哪一支的,一目了然”。  而对于郭毅来说,修家谱则是一场对家族文化的抢救。眼看着家里的老辈人相继去世,“好多资料都装到肚里面带走了”,旧家谱也早已遭到焚毁,“得抓紧时间抢救资料”,把祖先的足迹记录下来。  “寻根,是生死以外,人类的第三种本能。”山西社科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解释民间修谱的动因。  “家谱讲的是人是怎么传承下来的,以及这些人做了什么事、立了哪些规矩、有什么风范”,涂金灿认为,如今家谱的意义在于:让人记住“谁是我最亲的人”,以及“我最亲的人给我留下了什么”。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张帆 实习记者:刘思佳 杨子希)&&
传承人 | 修家谱的老男人坚守中关村创业大街,只为做中华民族寻根文化的传承人
  “现在老年人都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为什么?虽然里面生活的很好,有生活馆、健康馆,但是没有文化生活,老年人精神空虚。”涂金灿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他现在已经和一些养老机构谈合作,比如中安民生,准备基于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将家谱文化和寻根文化入驻养老院,形成“文化馆”。  漂泊的人  需要找到自己的根  涂金灿原本在湖北是一名语文老师,先是在深圳打拼。2006年,来到北京创业,但这次创业让他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这让涂金灿决定,以后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2008年,涂金灿把目光投向了宗族文化。他出生在湖北孝感,一个极重孝道和家族文化的地方,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家族、孝道感念很深。及至长大进入社会,涂金灿见了太多和他一样的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异乡漂泊者。  涂金灿想:“如果能帮这些漂泊的人修家谱,写出他们家族的故事,像当年的客家人一样,把族谱都随身带着,他们是不是就会觉得自己的根就在身边,从而增加自己心里的安定感和归宿感?”  思考之后,涂金灿认为,在外漂泊、移民的人是有修家谱的需求的。这个想法被他放上网,三天后就有一个公职人员找到他,想写个人史,涂金灿前后采访写作了十天,完成任务,两人也成了好朋友。涂金灿从此开始他的家谱事业。到2010年,每月找涂金灿修家谱、写家史、个人传记的人,已经多达30个。  为了拓展业务,他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租了一栋1000多平米的三层单栋楼,挂上“家谱传记楼”的牌匾,开始办讲座、寻根游、讲学,卖一系列的家族形式衍生品,祖宗移民姓氏文化、家族民俗、百家手册填谱册、教子家训、姓氏文化纪念品、竹简徽章服装、折 扇、紫砂壶、迁徙分布图亲戚关系家训格言、家族大事记等。  很快就火了,媒体争相报道,各个单位的参观不断,最火的时候,他在家谱楼的对面租下了一层楼,专门接待全世界各地的客人。  “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我们就是中关村大街上的一个景点。”涂金灿至今说起来还是很自豪。  寻根文化入驻养老产业  现在的创业大街上,满是穿T恤和牛仔裤的科技公司员工,他们都梦想着成为硅谷的成功人士,而涂金灿则常常一身中式打扮,显得格外扎眼,不过他并不在意,“我为什么要成为库克呢?我要做的是自己。”  店里卖的族谱和姓氏起源都是互联网上找不到的东西,由专家在各地方搜集资料整理而成。涂金灿说他不了解互联网,不过尝试过和互联网结合,比如将家谱树搬上网页,希望制作家族APP等,效果目前看上去并不好。  好在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了商机。 “现在各地建了很多养老院,里面有生活馆、健康馆,但是没有文化馆。”涂金灿说,这个今年两会上也提出来了,老年人没有文化生活,精神容易空虚,中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将近三亿。  涂金灿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他现在已经和一些养老机构谈合作,比如中安民生,准备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将家谱文化和寻根文化入驻养老院,形成“文化馆”。“老年人对家族文化有更多的认同和需求。”涂金灿说。  人再有钱,也得知道自己祖宗是干什么的吧?  “我们现在有修家电的,却没有修家谱的。我们知道中国有几个省,世界有几大洋,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爷爷奶奶的名字,爷爷奶奶的父母的名字,他们来过这个世界,却没有任何生平事迹留下来,被记住,作为后人,这让我们很惭愧。”  涂金灿觉得,族谱是一种血脉传承的寻根文化,代表着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种家族荣誉。修订族谱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修族谱的方法和手段流传至今,一直变化不大,“这个手艺和历史有关,使用太新颖技术的话可能会失去意义。”  做一本常规的族谱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派工作人员前往客户所在的家乡,找到客户先人在当地遗留下来的各种历史档案、文献材料,并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这需要员工付出足够的精力和耐心。  有一次,一位来自河北某座城市的首富希望制作一本族谱。 “族谱至少从他向前追溯二十代”、“并将子孙的字辈谱往后修20代”。涂金灿亲自出马,花了3个月时间里,他跨越河北和山西两个省份帮首富寻根溯源,还几经周折地搜寻到了几本中国明代记录这位首富先人故事的古籍。  “科技再发达,机器人能知道这位富豪十几代前是干什么的么?这还得靠人来完成,人再有钱,也得知道祖宗是干什么的吧?”涂金灿说。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房租几年间上涨了数倍,迫于房租压力,涂金灿的传记楼也由之前的一栋变成了现在的一层,但是他仍在坚持,因为他希望:每个老人都有回忆录,每个家庭都有家族史。
好家风是一种道德
  “走遍天涯觅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人,回到家里就发现它了”,那是因为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中所形成的好风气,具有很强的黏合力、凝聚力,是构成自己道德素养和心灵依傍的重要部分。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家庭、国家与世界,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着极为天然的密切关系。每个人都应该注重道德修身、德行养成,追求自我完善,把家庭作为道德训练和培养的基本场所,传习那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品质,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再将这些品质推之于社会实践的其他范围。  都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是否健康要看家风是否醇厚、正直、绵长。一个家族能够形成子孙后代恪守的好家风,那是足令每代家族成员自豪的源泉,它是陶冶性情、培养品格的无形资产,会成为一代代人反复回味与遵循的尺度、标杆,它不一定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给予却是久远而深刻的,并且到了一定的时刻,会在一些人生抉择的紧要关头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听朋友讲述了一个农村的母亲在全家搬到城市生活之后,非要留下“一亩三分地”的故事。这位母亲每逢节假日和收种季节就让全家人亲近这一亩三分地,当一家人与土地相处久了,便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土地、劳动与大自然,而这种爱深沉而绵长。“一亩三分地”传承的是有根的生活,这块地让家人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牢记劳动、勤俭、爱粮食,牢记土地对人的赐予,对人有终生的恩泽。  我们爱家、留恋家,是因为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能感受到,那些正直、清廉、符合人性和道德律令的品格,会在无形中不断为家庭树起值得效仿的风范。只要立世做人的风范得以传承,家就有凝聚力,只要坚持从点滴做起,就能看到积涓涓细流以成江河的美好现实。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任何形式的压迫所征服,就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中,在我们骨髓里,沉淀着光荣、坚毅的品格,有每个家庭对“苦日子里的财富”的执着珍重。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民风社风更醇厚,人人有责、家家有责,这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同样是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所在。  另外,有这样一句话:你将拥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个家庭重要。这很有道理。对于每个有了自己家庭的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愿意传承父辈的好家风很重要,敢于和善于树立新时代属于自己的家风,则更紧迫。(梁鸿鹰)
穿越5000年:炎黄二帝的姓氏中为什么都有个“女”字
  炎黄时代的传说,究竟是事实还是文学虚构?如何找到祖先的真实存在?不久前,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叶舒宪在上海图书馆做了题为《中国祖先神话》的系列讲座。讲座中,叶舒宪教授依据中原出土的上古文物,带领大家一起重新认识炎黄时代。  走进连孔子、司马迁也没有见过的时代  清末民初以来,西方的历史科学观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学派——古史辨派。古史辨派认为司马迁、班固记载的历史谱系,尤其是三皇五帝,是后人编造的虚假历史,认为上古史是不可信的。所以,整个夏商周时代都受到了怀疑,更不用说炎帝、黄帝时代了。今天,我想对这个问题做出一些回应。  我们知道,甲骨文距今才3000多年,而黄帝炎帝距今5000年,那是一个比文字产生早得多的时代。研究历史,过去我们只从文献入手,除了古书上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记载以外,我们无从考证。但今天的情况完全变了,我们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的文物、图像、符号,可以复原那个时代的历史谱系。所以今天,我们主要依赖考古发现的新物证,来重现炎黄时代的文明。  有两个博物馆非常重要。一个在河北涿鹿县,就是当年炎黄大战蚩尤的地方,新建了一座“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把黄帝、炎帝和蚩尤共同奉为中华民族的三位祖先。另一个博物馆也是新建的,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全名叫“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大家如果去北方旅游,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那是真正5000年以上的原始遗址。特别是那里发现了神庙,神庙中供奉的女神,被考古学界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女先祖,还有大量的墓葬,出土了精美的玉器。  这两个博物馆,在21世纪之前都没有听说过。但在那里,我们可以走进一个时代,一个连孔子、司马迁也没有见过的时代。那里的一些遗存,是不是黄帝炎帝留下来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真正是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源头。应该是“黄炎子孙”,而不是“炎黄子孙”  我们常说“炎黄子孙”,这种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  黄帝和炎帝两位祖先曾在上古时期进行过一场战争,叫“阪泉之战”。战胜的一方是黄帝,战败的一方是炎帝。中国自古有“胜者为王”的说法,取胜的一方自然被尊为第一,所以最初的叫法,是黄帝在前、炎帝在后,不是“炎黄子孙”,而是“黄炎子孙”。《国语·周语下》中,讲到夏族的血缘谱系,认为华夏族后代称“黄炎之后”。这个说法,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炎黄之说最早的文字记载。  相对而言,“炎黄子孙”这个说法产生得比较晚,真正流行是在晚清到民国。后来这种说法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两个古帝王的诞生地在哪里?为什么他们分别得到了姬姓和姜姓?《国语·晋语》 中这样写:“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是东周时代留下来的文献,它说“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所以黄帝和炎帝应该是兄弟俩。今天学界一般认为姬水是陕西武功县漆水河,姜水是陕西宝鸡市清姜河,这两地相距很近,都在关中平原的西部。姬和姜这两个姓,看来是得于两条河水,这是古代关于炎黄诞生地和得姓的最早记载。  农耕文化需要游牧文化的补充  炎帝姓姜。“姜”这个字,上面是个“羊”下面是个“女”。“姜”和“羌”两个字,在甲骨文当中是通假字,是可以互用的。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中有一个“羌族”,《说文解字》解释“羌”为“来自西北的牧羊人”。  陕西宝鸡清姜河在关中的最西部,再过去就是甘肃、青海交界的地方,也就是游牧文化发达的西北地区。如果把华夏族群看作是炎黄两支族群互动融合的话,那么黄帝这一支,代表的是农耕文化,以中原为中心;炎帝代表的则是游牧文化,是不定居的,是迁徙的。  华夏有“真”“善”“美”三个概念,如果写出来一看,其中两个都和羊有关。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对“美”的解释,就是“羊大为美”。因为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肉食是非常稀罕的东西;而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肉食是家常便饭。农耕民族特别需要西来的游牧文化作为补充,所以就有了“羊大为美”的观念。古人把那些富家子弟叫“膏粱子弟”,“膏”指的就是动物脂肪,他们每天有肉吃。美的概念,实际上来自于味觉。  对于羊的崇拜,我们可以在文化中找到许多证据,十二属相中有羊,根源就在于羊在古代和吉祥的“祥”是同字,羊能代表祥瑞。  来自西方的游牧文化对中原的农耕文化做了重要的补充,我们今天说的炎黄子孙,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血统实际上来自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姜姓在古代是不得了的姓氏,那是华夏血缘的半壁江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  黄帝的两个名号“轩辕”“有熊”如何解读  接下来我们说说黄帝。  黄帝图腾到底是什么?黄帝的图腾和他的谥号直接有关系,黄帝名叫轩辕,又叫有熊,怎么理解这两个名号呢?关于黄帝名号的最早记载,有两个材料。一个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这么看,有熊好像是一个地名。第二个材料是《史记·五帝本纪》上写:“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又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集解》认为黄帝轩辕为有熊国君,把有熊看作是黄帝的国号。  轩辕和有熊,这两个名号的密码究竟如何解读?我们可以用天人神话来解读它。“轩辕”二字的偏旁都是车,在神话中,黄帝跟蚩尤打仗,蚩尤放出了风沙,四方都分不清楚,军队没有了方向,于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这个车不是载物、拉货用的,而是指示方位用的,出土文物中就有这样的车。  甘肃礼县秦先公墓出土的青铜熊车,四四方方,四个角上站着四只鸟,中间有一个车夫,他的身后坐着一只神熊,边角上还趴着四只赤虎。显然,这是一对四的关系,代表中央和四方。虽然没有文字,我们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但是,我们可以确定青铜器是铸造出来的,一定有模型,一定有范本和想象。  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一般认为是夏代晚期的所在,出土了很多高等级的文物。其中有一个文物,拿铜做底,镶嵌数百块绿松石,有人说是老虎,有人说是狐狸,还有人说是狮子,实际上就是熊。这个青铜器属于中国最早的一批青铜器,塑造的是代表天神的圣物。  熊的形象,在文献中虽然不多,但是一脉相承。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简《容成氏》中讲,大禹治水,天下拥戴,大禹要分清不同地方的人,就给每个地方的人做一面旗帜,一共有五面。“东方之旗以日,西方之旗以月,南方之旗以蛇,中正之旗以熊,北方之旗以鸟。”大禹自己的旗子上是熊,这是中央的动物。旗子的图案来自于部落图腾,就相当于国旗。  黄帝和炎帝的姓氏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女”字  姬姜两个姓中,都有一个字——女。我们过去百思不得其解,古代伟大帝王的姓氏当中,为什么都有一个“女”字呢?  古代时,姓氏屈指可数,最重要的姓,都来自图腾符号。在世界范围内,男神崇拜出现之前,全人类崇拜的神,都是女神,中华民族也是如此。  牛河梁女神庙中的女神塑像,被认为是华夏老祖先的形象。这个神庙中没有发现男神,都是女神。距今3万年前,就出现了女神崇拜,我们农耕文明认为大地就是母亲。根据这样的想象,在商代以前的文化当中,阴阳的顺序都是阴在前、阳在后。所以在史前时代,崇拜女性是很常见的。  女神的形象除了用象征符号代表以外,往往还以动物的形象来象征。什么动物代表女神呢?猛兽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熊。辞书之祖《尔雅》给熊下的定义是“蛰兽也”,就是秋天冬天蛰伏、夏天又活过来的动物。古人认为熊死而再生,它的能量无比巨大,所以熊的本字是“能”,是生命的能源,可以自我修复。内蒙古林西县发掘出的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那里的古人最早种植小米,崇拜女神,那时熊的形象就已经出现了。  此外,昆虫中也有象征女性形象的,例如蜜蜂。还有天上飞的猛禽——鹰和猫头鹰,都是女神的象征。猪、蛙也因为生育能力强,和女神形象连在一起。所以,这些女神的象征都充满联想。  三祖之一的蚩尤,原来是一位“兵神”  中华三位祖先之一的蚩尤,和遥远的西方文化有关。  古代打仗,都是短兵相接。据最早的文献记载,蚩尤最先使用了金属武器。蚩尤的形象,在汉代的画像中,是一个手拿着金属武器的“兵神”。“兵”有两种理解,一是打仗的人,二是战争中使用的兵器。对于农耕民族来说,一个外来的、使用先进金属武器的人实在是太厉害了,虽然在我们的神话中,蚩尤最终被黄帝征服了。  宋代《太平御览》一书中引用汉书《龙鱼河图》的记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这就好像后人所说的刀枪不入的意思。古人认为穿着金属铠甲的蚩尤兄弟是来自西边的族群。古代有一个字“戎”,就是一个人拿着金属的戈。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今天的考古学证明,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西亚、中亚一代,比我们的青铜器出现早两千年左右。金属的武器、战马以及马车,都是从中亚那边传过来的。从中亚传到中国,一定会经过草原地区,所以中国新疆地区先于中原地区进入铜器时代。此外,中亚还是家马的起源地,商代以前,中国没有一匹家马,所有的马都是商周以后受西来文化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这样一看,蚩尤铜头铁额、手持金属兵器的形象,是中原人眼中的西方强敌,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明证。  “黄帝之时,以玉为兵”,此话一点不假  《越绝书》是一本东汉时期的书,其中专门提出了上古兵器演化的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神农时代,那个时候的兵器是石头的。黄帝的时候,以玉为兵。大禹的时代,以铜为兵。吴越之战也就是战国的时候,以铁为兵。四个时代,大体上按照年代更替,四种材质的武器依次登场。  黄帝时代,以玉为兵,这靠谱吗?现在看来非常可信。  新石器时代末期,古人筛选出了一种石头,也就是玉石。以前不知道玉石可以制作兵器,但是现在有大量的材料证明,玉兵器的时代真的存在。正是大约5000年前,批量出现了玉兵器。  我们来看看,距今5000年左右的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遗址,发现了一大批只有玉器陪葬品的墓葬。墓主人头上戴着玉筒子,手上戴着玉环,腰上也是玉,手里拿着玉兵器,就是玉钺,它代表着军权、司法权,有着杀伐的权力。5000年前的部落领袖,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在杭州附近的良渚博物馆,呈现的也是一个大约5000年前的地方王国。当时的王和王后手里拿着玉器,脖子上戴着一串又一串的玉,手腕上也是玉镯子,国君左手还拿着一把玉钺。  在玉兵器中,玉钺是最早的一种。怎样区分玉兵器究竟是当年使用过的兵器,还是没有使用过的礼器?可以看刃部。如果是用来做兵器的,刃部一定有痕迹;如果刃部光滑的,就是礼器。玉钺是中国人礼文化的源头,也是最早的玉兵器,其主要意义不是杀人,而是权力的象征。  21世纪的新考古发现,找到了更早时期的玉器。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出土的墓葬,距今5300年。这是一个领袖的墓,其中只有一件玉钺,可见当时玉很稀罕,玉矿太稀少了。出现玉的墓葬,一般都是等级比较高的。  玉兵器的时代,不仅仅在华夏局部存在,而是涵盖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中国的南北方都被玉文化“统一”了。当时,一位统治者过世,当地臣民要制作300多件玉钺,从切割、下料到打磨、钻孔,要花很多时间,可见这个工作量有多大。所以说,“黄帝之时,以玉为兵”,此话一点都不假。  文明的脉络始终没有中断,我们中国人喜欢玉,是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玉文化为什么可以传播到全中国?正是因为深远的传统。( 来源:解放日报 & 演讲:叶舒宪 整理:徐蓓)
87岁院士尽捐800万积蓄 家训:田可耕兮书可读
  近日,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走入中国建设银行营业厅。卢院士从一个黑色的旧挎包里,掏出一个折叠过的牛皮纸信封,缓缓地取出里面的存折交给银行工作人员。在银行柜台前,每一笔转账都需要他输入密码和亲笔签名。整整一个半小时后,他才将存在建设银行的近20笔存款约693万元转入华南农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账户里。他将改天前往中国工商银行继续将剩下的积蓄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其捐赠总额将达800多万元。  “有幸当天见证了卢院士在银行捐款的全过程,感动得热泪盈眶。卢院士的人生很好地诠释了华农人的精神和品格,他是我们年轻人的楷模。”  ——华农一老师  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院士的善举感动了华农,朋友圈因此被刷爆。3月14日,卢永根院士由其夫人徐雪宾教授陪同将平生积蓄800多万元捐给学校,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农学院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资助农学院邀请的农业领域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让人感动的是,两位老人平时生活节俭,家中使用的都是多年的老式家具。有华农人对此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身劳苦学;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儒者半为农  ——卢永根家训  当了13年华农校长  1983年,卢永根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开始了长达13年的校长生涯。  在校长和教授身份上,他首先考虑的是校长这个角色。既然是校长,就要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就要把自己教授的工作和身份暂时放下,特别是不能利用校长的身份,给自己的教授身份获得好处,比如学校的资源向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实验室倾斜,利用自己的地位帮助自己的团队获取研究经费等种种好处。  有华农人回忆,老师卢永根担任校长的13年,完全是全心全意站在学校的高度,为学校全局谋发展,但也恰恰是他自己的实验室发展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期。  身为校长,卢永根坚持着自己的治校理念。在他的回忆中,当校长期间他主要做了三件事,摆在首位的是学校的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第二,坚决抵制住了学校为主体的商业行为;第三,不遗余力地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在若干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三件事为华农的未来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家里至今用的是老式的收音机  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决定将多年积蓄800多万元捐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农学院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资助农学院邀请的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  “有幸当天见证了卢院士在银行捐款的全过程,感动得热泪盈眶。卢院士的人生很好地诠释了华农人的精神和品格,他是我们年轻人的楷模。”当天在现场的华农一位老师说。也有人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表达自己内心的钦佩。  在许多旁人看来,卢永根院士的举动无私而慷慨,但其实他很“吝啬”。在华农,无人不识卢永根院士,只是鲜有人知道,卢院士在这所学校已经待了半个世纪。在学生和同事眼里,他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学者,从来都不摆架子。有一次在香港参加科技展,展会结束后,已80多岁高龄的他却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坚持亲自收拾好展品再离开。  其实,很多华农师生都能在学校饭堂见到卢永根院士的身影。只要不外出,中午下班后他就会定时出现在饭堂,和师生们一起吃饭。身为中科院院士,卢永根院士自然有许多飨宴的机会,但他都婉拒了,理由就是:节俭。早在两三年前,卢永根的身体就开始欠佳,但他不以为意,依旧正常地参与校内工作和科研,女儿曾多次劝他放弃工作,到国外生活,他都拒绝了。有相识的人介绍,卢永根家里至今用的是老式的收音机、老旧的台灯。  卢永根院士由始至终都是个“布衣”,扎根在学术,同那一辈许多老学者一样,这个院士其实真的不富裕。所以,卢永根“吝啬”了大半辈子不无道理。众所周知,申请科研经费的多少对高校职工的科研项目的完成有重大的影响,但有一次,他却把大部分的经费给了其他老师,只留下一小部分给自己。  “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从小在香港接受教育。1941年,在卢永根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父亲卢国棉眼看局势危急,便安排将几个儿女送回老家的乡下避难。其间他的父亲特意捎来亲笔家训:“身劳苦学”;“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儒者半为农”,令他终身难忘。  初中时期,有两种学校可供他选择:一是上英文书院继续接受英式教育,另一是上中文书院。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卢永根没有遵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读英文书院,而是自己选择了岭英中学。  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在高中将毕业时,党组织通知卢永根,高中毕业后他可能有三种去向:一是直接投身解放事业,回内地打游击;二是继续留在香港升学或工作;三是回内地,继续学习。经反复研究,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  1949年8月,卢永根考入私立岭南大学医学院,同时领导着岭南大学的地下学联工作。不久,卢永根转入农学院。1952年11月,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  师从丁颖 打造水稻种质资源“宝库”  在华南农学院里,卢永根认识了原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丁颖教授。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水稻育种领域便有“南丁(颖)北赵(连芳)”之称。丁颖给高年级学生讲授专业补充课,主要内容是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和中国稻作区域划分,这门课程深深吸引了卢永根,也直接促使他日后走上稻作研究之路。  1953年8月,卢永根大学毕业,党组织安排他留校任教。从此他成为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助教。1957年,丁颖被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调往北京工作。1962年8月,卢永根赴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成为丁颖的科研助手。这项被称为“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研究”的项目,给卢永根奠定了一生的研究基础。他亲随丁颖,奔赴各地,一方面聆听丁颖先生的教诲,一方面也考察了各地的水稻品种、性状等。  调研的同时,卢永根也收集到各地不同的稻种。丁颖去世之后,卢永根回到华农,继续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带回丁颖院士生前收集的七千多份稻种,成为华南农学院开展水稻育种最宝贵的资源。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是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1978年由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就是在卢永根总结的实验数据上撰写的,这部书后来成为了我国水稻育种领域的重要著作。(徐静 来源:中工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DH001 )
女性应有家国担当 用敬畏之心传承"好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东团的女代表们深知肩上沉甸甸的重担——那是来自乡亲乃至全国人民的殷切期望;她们又特别注重“家风”——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感令她们会关注到每个家庭中需要照顾的成员。心怀社稷、情系民生,在尽责做好代表履职工作的同时,她们也在身体力行地践行家国情怀。  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罗定市合生竹制品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张群英第五次在北京度过三八国际妇女节了。收到来自广东代表团的慰问短信,她心头暖暖的,却又不由自主地牵挂起远在家乡云浮的乡亲们:“我跟代表们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可是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留守妇女、儿童和独居老人,需要我们的关注。”  张群英一直心系农村基层教育的现状。“山区不发达,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子女交给老人看护,这样必然导致一代人的教育缺失。只有推动边远地区加快发展,抹平农村和城镇的经济差距,让年轻人留在家乡也能找到好工作,农村儿童才能在父母的陪伴下更好地成长,让优良家风更好传承。”  来自佛山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企业集团董事长梁凤仪则正为一个好消息而欣喜:去年她提出的把居家养老服务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的建议得到采纳,“十三五”期间,民政部、财政部将投入50亿元在全国开展居家养老试点。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门口将建起长者饭堂、长者活动中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中,多年来家庭氛围一直非常和谐。她和丈夫每两天就会陪父母到菜市场买菜,每周末抽一天陪长辈散步,定时组织家族聚餐,看着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儿子是大学四年级学生,过年回家抢着帮父亲贴春联,陪奶奶逛公园,主动分担家务。“孩子孝顺,也是好家风浸润的结果。”李杏玲说。  “以前老百姓未必都懂得看书识字,但‘忠孝礼义信’等优秀精神文化和好家风为什么能够传承下来?很大程度就要靠戏剧等传统文化,高度凝练、简明通俗地传达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倪惠英说:“我们要怀着敬畏的心态去学习和发扬传承。”  (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吴哲 吴少敏 肖文舸 曹斯 编辑:胡翌婧)
“家风银行” 存千余条家训家规
& & & 银行里除了可以存钱还可以存什么?近日,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的“家风银行”人头攒动,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孩童,纷纷来到这家不存钱只存家训家规的“银行”里,分享他们家传承了几代的家训家规,这些家训家规体现着一个家族的价值追求。& & & & &近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开始,玉北社区开设“家风银行”,面向辖区内普通家庭搜集家训家规。活动发起后,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一年来,居民们扶老携幼来到社区,寄存下他们传承了几代人的家训家规,将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通过一年来的收集,社区“家风银行”已经寄存下1100余条家训家规。  “等娃娃不听话的时候,我们就把家训家规取出来,让他仔细领会反省自己……”居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社区将收集到的家训梳理成居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在社区内进行传播,同时也通过树立好的家风家规,让“银行”里的寄存品实现金子般的价值。记者注意到,在玉北社区“好家风”广场上:“孝字当头,礼字在后,净字压轴”、“做人讲良心,诚信走天下”等家训家规丰富着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来源:成都日报 胡晓枭 记者 粟新林)
因李姓在唐朝是国姓 当时如贩卖鲤鱼则重打60大板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称帝称王者达60多人,所以李姓声威显赫。但也正因为如此,给老百姓也带来很多麻烦。根据《酉阳杂俎》记载,由于李姓是国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鲤鱼的,抓到鲤鱼以后,必须放掉,如果胆敢贩卖鲤鱼,重打60大板。这个禁忌还算是比较高雅的,还有一件事,可能就不太雅了。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什么?李虎。所以,老虎当然是不许吃的,当然一般也吃不着。这还不算,还不许人说“虎”字,得用别的字代替。哪个字呢?马。这个“马”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一个过去咱们都常用的物件——马桶。其实早在汉朝的时候,马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一直以来不叫“马桶”,叫“虎子”。到了唐朝,由于要避讳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马子了。再到了后来,这物件又改叫马桶。你看,李姓的威风,甚至改变了我们的风俗习惯。  李姓的来源相当复杂,其中最浪漫的一种说法是出自皋陶。皋陶是虞舜时的司法官,当时这个职务叫理官,他的后代一直世袭这一职务,便以“理”为姓。商纣王时,皋陶后人理征,因执法如山惹恼了纣王,招来杀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便携幼子理利贞出逃。逃难途中几乎饿死,到了一棵李子树下,靠食李子得以存活。后来为了表达对李子树的感恩之情,就由“理”改成了“李”。  另外一个说法,没有李子什么事儿。根据《姓氏考略》,周以前没有李姓。李最早见于史籍姓名的,是老子李耳。李耳或许也是理利贞的后裔,不知道为什么,到他这儿就由“理”改成“李”了。  李姓的族源相当复杂。唐朝时,李成了国姓,有很多人就被赐姓为李。比如徐、安、杜、郭、麻、鲜于,这些姓氏中很多人都被赐姓为李。李姓当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洛阳李氏,其实是鲜卑族之后。鲜卑族被赐姓为李不仅发生在唐朝,更早的时候也有过。还有,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方蛮族叛乱后,因为当地的民族都没有姓,就赐了很多姓给他们,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改姓李。所以,李姓的血缘很复杂。尤其让人称奇的是,在李姓当中,还有一部分是犹太人,这个可能连姓李的朋友都不知道。犹太人进入中国始于唐朝,这是中外文化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到北宋中叶,进入中国的犹太人越来越多,主要散居在洛阳、南京、杭州、宁波、泉州,其中以河南开封人数最多。开封的犹太人当中,姓李的居多,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姓李,反正姓了一千多年了。  李姓发源于今天河南鹿邑一带,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后来,其中一支迁到了陇西一带,又分出三十九房。三十九房中的一房后来迁到了赵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一带,再后来这一房又分成东、南、西三支。所以李姓分得非常厉害。到了西汉,李姓开始迁往山东、江西,东汉时,迁往西南,其中有很多原本是汉族的李姓,甚至加入到白族、苗族、壮族、彝族等兄弟民族中。三国以后,李姓就已经分布全国了。  (来源:辽沈晚报 编辑:黄茜)
世界赵姓文商联合总会牵头 300亿打造陈桥驿小镇
  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赵姓委员会发起,来自海内外的赵姓宗亲500多人齐聚封丘陈桥驿举行世界赵姓宗亲首届拜祖大典暨筹划建设陈桥驿养老、健康、生态、旅游、文化基地,达到“南有三亚,北有陈桥”。  陈桥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封丘县城南15公里,富含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临黄河,与七朝古都开封隔河相望,是宋太祖赵匡胤开创宋文化的源头。日,封丘被认定为“中国长寿之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按照2016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突出‘老家河南’,打造根亲文化品牌”主题,饮水思源,继承祖训,怀念先祖,立志报国,共圆“中国梦”。  宋太祖赵匡胤不仅是赵姓宗亲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70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以仁治国、以文兴国的不朽智慧,使得宋朝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和发展的。  拜祖大会上,世界赵姓文商联合总会主席赵建州致辞:商会将立足陈桥驿镇及周边50平方公里的土地,筹资300亿元,打造一座以赵宋文化为核心,以黄河文化为内涵,以特色小镇群为载体,兼容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文化体验、农业观光、商务交流、产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超大型旅游休闲综合体,一座集中体现中原魅力、国际一流的黄河水城。并依托这一项目,为全球赵氏宗亲搭建一座交流亲情、携手发展的创业平台;将宗亲文化与商业运营有机结合,打造一个具有强大造血功能的强大文化产业体系,成就一项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千秋大业。  老家河南,宋源陈桥。以姓氏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将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河南,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潜力是巨大的。“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寻根认宗充分表现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陈桥古镇的宏伟蓝图为世界赵姓宗亲寻根拜祖提供了一个众望所归的平台。(河南日报客户端 记者:董建矿)
社区居民“晒家风”分享正能量
  昨天下午,南京建邺区兴隆街道举行“传承家风家训、共建和谐兴隆”家风家训建设系列活动启动会,11位社区居民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家庭的感人故事。  孝亲敬老成为故事分享会的一个重要主题。几十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魏同举夫妇,退休前因工作关系两地分居,退休后为照顾高龄的岳母,魏同举支持妻子搬入养老院照顾老母,开始了新一轮“两地分居”。居民梅红霞则分享了自己夫妻和睦、教子有方的“秘诀”,讲述了自己主动关心婆婆,分担家务,悉心照顾老人的暖心故事……现场时而因为讲述家庭和谐有趣的故事而充满欢笑,时而因为平凡感人的故事让大家眼眶湿润。  “全国最美家庭”韩守训、潘翠英夫妇与会。韩守训讲述了他和老伴身患癌症,发动亲友建立爱心基金,帮助寒门学子求学的感人故事。  兴隆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马莉说,这种街坊邻居坐下来聊天的故事会形式很自由,大家敞开心扉互相分享经验,每个人都受到一次很好的家庭教育,还会把榜样的力量带给更多身边人,使更多人深入触摸到家庭美德的内涵,今后街道会定期邀请普通人,讲述家风家训,传递正能量。  (来源:南京龙虎网-南京日报 记者:马道军 实习生:冯帆& 责任编辑:王晓易)
虎氏族谱:八代传承 我们从这里来
  位于中华门东南面的开源小区,外来人口占了近一半,社区主任刘雪琴在一次走访中,意外发现,社区里面竟然“隐居”着罕见的虎姓后人。虎氏家族从何而来?家族中有哪些威风往事?昨日,记者便来到了南京虎氏家族第五代传人家中,听他们讲述家族140多年的历史。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虎世华与老伴张国祥的家,夫妻俩均已年过80岁,身体都还不错,退休前均是教师。说到虎家现在的人员时,张国祥指着一张全家福,向记者介绍虎世华的11位姊妹。  正说着话,门口传来敲门声,原来是家住泰山路的虎世俊闻讯赶来,虎世俊虽然也已经76岁了,可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我经常锻炼,每天都要步行超过2万步。”虎世俊一边说话,一边掏出了手机刷步数,原来她是从泰山路步行到堂姐虎世华家的,“走了6公里,12000多步。”虎世俊笑着说。  为了让虎家后人知道自己为什么姓虎,为什么来南京等,他们在1998年12月编写了一本家谱。为何要编家谱?虎世俊说,这是虎家老大虎世祥提议的,因为祖上曾在清朝当过官,父母对家族历史向来都是讳莫如深,后来父母去世后,他们觉得有必要把家族历史整理出来,好让后人知晓。“大虎”是张国祥与虎世华的大儿子张虎,二儿子名叫虎健,虽然大儿子姓张,可因为名字里面有“虎”,加上他在这一代中年纪最大,所以承担续家谱的大任。而他们家族中真正姓虎的,定居南京的仅有13人。  “我们这一代是第五代,目前已经传到第七代了。”虎世华话还没说完,虎世俊便抢过来说,“二房”那边已经年前抱上了重孙,虎家已经有了第八代。“真的啊,那太好了。”虎世华听到这个好消息,开心地笑了起来。  虎家高祖骁勇善战,曾是总兵  ■忆往昔  虎氏家谱里面记录的第一代,便是虎世华、虎世俊的高祖父虎嵩林。虎嵩林1799年,也就是清朝嘉庆四年出生。虎嵩林年幼习武,青年从军,曾参加清军在新疆喀什噶尔对张格尔的平叛之战。因有战功被赏戴蓝翎。虎嵩林一生戎马倥偬,足迹踏遍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咸丰三年八月,虎嵩林跟随清军将领吉尔杭阿,从清军江南大营被调走,围攻上海的“小刀会”武装力量。咸丰五年,清军攻陷上海。此后不久,虎嵩林升任总兵,又随吉尔杭阿率军向太平军发动进攻,驻于镇江高资。咸丰七年,他们先后攻克溧水、句容、镇江,屡获胜仗。  虎嵩林生有两子,大儿子虎坤元也是骁勇善战,十七岁从军,勇力过人,军中号曰“小虎”,战功比父亲更大,后战死。在《清史稿》卷四百二·列传一百八十九,还有专门的章节记载虎坤元的生平。而虎嵩林的二儿子虎坤冈1875年来到南京,开启了虎氏家族在南京的140多年的历史。虎家传说,虎坤冈的妻子是个大脚,因为经济贫困,她在丈夫先到南京后,“挑着孩子”从成都来南京找丈夫。  祖父在夫子庙开办“得月台”茶社  到过夫子庙的市民,对文德桥边建筑上的“得月台”三个字应当记忆深刻,在100多年前,这里曾是生意兴隆、下棋品茗的“得月台”茶社,而开办人正是虎坤冈的三儿子虎云山。虎云山,字缦卿,日生于四川成都。他身材魁梧,武艺高强,曾是前清武举人。然而,他对武行不感兴趣而乐于经商,“得月台”就是他在25岁时创办的第一家茶社,“得月台”相传以纪念大诗人李白酒后在此跳水捞月而建,因为借助这个美丽的传说,使得其茶馆的文化品位得以提升,加上虎云山为人仗义、行善、好友,不赚不义之利,以及夫人金润玲乐善好施,“得月台”茶社生意火爆,在秦淮河上名声大振。  虎世俊还介绍,1912年南北和谈之际,时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曾来此饮茶,并在“得月台”前站在桌子上向群众演说。鲁迅先生在南京也时常去“得月台”吃茶,“得月台”倚临秦淮河,环境清幽,夜晚在此品茗,可观水望月,领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风光。可惜“得月台”在日寇入侵南京时被毁。“得月台茶社开办到现在也有100多年了。”虎世俊遗憾地说。  加入新四军抗日,四叔埋骨三仓镇  虎氏族人中,值得虎世俊骄傲的还有她的四叔,虎家第四代传人虎罴[pí]。虎罴,字士如,生于日,是虎云山的小儿子。1939年,虎罴报考了西迁至广西的浙江大学化工系并被录取,在学校接触了有志之士,并积极投身爱国活动。1941年10月,虎罴化名吴士寿,跟着盐城同学准备到盐城加入新四军抗日,那时正值日军对苏中根据地发动报复性大扫荡,虎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粟裕领导的“抗大苏中大队”。自1941年10月初到12月底的70多天里,为了保卫三仓,虎罴和他的战友们,和日军打过七次仗。  日,在第七次三仓保卫战中,虎罴所在连队受命掩护大队撤离,已经是副班长的虎罴又带着本班的六名战士留下掩护连队撤离,但他们遭到日伪军的猛烈攻击,虎罴和六战士坚决顶住,连队转移到指定位置后,即派出通讯员要虎罴他们撤出阵地,由于通讯员上不去,虎罴没能接到撤退的命令,在阵地上顽强死守,最终壮烈牺牲。目前虎罴的烈士事迹,存放在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内。  (来源:中国江苏网 &记者:端木责任编辑:孟涛)
家风建设,从严治党新抓手
  近日,不少新人来到辽宁美术馆拍摄“婚纱照”,这里正在举办以“家的味道”为主题的第二届沈阳市和平区“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图片展。来此拍婚纱照的新郎姚振峰说,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事,家庭的幸福跟家风有很大关系,所以,两人一致选择在“家教家风”展这个喜庆又富有意义的场所拍摄婚纱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正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  领导干部的家风,关系党风政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从近年来查处的大量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江西省委原书记苏荣就曾在忏悔录中写道:“正常的同志关系,完全变成了商品交换关系。我家成了 权钱交易所 ,我就是 所长 ,老婆是 收款员 。”从近年来落马的诸多案例中可以发现,“夫妻店”“父子兵”“兄弟连”等领导干部家人利用其手中权力搞寻租,不良家风成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重要原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怒和反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分析,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很多人的家庭成员由原先单一的体制内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一家两制、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甚至出国的越来越多,这使得传统的家庭关系、家风家教受到了很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研判形势,针对新型家庭关系与时俱进地提出应对之策。”  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家风建设。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要注重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做斗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管起,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家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是要通过抓干部行为教育进行价值观的引导。”高波指出,家风的很多内容是道德软约束,要和家庭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从领导干部容易出问题的家庭行为风险点入手,沿着沟渠找水流,进一步严格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和身边人就业、出国、经商办企业等有可能存在权钱交易、利益冲突的风险点进行严格把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步伐不断加快。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工作等制度不断健全,对领导干部家庭关系的监督越来越严格,这都是中央从制度层面引导新型家风构建的典型案例。  高波建议,下一步,可以试点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领导干部家庭关系的公开力度,在民主生活会、干部提拔任用等重要节点,让干部向组织说明家风家教情况和家庭社会关系,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对党忠诚、老实,把党内监督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同时,对新时期家庭关系中出现的变化,宜疏不宜堵,要研究制定办法把领导干部家人合法合规的收入与利用职务影响力带来的收入划分清楚,不搞“一刀切”“一棍子打死”。  以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出台新招数,推动家风建设走向纵深:  2016年12月,广东广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四个层面倡导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睦邻友善,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克己奉公,明礼守法、仁爱正义、助人为乐,自立自强、行端表正、尚廉知耻的良好家风,并从“以规立家、以身作则、从严治家”三个方面对领导干部培树良好家风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6年11月,山东潍坊市举办“家风正,政风清——廉洁家风”故事大赛,选手中有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基层公务员,也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奋战在一线的税务工作者,也有默默耕耘在讲台上的人民教师。比赛中,选手们围绕“廉洁家风”主题,从家风、家训传承入手,用纯洁质朴的语言,讲述自己或身边人廉洁自律的家风故事,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诠释廉洁家风内涵,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2016年9月,福建福州市纪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妇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好家风建设活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代表,成立党员干部好家风宣讲队伍,赴各县(市)区开展宣讲活动,同时借助“清风讲堂”“道德讲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党员e家”及各地各部门微信、微博等平台载体,通过分享会、故事会、座谈会和视频展播等形式,开展好家风巡讲,传播党员干部好家风,传扬党员干部家庭好故事,传递风清气正正能量。  今年春节期间,江西省纪委领导集中到纪检干部家中开展家访活动,在送上新年祝福的同时,听取意见建议,了解干部家庭、家风建设等情况。景德镇市纪委把家访作为了解干部、温暖干部、监督干部的有效方式,在家访中做到“四清”,即干部家庭成员清、生活条件清、家属态度清、实际困难清。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该省共对921户干部职工进行家访,其中仅省纪委机关领导干部就对120多户进行家访。  高波表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中华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家风的优良内涵值得继承发扬。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不断挖掘各种各样的家风故事,通过各种形式倡导弘扬和培育优良的家风传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力。  党建专家指出,下一步,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应当注意优秀家风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理念灌输,让优良家风的理念逐步被全社会接纳,通过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动党风政风乃至社风家风不断好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
榉溪孔氏家庙:深山里的圣地
  浙江金华榉溪孔氏家庙位于盘峰乡榉溪村,始建于宋宝祐二年(1254),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坐南朝北,占地836.22平方米,由门楼、戏台、过厅、天井、前厅、穿堂及二小天井、后堂组成,平面呈长方形。  门楼,五开间,通面阔21.00米,通进深4.87米。梁架穿斗式,五檩前后用三柱。正门入口呈八字形,正门上方书“孔氏家庙”。正门两边檐柱牛腿雕人物故事、花篮、狮子等图案,屋檐下墙体绘人物、动物、花草等壁画。  戏台,正方形,长、宽各4.60米。亭阁式结构,内设天花,飞檐翘角,正脊用花砖叠砌,中间插定风叉,歇山顶。檐柱刻对联“三字经人物备考、一夕话今古奇观”,牛腿雕封神榜人物故事,戏台两侧洞门券顶书“金声”、“玉振”字样。  在门楼与前厅、前厅与后堂之间的东西二侧有过厅相连,抬梁式,五檩前后用二柱。  磐安榉溪:全国第三座孔氏家庙  前厅高出门楼0.15米,五开间,通面阔21.00米,通进深8.40米。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七檩前后用四柱。明间柱头置栌斗,边缝柱头无斗栱。檐柱牛腿雕狮子、大象图案,横梁雕龙、狮、花草等。穿堂,抬梁结构,牛腿雕花草、动物、云纹等图案。  后堂五开间,高出前厅0.63米,通面阔21.00米,通进深8.85米。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七檩前后用四柱。造型朴实,柱头无斗栱。明间设祖龛,额坊上悬挂“如在”匾额,两边金柱刻“脉有真传尼山发祥燕山毓秀,支无异派泗水源深桂水长流”对联。  门楼、过厅、前厅、穿堂、后堂地面全用石板铺砌,天井用卵石铺砌。柱础鼓形、方形、礩形等,个别柱础为元、明时期遗物。  磐安榉溪:全国第三座孔氏家庙  榉溪孔氏始祖孔端躬原籍山东曲阜阙里。宋建炎间,端躬及世袭衍圣公端友遭金乱护驾南渡,后端友寓居衢州,端躬安家于婺之榉川。宋宝祐二年(1254),理宗追端躬功德,按衢州孔氏家庙恩例,在榉川南岸杏坛园前建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与榉溪村落及周围的山川环境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于研究婺州南孔的历史变迁和儒家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磐安榉溪:全国第三座孔氏家庙  保护范围。东:孔土根户山墙延伸线与榉溪南岸相交,沿孔土根户山墙至孔寿阳户西南角,沿祠堂路东转向孔金满户、孔樟青户后墙连线,穿过桂川至孔北京户西北角。南:孔北京户西北角沿桂川路南至孔天园户东北角。西:孔天园户东北角穿过桂川路至陈宝球户东南角,沿后墙至孔德香东北角,直线延伸至榉溪南驳岸。北:至榉溪南驳岸。  (来源: 中华网文化 责任编辑:梁弈文)
北京家谱传记机构在南锣鼓巷姓氏家谱文化馆举办“姓氏、家谱、家礼文化讲座”
  为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月16日,北京家谱传记机构在南锣鼓巷北京姓氏家谱文化馆举办了“姓氏、家谱、家礼文化讲座”。  虽然当天天公不作美,风有些大,但还是来了四十个家庭的孩子和家长。  北京家谱传记机构总经理、南锣姓氏家谱文化馆馆长涂金灿先生做为主讲人,为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您贵姓?姓是怎么产生的?您的姓氏始祖是谁?什么是祖宗十八代?家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提问、解答,让大家受益匪浅;背诵百家姓、姓氏树找姓有奖、看谁最先画出“我家五代谱系图”、家族圈称谓抢答等互动体验趣味盎然,让学生与家长们在笑声中学习姓氏、家谱知识。  活动结束后,涂金灿先生表示会再接再厉,为大家贡献出更多精彩的活动。
家谱征集活动引人关注 你可知有关自家的那本书?
  饮水思源,落叶归根,这是中国人的一句古话,对于很多在外地漂泊的人来说,春节就是回乡的日子,家便意味着根。不过这时候,你可还记得有关家的一本书?  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特殊的“书”,这就是家谱。家谱以表谱形式记录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成为具有平民特色的珍贵文献。不过在漫长岁月中,完整保存下来的家谱并不多。今年春节前,河南省图书馆推出“读家谱树家风”活动并征集家谱方志,引起春节返乡人关注,短短月余就收到了100多部家谱,目前该馆收藏的家谱总数超过1000部,涉及180多个姓氏。这些家谱除了记录族人的血脉繁衍,也记录了本地村落的变迁,族人历史上的大事件,还留下了大量浸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日前,大河报记者前往省图书馆进行了探访。  闫宏伟告诉记者,家谱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记录血脉繁衍、家族大事,也会郑重地写下家规家风,提醒后人,并且既有大的处世原则,也有小节甚至与人交谈时的细节要求。新征集的这批家谱中就不乏这样的例子。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于新郑,在新郑白氏后人所修的《白居易家谱》中,记录着白居易所留的“勿慕贵与富,勿忧贱与贫”“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无以色求事,以自重其身”等家训。千百年来,新郑白氏又发展出了祀先、敬神、孝友、睦族、和邻、守分、教子、教女、柝箸、治家等十规,要求“族人后世,其各守之”。其中,“教女”一规今天看来非常特别,此规还专门引用司马文正公之话阐明道理,说世人只知道教子而不知道教女,一是因为古来相传教女之书甚少,更因为世人没有意识到女子为女时少,为妇为母之时多,不知道怎么为女怎知如何为妇为母。这也是白家的教育家风。  而奉淮阳为始祖地的《胡氏家谱》,记录了胡氏文明友好交友“三十忌”,包括“交谈脸面忌呆板,说话切忌吐脏言”、“议事切忌死抬杠,求事切忌强人难”等。在另一本“眉山三苏”后裔河南许昌苏氏族谱中,详细记录了苏姓的起源,以及宋代大文学家苏辙的后人在许昌衍至三十二世的血脉。在这部于2011年新修的族谱的最后一页,还注明了编者因听说族谱出版送给族人后,“多数人家只是找找谱上有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有感而发的一段文字,提醒苏氏子孙对族谱一册应常翻常看,寄托对先祖先辈哀思怀念,以激励自身如何处事做人,特别提醒八零后九零后晚辈应效仿苏秦、苏武、三苏等做学问、做事业要“严谨高尚”,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当今常见的一百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七十三个。相对于这些数量,我们这里保存的家谱还是极少量,仍有很大空缺。”闫宏伟告诉记者,家谱征集既可以国家的力量保护谱系传承,促进各地同姓的联谱、寻亲,也可保留民风民俗记载,为社会存史,这项工作也会持续下去。  (来源:大河网 &记者游晓鹏)
沈阳故宫敬典阁首次修缮开放收藏皇室家谱
  人民日报沈阳2月12日电(记者辛阳)记者从沈阳故宫博物院获悉:该院唯一从未对外开放的院落——敬典阁于日前修缮开放。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距今近400年历史,贮藏近20万件清宫御用物品和内府秘籍。敬典阁为一座两层雕梁画栋的古建筑,其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当时盛京皇宫内收藏皇家家谱玉牒之所。据沈阳故宫相关负责人介绍,清玉牒首修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每10年编修一次,共编修28次。分为帝系、宗室、觉罗三个系统,帝系、宗室玉牒用明黄绫子包装,觉罗玉牒用红绫包装,内用极为考究的宣纸,满汉两种文本书法隽秀。  作为清朝入关前的都城,清统治者迁都北京后,将盛京视为“发祥之地”。乾隆皇帝为彰显陪都盛京的尊崇地位,决定建造敬典阁,将皇室秘籍《实录》《圣训》和玉牒送至盛京故宫尊藏,并成为定例。由于清政府视玉牒为皇权尊崇的圣物,因此对运送过程极为重视。启程时选择良辰吉时,在宗人府搭设彩亭,用黄盖龙旗仪仗,满汉文武官员在午门外盛装跪迎。皇帝阅毕,内监捧出,由王公于太和门外金水桥跪送。耗时20余日到达盛京后,由钦天监择定吉日送往敬典阁“恭贮”。  清代玉牒是中国唯一保存下来的皇族家谱,也是世界上最大部头的族谱,作为一个庞大的皇家档案库,各库房均有档案目录,存放位置、清点、晾晒等也有专门的制度。目前,辽宁保存1060册玉牒,其中满文本528册,汉文本532册。
孝子事迹写进村里族谱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创建,而家庭文明创建正是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之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们最亲密的情感存在。人的社会化和价值建构,相当一部分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要回归家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委员说。  杨朝明认为,很多流传至今的家训、家规和家风也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几百种以上。虽然这些家风、“家训”有所不同,但内容都涉及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在学校教育发挥作用的同时,家庭教育如果跟不上,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汶上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恩恕代表说,“家长不一定要给孩子教授知识,但一定要教给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向好向善,这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家风教育’。”  徐恩恕说,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又有“孟母教子”等故事,不少家庭会通过给孩子讲述古代先贤典故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我们能‘就地取材’,是因为这些故事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依然符合当今社会要求,说明我们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仍有待发掘和利用。”  去年,寿光市古城街道南孙云子村评选出十大孝子,这些孝子事迹被写进了村里的族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育济委员介绍说,南孙云子村族谱的郭氏十二言家训,如“父慈子孝,须挚爱与教严”、“成功之诀,惟厚德与行健”等,对村民起到了强大的感召和教化作用。“村里出来的企业家不仅自己讲诚信、乐于助人,还把这些优良品德带到企业,要求员工‘诚实守信,为人之本’,这就是家风延伸到社会的很好表现。”  “山东不少村子在谱写自己的家谱、族谱。家谱传家风,能帮助一个家族慎终追远,家规祖训又常常外化为家风和一村一地共同奉行的乡规民约,对于塑造良好社会风尚起到了重要作用。”王育济呼吁,要重视对家谱的收集、整理、编撰和分析等工作,让家谱在弘扬家风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更大、更成熟的作用,进而构筑起重视家庭、家风和家谱建设的文化传承体系。(作者:齐静 赵琳 来源: 大众日报)
寻根之旅花开不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侨办每年都会同地方侨办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海外侨团、华教组织邀请一定数量的华裔来参加寻根活动。寻根活动是为帮助广大海外华裔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华文化,促进海内外华裔的交流而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主要内容有学习中国民族舞蹈和中华武术、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常识、参观历史文化名胜等。  由于“侨三代”“侨四代”在海外出生长大,对祖籍国的认识缺乏,所以他们的父母热切希望子女了解中国文化,迫切需要通过寻根活动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而主办方国侨办等也积极促成寻根活动的开展,来满足华裔青少年寻根的需要。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身居海外的中华儿女踏足寻根,来到华夏大地,触摸中华血脉,亲身体验中华文化。  寻根活动 如火如荼  华裔寻根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因其内容丰富多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踊跃参与。每年寒暑假,国侨办都会组织华裔青少年来中国参加寻根活动,一期期夏(冬)令营一个接一个地开展起来。  近日,由国务院侨办主办、长春市侨办承办的“2016海外华裔青少年 中国寻根之旅 冬令营——长春营”在长春顺利举行。连日来,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的131名海外华裔学生在长春市各地,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参观、体验等方式,体验了为期半个月的“重识”祖籍国之旅。  除了海外华裔青少年冬令营这种形式的寻根活动,更具特色的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也成为一种吸引海外华侨华人寻根的活动形式。  近日,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华侨大学承办的第五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厦门落幕。经过比拼,蒙古国队摘取状元奖。“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由国务院侨办2008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2012年全面升级更名为“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每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五届。  国务院侨办相关人士称,举办此项赛事旨在提高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增进其对祖籍国的了解和认识。承办此次知识竞赛的华侨大学华文教育处处长赵明光说,这项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增加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对祖籍国的了解,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比赛的形式,了解祖籍国的变化。谈到知识竞赛的举办目的,赵明光表示,“华裔青少年属于华侨华人的第三代第四代,通过中华文化知识竞赛这一形式,不仅让华裔青少年参与进来,也让华裔青少年的家长、海外华侨华人、华侨社会以及华侨机构都能够参与到竞赛中来,以便加强华文教育、侨务工作、侨务外交,使之成为沟通祖籍国与华侨华人的友谊桥梁。”  为什么如今华裔寻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表示,华裔寻根活动遍地开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海外华社有寻根的需求,很多华裔青年离开家乡,他们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寻根祭祖,海外华社也帮助他们开展寻根活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海外华侨华人的需求,中国政府各级侨务部门也大力推动华裔寻根活动的组织,加强海外华裔与祖籍国的联系。  亲身体验 中华文化  如今华裔寻根活动遍地开花,来自世界各国的海外华侨华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他们究竟“寻”的是什么?张应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裔寻根主要是一种 文化寻根 。因为很多海外华裔生活在国外,他们到中国来,主要是进行文化寻根,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探寻自己的祖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彝族文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