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20度能自动燃烧的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有哪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有机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A.&(填序号).A.可燃性&&B.毒性&&C.阻燃性(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B(填序号).A.提供氧气&&B.使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局部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可能有ABD(填序号).A.Mg(OH)2受热分解时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B.Mg(OH)2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C.Mg(OH)2受热分解吸收热量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D.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O2隔绝.
解:(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故答案为:有机;A.(2)烟花起到了点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作用,也就是使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局部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B(3)灭火是阻断燃烧的条件,由叙述可知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阻止燃烧的进行,所以A、Mg(OH)2受热分解时吸收燃烧物表面的热量;B、Mg(OH)2分解生成的水蒸气稀释燃烧物表面的氧气;D、Mg(OH)2分解生成的MgO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O2隔绝,都是灭火的原因.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故C是错误的.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故答案为:Mg(OH)2MgO+H2O↑;ABD.(1)聚氨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这种材料有可燃性;(2)烟花起到了点燃的作用,也就是提供了物质燃烧时的温度;(3)通过燃烧的条件结合材料二中的叙述解决.首先声明本人是南方的,南方的冬天不需要开暖气。空调基本成了摆设。  冰箱也基本成了摆设,在待机的状态下,冰箱的耗电是很少的。而冰箱的功率  是很低的,一天一度电足以。电热水器1500W,仅仅保温的状态下一天就消耗2度电,使用的情况下每天5度足以。电磁炉功率也很大一般是在W,按照平均值,每天2也足以。微波炉功率是800-900,而平时也很少使用,一般都是用来加热饭菜,几分钟搞定,就算它每天消耗半度电吧,有多无少的了。电视机的功率也很低,好像才几十W吧,家人基本很少看电视,每天1度也足以。电脑功率大概是300W,每5个小时才用一度电,家里3台电脑,常开的只有我这台,其他2台一天也开不到2小时,大约估计每天15小时计算,每天耗电3度。其余照明电灯啦,饮水机啦,电水壶啦,每天消耗3度电,也有多无少了,总结下      冰箱---1度/每天     电热水器----5度/每天     电磁炉----2度/每天      微波炉--0.5度/每天     电视机---1度/每天     电脑---3度/每天     电灯各种小用电器----3度/每天    
总合计:15.5度     还有4.5度去了哪里??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然而上2个月,我还开风扇呢,是无节制的开,结果那个月电费才220    这个月那么冷,停了那么多用电器,电费变成了350多,我觉得不正常
我家一个月才用100都不到,少的时候只有80。
去银行交电费问他有没清单打,他让我拿银行打出来的回执单去供电局打,    那么麻烦,心想算了。。
@banzhuzhenweida
14:04:00    我家一个月才用100都不到,少的时候只有80。  -----------------------------  用电器少???    我家用电器挺多的,但是冬天很多电器都不用了    按道理不应该那么多。。
用浴霸没,那东西最耗电
14:13:00    用浴霸没,那东西最耗电  -----------------------------  没有用浴霸
去问问美国人    你这一天20度都不好给人打招呼    宣传环保的大使戈尔先生每月16000度,让每月1300度的屁民很不满    
我去  美国人就是这么环保的?  平均一个月1300度电??  难道美国的度数跟中国的度数不一样?
每月电费近3万美元      据报道,戈尔在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有一处住宅。田纳西政策研究中心在查了他家的电费单后发现,戈尔家的用电量从2005年的每月平均1.62万千瓦时增加到了1.84万千瓦时。此外,他每个月花在天然气消费上的钱超过了1000美元。这样算下来,戈尔每个月仅在电费和天然气上的开支就接近3万美元。    =====================  这是另外一个说法
@时光漫步成追忆
14:20:00    去问问美国人        你这一天20度都不好给人打招呼        宣传环保的大使戈尔先生每月16000度,让每月1300度的屁民很不满......  -----------------------------  我们普通家庭怎么能和别人比啊???汗    这是冬天的度数,夏天会超千度,发展中国家的普通家庭用电量    赶上了发达国家普通家庭,这是什么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普通家庭    生活水平并不亚于发达国家。。。。
@骑着JY看日出
14:22:00    我去    美国人就是这么环保的?    平均一个月1300度电??    难道美国的度数跟中国的度数不一样?  -----------------------------  夏天,我们家随便都超过1000度,我们家交电费最多的一个月  交了1000多,1000多少忘记了,而我们这家用电平均是6毛钱一度。。     我敢说中国很多家庭,夏天用电量超千的很多很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普通家庭        生活水平并不亚于发达国家。。。。   =========================================  开什么玩笑?月均用电1300度的中国家庭有多大比例?      2007年,英国的一个环保组织计算出,如果全人类都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需要5.6个地球,按照欧盟的生活方式,需要3.9个地球,按照日本的生活方式需要2.9个地球,而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只需要0.9个地球。
一部烘干机就能吓到你
环球时报9月25日讯 “林文正到家时,已是满身大汗。他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住在一幢没有电梯的住宅楼的五层,而他所在的城市南京被认为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到了夏季就闷热难耐。但林文正仍然只把家里的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英国《金融时报》不久前一篇有关中国人二氧化碳排放的文章中这样介绍一家普通中国人的“排放生活 ”。   不过,大多数像林文正这样的中国人不知道,他们一家一年1000多度的用电量只不过相当于西方普通家庭中必备的烘干机的用电量。近年来,中国有多“绿”成了西方争论的靶子。“中国的垃圾焚烧成全球公害”、“中国将成气候领袖”这样忽而批评、忽而赞扬的标题不时出现在西方媒体上,但其潜在意思只有一个——“作为世界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中国应负更大责任”。清华大学教授周世俭对《环球时报》说,是否绿色的关键应该在每个民众的生活中,这是人类各种生产的根本。相比起西方的“奢侈排放”,中国是“生存排放”,中国会根据自己对人民的责任和对世界的承诺尽最大的努力。   “中国户均耗电量只及美国家庭一台烘干机”   许多从中国第一次到美国的人都会有不适应,首先一个就是晾衣服。《环球时报》记者首次到美国就因为这收到了社区的“严厉警告”。那是几年前在马里兰州,记者早上把衣服洗完后,像国内一样把衣服晾在阳台的栏杆上,第二天就收到社区的警告信,称如果再这样将被勒令搬出该社区。无论在美国较冷的北方,还是在温暖的加利福尼亚南部等城市,许多社区都在租住合同里明确规定不允许晾衣服,即使在栏杆上晾干海滩浴巾,第二天也会收到警告。这种规定背后的理由一般都是影响美观、进而影响社区的整体房价。   在美国,由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用电烘干机烘干衣物。但这种机器却是“电老虎”。美国家用电器制造商协会的统计显示,美国有 8800万台电烘干机,平均每台每年消耗1079度电。这基本上相当于一户普通中国人一年的用电量,许多刚到美国的中国人心疼不已。一名来自埃及的邻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为什么美国人认为晾衣服就不雅观,甚至觉得只有第三世界的穷人才晾衣服。实际上阳光晾晒的衣物很好闻,何况这么做对环境还有好处。 ”美国一个名为“洗衣房计划”环保组织创始人亚历山大也说:“一些美国人的做法实在令人莫名其妙,他们对于许多陋习无动于衷,但看到邻居的衣服在风中飘动却大呼小叫。”   在宣称“人人环保”的欧洲,一些国家的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在英国,最环保的政治明星首推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他上任以来,保守党党徽主色调变成了绿色,本人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班,私人住所安装风力发电机。不过在英国媒体看来,这只不过是政治宣传。美国有媒体称,卡梅伦虽然骑车上班,但安全部门却不得不安排额外的保安开车随行。实际上更多消耗了能源,并增加了排放。卡梅伦参加地方议会选举期间曾穿过一种名为“再穿一回”的鞋,这种鞋售价65英镑,据称是由回收的旧裤子等材料制成的。但英国《每日邮报》却披露说,“再穿一回”鞋子是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制造的。英国媒体调侃说,把伦敦人的旧裤子运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工厂,做成鞋子后又需要走几千公里运回伦敦,这个过程留下的碳足印与处理旧裤子相比恐怕不会小。   在过去几十年里,欧美家庭耗能越来越大。从全球看,发达国家人口约占世界15%,但能耗占全球能耗总量的50%,其中发达国家民众消费领域能耗占其总能耗的60%至65%。因此民众日常生活领域成了关键。在美国,根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报告统计,美国一幢房子每平方米耗电65度左右,按普通中产阶级家庭200平方米面积算,每户耗电量超过1万度。   “按中国方式,人类至少能节约两个地球”   43岁的乌理博士是德国一家港口设备企业的销售主管。这位长年辗转于中、欧、美的德国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绝对比欧美国家更绿。”他说,虽然西方国家民众很多使用保温窗和节能采暖设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发的电,但比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老百姓,西方人还是显得太奢侈:西方人在晚上喜欢开亮家里所有的灯,许多公共场所的灯更是整晚开着,而中国总是只开有人在的房间的灯;德国人用热水洗衣,而中国人用冷水。另外,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多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水果,运输这些水果也耗费大量能源。”乌理说:“甚至在使用环保购物袋方面,现在中国人比许多发达国家超前。德国现在还没有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法律”。   德国《财经时报》不久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消费绿色指数”报告上,在17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中,德国只获得第10名,美国人最差,而中国却名列第三。与其他“环保指数”评比不同,这份报告重点不是比较各国政府的环保政策和效果,而是民众的环保消费行为。这项调查专门调查消费者的个人行为,旨在使其透明化,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环保,把可持续发展概念带进日常生活。   2007年,英国的一个环保组织计算出,如果全人类都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需要5.6个地球,按照欧盟的生活方式,需要3.9个地球,按照日本的生活方式需要2.9个地球,而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只需要0.9个地球。   《国家地理》德国版主编里特克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西方国家因其国民个人的消费行为而对资源消费过高。西方人应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民众学习,改变消费行为,而不是随意指责发展中国家的污染。   西方是“奢侈排放”,中国是“生存排放”   尽管如此,多数西方媒体却对中国充满指责。《纽约时报》今年8月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垃圾焚烧成全球公害”的文章,称“卫星观测基础上的大气研究表明这些空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恶英等——不仅给中国人带来危害,它们随气流飘过太平洋到美国西海岸。”对此,网络有人认为,任何国家的垃圾处理都可以用“全球公害”来定义,纽约的垃圾处理场也产生这些气体。所谓污染物随气流飘过全球的说法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英国《卫报》今年7月的一篇文章也称,“中国三大电力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全英国”。但实际上,中国几大电力公司的电厂几乎遍及中国各省,这些省市的人口和英国人口比例却没见在文章中提及。   《纽约时报》不久前的另一篇文章称,美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增至美国能源发电的2%,但类似多哈与大连这两座城市里新建摩天大楼消耗的能源及排出的二氧化碳,“能在一顿晚餐的时间就吃掉所有这些收获”。“中国的胃口会吞没我们所增加的一切绿色主动”。   究竟应当如何评价中国有多“绿”?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气候问题学者吉姆·沃特森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个人认为,西方尤其是欧洲国家对于中国的减排工作没有做出公正的评价。”沃特森说,“任何一个人回顾中国过去十年的气候变化,都不得不承认这个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气候是越来越好了。仅仅是十年的时间就有这样的变化,在底特律,在曼彻斯特,在伦敦,任何一个欧美国家经历过大型产业革命的城市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中国无论怎么做,欧洲都不满意的原因。”沃特森对记者说,欧美强国很希望能够在这个世纪借助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在环保科技上的发达程度,来领导世界,因此对于中国,这些欧洲国家总希望以一个批评者的姿态出现。另外,欧洲人的理想化情绪总愿意看到中国的环保能够在这个地域庞大的国家同步展开,但是他们忽略了中国的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平均的事实。   德国乌理博士认为,确实,中国目前在空气、河水等方面污染相对比西方严重得多,但问题正在改变。中国最大的污染源是工厂,很多污染实际上是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西方不应封锁对中国环保技术转让。西方国家批评中国污染世界,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人均来说,西方人对世界污染更多,发达国家应承担起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说,一方面西方社会高度重视现代化带来的环境代价。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但另一方面西方有一个问题,就是将责任往外推。他们在自己享受着现代生活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减缓其发展的步伐。西方将自己的环保权凌驾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之上,这就是一种生态帝国主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7年时提出发展生物燃料计划,结果导致全球粮价上涨。有联合国官员将这种行为定义为 “反人类罪”,因为这么做无非是减少美国3亿人开豪华车时的负罪感,如果推广下去,将会导致发展中国家10亿人被饿死。   金灿荣说:“美国人总在炫耀美国的制度有多么好,其实一定程度上,这是美国人由资源优势转化成的。如果美国的资源消耗量减少到世界人均的4 倍,内部治理就会出问题;降到世界人均的2倍,内部治理就很可能出大麻烦;而如果降到中国的水平,即全球平均量的0.76倍,很有可能就治理不下去了。”   周世俭表示,今后5年到10年,西方将可能主要靠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来打压中国。中国目前在节能减排上的难点是如何改变以煤为主的一次性能源结构,减排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但必须看到,西方是“奢侈排放”,而中国是“生存排放”。需要说明的是,发展中国家有义务为节能减排作出努力,但发达国家也有责任拿出相关技术、设备和资金来支援。   
  我估计被公摊了,电梯、照片、卫生等等。我家好像每个月150左右吧,卡里扣的,从没管过。
@时光漫步成追忆
14:31:00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普通家庭            生活水平并不亚于发达国家。。。。    =========================================    开什么玩笑?月均用电1300度的中国家庭有多大比例?......  -----------------------------   我不看数字就用事实说话吧,我们这每户人家基本上都是几部空调的,  夏天一到全部空调一启动,随便就上千度电。。想要每个月交2 3百电费是不可能的,6毛钱一度
金灿荣说:“美国人总在炫耀美国的制度有多么好,其实一定程度上,这是美国人由资源优势转化成的。如果美国的资源消耗量减少到世界人均的4 倍,内部治理就会出问题;降到世界人均的2倍,内部治理就很可能出大麻烦;而如果降到中国的水平,即全球平均量的0.76倍,很有可能就治理不下去了。”   ==================================  有点意思啊
14:36:00    我估计被公摊了,电梯、照片、卫生等等。我家好像每个月150左右吧,卡里扣的,从没管过。  -----------------------------  我们是独地独房,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不关我们的事。。
  那你最好去查一下,那些垄断企业莫名其妙多扣P民钱都不算新闻了
我不看数字就用事实说话吧,我们这每户人家基本上都是几部空调的,    夏天一到全部空调一启动,随便就上千度电。。想要每个月交2 3百电费是不可能的,6毛钱一度   ================================  你这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一般的中国家庭都是在午饭
晚饭的时候开客厅饭厅一段时间    晚上睡觉用上定时开上一两个小时,每月多用2、3百度就是多的了    随便上千度?中国老百姓没这么随便。
电表准不准?    电冰箱用电不是固定的,新的和旧的不一样。气温高低不一样。    再看家里线路有无漏电。
@时光漫步成追忆
14:44:00    我不看数字就用事实说话吧,我们这每户人家基本上都是几部空调的,      夏天一到全部空调一启动,随便就上千度电。。想要每个月交2 3百电费是不可能的,6毛钱一度    ================================    你这不是普罗大众的生活方式    ......  -----------------------------  要不你说这大冬天的,空调没开,电风扇没开,  今天去交电费交了350多块钱,6毛钱一度,换算过来将近600度电,  想象下夏天得多少度??    
美国的气候用的着烘干机吗?
两个人,平均每月用电600度。
如果你 认为电表不准    有个最简单的方法    把家里所有电器都关了    单开一个确切知道瓦数的电灯    过一两个小时    看电表走数和理论计算一致不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由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
可以知道4.5度电能的差额 最后一定变成了质量
可以算出质量M=E/C2 你可以发现 那4.5度的电能 产生了这么多的质量 即为M
把你全家人和房子称一称 就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多了4.5度的电能会转变成质量 首先跟时间有关系啊
这可是冬天啊
其次这是正常的 你说假如你们家每个月平均每天都正好用15.5度电
这不是很奇怪?偶尔一两次的剧烈波动
也是情理之中的 亲懂了吗?
嫁给我,我给你包电费。
@摔死的蚊子
13:59:00    然而上2个月,我还开风扇呢,是无节制的开,结果那个月电费才220        这个月那么冷,停了那么多用电器,电费变成了350多,我觉得不正常  -----------------------------  应该是水温的原因,环境温度低,水温也低,热水器保温用电和加热用电都要增加。
作者:@摔死的蚊子
回复日期: 14:52:00        要不你说这大冬天的,空调没开,电风扇没开,    今天去交电费交了350多块钱,6毛钱一度,换算过来将近600度电,    想象下夏天得多少度??    =================================================    呵呵  小盆友要搞清楚  电费一般是两个月交一次  两个月600度很正常
15:04:00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 由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 可以知道4.5度电能的差额 最后一定变成了质量 可以算出质量M=E/C2 你可以发现 那4.5度的电能 产生了这么多的质量 即为M 把你全家人和房子称一称 就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多了4.5度的电能会转变成质量 首先跟时间有关系啊 这可是冬天啊 其次这是正常的 你说假如你们家每个月平均每天都正好用1......  -----------------------------  据我切身感受,上个月用电比这个月要多很多。如果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少,我是没什么疑惑的。但是相反了。我就觉得很奇怪了。表示不能接受。。  
15:09:00    嫁给我,我给你包电费。  -----------------------------  小气吧啦,赤裸裸的占我便宜。。    
@琼工商广字0号
15:14:00    作者:@摔死的蚊子 回复日期: 14:52:00            要不你说这大冬天的,空调没开,电风扇没开,      今天去交电费交了350多块钱,6毛钱一度,换算过来将近600度电,      想象下夏天得多少度??......  -----------------------------  我这里是月月交,大叔    上个月还是我交的
@摔死的蚊子
15:19:00        我这里是月月交,大叔        上个月还是我交的   -----------------------------    呵呵  每个月一次  那确实够烦的  
电费是用卡划进去的吧?一次2000度。
@摔死的蚊子
14:39:00    @hyllfy
14:36:00      我估计被公摊了,电梯、照片、卫生等等。我家好像每个月150左右吧,卡里扣的,从没管过。    -----------------------------    我们是独地独房,那些乱七八糟的费用不关我们的事。。  -----------------------------  是不是电表坏了~~我是跟人合租的~四个人~每个月不开空调的话130几块钱一个月~家里有电视机 热水器 电磁炉 4台电脑~~电脑开的比较多~~ 夏天开空调 也就三百多一个月~~
美国式浪费触目惊心                      尤未迟 孙庆伟                           上周六,家住纽约市郊的迈克开着自己那辆排气量4.0的V8皮卡,到附近的沃尔玛仓储型超市购物。这里货架上的商品,多数要比中国超市内同类货品的包装大上“几圈”,巧克力、口香糖的包装比奶粉桶还大,一袋薯片的体积快赶上小书包了,土豆论麻袋来卖,水果也是一箱一箱的。迈克的购物单上还有一半东西没买,可购物车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了。迈克是记者的朋友,他说,像这样的购物,他一个月要进行两三次。这不禁使记者想起了这样一句话:“美国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有着超大的食欲、住房欲、占地欲和资源消耗欲。”统计数字显示,占全球人口总数5%的美国人,消耗着全球23%的能源,吃掉15%的肉品,用掉28%的纸张。美国,这个全世界最庞大的经济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地球,其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走进美国家庭感受浪费             10月的一天,《环球时报》记者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一个中产阶级生活区,叩开了一个美国家庭的大门,想切身感受一下消耗巨大的“美国生活方式”。这是一个“东西合璧”的家庭。女主人杜女士来自中国上海,是记者的朋友,男主人克里斯是美国人,夫妻两人都是会计师。记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家庭,就是想看看,当崇尚节俭的中国人与大手大脚的美国人生活在一起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矛盾。杜女士先领记者参观了她的家。这是一个独门独院的一层楼建筑,里面有2个客厅,4间卧室、5个卫生间。后院是游泳池和花园,一个自动喷水装置正在浇灌草坪,车库里停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排气量为3.0的“丰田”牌SUV,一辆是“通用”牌厢式轿车。       在客厅里,记者和这对夫妻聊起了家常。当话题转入美国人生活是否浪费时,杜女士快言快语:“中国人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老话在美国可是不合时宜。”果不其然,杜女士话匣子一打开,就列举出了老公“浪费”的七八条“罪状”。她指着客厅里的壁炉对记者说,“如果你晚来几天,就能赶上烧壁炉啦”。她说,每年一入冬,克里斯就会点燃壁炉。洛杉矶的冬天其实不冷,最冷时也不过5摄氏度,这几年的冬天还越来越暖和。但克里斯烧壁炉的热情却不减,而且喜欢把火调到最大,结果弄得屋里的温度比夏天还热,全家人都要穿短衣短裤。杜女士一再反对也无效。老公解释说,“冬天烧壁炉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否则是没有生活品味的表现”。夏天用空调也是一样。杜女士家里装的是中央空调,整栋房子只有一个开关,只要一开空调,中央系统就向房屋的每个角落供冷气。即使是夜晚客厅和厨房里没有人,空调也开着。杜女士想说服老公装分体式空调,但老公说,美国家庭不装分体式空调。       与大多数美国家庭一样,杜女士的家里大小电器样样俱全,电视、冰箱当然不必说了,像洗碗机、烘干机、除草机、除落叶机这些中国家庭极少使用的电器,比比皆是。出于对妻子的爱护,克里斯从来不让杜女士动手洗碗,即使只有三四个碗碟,也要用洗碗机转上一个多小时,先清洗,再消毒,然后烘干。刚结婚时,杜女士洗完衣服后喜欢晾晒,但加州法律规定居民不得在户外晒衣服,因为这“有碍市容”。无奈,杜女士每次洗完衣服后,都用机器烘干衣物,甚至是洗几件内衣也不例外。像加州一样用法律禁止户外晾晒衣服的州在美国还有很多,甚至包括阳光明媚的佛罗里达州。据统计,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每户仅使用烘干机就要消耗1079千瓦时电能。杜女士家里的电器更换频率很高,电器出了小毛病就扔掉,老公说,美国没有维修电器的服务。在国内听说的“美国的垃圾堆中可以捡到能照常使用的冰箱、彩电”,一点也不夸张。至于游泳池,杜女士说,它基本派不上用场,可是,洛杉矶的夏天阳光强烈,水分蒸发很快,需要经常往游泳池里加水,每月加水量能达数吨。       杜女士向记者“抱怨”这些的时候,克里斯一直在旁微笑倾听。最后他才对记者说,以前还真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生活习惯让妻子“不满”。的确,对普通美国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方式了,他们对此浑然不觉。
用餐巾纸擦桌子,拿打印纸当草稿纸             正如杜女士所说,她的家只是千千万万个美国家庭的缩影。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美国人大手大脚的消费方式早已习惯成自然。美国人喜欢开车,尤其喜欢开马力大、耗油量多的车。在这个号称是“轮子上的国家”里,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几乎是人手一辆。比如洛杉矶,人口约为1100万,登记注册的汽车竟然有1300万辆。客观地讲,美国地广人稀,上下班通勤和日常生活确实需要汽车作交通工具。但是与世界多国提倡环保、小排量的汽车相反,在美国,你很难找到排量在2.0以下的车。在纽约曼哈顿,坦克一般的悍马、大而无当的加长林肯、卡车般的卡迪拉克十分常见,就连福特出租车排气量也高达4.5升。很多美国人开车时,也不会在乎怎么省油,起步狂踩油门,四季空调大开,就连警察下车执法也不会把警车熄火,理由是以免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反应。私家车的盛行,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很难想象,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几乎没有公交,出门全靠自驾车。在当地拥堵不堪的高速公路上,多数车里只有一个人。洛杉矶也没有地铁。纽约的三大机场中,也只有肯尼迪国际机场在近年才开通地铁,因此旅客去机场大多是开车或坐出租车前往。       美国人还爱住大房子。除了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都会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住公寓,普通美国家庭大多是住独栋的房子,面积都在两三百平方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家庭数量在过去近40年间翻了一番,这意味着美国人需要的房屋数量在大幅增加,而这势必造成家庭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量增加。夏天冷气足,冬天暖气热,美国人从来不会“亏待”自己。比如纽约,这个与北京纬度相近的城市,因其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要比北京高。可纽约的供暖期比北京要长4个月(纽约供暖期从每年10月1日开始到次年5月31日结束)。有人计算过,一个美国家庭每年水、电、煤气等能源支出大约是1500美元。而在美国任何一处公共场所,机场、车站、学校、医院甚至公交车,一年365天也都靠空调和暖气维持室温。记者妻子所在的办公场所,去年冬天热得没办法,必须开风扇来降温,而今年夏天又只好拿纸板堵住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冬天,洛杉矶一些餐厅还会在室外支起供暖伞,好让伞下用餐的人“取暖”,其实,吹出的热气很快就被风吹走了。       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的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到超市购物,一样东西的包装能有三四层;去快餐店用餐,餐巾纸可以成堆地拿,顾客不但用它擦嘴还擦桌子;办公室里的打印纸经常被当作草稿纸用。国内一位朋友来美国出差后曾对记者感慨地说:“看看美国的厕所,就知道这个国家多富足、多浪费了。光是美国的公厕,每天要用掉多少擦手纸啊!”美国人如此,政府也是如此。洛杉矶的法律就规定,公共设施晚上不亮灯要受处罚。美国还有许多城市与洛杉矶一样,都是不夜城,商业大厦、政府部门、公司大楼从不熄灯。       美国环境与人口中心的报告显示,美国人的自然资源消耗量超过了世界总消耗量的1/4,为世界之最;年人均耗水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石油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全球近1/4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是美国排放的。这种“消费”地球资源的力度绝非他国可以比拟。  
“美国文化的意识形态是消费而不是节俭”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如此浪费,究竟是天性使然,还是另有原因?为此,记者采访了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大卫?巴纳德教授。在巴纳德教授看来,这首先是因为美国是消费型经济。消费是美国经济的基础,美国人相信,只有通过积极消费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财富。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最早也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当时,过剩的产品必须要大量的挥霍性消费来支持。因此,美国文化的意识形态历来就是消费而不是节俭。而且,美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向来认为,正是美国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生产高效、消费低效的国民文化,才使得美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占据支配性地位。       其次,美国的富足是美国人敢于大量消费乃至浪费的信心来源。强势的经济地位和充分的市场竞争,使美国人能够享受到全世界最为价廉物美的商品。比如在克林顿时代,一加仑(约合3.8公升)普通无铅汽油只要99美分,几乎和水一样便宜,即使这几年能源危机加剧,油价上涨到一加仑2.8美元左右,以多数美国人的收入水平,依然可以承受。一方面是收入高,另一方面是物价低,这就难免会养成浪费的坏习惯。此外,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能够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因此他们并不打算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应对世界能源危机。       也有人并不这么乐观。去年10月美国人口达到3亿。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2043年,美国人口将达4亿。届时,美国的能源需求增加量将相当于目前非洲和拉丁美洲能耗量的总和。如此强劲的人口增长势头在发达国家中相当罕见。一些美国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美国人口膨胀将最终使所谓的“美国生活方式”难以持续。“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经历着人口显著增长的工业化国家”,美国环境和人口中心负责人维多利亚?马卡姆认为,“更多的自然资源被美国人消耗以维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对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造成更严重冲击”。还有人预言,随着人口继续增长,美国人如果还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要么很快面临能源危机,要么与世界争夺能源”。正因为如此,美国政府也在试图影响和改变国人浪费的生活方式。今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新能源法案,降低美国汽车油耗标准。今年夏天,美国各地还纷纷掀起了制抵瓶装水的热潮。尽管节省能源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最新一项民意调查却显示,50%以上的美国人目前并不愿意为节约能源而改变生活方式。       (《环球视野》摘自日《环球时报》)
15:09:00  嫁给我,我给你包电费。  -----------------------------  @摔死的蚊子
15:17:00  小气吧啦,赤裸裸的占我便宜。。  -----------------------------    再包吃包住包养你一辈子,可以不?
@摔死的蚊子
13:54:55   首先声明本人是南方的,南方的冬天不需要开暖气。空调基本成了摆设。    冰箱也基本成了摆设,在待机的状态下,冰箱的耗电是很少的。而冰箱的功率    是很低的,一天一度电足以。电热水器1500W,仅仅保温的状态下一天就消耗2度电,使用的情况下每天5度足以。电磁炉功率也很大一般是在W,按照平均值,每天2也足以。微波炉功率是800-900,而平时也很少使用,一般都是用来加热饭菜,几分钟搞...........  -----------------------------  热水器用电变多了    外面温度低,保温用电变多了    猜的
美国人下班的时候如果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不会关灯
楼主,按照你说的情况看,也差不多啦。  你所计算的电脑用电量有问题。“功率大概是300W,...大约估计每天15小时计算”,应该是4.5度才对,你却算成是“3度/每天”。另外,电磁炉的用电量,如果要做不止一顿饭的话,也不止用两度电。还有电热水器的用电量,你也可能估计得不对。
@亨利的外脚背
18:19:00    美国人下班的时候如果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不会关灯  -----------------------------  德国人是会关灯的。
@亨利的外脚背
18:19:00  美国人下班的时候如果是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不会关灯  -----------------------------  @zlybym
19:41:00  德国人是会关灯的。  -----------------------------  你们怎么和台湾人一样  动不动皆云 大陆人怎么怎么!
  我们这边两月交一次电费。我两处无规律居住,加起来大约150元/月。
19:16:00    楼主,按照你说的情况看,也差不多啦。    你所计算的电脑用电量有问题。“功率大概是300W,...大约估计每天15小时计算”,应该是4.5度才对,你却算成是“3度/每天”。另外,电磁炉的用电量,如果要做不止一顿饭的话,也不止用两度电。还有电热水器的用电量,你也可能估计得不对。  -----------------------------  晕死,我们做饭都是用煤气,电磁炉都是用来熬汤的。    不是每天都熬,所以我给他每天2度是给多了。。    还有电脑的最大功率是300,平时用电脑是不会超过300W的,200W左右吧    所以我才大约估计是每五小时1度电。。
0几年最热门打传奇的时候,电脑24小时挂机练级,10个月没关过机...没算过到底耗的几度电?  
@左眼跳_桃花开
17:02:00    @摔死的蚊子
13:54:55     首先声明本人是南方的,南方的冬天不需要开暖气。空调基本成了摆设。      冰箱也基本成了摆设,在待机的状态下,冰箱的耗电是很少的。而冰箱的功率      是很低的,一天一度电足以。电热水器1500W,仅仅保温的状态下一天就消耗2度电,使用的情况下每天5度足以。电磁炉功率也很大一般是在W,按照平均值,每天2也足以。微波炉...........  -----------------------------   热水器一天不用,光维持温度就要2度电,冬天水温容易冷却,所以加热的次数会增加,也就消耗更多的电。这也是一个因素,所以我故意加到5度电每天,夏天的话,热水器一天用不了5度电的。
19:50:00    0几年最热门打传奇的时候,电脑24小时挂机练级,10个月没关过机...没算过到底耗的几度电?      -----------------------------  牛哥啊!!    你家电脑真强悍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最高纪录一个星期不关机    
19:47:00    我们这边两月交一次电费。我两处无规律居住,加起来大约150元/月。  -----------------------------    一个人干嘛要住2套房子,难道金屋藏娇??
为了散热,我把电脑拆成光架子,自己编的道士练级脚本,设定被杀掉血到三分之一自动下线保护,自动买药卖物品修衣服武器,和自动选捡物品存放物品,每天下班回家查看仓库经常有意外收获,仓库里面金砖一大堆...呵呵
16:45:00    @bmwmycar
15:09:00    嫁给我,我给你包电费。    -----------------------------    @摔死的蚊子
15:17:00    小气吧啦,赤裸裸的占我便宜。。......  -----------------------------  我奢侈惯了,我每天都要吃一颗茶叶蛋,一瓶可乐    你养不起我
15:04:00  ----------------  这质能转换一般条件做不到,像原子核撞击之类的发生吧
杜女士先领记者参观了她的家。这是一个独门独院的一层楼建筑,里面有2个客厅,4间卧室、5个卫生间。后院是游泳池和花园,一个自动喷水装置正在浇灌草坪,车库里停放着两辆车.    
与大多数美国家庭一样,杜女士的家里大小电器样样俱全,电视、冰箱当然不必说了,像洗碗机、烘干机、除草机、除落叶机这些中国家庭极少使用的电器,比比皆是。出于对妻子的爱护,克里斯从来不让杜女士动手洗碗,即使只有三四个碗碟,也要用洗碗机转上一个多小时,先清洗,再消毒,然后烘干。据统计,美国家庭平均每年每户仅使用烘干机就要消耗1079千瓦时电能。杜女士家里的电器更换频率很高,电器出了小毛病就扔掉,老公说,美国没有维修电器的服务。在国内听说的“美国的垃圾堆中可以捡到能照常使用的冰箱、彩电”,一点也不夸张。至于游泳池,杜女士说,它基本派不上用场,可是,洛杉矶的夏天阳光强烈,水分蒸发很快,需要经常往游泳池里加水,每月加水量能达数吨。           杜女士向记者“抱怨”这些的时候,克里斯一直在旁微笑倾听。最后他才对记者说,以前还真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生活习惯让妻子“不满”。的确,对普通美国人来说,这些都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方式了,他们对此浑然不觉。        用餐巾纸擦桌子,拿打印纸当草稿纸           
正如杜女士所说,她的家只是千千万万个美国家庭的缩影。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美国人大手大脚的消费方式早已习惯成自然。美国人喜欢开车,尤其喜欢开马力大、耗油量多的车。在这个号称是“轮子上的国家”里,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几乎是人手一辆。比如洛杉矶,人口约为1100万,登记注册的汽车竟然有1300万辆。客观地讲,美国地广人稀,上下班通勤和日常生活确实需要汽车作交通工具。但是与世界多国提倡环保、小排量的汽车相反,在美国,你很难找到排量在2.0以下的车。在纽约曼哈顿,坦克一般的悍马、大而无当的加长林肯、卡车般的卡迪拉克十分常见,就连福特出租车排气量也高达4.5升。很多美国人开车时,也不会在乎怎么省油,起步狂踩油门,四季空调大开,就连警察下车执法也不会把警车熄火,理由是以免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反应。私家车的盛行,还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公共交通的发展。很难想象,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几乎没有公交,出门全靠自驾车。       美国人还爱住大房子。除了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都会的城市居民会选择住公寓,普通美国家庭大多是住独栋的房子,面积都在两三百平方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家庭数量在过去近40年间翻了一番,这意味着美国人需要的房屋数量在大幅增加,而这势必造成家庭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的能源消耗量增加。夏天冷气足,冬天暖气热,美国人从来不会“亏待”自己。比如纽约,这个与北京纬度相近的城市,因其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要比北京高。可纽约的供暖期比北京要长4个月(纽约供暖期从每年10月1日开始到次年5月31日结束)。有人计算过,一个美国家庭每年水、电、煤气等能源支出大约是1500美元。而在美国任何一处公共场所,机场、车站、学校、医院甚至公交车,一年365天也都靠空调和暖气维持室温。记者妻子所在的办公场所,去年冬天热得没办法,必须开风扇来降温,而今年夏天又只好拿纸板堵住中央空调的出风口。冬天,洛杉矶一些餐厅还会在室外支起供暖伞,好让伞下用餐的人“取暖”,其实,吹出的热气很快就被风吹走了。         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的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到超市购物,一样东西的包装能有三四层;去快餐店用餐,餐巾纸可以成堆地拿,顾客不但用它擦嘴还擦桌子;办公室里的打印纸经常被当作草稿纸用。国内一位朋友来美国出差后曾对记者感慨地说:“看看美国的厕所,就知道这个国家多富足、多浪费了。光是美国的公厕,每天要用掉多少擦手纸啊!”美国人如此,政府也是如此。洛杉矶的法律就规定,公共设施晚上不亮灯要受处罚。美国还有许多城市与洛杉矶一样,都是不夜城,商业大厦、政府部门、公司大楼从不熄灯。         -------------------    美国普通人的实际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太多。    
1.独门独院的一层楼建筑,里面有2个客厅,4间卧室、5个卫生间。后院是游泳池和花园,一个自动喷水装置正在浇灌草坪,车库里停放着两辆车    2.家里大小电器样样俱全,电视、冰箱当然不必说了,像洗碗机、烘干机、除草机、除落叶机这些中国家庭极少使用的电器    3.电器更换频率很高,电器出了小毛病就扔掉    4.光是美国的公厕,每天要用掉多少擦手纸啊!---------中国农村的公共厕所,不但没有卫生纸,也不卫生。    5.普通美国家庭大多是住独栋的房子,面积都在两三百平方米。    5.用餐巾纸擦桌子,------------有时候中国也是。拿打印纸当草稿纸,------------有时候中国也是。    佩服呀!    
有时候说普通大陆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台湾人差不多,只是稍微低一点。    台湾人还不服气。    你和人家美国普通人比比。    
是电热水器啊,傻妞。别迷信什么待机一天才五度,要保持在设定温度,水温下降必然会加热。热水器不用最好关掉,洗澡前提早半个多小时加热就够了,平时用热水加热后关掉保温就足够了。不信你试试,以前也被坑过
谈到现在的汽车,总感觉都是适合个子小的人。    还不如原来德国大众的桑塔纳舒服。    现在没有人买桑塔纳,认为造型不好看。
@流动在线-23 20:52:00    有时候说普通大陆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台湾人差不多,只是稍微低一点。        台湾人还不服气。        你和人家美国普通人比比。......  -----------------------------  
怎么不是差不多,中国普通百姓家里家用电器也样样俱全,你所说的烘干机,我们只需要一台消毒柜就够了,既有烘干也有消毒的功能。除草机,除落叶机中国人没有这种生活习惯。当然你拿住在市内的普通家庭比美国普通家庭的居住环境当然没法比,但是住在市郊,或者不偏僻的山村都基本和美国人的居住环境差不多,独地独房是不成问题的。    
美国人是硬件多,中国人是餐桌丰富。此消彼长而已
现在的汽车受日本影响太深,以前日本人个子不高。
@摔死的蚊子
21:15:00         -----------------------------    我看你不像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你家应该是很富裕。      
@流动在线2010     现在的普通家庭都具备以下用电器:     抽油烟机 消毒柜
电冰箱 微波炉 电磁炉
高压电饭锅 洗衣机 电视机    榨汁机 饮水机 电水壶
空调 DVD 热水器(太阳能).....     常用的应该就是这些了
@流动在线-23 21:15:00    谈到现在的汽车,总感觉都是适合个子小的人。        还不如原来德国大众的桑塔纳舒服。        现在没有人买桑塔纳,认为造型不好看。  -----------------------------  难道你很高??
我们家全部用的LED的灯,就是为了省电。      
@流动在线-23 21:21:00    @摔死的蚊子
21:15:00               -----------------------------    ......  -----------------------------  是普通家庭如假包换。只不过我住郊区,生活条件我认为比城里好。。
好男费纸,好女费电...    你或者她用的比较多..    
@摔死的蚊子
21:25:00    @流动在线2010        现在的普通家庭都具备以下用电器:         抽油烟机 消毒柜 电冰箱 微波炉 电磁炉 高压电饭锅 洗衣机 电视机......  -----------------------------  这些东西好像我们家都有。。。但我们这里应该气候比较好吧,夏天超过30°的大概10多天,冬天低于10°的时间也很短,空调很少开。。。每个月用电就100多度!说实话,就算35°的气温,我还是用风扇,出点汗比较习惯!
好像跟台灣差不多唷  台灣是冬天平均約2塊台幣
夏天約2.5塊台幣
我家夏天一个月要700多。    现在一个月200多
现在很多垃圾冰箱 说的是1度 其实要5度 把冰箱停了试试
@骑着JY看日出
14:22:00  我去  美国人就是这么环保的?  平均一个月1300度电??  难道美国的度数跟中国的度数不一样?  -----------------------------  @摔死的蚊子
14:29:00  夏天,我们家随便都超过1000度,我们家交电费最多的一个月  交了1000多,1000多少忘记了,而我们这家用电平均是6毛钱一度。。  我敢说中国很多家庭,夏天用电量超千的很多很多  -----------------------------  怎么用得了?几口人啊?空调
@sdaujiaojiao
20:06:00    @acad030
15:04:00    ----------------    这质能转换一般条件做不到,像原子核撞击之类的发生吧  -----------------------------  你说得对 不要跟我认真...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