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经大学钱澍到大湾坐出租车多少钱

火爆到牡丹江出租车都跑断腿儿的水乐园,“室内”“室外”一应俱全!快到【大湾水世界】!
周末的大湾水世界火爆到
牡丹江出租车一天跑N趟!
这入伏后的天,只适合待在水里!
闷热的夏天,除了西瓜冰淇淋是标配外,
玩水消暑也必不可少~
让大家在夏天也能“浪”起来!
想玩水,又怕晒?推荐你一个好地方!
【大湾室内水世界】
阴天下雨——不怕冷
晴天高温——不怕晒
大型喇叭、彩虹滑梯、激情漂流、欢乐冲浪、儿童水寨等,让您一次嗨个够!
大湾室内水世界
(周一~周五)98元/人,特惠88元/人;
(周六、日、节假)118元/人,特惠98元/人;
1.2米以下儿童免费;
1.2-1.4米儿童票:
(周一~周五):50元/人,
(周六、日):60元/人;
温馨提示:
禁止携带玻璃器皿及食品饮料进入
【大湾室内水世界】!
地址:江南东四跨江桥东北方向3000米处
电话:9 6577773
路线:乘坐201、202、501、502、50路公交车在大湾新村下车 → 转乘大湾班车直接到园区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归本店所有。
风情万种的水王国,在室内痛快玩水
【大湾水世界】
律动不一样的人生!
浪花映照快乐,汗水铸就成功;
体验水中乐趣,尽在水上乐园;
水上乐园,漂一般的感觉。
大湾室外水世界
升级改版后的大湾室外水世界,新增冲浪池(共4个冲浪池),园区内观光小火车,三色彩虹滑梯等娱乐设备,让你玩的开心、舒心、放心!
大湾室外水世界
门票:58元
1.2以下儿童免费
7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除了玩水,还能做什么?
玩累了,还可以携亲朋好友去户外烧烤哦~小树林、小木桥、小木屋,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吊床、帐篷、户外野餐的乐趣。
选择大湾水世界的理由?
来这里不用长途跋涉,把时间浪费在路上;来这里不用提前安排时间,随时随地想来就来;来这里有大型冲浪池、儿童水寨、垂钓;户外烧烤、垂钓、室内生态园、啤酒广场、美食,应有尽有!
今日话题:
不知道大湾水世界在哪里?
①扫图中二维码
【大湾水世界】
地址:江南东四跨江桥东北方向3000米处
班车:乘坐201、202、501、502、50路公交车在大湾新村下车→换成大湾免费班车直接到园区下车即可;
广告丨大湾水世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财经大学附近酒店
线路起点和终点介绍
财经大学:学校现占地1500亩,建筑总面积45.5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渤海之滨,校本部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在市中心设有马场道校区。近年来,新建了数字化的逸夫图书馆、14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城,16万平方米与世界著名大学建筑相比绝不逊色的新教学楼群。校园内绿树掩映、湖光潋滟,建筑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谐相融、优雅宜人。
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我国肿瘤学科的发祥地,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我国最大的肿瘤防治研究基地之一。医院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76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44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育部优秀新世纪人才4人。博士生导师24名,硕士生导师69名。
从财经大学到肿瘤医院怎么走,从了解财经大学和肿瘤医院开始
肿瘤医院附近的消费推荐
微信也能查公交
肿瘤医院附近酒店
酒店预订直拨:400-
更多线路推荐芒市出租车以后要安计价器了【德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986贴子:
芒市出租车以后要安计价器了收藏
8月23日,《芒市出租车何日能打表》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读者和网友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和本报编辑部互动。很多人的共识是:芒市的出租车,虽然招手即停,但不是司机每踩一脚刹车,都能做成一单生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要讨价还价。记者了解到,芒市出租车统一安装计价器后,将实现打表计费的方式,乘客省心了,司机不再烦心了,但究其起步价该是多少才算合适?这又成了出租车司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趋 势 安装计价器势在必行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芒市出租车的收费价格,目前依然是按照1997年潞西市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来收费,因为当年芒市只有1条主街道(团结大街)和1条环城路,出租车以环城路为界,在环城路以内行驶,收费5元,以外则是8元。具体路线则是:到芒市中学等一环路各单位收费5元,到造纸厂、军分区等收费8元,到大湾畜牧厂、州水泥厂、法帕温泉和飞机场,收费是15元。由于近几年芒市经济发展,原有计价方式,显然早已跟不上城区不断扩大的脚步。加之燃油价格上涨,部分出租车司机确实存在擅自涨价的情况,所以目前城市出租车因收费价格的投诉呈上升趋势。为规范市场秩序和经营行为,维护乘客和出租车经营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城市出租汽车上安装使用计价器(计价器是指安装在客运出租汽车上,按照里程、时间计费的计量器具),实现计价器计程收费势在必行。措 施 驾驶员参与选购计价器目前,芒市出租车安装计价器进展如何?潞西市运政所副所长刘志刚介绍,如今,对芒市378辆出租车,均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出租车计价器,安装时间与发改(物价)部门出租车收费听证同步进行,限时安装完成,计价器由出租汽车所有人全额出资购买。为避免少数不满安装计价器的出租车司机,以计价器选购中存有问题等为由反对等不良现象,因而在计价器选购上采取“公开透明、驾驶员参与、纪委监察全过程监督”的原则。也就是说,市出租办发布计价器采购信息,但是不替“选购团”做主。具体做法是,由潞西市出租办对选购信息通过报刊、电台、网络等方式进行公告,公开选购378台出租汽车计价器,邀请省内具有合法有效经营资格且有供货能力的厂商参加,在确定了几家质量过硬的厂商后,再由潞西市纪委和市出租办对4家出租公司驾驶员代表进行公开推选,组成计价器选购团,最后,则由市出租办负责组织选购团与供货商进行商谈,全程将由市纪委负责监督,确定供货商后向社会公示。运 价 召开听证会后方能敲定出租车起步价究竟会定为多少,这是的哥的姐们最为关心的话题。的哥黄师傅说,每天他最低毛利润达到300元才有钱可赚,因为还要扣除租金、油钱和修车费等,每公里的成本就是1元钱。安装计价器有利有弊,利在于规范管理还省心,不用讨价还价,弊在于如果起步价太低,出租车司机或利润薄了,或无钱可赚,黄师傅个人认为,8元钱起步价管3公里,无燃油费是最为理想的。记者从潞西市出租汽车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出租车运价要等到价格听证会召开后才能确定。由潞西市发改委对出租车基础运价、续程运价标准进行价格监审,从4家出租公司随机选出部分车辆通过科学计算方式测算基础运价和续程运价,随后,在报纸等媒体上发布召开价格听证会的公告。待出租车运价听证会环节完成、综合听证代表意见后,制定潞西市出租汽车运价标准,达成共识后予以实施。记者 何 谨(春城晚报)
德宏-尽在京东商城,精品热卖,新品不断,超低折扣价!等你来抢购!德宏-京东商品品质无忧,放心购!正品低价,超值抢!网购就上JD.com!
8元的起步价使得今后在城里坐出租车的人将会减少,对于芒市这样一个小城市4元的起步价管两公里,另收1元的燃油税还差不多。起步价高了,会失去一部分顾客
8元钱起步价管3公里 ???拜托,上海也才12块,杭州好像是11还是10,浙江嘉兴是6块,宁波是9块吧,四川乐山市比芒市大了不知几倍几步价才3.5。。。。。
不拿远的说 说说 保山..4块起步.管3公里
8元的起步价在德宏还真的还些贵了。
我昨晚做出租车,手机掉在出租车上了。我打电话去、出租车司机也不接也不送来给我、芒市的出租车司机***的贪心、我不在乎我的手机、我在乎的是我手机里面的电话号码、我有很多重要电话号码、希望能地道相关部门的帮助、
8月11号晚上,我坐芒市出租车从团结大街到景华路一个KTV,因为我朋友在那里接我,我让司机接电话找那个地方,结果刚好到了那里,给了司机钱后他没有给我手机就走了,我发现手机不见了先是给我手机打电话,开始还能打通后来就关机了。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但是都没有回音,我的手机是诺基亚N95,手机倒是不好但是我里面有电话号码,那么破的一个手机芒市的出租车司机居然都要?真是不可思议,随后再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但是都是态度很不好,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芒市的出租车都是这样对待别人的?我希望不是,但是我真的很伤心,我们为德宏付出了那么多却换不来他们的真心,一部手机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真的很失望。我不记得那个车得车牌号,但是我记得是一辆红色的,司机是30岁左右,身高不高也很瘦,我希望有人能看到我写的这些,尤其是那个司机,你的良心到底还有没有,看到手机我相信你知道我的身份,但是你还不给我真的无语了。只能说你真的是个畜生。要是有良心的话你知道怎么联系我,手机上号码随便打一个就可以,希望好自为之,这样做生意是不会长久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去毛里求斯游玩,有时候可能会要打车,请问那边打车费贵吗?从机场打车去大湾大概多少钱?
去毛里求斯游玩,有时候可能会要打车,请问那边打车费贵吗?从机场打车去大湾大概多少钱?
我是今年5月去的毛求,住的艾美酒店,第一天到达酒店后租了酒店的摩托车去的、SuperU超市和红顶教堂,后面出去玩都是报的爱丽丝的一日游,所以没有租过车,但是艾美酒店门口有出租车服务站,它的价目表贴给你参考一下:照片中的价格除了去机场外,都是来回双程的4个小时报价,到了目的地之后司机可以等候2-3个小时,具体的价格和等候时间等可以跟司机谈。从艾美酒店到的距离是13公里,到红顶教堂的距离是25左右,去在10公里左右,题主可以参照距离和价格进行比较,而且这是开价,是可以砍价的。艾美酒店到机场的距离是56公里,上图中出租车单程的开价是2000卢比,折合人民币大概在360左右,应该是蛮贵的。从机场到距离75公里,相信机场出租车开出来的价格应该是更贵了。个人建议题主找一找某程某宝上的接送机,好像某宝上的接送机单程也就是250左右,某程上好像也有,听网友说200不到就行了,建议题主咨询下客服了解一下。最后祝题主在毛求玩的愉快,也请围观我的游记。
[题主采纳]建议提前安排好咯,临时打车太不划算,可以找个信誉度高的地接,或者让旅行社提前安排好,比如我们家,毛求那边遵循严格的预约制度,能省就省啦。就是交通贵,打车比国内贵多了,我们有天晚上打车花了1000人民币,太可怕了,在国内可以打50次,去之前一定要和地接安排好交通,安排好了比临时去乱抓省好多好多钱!
除了机场外很难像中国一样随手拦车,建议提前规划好。酒店也可以安排用车但很贵的
<textarea name="editor" class="_j_content _j_answer_suggest" id="_js_editorText" placeholder="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答,而不是网上搜来的信息好回答不一定特长,但一定【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永远替提问者【多想一步】,会加分哦~" >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渔排之上_网易新闻
渔排之上(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带着对孩子的想念,他们迫不得已远走他乡成为打工者。
1岁多的儿子坐在木屋门口的木头围栏里,两只手用绳子捆着被拴在旁边的木头隔板上。他使劲地重复着站起来又坐下去的动作,手上的绳子固定着他的位置,他不能有大动作的活动。当孩子动不了的时候,就张嘴大哭。这时,陈业敏和罗绍友在前面的渔排上干活,听到儿子的哭喊,他们时不时地会拿眼角的余光向儿子的方向瞅着,如果不是很要紧的事,只要儿子安全待在给他划定的位置里,就没有事,他们就继续干活。这个捆绑的方法持续了一个月后,孩子的小胳膊由于被绳子捆绑时间太久,有了深深的印痕。他们想尽办法,最后扩大了周围的木头帷帐的面积,加高了尺寸,这样就像一间小小的露天游乐室。再把小被子、小童车放在里面,让孩子自己玩。露天的游乐室空间比之前大了很多,孩子也能有独立站起来走路的地方。如此一来,罗绍友和陈业敏可以专心一些干活。这个时间段是2014年的5月。
渔排是老板承包的,他需要的是干活的人,不是拖家带口消极怠工的工人。
陈业敏是跟丈夫罗绍友吵架后从这个渔排离开的,她打算这一走就不会再回来跟罗绍友一起生活。她带着几个月大的儿子返回平浪,在平浪父母的家里,她的耳朵天天被灌输着母亲重复的唠叨。当初不听父母的话,害了自己一生,也害了女儿、儿子的将来。母亲数落着、唠叨着,却不让陈业敏做任何家务。她太心疼女儿了,女儿从结婚到现在就没有过一天稳定的好日子。在娘家,她要让在外面辛苦劳作的女儿休息几天。陈业敏待在母亲的家里可以好好陪陪自己的女儿罗莎,给孩子一些温暖。就这样安静地待着,什么事也不做,钱也没有,孩子以后怎么生活?她把几个月大的儿子放在父母家里又出门再去找工作了。这次,她去了浙江东阳纺织厂打工。三个月,除了吃住以外,她仅仅拿到了来去的路费钱。在陈业敏找工作的半年时间里,罗绍友也在外找工作。罗绍友也去过浙江,却没有找到妻子。最后,还是陈业敏妥协,给罗绍友打了电话。罗绍友刚好在宁德,流浪半年后想分手的陈业敏面对残酷的生活再一次低下了头。他们各自找了半年的工作,花光了所有积蓄后,陈业敏带着儿子又回到了宁德市的罗源湾,在罗源湾的渔排上继续帮老板养殖鲍鱼。走了再回来,他们没有办法。
走了一圈,他们终于明白,对于没有文化、没有文凭、没有技术的他们,找个能养家的工作太难了。
罗绍友40岁,陈业敏35岁。他们只有待在渔排上,也只有海上渔排养殖这种又苦又累又脏的体力活适合他们。因为渔排上不需要有文凭、有学历、有经验,只要你能吃苦耐劳,有好的体力就能有一口饭吃。女儿留在平浪的父母身边,年幼的儿子必须带在自己身边。雇不起保姆,他们就只能找一个能带孩子还能工作的活干。鲍鱼一年四季都可以养,只要缺人,来海上,随时能找到工作。另外,在渔排上干活,住的小木屋是免费的,所以很多人愿意来渔排上打工。
陈业敏回来的日子,罗绍友并没有感受到分离半年后夫妻团聚的幸福。因为太辛苦了,钱又少,离开海上渔排,却因没有找到工作再次回到海上干活,而且带着儿子,让儿子也跟着受苦。陈业敏没有少抱怨丈夫。结婚十多年,没日没夜的辛苦、劳累、奔波,到头来,还在外面风餐露宿,陈业敏觉得太委屈了。只要心情不好,压力大,她就把这种负面的情绪用吵架甩给丈夫罗绍友。苗家汉子罗绍友从不跟陈业敏吵,也从不反驳。她要骂就骂,要打就打,生活已经这样,他无力改变,只能拼了命往前走。
陈业敏的抱怨不仅仅是工作难找,她觉得跟上罗绍友总是败家败金。女儿2岁多时就在外婆家,那时陈业敏和罗绍友在都匀市的老街开快餐店,生意还不错。陈业敏做厨师炒菜,丈夫送外卖。刚开始几个月生意还好,正当陈业敏觉得好日子就要到来时,后面的几个月里,每个月都出事。首先新买的送外卖的自行车放在店门口丢了,第二个月罗绍友的脚指头被老鼠咬了,第三个月,罗绍友端饭时,菜汤把顾客的胳膊烫伤了。连续三个月,月月出事,月月的事都是罗绍友引起的。所以陈业敏觉得,跟上这样的丈夫,能吃苦有什么用,照样穷,想翻身没门。对罗绍友发火出气在每天单调的生活里频频上演,发火的背后,是一个女人从青春年少喜悦的梦里成长到对爱情对婚姻的彻底失望,无奈又无助。
1998&年至2002年,罗莎出生前在都匀打工赚的钱加上贷款,他们在桃花村盖的两层楼房子,到现在家里的房子还是空着的,因为没钱装修,房子空了10年。
为了海上养殖而搭建的“海上村庄”(图/东方IC)
罗绍友把塑料桶里的米酒倒在桌上每个男人的瓷碗里,淡红色的米酒溢满了瓷碗,从碗边慢慢往外淌。
刚刚罗绍友才被妻子埋怨,让他把炉灶从桌子上拿下去,罗绍友笨手笨脚的样子遭到了妻子的白眼。
难得有一天放假的时间,不用干活,可以喝一点酒过个喜庆的年。罗绍友没有把妻子的白眼当回事,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2015&年,年三十的聚餐和大年初一早晨的拍照过程,让一切陌生的成分都淡化了。对于贵州的布依族和苗族来说,能在饭桌上一起吃饭的都是亲人。我和老兵自然也成为这个陌生群体的亲人,成了这个组合家庭的新成员。饭桌上是过年团聚最温暖的场所,一举杯、一举筷、一投足都能释放出亲近感。
木屋里的小电视信号时而中断时而清晰,羊年的春节晚会又在重播。
为了安全,本来渔排上是不准喝酒的,都是木头和竹子搭建的木屋和渔排,稍有不慎就会起火。因为是过年,老板特意容许大家喝一些米酒助兴。
“罗莎像你。”
我举着筷子把一块风干的腊肉放进我的碗里。罗绍友呵呵笑了一下,抿了一小口米酒在嘴边。
“你不喜欢说话?”
沉默了片刻,罗绍友叹了口气说:“我的苦都在背上,太深,太苦。”
“说说你的苦?”
“不说了,太多了。”
是米酒的作用让这个苗家汉子开口说话。
“我去年在平浪时见到了你女儿罗莎,还有罗莎的外公外婆、新舅妈、表弟。你女儿在家里挺好的。”
“我问罗莎,如果有一种选择让妈妈回来陪她行不行?罗莎回答我说不行。我问,让妈妈陪她不出去打工不好吗?罗莎说,如果妈妈回来陪她,家里建房子的贷款就还不上。”
陈业敏从我旁边抹着眼泪走开了。
罗绍友抽搐了一下嘴巴,想张嘴又闭上了。
“有多久没有见到女儿了?”
罗绍友把头扬起来想了想说:“很久很久了。”
“女儿在你的印象里是个什么样子,能记住她最深的记忆是什么?”
“我记得母亲去世时,罗莎才2岁多。她不知道奶奶已经走了,趴在奶奶身边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你起床呀,奶奶你起床呀。’女儿拉不动奶奶的手让奶奶起床,她哭得很伤心。让我们在现场的所有人都哭得止不住。”
“这个画面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想起来就难过。从那时到现在,真的没有见过女儿几次。”
罗绍友的声音哽咽了,眼泪从微红的脸上滚下来。
“我是真的愧对我的女儿,真的。”
“有女儿的照片吗?”
罗绍友翻动着手机,在手机里寻找着。他找到了一张去年7月份去福州送2岁的儿子回平浪的照片。照片里的季节是酷暑,2岁的儿子穿着小背心和小短裤趴在罗绍友的肩头,罗绍友蹲着,眼睛向前方寻找着什么,表情很失落很苍茫,他转过去的瘦弱的肩在正午的阳光下慢慢地滑落在短短的影子里。
照片在手机里,罗绍友翻动着,并且把这张照片定格下来,长久地凝视着,泪水弥漫了他喝了米酒后发红的眼睛。
陈业敏在木屋门口用我的手机跟女儿和儿子视频。去年因为家里有事,她回家三次。先是去年7月送儿子给外婆,8月家里有事,10月家里有事。三次回家,花光了她跟丈夫在宁德养鲍鱼三个月的收入。
我问罗绍友:“过年了,你不跟女儿、儿子说句话?”
“不说了,说也不知道说什么。”
罗绍友重新坐下来,端起酒杯,跟组合家庭的所有男人说:“来,喝。”
瓷碗里的米酒顺着罗绍友的脖子进到胃里,那种豪气的样子,是苗家汉子最男人的时刻,也是最悲苦的时刻。他把一切苦的累的沉重的不幸生活一口喝了进去,苦从他的胃里到心脏再到脊背。
为了海上养殖而搭建的“海上村庄”(图/东方IC)
说是老板给了两天假,其实初二的下午,他们就开始准备初三要喂海参的食料了。
天下着雨,男人女人们都穿上了雨衣。
老板先配好配方,男人们分头干活。把泡在海水里的海带捞上来,分别装在20多个竹筐里面。
罗绍友个不是很高,他要用很长的铁叉,铁叉长过他的身高。把海带从海里捞出来,再装进竹筐里。他脚底下是竹排,隔空的竹排因海水的浮力摇摇摆摆。
如果用铁叉时站不稳会打滑掉进海里。
罗绍友呲着牙咧着嘴,使用着最大的力气完成着从海里把海带捞起来的工作。海带泡发后很柔软很长,庞大地缠绕在一起,分开它们很吃力很费力。
我站在渔排上不干活,海水的浮力卷起的浪花,一浪又一浪地翻摆着,让我摇摇晃晃。
我真担心,如果罗绍友用力过猛随时会掉进海里。
女人们蹲在渔排上,一个一个把装海带的竹筐清洗干净。
下午的活仅仅是第二天早上的准备工作。
海带头一天捞上来装在竹筐里是为了把海带里的海水控干,这样搅拌机搅拌时就不会有太多的海水在里面,搅拌在里面的发面粉、鱼粉等饲料配方就不会顺水流失,这样可以保证笼子里的海参能吃到有营养的食料。
他们干活时,除了渔排剧烈地晃动,挂在旁边渔排上的腊肉也在海水浮力的作用下,随风摆动。腊肉的颜色微黄,肉已经没有水分,没有熏制,仅仅挂在渔排上面,接受海风的风吹雨打,阳光照晒。
这是开过餐馆的陈业敏的手艺。在这个组合家庭里,因为陈业敏,在简陋的原始的渔排上,她能把最简单的饭菜做成美味,带有家乡味道的美食。
大年初三的早晨5&点钟,张老板渔排上的搅拌机就开始轰隆隆作响了,张老板的雇工是一对年纪大的云南夫妻。因为年纪大,跟年轻人没有办法比体力,他们每天必须很早开工,把准备工作做好,天一亮,别的渔排还在搅拌,他们已经喂海参了。他们喂海参专门使用一种踩在海里的梯子,这个梯子可以保证他们站在里面有足够的力气提海参笼子,但是动作很慢,做完一排六个就得再拿起来重新放置一个固定的位置。年轻人绝不会用它,太笨重太麻烦,无法轻装上阵。如果没有这个梯子,这对夫妻干不下来这种活。慢雀早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印证。
张老板也跟着起来搅拌配料。
陈业敏在搅拌机轰隆隆的响声里也起床,回她们的渔排准备早饭。她让我多睡一会。这样的轰隆声炸开了我的头顶,我不得不起床先参观他们在微弱的灯光下的作业。
7点钟,罗绍友他们的搅拌机才开始运转。老板时时刻刻跟着,监督着,监督配料的比例,监督海带搅拌的长短。每天老板都跟着,从不间断。
20多筐海参食料完成后,东海的太阳跳过了海平面,很圆很红,在下雨的早晨还没有强烈的温度。仅仅一抹红色的光线在渔排上平射而过,光线被踩在我们的脚底下,下面是雨水。
我拿着手机和照相机,在他们背后或者前面拍照。他们穿着雨衣各自挑起竹筐,两个竹筐150斤的担子,他们挑着送到各自的劳动点。
8&点钟后,偌大的渔排上就开始点缀着所有的劳动力了。罗绍友他们的老板姓郑,郑老板的渔排上有6个人,张老板的小渔排是2个人,上面东北人的渔排有12个人。所有渔排上的工作都一样,仅仅配料不同,每个老板有每个老板的配方,很私密,不跟工人们说,工人也从不问。
喂海参的活都是体力活、苦力活,这些苦力活一般人是不会做的,只有缺钱的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愿意干。
在海上工作一般都是弓着腰的,腰不好,也做不了。你要无数次地半弓半蹲,把水下养海参的笼子提起来,先摇摆清洗笼子里的淤泥。没有手劲和背力,你拉上几笼就没有劲了。洗干净后,再打开笼子里的扣,一点点将搅拌好的料放进每个空格里的海参里,再把笼子放进海里。每个笼子放在水下时就有30斤,有水提起时就加重到80斤。
罗绍友和陈业敏,一天每人要喂400多笼海参。一天要重复同一个动作1000多次。
陈业敏在海上四年,已经落下了腰间盘突出。她不敢太用力,怕万一腰有什么大的问题,连干活的能力都没有了。
老兵看见陈业敏干活如此辛苦,也学着她的样子帮忙。
郑老板站在老兵的跟前,眼睛盯着老兵干活。当过兵的,体能没有问题。
我试着提了一笼,连续几次用力,才提到一半,就半途而废,还累得直喘气。
这个活,要了我的命,我也没有能力干。
不能干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感觉到很绝望。如果我没有现在的工作,也像陈业敏她们一样,下海干活,我甚至不如她。如果用体力劳动养活自己,我也许还没她现在的日子过得好。这样参照着对比后,我的身体在雨水里发抖。人生就是一条船,船停在哪里,哪里就是自己的人生。我眼前的他们,星星点点在雨里的渔排上作业,他们没有空想自己的人生,在干活的时候没有时间想大山里的孩子。
半个小时后,陈业敏和罗绍友雨衣上沾满了海参笼里碰溅的淤泥,腥臭的味道遍布全身。她们的头发在雨里湿着,戴在手上的塑胶手套,里面早灌满了海水。她们红肿变得粗大的手关节,就是这样一天天地在海水里浸泡出来的。
雨水打湿了搭建渔排的木板,走在上面很滑。我的一双病眼在雨雾里模糊不清,我双眼聚焦的功能很低,只能眯着眼,或者用眼里的微光看手机里和照相机镜头里的人影。我更担心的是怕自己掉进海里,帮不了什么,还给他们带来好多麻烦。
从古至今,家园一直是中国人最早对家乡对亲人的情感寄托。而回家之路,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的家是:小时候就离开家园,直到两鬓苍苍、垂暮之年才回家的惆怅和伤怀。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听到同乡的声音就眷念家乡的那种极深的情感。
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的家是思念家国的最深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福建霞浦下浒镇大湾码头,从贵州大山里来到这里的留守孩子的父母,他们的家是什么呢?是隔着最远的山、隔着最远的海的思念。
在面对由大山之路段拼接成无数距离的海面,从贵州黔南的山区农村到福建霞浦下浒大湾码头的渔排,山海阻隔,怯步难回家。
从我们来的路线算起,坐高铁6个半小时,从霞浦火车站到达下浒镇坐出租车2小时。从下浒镇到大湾码头打的30分钟,从大湾码头到渔排养殖点先走路20多分钟,再搭渔船30分钟。这些路段里不包括在每个站点等车的空档时间。
我们早晨5点起床从深圳罗湖的家赶地铁,坐高铁,打的,到达目的地,总共用了12个多小时。这期间为了赶路,高价打出租车的里程是100多公里山路。打工的他们是不会打出租车的,因为价高,不打出租车,他们回家的路上就延长了时间。
我们看看罗莎爸妈回家的路线:
从下浒大湾码头渔排找游艇到大湾码头,从大湾码头坐公交或者打摩的到下浒镇码头,再从下浒镇码头坐船到宁德,在宁德住一晚旅社,第二天早上9点半再坐大巴到贵阳。到了贵阳,坐4个小时左右大巴到都匀,再从都匀坐小中巴车到平浪。40多个小时的回家路,需要换乘这么多次车。
从宁德到贵阳的大巴平时的票价是450元,过年要800多元,不管在哪里下车都是这个价格。在凯里市有下午6点多的车,1—3个小时能到家。买火车单程票,不坐卧铺,车票、住宿费就要500多元,这不包括路途上往返6天吃饭的费用。在过节过年期间,车票涨价,每个人往返需要花3000多元。
3000多元是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攒下来。这么远的家怎么回?过年时候都是车挤人挤的时间,回家的路更难。这仅仅是回一趟家。
回到家里,走亲戚、婚丧送礼,等等,辛苦攒下的钱就像流水一样去而无回。
回家一次,他们就成了穷光蛋。
陈业敏年前已经回家三次了,过年没有时间,老板也不给假,也回不起家。
海参出笼后,他们下一站的打工点在哪里,还不知道。
距离还完贷款、装修房子的时间越来越遥远。
只要想起来这些遥远的未来、遥遥无期的日子的时候,陈业敏就会马上找个理由跟罗绍友吵一次。吵完后,压抑的心情才会得到一点解脱。上次陈业敏回平浪,去医院检查病,她除了腰间盘突出,还有严重的子宫肌瘤。她才35岁,还没有时间陪伴她的孩子,新盖的房子已经变成旧房子,而他们一家还没有在自己的家里好好地过上一段幸福的日子。
有病她都不能停下来去治疗。她和丈夫必须两个人坚持干活,属于他们一日三餐的日子才能正常维持下来。中途,只要一个人停下,他们全部的计划将付诸东流。
这一路走来的十多年的日子,不是陈业敏想要的。她心中的好日子是跟女儿、儿子在自己家的楼房里,她能每天将美味的饭菜端到桌上,让孩子们享受。她希望睡在自己家的房子里,哪怕只有一张简单的床。已建起十年的空房子里一无所有,没有人气,也没有她希望的简单生活的全部东西。
期末考试,女儿罗莎的学习成绩倒数第二。小学一年级时,女儿学习还不错,刚刚三年级,成绩下降这么大,她的担忧更多了。女儿、儿子都在父母家里,爸爸还有病。结婚十多年,她没有为渐渐年老的父母尽一点孝心,却给有病的父母增添了无尽的负担。一想起这些,陈业敏就哭,就想跟丈夫吵架。
她们的生活前景将是个什么样子,她不敢想眼前需要面对的问题,太苦太累太辛酸。
在渔排上的几天,罗绍友跟赵树海挤在一间小房间里,老兵被陈业敏安排在他们的房间,我跟陈业敏睡在张老板空出来的小房间里。在晚上睡觉的时间里,我很少跟陈业敏交流,她白天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在我的眼前。
临走时陈业敏做好早餐让我们吃,他们已经下到渔排干活了。
郑老板要回宁德办事,把自己的外甥叫过来看管,他刚好跟我们同行。有郑老板在,他让外甥开出船,送我们上岸。
雨还在下。
我跟老兵走出木屋后,站在渔排跟所有干活的人们招手再见。
在2015年的霞浦下浒大湾码头,我跟老兵经历了一次新的人生。
就在我们上到船上时,陈业敏和罗绍友不分前后从干活的位置跑来,跟我们告别。他们手上的塑胶手套还没有来得及摘掉,就把戴手套的手伸向渔船。渔排和渔船隔着一道海水,他们伸出的手和我们的手只能搁浅在被海水阻挡的中间。
我看着这两个从大山里来的夫妻,他们就像我的亲人,在我冰冷的生命里的亲人。他们眼睛里滚出的液体跟脸上的雨水混合在一起,那一刻,我泪如雨下,像正在下着的渔排上的雨。我分不清我是来采访的,还是正在跟他们一样,经历着一种艰难的人生。
我站在渔船上对罗绍友说:“以后罗莎妈妈跟你吵架,你一定要跟她吵,这样她就有了吵架的伙伴。”
船开了,我对陈业敏喊:“一定要好好生活,好好陪伴你们的孩子,好好爱罗莎的爸爸。”
两只戴塑胶手套的手在雨里高举着,他们满身的温度传递到我冰凉的手上。
船开远了,身后的渔排远了,渔排上晾晒的腊肉远了,跟这个组合家庭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远了。
我们身后是水墨一样的岸和滩涂,水墨一样的人生在身后的渔排上。
在宁德市中心的宾馆里,我依然感觉像在海上一样有海浪摇摆,晃晃悠悠。眼眶湿润,心怀想念。人刚刚到宁德,罗莎妈妈就打过来电话,问我们吃饭了没有,淋雨了没有。
她刚刚下工,还没有来得及做饭。她内心的不舍,我听到了,感觉到了。
在有空调的宾馆里,是身外的温度,心内的温度是由手机信号传递过来的,是从下浒渔排上传来的问候。
本文摘自《回家:中国留守报告(黔南阅读)》,网易“人间”经授权转载
本文来源:网易
作者:航月
责任编辑:沈燕妮_NX332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出租车不给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