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苏轼在黄州的作品先读哪些作品

苏轼专题阅读
&&&&&&苏轼生平: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是宋代最有影响的作家,诗,文,词均有很高的造诣。在外任职期间敢于坦诚相言,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讽谏,遭新党中的小人陷害,引发&乌台诗案&。元丰三年被贬到达黄州,号东坡居士。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在新旧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中。绍圣元年流放到岭南,四年再贬琼州,大赦后北归一年病逝,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他对自己的后半生做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中进士(22岁)&&制科登第(27岁)杭州(1071)&&密州(1074)&&徐州(1077)&&湖州(1079)&&乌台诗案(44岁)&&贬官黄州(45岁)&&起复入朝(1084)&&杭州太守(1089)&&远贬惠州&&儋州人格特点:苏轼的思想,重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他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相区别对待,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两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亦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故苏轼具有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他的诗,词,文和书画等,皆是这一人格在表现形式。东坡文选《答李端叔书》&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书《归去来辞》赠契顺余谪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随,余分寓许昌、宜兴,岭海隔绝。诸子不闻余耗,忧愁无聊。苏州定慧院学佛者卓契顺谓迈曰:&子何忧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当为子将书问之。&绍圣三年三月二日,契顺涉江度岭,徒行露宿,僵仆瘴雾,黧面茧足以至惠州,得书径还。余问其所求,答曰:&契顺惟无所求而后来惠州;若有所求,当走都下矣。&苦问不已,乃曰:&昔蔡明远鄱阳一校耳,颜鲁公绝粮江淮之间,明远载米以周之。鲁公怜其意,遗以尺书,天下至今知有明远也。今契顺虽无米与公,然区区万里之勤,傥可以援明远例,得数字乎?&余欣然许之。独愧名节之重,字画之好,不逮鲁公,故为书渊明《归去来辞》以遗之,庶几契顺托此文以不朽也。&书渊明饮酒诗后&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此渊明《饮酒》诗也。正饮酒中,不知何缘记得此许多事。元丰五年三月三日,子瞻与客饮酒,客令书此诗,因题其后。书渊明乞食诗后渊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谢主人,此大类丐者口颊也。哀哉!哀哉!非独余哀之,举世莫不哀之也。饥寒常在身前,声名常在身后,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穷也。一尘不染清净心苏东坡一次对他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惠州很美,当地居民也对他很好。等后来他迁到对岸的嘉佑寺之后,他说不久&鸡犬识东坡&了。在对岸松风阁里他写了一封短笺,把他对人生的态度表现得最好。搬到嘉站寺之后,他常在山顶的松风阁里留连不去。一天,他正回家时,看见松风阁高高超出树顶之上,他的两条老年的腿感觉到疲倦。他忽然想:&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人若悟此,当恁么时也不妨歇歇。&如今他又恢复到&依然故我&了。在广州之时,他买了些上好的檀香,现在喜欢闭门静坐,细闻此香味,思想往日过错。有时窗外凉风徐来,他下午酣睡,等屋顶一个乌鸦把他唤醒,忽然觉得自己已然无官一身轻。看见宽阔的河面反光,映入书斋,他心想,这与明月在天一样好。他不懂为什么有人以为天空有云、有月光会更美。他以为天空无云,正如一尘不染的良心。&&林语堂《苏东坡传》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苏辙《巢谷传》达观苏东坡说到达观,不能不说苏东坡。苏东坡一生际遇坎坷,大的贬谪就有三次,一次被贬到湖北黄州,一次被贬到广东惠州,最后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一次比一次惨。但东坡先生都能以达观的态度对待。在黄州,他写道:&某现在东坡种稻,劳苦之中亦自有乐事。有屋五间,果木十数畦,桑百余本。身耕妻蚕,聊以卒岁也。&在给朋友的信中,他语含幽默:&临皋亭下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被贬到惠州的时候,他写诗抒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并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心中甚安之&&但譬如原是惠州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即使谪居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他也能保持达观之心。对&病无药&,他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对&居无室&,他写道:&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聊为一笑而已。&一笑解千愁,困境能对他如之奈何?他在一则日记中更是笑谈困境:&吾始至南海,环视天水之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也?&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譬如注水于地,小草浮其上,一蚁抱草叶求活。已而水干,遇他蚁而泣曰:&不意尚能相见尔!&小蚁岂知瞬间竟得全哉?思及此事甚妙。与诸友人小饮后记之。&他曾在杂记中写食阳光止饿办法,不知是否认真还是俚戏。人人知道,道家要决心脱离此一世界时,往往忍饥不食而自行饿死。苏东坡在杂记《辟谷之法》中说了一个故事。他说洛阳有一人,一次坠入深坑。其中有蛇有青蛙。那个人注意到,在黎明之时,这等动物都将头转向从缝隙中射的太阳光,而且好像将阳光吞食下去。此人既饥饿又好奇,也试着模仿动物吞食阳光的动作,饥饿之感竟尔消失。后来此人遇救,竟不再知饥饿为何事。苏东坡说:&此法甚易知易行,然天下莫能知,知者莫能行者何?则虚一而静者世无有也。元符二年,儋耳米贵,吾方有绝食之忧,欲与过行此法,故书以授。四月十九日记。&&豁达心胸&豪放人生苏轼是位才子,他多才多艺,才华横溢,诗、词、文、书画无所不通,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许因为上天妒能,所以他的人生却多灾多难,命运多舛。苏轼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和政治有关,主要是在新旧党争的夹缝中度过。政治不分好坏,只是谁战胜谁的问题,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寇&。纵观苏轼的一生,让我似乎感到,人生好像不是由自己所能主宰的。苏轼一生居无定所,不是苏轼自己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而是皇帝或当权派想让你去哪里你就得去哪里。从密州到杭州,从徐州到黄州,从岭南到海南&&苏轼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但每一次都不是由自己所决定的,都是迫不得已,都是命不由人。飘飘摇摇的一生,坎坎坷坷的一生,造就了多灾多难的一生,命运多舛的一生。苏轼辉煌过,失落过,成功过,落魄过。每一次人生的转机都会带来新的灾难,然而每一次人生的打击,他都能从容面对,一笑而过。每当被贬谪到一个新地方时,他都能处之泰然,并乐在其中。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那种豁达的心胸,超然的态度。尤其是在他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乌台诗案&后,被贬谪到黄州,此时,他那豪放开阔的坦荡胸怀和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都从他留下来的那些美妙诗篇中充分地流露了出来,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而我最喜欢的他的一首词《定风波》也写于此时: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更是他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不管处于何种境地,苏轼都能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而又具有开阔的坦荡胸怀,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宠辱得失,虽历经人生的风风雨雨,但仍能达观处世,任其自然,处变不惊,随遇而安。正因为具有这样的人生态度,才使苏轼虽历尽种种磨难,但仍能笑傲人生!是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每个人都有失意的时候,关键在于这个时候你怎样去对待,不同的心态造就不同的人生。处于人生的低谷,多想一下苏东坡,泰然处之,从容面对,也许你的人生便不再黯淡!关于精神李书磊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赖光阴中乱人心肠。&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悉怨。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是入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疾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我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唯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有一种天启般的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时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却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经由这种感伤与人生生出了斩不断的纠缠,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这是怎样的孽缘啊。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力量,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候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转换了兴趣,竟喜爱起了苏东坡的达观。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他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他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的心传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然而,到了今天,在这我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生活下去吗,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但我要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内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但这是恪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生命中的土地黄安详提及东坡,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一叶在大江中自由游弋的小舟,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再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但实际上,东坡,这个已在民族记忆深处烙下深深印记的名词,它与我们浪漫的想象竟是那么的遥远。贬居黄州的次年,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了一块荒地,开始了他的田间生活。据陆游《入蜀记》:&自州门而东,岗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由此,&东坡&便以其质朴的面目走进了苏轼的生活,也走进了民族的记忆&&它只是一片土地,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能接近土地的诗人并不少,但在真正地步入仕途、成名成家后依然能走进土地的,就微乎其微了。苏轼是当中一位。虽然我们很难想象那双拿惯了纸笔的双手是如何笨拙地使用锄头的,但我们确实可以从诗中看到他很投入地参加了生产劳动。《东坡八首》记载了一幅幅清晰的画面:&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黄州五年,是苏轼人生旅程中最凄凉、最痛苦,也是最寂寞的日子,但是,困境中的苏轼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找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繁杂的农活给诗人不仅带来了一身的劳累,也带来了田间的收获(以填饱他&不合时宜&的肚皮),而且还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东坡》一诗中:&雨洗东坡月色清,世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的交流。这首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说明这位落魄的诗人已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了土地,固执地在土地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由此,不禁联想到了另一位同样高智商的诗文大家。读起《柳子厚墓志铭》的时候,我们心中不由顿生凄凉。清幽冷峻之于豁达放犷,不只是文学风格之异,还是一种心胸之别。在惋惜这位唐宋文学的先贤最终没能从永州的阴影中走得更远之时,我们不由要为苏轼赞叹了!&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们何敢企及的境界呀!他不仅走出了黄州,还走向了更远的惠州(今广东)。当苏轼手把梨锄垦荒于东坡的时候,他的心胸就像土地一般无限地延展开了。而无端的中伤、恶意的诽谤、曾经的羞辱等等,就如冰雪般在这片土地无限地延展开了。此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的历史上不仅是多了一位&东坡居士&,更是多了一位思想者和艺术家。似乎是冥冥苍天特意安排了苏轼&&这位民族的杰出子民&&在蒙受了巨大冤屈之后,去完成一项开辟宋代文学新纪元乃至中国文学新纪元的伟大创举。苏轼在黄州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数亩开垦的农田,也不只是一个凄美的故事。当他的趾甲缝里塞满了东坡上的泥土、他的才情和黄州土地相互融合、他的胸襟和赤壁之水相互激荡的时候,便意味着《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诞生,意味着宋代文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又一个&不知东方之既白&的夜晚,我们与东坡相会于书卷中,倾情地阅读着这块永远读不完、读不透的土地。东坡之于苏轼,就如南阳之于孔明、成都之于杜甫、桐城之于姚鼐&&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东坡与苏轼以期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选自《活出历史》苏东坡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的人格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精神闪耀着千年的中国历史,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还被誉为第一千年世界历史的12位英雄之一。苏东坡自云:&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可是封建官场之于他,注定是失败的地方,那不是因为他不懂官场,而是懂得太多,他痛恨那种无益的党争,屡屡在关键时刻吐露真言,因此他被当政的各派视为持异见者,频繁遭到贬谪,苏轼的无奈也是历史的无奈,是封建制度下的必然结果。难得的是苏轼坦然接受这种厄运,他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不仅没有被打倒,以其达观和智慧,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升沉之间,留下了2700余首诗,300多首词,800多通书信,各种文章数以千计,被赞誉为&不可救药的文人&,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今天看来,这样的&不可救药的文人&才是中国历史的光荣,不仅因为他留下的大量的诗书画作品,还因为他的处世精神,为后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范式。苏东坡,本名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一○三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眉州眉山县人。眉山县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南五十里左右,父苏洵,母程氏。苏东坡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在宋代文坛上皆享盛名,后人称之为&三苏&,皆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东坡故居在城南纱谷行,清朝曾经重建,号称&三苏祠&。当时有歌谣说:&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眉山草木尽都枯萎失色,原因是草木之色全加诸于三苏身上,还有传说入:&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当然这些只是后世对于苏东坡的崇拜而附丽的想象不实的话。苏东坡的母亲程氏,系出名门,知书达理,苏东坡小时候就由他的母亲亲自教导,启蒙读书。有一次,程氏教苏东坡读《后汉书&范滂传》时,程氏不禁叹息起来,东汉范滂受荐于朝廷,心忧邦国&登舟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随后发生党锢之祸,范滂亦被小人陷害,在范滂被害前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儿既得令名,复求寿考,何可得兼!&苏东坡读完这段故事后,随即问程夫人说:&要是我也学范滂,母亲会允许吗?&程夫人回答他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就能作范滂的母亲。&可知苏东坡愿以天下为己任,虽遇艰厄而不悔的用世之意,在少年时即已显现出来。苏东坡21岁时,与父亲、弟弟一道,入京参加考试。当时任主考官的是欧阳修,小试官为梅尧臣,欧阳修读到苏东坡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兴奋地拍案叫绝,感叹道:&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谈起我,人人都会谈论苏东坡的。&欧阳修当然是谦虚之词,也足见苏东坡文章之妙,欧阳修之善于识才。梅尧臣也有《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曰:&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言文章。&苏轼兄弟二人高中,轰动京师。但是,其母程氏突然病故,兄弟二人随父回四川奔丧,依例为母守制。到了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苏氏父子三人再次进京,通过考试,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四年之后还京,英宗因为早就知道苏轼的文名,打算招入翰林,可是当时的宰相韩琦认为苏轼太年轻,资历也太浅,不应该入翰林,此事也就作罢,其时苏轼只有二十八岁。嘉祐五年,苏洵在京师病逝,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扶柩还乡,依例守制又是三年,等到守丧期满回到京师,开始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北宋外患严重,北有契丹,西北又有新崛起的羌夏,割地献金,几乎岁无宁日。神宗皇帝英年即位,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力求革新,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当上了宰相,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在全国展开了。王安石变法自然并非全部都是善策,比如王安石打算改变科举,苏轼反对,上《议学校贡举状》,又有一次,王安石主张开封府低价买浙灯四千,苏轼上《谏买浙灯状》,两项计划俱被停止。于是苏东坡连续上书神宗皇帝,《上神宗皇帝书》和《再上神宗皇帝书》两书集中对新法进行批评,反对变法,他认为变法不能求急功锐进,而认为道德风俗为国家存亡之所系,这些论调都与王安石不合。苏东坡的行为引起变法派强烈的不满,因此,有人联名攻击他,有人趁机陷害他。而王安石对苏轼的言论也不能容忍,视他为反对派主要人物,也指使人开始弹劾他。此时的王安石深得神宗皇帝的信任,苏轼是继续强行劝谏,还是暂避锋芒?他明白强谏的结果只能是自己获罪,而于事无补,当今明智之举就是离开。苏轼选择离开政治斗争的中心,采取所谓&中隐&之策,到一个环境相对宽松的地方去,于是,苏东坡自请离京外任,这成为苏东坡一生为官的秘诀,是逃避政治斗争的权变之策。熙宁四年(1071年)元月,苏轼被任命为杭州通判,此后辗转而密州、徐州和湖州。在地方官任上,苏轼救灾扶贫,颇多善政。虽然离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但是在地方看到的新法之弊端,又使得他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苏东坡自己也说&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于是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对于新法之弊进行了批评。他的这种性格正如其弟苏辙为其所撰墓志铭所言:&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言,亦不敢默视也,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苏东坡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奉调到湖州,苏东坡一再上表给皇帝,使得朝中革新派极为恼火。元丰二年六月,李定、舒亶、何正臣等摘取苏东坡诗中的话,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元丰二年四月苏轼到达湖州,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才上任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当时通判祖无颇目击说:&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是为著名的&乌台诗案&,以李定为首的这些台谏官之所以要兴起这场冤狱,目的就是要打击旧党保守派司马光等人的势力。苏东坡被押解回京途中,百姓都出来送行,人人泪如雨下。回京入牢,狱卒知道他的身份,每天弄热水给他洗脚。审讯过程很长,期间仁宗皇后病死。临死前,她对皇帝说:&苏东坡因写诗而获罪,这全是小人陷害他,他们在他的政绩上挑不出毛病,就想曲解他的诗来定罪&&,你可不能冤枉无辜,天神会动怒的。&就在这一年的岁末,苏东坡获赦,配往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以罪谪之身,被贬来到荆天棘地的黄州。他在黄州总共有四年,是他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段。为了糊口,他不辞劳作,情愿做个躬耕自给的农夫,也不受众人的怜悯。他的好友马梦得,替他在东城门外请领了一处荒弃的营地耕种。苏东坡一向爱好白居易,且当年白居易作忠州刺史时作有一首《东坡种花诗》,而忠州、黄州皆是他们的谪地,且都是在城东,所以苏东坡就给这块土地称之为东坡,从此自号为&东坡居士&。乌台诗案给苏东坡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他因言惹祸,结案后被贬到荒僻的黄州,也不得不为口腹奔走道途。他叹他自己:&自笑平生为口忙。&放逐的生活使他的心灵产生蜕变,思想和文章的风格都有所变化,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念奴娇&、以及&记承天寺夜游&便是此时的作品。苏东坡那份安详、自足的心境,表露无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寄蜉蝣于天地,眇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黄州的生活对于苏轼来说变成了一种享受,他在此地交游,读书作文,豁达的心境,享受着这里的月光和美酒。元丰七年(1084年)三月,神宗手诏苏轼改任汝州团练副使,诏中有&人才实难,不忍终弃&的句子,苏轼感到了欣喜。不久神宗驾崩,新皇帝登基,小皇帝赵煦年方九岁,由祖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是倾向于保守派,反对变法的,对于苏轼的才华也是颇为赏识,于是召苏东坡回京,他迅速升官,最初知登州,到任五日又以礼部郎中召还京师,很快升迁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成为三品的翰林,负责起草诏书,即翰林学士知制诰。苏轼达到了他一生仕途的最高峰,也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一次是因为他站在了保守派的对面。高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东山再起,他们纷纷要求尽废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恢复旧制,而苏东坡则认为尽管变法有不少的弊端,但是其中也有很多切实可行的内容,应该进行区别对待,不能仅凭意气用事,而应该保留有利的内容,去掉其弊端即可。为了此事,他多次与执政的司马光发生当面的争论。竟然有人将苏轼比喻为第二个王安石。苏轼在朝为官的几年中,他触犯了每一条做官成功的规则。朝廷的斗争以他为中心,有几十篇表状攻击他,太后不理,并命朝臣不要再进言,并要处罚弹劾苏东坡的人。朝臣面子尽失,对苏东坡恨意更深。弹劾苏东坡的状子一天比一天多,幸亏有高太后的保护,没有遭到悲惨的结果。或许是感到自己的处境又一次步入艰难,于是,他再次请求外调。元佑四年(1089年)三月,他终于如愿了,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苏轼在杭州太守任内,又操作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情,更新建筑,建设公立医院、建设城市供水系统、修筑运河、建水库、筑苏提,整建西湖等等,为这个城市的发展立下不少的功劳,也可以看出苏轼实在也是个实干家。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宣布继承神宗的未竟事业,不久朝中重臣大换班,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革新派重新执政。苏轼既然是两派的共同敌人,这一次又是在劫难逃。不久,苏轼被撤掉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的官衔,被贬往英州,厄运接连降临,又被贬为建昌军司马,安置惠州,惠州即今广东惠阳,历来只有重要的政治犯才被流放此地,苏轼可能意识到北还无望了,于是,他把家人安置在宜兴,只有三子苏过和侍妾朝云陪伴奔赴惠州。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苏轼到达惠州,苏轼在惠州学习佛经,吟咏创作,支撑他的无疑又是他的达观和洒脱。有诗《荔枝叹》一首可以一见此时苏轼情怀:&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绍圣四年,反对派看到苏轼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自然是恨的咬牙切齿,于是,一纸贬书,苏轼再次被贬为琼州别驾,安置于昌化军,也就是儋州,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所谓天涯海角,就是这儿,这里可是历代贬官的最远的地方,可是苏轼在此依旧活得丰富多彩,更为可喜的是他的创作也极为丰富。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驾崩,年仅二十四岁,即位的是宋徽宗,向太后垂帘听政。向太后也是倾向于元祐老臣的,于是流放边地的许多人接诏内迁,当时有人作诗曰:&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苏轼也是在召还之列,年过花甲的苏轼得以生还,自然感慨万千,他与苏辙决定聚首常州。回首多年的经历,苏轼情不自禁,吟诵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幸,到达仪真的时候染病,坐船来到常州后,不见好转,而且病情日益加剧。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病逝,终年66岁,死后苏辙遵遗嘱将其葬于汝州之峨眉山。苏门六君子李文叔作祭文曰:&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苏辙所作墓志铭,更是道出了苏轼一生的精髓,可谓乃兄知音也:&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苏轼在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我不会下地狱。&充满了自信与达观,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今天我们吟读苏轼之诗、之文、之词,品味其书画,再看他得意或者贬谪之时的所作所为,可以得到很好的启迪。他执着而善于变通,独特的思维和人格,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始终如一保持着自己,未曾有所改变。有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文人&,实在是中华之幸,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精神之集大成者。&月照东坡不知什么时候,苏东坡就悄然出现在月下了。他有时在月下行走,有时在月下歌吟,有时在月下畅饮,总之,他就是这么一个月下的人物。借着清幽的月色,我们可以看见他高高的颧骨上两团幽冷的光,看见他深邃的眼眸,以及那飘过道道寒光的长髯。他在月下的经历太丰富了,所以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印象,仿佛他始终让自己置身月下。他的生平,就像一片平铺水面的明月,圆融、通脱而又澄澈,没有太多的高潮,只是因为风的缘故,总在水面起伏;他的生命,就像月下的不系之舟,只是因为水的波动,总在不停地颠簸。比如因为反对推行新法,他被外遣通判杭州,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为&乌台诗案&,被整得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黄州;因为反对旧党一概废除新法,被赶出朝廷,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因为写诗&谤讪先帝&,被新党贬到惠州、儋州。在迁徙途中,在谪居的日子,明月一轮,照人光不灭。同样,他也专注于那枚月亮,敏感于那枚月亮,多少个无眠的日子,他看明月挂在檐间,穿入窗棂,侵入帷帐,便欣然披衣起行。月华如水,芒鞋竹杖溅不起一丝纤尘;月影萧森,他就像一条游动在水中的鱼,恬然穿行于参差的荇藻。这就使人深深疑问:是不是一轮明月的巨大移情作用,足以使人忘却浮生的苦痛?当初,东坡以待罪之身来到黄州,惊魂甫定,&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只好买了十亩地,挖井盖房,躬耕自给,限定日用不超过一百五十钱,每月初一取出四千五百文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天亮就用挂画的叉子挑取一份,然后藏起叉子。在这样穷愁的日子,他还说&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他被贬到惠州时,相伴十四年的朝云死了,自己也两目昏障,左手麻痹,痔疮大发,尚自&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报道先生春睡美,丈人轻打五更钟&;到了儋州,他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寂寂东坡一病翁,后来渡海北归时竟叹&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好像他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真的是&无往而不乐&。如果不是借着月色,我们又怎能窥见他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悲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实际上,掩藏在快乐面孔下的是不可抗拒的孤寂。他望月思亲,是因为感到孤寂;他乘月访友,是为了驱散孤寂;他借月送客,却又迎来了寂寞;他在月下徘徊寻觅,月下的事物又让他倍感孤寂,孤寂如同浩瀚的月光,彻底地包涵了他,浸润了他。应该感谢黄州赤壁矶头那枚明月啊。正是那轮&随我西北来,照人光不灭&的明月,让孤寂恐惧苦闷的东坡潜心修道参禅,痛定思痛,默自观省,终于参透了一道明月的禅机。我们看见他在月下举酒嘱客,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当他举起酒杯,刚饮半杯,月光便注了进去,他连月带酒一饮而尽,几杯月光下肚,仰天长叹,竟叹出一篇奇文,叹出一片明月,冉冉升起在广漠的夜空。他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那月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任你长饮,既不会长,也不会消。当然,也能用来洗狼藉的杯盘了,也能用来寂寞的愁肠了。从那浸润着月色的文字,我们知道这位月下人物少年时爱读《庄子》,遭受磨难后又涉猎佛老。那么,是不是这些玄妙的思想给了他明月一般的秉性,让他博大坦荡,执中平正,虽屡遭挫折而波澜不惊?然而,他没有被月光完全冷却,他一直仰慕贾谊、陆贽的为人,警惕佛家的懒散和老庄的放逸;他对人生的际遇无所介怀,对文学创作却孜孜不倦。在黄州,他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诗文,撰写了《易传》、《论语说》等学术著作,这段日子成了他创作的丰产期。所以明月始终只是他观照自我的一面镜子,而月光则是他用以中和血液的一剂良药。这就是苏东坡比李太白高明的地方,他看出,清江明月,不断变化,不断盈虚,但实际上并没有变;人生的生死、荣辱、悲喜,看来在变,实际上又何尝有变。这样,把握眼前真实的自我,超脱人生虚幻的自我,直面人生又保持超然的心境,不是可以进退自如吗?这一禅机的参破,又给后世多少痛苦的心灵提供了平衡和支撑!月光弥漫天宇,冷浸一天秋碧。月光包涵着的苏东坡,就像一只包涵于琥珀中的昆虫。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他更像一条鱼,一条被月色腌渍了的鱼在澄明的月下无所傍依。问汝平生功业黎武静古书上有个历史悠久的笑话是这么说的:有一个读书人问另一个读书人,&东坡先生留下那么多诗词物事,你最喜欢哪样?&听者施施然答曰&东坡肉&,令人不禁莞尔。而苏东坡在晚年自嘲平生的一句诗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旷达中却隐露悲凉,当王安石轰轰烈烈变法之时,他抱着一腔热忱直言反对,可王安石官场沦落,保守的司马光掌权之时,他却又霍地站出来凭着良心一一诉说变法的佳处,这般不与世俗妥协、不失磊落,一生都落在贬谪途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直都是读书人的理想。当文人失意官场,他们做了什么?汤显祖当年在遂昌剪虎除患,兴办学院,除夕夜放囚犯回家,把小小一个县令做得不亦乐乎。苏东坡呢,每到一处,兴水利,赈灾民,减租税,建医坊。至今还留了一座天下闻名的苏堤,与白堤交相辉映。即使仕途困顿,他们却是走到哪儿做到哪儿,在无力改变大局的情势之下,造福的是一方百姓。说起平生功业,除却那妙手文章,更有这贬谪路上的不凡政绩。最难忘苏东坡这一路上的豪情万丈:他在黄州为赤壁作赋,在岭南为荔枝作诗,画雪为堂,指竹为友。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男人当如苏东坡常河有人说:&来生嫁给苏东坡,哪怕历尽千年的情劫。&恐怕这不只是一个女子的心声。即使我等浊物男人,也渴望来生转为女儿之身,找一个像苏轼的情郎,只为享受那段催人断肠的真情。18岁那年,苏轼娶了15岁的王弗为妻,她的贤淑、精明,正好与苏轼的旷达、坦直互补,红袖添香夜读书之余,还能谈一点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苏轼是一个没花花肠子的主儿,固守着&世间无恶人&的信条。王弗时时提醒他&江湖险恶&、&人心叵测&,还在屏风后,听苏轼和客人的谈话,帮苏轼辨别客人的动机和人品。那个导致苏轼后半生命运坎坷的章惇,第一次拜访苏轼,王弗断定此人属于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如果王弗能够陪伴苏轼一生,也许苏轼的人生道路不会那么狼狈。可惜的是,王弗只和苏轼共同生活了11年,因病早逝。苏轼从京城一路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到老家,把她葬在母亲坟墓旁边。苏轼在安葬爱妻的山坡上,种下三万棵青松。三万棵青松,该是什么样的风景,又要植多长时间,每种一棵,苏轼又是什么心情呢?今人动辄送上玫瑰,即使999朵玫瑰,怎能胜过至今还在四川眉山苍翠的青松?玫瑰易凋,青松长翠,苏轼以文人的浪漫和超人的执著,向爱人表达一份感天动地的情意。10年后,苏轼写下中国古代掉亡诗词中最感人肺腑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至今展读,谁不为之动情?苏轼的第二个女人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有人猜测,王闰之是进士之女,能以11岁的年龄差距,给姐夫做填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小暗恋姐夫。这有些八卦,我宁愿相信小姨子是被苏轼对堂姐的一片深情所感动,还有就是对苏轼文采和人品的仰慕。她知道,这样的男人,足以托付一生,嫁给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王闰之陪伴苏轼经历官海的大起大落。他们共同生活的25年,先后历经著名的&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经济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她去世时,葬礼极为隆重,苏轼亲自写了祭文,承诺&唯有同穴,尚蹈此言&。王闰之的灵柩一直停放在京西的寺院里,10年后,终于和苏轼合葬一处。称为苏轼红颜知己,陪伴苏轼余生的女子,也姓王,叫王朝云。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时,12岁的歌*朝云被送给苏轼做了丫鬟,此后,一直伴在苏轼身边22年。这是一个多才多艺、聪明绝顶的女子。不幸的是,她陪伴苏轼走过的是最艰难的道路,直到流放岭南。有一个小故事,颇能看出朝云对苏轼的理解,有一天,苏轼抚着肚子,问身边的人:&知道这里都是什么?&有人说是一肚子学识,有人说是一肚子文章,朝云却说:&那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哈哈大笑。我相信,那一刻,苏轼一定用最柔情的眼光,久久抚摸朝云的头顶,那样会心而动情的眼神,该让多少人为之嫉妒。在岭南的时候,苏轼已是年迈体衰不得不遵医嘱,和朝云分床而眠。朝云正值盛年,为了应对漫漫长夜和青灯冷月,她只能诵经礼佛,独对黄卷。在她染病弥留之际,口中诵的竟是《金刚经》、《荐朝云疏》,又作《悼朝云诗》。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她安葬在惠州城西丰湖边一座小山丘上。墓上筑六如亭,柱上镌有一副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那一年,苏轼60岁,之后,一直鳏居。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心里,可以装下多少爱,苏轼给了我们一个完满的答案。在他的三个女人面前,他是负责任的丈夫、撒娇的儿子和慈爱的父亲。这是时下流行的说法,大意是说丈夫如儿子,妻子如女儿。苏轼让我们这些男人惭愧的是,每一种角色,他都尽心扮演。今天的男人,要做到苏轼这样,实属不易,看看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不难知道全心爱一个人有多么困难。在古代,男人有个三妻四妾,是法律许可的,要做到专一而痴情,恐怕更不容易,何况文人?除了家里的几朵花,文人还多了一个去处,勾栏青楼啥都缺,就是不缺各种各样的花。面对姹紫嫣红开遍,又曾经沧海,男人,谁还能像苏轼那样专注于一人。来生嫁给苏东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和苏轼有关的成语及典故慕苏1雪泥鸿爪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2夜雨对床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苏轼读后感触良深,与苏辙约定&夜雨对床&,但一直未实现。&夜雨对床&便流传下来,本不单指兄弟之间,经此也成了兄弟之事。3不合时宜朝云乃苏轼侍妾,一次苏轼吃完饭,扪着肚皮问家人:&内装何物?&有的说是文学才华,有的说是满腹学问,唯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遂引为知己。4胸有成竹文同,字与可,是北宋画墨竹的名家,也是大诗人苏轼的至友,二人交情颇深。苏轼也喜欢画墨竹,曾向文同求教。文同在指点苏轼画竹时说:&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苏轼对此说深以为然。宋人晁补之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这一成语的出处。此后,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有通盘的成熟考虑。5出人头地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欧阳修见卷子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点为状元,又怕卷子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所作,评为第一,点为状元,有瓜田李下之嫌,就判为第二名。等开了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很是后悔。在礼部举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得第一名。后来欧阳修在读苏东坡的感谢信时对老友梅尧臣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以&出人头地&比喻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筹。6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7明日黄花&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九日(按即重阳)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比喻种种过时的人或事物。8坚忍不拔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这个成语由此得出。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东坡谪居黄州时,写下《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其中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相传这首词写成后,当晚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由于结尾表达了作者隐逸的想法,以致人们第二天纷纷传说,苏轼已将冠服挂于江边,坐上小舟,长啸而去。地方官得知,大吃一惊,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职,急忙前去查看。到了住所,却发现他鼻息如雷,还没有起床。10天涯何处无芳草据《林下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曾命朝云唱《蝶恋花》一词。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何故,朝云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11东坡肉驰名全国的&东坡肉&,这一楚乡湖北特有的传统名菜,素为人们所熟知,它是由苏轼亲手制作始创于黄州。苏轼的煮食猪肉,确属烹制得法,按他自己总结的烹饪要领是:&慢著火,少著水&。故而烹制出的东坡肉,味极鲜美。他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悲哀&&&&)12安步当车《苏沈良方》中记载:苏轼在杭州时,用自己的俸禄建了病坊,三年里治疗了近千人。由于他是个大书法家,有些人假装生病,求他开药方来获取他的字。苏轼也不拒绝。一次开了一个药方:&主要有四味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轼书法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