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明护理记录单怎么写写

  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参赛项目经过大赛初评专家组审议,选出进入大赛复赛项目580项。进入复赛项目的名单于11月15日至12月15日在北京发明协会网站及腾讯网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社会各界人士若对公示的项目有异议,可以在此期间向大赛办公室提出…[][]
  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已于2月4日0:00关闭了网络投票窗口。在北京发明协会网站与腾讯网上的有效票总数已经超过150万票,对于您的热心参与,我们万分感谢…[][]
北京发明协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国发明协会
独家网络媒体支持腾讯科技
第三届北京创新大赛入选作品投票
请给入选作品投票,每人最多可给20个项目进行投票,多投无效。投票时间:日至日
第二届作品
第一届作品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国家知识产权局--图文直播--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巡回报告会
背景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巡回报告会
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巡回报告活动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宣部牵头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组织实施,将分别在北京、沈阳、重庆三地展开巡回报告活动。推出7位勇于自主创新并在各自岗位上有突出表现的发明创造奖获得者。讲述他们生活、工作、战斗在基层一线的事迹,讴歌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主办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发明协会
时 间:日2点15分
地 点:国家知识产权局 报告厅
欧阳坚: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尚、创造伟大、人才宝贵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今天,中央宣传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发明协会,在这里联合举行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会。[14:06]
07-06-26 14:06
  同志们:
  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会现在开始。全体起立――唱国歌――请坐下。[14:06]
07-06-26 14:06
欧阳坚: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亲切接见报告团全体成员并出席报告会。出席今天报告会的主办单位领导同志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 田力普;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晴宜;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 张鸣起;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贺军科;中国发明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邢胜才 [14:07]
07-06-26 14:07
欧阳坚:现在,请主办方单位代表向报告团成员献花。[14:09]
07-06-26 14:09
欧阳坚:现在,介绍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团成员,他们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同志;中国王码集团董事长王永民同志;河南滑县华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官奇同志;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工人王洪军同志;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虞露同志;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春燕同志;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子纯同志 [14:09]
07-06-26 14:09
欧阳坚: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代表、北京市的科技工作者代表等共约300人参加报告会。让我们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现在,请报告团成员上主席台,大家欢迎。
07-06-26 14:09
欧阳坚:现在,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同志致辞,大家欢迎。[14:10]
07-06-26 14:10
田力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发明创造的理念落实到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舆论宣传等各项工作中,使科技创新人才得尽其能、创新活动蔚然成风,是我们抓住历史机遇、应对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回顾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杂交水稻、汉字照排技术,包括今天报告会上将提到的多项发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精神和不竭的创新动力,正是发明家们的发明和创造,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4:11]
07-06-26 14:11
田力普: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各位领导、各位发明家代表,同志们:下午好!
  我首先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会,是由中宣部、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举办的。这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发明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者的高度重视。通过举办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会,弘扬在各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发明家的创新事迹,讴歌他们的进取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14:11]
07-06-26 14:11
欧阳坚:现在,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同志讲话,大家欢迎。[14:12]
07-06-26 14:12
田力普:今天的报告团成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明家代表,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成绩斐然,他们是发明创造的能手、是创新时代的先锋。希望他们的精彩报告和报告所折射出的璀璨人生,给我们大家、给社会公众树立起一个个创新的榜样,激发起千百万人的发明创造热情,形成“知识崇高、创造伟大、人才宝贵”的社会风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为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竟争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预祝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会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14:12]
07-06-26 14:12
顾秀莲:全国妇联、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国发明协会举办了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颁奖活动,表彰了在理论创新、技术改革的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优秀女性,展示了女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现在,这个平台扩大了,各行各业在发明创新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他们有的是攻克技术难关、发明实用劳动工具、提高企业效益的新时代工人的楷模,有的是在汉字输入技术上有突破性发明、为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有的是在一线致力于椰子系列产品开发、应用并注重环保的巾帼发明家。这些同志的事迹生动感人,充分体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他们站在研究、开发、生产的第一线,通过发明创造,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用一个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硕果,改造自然、造福百姓。他们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借此机会,我谈三个问题。[14:13]
07-06-26 14:13
顾秀莲:同志们:下午好!
  很高兴参加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首场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发明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积极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4:13]
07-06-26 14:13
顾秀莲: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约2.6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1万2千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生产基地之一。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以产品制造为主的国民经济类型在世界经济循环链中只能处于低价值端。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能源过度消耗,不符合我们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基本国情。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够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健康发展。[14:14]
07-06-26 14:14
顾秀莲:一、科技创新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2)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3)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这是我们党综合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所处历史阶段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重要时期,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抓住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14:14]
07-06-26 14:14
顾秀莲: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彰显,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资源的竞争。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14:15]
07-06-26 14:15
顾秀莲:希望广大群众向这些发明家学习,学习他们坚持自主创新、立志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富于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坚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工作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务实品质,大力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作风,刻苦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术,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新业绩,树立新风尚。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激励和促进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为国家科技进步、竞争力提升,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14:17]
07-06-26 14:16
顾秀莲:三、大力宣传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很有必要
  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国力强盛、生机勃勃的创新型国家,既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激发广大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支持他们的创新实践,拓宽他们施展才干的舞台,鼓励他们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建功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和智力支持。”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参加报告会和巡回演讲的发明家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业老总、科技工作者、工人、教授,很有代表性。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孜孜以求,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通过报告会,可以进一步提高大众对于高科技人才的认识,激发群众创新的意识。[14:16]
07-06-26 14:16
顾秀莲:科技工作者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到《科技进步法》、《专利法》的颁布实施,从历届全国科技进步奖的评选到各种形式的宣传和表彰,无一不体现出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全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的认识,营造出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14:16]
07-06-26 14:16
欧阳坚:顾秀莲同志工作非常繁忙,接下来还有重要公务。现在,让我们用掌声欢送顾秀莲同志退席。[14:17]
07-06-26 14:17
欧阳坚:同志们,刚才,顾秀莲同志的讲话,高度评价了当代发明家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要求全国各行业干部群众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顾秀莲同志的讲话很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14:17]
07-06-26 14:17
欧阳坚:现在,首先请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同志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创新铸就事业 发明改变人生》,大家欢迎。[14:18]
07-06-26 14:18
欧阳坚:下面,请报告团成员为我们做报告。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请其中的三位同志作报告。其他几位的先进事迹将在以后的巡回报告中分别介绍。[14:18]
07-06-26 14:18
包起帆:去年5月10日,我参加了来自14个国家、500多项发明参展的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在这全世界发明家群英荟萃的展会上,我一个人独得4枚发明金奖,成为该展会举办105年来一次得金奖最多的人,震动了整个巴黎。参展回来后,好多人问我,为什么25个老外评委对你的项目情有独钟?为什么这些年来你会有那么多的创新成果?你有什么好的经验?面对这些提问,我最大的体会是,我把创新的过程比喻成种树,要选好的树种,配合适宜的土壤,加上精心的栽培,这样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14:19]
07-06-26 14:19
包起帆: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包起帆,曾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码头装卸工,现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的副总裁。
  1968年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水平的我被分配到上海港务局下属的一个码头,干了六年装卸工,风餐雨宿,十分艰辛。后来由于工伤,又改行做了四年修理工。“四人帮”粉碎后我才有机会重新学习,1981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打下了理论基础,从此走上了创新之路。二十多年来,我先后历经了工人、助理工程师、车间副主任、工艺科长、技术副经理、经理、副总裁等众多职位,虽然身份不同,但我却始终认为,岗位可以变,创新不能停。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创新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根本途径。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先后完成了12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其中,51项申请了国内或国际专利。至今已有3项获得了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17项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还有21项获得了日内瓦、巴黎、匹兹堡、布鲁塞尔、北京等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金奖。[14:19]
07-06-26 14:19
包起帆:1978年,我在上海南浦港务公司机修车间当修理工,专门负责修理码头上的起重机。当时由于钢丝绳磨损严重,一个月要换3到4根,司机们叫苦不迭。作为一名修理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心想能否动动脑筋改一改。工作之余,我就一头钻进机房观察,有时一连几个小时不出来,经过反复琢磨,我终于发现,钢丝绳的损坏是由于绳与绳之间的“咬绳”引起的。怎样才能使钢丝绳不“咬绳”呢?回到家里,我就把缝纫机上的卷线圈拆下来作模型,作对比试验,结果发明了一种“变截面起升卷筒”。这样一改,果然见效,安装后使起重机钢丝绳的损耗从一个月换3根减少为三个月换1根,码头上20多台起重机改进后,效果都很好。后来日本钢丝绳专家来港区作技术交流时,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在日本可以申请“专利”。提起“专利”,在当时的中国还是个新鲜事,对此我们知之甚少,大家都没想到,一个普通机修工也能搞发明。后来,《文汇报》刊登了一篇小文章,介绍了一个工人搞革新的故事,这是我的名字第一次印成铅字,我激动得好几夜睡不着觉。就是这个小发明、这篇小文章激励我走上了创新之路。[14:20]
07-06-26 14:20
包起帆:体会之一:我只种能结果的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创意如同一粒种子,种子好不好是关键。如果种子不好,一切都是徒劳。首先,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问题必须是生产实践急需解决的,这个项目将来会有看得见、摸得到的效果。只有这一类创新课题,我才感兴趣,才会花大力气去攻克。至于那些表面文章,空头支票,成果搞成后锁进抽屉里、堆在墙角下的项目我坚决不搞。我觉得,求真、务实、致用,这是创新发明的命根子,也是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本质要求。
  那么创新课题到哪里去找呢?其实,种子就在岗位,种子就在脚下。有岗位就会有机遇,爱岗位才会发现机遇。我的岗位几经变化,但我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把创新放在第一位。[14:20]
07-06-26 14:20
包起帆:1981年,我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浦港务公司,在工艺科当上了工程师,搞起了抓斗。那时码头上木材装卸全靠工人下舱,用钢丝绳捆扎后,再用吊机起吊,这种粗放的作业方式,险象环生、事故不断,从我1968年进港工作到1981年这短短十几年里,码头上死于木材装卸的就有11个职工,轻伤重伤的职工竟然有546人次之多!仅1981年这一年我就目睹了3名工人兄弟因木材装卸而工伤死亡的现实,3个人加起来的年龄还不到80岁。我自己也好几次被木材压伤了腿、夹伤了手,至今我手上的伤疤就是工伤留下的痕迹。大家见到木材装卸都害怕了,把它称之为“木老虎”。尽管那时我已经离开了装卸工的岗位,但对工人兄弟朴素的感情,使我萌发了要把工友们从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欲望,并促使我走上了攻关之路。那时候我结婚没几年,小孩还很小,为了作实验,我白天黑夜都在码头上,最多的时候三天三夜没有脱鞋睡过觉,五天五夜没有回过家。为了查阅有关资料,星期天节假日,我成了图书馆、情报所的常客。[14:22]
07-06-26 14:22
包起帆:后来,我又发明了“单索生铁抓斗”、“异步启闭废钢块料抓斗”、“新型液压抓斗”等等。这些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从而改变了我国港口木材、生铁、废钢等货物装卸工艺的落后状况,其科技成果还实现了产业化,不仅在国内20多个行业1000多个企业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还批量出口达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国家创造4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这些创新研究是紧紧围绕着码头装卸生产第一线的薄弱环节而搞的,哪里不安全,哪里效率低,哪里成本高,我们就在哪里动脑筋、搞创新。当然,只有追究工作卓越的人,才会苦苦寻找种子,建立好的创新课题,当然也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会找到种子,找到好的课题,从而去实现创新。[14:23]
07-06-26 14:23
包起帆:在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将近三年的艰难攻关,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在码头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木材抓斗装卸工艺系统”。从此以后就不再需要工人们下船舱用人力去捆扎木材了,因此,码头上再也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伤亡事故,装卸效率更是提高了2.67倍。记得几年前,我到连云港码头学习,一个素不相识的码头工人认出了我,霎时间,几个工人就围上来说:“您是包起帆吧?”我忙点头应诺。他们说:“包起帆,你搞的抓斗真好!过去我们用人工卸木材,经常死人,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下舱了,你的木材抓斗真正救了我们!”对此,我感慨万分。我想,这是对我发明创造的最高褒奖![14:23]
07-06-26 14:23
包起帆:体会之二:不见硕果决不罢休。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种树的人不少,但真正能摘果的却不多。“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为什么?原因是有人种完树后就以为完事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做法是,一旦下了种,就一定要让它生根发芽,一定要把小苗培育成大树,不结硕果决不罢休。在创新中,我们一直坚持,工作不松懈,困难不灰心,险阻不绕道。
  例如我们开展的“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研究”,其中有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就是起重机无法识别来自社会上千变万化的集装箱卡车,国际上在这个环节依然只能采用人工操作,而在我们的堆场中也无法逾越这个难点,为之项目距离原计划完工的目标足足拖了一年都无法实现。2005年7月份前后,我们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似乎世界上别人搞不定的事,我们也无法解决。在困难面前,苦战能过关,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创新的传家宝,我和同事们一次又一次地开会讨论攻关方案,一遍又一遍地试验,终于使这个难题有了转机,现在基本上已经被攻克了,我们自动化无人堆场的工业性试验已经完成了十五万标准箱,引起了同行的极大关注。[14:24]
07-06-26 14:24
包起帆:同样,不辞辛劳是我们做好创新的重要保障。譬如我们开发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项目,在克服了电子标签自身的技术难关后,最关键的就是将“两港一航”整个系统连贯起来,完成5000标准箱的实船试验,这是世界同行多年来想做而没能做成的事,而我们中国人却要在这方面闯出一条新路。经过多次奔波,在交通部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终于得到了烟台港和南青船务公司的大力支持。2005年11月,我们在世界上第一次开通了商业营运的带有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班轮航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到了12月,烟台遇到50年不遇的暴风雪,积雪有一米多深。我们派去的十多位同志滞留在那里,困难重重叫苦不迭,好几位同志都摔伤了。恰在这时,我却又因发高烧39.4度住进了医院。我平时很少看电视,住院了我在病房的电视机里,得知了烟台的情况,心急如焚,我担心试验因为这天灾而夭折。为了把这场试验坚持下去,我不顾自己大病未愈,也顾不得医生的劝阻,连家也不回从医院直奔机场。当我来到了同志们的身边,看望了大雪纷飞依然坚持工作的课题组同事和烟台港共同参与试验的同志们,大家一起探讨下一步工作方案,士气高涨,我们的试验终于没有受到大雪的影响而顺利展开。去年巴黎展览会上,这个项目一举获得两项金奖,评委会主席格雷斯先生赞叹道:“这将是一场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
  这些成功的经验都说明,创新之树需要精心栽培。每个项目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面临绝境。只有锲而不舍、不辞辛劳,才有可能绝路逢生。[14:25]
07-06-26 14:25
包起帆:体会之三:动员大家一起来种树。
  众人拾柴火焰高,创新更是如此。一棵小树要经历无数风风雨雨才有可能成材结果,更何况要栽培一片树林呢?所以我认为,种树仅仅依靠个人匹夫之勇是不够的,它需要大家的支持、关心和呵护,也就是说,团队精神的发挥在创新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走上领导岗位后,就全力发动职工,大家一起来种树,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整体环境。[14:26]
07-06-26 14:26
包起帆:我们和上海海事大学一起开展的“上海港集装箱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课题就是一个团队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最好例子。我是搞机械出身的,原来对计算机也并不在行,但是如何用信息化来提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同样是我们港口最紧迫的任务。我一边学习,一边组织大家一起来开展新课题的研究。熟悉码头的人可能知道,多少年来,码头装卸一直沿袭着船卸空了再装船的老规矩。我在作装卸工时就有过这样一个梦想,能不能实现边装边卸?这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要在庞大的码头上现实却是难上加难,一是难在装货和卸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工艺流程,要合二为一,操作就一定要精确,否则进港货物与出港货物混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二是难在装货和卸货的数量不一样,作业不同步;三是难在这些操作需经海关、商检、理货等相关部门的认可,协调很难。我们的科研团队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建立了一套“集装箱同倍位装卸系统”,也就是桥吊在卸下一个集装箱后马上又在原地装上一个集装箱,效率翻了一番,实现了边装边卸,成为我们智能化码头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创新提升了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数字化水平,仅浦东集装箱公司就取得了经济效益1.78亿元,成果在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14:28]
07-06-26 14:28
包起帆:去年5月,我们的又一项成果到北京参加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奖励办的同志一见到我,就打趣说:“老包,怎么你又来了?”他们很难理解,一个人已经获得3个国家发明奖,2个国家科技进步奖,怎么现在还会有成果。我的答案是,成果归功于大家,我们的创新动力源源不断,因为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
  在我创新的过程中,很多成果,都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这次我在巴黎获得的四块金牌和近年来所得的科技奖励项目都是团队所为,都是产、学、研结合的产物,在这些项目中,我只不过是出了个点子,立了个项,带了个头,关键时刻出了点力,大量的工作都是团队同志们做的。不然,我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无能为力。因为当今真正有价值的创新项目都是硬骨头,没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就很难完成这些创新项目。团队精神、协同作战是创新成功的基本保证。[14:32]
07-06-26 14:32
包起帆:扎实的团队是创新的基础,对团队的技能培训是关键。我们不断地给职工创造提高技能的机会。四年前,世界起重机行业最大的电气控制供应商之一――日本安川公司总裁羽鸟先生来拜访我,邀请我去日本考察访问。我就对他说,“就把对我的访日邀请改为对我们生产一线电气维护工的赴日培训吧!”因为我们的职工都把起重机电气控制维修视为最难的活,不敢动手。职工只有真正掌握了这方面的技能,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安川公司总裁见我情真意切,终于同意了我的请求。现在我们集团每年派20名一线职工赴日培训,已经连续三年使得60多名职工得到了提高,今年我们又派去30多名一线职工赴日培训。工人都说:“过去只知道老板出国,现在我们工人也能出国了,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还有工人说:“过去看到修电控就害怕,现在我都敢对这些家伙动手了。”培训大大增加了职工的技能,为创新做好了准备。[14:36]
07-06-26 14:36
包起帆:九十年代初,我是上海最早获得国家级专家津贴的技术人员,自拿津贴的第一个月开始,我就把津贴全部送给企业困难的职工。从1981年我的革新成果获奖开始,我就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国家级的、部级的、市级的、还是局级的,所有奖金的绝大部分分给我们团队,属于我个人的奖金也全部送给企业伤残职工和困难职工,我已经坚持了26年。2004年,我们获得了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奖励20万元,我把18万元分给了同事们,我个人的2万元送给了2名因装卸木材受伤而瘫痪在家的职工。因为,组织上对我个人的关心已经是非常之多,我要把党和组织对我的关心化作我对职工的爱心。
  在创新成果的基础上,更多的同志走上了创新之路。目前,我们的团队中已有一名同志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六名同志晋升教授级高工,多名同志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新一代工人阶级要努力站在历史的潮头,引领创新。[14:40]
07-06-26 14:40
包起帆:我希望,自己的创新之路可以成为大家仿效的样板,特别是年轻的职工,可以从我的人生轨迹中得到些启示,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改变自己的人生,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我深信,劳动创造幸福,知识改变人生,责任成就事业,创新铸就辉煌。
  如今,我们又迎来了创新的春天。去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深刻论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倍受鼓舞。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企业是主体,我们职工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人。在创新的旗帜下,我们深信,前方的路更宽,攀登的峰更高,身上的劲更足。我愿与我们广大的职工一起勇立潮头,朝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努力。[14:44]
07-06-26 14:44
欧阳坚:下面请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春燕同志做报告,她报告的题目是《一个专利缔造一个产业》,大家欢迎。[14:45]
07-06-26 14:45
钟春燕:尊敬的领导,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在这里,我想以一个普通女性的身份,给大家讲述一个用创新改造生活,改变命运的故事。
  我来自美丽的海南岛,那里有海南特有的一种热带水果――椰子,椰子全身都是宝:椰壳可以烧制活性炭或加工椰雕、乐器;椰干可加工成椰油;椰木质地坚硬,花纹美观,可做家具或建筑材料;椰衣用来做椰棕席梦思床垫,椰肉用来做各种香甜的小食品,还有风靡全世界的椰子汁。然而我没有想到就是这个独特的资源――椰子水,让我拥有了一生中为之骄傲并为人类做出服贡献的一项发明专利“将椰子水发酵制作的食用纤维及其生产方法”,这项专利于2006年1月还获得了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因为这项专利成果的转化缔造了中国海南岛的一个新型资源行业,结束了海南岛世代椰子加工过程中椰子水被废弃的历史。[14:46]
07-06-26 14:46
钟春燕:十年来高纤维椰果已经成为一种食品基料的载体,广泛地应用在罐头、果冻、珍珠奶茶、冰淇淋、饮料中。现在在海南利用椰子水生产椰果的加工厂已超过80家,年生产总量已达到15万吨,椰果作为食品基料已销往内陆二十几个省,在海南这几年整个食品工业生产不景气的情况下,椰果产业的异军突起,不仅把原来在椰子汁、椰角、椰蓉、椰子糖等加工过程中作为废料排放的椰子水全部利用了起来,变废为宝,减少了有机物的排放量,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当地大批人的就业与生计。[14:47]
07-06-26 14:47
钟春燕:并且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在这项技术成果又开始广泛地应用于罐头、果冻、珍珠奶茶、冰淇淋、饮料等产品中,这些产品中由于添加了椰果,提高了产品的档次,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如广东喜之郎集团、中国蒙牛乳业、上海光明集团、浙江香飘飘等都有专门针对椰果开发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热销,其产值可达数十亿计,浙江的香飘飘,它们添加椰果的一款奶茶,仅在今年就销售了4.5个亿。可以说,椰果的诞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椰子加工产业本身,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整个食品行业。[14:48]
07-06-26 14:48
钟春燕:记得1994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在去海南文昌东郊椰林进行技术服务的时候,一位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伯对我说:“废弃的椰子水在侵吞着我们的家园。谁来拯救这些被椰子水遭踏的耕地、水塘、小溪和靠近东郊的清澜的大海呢?”老伯的话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的,多少年来当废弃的椰子水流入土地时,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大片土地无法耕耘,小草枯死了,庄稼枯萎了,小溪水塘富营养化并有污臭味。多少年来利用和开发椰子水是很多海南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梦想和奋斗目标!但是困难的是,椰子一旦被剖开,椰子水失去了椰子壳的保护,椰子水极易受到腐败菌的污染而变质,此外,清澈透明的椰子水对热十分敏感,一旦温度超过70度,椰子水的色泽会变成褐色,味道也失去了原有的鲜美,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椰子水很难用常规的热杀菌的方法来保鲜,从而也大大限制了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4:49]
07-06-26 14:49
钟春燕:我于是萌生了开发利用营养丰富的椰子水的想法。回来后,我开始对椰子水的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开始废寝忘食地查阅大量的资料,但是令我失望的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竟然没有发现一篇有关椰子水深加工成功案例的报道。就当我的研究陷入绝境的时候,有一天,有几篇国外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印尼、菲律宾等国家,一些种椰子的农民以椰子水为原料,以木醋杆菌为菌种来生产一种叫“纳塔”的食品,但产量低,生产规模小。[14:50]
07-06-26 14:50
钟春燕:这些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似乎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明灯,一下子找到了研究的方向。我想,我为什么不能突破以往的研究形式和方法,以椰子水作为原料,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呢?就这样,我开始了对椰子水中的营养物质及特性进行反复的分析和测试。[14:52]
07-06-26 14:52
钟春燕:我无法忘记在那段日子里我所经历的非常艰难的过程,记得我像着了魔似的,废寝忘食地开展研究工作,对能够在椰子水中产生合成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一一筛选,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我们都知道植物中的活性细胞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为陆地最主要植物,如森林,棉花等集聚纤维素.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宏观的、多细胞的光合植物,而其实在微生物世界中,一种不具有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也能获得葡萄糖或其它富有营养的成份,把它们转化为纯净的纤维素。[14:54]
07-06-26 14:54
钟春燕:我通过从天然的椰子水资源中分离以椰子水为发酵底物培养目的菌,从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野生型产纤维素菌株,再经紫外结合质子抑制进一步诱变,经历了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进……无数次的试验,使实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终于分离到了一株高产纤维素的工程菌―木葡糖酸醋杆菌,并将这只菌种应用于椰子水中进行培养,不久,我看到了由培养液的表面长出的第一块白色半透明固体――食用膳食纤维(即海南俗称“椰果”),我真的非常惊讶且激动不已,我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一项重大发明的门槛边了。[14:55]
07-06-26 14:55
钟春燕:我立即将这块果肉用糖水煮了煮,我自己也不敢相信以这种纤维为主体的果肉竟像嫩椰肉那样滑爽、脆嫩、可口……真是非常奇妙的口感,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我的双手摸着我自己的胸口,不敢相信这么多年来多少科研工作者开发利用废弃的椰子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这是我实现的吗?我不断地喃喃自语,当天在我的工作日记中写到:“在万象百种的水果中有一种不用种植,不用土地,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的极好的膳食纤维的果肉,即将在这个人类的地球上诞生了!太绝妙了!”[14:57]
07-06-26 14:57
钟春燕:其实筛选工作整整做了一年半时间,在这一年半时间里,我好像不知道什么叫做黑夜,什么叫做白天,只有在显微镜旁让我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一种蒙蒙的期待,我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反复不断的实验,失败、改进、再试验、再失败、再改进……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的磨合,把我磨合得心都是累的,我不断地鼓励自己并告诉自己我已经扬帆开航、决心到达彼岸的小船,应该再经受狂风暴雨的袭击,因为这是一项对资源拯救的非凡拯救事业,它将结束的是一段历史,我必须也非常愿意以毕生的睿智去完成人们所期待的一种结果。是的就这样,带着这种坚持且不懈地努力不许言败的精神,我成功的完成了以椰子水为发酵底物培养目的菌,从中分离、筛选、纯化和改良,得到一株野生型产纤维素菌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木葡糖酸醋杆菌的所产纤维进行了毒理试验,证明了其产物是安全无毒的。在椰子水中生长良好,纤维素产量高,无需光合作用即能生产出具有独特的丝状纤维结构的纤维素,其特性不同于普通植物纤维,这一鉴定结果标志着这项技术终于研制成功发明了中国以“膳食纤维为主体”的果肉,并在当年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4:59]
07-06-26 14:59
钟春燕:这块以椰子水发酵生产的果肉诞生后,为了有一个宽松创业环境,我于1996年毅然辞去科学院的公职,筹资创办了海南椰国食品有限公司,全身心地投入于产业化过程中,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决定,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并将研究成果进入中试和小规模的生产。但是要真正形成产业化,在这个技术转化过程中,克服了前无古人,没有类似生产工艺和生产设置可借鉴技术等重重困难,创造出了一整套适合于表达高纤维椰果的生物工程制作的生产工艺路线,生产设施和设备。[15:04]
07-06-26 15:04
钟春燕:几年来带着一支队伍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拥有了生产高纤维椰果的最优良的系列菌种库、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逐步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和规范化生产管理体系,生产工艺也已达到成熟化的水平,产品质量非常稳定,把一个小型的工厂发展成为今天具有严格管理制度,规模化的生产操作程序,制造出高品质的椰果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在这几年中我们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高纤维椰果深加工”项目。2003年海南椰国公司被认定为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4月我被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颁发授予“海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2004年2月我被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授予海南省首届“十大专利发明人”称号;2004年3月获海南科技成果转化奖委员会“将椰子水发酵制作高纤维椰果”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2005年4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海南省劳动模范”;2006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将椰子水发酵制作的食用纤维及其生产方法”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15:06]
07-06-26 15:06
钟春燕:2006年5月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妇联、中国发明协会授予“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业奖”。对于所获得的荣誉,我不会把它视作最终的目标,荣誉是一种酬劳,然而,事实上它是我们努力的开端,而不是努力的结束。我不会将其视作是躺倒不干的标志,而会经常提醒自己:赢得荣誉的标准是不能降低的。为了使大量的椰子水不被浪费,为了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我决定将这项专利技术免费传授,并赠送菌种,就这样,利用椰子水生产高纤维椰果的技术获得成功,并于当年迅速投入商品产业化生产和技术推广,使得这个行业在1996年开始迅速成为一种产业化生产。[15:09]
07-06-26 15:09
钟春燕:十年了,现在当我走进琳琅满目的超市,看到以添加椰果为基料的各种小食品,或直接以椰果为命名的产品摆放在一排排地货架上,当我听到人们在吃着添加了椰果的产品并告诉我非常好吃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无限的感慨,人们可曾知道“这是我们海南岛独特的、曾经废弃的资源通过一项专利技术奉献给人类永远的硕果”。而又有谁知道,当时研究时的艰辛,创业的艰难,还有太多的点点滴滴,都无法言传,只能自我感受!我至今记得在筛选菌种的那段时间,我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儿子,就把他一直放在托儿所。有一次,我在实验室工作得太晚,我去托儿所时,天已快黑了,我看见我儿子孤零零的一个人坐在托儿所门口,他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饿了”。当时我难过极了,我紧紧的抱住儿子,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15:12]
07-06-26 15:12
钟春燕: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对于自己工作的挚爱和贡献,对每一位工作研究者来说最难忘的是生命中那些罕有的时刻,在多年不懈地艰苦工作之后,那些非常难于克服的技术难题,那种神秘的面纱好像突然被揭开了,以前黑暗而混乱的东西突然变得清晰,美丽的光线和画面出现在眼前,这便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啊!生活常常会向我们提出我们不愿迎接的挑战、我们不愿克服的困难或我们不愿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抱着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种局面,一步步去努力,并懂得这不过是个时间与坚持不懈的问题,我们就终将解决这个问题。这正如我们在小学一年级遇到的情况,“一次次小的努力日积月累”,就使我们克服了一个个难题,最终学会了读书、写字。[15:15]
07-06-26 15:15
钟春燕:只要我们抱着积极的态度去一次次地努力,我们就能够完成任何伟大的事业。德国哲学家歌德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功业,当我们在向这些目标前进的时候,并非显得那么高不可攀。”谢谢大家。 [15:18]
07-06-26 15:18
王永民: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
  各位领导、学术界、媒体界的朋友们:我是王永民,就是发明“五笔字型”的河南南阳人王永民,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40多年来从事发明创造的经历和体会。[15:20]
07-06-26 15:20
欧阳坚:下面请中国王码集团董事长王永民同志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发明创造 为国争光》,大家欢迎。[15:20]
07-06-26 15:20
王永民:故事从两个“道具”说起
  大家知道,演戏是需要道具的。我今天带来了两个“道具”。第一个“道具”,是45年前我上高中时的一项小发明。这上面有齿轮、蜗杆,全都是用木头和竹子做的。可别小看了这个小玩意儿,它能纺出棉线来!它的工作原理,恐怕连今天的机械学博士,也未必能马上想得出来。
  第二个“道具”,是一个真正国产的微电脑新发明,名字叫“键字通”。只用6个键,就可以打出27,533个汉字。简繁照打,英汉互译,打字发声,还是一个光电鼠标。不会打汉字的人,5分钟就能搞定。在去年国家商务部举办的“国际高科技产品展览会”上,荣获了全国省、市、高校展品总分第一名,在国际上被称为“华人华文好帮手”。
  这样两个“道具”,是“一土一洋”的两项发明。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现在,我就讲一讲其中的缘由和故事。[15:22]
07-06-26 15:21
王永民:贫穷是一所大学 磨难是一座熔炉
  小时候,家里很穷。6岁那年,我去学校报名上学,因为穷得没有衣服穿,被老师轰了出去!父母说,艺多不压身,止不定哪碗饭能饱肚子。于是,我从小就努力学、练多种手艺。除农活以外,木工活、编筐、编席、理发、刻图章、拉二胡,都会几下子,连捉老鼠的家伙什,我都“发明”过十多种。
  清楚地记得,妈妈起早贪黑地纺棉线,纺了线再织成布,做成鞋去卖,两双鞋卖3块钱,够我交一个学期的学费。看妈妈如此辛苦,我心里很难受。有没有办法提高速度,让妈妈不那么劳累呢?我苦思冥想,想要设计一个机构,让它单方向转,不再倒转一下“上线”,把线“上劲”的同时就把线绕到线轴上去,这不就快多了吗?[15:26]
07-06-26 15:26
王永民:我从七八岁就想这件事,琢磨了10年之久,手工制作了一大推零件,试验失败了无数次,直到高中毕业,终于成功了!就是今天这个“道具”,我第一个像样的发明,纯木制、纯手工、纯“环保”的小机器。齿轮上的32个齿,是我用刻图章的小刀刻出来的,轴是用竹筷子做的,结果,真地纺出棉线来了!
  虽然,我没有用这个小发明实现“纺线致富”的梦想,我还是特别小心地一直把它保存了45年。前不久,有人想“收藏”它,出价100万,我没有答应。为什么?因为它记载着我的童年――我那个曾有过许多发明梦想的童年,这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贫穷是一所大学校,贫穷是磨砺人生意志的最好工具,也是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饱受贫穷之苦的我,从小学习刻苦,高中毕业的成绩,6门功课平均99.75分。高中毕业典礼上,我曾为我国近代科技的落后而大发感慨:为什么课本上印的都是外国人的头像?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呢? [15:28]
07-06-26 15:28
王永民:2006年秋,我应邀去清华大学演讲,走上讲台我说,我来到清华,并不陌生,因为我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清华毕业,下面一片掌声;我接着说,不过我没考上清华,下面是一片嘘声;那意思是说:看!你老汉不怎么样吧?我说,那是因为我报考大学时,第一志愿中国科大,第二志愿中国科大,第三志愿清华,第四志愿北大,所以没考上清华!哇!下面一阵热烈的掌声。
  1962年我如愿考上了录取分最高的中国科技大学。从南阳来到北京,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见3层以上的房子,还第一次知道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并不“公共”――我从玉泉路坐车到公主坟,服务员拉着我不让下车,向我要票!我说,你要啥票啊!这不明明是“公共汽车”吗?
  穷归穷,土归土,我们这一代科大学生,幸运得很。我国几位科学界的泰斗亲自讲课:严济慈教普通物理,马大猷教电子学,华罗庚教数学,钱学森教力学,都是亲自授课。当时人们说:中国科技大学是“科学家的摇篮”。“摇篮”里的我,因为学习好,更是激情澎湃、雄心万丈,“天地恰与我胸宽”!下决心要成为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音乐家和诗人!决心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为“一穷二白”的国家做出重要贡献![15:30]
07-06-26 15:30
王永民:但是,命运往往会开玩笑。大学毕业赶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被分配到辽宁农场劳动锻炼,在海边的盐碱滩上种水稻。一年半后,到国防科工委四川1424研究所报到。这是我国第一个搞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所。本来以为在这里能够有所作为,但不幸得很,刚报到一个月,我就因亚急性肝坏死,住进了重庆第四军医大学医院。从此肝病迁延不愈,在四川的8年,病了6年,从25岁到33岁,人生最美好的这个时段,一事无成,就这么虚度了!
  1977年10月,只好调回老家南阳,边养病边找工作。先是慕名来到南阳的一个大型电机厂。人家说,你是学无线电的,电机是“有线”的,你懂吗?我这个中国科大的“高材生”,被挖苦得无地自容!我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只好托亲靠友,在南阳地区科委,当一个不懂政府行政工作的办事员。[15:33]
07-06-26 15:33
王永民:要让汉字重铸辉煌 为国争光
  那时候,电脑刚开始进入中国,一时间,汉字因为难以输入电脑而面临生死劫难。国内外都有人下了最后的诊断:“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要用拼音代替汉字!”……仿佛几千年的汉字到了末日!我真的被激怒了!从小处说,我刻图章、背诗词、练书法,这些本事不就“白瞎”了吗?从大处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血脉之根,维系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记载着辉煌灿烂的文化经典,汉字不用了,还会有中华文化吗?所以“废除”汉字,无论如何,在感情上是无法接受的!
  怎么办?汉字兴亡,匹夫有责!虽说汉字难于进入电脑是个缺点,但更多的还是优点嘛。为了传承弘扬祖国文化,我们一定得冲破“瓶颈”,让汉字畅通无阻地进入信息时代。至少也要验证一下,汉字是否真的走进了时代的“死胡同”,是否真的该要“寿终正寝”了。[15:35]
07-06-26 15:35
王永民:于是,我主动请缨,南阳地区科委支持我专门从事研究。1982年6月,我的研究得到了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兼省科委主任的罗干同志的赞赏和大力支持,一下子划拨了省科委仅有的10万元科研经费。激动得我当场立下“军令状”:罗省长,一年为期,完成任务,若完不成,我跳进黄河,决不出来!
  为了挽救汉字于危难之中,当时国内外搞汉字输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大人物”,已经很多,我是个真正的“小人物”,又在小地方。可是我太喜欢汉字了,偏偏有那么一股子倔劲,越是挑战,越有激情!
  科大毕业,我懂得如何搞研究。我先外出调研。不料头一遭就险些遇难。那是在日,凌晨3点15分,在兰考有两列火车拦腰相撞,死伤几百人,我就在被撞的车厢里!稍一定神,我先是急切地去寻找调研的资料,后来才发现自己也受了伤。朋友们,“大难不死,才有王码”啊![15:38]
07-06-26 15:38
王永民:从那时起,我用了4年时间,从基础理论做起,抄编了12万张卡片,在世界上发表了第一套《汉字字根频度表》。经过几百万次实验,最终把600个字根,精简到100多个,井井有条地安排在25个字母键上,实现了字根的相容性、规律性、协调性的“多目标统一”,建立了《汉字形码设计三原理》的数学模型。于1983年8月发明了五笔字型,在世界上首次突破每分钟输入100字大关。《英华大字典》主编郑易里先生,在鉴定会上激动地说:“从今天起,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新华社发表了“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文章,联合国总部很快邀请我去演示讲学。
07-06-26 15:45
王永民:1986年年底,世界上第二大电脑公司――美国DEC公司,经过调研得出结论:还是王码好――五笔字型是中国最好的汉字输入方案!很快就派专家来地下室谈判,要购买我的专利。
  一位博士问我:你这25个键,信手打来,每个键上那么多字根,打4下键,字根的排列组合会有几千种,为什么每每只出来一个字?我说:你这位洋博士啊,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你真想明白吗?我得给你写一大本书!想要简单些吗?告诉你吧,你那几十万美元,就花在“这个地方”了!王码发展有了“第一桶金”。
  五笔字型获得了美国专利、英国专利和中国专利。从此,中国一个姓“王”的人发明的五笔字型编码,在世界上被称之为“王码”。[15:46]
07-06-26 15:46
王永民:在我看来,创造发明不是为了得奖,而是为了造福社会,科技成果一定要推广。而推广一项发明,并不比发明本身容易!1985年春到1987年春,我在北京府右街135号的地下室里,住了2整年,连一天7元的房钱都常常交不起。我吃着馒头夹咸菜,跑遍了中央部委100多个大小单位。谁请我都去讲,有没饭吃都去讲。由于劳累过度、缺乏营养,加上五笔字型在一次“评测”中遭到排挤,我肝病复发了,写了一份6000字的遗嘱,随时放在衣兜里。其中写道:“烧死布鲁诺的大火,没有把地球变成发光的太阳,五笔字型一定会放出光芒,造福中华!”
  当我在地下室里贫病交加、处境困难的时候,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罗干同志,和领导过我国原子弹研究的原二机部部长、河南省省委书记刘杰同志,专程来地下室里看望我,再次给了我生活的勇气,重振了我奋斗的精神![15:46]
07-06-26 15:46
王永民:1984年8月,我应邀到联合国总部演示讲学,参加全美电脑展览会,在那里展示了中国汉字电脑化的最新技术。我们的操作员手拿联合国的一份文件,当场每分钟打出了120多个汉字,在场的官员们大为吃惊!一位官员,居然下意识地把我用的键盘翻过来看看!他还以为键盘底下有什么“猫腻”呢!我告诉他们,这不就是你们用的原装标准键盘嘛,一个螺丝钉都没有动!
  后来,世界上著名的电脑公司微软、IBM、HP、Apple、CASIO、wyse、Sun等,都先后购买了王码的专利使用权;在外交部的大力推动下,联合国总部于1986年秋,开始停止使用台湾的“三角输入法”;王码登堂入室,正式进入联合国总部直到现在。上个月,联合国驻日内瓦分部,又批量购买了王码的正版软件。王码成为一项我国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电脑专利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界广为应用。[15:47]
07-06-26 15:47
王永民:1987年国家科委发了“红头文件”,向全国推广五笔字型,1988年国防科工委向国防系统和全军发文,正式推广五笔字型。五笔字型的社会化应用,不但加快了我国出版、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进“光与电”的进程,还因为中国人不必为汉字制造专用键盘,省却了惊人的键盘费用,使汉字的输入设备与国际无缝接轨,提高劳动生产率20倍以上。应该说,王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很大的。
  目前,全国有1000多万人,一上班就打五笔字型,形成了一支崭新的“白领”就业大军。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朱丽兰主任说过,五笔字型是建国以来,我国高科技推广应用的一个典范![15:49]
07-06-26 15:49
王永民:创新无止境
  电脑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手机、机顶盒、税控机出现了,比电脑多得多的数字化产品,包括电话机、各种电子字典,也都要求“能打汉字”了。怎么办啊?研究五笔字型,用25个键打字,已经是“难于上青天”了!现在又要用10个数字键打汉字,有可能吗?
  1998年我去新加坡,在北京海关,一位小姑娘让我签字。她说,王教授,我打五笔字型每分钟能打100多个字,可现在一只手拿着护照,只能单手打字啊,您要是再发明个“只用数字键”打字的方法,该有多好啊![15:50]
07-06-26 15:50
王永民:这是用户的呼唤啊!我在飞机上满头大汗地研究计算了5个半小时。飞机到新加坡上空时,上面是星光,下面是灯火,只能见到“上面”和“下面”,我突然闪现了一个“灵感”――只要两头不要中间!于是“首部-余部”取码法,就此问世,一举解决了汉字“数字化编码”的理论难题!
  这是汉字输入技术,继五笔字型后的第二次革命!也就是数字化革命!王码公司又用了5年时间,投资1000多万,再次创新,申请了5项专利,终于开发出了普通人“只用5分钟,人人会打字”的“数字王码”系列软件。
  接着,我们开发出了王码芯片,把“数字王码”的整套软件与硬件结合,发明了今天的第二个“道具”――完全国产的王码打字微电脑――键字通。这个产品在美国卖到160美元一只,在新加坡、东南亚也可望大力推广,有本事挣“洋钱”嘛!谁说中关村只能拧螺丝?那早已是历史了![15:51]
07-06-26 15:51
王永民:企业要生存发展,就一定要不断创新,一定要拥有核心技术,只要有这么一股子精神,中国人照样可以研发出有国际市场的好产品,照样可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国争光。
  在我的办公桌对面,挂着一个条幅,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手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我的座右铭。我最喜欢那个“实”字!实实在在地干事情,实实在在地做学问,一丝不苟地搞研究。[15:52]
07-06-26 15:52
王永民:中学时代发明了小纺车,那是因为老母亲纺线太辛苦;现在发明的数字王码和键字通,则是因为“五笔字型有点难,拼音选字慢而繁”,多数人打字太辛苦!纺线辛苦,打字辛苦,引发了与热血一起澎湃的激情,这激情曾洋溢着我对母亲的爱,也编织了我要创新报国的梦想。这是不竭的动力,这是巨人的大手,有力地推动着我勇往直前。
  “爱国、务实、创新”是王码公司的企业文化,爱汉字就是爱祖国。每每看到外国的高科技占领中国市场,我都会有一分忧患意识![15:53]
07-06-26 15:53
王永民:比如,中国人喜欢在手机上打字传情,每年要发6000亿条信息!可是,大家知道吗?我们的手机上安装的汉字输入法,几乎都是“进口”的!大都不符合国家规范又效率低下,而且每个手机还要向外国人交至少1个美元的“专利费”。全国几亿个手机,每年就是几十亿元人民币!
  今天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王码公司最新研发的“数字王码―手机专用”软件――“王码春雨”已经问世!不仅可以让千百万五笔字型使用者,直接在手机上打五笔字型;还可以让不会打字的人,只用6个键,5分钟学会打汉字,简易、高效而灵巧!为了使发明造福社会,我今天宣布,只要是中国人,人人都可以到王码网上,免费下载使用“王码春雨”软件![15:55]
07-06-26 15:55
王永民:大家知道,2002年,由我国95名院士书面推选出了,我国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排行榜:第一名是“两弹一星”,第二名就是“汉字信息处理和印刷革命”。王码对于第二项,是做出了贡献的。
  另外,我的几十项发明专利,也正在我国汉字技术的国产化、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中、在全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历年来,党和国家授予了我“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许多荣誉,这些都极大地激励着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知: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实现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15:58]
07-06-26 15:58
欧阳坚: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富强,离不开自主创新。中国当代发明家创新事迹报告团成员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自主创新的榜样。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展示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科技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积极努力,也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我们相信,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向当代发明家的学习活动,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15:59]
07-06-26 15:59
欧阳坚:同志们,刚才,报告团成员为我们做了一场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报告,使我们很受教育和启发。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报告团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15:59]
07-06-26 15:59
王永民:1993年我在西安秦陵,曾写过一首自由诗,那是我在恢弘壮观的兵马俑前,对古老汉字度过劫难、重铸辉煌的感想。今天我把那首诗改写一下,献给大家:黄土之下,深埋着你的千年辉煌。经历了铁与血的悲凉,你见证了盛世沧桑!海潮奔涌,激活了你的胸膛,你已经重见天日,你再度四射光芒。你迎来了光与电的洗礼,告别了铅与火的作坊;你正在实现伟大的梦想,你用火一样的激情,点燃中华崛起的曙光。
  谢谢各位![15:59]
07-06-26 15:59
欧阳坚:报告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6:00]
07-06-26 16: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科护理记录单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