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生产成本包括哪些与科研成本相互混淆

工厂成本怎么降-电费、物流费、维修费实例研究
成本领先是制造企业选择的典型战略,而降低成本首先就要寻找合理的成本驱动因素。比如材料成本变动与生产中正常或不正常的损耗等因素相关;汽油费与销售量、销售的路程安排等因素相关。在找到合理的成本驱动因素后铂略财务培训建议对成本进行识别,区分为可控成本和非可控成本。对于可控成本,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成本逐步稳定的降低;对于非可控成本,则更多是在战略或商务决策上进行安排,例如通过价格上涨向客户转嫁成本等。本次我们就带来工厂成本管控中常见的电费、物流费和维修费的管控实例,为企业财务管理者提供借鉴。
一、电费管控
电费管理的关键点
1、当月实际支付的电费和当月消耗量不同,因为根据供电局的安排,每个月的上旬和中旬会根据上个月的平均电费进行预付,而下旬会有调整基数。所以在此种情况下,当月电费的成本分析不能直接以电费单作为基础,而需以实际消耗的电费作为基础。
2、由于基本电费的存在,因此电费并不是完全的变动成本,而是半变动成本;
基本电费是根据受电容量来计算的,计算出的金额是448000,有功电量才是实际消耗的电费,且是根据降、谷、平进行计算,参见铂略提供的下图;
3、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比如制冷行业,夏季电费的负荷较大;
4、特殊事件,比如宕机会导致系统的停机和重启,从而产生较大的启动消耗。
电费控制点的设置
区分办公室用电和生产用电,并分别加以控制。生产用电控制的是耗电量而不是总电费成本,原因是电价不受企业控制。对于这些特殊因素,需分析特殊因素形成的原因是可控的还是非可控的,比如宕机是由于操作上的错误还是不可抗力(如供电系统大规模停电)导致。不可抗力导致的重启用电量增加需要从分析中剔除。在提出了各项不可控因素之后,才能分析出责任部门的努力对于最终成本的影响,切实起到激励、考核的效果。
案例分析:哪间工厂电费管控完成的更好?
X、Y工厂都生产A产品,当月的生产量均为10000,当月的电费成本(指实际消耗的电量对应的电费)依次为,可得出单位电费为0.7、0.5,初步判断认为X工厂的电耗远远高于Y工厂。
但进一步分析后,发现X工厂的基本电费是4000,Y工厂的基本电费是2000,扣除基本电费之后得到变动电费,X、Y工厂均为3000,除此之外,X工厂由于电网的波动导致了设备的宕机,且X工厂单次宕机重启耗电量为550,在扣除了特殊因素之后,得出两个工厂的实际耗用电量为,我们发现两工厂的实际单位耗电量是0.245、0.3。因此我们认为在剔除了调整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后,才能真正反映工厂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努力及目标的实现情况,相关的KPI根据生产部门能够控制的因素设置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二、物流费管控
物流费管理的关键点
1、油价波动带来的影响,由于油价经常波动,所以需去除油价波动导致的KPI影响;
2、运营相关的数据较零散,收集难度大,可通过数据的分析、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比较(比如与历史数据的比较)来进行验证从而去除人为的错误;
3、与生产计划的关联度,比如由于生产计划安排的原因导致当月有较多的紧急运输,此时就会导致物流费的增加,所以铂略认为在考核运输团队的物流费时需去除这些特殊因素。
物流费控制点的设置
1、百公里固定运输成本,考核的是运输团队的车辆利用率;
2、百公里变动成本,考核的是运输团队对物流费的控制能力,且主要是指变动物流费的控制能力;
3、百公里运费,可由百公里固定成本加百公里变动成本得出,考核的是整个运输部门的物流费控制能力;
4、千元销售运输费,不仅与运输部门相关,还涉及到销售部门、计划与生产部门等,所以可作为公司整体的考核因素。
案例:物流费成本明细控制表
上图是物流费成本明细表,由图可知物流费划分为百公里固定成本、百公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人力成本、车辆的保险、车辆的证照、人员的安全培训,这些KPI主要是考核运输调度的安排能力以及安排效率,百公里的运输成本越低则表明车辆的利用率越高。
变动运输费主要是油费,且油费和油价一般作为弹性预算的指标,在实际考核的时候,可以把油价改成预算中设置的油价来去除油价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其他的变动运输成本包括路桥费、维修费、轮胎费,所有的变动成本相加可得百公里的变动运输成本,考核的是运输车队对运输费的控制能力。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相加可得物流费的控制能力。在结合销售额之后,可得千元销售运输费,该指标不仅可作为不同分公司之间比较或考核的KPI,也可作为同一公司不同年份间波动情况考核的KPI。在该案例中,针对物流部门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KPI分别定为345、330,所以结合上面数据可得实际运营过程中固定百公里运费和变动的百公里运费,从而可知考核结果。
三、维修费管控
维修费管理的关键点
1、维修费混合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对于某些设备改造项目需要资本化,所以需清楚维修费的会计处理,是否存在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相互混淆。
2、维修费与设备规模及数量相关,设备越多,日常的维修费用越高。
3、会计处理方式不同造成的影响,比如摊销与预提会影响到实际发生的维修费,所以就要求调整数字从而实际考察维修费的运营控制情况。
维修费控制点的设置
1、设置合理的日常维修水平,包括政府的强制检测。日常的维修水平与设备的保有量、设备要求的维修周期直接相关,比如持有某一固定容器资产,数量是3000个,该容器的维修周期是3年,铂略认为每年1000个左右容器的维修数量是比较正常合理的水平;
2、事先了解维修计划,并进行适当的评估,结合合理的日常维修水平从而估计维修计划;
3、了解计划外的安全改造情况,因为此类安全改造并未纳入年初计划和年初预算,所以需及时了解这类信息并且在财务控制上做好准备;
4、日常维修费控制与项目维修费控制相结合,对于一些改造项目和大修理项目,需通过项目费用控制的技巧来管理。
案例:维修费成本明细控制表
A类型设备一共有56台,日常维修费主要包括主部件年度保养费,此费用与物流费中的油价类似,主部件年度保养费不受维修团队控制。因为管理要求规定每台设备每年必须保养,且价格是由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谈判而定。
日常维修费还包括油漆费、零备件、外包检测费,这些费用维修团队可以控制,所以一般作为维修团队成本控制的KPI。
加总之后可知每台设备日常维修成本为27,单位成本一般作为KPI的考核点与年初设置的KPI(26.5)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考核结果。
计划外的安全改造
在管理层决定要做安全改造时,就会给安全改造项目一个临时性的预算,案例中的预算的总金额为224,,折算到每台设备是4,且主要包括安全控制阀和安装服务费。铂略认为计划外的安全改造一般均以小的项目形式来控制总体费用为好。
大修理计划
大修理计划会作为项目费用控制来进行管理,包括项目的结束时间、项目中间具体内容的发生、具体的费用发生以及项目最终需要达成的结果。案例中整体的项目成本是2300,作为整个项目控制中的一部分考核大项目修理组来进行整个项目费用的控制。
3%的降价幅度是作为采购部门在主部件维修保养费上的KPI;
单位的维修费支出是维修部门的日常维保成本的KPI;
大修理的支出是作为计划内大修理项目费用的KPI考核点。
四、绩效考核要点
合理的成本驱动因素设置是所有管理的基础,如果将不受被考核部门控制的成本或与被考核部门无关的成本落实到被考核部门的绩效中,就会失去成本管控的效果; 成本考核与绩效管理应围绕着预算、分析、考核、提高来展开,每年都是从预算开始,从而推导出所有KPI的设置、所有部门的目标,通过对日常运营结果的分析以及年终的考核来看运营部门的绩效,最后通过KPI的提高为下一年的预算做准备。铂略认为通过这种正向的循环,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其中KPI是特别重要的,且是成本考核和绩效管理的落实点。 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到初步的KPI,之后需选择合理恰当的KPI来进行预算和考核的设置。
铂略认为合理的KPI目标应具有的特点是: 1、和预算的总目标相关,即预算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KPI上; 2、可以用金额或数量来衡量; 3、设置合理的评分范围(平衡记分卡); 4、得到责任部门充分参与与认可。
平衡记分卡
由上图可知:平衡计分卡分“行”与“列”。
“行“主要是区分为绩效的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定量目标又分为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定性目标即是个人的定性目标。定量目标主要包括公司的销售额、利润额以及数量(比如耗电量);定性目标则是一些软性指标,比如管理能力、个人素质要求。
“列“主要分为所有KPI值的范围(包括最低值、目标值、最高值);每项KPI占总体绩效的权重(要求公司目标、个人目标等全部加总起来权重是100%)。
实际考核时,因为已知KPI的范围,所以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根据KPI实际得到的结果可以得出其落入的区间以及其合理的KPI分数,然后根据每一项目的KPI分数按权重汇总后即可得出绩效考核的总分。
例如,生产单位A产品的耗电量考核的是生产部门,且因为耗电量是生产部门的一个主要的成本项目,所以权重设置到了40%;百公里运费包括固定的和变动的,考核的是运输部门,根据某项KPI占运输部门所能管控程度的高低,从而相应调整权重,如果受运输部门控制的程度比较高,且费用比较重要,则设置比较高的权重,反之设置较低的权重。
实际运营结果的分析
得到实际的运营结果之后,就要结合预算中的KPI对实际的运营结果进行日常的分析。
主要通过差异的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区分差异是否由特殊因素导致;在被考核部门所能控制的范围内,是否由于被考核部门操作上的不达标导致未完成KPI;找出体系运营良好的部门。
通过日常运营管理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KPI的准确性,因为最初的KPI设置是无法一步到位的,达到合理的过程是逐步累积的,且该过程需要通过对日常结果的分析来进行原因差异的查找。比如通过结果的分析发现运营部门已经很努力,但KPI依旧没有达成,应反思KPI的设置是否有问题从而进行合理的调节,最后才可达到激励运营部门的目的。
保证KPI的变化和财务数据反映的结果一致,如果大部分部门的KPI考核结果很好,但财务数据表现变差,说明KPI的设置不合理,只有在KPI变化与财务数据变化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提高成本管控的效果。
分析实际的运营结果之后,需对成本的绩效进行考核。
通过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比如奖金、个人升迁等)来促进每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到成本管控制中,另外可通过软性的表彰(比如公司年会时对业绩特备突出的人员进行特殊的奖励)提高大家参与成本管控的积极性。
提高成本管控(主要是KPI)
基于分析与考核的结果,得到合理的KPI,最后对合理的KPI进行逐步、跨年度的提升,最终达到公司成本下降的目标;
下年度KPI的提高要满足下一年公司整体的预算目标,不要造成KPI虽提高,但是预算目标未达成;
KPI的提升必须要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可为短期的目标省去必须的成本,从而牺牲长期利益。
成本的管控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达成精细化管理目标,过程是曲折和漫长的,但只要走出第一步,必然就会朝着良好的结果发展;在实施成本管控的时候,必须注意实施管控所需的成本,因为财务做分析、沟通以及KPI的调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在进行成本管控的时候应抓大放小,对于比较重要的成本,可以进行精细化的管控,对于较零散且金额小的成本,可以进行总量上的管控,由使用部门自行控制;要实现成本管控的整体目标,必须时刻保持与运营部门的沟通,且取得认可,沟通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得到各个参与部门的理解和认可。铂略财务培训认为只有所有的部门相互配合,才可达成最终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来源:铂略财税
TPS商学院——线上培训平台
文章 / 原创音频 / 电子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成本计算 三亿文库
就应计入哪种产品成本,不得相互混淆。 4.分清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对于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如果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就需要采用适当方法,将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清哪些是完工产品费用,哪些是在产品费用。 (三)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企业进行成本计算,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计算运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指费用的处理问题,即应正确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成本计算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支出,如果受益期包括了几个会计期,就应按受益期分摊,不能全部列入本期;对于虽未支付的费用,但确应由本期负担,则应先行预提,计入本期成本、费用中,待支付时就不再列入成本费用。不得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人为地调整成本,该摊的不摊,该提的不提,或者反之。
(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要计算成本、各项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基础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定额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制度;建立和健全各种原始记录,以及收集整理制度;制定厂内内部结算价格等。 (五)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应结合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一般就不应经常变动。计算方法的选择,应同时考虑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两个方面。 4.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就是费用的归属对象,是按一定的标志归集费用和计算成本的依据。 为了计算成本,就需要根据整个企业的部门确定成本核算环节(或成本核算中心),它只有在职责能够明确划分和鉴别的部门或车间,控制和管理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各个企业单位的成本核算环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是不同的。 一个成本核算环节,可以包括若干不同产品或若干不同的经济活动,也可用以反映一个产品的成本或一项经济活动,即需要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单位)。它是劳动耗费所取得的成果,是归集与分配费用的承担者,。作为一个成本环节,需要考虑如何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其基本要求是所计算的成本必须有用,主要产品从细,一般产品从粗。必须指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不一定就是一个单独的产品或项目。它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项目或一组相似的产品,或者是一个单一的产品或项目;一个成本计算对象不只是最终产品,它也可以是加工阶段上的半成品,以便反映最终产品构成部分的成本。 由于企业单位生产性质和规模不同,每个企业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成本核算环节和成本计算对象,以便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这是正确计算成本和管理控制成本的重要方面。 5.如何确定成本计算期? 成本计算期,就是多长时间计算一次成本。以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为例,产品生产完工之时,才是产品生产成本完全形成之日。为了使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比较准确,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期的确定最好同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但是,能否一致,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组织的特点。只有当企业按单件、小批量组织产品生产时,才可能按产品的生产周期确定成本计算期。如果企业经常反复不断地大量生产同一种或几种产品,为了及时取得成本指标,加强成本计划管理,一般采 6 用按月计算产品成本。 6.如何确定成本项目? 产品成本的计算,就是对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计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按经济内容分,称之为费用要素。如反映活劳动耗费的费用,工资等;反映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等;反映劳动资料耗费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其他用货币资金支付的费用,如差旅费、邮电费、利息支出等。费用要素表明了企业为进行生产支出了一些什么费用,数额多少,可以用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生产费用的支出水平。但是,这种分类不能与成本计算对象联系起来说明生产费用的用途。为此,还需要将生产费用按其用途分类,称之为成本项目。一般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等。借助于成本项目,可以清楚地了解费用的经济用途和成本的经济构成,提供成本的各项具体指标。通过对一定对象成本项目的分析,可以初步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7.如何正确地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必须遵守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凡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支出,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不是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支出,都不应计入产品成本。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是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的前提,是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的一项重要的财经制度。 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必须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限。对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还应划分为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和应由其他各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这对于如实反映各期生产费用水平,正确计算各期产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地归集和分配费用,必须按成本分配受益原则,划清费用的受益对象。从费用的发生同各成本计算对象的依存关系看,有些费用和特定的成本计算对象相联系,费用的发生是由特定的成本对象受益或直接由该成本计算对象引起的,这一部分直接费用应当直接记入同它有关的那个特定的成本计算对象。有些费用是和许多成本计算对象联系着的,费用的发生同几个成本计算对象发生受益或引起关系,它不能直接归集到成本计算对象中去,必须将这一部分间接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间接计入各有关成本计算对象。 8.如何正确进行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应以产品的品种或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其制造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期,通常是定期按月进行。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单件生产的产品和按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成本计算期,通常是不定期的,应在产品完工之时计算成本。 产品成本计算的成本项目,由以下四项构成: (1) 直接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 其他直接支出。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等。 (4)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差旅费、水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等。 其中(1)、(2)、(3)项应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4)项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7 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应在设置的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生产成本明细账应按产品的品种或类别设置,分配归集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成本资料,应采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产品制造成本。 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的类型(生产组织和工艺技术)和管理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等。 五、业务题 1.编制会计分录: ①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9 422 ②分配运杂费:(暂时不考虑增值税) (按重量标准)运费分配率=3200÷(100 +500 +1000)=2(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2 ×100=200(元) 乙材料负担=2×500 =1 000(元) 丙材料负担=2×l 000 =2 000(元)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 000 ―丙材料
2 000 贷:银行存款
3 200 借:原材料 ―甲材料
10 0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0 000 ③借:原材料―丙材料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④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⑤分配运杂费:(暂时不考虑增值税)
(按重量标准)运费分配率=1400÷(500 +900)=1(元/千克)
甲材料负担=1×500 =500(元)
乙材料负担=1×900=900(元)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甲材料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
11 700 ⑥借:原材料―甲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13 504 (2)编制的甲、乙、丙材料采购成本计算表 2.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2 320 借:原材料―甲材料
贷:材料采购
90 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6 000 (2)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85 000 (3)(按买价标准)采购费用分配率=40 000÷(350 000 +150 000) =0. 08(暂时不考虑增值税) 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0. 08×350 000=28 000(元) 丙材料负担的采购费用=0. 08×150 000 =12 000(元)
借:材料采购―乙材料
贷:银行存款
40 000 借:原材料―乙材料
贷:材料采购
530 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10 000 (4)借:材料采购―丁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34000 借:原材料―丁材料
贷:材料采购―丁材料
1862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13800 六.案例题 (1)按照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到的客户预交订货款还不能认为是收入。 (2)购入的计算机应该将其列入固定资产,即应该将其作资本化处理,而不是费用化处理。 (3)安装设备中发生的支出应该列入设备的安装成本,最终形成设备的原始价值。
联系客服:cand57</&#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2010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生产成本管理制度2010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32:43|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0b;&#xe60b;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5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2010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产成本二级科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