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于艺术学习的真实需求有哪些

2015年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招生考试真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史论专业招生考试真题
编导100网艺考真题、模拟试题下载,免费提供...|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需求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然而笔者发现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分析的研究较少。由于艺术专业学生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相比,其英语水平较低。在大学英语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分析理论,结合哈钦森提出的需求分析的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调查方式,对90名艺术类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的内容包括:1)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和期望是什么?2)艺术专业学生希望学习哪些英语知识,掌握哪些英语技能?3)艺术专业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目标方面,被动的学习目标多于主动的学习目标;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艺术专业学生希望能学习到更多与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并且更注重口语技能的学习;在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方面,艺术专业学生更偏向于小组学习并且参与交际的学习方式。本研究通过分析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探讨其原因并且提出若干建议使教师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教授艺术专业学生知识。首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并设计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并且提供更多的机会给艺术专业学生来练习他们的英语口语;第三,教师应该教授一些实用的学习策略并设计各种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H319【目录】:
中文摘要3-4Abstract4-9Chapter 1 Introduction9-12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9 1.2 The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9-10 1.3 The Outline of the Thesis10-12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2-26 2.1 Definitions of Needs12 2.2 Classifications of Needs12-15 2.3 Definitions of Needs Analysis15-16 2.4 The Models of Needs Analysis16-20
2.4.1 Munby's Model for Needs Analysis16
2.4.2 Hutchinson and Waters' Model for Needs Analysis16-19
2.4.3 Dudley-Evans and St Johns' Model19-20 2.5 The Significance of Needs Analysis20-21 2.6 Related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21-26
2.6.1 Related Studies Abroad21-22
2.6.2 Related Studies at Home22-26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26-30 3.1 The Research Questions26 3.2 Research Subjects26 3.3 Research Instruments26-30
3.3.1 Questionnaire27-28
3.3.2 Interview28
3.3.3 Research Procedures28-30Chapter 4 Research Results and Discussions30-46 4.1 The Data from the Questionnaire30-42
4.1.1 Students' Level of English30-31
4.1.2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Objective and Expectation31-34
4.1.3 Learning Content34-39
4.1.4 Students'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Methods39-42 4.2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view42-46Chapter 5 Conclusions46-50 5.1 Major findings46-47 5.2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47-48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48-49 5.4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49-50Bibliography50-53Appendices53-57 Appendix A53-56 Appendix B56-57Acknowledgements57-58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58-5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娟;;[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倪传斌;刘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2期
黎晓伟;;[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朱浩然;李新德;;[J];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05期
邓超群;;[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余莉;;[J];黑河学刊;2014年02期
余卫华;[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08期
夏永红;张利荣;;[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周淑莉;石永珍;;[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2期
胡建国;姜秋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军;薄明霞;王渭清;;[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黎旺星;;[A];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第二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吴婷婷;杨博;朱煜;;[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童迪;;[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黄峰;张艳;李晗;易小波;张寒铮;;[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黄林清;;[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闫玉平;;[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梅姝娥;仲伟俊;;[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顾琼;由宗兴;殷健;;[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查义国;徐小岩;张毓林;;[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裴丽华;[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霍娜;[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方圆;[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方圆;[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西山煤电物资供应公司
贺美林;[N];山西科技报;2009年
黑龙江大学
冯莉;[N];光明日报;2010年
;[N];计算机世界;2001年
肖四如;[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四川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张学智;[N];网络世界;2001年
承宁;[N];计算机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家诚;[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学艺术是要恢复人的天真
我的图书馆
学艺术是要恢复人的天真
来源:青藤艺术
艺术常被人视为娱乐的、消遣的玩物,故艺术的效果也就只是娱乐与消遣而已。
有人反对此说,为艺术辩护,说艺术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灵的。但他们所谓“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装饰;他们所谓“陶冶性灵”,又往往是附庸风雅之类的浅见。结果把艺术看作一种虚空玄妙、不着边际的东西。这都是没有确实地认识艺术的效果之故。
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简明的:不外乎吾人面对艺术品时直接兴起的作用,及研究艺术之后间接受得的影响。前者可称为艺术的直接效果,后者可称为艺术的间接效果。
即前者是“艺术品”的效果,后者是“艺术精神”的效果。
直接效果,就是我们创作或鉴赏艺术品时所得的乐趣。这乐趣有两方面,第一是自由,第二是天真。试分述之:
一、自由的乐趣
研究艺术(创作或欣赏),可得自由的乐趣。
因为我们平日的生活,都受环境的拘束。所以我们的心不得自由舒展,我们对付人事,要谨慎小心,辨别是非,打算得失。我们的心境,大部分的时间是戒严的。惟有学习艺术的时候,心境可以解严,把自己的意见、希望与理想自由地发表出来。这时候,我们享受一种快慰,可以调剂平时生活的苦闷。
例如世间的美景,是人们所喜爱的。但是美景不能常出现。我们的生活的牵制又不许我们常去找求美景。我们心中要看美景,而实际上不得不天天厕身在尘嚣的都市里,与平凡、污旧而看厌了的环境相对。于是我们要求绘画了。
我们可在绘画中自由描出所希望的美景。雪是不易保留的,但我们可使它终年不消,又并不冷。虹是转瞬就消失的,但我们可使它永远常存,在室中,在晚上,也都可以欣赏。鸟见人要飞去的,但我们可以使它永远停在枝头,人来了也不惊。大瀑布是难得见的,但我们可以把它移到客堂间或寝室里来。
上述的景物无论自己描写,或欣赏别人的描写,同样可以给人心一种快慰,即解放、自由之乐。这是就绘画讲的。
更就文学中看:文学是时间艺术,比绘画更为生动。故我们在文学中可以更自由地高歌人生的悲欢,以遣除实际生活的苦闷。
例如我们这世间常有饥寒的苦患,我们想除掉它,而事实上未能做到。于是在文学中描写丰足之乐,使人看了共爱,共勉,共图这幸福的实现。古来无数描写田家乐的诗便是其例。
又如我们的世间常有战争的苦患。我们想劝世间的人不要互相侵犯,大家安居乐业,而事实上不能做到。于是我们就在文学中描写理想的幸福的社会生活,使人看了共爱,共勉,共图这种幸福的实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便是一例。我们读到“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文句,心中非常欢喜,仿佛自己做了渔人或桃花源中的一个住民一样。我们还可在这等文句外,想象出其他的自由幸福的生活来,以发挥我们的理想。
有人说这些文学是画饼充饥,聊以自慰而已。其实不然,这是理想的实现的初步。空想与理想不同。空想原是游戏似的,理想则合乎理性。只要方向不错,理想不妨高远。理想越高远,创作欣赏时的自由之乐越多。
二、天真的乐趣
其次,研究艺术,可得天真的乐趣。
我们平日对于人生自然,因为习惯所迷,往往不能见到其本身的真相。惟有在艺术中,我们可以看见万物的天然的真相。例如我们看见朝阳,便想道,这是教人起身的记号。看见田野,便想道,这是人家的不动产。看见牛羊,便想道,这是人家的牲口。看见苦人,便想道,他是穷的原故。在习惯中看来,这样的思想,原是没有错误的;然而都不是这些事象的本身的真相。因为除去了习惯,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岂可如此简单地武断?
朝阳,分明是何等光明灿烂,神秘伟大的自然现象!岂是为了教人起身而设的记号?田野,分明是自然风景的一部分,与人家的产业何关?牛羊,分明自有其生命的意义,岂是为给人家杀食而生的?穷人分明是同样的人,为什么偏要受苦呢?原来造物主创造万物,各正性命,各自有存在的意义,当初并非以人类为主而造。
后来“人类”这种动物聪明进步起来,霸占了这地球,利用地球上的其他物类来供养自己。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便假定万物是为人类而设的;果实是供人采食而生的,牛羊是供人杀食而生的,日月星辰是为人报时而设的;甚而至于在人类自己的内部,也由习惯假造出贫富贵贱的阶级来,大家视为当然。
这样看来,人类这种动物,已被习惯所迷,而变成单相思的状态,犯了自大狂的毛病了。这样说来,我们平日对于人生自然,怎能看见其本身的真相呢?艺术好比是一种治单相思与自大狂的良药。惟有在艺术中,人类解除了一切习惯的迷障,而表现天地万物本身的真相。
画中的朝阳,庄严伟大,永存不灭,才是朝阳自己的真相。画中的田野,有山容水态,绿笑红颦,才是大地自己的姿态。美术中的牛羊,能忧能喜,有意有情,才是牛羊自己的生命。诗文中的贫士、贫女,如冰如霜,如玉如花,超然于世故尘网之外,这才是人类本来的真面目。
所以说,我们惟有在艺术中可以看见万物的天然的真相。我们打破了日常生活的传统习惯的思想而用全新至净的眼光来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时候,我们的心境豁然开朗,自由自在,天真烂漫。好比做了六天工作逢到一个星期日,这时候才感到自己的时间的自由。又好比长夜大梦一觉醒来,这时候才回复到自己的真我。所以说,我们创作或鉴赏艺术,可得自由与天真的乐趣,这是艺术的直接的效果,即艺术品及于人心的效果。
三、远功利
间接的效果,就是我们研究艺术有素之后,心灵所受得的影响,换言之,就是体得了艺术的精神,而表现此精神于一切思想行为之中。这时候不需要艺术品,因为整个人生已变成艺术品了。这效果的范围很广泛,简要地说,可指出两点:第一是远功利,第二是归平等。
如前所述,我们对着艺术品的时候,心中撤去传统习惯的拘束,而解严开放,自由自在,天真烂漫。这种经验积得多了,我们便会酌取这种心情来对付人世之事,就是在可能的范围内,把人世当作艺术品看。
我们日常对付人世之事,如前所述,常是谨慎小心,辨别是非,打算得失的。换言之,即常以功利为第一念的。人生处世,功利原不可不计较,太不计较是不能生存的。但一味计较功利,直到老死,人的生活实在太冷酷而无聊,人的生命实在太廉价而糟塌了。
所以在不妨碍实生活的范围内,能酌取艺术的非功利的心情来对付人世之事,可使人的生活温暖而丰富起来,人的生命高贵而光明起来。
所以说,远功利,是艺术修养的一大效果。
例如对于雪,用功利的眼光看,既冷且湿,又不久留,是毫无用处的。但倘能不计功利,这一片银世界实在是难得的好景,使我们的心眼何等地快慰!即使人类社会不幸,有人在雪中挨冻,也能另给我们一种艺术的感兴,像白居易的讽喻诗等。但与雪的美无伤,因为雪的美是常,社会的不幸是变,我们只能以常克变,不能以变废常的。
又如瀑布,不妨利用它来舂米或发电,作功利的打算。但不要使人为的建设妨碍天然的美,作杀风景的行为。
又如田野,功利地看来,原只是作物的出产地,衣食的供给处。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实在是一种美丽的风景区。懂得了这看法,我们对于阡陌、田园,以至房屋、市街,都能在实用之外讲求其美观,可使世间到处都变成风景区,给我们的心眼以无穷的快慰。而我们的耕种的劳作,也可因这非功利的心情而增加兴趣。陶渊明《躬耕》诗有句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便是在功利的工作中酌用非功利的态度的一例。
四、归平等
最后要讲的艺术的效果,是归平等。
我们平常生活的心,与艺术生活的心,其最大的异点,在于物我的关系上。平常生活中,视外物与我是对峙的。艺术生活中,视外物与我是一体的。对峙则物与我有隔阂,我视物有等级。一体则物与我无隔阂,我视物皆平等。故研究艺术,可以养成平等观。
艺术心理中有一种叫做“感情移入”(德名Einfüluny,英名Empathy),在中国画论中,即所谓“迁想妙得”。就是把我的心移入于对象中,视对象为与我同样的人。于是禽兽、草木、山川、自然现象,皆有情感,皆有生命。所以这看法称为“有情化”,又称为“活物主义”。画家用这看法观看世间,则其所描写的山水花卉有生气,有神韵。
中国画的最高境“气韵生动”,便是由这看法而达得的。不过画家用形象、色彩来把形象有情化,是暗示的;即但化其神,不化其形的。故一般人不易看出。诗人用言语来把物象有情化,明显地直说,就容易看出。例如禽兽,用日常的眼光看,只是愚蠢的动物。但用诗的眼光看,都是有理性的人。
习惯了这种心境,而酌量应用这态度于日常生活上,则物我对敌之势可去,自私自利之欲可熄,而平等博爱之心可长,一视同仁之德可成。就事例而讲:前述的乞丐,你倘用功利心、对峙心来看,这人与你不关痛痒,对你有害无利;急宜远而避之,叱而去之。若有人说你不慈悲,你可振振有词:“我有钞票,应该享福;他没有钱,应该受苦,与我何干?”世间这样存心的人很多。这都是功利迷心,我欲太深之故。
你倘能研究几年艺术,从艺术精神上学得了除去习惯的假定,撤去物我的隔阂的方面而观看,便见一切众生皆平等,本无贫富与贵贱。乞丐并非为了没有钞票而受苦,实在是为了人心隔阂太深,人间不平等而受苦。
唐朝的诗人杜牧有幽默诗句云:“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看似滑稽,却很严肃。白发是天教生的,可见天意本来平等,不平等是后人造作的。
学艺术是要恢复人的天真。
来源:丰子恺《艺术的效果》
馆藏&25613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中国传媒大学2014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传媒大学2014广播电视艺术基础真题
北京新祥旭教育信息咨询中心是北京知名的考...|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艺术美学试题:试析“真”“善”在艺术表现中的地位。各300字左右 试论艺术美的观念性特征。800字左右。要求:什么是艺术美的“真”“善”要有相关表述,至少三个艺术事实。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谈谈文学艺术的真、善、  真、善存在于文学艺术中,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主要看这三方面结合得怎样。真是艺术的生命,善是艺术的灵魂,美是艺术的力量。一部作品能够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是因为这部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能够使人变得高尚,鼓舞人们为美好的生活理想而斗争。  文学艺术的真:是作家塑造的文学典型能反映生活本质。艺术要正确地反映生活,艺术家对实际生活进行正确的选择、提炼与加工、创造,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出生活本质,不只把实际生活照样记录下来,我们感觉作品是具有真实性的。而根据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我们感觉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真实性。如《高山下的花环》,记录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人民解放军那种英勇顽强的自我牺牲精神,鲜明地揭示了人民军队的本质,解放军战士的优秀品质。这部作品很感人,因为作家在对生活广泛地观察体验之中,对大量事实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选择与分析,透过现象,看清本质。表现出了艺术的真。  文艺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但它又不是现实生活的机械抄录。有些作品用幻想、夸张、拟人等手法来虚构人物和故事,所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物,但是,这类人和事也能够给人以真实感,同时表现出合乎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理想,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这同样反映了生活某些本质。比如《神曲》描写了但丁自己的一次“神游”,其中写的是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但同样反映了生活某些本质方面。《神曲》充满着象征的意义。维其略代表治权,贝亚德代表教权、而豹、狮、母狼、暗指当时的佛罗化斯人,法兰西王,罗马教皇。《神曲》简直就是人类现世心理的描写,从罪恶得着解救的历程。这样的作品从不同侧面总结了一定的人生经验,体现了某种生活的真理。达到了艺术真的程度。  只有正确认识生活,才能真实、深刻反映生活。如果作家对生活的评价是错误的,那就不能发现和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如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中,和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中,许多文学作品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把错误当作正确进行了狂热歌颂,严重地歪曲了生活。因此文学艺术的真要求作家对生活正确评价,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革命的作品的真实性应该与它的进步倾向性高度统一起来。也就是文艺作品的真与善要统一起来。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矛盾和斗争,必然在肯定和赞颂光明、进步的事物的同时,批评和鞭挞丑恶、腐朽的事物。就总的文学现象来看,歌颂光明与暴露阴暗面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文学作品究竟是写出了真实还是歪曲了生活,问题不在于歌颂还是暴露,而在于怎样写,站在什么立场上和抱什么态度去写。例如,同是处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一批革命音乐家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流云三部曲》等大量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而一些资产阶级音乐家则炮制出《桃花江》、《毛毛雨》之类消磨斗志、毒害心灵的黄色歌曲。可见,无论是判断、评价生活、还是选择题材,安排情节,处理人物,塑造典型,都要受到艺术家对生活的观点,对人民的爱憎,对社会政治斗争所抱态度的影响和制约。如果艺术家不是同情人民,没有家国主义精神和进步思想倾向,那么其艺术作品也就不可能达到善。艺术上不善,是倒退和堕落的,艺术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历史上伟大作家往往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自己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崇高的理想,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我国古代有成就的作家,面对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残酷现实,自觉或不自觉地抱着一定的创作目的进行创作。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充满了进步性,他的作品包含着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不满,显然艺术上存在善的因素,因此其作品也受欢迎。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因为它达到了真与善的统一,而且因它能使读者得到某种美的享受。也就是这部作品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自然界中和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美和丑的东西,这些美的和丑的事物经过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处理而形成作品,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使人产生一定的美感,这是艺术作品的起码要求。根本不能使人产生感情上的激动,不能使人产生美感的作品,很难称得上文学作品,或者只能说是失败的作品。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