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放日感想学堂做妈妈好还是小朋友好辩论会感想

李开复:给父母的四个建议教育孩子
  一、多做好朋友,少做严长辈
  规矩中长大的孩子,保守胆小父母附属品的孩子,被动听话
  轻松中长大的孩子,乐观快乐做父母朋友的孩子,爱人爱己
  我的父亲是个很好的父亲,他爱国、诚信、非常负责任,但是他从来不跟孩子打成一片,严守着长幼有序的界限。对父母尊敬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在这个时代成长,孩子的心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压力,当他们面临问题、困惑和挑战的时候,如果只是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就可能避而不谈,慢慢就有了代沟和隔阂。家长也许会觉得孩子太难懂,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没有放下架子,定了太多规矩。
  在太多的规矩和框架之下成长的孩子会胆小、保守、被动,新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很难达到自己的潜力,也难在优秀的企业或学校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乐观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够对父母亲有信任彼此倾诉的,是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
  所以我跟孩子在一起时,总告诉自己不要有架子,我的孩子会像朋友那样跟我开玩笑,也有很多话跟我说。以前我都是用电子邮件,但自从要跟女儿沟通之后,我就经常用IM,在IM上,我发现她讲的很多话都是奇奇怪怪的(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那么一套九零后的网络语言),我也学着跟她这样讲,刚开始时她觉得很奇怪,但是后来她告诉我我是一个很可爱的爸爸。其实孩子不但愿意,而且非常渴望做我们的朋友,我们也非常需要他们做我们的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今天的孩子很多习惯跟我们已经不一样了,让他们来学我们时代的规矩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要规矩呢?当然不是这样。规矩可以有,然而:(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5)孩子越大,规矩越少,放权越多。
  这是我的四个建议,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和启发,中国的未来在中国的青年中,而中国的青年都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最爱,所以让我们以后能够彼此勉励,把他们培养成他们最好的自己。
  二、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在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的能力和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人再帮他策划,就会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去管他,但是我有四个应该放权的理由。
  第一,父母不见得懂孩子的这一代,可能并不像孩子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如果父母帮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反而会造成他们日后责任心的缺失。
  第三,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就会淹没孩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失去自信。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常常有学生说你总告诉我们要追随自己的心,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什么。如果太严管,可能就会把孩子变成这样的机器。
  第四,如果施压太多,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到自杀、抑郁症,这都是在巨大压力下造成的,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施压,而应有解压的责任。
  我知道女儿对成绩非常敏感,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高昂的学费)而对自己要求很高,当感觉到她有太深的责任感和太大的压力时,我在给她的信里说了一句话,很多学生说他们很喜欢,&成绩只是一个很无聊的分数,它是给那些爱慕虚荣的人拿去炫耀的,或者给那些慵懒的人去畏惧的。&这句话可能不适合每一个学生,有些学生还是要培养责任感的,但是我有必要告诉女儿,我永远不会刻意地看她的成绩。
  几个月前,女儿问我是学日文还是韩文好,我跟她说两个都没有用。但是后来我很后悔,就告诉她虽然你的父亲说日文韩文都没有用,但是你都可以去选。我告诉她要追随自己的心,去尝试很多事,因为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点,在人生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有机会把这些点连在一起,画成一条优美的曲线。在我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件事意义重大,就是四岁多时我决定不要读幼儿园而去读小学,我的父母答应只要考得上就让我读,最后我考上了。这是我第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我因此意识到自己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而是一个有决策权力的人。放权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在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会相信自己,以后也会相信别人。在放权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也会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深具责任感。
  三、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
  传道中长大的孩子,失去判断解惑中长大的孩子,仅能记得
  互动学习中长大的孩子,才真懂得以身作则中长大的孩子,言行一致
  在中国的环境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说教,说教是中国传统的两三千年前的形式,但是在21世纪已经过时了。传道式的教育之下,孩子可能会记住,但不会真的懂得。说教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不认可你,变得叛逆;二是他记住了父母的说教,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仅仅解惑的孩子同样也不会真正懂得。
  要想真正懂得,一方面要试着经过互动的学习,让孩子知道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要&授之以渔&,教孩子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中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当你把所有学科的知识全部忘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沉淀在你心中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质。
  我常鼓励我的女儿参加辩论会时去辩论她不相信的那一方,多想一下她不是自然想出来的那一面,这样才能理解事情是有两面的,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当人面对两面的时候,会更深刻地思考问题,另外,这种思考方式也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除了这种批判式思维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有些父母亲会威胁孩子如果再打架就会打他,显而易见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沉淀在孩子的心中的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如何说的。那些让孩子守时而自己不守时,让孩子讲礼貌而自己不讲礼貌,让孩子讲诚信而自己不讲诚信,让孩子负责而自己不负责的父母都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我给女儿的信中谈到了以诚待人,多交朋友,无需强求朋友跟自己一样嗜好、一样个性,只要相互真心对待就足够了。我也跟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我身边的朋友都个性迥异,但是如果自己都没有做到,我这样说就没有说服力了。
  四、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惩罚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在我给女儿的那封信里,毫无保留地描述了从她的出生到大学我们之间的父女感情,这种正面的情感交流和表达,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在孩子成长时父母应该持有这样的态度。然而也有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过去也忍不住用惩罚、批评甚至威胁、恐吓的方式去教导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对小一点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有一点是千万不可以惩罚的,那就是失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多的教训就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如果从小就告诉孩子失败很可耻,他就可能不承认失败,或是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而不会从失败中检讨、学习、成长。
  相对来讲,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我11岁刚到美国时不会讲英文,几乎没有任何值得夸奖的地方,但是校长却牺牲自己的午餐时间为我补习,有一次数学课老师问1/7是多少,我很快说出了以前背的答案,老师和同学都夸奖我是数学天才,我虽然不是数学天才,但在这样的鼓励下,充满了自信,而且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美国教育的特点,它非常鼓励优点,而不去批评缺点。当时我的数学很好,美国历史却很糟,老师并没有因此打击我,知道我英文不好,甚至允许我考试的时候把试卷带回家去查字典来做,相信我不会去偷看书。这样的信任和鼓励,反而激励了我学好这门功课的决心,这件事给了我学习的勇气,也让我生出责任感和荣誉感。所以我觉得这样一种正面的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
国际教育集团提供专业的、、、、等英语培训,帮助广大学子&用英语点亮人生&。
时时分享励志成长、英语学习、考试信息、留学动态等。《轻松学英文》致力于为广大英语学习爱好者提供青少英语、雅思、托福、SAT及留学规划等权威学习和资讯内容,力求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走向英语成功之道!
责编:新航道小编
猜您喜欢:
为您推荐:
图文资讯:
张同学:雅思听力9、总分8,缘结北京新航道!
齐同学:雅思总分8分,阅读满分、听力8分
罗同学:90后小将首战雅思8.5就是任性!
刘同学:雅思阅读8.5分,思维与能力提升
时长:03-06
时长:03-06
时长:01-12
时长:01-12
为满足持续增长的考试需求,并为考生报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9号 新中关大厦A座12-15层 邮编:100080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80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7)当父母生病时 (8)父母批评自己时(9)当与父母闹意见时 …… 除了以上的情景, 学生还自己设计了很多的情景,如有的说当父(母)下岗时,自己除了在精神上安慰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新中国家长学堂心得体会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点击量:11888
写给2014小一班的启航宝宝们
——致敬新中国式家长学堂
家长:毕飞飞&&& 宝宝:赵紫涵(小豆豆)
&&& 接触新中国式家长学堂是因为去年冬季张春光老师在大光华的讲座。张老师是教育专家,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一上午的讲座吊足了家长的胃口,也极具商业噱头。我和老公都是偏理性的人,见惯了商场上的招数,自然对这种方式不感冒。但是吸引我的是他的理念:不教的教育。虽然也知道有《不教的教育》这本书,但没有特别重视,总觉得自己看的书不少,少了这么一本也不会影响什么。后来,启航幼儿园有了新中国式家长学堂。高老师一直在征求我的意见,我一直在犹豫,在打怵。高老师说“一点也不枯燥,有很多互动。”“如果只是听讲还好,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种游戏和互动”我已经习惯了陌生人社会的交往法则,我的世界让我很难和陌生人有互动游戏,更别说是声泪俱下的交谈,想一想就觉得很假。可是小高老师的一句话触动了我,她说“你不觉得豆豆现在有点放不开跟你挺像吗?”我愣了一下,敷衍着道别了,其实我心里在想”这小丫头还挺厉害,看事情还挺精到。”说来也巧,第二天恰巧是周末,因为一点小事我又放任自己的情绪惹得大家都不愉快,但我就是发了脾气就马上好的个性。看着我,老公很无奈的说“我觉得你还真有必要去那个家长学堂试一试。”我一愣,也没说话,其实我心里想“你说的有道理,经常发脾气、指责别人的人自己也快乐不到哪里去,女儿的个性跟我越来越像,不能让我女儿这样。”于是,周一一大早就我报名了。
&&& 即便如此,走进家长学堂,一开始我也是一种怀疑的态度,有的时候甚至很强硬,就像一只刺猬,对于触及我内心隐痛的地方坚决地抵制。爱的羊皮卷,讲述了父母、爱人、孩子的爱,刚一开始读到父母“......”我的泪水就要决堤,因为我的父亲刚刚离开我们不到一年,这是我内心深处最深的痛,即便在单位同事要因此安慰我,我明知别人好意,也要强硬离开,因为不要让你们看到我的懦弱。于是我紧闭嘴巴不出声,其实我真的不是在和别人较劲,只是因为我还没有处理好自己,所以不能碰、不能提,一旦碰、一旦提,我就崩溃,因为这是我的软肋。看着同学们声泪俱下的场面,当时我有些不理解,怎么能这样不控制自己的情绪;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我也有些不理解,这不就是一个游戏吗?至于这样吗?直到一次感恩冥想的课程。在宫李丹院长精心营造的氛围中,我们在场的四五十人都静了下来,这种安静是心灵的安静,在宫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进行冥想,从孩童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到当下......在每个人都闭上眼睛、每个人的眼睛里就只有自己的氛围里,我的内心彻底打开,泪水倾泻而下,那一刻,我对父亲、母亲的所有牵绊都得到了释放。感谢可爱的韩涛老师给我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现在想来,我带刺的态度是不是当时也伤害了我们可爱的助教邵老师、宋老师,是不是也伤害到了我可爱的同学,因为我知道,人有的时候虽然什么也不说,你的态度也足以拒人以千里之外。在此一并致歉了。
&&& 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从一件事情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懂得他的好。从那次冥想开始,我开始慢慢改变对家长学堂的态度和看法。还有一个原因,经过几次课程的相处,我开始和我认为的陌生人熟悉起来。从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对自身的剖析,甚至是对自己家族的剖析,很多家长都在无私地进行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他们释放自己、认清自己,我们也在审视自我,同时也更加佩服他们的胸怀和魄力。像是恩铭妈妈的一段剖析我至今印象深刻,也获益匪浅,更加让我明白,当你暴露自己的弱点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你的,人的本性还是善良的。我和我的同学们经过20多节课的修行,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 更加收获了自身的成长,套用当下的流行语就是“修行”。因为人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绝大多数人在温饱之前关注的是物质,在物质丰盈之后,开始关注精神,一部分开始走向修身养性,迎接他们的是内心的充盈和满足;一部分人开始走向疯狂放肆,迎接他们的是空虚甚至是地狱。比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曝光吸毒成瘾的演艺圈人士。当然还有另外一种,他们甘于清贫,但是因为有书为伴,所以他们的精神足以弥补物质的不足,不过,话话又说回来了,当下,又几个有知识爱读书的人是清贫的?
&&& 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会问,我觉得我自己这辈子这样就行了,挺好的,我是想知道怎样做我的孩子才会好,甚至是怎样才能更听话。
其实我想说,要想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听话简单,你买一本《不教的教育》里面讲的太清楚了,甚至还会教你怎么去跟孩子交流才能让孩子听话,而且很实用。比如它告诉你实在受不了孩子的某些行为,有了生气甚至愤怒的情绪怎么办?我以前的做法是喊123和罚站,收效甚微,而且即便当时我也知道这样做不是最好的方法,即便孩子因此听话了,也会有后遗症。现在我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呢?比如前天上幼儿园之前,小豆豆又借机耍脾气,容忍了两次之后,我说妈妈觉得你这样子让妈妈心里很烦,如果你再这样妈妈要生气了。效果出现了,仅仅就是几秒钟,她就挤出了弯弯的眼睛。再比如,小豆豆总是盼望着周末,因为可以有妈妈陪伴。每天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是周末嘛?”以前我会说“不是,还有几天才是周末”爸爸还会费劲给她讲她听不懂的算术题,什么“一周有7天,我们要上5天学,才能有两天周末”搞得豆豆更加烦躁。现在我会对她说“宝宝妈妈知道你喜欢周末,因为可以有妈妈陪你到处玩,知道不是周末你很失望是么?来妈妈抱抱。到了周末咱们一起去.......”孩子就这样安静下来了。有的家长会说,那就买本书看看不就得了。但是,重要的是,即便你知道了技巧你就一定会用吗?即便你掌握了技巧孩子就能引导的好吗?说实话,这些技巧之前我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怎样说话最有效》这两本经典书籍里看见过不只一次,但是第一次我用在了和爱人的交流上,后一次我用在了工作上,但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上,我就没有想到要先完全接纳他的情绪、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呢?因为在孩子面前,爱遮住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跳不出亲情,看不清问题也难以找到解决之道,即便是你用熟了的技巧,因为我们缺乏引导。
谈及对孩子的淘气和教养,我的一个老领导说“孩子小时候淘气点不是事,哭点闹点也别太计较,不用教,父母做好了,长大了就直了。”我们知道他在说他自己儿子,其中包含着一个父亲的自信,对自己修养的自信,理念了不教的教育不谋而合。说起家长学堂,我与恩铭妈妈的想法一样,我想通过家长学堂先做好自己。有人说,一个为孩子而活的父母往往拥有一个不堪接受的自己。扪心自问,我们是否把我们自己的梦想放在了孩子身上,我们是否给了孩子沉重的负担,孩子是否承担得起这份担子,这是不是真的爱?还有,一对优秀的父母是否就一定会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我们是不是过于关注实现自己,忘记了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我们是不是知道怎样去陪伴,是不是知道读书不只是为了学习,是不是知道孩子心里想的什么,是不是知道你的孩子看重的是什么,是不是知道应该让他看重什么?
我们的孩子已经升入小班了。他们应该知道遵守规则了,应该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应该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了,应该知道怎样去表达友谊了,应该知道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了,应该知道这个世界还有生死离别了......所有的这些我都知道应该去做,但是和大家一样都还在路上。我们的宝宝从2岁多点的小托班开始就青梅竹马地厮守在一起,我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爱着他们中的每一个,看着他们胖了、瘦了、高了。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些,不为别的,只为我们小班的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鲁ICP备号 Copyright (C)2014 威海启航幼儿园.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威海奈古山路,名流小区对面 咨询电话: 传真: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长会后的感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