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对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从最新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到底是好还是坏
  曾智华 | 文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面对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都比较悲观,认为中国经济已失去了后劲。是真的这样吗? 如果从制造业、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等角度看,形势的确比较严峻。中国7月财新制造业PMI终值47.8,低于预期值48.3,8月份的预览值更是47.1,显示制造业继续乏力。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同比名义增长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下降8.8%。其中,出口下降8.9%;进口下降8.6%;贸易顺差2630亿元,收窄10%。1-7月份,进出口总值13.63万亿元人民币 ,比去年同期下降7.3%。其中,出口微降0.9%;进口下降14.6%。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7%,国有企业尤为严重,利润同比下降21.2%;集体企业利润下降0.1%。作为一个制造业和出口大国,人们看到这些数据有些悲观的情绪也是难免的。
  但另一方面,需要看到的是,服务业和消费却呈显出日益强劲的势头。中国2015年7月服务业 PMI升至53.8,前值51.8, 这是今年以来最好的表现。表明市场需求改善,服务业总体稳中有进,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其中,金融业、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邮政业等高端行业业务总量增长较快。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企业业务总量有所减少。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其中,全国网上零售同比增长37.7%. 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41.0%。表明人们的消费层次也在迅速提升。从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第三产业的投资持续超过第二产业:1-7月份,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1%。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4.3%,表明房地产业整体呈现企稳迹象。
  在企业层面,在国营企业表现欠佳的同时,民营企业凸显活力。7月份,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提升,出口增长4.6%,占出口总值的44.6%; 国有企业出口下降4.4%,占出口总值的10.9%。1-6月份,尽管国企利润大幅下滑,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增长4.2%;私营企业利润更是增长6.3%。
  此外,外商投资稳定增长且更多地转向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409家,同比增长8.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10.7亿元人民币 (折766.3亿美元),同比增长7.9%。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2%;其中,金融服务业、科学研究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显著,同比分别增长381.1%、93.1%、和57.1%。虽然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5.4%,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1.1%;但其结构更加合理:其中,通信设备、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整机制造、化学药品制剂等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66.4%、405.4%、149.9%、和62.1%。
  同时,从长期看,居民实际收入和工资在GDP中的比重已开始上升,扭转了20年来持续下降的局面。根据世行的研究,家庭收入在GDP中的比重1992年为68%,到2011年已降到60%左右,2012年开始反弹,达到62%左右;工资在GDP中的比重1992年为55%,到2011年已降到46%左右,2012年开始反弹,达到48%左右。这为更好地刺激内需、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一些传统的增长引擎正在减弱,政府需要在改革和稳增长之间寻找平衡。但另一方面,服务业和消费的增长连续加快,民营企业凸显活力。表明经济改革的一些成果正在显现,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向经济转型所期望的方向悄然转变,那就是,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同时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然,要最终完成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仍然任重道远。尽管已显示良好的势头,中国服务业和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远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企业还需要大幅提升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只有持续稳健地推行经济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潜能,中国才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最终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王丽琨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 一、全球宏观经济:停滞、分化与动荡& & 1、长期性停滞风险日益凸显,要实现充分就业的投资水平,需要实际利率为负。但在通胀率很低以及名义利率零下限前提下,要实现负实际利率难度很大;& & 2、无论发达国家内部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内部,均存在显著的增长率分化。增长率分化将会导致货币政策基调的分化;& & 3、美联储加息周期仍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之源。9月份美联储没有加息,可能使得未来的加息曲线变得更加陡峭。& & 二、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失速、通缩加剧、就业稳定& & 1、从经济增长层面来看,消费、投资、出口三架引擎都有熄火的风险。消费增速低迷的根源在于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投资增速急跌的原因是制造业、房地产与基建三大投资目前增速都较为低 迷;出口增速负增长的原因在于外需萎缩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过快。从短期来看,要保增长,只能投资发力。要保投资,只能基建发力。中国有望出现新一轮基建浪潮,需要防范相关风险 ;& & 2、从通胀来看,CPI增速与PPI增速之间的分歧仍在拉大。尽管短期内猪肉价格显著上升,但仅靠这一点很难将CPI增速拉至2.5%以上。PPI增速仍有下跌空间。PPI增速为负加大了企业的真实 债务负担。目前中国政府应该注重防范“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 & 3、从劳动力市场来看,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依然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失业压力,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没有出现大规模刺激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干劳动力市场指标 表明形势正在变坏。如果大量企业因为“债务―通缩”螺旋而破产,中国未来可能出现突然爆发式的失业问题。& & 三、宏观经济政策& & 1、中央财政政策受到地方债问题的掣肘,发力并不充分,这使得宏观经济放松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央行;& & 2、未来央行仍应积极放松货币政策。建议将“审慎货币政策”基调转变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为降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央行需要下调利率。为对冲短期资本外流造成的流动性紧张,央 行需要降准。但受美联储加息影响,为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 央行降息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宽松货币政策主要以降准为主。由于短期资本外流是持续的,逆回购这一短期流动性 调节工具的效力有限;& & 3、由于实体经济增长疲弱,为防范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流动性流入资产市场,造成新的资产价格泡沫,在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一行三会应该加紧协调,实施更加严格的宏观审慎监管 。宽松货币政策与从严审慎监管,是本阶段较为适合的政策组合。& & 四、人民币汇率& & 1、对811央行汇改的举措,笔者表示赞成。让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更好地参考收盘价,有助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也有助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发展。而811汇改之所以引 发较大震荡,原因在于汇改本身与美联储加息预期、中国股市下调等事件相互重叠相互强化;& & 2、目前央行在离岸市场上大规模进行外汇干预以稳定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欠妥。如果我们认为未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方向是确定的,那么在离岸市场上抛售美元来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做法 实质上是国民福利向非居民的转移,这与在岸市场公开市场操作是“还汇于民”、“肉烂在锅里”大不相同;& & 3、目前的关键在于稳定人民币汇率运动预期。央行有两种潜在选择,一是建立一个宽幅目标区,例如正负10%的年度宽幅目标区。当汇率位于目标区内,央行不进行任何干预;否则央行将进 行强力干预;二是索性不再干预外汇市场,让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释放贬值压力,之后让人民币兑美元自由浮动。从理论上而言,后者更优;从现实出发,前者更可行。& & 五、主要金融风险& & 1、未来几年内,中国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不容低估。中国银行业目前至少面临三重冲击的叠加:一是企业部门去杠杆与房地产市场下行造成的坏账压力;二是利率市场化造成的利差收入收窄 与(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将会面临的)存款搬家压力;三是目前的地方债置换计划造成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下降与期限拉长的压力。未来一段时期将是高收益影子银行产品违约激增与部分中小 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增加的时期;& & 2、很多人担忧人民币兑美元显著贬值可能造成大量举借了美元债务的中国企业违约。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美元负债是经过了对冲的,因此总体上上述冲击是可以测算的,发生链式反应的概 率不大;& & 3、短期资本持续外流是需要重视的风险。目前导致短期资本外流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逆转,因此稳定预期有助于稳定资本流动。然而,随着金融抑制的环境被打破,由于对中国经 济系统性风险的担忧,中国居民与企业有很强的动力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由此产生的资本外流规模不容低估。中国央行仍应审慎、可控、渐进地开放资本账户。这一风险我们已经提示好几年 了,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0楼一位决策者认为美国至少在2016年底需要转而实行负利率,以实现充分就业并推动通胀率重返2%。Renaissance Macro的美国经济研究主管Neil Dutta写道,柯薛拉科塔离经背道。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会议未认真考虑负利率事宜,并补充说相关FOMC委员主要对通胀前景感到担忧。
然而,耶伦没有排除在美联储需要采取额外宽松政策时实行负利率的可能性。她说:“我们将审视我们所有的可用工具并根据情况进行评估。”总体而言相当鸽派,并强调了当前影响利率加息的两大障碍通胀过低以及国际形势动荡不安。
耶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外前景看来变得不那么确定。”她还表示,近期美股下跌及美元升值,已令金融市场状况吃紧,无论美联储怎么做,这种情况都有可能使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耶伦指出,由于海外的不确定因素的加重,委员会判断认为,等待是适宜之举。
以下两段是耶伦关于通胀和国际形势的原话: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进口价格的下跌---反映出美元升值和能源价格下跌---正在打压通胀率至远低于目标的水平,并且远低于核心通胀率。我们预期这些影响将是暂时性的,在良好锚定的通胀预期下,我们预计通胀率将回升至2%”
“我们评估了世界所有重要领域的形势发展,但我们尤其聚焦于中国和新兴市常正像我们长久预期的,多数分析师也都认为的那样,随着中国对经济进行再平衡,其经济增长会出现一些放缓。他们也是这么计划的。我认为这里没有意外,问题在于是否可能会有比多数分析师预期更为急剧的放缓风险。我认为金融市场8月份的表现部分反映了对中国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以及对于决策者如何应对这些担忧的疑虑;此外,我们看到在大宗商品市场,油价出现大幅下滑压力”
支持[0]反对[0]
9楼上周,美联储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这令一些投资者感到意外。不过,令一些央行观察者更意外的是,美联储似乎还推出了一个理念:负利率。
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至少有一位FOMC委员提出,负利率或许是今年和明年的合理目标。
――――――――――
时下的美联储负利率理念、曾经的弗里德曼负增值税理念,实质是【纸币时代纸币民享】商品经济客观真理在拷问【央行私有资本主义】支持[1]反对[1]
8楼1、你看看:领导人周围,活跃的是哪些经济学家?
2、你知道吗?领导人周围,被美帝国培养的经济学家包围了!
3、其中的奥妙,你懂了吧?支持[3]反对[0]
7楼1、中国最大的短板就是:不懂国家信用货币的价值发行,什么意思呢?
被“泡沫论”毒害和束缚了,一直老是紧缩货币,老是紧缩财政,自我约束,自我捆绑,不懂得“印钱消费”。
2、可悲。支持[1]反对[1]
6楼蔡定创的信用价值论,是解开现代货币迷局的“金钥匙”。支持[2]反对[2]
5楼1、开着直升机撒钱的“核选择”。
&&&& ----99.99%的所谓精英分子,万万没想到:那就是经济规律在背后支配,而不是哪个个人的心血来潮。
&& ----99.99%的所谓精英分子,永远都搞不懂:是经济规律在背后支配的必然选择,而不是所谓的“债务堰塞湖”。
2、让所谓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者,搞不明白的是:美帝国的不但过去有巨量的多次QE,而且,以后必将多次天量QE。
3、谁违背经济规律,必将被经济规律惩罚。支持[1]反对[0]
4楼全球利率5000年: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低利率时代
华尔街见闻介绍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G Haldane在6月末的一份报告――给出的全球主要基准利率5000年来的变化情况
――――――――――
原因何在?
1971年进入了纸币时代
(金属货币时代无法存在的零利率负利率现在存在)支持[0]反对[0]
3楼花旗:大衰退来了 只有开着直升机撒钱才可以挽救
仅仅在两年前,全世界还在观察谁会接替伯南克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是拉里-萨默斯还是珍妮特-耶伦(但是讽刺的是,萨默斯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因为一大批经济学家认为萨默斯不够鸽派),我们曾介绍过这中间的难题:第三轮量化宽松(QE)接近尾声以及美国经济再起飞失败,我们就曾指出美国在量化宽松政策失败后还有另一个选择来刺激经济:开着直升机撒钱。
虽然量化宽松结束了,但是这肯定不意味着美联储会暂停刺激经济的努力。事实上,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可能仅仅是一个政策转向,通过不同的货币之路,可能会使用银行作为中间人刺激通胀。例如第二轮刺激,全部用所谓的空降资金(开着直升机撒钱),这一设想要比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伯南克的设想更加大胆。这也就是所谓的“核选择”。
――――――――――
历史必然真正宏观
纸币时代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只有――最后疯狂
社会主义才能――纸币民享支持[1]反对[0]
1楼GDP增长、消费、投资、出口、就业率、通胀率、货币政策等,这就是纯粹经济学吗?
在最近的30年,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可以自己少生产工业商品,但大幅度增加军需品的生产,以此来维持世界的经济局势。
这是什么呢?美国民众所需要的日常工业品由中国廉价农民工生产,运到美国口岸以后,在美国国内销售价格是进口成本的几倍,而成为美国的消费GDP,是衡量美国经济的指标之一。
美国从中得到很大的好处,但还是一直逼中国人民币升值,美国真的希望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货品变贵吗?岂不是美国的利润减少吗?还是希望中国货品变贵增加美国的通货膨胀率?
都不是,美国逼人民币升值,一部分是要说给国内的人民听,你听,不是美国不管国内的工业,是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影响美国的工业就业,而美国正在维护美国的利益呢。
另一部分是对中国施压,中国出口美国的廉价货品的利润本来就很少了,人民币升值后利润就更少了,中国这方面的制造业迅速减少,大家都去炒房地产,果然房地产十年升值十倍,还会有人新投资制造业吗?
中国房地产十年升值十倍,这是中国的金融大膨胀,而金融正是美国的强项,美国正好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逼中国对美国金融更加开放。
前几个月美国就大有收获,是否能够弥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呢?
没有纯粹的经济学,经济学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叫做政治经济学,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比马克思时代不知复杂了多少倍。支持[63]反对[0]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资本市场。E-mail: Msn: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怎样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
怎样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
对宏观经济以及对各个行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既而做出相应的决策,已经成为一个职业,一个行业——分析研究行业,政府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都有各自的分析研究队伍,独立的专家学者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分析的目的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同,而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异。
经济增长不是好看的数字游戏,而是要为国民带来幸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经济分析却往往是就数字论数字。下面列出两组数据,看看能够得出怎样的分析结果:
1、以2012年8月份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为例: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8.9%,比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69%。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今年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795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增速比前7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33%。1至8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3544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1%,增速比1至7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与1至7月份持平。1至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68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6%,增速比1至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74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商品房销售额34011亿元,同比增长2.2%。据此计算,全国新房平均售价每平方米5924元,比去年年底5379元多出545元,上涨10.13%。
2012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
2、财政部9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63亿元,同比仅增长4.2%,增幅继续回落。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下降较多,收入为3765亿元,同比下降6.7%,出现多年以来首个负增长。地方本级收入4098亿元,同比增长16.8%。
3、8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央企业月经营情况。公告显示,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同比增长8.4%;上交税费总额12625.7亿,同比增长13.8%;累计实现净利润4593.8亿,同比下降16.1%。
从这几组数据来看,直观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业生产和投资仍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略有徘徊,CPI在较低的水平,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当月出现了负增长;央企的规模很大,但利润很少,且同比在下降。房价调控的政策没能抑制住房价上涨。
一、宏观经济分析分析什么?&&&
宏观经济分析的目标一个是总量或者速度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综合起来就是关于又好又快的发展问题。目前政府关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它牵动着就业与资源的配置与消耗;同时联动着通货膨胀,通胀不是简单的CPI,一般说来高通胀与经济过热联系在一起,通缩与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蛋糕做大后,又涉及收入分配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问题等随之而来。
经济分析是一个综合分析,单纯的任何一个指标分析都可能陷入无限的循环与苦恼中;例如,GDP分析中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构成总需求,外需受国际市场影响,不确定性大,自身难以掌控;而内需不足,就要研究消费问题,发现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自然涉及到收入的提高,涉及到贫富差距,而收入提高,人力成本上升,又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
又如,日元的贬值,对中国的出口增速带来新的困难。继美国之后,日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日元大幅度贬值,近期的贬值就在20%以上,如果亚洲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对于盯住美元的人民币来说,升值压力迅速加大,给外贸出口带来更大的困难。外贸下滑,内需不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各级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政府自己又不创造财富,哪里有钱直接用于投资,最终还是依赖发债和信贷增长,依赖投资才能维持GDP的增速,投资的规模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后果就是货币投放与通货膨胀。无论当事者如何辩解,我们正在承受四万亿刺激计划所带来的恶果,包括现实的通货膨胀和未来通胀压力,不良贷款的增加以及各级政府的债务负担,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还有就是这次刺激计划丧失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好机会,使经济结构调整再度流之于口号,更加积重难返。
因此,分析宏观经济的标准必须明确,是要分析速度还是质量,我们是为投资赚钱而分析还是为生活舒适而分析,青山绿水与快速发展肯定是不同的分析主体。理想的发展状态是较快的增长速度,稳定的币值,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以及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这是人们不懈努力的方向,更是中国改革的目标之一。
二、分析中国经济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抛开左右两派的极端观点。一个极端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的超英赶美近在咫尺,中国模式独特而有效,“北京共识”顺理成章。只要加快发展,中国的所有问题都会在发展中解决;另一个极端观点是,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危险,金融风险巨大,资源、生态都面临枯竭的危险,腐败蔓延,社会不稳等,中国的奇迹都是荒诞的,例如,十年来中国房价翻了10倍,税收增长4倍,GDP翻3倍,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居世界第127位;共发生矿难2.1万多起,死亡3.1万余人,矿难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0多倍;每年发生交通事故50万起,死亡10万人,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车轮下;全国隐性收入近10万亿,80%集中在权贵家庭等等。这两种观点都不是分析宏观经济的观点,也不是一个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研究人员应持的态度。
2、假设统计数据是真实的或者能够保持分析数据的连续性与可比性。统计数据是我们分析宏观经济的基础,我们经常遇到统计数据与人们的直观感受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例如,人们感到物价飞涨,而CPI只有3%,房价只上涨1.5%;人们感到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而统计局的基尼系数为0.47,不升反降。今年一季度20个省份的GDP增速全部高于当季全国GDP增速,GDP数据虚高问题再次上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取得更真实的替代数据,就要假设对统计数据的认可并在时间序列分析上保持这种数据的连续性,否则一切的分析方法和模型都将失效,无论采用多少工具变量。
3、不能生搬硬套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方法。中国是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或者说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管经济,政府调控经济,政府确定了某个增长目标之后,它会动用各种力量和手段来达到这个目标,不惜动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例如,大量的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用行政手段限价以达到CPI
的目标等等。2013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金融市场的反应是略感悲观,但官方机构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表明政府对经济的目标已经放低,正如总书记所言“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中国一季度经济开局平稳,稳中有进,GDP同比增长7.7%,处于合理增长区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指标是联动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的指标是不成规律的,文章开始的一段数据分析,就隐含着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不是反映迟缓就是结论相反,最明显的问题是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不同步。
4、见微知著,注意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性。经济体系内的相关关系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从理论上和逻辑上保证分析的可靠性。例如,H7N9病毒已经使对国内消费尤其是餐饮消费带来打击,肉蛋禽的需求骤然下降,价格下跌很多,这样就拉动CPI在一个很低的位置,因为食品类在CPI的构成中所占比例很大,CPI没有预料中的上升,货币政策基本上会维持现状,没有理由从紧。在这样的状况下,对于债券的发行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窗口期,而对于债券的投资来说收益会受到影响;再比如,2013年的春天姗姗来迟,北部地区雨雪连绵,势必影响了今年的春耕生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可低估;而后续的农副产品供应又会对市场物价带来影响。从这些自然世界的现象联系着经济社会的走势变化是经济分析中相关关系、因果分析的重要内容。
三、各种重要指标分析方法的比较&&&
对不同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最终还是要看你更关注什么,为什么而分析。有几个重要的分析思路对宏观经济研究来说是必备的:
1、货币分析。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各项货币指标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是相对真实的。货币供应量M1、M2、信贷增量及总量、社会融资总量等指标反映了宏观经济层面的宽松程度以及与历年相比的发展环境,市场利率、信贷结构反映了政策导向与行业变化情况。在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信贷增量依然是决定经济景气的重要指标。所谓“克强指数”也把信贷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2007年,李克强与美国大使谈起辽宁的GDP数字,他说,自己更愿看到另外三个指标:铁路货物运输量、电力消费和银行贷款。《经济学人》杂志据此专门创造了一个“克强指数”,据说,这个指数与官方的GDP数字走势基本一致,只是波动更大。例如,今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末加快1.9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这些都表明当前的货币环境是比较宽松的。
但是,应当看到金融体系由于自身的缺陷,有许多问题影响了宏观经济分析和研究。一个是利率市场化问题。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或者说存在着管制,相当于存在着双轨利率,即官方利率和市场利率。通过银行间市场反映了一部分流动性状况,但只是部分市场化;民间借贷利率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反映了市场对资金的定价问题。那么,按照低成本官方利率掌握资源的金融机构,就可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赚取双轨差价,多数的金融创新或金融深化的过程都是在以突破利率的管制为核心,这也是为利率市场化所进行的有益的探索。即使这样,由于管制所造成的利率失去了敏感性,使利率政策只具有象征意义,失去了调控作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经常使用数量化工具,如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等。
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货币供应量问题,与汇率管制有关,即用人民币换取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导致M2迅速膨胀。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1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为49.6万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012年12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为97万亿元人民币。不到四年时间,货币供应量翻了一倍。这样增发的天量货币,代价是什么?许小年教授说,这是饮鸩止渴!泛滥的流动性需要相应的货币贬值来稀释,目前正在以高房价和高物价为代价来承受,并延展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CPI的构成不足以反映通胀情况,(笔者在此前相关文章中已详细论证过CPI的问题),过剩的流动性会在各种资产价格的炒作上轮番进行,例如地产、股票、黄金、玉石珠宝、艺术品等等,只是时机和阶段不同而已。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之前,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问题是,货币供应量过百万亿之后,如果仍然按照过去的货币增长速度,例如今年一季度增长15.7%,势必会积累更多的通胀压力,肯定难以为继,必须逐步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压缩经济增长中的水分和泡沫。这样,仅以增长速度来分析,则难以自圆其说,更多应从绝对量上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2、财政税收分析。财政税收都是真金白银的,近年来财政收入都是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增长,以万亿计的增长,目前已经突破了十万亿,但是对于庞大的政府和巨额的投资而言,仍然入不敷出。
中国的税费是全球最高的,可以说应收尽收。通过对财政收入的分析,可以判断经济增长速度的快与缓。2011年上半年税收增长30%,2012年上半年增长9.8%,而今年一季度仅增长6%,表明经济增长乏力。
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明显影响到政府的“钱袋子”,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8月份开始,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明显下降,而中央财政收入单月开始出现负增长。今年1-3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32034亿元,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4606亿元,同比下降0.2%;地方财政收入(本级)17428亿元,同比增长13.7%。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27399亿元,同比增长6%,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减税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强化税收征管的各种努力可能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3、就业分析。就业指标是国际上公认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例如,去年末,伯南克认为尽管美国经济有所恢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然为7.9%,因此有必要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台湾官方认为2012年四季度经济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12月份台湾失业率持续下降到4.18,失业人数比11月份减少1万人,就业人数比11月份多一万三千人。中国大陆缺乏一个实用的就业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永远保持在4%左右,这样对于经济的分析就少了一个重要的依据,中国每年的GDP很高,但却无法获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多少新增就业,而城镇化又制造多少流民。尽快地统计和发布就业指标对宏观经济分析至关重要。
4、PMI指数分析。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PMI),是宏观经济分析预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制造业景气的一个先行指标,以判断短期内的经济景气程度。
PMI是美国人发明的,实际上是一项问卷调查,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的商业调查委员会来设计、统计和发布,它是衡量美国制造业的“体检表”。调查机构按照美国行业分类标准划分了20个行业,主要的公司都参与了数据调查,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很好的代表性。PMI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
PMI是以下不断变化的五项指标的一个综合性加权指数:新订单指标,生产指标,供应商交货指标,库存指标以及就业指标。加权指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代表意义,显示出变化的趋势和程度大小。从而得出每一家企业在每一方面的处于上升、下降和不变的结果,比如新订单增加,问卷企业则在此方面确认为上升,通过计算每一个方面不同结果企业所占比例后,得出这五个方面的扩散指数。将这五个指标加权平均得出的百分比就是PMI,五项指标及权重分别为:产品生产权重比例25%
,订单权重比例30% ,存货权重比例10%,厂商表现权重比例15%,就业情况权重比例20%
PMI具有很高的时效性,参与数据调查的采购经理人,由于其工作性质,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公司当月表现的真实数据。因此,根据这个问卷得出的结论可以迅速地反映出当前制造业的状况和困境,对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第一手信息,对政策调整提供了依据。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PMI与道&琼斯指数的走势一致性达到80.9%,与标准普尔指数的走势一致性达到68.7%,因此PMI被经济学家和经济分析人员广为使用。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50%被称为制造业的荣枯分界线:数值位于50上方时,表明制造业活动扩张,预示着经济增长看好;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在40-50%之间时,说明制造业处于衰退状况。
中国的PMI是2005年开始发布的,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它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与GDP、CPI等一同构成我国宏观经济的指标体系。目前,采购经理人指数调查已列入国家统计局的正式调查制度。从2005年6月开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按月发布,建立了稳定的调查渠道,全国制造业20个大行业727家企业的采购经理按月填报了调查问卷。当然,中国的PMI指数也融入了中国特色,指数样本中的国有企业依然占较大比例,同时对大中小企业进行了结构划分,在地区分布上,东部企业占调查样本的63.6%,中部占
23.6% ,西部占12.8%,反映了经济区域的代表性。
今年三月份官方发布的PMI为50.9,今年4月23日发布的汇丰PMI预览值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有走弱的趋势,经济复苏遭遇了倒春寒。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HSBC China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是由汇丰与英国研究公司Markit Group
Ltd.共同编制,是对中国总体制造业状况、就业及物价调查的一项衡量制造业状况的指标,汇丰的PMI更多还是反映中小企业当前制造业的情况。4月份50.5的预览值表明中国制造业活动在扩张,但扩张速度较上个月出现明显放缓,出口尤为疲软。(3月份的终值为51.6)。
从以往分析来看,PMI从3月到4月通常呈现上升趋势,因此,今年4月的反季节性下降表明季节性回暖滞后,推迟了今年制造业的开工及走旺。PMI新订单预览值为48.6%也是反季节性的大跌,且跌落至50的荣枯线之下,预示未来产出也将随之走低。产出指数虽然处于50%分界线之上,但较2月下跌了1.9个百分点,幅度较大,背离季节性趋势。
四、构造一个综合指标分析体系的重要性&&&
相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众多的经济指标可以分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这是在承认经济存在周期波动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指标所体现的时机和发挥作用的不同时点所做的划分。先行指标是指预示未来月份经济状况和可能出现的商业周期性变化,并为分析者提供趋势变化早期迹象的市场指标。先行指数由众多要素构成,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以美国的先行指数为例,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1 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量。
2 平均周申请失业金人数。
3 制造商新增消费品和原材料订单。
4 卖主交割执行情况 —— 其工厂延迟交货的百分比。
5 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订单。
6 新增私人投资的营建许可。
7 M2 货币供应量。
8 标准普尔 500 股票指数及股息收益。
9 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
10 生产成本与卖价间的差额。
倘若这些要素有多数向好,则可提前预期先行指数将会上升。前文说到的PMI指数就是一个先行指标,只不过是众多指标的一个合成。对中国特有的经济体系来说,投资与货币甚至信贷都是先行指标,而在市场经济国家这些都属于滞后指标,可以理解为随着景气上升而进行的投资和信贷。股票指数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数,但是由于中国股市的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其晴雨表功能没有能够发挥出来,无法反应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因此,这一指标无法应用。
一致指标则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社会商品零售额、海关进口额等指标,货币流通量M0曾经是一个重要的一致指标,随着支付手段的现代化,流通中的现金已经不被分析研究所关注。滞后指标则包括物价指数和财政收支等经济运行结果所反映出的指标。
不同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为经济分析发挥作用,单独的指标难以做出完整的推断,必须结合具体的宏观经济波动和一系列后续的指标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任何反映经济现状的指数指标,均不可能涵盖真实经济世界的全貌,而只能对具体阶段作相对精确的概括性评估。具体到“克强指数”的三个指标而言,我国IT业、金融业、以及相关服务业的运营状况,如参照“耗电量”和“铁路货运量”指标,则很难充分反映,而对于我国众多融资难的小微企业,因其往往难以取得银行贷款,所以“贷款发放量”指标亦很难充分反映其运营状况。
因此,将众多的先行指标构造成一个先行合成指数,以敏锐地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走势,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状况作出相匹配的精确评估是从事宏观经济分析和研究的重要任务。
五、关注制度变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对中国而言,向市场经济过渡是最大的制度变革,改革的力度与制度变迁的成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是正向的;而权力向市场的渗透使改革出现紊乱,导致民众对市场的怨气,挫伤了民众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的信心。
制度变迁不是普通的所谓“改革措施”,而是真正具有转轨意义的变革,是减少束缚的自由,自由带来财富的增长。例如改革之初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深层次的产权问题,虽然当时没有这个提法,但无疑是向市场经济的重要迈进。它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是革命性的,这种变革在经济分析中是不可忽视的。
引进市场经济体制是90年代最大的贡献,但仅仅是一个开端,计划经济始终有诱惑力,始终是改革的内容,改革就是突破这种束缚,每逢重大突破,经济就增添了活力。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持了平均10%的年增长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制度红利,是国家从垄断走向市场开放、大幅度降低制度成本的必然。而这种飞跃,只有在国家的重大变革的转型期才出现。国家飞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全面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中国的高速发展,就是典型的革命性的社会变革所致;另一重要支撑就是技术革新或者新兴产业的兴起。如英国当年的崛起,就是拜工业革命所赐,美国最近20年的发展,就是得益于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变革与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依靠投资和通胀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持久,因此,宏观经济分析对制度变革应该格外重视。
六、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2013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7.5%的经济增长速度,3%的CPI水平。仅从这两个指标来看,在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实现起来并无多大悬念。
1、&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由于同比的原因保持7.5%以上的速度没有问题,物价指数还会维持在现有低位,货币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从紧没有决心,放松更没有道理;
2、&由于外需的不确定性增大,如果后续增长乏力,各地新政府发展冲动加剧,再一次启动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那是一种最坏的、不明智的选择;
3、&随着监管部门的各项监管措施的出台,投资需求和融资的缺口将放大,资金在银行体系内宽松,在银行体系之外则会变得紧张,市场利率有上行的可能;
4、&推进改革是促进经济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包括市场化改革和政府的改革,短期内不会有较大起色,维持现状将是今年的主基调;
5、&股市与宏观经济关系不大,与其自身的政策导向如IPO的重启、管制与创新的政策等关系密切,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起色。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