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就是( )。

收容教育和劳动教养的区别是什么? - 知乎110被浏览21877分享邀请回答1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3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783|回复: 3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什么
一般战友,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求解答啊!
新手上路,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来源于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代表人物是米定斯基
一般战友,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在线时间0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一般战友,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6 积分
cfr123456 发表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来源于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57<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8-294
<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57<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span lang="EN-US" style="mso-bookmark: _Toc0-316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
青年人品牌推荐:
您现在的位置:教育话题
来源:青年人()&& 【教育新闻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已在多处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指出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幸福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还专门提到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在他们中间“蔚然成风”。特别在今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郑重表明“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等观点。这篇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诠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肩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亟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于培养下一代的实际工作中。
  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联系教育实际,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的第一个启示是:“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对于这个结论,我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获得了依据。现就此谈谈我的初浅体会;并结合教育部最近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兼谈如何能使这个永恒的教育有效持续下去。
  一、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的依据
  1、劳动伴随着人类始终
  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并进行劳动。所以现代汉语词典把人定义为:“人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劳动还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写道:“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没有劳动,人类和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劳动伴随着人类始终,它构成人类历史活动的永恒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结底是劳动发展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这是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不是抽象地谈论劳动,而是与不同社会条件下劳动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他特别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值得尊重和鼓励。”“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谋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神圣职责。”为此,“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在上述根本要求和神圣职责指引下,党和国家长期重视劳动教育,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它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贯彻落实,从苏区到抗日根据地,从解放区到新中国,始终坚持。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信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因此,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个传统,是我国劳动教育成为永恒的教育的重要依据。
  二、坚持劳动教育是永恒的教育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教育部的《意见》已对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目标、实施途径和管理保障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了落实这些规定并能将劳动教育作为永恒的教育坚持下去,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执行行动的自觉性。同时,在学习和贯彻过程中还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把认真执行教育方针作为依法治教的首要任务
  在全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条件下,教育领域必须加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教的首要任务是认真执行教育方针。因为教育方针它确定了教育的性质、地位和事业发展的方向,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实施途径,并已载入教育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它各类教育法都分别在总则中规定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所以,是否重视和落实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执行教育方针的问题,而是是否认真履行法律的问题。
  目前,教育界对依法执行教育方针的观念比较淡薄,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法执行的观念更是淡薄。我认为其中之一的原因是对教育方针的表述任意变动。教育方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历史特点,表述有所变动是完全应该的。但一经立法,就不得任意变动;要变动,必须经过立法程序,修改原有法律。我相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这个问题将会得到解决,教育工作者的依法治教观念和行动将会得到明显加强。
  2、把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到使整个教育事业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度上来
  过去我们对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多地从教育内部培养人的角度考虑,从教育事业必须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得比较少。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小平同志上述重要讲话,实际上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到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的高度。对此我们领会与贯彻始终不够,因此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时有起伏。
  去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是我国传统教育体系的重大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而且是进一步彰显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重大突破,在教育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必将直接促进劳动教育的加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顺利贯彻,并将直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正确总结历史教训
  建国以来,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治国栋梁、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成绩巨大。但也不能否认,在执行教育方针的工作中曾出现过偏差和严重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1958年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曾一度学校劳动过多,冲击了正常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在10年内乱的“文化大革命”中,教育方针被严重扭曲,把劳动作为惩罚知识分子的手段,中小学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历史时期,一度中小学劳动教育在正确接受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恢复到正常有序科学地进行状态。但由于一段时间内,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献中对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或表述不一,加之应试教育未得到有效遏制,使劳动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少数先进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的劳动技术课程结合现时代的特点引入许多现代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不断涌现出劳动技术创新作品,有不少还获得了专利;但在大部分地区,主要由于思想认识问题,劳动技术教育处于薄弱状态或全无状态。
  在思想认识中主要需解决3个问题:一是解决应试教育的错误倾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特别要认识到,忽视劳动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典型表现之一,是否重视劳动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试金石。二是把劳动实践活动与一般社会实践活动区别开来。特别要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地区为了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课时,打算取消或减少劳动技术课时,把课时让给理化生实验,这是极为不妥的。三是消除误解,认为强调执行教育方针和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左的思想。如上所述,我们承认在执行教育方针和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出现过工作上的失误,但已得到纠正。特别要认识到,这是执行教育方针工作中的问题,而不是教育方针本身的问题。
  4、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经验
  由于劳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劳动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专门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专题召开过世界教育大会。尤其是劳动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劳动力和劳动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两个发动机,西方国家资本集团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们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方法、途径和管理手段等,很值得我们结合实际借鉴。据《劳动技术教育》杂志2014年第5期报道,德国立法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该国法律条文中有一项规定: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1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上述杂志同年第3期报道,西方国家的家庭“车库教育”和“学校工场教育”是使学生获得现代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美国人使用生产工具的技能,以及维修管道、房屋、花园乃至电脑、汽车的技能,都是从小跟随父辈和教师在这种教育与劳动的环境中学到的。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劳动教育经验,归根结底,有利于提高我国民族的综合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国力。
  总之,只有把劳动教育作为永恒的教育,才能持续实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原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卓晴君)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vmiosadmin
热门课程培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机构劳动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