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这样的文章怎么进的人教版历史教科书教科书?难道教育部已经完全西化了

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人父母的你关注了吗?》
【红德舆情观察室】关于对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调查报告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多年来一直被社会所诟病,如鲁迅文章篇目减少、安徒生童话被“篡改”、对比民国时期的教材差距甚多等等。除此之外,人教版的语文课本还存在着过分西化的现象,如课文中涉及外国人的故事偏大、虚假故事歌颂外国人、外国人的形象都是正面的而中国人的形象都是负面的等等。小学是青少年启蒙的关键阶段,一定程度西化的教材,势必将潜移默化地对我少年群体造成不良,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需引起重视。一、课文内容涉及外国的内容篇幅过多二、使用虚假的小说也要讴歌外国人三、中国人就是负面形象,外国人就是正面形象。四、教授生词也要用外国人的人名五、为西方价值观站台。六、其他问题。1课文内容涉及外国的内容篇幅过多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整个小学六年,
除去一年级上册,总共416篇文章。其中以外国人和事为题材的文章共计100篇,占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比例。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故事以及寓言故事,都是可以作为教材来学习的,是否引入大量舶来品教材,值得探讨。
涉及外国人和事的课文数量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2使用虚假的小说也要讴歌外国人在小学课本中,并非童话故事,却使用大量的虚假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主题都是歌颂外国人。如五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该文章,其实就是一部短篇小说,在近几年来的教材里反复出现,而且一直在改,一直在努力自圆其说。2002年版本的开头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事实上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没有发生地震;2004年版,课文的开头改成“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号,美国洛杉矶的确发生了地震,但是地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凌晨4点31分,凌晨的小学教学楼里面怎么会有学生呢?期间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最近的2016年,课文开头又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而事实上,中国汶川地震中就有很多的感人事迹,完全可以作为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再如二年级下册第30课《爱迪生救妈妈》,文章开头写到:“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此爱迪生并非我们熟知的发明家爱迪生,只是一个虚构的假故事,因为人类做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时,伟大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已经年过四十了,年过四十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小孩。3中国人就是负面形象,外国人就是正面形象。在人教版的课本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涉及到中国人就是负面形象,涉及到外国人是正面形象”,潜移默化地传输这么一个观念:中国人是自私愚蠢的,外国人是大方聪明的。如在二年级上册第7课《一分钟》中,讲述一个叫元元的小朋友因为贪睡而导致迟到的故事;二年级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讲一个人种葫芦,有了虫子也不去治,说治虫和他没关系,他要的只是葫芦而已,其中的插图就是一个中国古人形象;二年级上册第19课《蓝色的树叶》中,讲述一个中国小朋友不愿意借笔给另一位小朋友,从而导致另一位小朋友画出蓝色的树叶,来说明孩子的自私自利。纵观小学课本,中国人正面形象只有2个:司马光与曹冲。反之,外国人正面形象的文章则比比皆是。一年级下册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明明就是一个朝鲜寓言,却非要把主人公定为一个叫“雄日”的日本孩子,讴歌其诚实品质;二年级下册第22课《我为你骄傲》,讲述一个外国孩子打碎邻居奶奶玻璃并且认错的故事;
三年级上册第32课《好汉查理》,则赤裸裸地讲述一个查理的男孩诚实友善热心的品质;四年级上册第27课《乌塔》,通过对比中国孩子和德国孩子乌塔,来反衬德国孩子乌塔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六年级上册选读第3课《小抄写员》,讲述一个叫叙利奥的孩子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夜晚起来帮父亲做抄写员工作的故事。4教授生词也要用外国人的人名作为人类社会唯一硕果仅存的象形表意文字,我们的汉字普遍是具有丰富思想文化内涵的,具有微言大义特色的,这是和字母文字最大的差别。然而,人教版的教材,却毫无专业性可言,竟然使用外国人的人名作为生词来教授。如二年级上册第22课《窗前的气球》中,外国主人公名字“科利亚”中的“科”、“亚”;二年级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外国主人公名字“萨沙”中的“萨”;二年级下册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外国主人公名字“卡罗尔”的“卡”、“罗”、“尔”。教授生词的方式很多,可是赤裸裸地用外国人名教授,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
5为西方价值观站台。在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存在着一些为西方价值观站台的文章。如六年级上册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把一部印地安人被屠杀和掠夺的血泪史,以偏概全地、轻描淡写地变成放弃和转让,而且被反复吟诵。众所周知,近代史中,印第安人被百人压迫,被批转让土地,背井离乡,成千上万印第安人因为饥寒交迫和疾病,客死他乡。讲述印第安人历史的文章很多,偏偏选一篇给白人洗地的文章。
6其他问题(一)圣诞节课文比春节课文还多。
三年级上册第31课的《给予树》和四年级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都是讲的西方基督教圣诞节的故事,一个是讲善良的小女孩将给自己家人买礼物的钱给了别人买礼物,一个是讲保罗的哥哥圣诞节送了保罗一辆车,他用这辆车带给了两个小男孩快乐。而讲述我们自己的春节的文章,却只有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北京的春节》。实际上,关于给予这个话题,完全没必要使用圣诞节这个背景,也没必要使用外国的人物。(二)课文解读不符小学生理解能力。
如四年级下册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从强调树立保护治理环境角度而言,课文本身问题不大。但是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课文在强调黄母亲河的同时,从生态角度也同时把母亲河说成了是祸河,两个重要概念同时进入小学生单纯幼小的心灵,孩子们无法分辨主次。此外,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的治理和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黄河已经没有发生大的洪涝灾害。而同样讲黄河的课文,在苏教版的教材里面的标题是《黄河的主人》,描述的则是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勇于战胜黄河的惊涛骇浪。两相对比,优劣立见。(三)把经典内容的教授换成外国内容。
我们都知道矛和盾的故事出自我国古典名著《韩非子》,也就是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由来。但是三年级上册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则把这个充满哲理的我国成语故事换成了英国人发明坦克。把本来可以教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因素和哲理的内容,变成英国人发明战争武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严重西化
我的图书馆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严重西化
&  在逛天涯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位学生家长谈论到小学生语文课本中存在一些问题,他指的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矛盾一词。记得以前我们学习矛盾一词这两个字时,用的是一个卖矛与盾的人自相矛盾的故事来学习。而今天翻开学生的课本,则不管是内容还是配图,全成了西化的矛盾一词。并且对学生深入理解这一词造成一定影响。
  从这件事开始,我才真正开始关注小孩的课本,目前小孩正读二年级,从一年级上到二年级下的四本课本我全翻了一遍,并从网上查找了一下人教版所有六个年级的语文课本。结果发现确实存在极大的问题。
  以下仅从中西方文章在课本所占比例,以及所引用的内容人物表现来说明。不存在中西方人物对比的一般不加收录。
  一年级上册里暂未出现外国人名与表现外国人优秀品质的文章。
  一年级下册里就开始隐约出现了外国人名与故事。
  第28课 小伙伴 里面出现了玛莎,维加,安东内容,并配以外国小孩表现小孩们互相帮助的内容。
  第29课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里面出现了叫雄日的小孩, 并配以明显的日本小朋友图片,来说明小孩培养应该诚实的品质
  以上,都是在末尾出现了以外国人名编造,并讴歌外国小孩的优秀品质。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很难看到中国的小朋友有什么优秀品质,其中只有司马光与曹冲这两位历史人物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其他的课本内容多以寓言动物的形式来表现。
  二年级上册
  第7课 一分钟 在这里面用主人公元元,他因为贪睡而迟到来说明守时的重要性。这里的负面主人公恰是中国人的形象。
  第14课 我要的是葫芦 通过一则古人故事来说明看问题不全面,注意,在这里面的中国人形象是何其蠢笨的。
  第19课 蓝色的树叶 通过中国两位小朋友画画的故事,来说明中国小朋友不愿意借笔给另一位小朋友,从而导致另一位小朋友画出蓝色的树叶。我们的中国人在这里是多么的小气自私,还有上面的元元是多么的不守时啊。外国人的缺点呢?目前没发现一个。
  第22课 窗前的气球 里面再次出现了外国人名 科利亚 而且是作为生字来学习这些字的。
  课文中描述了因为科利亚生病,关心他的同学来看他,为他升起了气球。瞧我们的外国小朋友多么地体贴关心同学?
  二年级下册
  第7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
  乍一看题目看不出任何与外国人有关的东西,但别急,翻开内容一看。哦,原来又是优秀品质小孩是别国家的,和咱中国人真没关系,咱中国人得向外国人学习啊。而关键的是生字又是从外国人名里学,将来大家记得的生字全是一堆外国人名?这是什么导向?
  第8课 卡罗尔和他的小猫
  关注到这篇文章是因为小孩拿着练习本问我,卡,罗,尔三个字要怎么组词。毕竟在文章中它们可是作为外国人名一起出现的,要小孩突然想到生活中有什么词与之有关,真的有些困难。甚至尔这个词,现代的中国人用得比较少了吧?古文中倒是常见。比如:尔幼学,当效之。比如从今尔后。可出现在外国人名中,还要组词,难不成组个卡罗尔出来?扯淡啊。
  第13课 动手做做看
  好吧,我承认,外国人在此再一次打败了我们中国人,他们是有着非常认真的实践精神的小朋友,我们的小朋友必须向他们学习。对,不但要学习他们的精神,还得学习记住他们的人名,看看这么高大上的外国人名,我们必须记住啊。学生字就从记外国人名开始。
  第14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
  我发现二年级下课本里开始疯狂出现大量外国人好人好事的文章,中国人在里面的形象,基本就是一分钟里的元元,因为贪睡不守时,蓝树叶里的形象,自私小气。其他形象在哪?哦,在一年级上册里的古人司马光和曹冲里去寻找。而且还只是智慧,没看到有效合作。这不,又开始讴歌大英帝国了。
  第22课 我为你骄傲
  这篇文章隐藏得可真深,不是小孩拿着课本来问我,这里面哪个做得对,排除他们外国人的身份,我还真没发现这又是一篇讴歌外国人美国人的文章。因为通篇没有人名,但在最后它深深地暴露了,藏不住地卖国情怀就体现在7美元这个词上。你不能说7元?一定要加上美字,以显示此故事发生地点不在中国,而是在国外么?简直不能再无耻了。
  第23课 三个儿子
  这篇文章通篇也是没有再疯狂出现外国人名了,故事看上去也没有问题,可是配的图却是非常显而易见,让小孩知道这是外国人,没错,金发碧眼,高大上的外国人啊,你们再一次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外国人的优秀品质,我们得向你学习。
  第26课 蜜蜂引路
  好吧,我得说这以前可是我们中国人的朋友,前苏联的故事,可好歹他也是外国人不是?反正除了中国人,外国人都是各种聪明,各种品质优秀。咱没得说,继续学习他们吧。
  第27课 寓言两则
  不好意思罗,在这里咱中国古人也再一次,不对,是再两次地蠢笨了。一个是揠苗助长,一个是守株待兔。对,你绝对没看错,咱中国古人是非常愚蠢的,咱现代中国人是非常自私不守时的,就是这么糟糕。
  第30课 爱迪生救妈妈
  你没看错,外国人再一次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课本中,而且是标题中,我就这么伟大。
  最后课外阅读第6篇 画鸡蛋
  对,本二年级下册,怎么能不以外国人的努力刻苦作结尾,辛苦给你们说了这么多。来学习吧少年。我们外国人都非常聪明的哟。别学古人太蠢了,得学我们的品质哈。
  三年级上册
  开篇第2课 金色的草地
  再一次出现前苏联外国小孩人名谢廖沙,以及外国的金发碧眼。而此文再一次通过描写他们善于观察来赞美外国小孩的优点。真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是中国小孩了?
  第5课灰雀
  再一次是出现外国人列宁,虽然前苏联曾经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可这样大篇幅出现,不是为将来毁损我国人的文化而做准备么?
  第6课 小摄影师
  又是一篇前苏联的文章,关于高尔基的故事。
  第14课 蜜蜂
  虽然这是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可是引用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里面再一次出现了外国人的插图,外国人出现在课文中的频率实在高得可怕。
  第15课 玩出了名堂
  讲真的,三年级了,小朋友差不多能有一些清醒的认识了,可看看这语文教材里都是些什么啊?前15课里,就有5课内容全是外国人的形象,各种优点,占了三分之一。简直有些丧心病狂啊!这次玩出名堂的再一次落在了荷兰人头上。中国小朋友?对不起,我没见着。
  第16课 找骆驼
  当然我国西北部也是有骆驼的,但此文中没有人名,可是又有外国人的插图,我已无力吐槽了。
  第25课矛与盾的集合
  矛盾?印象中我们以前学的可是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故事浅显生动,非常便于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自相矛盾。而这篇文章却在转变抹角地讴歌英国人,是的。你没看错。从插图,从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就可以看出来,用心极其险恶啊。
  第26课 科利亚的木匣
  我能说对科利亚三个字现在特别反感吗?在小孩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就第一次出现这个名字,然后二年级,现在三年级了,再一次出现这个名字,这是让学生反复加强对外国人名的学习和了解吗?太恶心了有没有?不能换个别的名字?用中国人就不行了么?
  而且里面的配图再一次是外国人,再一次!简直是恶劣到极点了
  第30课 一次成功的实验
  我想说的是,没错,这次实验是正宗的中国学生的行为,可是文章中看不到半个对中国学生的描述!只在插图里隐晦地表现了这是中国学生的行为。
  第31课 给予树
  印象中在四年级上册又将再一次出现关于圣诞节的描述,那个时候,它改头换面的名字叫给予是快乐的。现在它第一次出现在三年级上册中,看到这个,我只想说去你的圣诞!不是不允许对学生传教么?这么赤裸地宣传基督教是怎么回事?
  第32课 好汉查理
  你看名字就直接告诉你,这是外国好汉,和中国人无关!多么直白!
  选读课文第二课 做风车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里再一次出现外国人物与插画。牛顿的故事。说真的,这么大量篇幅的外国人集中出现在三年级课本中,只会让我觉得莫名气愤,除此对那些卖国贼,我已无力了。
  选读第8课 信箱
  看着名字就知道是哪国的了。肯定与中国无关。我不想再说了。
  三年级上结束,大概四十篇的文章,就有十二篇是外国人的,其它也隐约藏在里面,我没有拿出来比较。像描写动物鲸的,就写到北极一个楚奇克海,然后出现人物,自然与我国无关,但鉴于是描写动物,不是特指人,未罗列出来。
  以下开始三年级下册
  在本册书里第一篇就是描写燕子的内容,可是在第6课里却再一次出现燕子专列,以为是什么特别的,却原来又是外国高大上们在做好事啊。
  第6课 燕子专列
  第8课 路旁的橡树
  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描写橡树的,可这是前苏联的作家写的,然后在课文最后也点了题: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当然这高尚与我国无关,因为这不是中国人筑的路。
  第14课 检阅
  再一次疯狂大量出现了外国人,中国的三军仪仗检阅这么多,弄不出来?
  第15课 争吵
  里面的主人公也全是外国人,从二年级到三年级,短短一年时间,各国际友人纷纷以友好聪明善良的形象在我们课本上冒头了。前苏联的,波兰的,英国的,意大利的,法国的,荷兰的,我看编者大概忘记了八国联军侵华是怎么回事了。
  第18课 她是我的朋友
  这是一篇由美国人写的表现越南人勇敢的文章,和我们中国人啥关系?我们要学习他们为榜样?
  第19课 七颗钻石
  钻石这玩意,一看就外国人写的,俄国人写的文章,虽然文章中没出现人名,但后面外国人的插图暴露了。
  第20课 妈妈的账单
  嗯,这一次又是学习外国好榜样。可芬尼是哪个国家的货币单位呢?让我想想……
  第22课 月球之谜
  虽然这是一篇科技文章,可里面真的不是在讴歌美国人的么?我国的高科技为啥不讴歌一下?讴歌美国人是怎么回事?
  第26课 一面五星红旗
  在这一课我看到什么了?哪个脑残作者编出来的?居然编出用大衣换面包不换,人家要我们的国旗换面包?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居然用在这么猥琐的地方?!汉奸不要太可恶!我真想骂人了!虽然最后文章写我拒绝了,可看着这样的文章直让我想吐!
  第27课 卖木雕的少年
  好了,国际友人这算是要写个遍么?欧洲人写完了?开始赞美非洲人了?
  选读课本 第3课 小狮子爱尔莎
  嗯,你没看错,就是动物咱都要取个外国名,为啥?因为这是奥地利人写的,国际友人再次出现。看人家爱野生动物,多环保。
  第5课 七色花
  不用说啦,外国人再一次充当了主角。
  第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
  说真的,我对白求恩大夫真的非常敬佩,但在这里,他出现在本书倒数第二课选读课本中,可能还因为他有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吧。
  至此,三年级课本结束。下面是四年级的课本。注意哟,三年级上出现的给予树,在四年级上里改头换面,再一次出现了。它叫给予是快乐的。
  四年级上册
  第7课 蟋蟀的住宅
  这篇文章再次节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你直接让小孩看课外书不成?还要选这么多他的书进来么?
  第8课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嗯嗯,这个还是人家外国人的细心,和我们中国人无关。
  第9课 巨人的花园
  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当然插图一如既往地是外国小朋友啦。别问我审美,我就是要放外国小朋友。别问我中国故事在哪。我就是爱放外国的。
  第10课 幸福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保加利亚的作家来告诉你吧。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第11课 去年的树
  这棵树肯定不是长在中国的,因为他是日本作家写的,中国人翻译的。别问我学语文,为什么学这么多外国人二道手的作品,问译者和人教的编辑去吧。
  第14课 白公鹅
  我不知道13课已出现了丰子恺的白鹅,为什么紧跟着又来个白公鹅,这是什么意思?然后配个外国小朋友钓鱼的图,这是神马意思?编辑你告诉我好不?
  第23课 卡罗纳
  不用问啦,一看名字就知道正宗国外的,来自意大利的作品。对于大量充斥这种二手翻译作品,我实在看不出什么美来。因为它不是一手语言写就的,让小学生这样去体会汉字的美好还是体会国外的美好呢?
  第24课 给予是快乐的
  对,你没看错!是它,是它,就是它!三年级上出现过一次,这次换了个故事内容,基督教庆祝的圣诞节再一次出现在中国小朋友的课本上啦!别问我为什么,它就是这么开心地出现了!
  第27课 乌塔
  这是一篇写中国人在国外遇到个外国小朋友叫乌塔,然后对比外国人多勇敢,中国小朋友呢?嗯,自己想吧。
  下面是选读课本第4课 麻省
  这是俄国人写的故事作品。无力了。
  第7课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什么的,你懂的。
  第8课 人造发光植物
  这个自己看吧。人造当然是人造,只不过此人为外国人。中国人?我也不知道在哪哈。
  下面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第5课 中彩那天
  二战中奔驰车什么的,嗯,肯定和国人无关。外国人的优秀道德品质啊,再一次显露无疑了。
  第7 课 尊严
  自己看吧,有尊严的当然是外国人。
  第9课 自然之道
  美国人写的文章,我们继续学习吧
  第10课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篇文章出现母亲河黄河了,可是里面公然喊出黄河是一条祸河!!!这是怎么回事?什么乱七八糟的编辑???
  第13课 夜莺的歌声
  直接上图,我不想再废话了。那些编辑,我只想剐了他们!
  第18课 永生的眼睛
  美国作家的文章,作品二字我都不想说。
  第20 课 花的勇气
  中国作家写的,不过就连写花都要写到国外去,这还真是。
  第22课 牧场之国
  一个捷克人写的荷兰牧场。
  第25课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这个故事,不说了。反正是聪明的外国人就对了。
  第26课 全神贯注
  嗯,外国人的全神贯注。
  第30课 文成公主进藏
  我想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多少啊,为什么选这篇?和亲?什么想法?
  第31课 普罗米修斯
  一边是和亲的中国人形象,一边是外国普罗米修斯的高大上形象。这个对比,啧啧。
  第32课 渔夫的故事
  印象中,不是那个贪婪的渔夫老婆害得他们重新一无所有了么?可这里面的渔夫却非常智慧,智斗恶人啊。聪明的阿拉伯人。
  下面是四年级下册的选读课本
  第2课 小珊迪
  一如既往地好形象,我不说话,就静静发图。
  第5课 生命的药方
  中国人编外国故事挺来劲的。
  下面进入五年级上册的观察
  第3课 走遍天下书为侣
  这里选用的是英国作家的文章,不再大量出现外国人名了,现在比较隐晦了。
  第10课 松鼠
  再一次出现法国作家,学习外国人观察小动物吧。
  第13课 钓鱼的启示
  不再明显出现外国人名了,而是仅出现外国人的插图形象,比较隐晦了。
  第14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美国人写的,这个和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一个意思么?为什么到这就变成这样了?还教堂?又在这灌输宗教思想?
  第17课 地震中的父与子
  咱中国地震不少,可这样被讴歌的,嗯,我没见着。
  第19课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写的二手翻译作品再一次出现了。
  选读课本
  第4课 鞋匠的儿子
  美国高大上。
  是抽查了这本么?感觉稍微比三年级收敛了些。
  下面是五年级下册的观察内容
  第8课 童年的发现
  俄国人写的名字咱都念着不顺的文章
  第12课 半截蜡烛
  自己看吧。
  第17课 梦想的力量
  中国人啊,你就不能编个中国故事么?
  第24课金钱的魔力
  想说明什么呢?拜金主义?金钱至上?
  第25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虽然是季羡林大师的文章,可放在这,看着就这么地扎眼。
  第26课 威尼斯的小艇
  美国马克吐温的文章
  第27课 与象共舞
  泰国,好吧,我会说我国云南也有大象么?
  第28课 彩色的非洲
  一看这题目就知道在赞美什么了。我就不多说了。直接上课文。
  选读课本
  第2课 故事两则
  摆在首位的是一个法国诗人救助老妇的故事。第二位居然是黑我国开国总理的。简直是太令人恶心了。
  第3课 一件运动衫
  美国作家马克哈格的文章。不想说什么了。我麻木了。
  第8课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冯某人的文章,小学课本里两次出现他的关于维也纳的东西了。不想说其他的了。
  以上为小学五年里出现的外国文章或外国人写的国人翻译的二手文章。总篇数没去统计。六年级的没心思去找了。出现这么多,我只想说,这么大量讴歌外国人,赞美外国人的文章,究竟想给我国小朋友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外国人形象?培养一种什么样的审美观?我国历史上这么多的优秀人物不能去说?不能去学?一定要向西方,甚至连西方都不是,只要是外国人就行?一定要向外国人学习才好?
  大量充斥的都啥玩意啊?小学课本啊,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本啊,我们的孩子应该学习的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的文化,而不是泊来品,而不是将外国人的审美弄成我们的审美!
  看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小孩正在学习的课本,都说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可人教版教材里的这些导向,究竟是要把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导向何方?这是要全面摧毁我们的自信,重新树立起崇洋媚外的奴才思想吗?润物细无声,文化的教育就这样潜移默化了。还不警惕吗?还不警醒吗?
  附录:改革前的老课文
  #FormatImgID_80#
  #FormatImgID_81#
  #FormatImgID_82#
  #FormatImgID_83#
  #FormatImgID_84#
  #FormatImgID_85#
  #FormatImgID_86#
  #FormatImgID_87#
  #FormatImgID_88#
  #FormatImgID_89#
  #FormatImgID_90#
  #FormatImgID_91#
  #FormatImgID_92#
红歌会网标题:《和平演变要从你的孩子搞起?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已严重西化》( &来源:红歌会网-&&作者:宝贝安静)
馆藏&2121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比来与一位学生家长聊天,谈到小学生语文讲义中存在一些问题,他指的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矛盾一词。记得以前我们进修矛盾一词这两个字时,用的是一个卖矛与盾的人自相矛盾的故事来进修。而今天掀开学生的讲义,则不管是内容仍是配图,全成了欧化的矛盾一词。并且这一改动,也晦气于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矛与盾的调集》矛盾,出自《韩非子》故事浅近活泼,很是便于让学生大白什么是自相矛盾。而这篇文章却在改变抹角地讴歌英国人,是的。你没看错。从插图,从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就可以看出来。从这件事起头,我起头存眷小孩的讲义,从一年级上到二年级下的四本讲义我全翻了一遍,并从网上查找了一下人教版所有六个年级的语文讲义。成果发现确实存在极大的问题。以下仅从中西方文章在讲义所占比例,以及所引用的内容人物表示来申明。不存在中西方人物对比的一般不加收录。人教版所有六个年级的语文讲义,除一年级上册里暂未呈现外国人名与表示外国人优异品质的文章。下册里就起头隐约呈现了外国人名与故事。第28课 《小伙伴》里面呈现了玛莎,维加,安东内容,并配以外国小孩表示小孩们互相帮忙的内容。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呈现了叫”雄日“的小孩, 并配以较着的日本小伴侣图片,来申明小孩培育应该诚笃的品质以上两篇都不是经典故事,何故要引用编造的外国小孩子,来表示外国小孩的优异品质。莫非现代中国小孩子都找不到如许的优异品质来弘扬吗?中国小伴侣的优异品质,只剩下司马光与曹冲这两位汗青人物表示了他们的伶俐才智。到了二年级上册,负面形象经常选用中国人的故事,正面形象则选用外国人。第7课 《一分钟》 在这里面用主人公元元,他因为贪睡而迟到来申明守时的主要性。这里的负面主人公恰是中国人的形象。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则经由过程一则前人故事来申明看问题不周全,在这里,暗暗地表示了一个蠢笨的古代中国人形象。&第19课《蓝色的树叶》 提到了现代的中国小伴侣,此中一位中国小伴侣不肯意借笔给另一位小伴侣,导致另一位小伴侣画出蓝色的树叶。暗暗地表示了小气自私的中国人形象。外国人的错误谬误呢?今朝没发现一个。&第22课《窗前的气球》描述了因为科利亚生病,关心他的同窗来看他,为他升起了气球。一换成外国小伴侣,就起头用正面的故事来表示了,瞧我们的外国小伴侣何等地关心关心同窗?二年级下册,讲义里起头疯狂呈现大量外国人大好人功德的文章,中国人在里面的形象,根基就是《一分钟》里贪睡不守时的元元,《蓝树叶》里的自私小气的形象。好的形象在哪? 只有在一年级上册里的前人司马光和曹冲里去寻找。第7课《 我不是最弱小的》,继续表示外国小伴侣的优异品质,咱中国人得向外国人进修啊。第8课《卡罗尔和他的小猫》外国的名字不仅进了生字表,并且功课里还要用卡,罗,尔三个字组词。扯淡啊,这是什么导向。第13课 《脱手做做看》继续表示外国人的优异品质,他们是有着很是当真的实践精力的小伴侣,我们的小伴侣必需向他们进修。不单要进修他们的精力,还得进修记住他们的人名。不记不可,生字内外让你增强记忆。第14课《 邮票齿孔的故事》又起头讴歌大英帝国了。&第22课《我为你骄傲》埋没得极深的一篇弘扬优异品质的文章,通篇没有人名,让你分不出是中国人仍是外国人,但最后,藏不住地卖国情怀就表现在”7美元“这个词上。说7元不可吗?必然要加上美字,以显示如许的大好人功德发生地址不在中国,而是在国外么?的确太无耻了。第23课《三个儿子&》也是没有呈现外国人名,故事看上去也没有问题,可是配的图倒是很是显而易见,让小孩知道这是外国人,没错,金发碧眼,高峻上的外国人啊,再一次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外国人的优异品质。第26课 《蜜蜂引路》前苏联列宁小时侯的故事,可好歹他也是外国人不是?归正除了中国人,外国人都是各类伶俐,各类品质优异。咱没得说,继续进修他们吧。但接下来一篇就是中国的两个蠢笨的形象出来了,一个是揠苗助长,一个是守株待兔。第27课 寓言两则第30课 《爱迪生救妈妈》外国人的伶俐再次呈现在讲义中,外国的月亮老是圆的,崇洋媚外要多娃娃抓起哈。最后课外阅读第6篇 《画鸡蛋》,国外的优异人物真多啊,来进修吧少年。我们外国人都很是伶俐的哟。别学前人太蠢了,得学我们的品质哈。编者们,古往今来,缔造了光辉的五千年文明,”勤奋,聪明,勇敢,自强不息“的这些中华民族优异品质,你们是给如何表示的呢?三年级上册第2课、5课、6课,接连三篇前苏联的文章,看来作者对前苏联仍是有豪情的。《 金色的草地&》前苏联外国小孩人名谢廖沙,以及外国的金发碧眼。而此文再一次经由过程描写他们长于察看来歌颂外国小孩的长处。真不大白为什么就不克不及是中国小孩了?第5课《灰雀》前苏联的列宁第6课《 小摄影师》&又是一篇前苏联的文章,关于高尔基的故事。固然前苏联是我们最亲密的伴侣,可如许大篇幅呈现,不是为未来毁损我国人的文化而做筹办么?第14课 《蜜蜂》固然这是篇描写动物的文章,可是引用的是法国虫豸学家法布尔的作品,里面再一次呈现了外国人的插图,外国人呈现在课文中的频率其实高得恐怖。第15课 《玩出了名堂&》玩也能玩出名堂的是一个荷兰人。第16课 《找骆驼&》当然我国西北部也是有骆驼的,但此文中没有人名,可是又有外国人的插图。前15课里,就有5课内容满是外国人的形象,各类长处,占了三分之一。的确有些丧尽天良啊! 第25课《矛与盾的调集》矛盾,出自《韩非子》故事浅近活泼,很是便于让学生大白什么是自相矛盾。而这篇文章却在改变抹角地讴歌英国人,是的。你没看错。从插图,从文章最后的落脚点就可以看出来。第26课 《科利亚的木匣&》我能说对科利亚三个字此刻出格反感吗?在小孩一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就第一次呈现这个名字,然后二年级,此刻三年级了,再一次呈现这个名字,这是让学生频频增强对外国人名的进修和领会吗?太恶心了有没有?不克不及换个体的名字?用中国人就不可了么?并且里面的配图再一次是外国人,再一次!的确是恶劣到顶点了第30课 《一次成功的尝试&》我想说的是,没错,此次尝试是正宗的中国粹生的行为,可是文章中看不到半个对中国粹生的描述!只在插图里隐晦地表示了这是中国粹生的行为。第31课 《赐与树&》印象中在四年级上册又将再一次呈现关于圣诞节的描述,阿谁时辰,它改头换面的名字叫赐与是欢愉的。此刻它第一次呈现在三年级上册中,看到这个,我只想说去你的圣诞!不是不许可对学生布道么?这么赤裸地宣传基督教是怎么回事?第32课《 豪杰查理&》你看名字就直接告诉你,这是外国豪杰,和中国人无关!何等直白!选读课文第二课 做风车的故事在这篇文章里再一次呈现外国人物与插画。牛顿的故事。说真的,这么大量篇幅的外国人集中呈现在三年级讲义中,只会让我感觉莫名愤恚,除此对那些卖国贼,我已无力了。选读第8课 信箱看驰名字就知道是哪国的了。必定与中国无关。我不想再说了。三年级上竣事,大要四十篇的文章,就有十二篇是外国人的,其它也隐约藏在里面,我没有拿出来比力。像描写动物鲸的,就写到北极一个楚奇克海,然后呈现人物,天然与我国无关,但鉴于是描写动物,不是特指人,未枚举出来。以下起头三年级下册在本册书里第一篇就是描写燕子的内容,可是在第6课里却再一次呈现燕子专列,觉得是什么出格的,却本来又是外国高峻上们在做功德啊。第6课 《燕子专列》第8课《 路旁的橡树》&概况上看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描写橡树的,可这是前苏联的作家写的,然后在课文最后也点了题:筑这条路的人必然有一颗高贵的心。当然这高贵与我国无关,因为这不是中国人筑的路。第14课 《检阅》再一次疯狂大量呈现了外国人,中国的全军仪仗检阅这么多,弄不出来?第15课 《争吵&》里面的主人公也满是外国人,从二年级到三年级,短短一年时候,列国际友人纷纷以友爱伶俐善良的形象在我们讲义上冒头了。前苏联的,波兰的,英国的,意大利的,法国的,荷兰的,我看编者大要健忘了八国联军侵华是怎么回事了。第19课 《七颗钻石&》钻石这玩意,一看就外国人写的,俄国人写的文章,固然文章中没呈现人名,但后面外国人的插图表露了。第20课《 妈妈的账单》这一次又是进修外国好楷模。可芬尼是哪个国度的货泉单元呢?让我想想……第22课 《月球之谜》固然这是一篇科技文章,可里面真的不是在讴歌美国人的么?我国的高科技为啥不讴歌一下?讴歌美国人是怎么回事?第27课 《卖木雕的少年》国际友人这算是要写个遍么?欧洲人写完了?起头歌颂非洲人了?选读讲义 第3课《 小狮子爱尔莎》&嗯,你没看错,就是动物咱都要取个外国名,为啥?因为这是奥地利人写的,国际友人再次呈现。看人家爱野活泼物,多环保。第5课 《七色花》不消说啦,外国人再一次充任了主角。第7课 《手术台就是阵地》说真的,我对白求恩医生真的很是佩服,但在这里,他呈现在本书倒数第二课选读讲义中,可能还因为他有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吧。至此,三年级讲义竣事。下面是四年级的讲义。注重哟,三年级上呈现的《赐与树。,在四年级上里改头换面,再一次呈现了。它叫赐与是欢愉的。&四年级上册第7课 《蟋蟀的室第&》这篇文章再次节选自法国虫豸学家法布尔的作品。你直接让小孩看课外书不成?还要选这么多他的书进来么?第8课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嗯嗯,这个仍是人家外国人的细心,和我们中国人无关。第9课 《巨人的花圃》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当然插图一如既往地是外国小伴侣啦。别问我审美,我就是要放外国小伴侣。别问我中国故事在哪。我就是爱放外国的。第10课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让保加利亚的作家来告诉你吧。别问我怎么知道的。第11课 《客岁的树》这棵树必定不是长在中国的,因为他是日本作家写的,中国人翻译的。别问我学语文,为什么学这么多外国人二道手的作品,问译者和人教的编纂去吧。第14课 《白公鹅》我不知道13课已呈现了丰子恺的白鹅,为什么紧跟着又来个白公鹅,这是什么意思?然后配个外国小伴侣垂钓的图,这是神马意思?编纂你告诉我好不?第23课 《卡罗纳&》不消问啦,一看名字就知道正宗国外的,来自意大利的作品。对于大量充溢这种二手翻译作品,我其实看不出什么美来。因为它不是一手说话写就的,让小学生如许去体味汉字的夸姣仍是体味国外的夸姣呢?第24课《赐与是欢愉的&》对,你没看错!是它,是它,就是它!三年级上呈现过一次,此次换了个故事内容,基督教庆贺的圣诞节再一次呈现在中国小伴侣的讲义上啦! 编纂是脑残吗?第27课 《乌塔》这是一篇写中国人在国外碰到个外国小伴侣叫乌塔,然后对比外国人多勇敢,中国小伴侣呢?嗯,本身想吧。第8课 《人造发光植物》这个本身看吧。人造当然是人造,只不外此报酬外国人。中国人?我也不知道在哪哈。下面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第5课 《中彩那天》二战中奔跑车什么的,嗯,必定和国人无关。外国人的优异道德品质啊,再一次显露无疑了。第7 课《 庄严》本身看吧,有庄严的当然是外国人。第9课 《天然之道》美国人写的文章,我们继续进修吧第10课《 黄河是如何转变的》这篇文章呈现母亲河黄河了,可是里面公开喊出黄河是一条祸河!!!这是怎么回事?什么参差不齐的编纂???第18课 《长生的眼睛》美国作家的文章,作品二字我都不想说。翻译来的文章,用来传布思惟是可以的,但用来语文进修,莫非比我国作家写的水准要高?&第20 课 《花的勇气&》中国作家写的,不外就连写花都要写到国外去,歌颂的是维也纳,这编纂真够专心的。第22课 《牧场之国&》一个捷克人写的荷兰牧场。第25课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个故事,不说了。归正是伶俐的外国人就对了。第26课 《聚精会神》嗯,外国人的聚精会神。中国人就不会聚精会神啦?第32课 《渔夫的故事&》印象中,不是阿谁贪心的渔夫妻子害得他们从头一无所有了么?可这里面的渔夫却很是聪明,智斗恶人啊。伶俐的阿拉伯人。下面是四年级下册的选读讲义第2课 《小珊迪&》一如既往地好形象,我不措辞,就静静发图。第5课 《生命的药方&》中国人编外国故事挺来劲的。五年级六年级也是如许的套路,大师可以看。呈现这么多大量讴歌外国人,歌颂外国人的文章,事实想给我国小伴侣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外国人形象?培育一种什么样的审美观?我国汗青上这么多的优异人物不克不及去说?不克不及去学?必然要向西方,甚至连西方都不是,只如果外国人就行?必然要向外国人进修才好?大量充溢的都啥玩意啊?小学讲义啊,尤其是小学语文讲义啊,我们的孩子应该进修的是我国传统的优异文化,属于我们本身的本土的文化,而不是泊来品,而不是将外国人的审美弄成我们的审美!看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小孩正在进修的讲义,都说未成年人是国度的将来,民族的但愿。可儿教版教材里的这些导向,事实是要把我们的将来和但愿导向何方?这是要周全摧毁我们的自傲,从头树立起崇洋媚外的奴才情想吗?润物细无声,文化的教育就如许潜移默化了。还不警戒吗?还不警醒吗?编者语:语文不仅具有进修说话的功能,更是培育价值观的根本,语文教材何其主要不言自明。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之林,必需从娃娃抓起,加强民族认同感、高傲感,树立民族自傲心,如许长大后才能热爱自已的国度,才能立志为中华崛起而奋斗。不然,我们只能培育一些无根之草,培育一些“移民精英”。那些打着国际化的灯号,打着加强国际视野的灯号,弱化民族认同、民族自傲教育的行为,说得轻了是“蒙昧”,说得重了就是“卖国”行为――出卖的是民族的将来。以下是转发的原文,为何要编发此文,其实是太主要了,群众都能发现的问题,主管教育的怎能视尔不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