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数学建模模型解题法解题详细过程

[转载]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
压轴题主要出在函数,解几,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争取做对!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也争取拿分!
其实对于所有认真复习迎考的同学来说,都有能力与实力在压轴题上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要获取这一半左右的分数,不需要大量针对性训练,也不需要复杂艰深的思考,只需要你有正确的心态!信心很重要,勇气不可少。同学们记住:心理素质高者胜!
第二重要心态:千万不要分心。
专心于现在做的题目,现在做的步骤。现在做哪道题目,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道题目。现在做哪个步骤,脑子里就只有做好这个步骤,不去想这步之前对不对,这步之后怎么做,做好当下!
第三重要心态:重视审题。
你的心态就是珍惜题目中给你的条件。数学题目中的条件都是不多也不少的,一道给出的题目,不会有用不到的条件,而另一方面,你要相信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可以做到正确答案的。所以,解题时,一切都必须从题目条件出发,只有这样,一切才都有可能。
在数学家波利亚的四个解题步骤中,第一步审题格外重要,审题步骤中,又有这样一个技巧:当你对整道题目没有思路时,步骤(1)将题目条件推导出“新条件”,步骤(2)将题目结论推导到“新结论”,步骤(1)就是不要理会题目中你不理解的部分,只要你根据题目条件把能做的先做出来,能推导的先推导出来,从而得到“新条件”。步骤(2)就是想要得到题目的结论,我需要先得到什么结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结论”。然后在“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再寻找关系。一道难题,难就难在题目条件与结论的关系难以建立,而你自己推出的“新条件”与“新结论”之间的关系往往比原题更容易建立,这也意味着解出题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高境界就是任何一道题目,在你心中没有难易之分,心中只有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新条件,一直推到最终的结论。解题心态也应当是宠辱不惊,不以题目易而喜,不以题目难而悲,平常心解题。
“精练”,练典型题、练热点题、练多错题,通过练习促进考生知识的深化、活化、内化,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研究考题,一是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对几年来不同试卷中相同知识领域的试题,要善于做对比分析,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找特别。二是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对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也要按照知识领域做好分类,并进行对比研究,还要把同一省份的试卷放在一起做对比分析,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冷点。这样复习的目标才会清晰,思路才会开阔,针对性才会强。
“反思”,解题后反思: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探究解题规律,进一步进行思维发散和内敛,形成解题思维模式,达到做一题,明一理,迁移一片,解决一类的目的;考试后反思:对错题做深入分析,找出错因,对症强化;阶段性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做阶段性总结,看哪些“病症”。
疑难解答:
依《考试说明》作出计划,制定目标。每天课前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每章复习后评价自己的复习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目标,自我反思的机会是高考复习成功的保证。
选择或者填空题有常规的解法也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平时要通过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归纳和总结出常见题型的解法和一些解题技巧。如:直接法、特值检验法、排除法、逻辑检验法等等,要有一定量的训练和时间的控制。
怎样才能稳定发挥?
答:高考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进行的,考生与其说靠思维能力解题不如说靠“题感”解题,而“题感”——本质上也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 乔治·波利亚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教育家、数学解题方法论的开拓者,他十分重视解题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对解题方法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绘制出一张"解题表",表中把解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弄清题意
  1、已知是什么?未知是什么?
  2、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3、画出草图,引入适当的符号。
  二、拟定计划
  1、见过这到题或与之类似的题吗?
  2、能联想起有关的定理或公式吗?
  3、再看看未知数!
  4、换一种方式来叙述这道题。
  5、回到定义看看!
  6、先解决一个特例试试。
  7、这个问题的一般式是什么?
  8、你能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吗?
  9、你用了全部条件吗?
  三、实行计划
  实现你的解题计划并检验每一步骤,证明你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四、回顾
  1、检查结果并检验其正确性。
  2、换一个方法做这个题。
  3、尝试把你的结果和方法用到其他问题上。
  这张解题表看似简单,实际上它给出了一套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模式,同时还揭示了解题中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悉心体会并把握表中各层的要领,相信对同学们的数学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全国各地重点高中:
全国各地杯赛:
  在考试时,我们常常感到时间很紧,试卷还没来得及做完,就到收卷时间了,虽然有些试题,只要再努一把力,我们是有可能做出来的。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解题速度太慢。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学习,只有加强练习,多做习题,才能熟能生巧。可是有些学生天天趴在那里做题,但解出的题量却不多,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解出大量的习题,难道不应找一找原因吗?何况,我们并不比别人的时间更多。试想,如果你的解题速度提高10倍,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解题速度提高10倍?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能。关键在于你想与不想了。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呢?
  首先,应十分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做到概念清晰,对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则非常熟悉。你应该知道,解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是为阅读服务的,是检查你是否读懂了教科书,是否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能否利用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我们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解题速度就越快。因此,我们在解题之前,应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做简单的练习,先熟悉、记忆和辨别这些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其涵义的本质,接着马上就做后面所配的练习,一刻也不要停留。
  第二,还要熟悉习题中所涉及到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时候,我们遇到一道不会做的习题,不是我们没有学会现在所要学会的内容,而是要用到过去已经学过的一个公式,而我们却记得不很清楚了;或是数学题中要用到的一个物理概念,而我们对此已不是十分清晰了;或是需用到一个特殊的定理,而我们却从未学过,这样就使解题速度大为降低。这时我们应先补充一些必须补充的相关知识,弄清楚与题目相关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然后再去解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当然,解题速度就更无从谈起了。
  第三,对基本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也要熟悉。解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我们一般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遵循这些解题的步骤,往往很容易找到习题的答案。否则,走了弯路就多花了时间。
  第四,要学会归纳总结。在解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类似的习题一目了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
  第五,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深入下去。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锻炼逐步增长起来的。若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养成了习惯,遇到一般的难题,同样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题速度。而我们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的、简单的习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解这些简单的习题,结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题步骤不熟,遇到稍难一些的题,就束手无策,解题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解简单容易的习题,并不一定比解一道复杂难题的劳动强度和效率低。比如,与一个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层楼相比,一个人拎一个小提包也上到五层楼当然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来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么,拎包人比扛米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解50道、100道简单题,可能要比解一道难题的劳动强度大。再如,若这袋大米的重量为100千克,由于太重,超出了扛米人的能力,以至于扛米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能扛到五楼,虽然劳动强度很大,却是劳而无功。而拎包人一次只拎10千克,15次就可以把150千克的大米拎到五楼,劳动强度也许并不很大,而效率之高却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去解一道难以解出的难题,不如去解30道稍微简单一些的习题,其收获也许会更大。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习题,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难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认真、仔细地审题。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的习惯,心里着急,匆匆一看,就开始解题,结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长时间解不出来,还找不到原因,想快却慢了。很多时候学生来问问题,我和他一起读题,读到一半时,他说:&老师,我会了。&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第七,学会画图。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所以,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将你引入歧途。
  最后,对于常用的公式,如数学中的乘法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常用的数字,如11~25的平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学中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需用时信手拈来,则对提高演算速度极为有利。
  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解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题速度。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17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中考网版权所有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例谈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漏洞与补丁--《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3年12期
例谈数学解题过程中的漏洞与补丁
【摘要】:正衣服有了破洞舍不得扔弃,需要缝缝补补,计算机程序出现漏洞,又不愿改弦更张,则需要打补丁进行升级,而数学解题过程中,稍不注意也会出现一些漏洞,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对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探讨.一、解方程时出现的增根和失根漏洞方程思想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思想,解方程的方法也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它们在数学学习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不少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未知数的隐含条件,未能进行同解变形,从而出现了增根和失根的情况.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6【正文快照】:
衣服有了破洞舍不得扔弃,需要缝缝补补,计算机程序出现漏洞,又不愿改弦更张,则需要打补丁进行升级,而数学解题过程中,稍不注意也会出现一些漏洞,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对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探讨.一、解方程时出现的增根和失根漏洞方程思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伟卫;;[J];数理天地(高中版);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振生;;[J];少年天地(初中);2003年Z1期
华兴恒;赵芳;;[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1年02期
黄毓抛;;[J];中学数学教学;1982年03期
潘利群;[J];上海中学数学;2005年06期
周奕生;;[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08年Z1期
高玉华;;[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9年Z2期
周奕生;;[J];中学生数理化(初二版);2006年01期
戴远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15期
周奕生;[J];初中生学习(考试与综合);2003年10期
周志刚;;[J];时代数学学习(八年级);200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刚;;[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韦黔湘;肖绍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李军素;陈小娜;黄辛隐;孙大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刘范;;[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刘芬;;[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陈永明;阮夏丽;;[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张绍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姚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邸同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张梅;;[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项城市育才中学
王学文;[N];今日信息报;2004年
社旗县桥头三中
郭建丽;[N];学知报;2011年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初中
邵步祎;[N];学知报;2011年
山东平邑赛博中学
冯成刚;[N];学知报;2011年
库尔勒市第十二中学
荣莲;[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永登县武胜驿镇道顺学校
杨正福;[N];甘肃日报;2010年
江苏省射阳县海通初级中学
宋玉军;[N];学知报;2010年
周口第一高级中学;[N];周口日报;2008年
何志燕;[N];黔西南日报;2009年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
蒙皎;[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宇;[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作清;[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王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纪伟昕;[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李祥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唐剑岚;[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喻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王美琴;[D];山东大学;2007年
王克迪;[D];北京大学;2000年
刘电芝;[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亚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王书爽;[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张秀春;[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陈瑰莲;[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陈雪莲;[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徐翠华;[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周祥顺;[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巴桑卓玛;[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王淑勤;[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陈碧芬;[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及策略*
我的图书馆
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及策略*
第一部分: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指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探索思路,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进行回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
对于数学解题思维过程,G . 波利亚提出了四个阶段*(见附录),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这四个阶段思维过程的实质,可以用下列八个字加以概括:理解、转换、实施、反思。
第一阶段: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
第二阶段:转换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探索解题方向和途径的积极的尝试发现过程,是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第三阶段:计划实施是解决问题过程的实现,它包含着一系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思维过程的具体表达,是解题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阶段: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的结束包含另一个新的思维活动过程的开始。
第二部分:数学解题的策略
为了使回想、联想、猜想的方向更明确,思路更加活泼,进一步提高探索的成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解题的策略。
一切解题的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变换”,即把面临的问题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易于解答的新题,以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发现原题的解题思路,最终达到解决原题的目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常用的解题策略有: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特殊化、一般化、整体化、间接化等。
一、 熟悉化策略
所谓熟悉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陌生题目时,要设法把它化为曾经解过的或比较熟悉的题目,以便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解题模式,顺利地解出原题。
一般说来,对于题目的熟悉程度,取决于对题目自身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从结构上来分析,任何一道解答题,都包含条件和结论(或问题)两个方面。因此,要把陌生题转化为熟悉题,可以在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或问题)以及它们的联系方式上多下功夫。
常用的途径有:
(一)、充分联想回忆基本知识和题型:
按照波利亚的观点,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充分联想和回忆与原有问题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点和题型,充分利用相似问题中的方式、方法和结论,从而解决现有的问题。
(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题意:
对于同一道数学题,常常可以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因此,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适时调整分析问题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题意,找到自己熟悉的解题方向。
(三)恰当构造辅助元素:
数学中,同一素材的题目,常常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条件与结论(或问题)之间,也存在着多种联系方式。因此,恰当构造辅助元素,有助于改变题目的形式,沟通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把陌生题转化为熟悉题。
数学解题中,构造的辅助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构造图形(点、线、面、体),构造算法,构造多项式,构造方程(组),构造坐标系,构造数列,构造行列式,构造等价性命题,构造反例,构造数学模型等等。
二、简单化策略
所谓简单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结构复杂、难以入手的题目时,要设法把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比较简单、易于解答的新题,以便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启迪解题思路,以简驭繁,解出原题。
简单化是熟悉化的补充和发挥。一般说来,我们对于简单问题往往比较熟悉或容易熟悉。
因此,在实际解题时,这两种策略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只是着眼点有所不同而已。
解题中,实施简单化策略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常用的有: 寻求中间环节,分类考察讨论,简化已知条件,恰当分解结论等。
1、寻求中间环节,挖掘隐含条件:
在些结构复杂的综合题,就其生成背景而论,大多是由若干比较简单的基本题,经过适当组合抽去中间环节而构成的。
因此,从题目的因果关系入手,寻求可能的中间环节和隐含条件,把原题分解成一组相互联系的系列题,是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2、分类考察讨论:
在些数学题,解题的复杂性,主要在于它的条件、结论(或问题)包含多种不易识别的可能情形。对于这类问题,选择恰当的分类标准,把原题分解成一组并列的简单题,有助于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
3、简单化已知条件:
有些数学题,条件比较抽象、复杂,不太容易入手。这时,不妨简化题中某些已知条件,甚至暂时撇开不顾,先考虑一个简化问题。这样简单化了的问题,对于解答原题,常常能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4、恰当分解结论:
有些问题,解题的主要困难,来自结论的抽象概括,难以直接和条件联系起来,这时,不妨猜想一下,能否把结论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部分,以便各个击破,解出原题。
三、直观化策略:
所谓直观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内容抽象,不易捉摸的题目时,要设法把它转化为形象鲜明、直观具体的问题,以便凭借事物的形象把握题中所及的各对象之间的联系,找到原题的解题思路。
(一)、图表直观:
有些数学题,内容抽象,关系复杂,给理解题意增添了困难,常常会由于题目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正常的思维难以进行到底。
对于这类题目,借助图表直观,利用示意图或表格分析题意,有助于抽象内容形象化,复杂关系条理化,使思维有相对具体的依托,便于深入思考,发现解题线索。
(二)、图形直观:
有些涉及数量关系的题目,用代数方法求解,道路崎岖曲折,计算量偏大。这时,不妨借助图形直观,给题中有关数量以恰当的几何分析,拓宽解题思路,找出简捷、合理的解题途径。
(三)、图象直观:
不少涉及数量关系的题目,与函数的图象密切相关,灵活运用图象的直观性,常常能以简驭繁,获取简便,巧妙的解法。
四、特殊化策略
所谓特殊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难以入手的一般性题目时,要注意从一般退到特殊,先考察包含在一般情形里的某些比较简单的特殊问题,以便从特殊问题的研究中,拓宽解题思路,发现解答原题的方向或途径。
五、一般化策略
所谓一般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计算比较复杂或内在联系不甚明显的特殊问题时,要设法把特殊问题一般化,找出一个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般情形的方法、技巧或结果,顺利解出原题。
六、整体化策略
所谓整体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按常规思路进行局部处理难以奏效或计算冗繁的题目时,要适时调整视角,把问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入手,对整体结构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和改造,以便从整体特性的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七、间接化策略
所谓间接化策略,就是当我们面临的是一道从正面入手复杂繁难,或在特定场合甚至找不到解题依据的题目时,要随时改变思维方向,从结论(或问题)的反面进行思考,以便化难为易解出原题。
馆藏&3691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