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水的渗透系数数数值的物理意义?

基于毛细理论与孔径分布函数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渗透系数模型--《信阳师范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基于毛细理论与孔径分布函数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渗透系数模型
【摘要】:土水特征曲线(SWCC)指土体持水状态与吸力间的关系曲线,由于非饱和土的渗透、强度、体变等力学性质均与SWCC相关,SWCC是描述非饱和土性状的重要工具。
渗透系数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是土体渗流计算时必须用到的一个基本参数。非饱和土中,由于空气占据了一部分孔隙,非饱和渗透系数总是小于饱和渗透系数,它是非饱和土体积含水率的函数,是一个变量。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只有将土水特征和非饱和渗透系数用解析表达式表达出来,才能够用于预测土体的力学与水力学行为。因此,构建合理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渗透系数模型是非饱和土力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基于毛细理论与统计学孔径分布理论,构建了基于指数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渗透系数模型,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毛细理论,采用指数分布作为土体孔隙半径概率密度函数,构建了以饱和度为因变量,吸力为变量的单参数土水特征曲线方程,方程参数λ的倒数为孔隙半径期望值,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砂土、粉土与黏土的土水特征,形式简单,使用方便。
(2)同为单参数模型,基于指数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对砂土、粉土与黏土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均远优于Brooks-Corey模型。
(3)基于统计学孔径分布理论,将基于指数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代入Burdine方程获得分别用饱和度与吸力表达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方程。数值模拟表明基于指数分布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砂土、粉土与黏土的非饱和渗透系数。
(4)基于指数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模型利用单参数λ即可同时对土水特征曲线和非饱和渗透系数进行预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O175;O357.3【目录】:
摘要5-6Abstract6-101 绪论10-24 1.1 引言10-12
1.1.1 毛细理论10-11
1.1.2 孔径分布函数11
1.1.3 土水特征曲线方程11-12
1.1.4 渗透系数模型1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22
1.2.1 孔径分布与土水特征12-20
1.2.2 土水特征与渗透模型20-22 1.3 选题背景与意义22-23 1.4 论文创新点23-242 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渗透系数模型24-36 2.1 指数分布24 2.2 孔径概率密度函数与土水特征曲线方程24-31
2.2.1 基于指数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适用性讨论26-28
2.2.2 基于指数分布的土水特征曲线方程与常用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的对比28-31 2.3 非饱和渗透系数模型31-36
2.3.1 基于指数分布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方程预测结果32-33
2.3.2 基于指数分布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方程适用性讨论33-363 结论36-37参考文献37-39致谢3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葆春;孔令伟;;[J];水利学报;2011年10期
孙德安;;[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赵成刚;李舰;刘艳;蔡国庆;ASREAZAD S;[J];岩土力学;2013年07期
李旭;张利民;敖国栋;;[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蔡国庆;盛岱超;周安楠;;[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雪东;[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晓慧;沈梦芬;胡娜;余伟;;[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杨钢;杨庆;刘文化;;[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高建伟;余宏明;钱玉智;李科;;[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0期
王念秦;庞琦;韩波;;[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6期
许旭堂;简文彬;柳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王雪;谭晓慧;李芃;辛志宇;汪贤恩;;[J];工业建筑;2015年05期
辛鹏;吴树仁;石菊松;王涛;石玲;;[J];地质论评;2015年03期
邢鲜丽;李同录;巨昆仑;付昱凯;习羽;;[J];工程地质学报;2015年02期
唐玮;夏涵;罗珍贵;;[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8期
戚国庆;黄润秋;;[J];工程地质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生水;石北啸;蔡正银;宋嘉伟;;[A];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彦旭;[D];兰州大学;2010年
刘艳;[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孙文静;[D];上海大学;2009年
蔡国庆;[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马建全;[D];吉林大学;2012年
万柯;[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胡冉;[D];武汉大学;2013年
杨钢;[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陈炜昀;[D];浙江大学;2013年
黄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敏;[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梁晓波;[D];兰州大学;2011年
曾磊;[D];长安大学;2011年
刘擎波;[D];天津大学;2012年
陈浩;[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石瑞红;[D];兰州大学;2013年
徐飞;[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韩白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钟子文;[D];广西大学;2013年
刘纯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再华,王权民,陈正汉;[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赵成刚;刘艳;周贵荣;杜修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张雪东;赵成刚;刘艳;;[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刘艳华,龚壁卫,苏鸿;[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J];Acta Mechanica Solida S2011年03期
孙树国;陈正汉;朱元青;刘艳华;王琳;;[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赵成刚;张雪东;;[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年09期
;[J];Chinese Science B2011年23期
刘艳;赵成刚;蔡国庆;黄璐;;[J];科学通报;2010年26期
周葆春;孔令伟;陈伟;白颢;李雄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韦昌富;李幻;王吉利;;[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宜虎,杨裕云,王亮清,尹红梅;[J];地球科学;2004年03期
邓友生;何平;周成林;李宜池;房建宏;黄世静;张清华;;[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王万杰;束龙仓;王志华;;[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02期
褚学伟;綦娅;;[J];地下水;2008年05期
尹立河;李瑛;窦妍;崔旭东;黄金廷;;[J];盐湖研究;2009年03期
黄金廷;尹立河;王晓勇;董佳秋;马洪云;张俊;;[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孙爱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60年03期
李忠兴;;[J];吉林地质;1985年04期
康凤群;;[J];工程勘察;1986年06期
黄福炎;;[J];工程勘察;198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俊;;[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王振华;周祯;林硕庆;;[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高玮;;[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柴军瑞;;[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何翔;郑超;;[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祥军;马凤山;王思敬;程国明;;[A];第七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朱亚;葛晓光;李成明;韩东亚;;[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刘迎曦;李守巨;周承芳;李正国;林龙泽;路振刚;;[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郭海庆;吴中如;张乾飞;;[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刘建军;何翔;冯夏庭;;[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通化师范学院研究员 陶丽华;[N];大众卫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蓉琳;[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李良平;[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王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张乾飞;[D];河海大学;2002年
周海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斯美;[D];西北大学;2013年
余姝萍;[D];四川大学;2005年
罗琳;[D];西北大学;2012年
高敏;[D];长安大学;2012年
杨剑;[D];河海大学;2001年
沈鹏云;[D];西北大学;2012年
崔一娇;[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杨劲枝;[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何红曼;[D];长安大学;2014年
魏旭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论砂砾石土的可灌性--《水利学报》1984年02期
论砂砾石土的可灌性
【摘要】:正 笔者认为,原文中对可灌比值物理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对灌浆设计和施工是很有益的.现提出几点意见如下: (一)原文中可灌比值仅表明被灌地层和灌注材料间的几何尺寸关系。若设想与其他灌浆参数(压力、浆液流变性、设计标准等)结合起来,则对判明地层可灌性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更具有实际意义。以往用可灌比值表示地层有效灌注的有:美国约翰逊认为N25,苏联阿达莫维奇N5,国内工程N=4-10,原文建议N=10—15等。笔者认为,其差别较大的原因,就在于N值并未包括影响可灌性的所有重要因素。若要较全面地反映地层的可灌性,则它至少是下面这些因素的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笔者认为,原文中对可灌比值物理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对灌浆设计和施工是很有益的.现提出几点意见如下: (一)原文中可灌比值仅表明被灌地层和灌注材料间的几何尺寸关系.若设想与其他灌浆参数(压力、浆液流变性、设计标准等)结合起来,则对判明地层可灌性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文倬;[J];水力发电学报;1990年03期
张文倬;[J];水力发电学报;199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润利;王进斌;;[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旭荣;;[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韩忠存;张民庆;吴爱凤;施宏峰;;[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游宝坤;王栋民;韩立林;陈富银;颜享吉;;[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刘源强;徐卓涛;徐奇威;;[A];南方七省(区)硅酸盐学会第25届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程鉴基;;[A];广东省岩土工程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李其廉;;[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程鉴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潘良玉;龚铜基;;[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王黎明;陈辉;;[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张伟;陆海梅;吕峰;;[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素红;[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郑玉辉;[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超;[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黄金明;[D];湖南大学;2006年
肖葳;[D];长安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基坑降水设计中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分析探讨
优质期刊推荐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模型研究
近年来,人们在解决诸如水位升降对库区岸坡稳定性影响、降雨入渗诱发边坡失稳、干湿变化引起地基变形等灾害问题时越来越重视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应用。土的基质吸力与含水率或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被定义为土水特征曲线。该曲线反映了在非饱和状态下土中水的能量与土中水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土水特征曲线,可以确定非饱和土的强度、体应变、渗透系数等,可见其在非饱和土研究中的重要性。目前常用的获得土水特征曲线的方法通常都需要一定量的实测土水数据,而通过实验得到数据的方法存在费时昂贵的缺点,因此,本文从更易获得的土壤基本物理性质数据(粒径分布、干密度、孔隙比)出发研究了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分析了非饱和土中水的基本特性,着重分析了基质势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毛细作用规律给出了基质吸力与表面张力、毛孔半径的关系式,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土水特征曲线的物理意义,同时对影响土水特征曲线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
2.利用已知土壤粒径分布实测数据,对常用的4种粒径分布参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优先选择了MLog模型和Fredlund模型来对已知粒径分布数据进行拟合;
3.基于Arya等反求经验参数α的思路尝试了对Arya-Paris模型中经验参数α的线性与非线性拟合,通过对来自UNSODA数据库的砂土、壤土、粘土的共12个样本计算,得到了经修正的土水特征曲线预测模型,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4.应用修正模型得到的土水特征曲线直接推求出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基质吸力的关系,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某堤防工程中地下水位、洪水持时、水位下降速度等因素对其渗流场变化的影响,并对堤岸边坡的抗滑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出相应情况下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水-岩作用的岩体剪切特性试验与M-H-C耦合数值模拟
水是影响岩体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与岩体之间不仅存在力学作用,还存在复杂的水-岩物理化学作用,许多岩体工程的破坏和失稳均与水-岩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岩体工程建设,岩体工程在荷载和水-岩作用下的应力-渗流-化学(M-H-C)耦合问题日趋重要。因此,开展岩体剪切特性的水-岩作用效应、岩石M-H-C耦合本构模型以及M-H-C耦合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受水-岩作用影响的岩体工程如边坡、坝基、地下洞室及核废料地下储存、溶浸采矿、油气田开采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本文围绕存在水-岩作用的岩体工程稳定性问题,采用...展开
水是影响岩体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与岩体之间不仅存在力学作用,还存在复杂的水-岩物理化学作用,许多岩体工程的破坏和失稳均与水-岩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岩体工程建设,岩体工程在荷载和水-岩作用下的应力-渗流-化学(M-H-C)耦合问题日趋重要。因此,开展岩体剪切特性的水-岩作用效应、岩石M-H-C耦合本构模型以及M-H-C耦合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受水-岩作用影响的岩体工程如边坡、坝基、地下洞室及核废料地下储存、溶浸采矿、油气田开采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本文围绕存在水-岩作用的岩体工程稳定性问题,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就水-岩作用对岩体剪切特性的影响效应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岩作用对岩体剪切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建立了岩石水化学损伤动态演化数学模型,开展了岩石水化学损伤动态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了岩石M-H-C耦合的基本理论与相关问题;提出了岩石M-H-C耦合弹性本构模型和M-H-C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分别编制了其数值模拟程序,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同时进行了工程算例分析。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开展了不同水化学溶液侵蚀条件下砂岩的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水化学作用对砂岩微细观结构的影响效应,探讨了砂岩的水化学损伤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化学作用对砂岩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同时通过引入岩石水化学损伤度,定量表达了砂岩抗剪强度参数随水化学损伤的变化过程。  
2.开展了具不同含水率的砂岩软弱结构面剪切蠕变试验,分析并探讨了含水率对砂岩软弱结构面剪切蠕变特性及长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表明,在相同应力水平下,随着含水率增大,其蠕变变形和蠕变速率显著增大,达到稳态阶段所需时间明显延长,初始蠕变强度和长期抗剪强度逐渐降低,且长期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符合指数函数关系。  
3.根据试验结果,对黏弹塑性元件组合蠕变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能考虑含水率影响效应的砂岩软弱结构面剪切蠕变模型,同时采用进化优化算法对该蠕变模型中的多参数进行了反演。  
4.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岩石水化学损伤动态演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工程时间尺度内重庆砂岩在水化学环境下的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水溶液酸碱度、离子种类与离子浓度对重庆砂岩损伤演化的影响效应与规律。  
5.提出了由水化学损伤动态演化模型、岩石固相基质本构方程、渗流方程、孔隙压力变化方程等构成的岩石M-H-C耦合弹性本构模型。  
6.基于所提出的M-H-C耦合弹性本构模型和模块化思想,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的流-固耦合模块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软件Phreeqc,分别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编制相关的接口程序,并通过岩石水化学损伤度将Phreeqc的水化学损伤计算过程与COMSOL的应力-水力耦合计算过程有机融合,构建起岩石M-H-C耦合的弹性数值模拟程序与方法。  
7.通过引入化学软化概念,在D-P屈服准则中加入化学软化力,提出了考虑水化学作用效应的岩石屈服准则及加卸载准则,采用关联流动法则,建立了相应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而构建起包括水化学损伤动态演化模型、渗流方程、弹性常数和渗透系数的水化学损伤演化方程等的岩石M-H-C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  
8.基于所提出的岩石M-H-C耦合弹性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嵌入上述M-H-C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构建了岩石M-H-C耦合弹塑性数值模拟程序与方法。  
9.采用所提出的M-H-C耦合弹性和弹塑性数值模拟方法,对某一存在水-岩化学作用的隧道稳定性分别开展了弹性和弹塑性计算分析,模拟了隧道在不同酸碱度、不同离子种类与离子浓度水环境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水环境酸碱度、离子种类与离子浓度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并就弹性和弹塑性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平渗透系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