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疼痛如何缓解痛

膝盖疼痛怎么办?(图)_网易新闻
膝盖疼痛怎么办?(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芭蕾舞的屈膝动作能够锻炼臀部肌肉,进而稳定腿部。IC 图  你是不是只能扶着墙才能上楼梯,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有问题?据《每日邮报》近日的报道,在英国,估计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多少都有些膝盖问题,其实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能帮助他们减少膝盖疼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简单有效的小窍门。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
  全身187处关节,可能只有膝盖痛起来最令人吃不消。在英国,约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多少都有些膝盖问题,而且他们大多都在五十岁以上。
  你是不是只能扶着墙才能上楼梯,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都有问题?据《每日邮报》近日的报道,其实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能帮助你减少膝盖疼痛,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简单有效的小窍门。
  简单肌肉练习
  一些非常简单的练习可能缓解你的膝盖疼痛,不过应该询问你的家庭医生来确定这些练习是否合适。
  首先是大腿肌肉练习。任何膝关节疾病,首先都会发生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面的肌肉)的萎缩,该肌肉的萎缩,将使膝关节失去保护,变得不稳定,不仅可使症状加重,还不利于膝关节的康复,所以膝关节的大多数疾病,都要鼓励病人做股四头肌的锻炼。通过锻炼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加强,改善局部血运和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促进康复。
  如何训练股四头肌?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的物理治疗师吉姆·约翰逊建议,首先平躺,或者侧卧在一只手的手肘上,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的膝盖弯曲。将枕头对折,放置在伸直的那条腿的膝盖下面,然后用力压那条腿,保持三到五秒时间,这时候膝盖骨上方的股四头肌应该保持收紧的状态,重复这个动作30次,然后换一条腿继续。每周训练三次。
  还可以坐在椅子上将腿部伸直,再将腿部抬高10厘米做反复上下运动,肌肉力量增强后可加快频率,并可在足踝处放置重物强化锻炼。
  锻炼时要保持膝关节伸直,抬举时膝关节不能有伸、屈活动。足的位置没有特定的要求。在膝关节有积液或有疼痛时不影响锻炼,保持膝关节始终伸直时,通常也不会使疼痛加重。患肢锻炼疲劳后,可换健侧做同样的锻炼,对某些双侧病变的病人更应如此,膝关节有积液时要尽量减少步行和负重。
  除了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也应该训练拉升股四头肌,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单腿站立,将一只手倚靠在墙上保持人体的平衡,一条腿向后弯曲脚踝抵住臀部,用另外一只手抓住这条腿的脚踝,这时候你会发现大腿前面有一股舒展的力量。保持这样的动作30秒,然后用另一条腿重复这样的动作。每周做这套动作五天,可以使肌肉更加灵活。
  此外,还可以训练膝关节的灵活性。一个健康的膝盖应该足够灵活,能够充分拉直、往后弯曲。为了提高柔韧性,伸展大腿后面的腿筋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你可以坐在床沿边上,一腿向前拉伸,另外一条腿垂在一边,然后将身体慢慢前倾靠近向前伸展的腿,直到你感觉大腿后侧有一股微弱的拉力,保持这个动作30秒左右,换一条腿继续,每周练习这个动作5天,慢慢地身体就能越来越靠近腿。
  还有臀部肌肉的训练。如果你一天中很多时间都坐在椅子上,那么你的臀部肌肉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就像腹部核心肌肉群一样,臀部肌肉也是稳定腿部的关键。”物理治疗师萨米·马戈说。
  她建议可以练习一些芭蕾舞的屈膝动作。双脚分开,脚尖向外,股关节向外转开、身体重心慢慢下沉,一只手可以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做支撑,慢慢地弯曲你膝盖,在下蹲的时候不要往前倾,也不要让臀部突出。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慢慢挤压臀部往上慢慢起身,回到站立的姿势。经常重复这样的动作,慢慢延长能够蹲下的时间。
  避免运动损伤
  一些综合性的运动也能够帮助缓解膝盖疼痛,但要选对运动项目。
  如果你是运动员,且有慢性的膝盖问题,你应该改变体能训练的项目。假设你喜欢打回力球,但这运动使你既有的慢性膝盖问题更严重,你可能得舍弃它。
  有其他选择吗?不妨尝试游泳、骑脚踏车或划船,这些运动有益健康,且不会压迫膝盖,你需要“零负担”运动。事实上,借由骑脚踏车或划船等运动,不仅可以强化腿肌,且无需消耗过多热量。
  不过,虽然许多专家建议以骑脚踏车取代容易引发膝盖不适的跑步,不论是固定式或可动式脚踏车皆可;但若不谨慎行之,骑车也可能带来膝痛,不鼓励骑上坡路段,以免过度费力,而且应以低档行进,会比较轻松。另外,每周两至三次,持续20-30分钟的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一些跑步者会有膝盖疼痛的问题,许多是来自肌腱发炎,这是由不良的训练习惯引起的。这并非严重的人体力学问题,而且,通常在改善跑鞋或跑道后,可以减少此类问题。
  关于跑道的表面,基本上应保持这个原则:草地最佳,柏油路次之,水泥地居后。水泥地是最坚硬的表面,应避之唯恐不及。勿养成在人行道上慢跑的习惯。记住,当你跑一里路,你的脚差不多敲打地面600-800次。故不可轻忽其反作用力。
  还有,要及时更换跑鞋,萨米·马戈建议,有关节问题的人应该选用有气垫的跑步鞋,当跑鞋失去弹性而无法再承受反作用力后,应立即换鞋。如果一个跑者一周至少跑40公里路,则每隔2-3个月更换新跑鞋。若低于40公里路,则应每隔4-6个月换鞋。
  跳有氧舞蹈的人及打篮球和网球的人,如果一周练习两次,也应在4-6个月后换鞋。假如他们一周练习4次以上,则应2个月换一次鞋。
  除此之外,运动前的暖身及运动后的降温都是很重要的。运动前,花10分钟做些拉伸运动,跑前拉伸运动幅度和强度稍小,跑后,必须要做腿部韧带各个方向的拉伸运动20分钟左右。韧带的拉伸能够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适当的肌群锻炼也能够起到保护膝盖和髌骨的作用。
  肥胖是膝关节大敌
  除了运动之外,“减少体重会给你的膝盖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萨米·马戈说。研究表明,关节炎的发生与肥胖、年龄、外伤、内分泌、软骨代谢、免疫异常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肥胖是诱发关节炎的重要因素。
  由于肥胖者的体重大多超过了膝关节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关节负荷增加。为了适应膝关节承受重力的需要,肥胖者的关节软骨边缘容易发生骨质增生,此时,原本光滑的关节软骨会出现裂隙、凹陷、糜烂,甚至丢失,其缓冲、抗压、减震作用大大降低,从而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阻等症状。严重时,为了维持重心,还会发生膝部内翻畸形,导致膝关节两侧间隙负重不平衡,提早出现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骨关节炎发病率逐渐增加。据研究显示,15-44岁的人群,发病率不足5%;45-64岁人群发病率则达25.3%;而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发病率高达60%以上。特别是老年肥胖患者属骨关节炎的高发人群。绝经期后女性的关节炎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该年龄段的女性肥胖者需格外提高警惕,注意预防。
  体重的增加和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同时肥胖也是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可以减少关节炎的发病,预防关节炎可以从饮食、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入手。
  通过对肥胖的早期关节炎患者研究,在早期半年内平均减轻57磅的人,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和生理功能。控制体重是预防关节发生的有效措施。
  肥胖是膝关节的大敌,要想保护好膝关节,就要维持正常体重,避免因肥胖增加膝关节的负担。日常生活中建议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并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
  专家指出,减肥功效最好的9种天然食物,它们是苹果、红辣椒、海藻、绿茶、鸡蛋、柠檬、水、大蒜、肉桂,可以适量多吃。还应该多吃含钙多的食物,补钙可以有效地保护膝关节,应以食补为基础,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带、虾、鱼等海产品,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
> 膝关节疼痛,病根在软骨上
膝关节疼痛,病根在软骨上
摘要:正常的膝关节有一层薄薄的软骨,软骨就像骨头与骨头间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它的保护,走路时就会骨头磨骨头,由于骨膜上神经和血管丰富,因而会非常痛。长此以往,膝关节会长骨刺,甚至变形。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这种感受:上下楼梯时腿发软,伴有膝关节疼痛,尤其是半蹲位时疼痛难以忍受,这很可能是骨关节炎在作怪。一定程度上讲,骨虽然痛在关节,病根却出在软骨上。
  正常的膝关节有一层薄薄的软骨,软骨就像骨头与骨头间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它的保护,走路时就会骨头磨骨头,由于骨膜上神经和血管丰富,因而会非常痛。长此以往,膝关节会长骨刺,甚至变形。
  软骨是一种浓密的胶状物质,它不仅强壮,而且比骨头有弹性。我们成年后,骨的关节面、椎间盘、耳廓、肋软骨甚至气管等处,都有软骨的存在,它们在人体中起到承重负荷,减少关节间骨骼摩擦等重要作用。除骨关节炎外,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风湿关节炎等关节疾病,虽病因病理不同,但多是&痛在关节,病在软骨&,通过X线拍片或核磁共振,可以看到患者的关节软骨出现磨损、撕裂等。
  令人遗憾的是,软骨一旦受损,几乎没有再生能力,它没有血管,主要靠周围关节液提供养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老化。30岁后,软骨的延伸能力、恢复原状的能力开始减弱,再加上关节液减少使关节软骨变得干燥,因此人到了一定年龄,关节软骨就容易发生损伤、磨损,而引发退行性关节炎。一般情况下,部分软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我修复,但即使修复了,也不像正常软骨那样耐磨,容易再次受损。如果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就需要换关节。因此,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软骨。
  适度运动&养&软骨。关节活动时,软骨相互压缩、放松,可以像海绵一样吸进营养,排出废物,长期不活动更易出现退化。但不恰当或过度运动又会造成关节过度负荷。最好的运动是游泳,快步走、骑车等不负重或少负重的运动也行。
  避免负重减小压力。要避免在负重情况下,反复屈伸膝关节的活动,如登山、爬楼、深蹲等。如果出现膝关节痛或伴有肿大时,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蹲着。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饮食上,可适当多吃卷心菜、西兰花、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它们富含的有机硫化物可以强化韧带,增加关节润滑黏液的分泌。另外,要少吃高脂高糖食物,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压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肩膀疼,最常见的八大因素!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缓解膝关节疼痛试试这4种方法|关节|医生_凤凰资讯
缓解膝关节疼痛试试这4种方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中老年人会感觉膝盖僵硬,爬楼梯或弯腰下蹲时都疼痛或不灵活,冬春天气又湿又冷之际,症状会更加明显。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主任马若凡教授介绍,以上症状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下称膝OA),又称退变性膝关节病,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缺失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常见病,治疗时非必要勿轻易选择注射激素的方法来治疗。
原标题:缓解膝关节疼痛试试这4种方法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主任 马若凡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王海芳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中老年人会感觉膝盖僵硬,爬楼梯或弯腰下蹲时都疼痛或不灵活,冬春天气又湿又冷之际,症状会更加明显。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关节外科主任马若凡教授介绍,以上症状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以下称膝OA),又称退变性膝关节病,是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缺失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常见病,治疗时非必要勿轻易选择注射激素的方法来治疗。关节硬又痛,爬楼梯时最明显85岁的张大爷,近几年一入冬,就感觉双膝关节变僵硬,走路“板板”的,弯曲不灵活最明显,到医院骨关节外科求治后,被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马若凡介绍,此病中年以后多发,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50%,75岁以上80%。最主要的表现是关节疼痛,以上下楼梯和座位站起时最明显。初期为发作性,后期为持续性。此外,还有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对典型的晚期膝OA,可在X光片上看到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关节周围骨赘形成。可出现屈曲畸形,内翻或外翻畸形(即俗称的O形腿或X形腿)。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软骨“保护垫”变弱是主要病因关节软骨覆盖于关节相邻骨质表面。软骨表面光滑,并有一定的弹性,可避免关节运动时相邻骨质的摩擦,缓冲压力,是关节的“保护垫”。随着人体自然衰老或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关节软骨也逐渐“衰老”,即发生退行性变。马若凡称,软骨变薄,甚至产生微小的裂隙,关节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关节受到的应力增大,最终发展为膝OA。在严重膝OA患者中,关节软骨大面积或完全破坏、缺失,导致相邻骨质摩擦,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出现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变小。据介绍,关节炎症还可刺激新骨质生成,称为“骨赘”,即我们日常俗称的“骨刺、骨质增生”,进一步加重症状、限制关节活动。关节肿痛的另一个原因是滑膜病变。滑膜是一层很薄的软组织,内衬于整个关节,其功能是分泌关节滑液润滑关节,但在退变性关节病的情况下,滑膜可产生炎症,导致疼痛及关节肿胀。4大措施可缓解疼痛马若凡提醒,关节软骨退变是一自然过程,目前无法完全预防原发性膝OA。但治疗方法很多,目的是减轻症状、延缓进展、改善关节功能,具体方法如下:一,改变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减轻体重。避免关节过度活动,避免长时间走、跑、蹲、跳。体育锻炼可选择游泳,因膝关节在受到浮力时,既可有较大活动度,又可负担较小的应力。也可选择慢走散步、骑自行车等。二,佩戴膝关节支具能有效减轻症状、延缓退变。运动型护膝也有类似效果,但不如支具。也可使用拐杖、手杖、助行器等帮助行走支撑,减轻关节负重。三,适当补充摄入维生素D、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鱼油、酸樱桃汁等也对改善症状有作用。四,物理治疗。如针灸、热疗、红外治疗、超声治疗等可改善症状。马若凡强调,若上述措施无效,可求助关节专科医生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改善症状,或在关节镜下进行关节腔清理,对于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是恢复关节功能的唯一办法。“糖皮质激素注射可明显缓解症状,但会有不良反应,非必要勿轻易注射。但有部分不规范医疗机构,因为注射止痛见效快而没有综合考虑整体疗效,故建议向三甲医院医生确诊后,才决定是否注射糖皮质激素止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5650
播放数:593610
播放数:1838936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膝关节疼痛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